当前外贸形势及2012年外贸发展环境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88.88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二战后日本利用“出口立国”的外向型发展道路,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成为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和东南亚诸国效仿日本模式,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从经济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了令人注视的新兴工业国家,并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这些新兴市场的显现证明了出口贸易战略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行业,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增。
我国成了鞋帽、纺织、箱包、旅行产品等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
自1984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迅速。
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多亿美元猛增至16000亿美元,增长了80多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3位。
由此,近年来我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正确的,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连续7 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三, 出口规模名列世界第二。
但是自2007年开始,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外贸增速开始下滑。
2008年,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总额增速回落5. 7%, 全年增速前高后低, 并在最后两个月显现负增长。
之后的几年,我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在不断的调剂中寻求发展,我国外贸行业也在不断地调剂和适应世界经济。
具体的外贸出口情形以下表1、图1所示:表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图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加上欧债危机的升级,世界各国的购买力降落,信誉危机逐渐暴露,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涉也越来越多。
2012年2月《经济参考报》发表了《商务部密集预警: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文章,对外贸行业面临的国际风险给予了高度警示。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2年8月209深圳对外贸易结构变化和对外贸易发展趋势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徐作林摘 要:本文从深圳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过程着手,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分析了深圳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包括整体贸易结构和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之后,结合深圳对外贸易的近况,分析了深圳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对外贸易 深圳 贸易结构 商品贸易结构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8(a)-209-021 深圳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过程1.1 从整体贸易结构来看,由实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深圳的服务贸易发展很快,量上来说经历了从无到有,质上由小到大,行业领域宽度不断拓展,在经济总量占比上有所提高。
新时期,国际服务业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实物贸易的基础上发展服务贸易,一来可以拓宽对外贸易产品的领域,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提升对外贸易的综合实力;二来,发展服务贸易是对当今对外贸易新形势的积极反应,把握住了发展的时机,不仅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增长动力,而且还可以成为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的主导国家。
再者,深圳近来对外贸易增长的放缓甚至下滑,都说明以实物性为主导的对外贸易,快速的增长已不可持续,此时需要新的增长拉动力出现。
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服务贸易出现好的趋势,其进出口总额在不断增长: 2000 年为 17.21 亿美元, 2001 年为 19.12 亿美元, 2002 年为 29.84亿美元, 2003 年为 41.22 亿美元, 2004 年为60.57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 36.3%。
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则分别为 8.53 亿美元、8.84 亿美元、17.72 亿美元、25.13 亿美元和 35.93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已达到 43.72%; 服务贸易进口总额则分别为 8.73 亿美元、10.32 亿美元、12.13亿美元、16.14 亿美元和 24.63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为 29.7%。
外贸现状与破局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外贸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通过对外贸现状的分析,探讨外贸行业的破局之道。
一、外贸现状分析1. 外贸形势严峻。
国际经济动荡不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使得外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全球需求疲软、商品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使得出口市场不稳定性增加。
同时,外贸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相对薄弱,也制约了其发展。
2. 外贸模式亟待转型。
传统的外贸模式主要依赖于资源优势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支撑,但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这种模式逐渐失去竞争力。
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外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
二、外贸破局之道1. 深度整合外贸资源。
外贸企业应积极主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整合资源,提高协同效应。
通过建立国内外市场调研团队,加强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营销渠道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销售能力。
2. 创新驱动外贸发展。
外贸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电子商务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打造自有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d in China”的升级。
3. 优化外贸政策环境。
政府应加大对外贸的支持力度,优化外贸政策环境,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国外市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4. 培养外贸人才队伍。
外贸行业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外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人才流动和知识共享,提高外贸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5. 建立品牌优势。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外贸企业应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积累形成了巨大优势,但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日益突出。
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出口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1、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仍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和环境等有形要素投入,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
在矿产资源方面,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
同时,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大,单位产品能耗高。
2009年,我国消耗的钢材占全球的46%,煤炭占45%,水泥占48%,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约低20%。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其中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消费对进口的依存度都超过50%。
预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更趋强化。
2、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削弱我国人口结构和劳动力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适龄劳动人口逐步接近峰值,“人口红利”正在接近拐点。
劳动力作为支撑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基础因素之一,其低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试分析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略学生姓名:刘琦学号: 0801110224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0802指导教师:杨太康完成日期:2012 年 5 月 10 日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试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贸易顺差的原因利弊及策略内容摘要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国际收支长期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使得对冲外汇储备过多而引起的流动性泛滥,使人们认识到了持续顺差的利和弊。
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由于我国特殊的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我国现有的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压力大。
因此分析我国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和找出对策,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中持续顺差的成因,分为国际和国内两方面。
从五个方面阐述了顺差的好处,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它的弊端。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办法来控制持续的贸易顺差。
关键词:顺差成因利弊策略ⅠTry analysis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for the cause of the trade surplu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strategyAbstractChina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mbalances now more and cause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 long-term surplus leads to Chines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growth too fast, makes hed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cause too much liquidity flood, make people know to continu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urplus.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impact the overall economic structure, increasing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s our country's special foreign exchange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 leading to our country's existing liquidity, rising prices pressure. So analyses the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and find out the cause of the countermeasures of our countries current economic situ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ontinuing surplu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benefits of the surplus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ts drawbacks. Let u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real conditions of China now, and find out some way to control the continued trade surplus.Keywords:surplus the causes of the pros cons of policyⅡ目录序言 (1)一、对外贸易顺差的相关理论 (1)(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现状 (1)(二)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 (2)1.国际因素 (2)2.国内因素 (2)二、对外贸易顺差的利弊 (3)(一)对外贸易顺差的好处 (3)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 (3)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外贸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本报告通过对我国外贸出口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外贸出口的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等官方机构发布的外贸出口统计数据。
2. 分析方法(1)趋势分析: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观察,分析我国外贸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
(2)结构分析:分析我国外贸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地区结构、贸易方式等。
(3)对比分析:将我国外贸出口贸易与全球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三、我国外贸出口现状分析1. 贸易规模近年来,我国外贸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到21.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
其中,出口额为14.24万亿元,同比增长5.2%;进口额为7.74万亿元,同比增长4.8%。
2. 贸易结构(1)商品结构:我国外贸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表明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优化。
(2)地区结构:我国外贸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地区。
其中,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额占比最大。
(3)贸易方式:我国外贸出口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也有一定规模。
四、我国外贸出口趋势分析1. 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外贸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外贸出口贸易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2. 贸易结构将不断优化我国外贸出口商品结构将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将继续提高。
3. 地区结构将更加多元化我国外贸出口市场将逐步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拓展,新兴市场在总体出口中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4. 贸易方式将更加多样化我国外贸出口贸易方式将更加多样化,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等都将保持一定规模。
当前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和思考当前外贸出口形势的分析和思考今年以来,全市外贸出口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1-8月,外贸出口完成5401.8万美元,增长58.34%,占省目标7800万美元的69.3%,占市目标1亿美元的54.02%。
为完成省、市目标,最近我们对全市出口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我们认为,全市外贸出口存在喜忧参半的形势,既有不少的亮点,但也存在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困难。
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一、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基础差,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1、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
从201X年到201X年,外贸出口年均递增37%。
今年前8个月,同比增长都在55%以上,保持了良性增长。
出口企业主体进一步增加,有出口实绩企业69家,同比增加17家,其中当年首次实现出口的企业13家。
企业平均出口额78.3万美元,同比增加12.7万美元。
2、骨干企业起主导作用,但出口企业规模小,出口大户少。
出口基础十分薄弱,出口企业多为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到目前为止,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00户,但实际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只有69家,占34.5%,户均出口额只有78.3万美元。
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19家,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7.1 %。
500万美元出口额的生产型企业一家没有。
201X年出口最多的为宜丰外贸647万美元、樟树冠京香料423万美元和丰城金盟实业公司414.5万美元。
3、出口产品品种较多,但产品档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
出口产品主要为化工产品、竹木制品、鞭炮烟花、纺织服装等,但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较少,近两年增加了机电、有机食品,但所占比例很小。
化工产品已成为我市最大出口产品。
4、生产型企业出口已占主导,但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少,出口额比例低。
全市生产型企业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60%,其中地方企业出口占40.8%,有出口实绩的外商投资企业共15家,出口额1011万美元,只占全市的18.7%,户均出口额67 .4万美元。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摘要】本文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为主要研究课题,首先从当下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着手,对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对策,进而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带来借鉴。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对外贸易一带一路贸易结构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一)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结合近几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据来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着贸易顺差不断增大的问题,外贸出口额大致处于稳定上涨的趋势,但进出口却一直处于失衡状态。
以2016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中国进出口总值万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下降%。
其中,出口万亿元,进口万亿元,贸易顺差万亿元。
因中国市场的广阔,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来华投?Y,这使得一些贸易进口被外资企业的投资所替代,加之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以贸易出口为目标,国内需求不足,使得外贸顺差逐渐扩大。
(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存在很明显的区域差别,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来说对外贸易活动要活跃得多,发展速度更快,贸易活动持续涌入东部地区,这使得东部地区具备很大的贸易优势。
当前,中国的出口地区大多数分布在东部,而后便是中部最后为西部。
不管是低技术附加值产品亦或者是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都是东部占据优势,即便目前中国正逐渐将对外贸易向中西部转移,但转移的幅度及速度还有待提升。
于此同时,因受到地区间长期发展失衡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西部地区在承接转移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实现快速有效的转移。
(三)贸易摩擦持续增加在中国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张的局势下,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而来的贸易摩擦也与日俱增。
最近几年,中国在对外贸易活动中所遭遇的反倾销事件越来越多,这些事件随着中国出口规模的逐渐扩张慢慢变多。
一直到2016年年底,中国遭遇外国反倾销调查已达2000多起。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根据最新的数据和分析,我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写了此份报告。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对外贸易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分析。
1.全球贸易脆弱性增加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全球贸易环境面临了严重的挑战。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全球贸易量在过去的几年内增长率持续下滑。
2024年全球贸易的增长率仅为1.7%,相比于2024年的增长率已经大幅下降。
此外,贸易摩擦和贸易战的影响造成全球供应链受到破坏,企业对投资和进出口的积极性下降,增加了全球贸易的脆弱性。
2.中国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之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对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近期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量同比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此外,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
3.进口结构持续优化尽管中国的出口面临压力,但中国的进口市场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增长。
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以及消费的升级带动了中国对高质量进口商品的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开放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准入,吸引了更多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市场,进一步促使进口结构持续优化。
4.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贸易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中产阶级人口和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为国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此外,政府在推动内需的政策和措施下,不断提升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减缓了对外贸易形势的压力。
综上所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中国对外贸易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们需要认识到全球贸易脆弱性的增加,以及中国出口面临的下行压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进口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国内市场的潜力巨大为中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内外贸协同,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和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2012年国家的一些举措的意义1、2012年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有何意义央行的政策是为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最近降低准备金就是调节市场流动性。
国务院的房地产调控是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让房价回归。
宏观的基本上就这2大方面2、2012年的中国宏观经济首先,看国际环境,全球经济目前不景气,有欧债危机,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专法国等等,如果属希腊退出欧元,多米诺骨牌效应必然的事,目前希腊新政党是更倾向于留住,归根结底,和德国总理的慢慢谈判和较量中,咱们静待吧。
全球央行在跃跃欲试,澳大利亚央行的降息,各个国家也纷纷放出宽松信号,中国自然会紧跟。
月初的二次降息显然说明国内目前的态度。
我来一一列举中国目前前景的一些重要点,在10月份的18大的背景下,肯定会有一些动作,首先是目前角色会想方设法的进行改革,比如银行体制,利息市场化等等,为什么抓紧改革原因就不用说了吧。
在新一代班子带领下,具体会发生什么我等p民消息闭塞,我不知道,当然我最关心的是房地产,或许会因为个别企业的连锁反应然后大跌,或许国家为了保住“股民”的利益,来一波上涨,圈点米缓解国有大企业资金压力。
其次由于南海问题的影响,军事压力不言而喻,军事背后就是经济,简单的说壮汉亮出白肌肉,可以威胁黄多进口点石油,或者减点税之类的,鉴于黄的性格,不会占到什么便宜。
还有就是房地产的走势,就不预测了,肯定会出现一个坑,然后如同股市底一般呵呵3、2012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形势分析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同时经济增长呈平稳减速态势。
预计全年GDP增长9.4%,CPI上涨5.5%。
2012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增速和物价涨幅“双降”态势,预计GDP增长8.7%左右,CPI上涨4%左右,经济运行总量矛盾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更大。
2011年全年经济走势呈现以下特点:1、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到控制,宏观调控首要任务取得成效;2、经济增长平稳减速,部分刺激政策退出力度把握适度;3、保障房投资成为新亮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4、汽车消费退潮明显,其他消费增长波澜不惊;5、受国际市场影响逐步加大,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