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低浊水混凝剂遴选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973.65 KB
- 文档页数:3
聚合氯化铝之低温低浊水处理解决方案一、导论低温低浊水处理是净水技术的一个难点,目前水处理领域对低温低浊水尚没有确切的定义。
我国北方气候严寒,冬春季节水温可降至0~2℃,浊度降到10~30NTU(有时10NTU以下);我国南方地区以长江水系为代表每年随着冬季的到来,水暖和浊度逐渐下降,水温一般在3~7℃,浊度一般在20~50NTU之间变化,把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温度低于10℃或浊度低于30NTU的地表水称为低温低浊度水。
低温低浊水的水质特性,简言之即温度低(0~10℃之间)、水中颗粒物浓度低(浊度小于30NTU)、耗氧量低、碱度低、水的粘度大、Zeta电位低。
正是由于此水质特性,使得低温低浊水处理成为水处理界的一大难题。
二、低温低浊水难处理的原因分析1、水温的影响水温在影响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至关重要。
低温对混凝剂水解速率影饷很大,低水温使水解反应速度减缓,在常见的混凝剂中,铝盐较铁盐受水温影响大聚合氯化铝。
以常用的硫酸铝为例,当水温为0℃时,硫酸铝水解速率只是5℃时的2/3~1/2聚合氯化铝。
同时低温对混凝反应速率很大,国外试验表明,水温每升高10℃,反应速率要增高1倍或2倍PAC。
由此可见,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反应的效果很差。
水温低,水的粘度增大,水中颗粒物和絮凝体沉淀速度下降,加之低温时气体溶解度大,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增多,其大量吸附在絮体四周,不利于絮体和颗粒物质沉降。
且水的粘度大时,水流剪切力增大,当水流收到扰动时轻易使已形成的大的絮体撕裂、破碎,变得细小、松散,不易下沉。
水温低,水中胶体颗粒的Zeta电位高,颗粒间排斥势能升高,斥力增大,且水温低时胶体颗粒的布朗运动动能减小,水的粘滞系数升高,几者综合,不利于胶体颗粒碰撞脱稳。
水温低时,溶剂化作用增强,颗粒四周轻易形成一层水化膜,不利于胶体的凝结。
水温低,聚合反应速率减小,絮凝剂水解产物以高电荷低聚合度的物质为主,不仅不利于胶体絮凝,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效发挥其吸附架桥的作用。
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低温低浊水的絮凝特性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低温低浊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其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使得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这些颗粒不仅影响了水体的透明度,还增加了后续处理过程的难度,因此研究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絮凝特性,对于实现水体的清澈透明、减轻后续处理工作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研究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絮凝特性,探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该水体的絮凝效果,进一步深入分析水中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的成分及特性,以及其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机理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实现该水体的清澈透明。
三、研究目的
(1)分析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物理化学特性,并探究其所含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的特征;
(2)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效果,找到最优处理方案;
(3)探究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成分及特性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机理,以及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
四、研究方法
(1)采用一定的优化实验设计,对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进行处理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优化方案选择;
(2)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仪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的成分及特性进行分析;
(3)利用电导法、紫外吸收法、涂片法等成熟的技术手段,对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
五、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探究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絮凝机理及其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的成分及特性,最终得出最优的处理方案,有效地提高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低温低浊水的水质,使其清澈透明,减轻后续处理工作负担。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国内图书分类号:TU991.22国际图书分类号:628.1工学硕士学位论文低温低浊水混凝特性及强化混凝技术硕士研究生:肖峰导师:马军教授申请学位:工学硕士学科、专业:市政工程所在单位:市政工程系答辩日期:2005年12月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Classified Index:TU991.22U.D.C:628.1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Engineering.COAGUL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ENHANCED COAGULATION TECHNOLOGY OF WATER WITH LOW-TEMPERATURE AND LOW-TURBIDITYCandidate:Xiao FengSupervisor:Prof. Ma Jun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Municipa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Dep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December, 2005Degree Conferring Institution: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I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利用透光脉动、ferron-Al逐时分光光度法及剩余浊度测定等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了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强化方面的研究,找出低温低浊情况下混凝不利的影响因素。
发现增加溶液的初始颗粒浓度(或初始浊度)会提高混凝反应速率, 但这种增加不是无限的。
对于低温情况下,混凝过程中颗粒的聚集速率与其初始浓度(初始浊度)成线性关系。
提高初始浊度(从3.30 ntu到9.30 ntu)能使聚集速率线性增加。
低温低浊水处理低温低浊水处理工艺研究1难以净化的原因低温低浊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以细的胶体分散体系溶于水中,而且胶体颗粒比较均匀,胶体颗粒具有很强的动力稳定性}t凝聚稳定性,并且带负电的胶体微粒数量很小。
所以,为达到电中和所需的混凝剂也少,因此形成的絮凝体细、少、轻、难于沉淀,易于穿透滤层。
由于浊度较低,胶体颗粒数目较少,颗粒相互碰撞而聚集的机会减少。
水温低,胶体颗粒的Zeta 电位较高[‘」,胶体颗粒间的排斥势能较大,而且此时颗粒布朗运动动能减小,粘滞系数增大,更不利于颗粒碰撞,而使胶体颗粒脱稳困难。
水温低,胶体的溶剂化作用增强,颗粒周围水化作用突出,妨碍其絮凝。
水温低,水的粘度变大而使沉速减小,加之低温时气体的溶解度大,使形成的絮凝体密度降低,溶解气体大量吸附在絮凝体周围,也不利于其沉淀。
2国内外研究现状2。
1生物法清华大学的胡江泳,王占生[[z]针对低温低浊污染水源,采用生物预处理的手段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预处理工艺,常温能去除水中有机物COD 26.2 % , SS 60%一70 %,氨氮80%a温度小于3℃时,COI〕去除率20%,SS去掉40 %,氨氮减少50 %。
2.2气浮技术气浮工艺净化水质的原理是利用压力溶气水骤然减压释放大量的微细气泡与原水加药混凝产生的絮体粘附在一起,使其整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使带气絮体浮至水面,形成浮渣,从而实现悬浮胶体杂质的去除及水质的净化。
王毅力等[[3]采用絮凝一溶气气浮(DAF)工艺处理密云水库低温、低浊水的中试结果表明,碱化度B值越高的PAC,其电中和能力越强,而且在相同的除浊效果下絮凝剂投量也越少。
该工艺对于不同浊度的原水可达到70 % -J 85%的除浊率,且原水浊度越高,除浊率也越高。
但该工艺最大的弊端是需要增加溶气设备。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的熊长学〔4〕将北方某水厂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将浮沉池改为斜管沉淀池,而普通快滤池增加气浮系统,研究表明出厂水浊度可以降到0。
低温低浊水混凝处理方法
低温低浊水混凝处理方法是一种针对水中微小悬浮物的处理技术,可以用于去除自来水、废水等中的杂质与颗粒物。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低温(一般在0~5℃之间)和低浊度(一般小于50NTU)的水环境,加入适量的混凝剂,通过吸附和沉淀作用将悬浮物沉淀下来。
低温低浊水混凝处理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水处理:首先将待处理的水进行初步处理,如除砂、除泥、过滤等,简单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加药混凝:向经过初步处理的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铁等,使悬浮物颗粒间产生带电性,从而吸引并连接成较大的絮凝物。
沉淀:在低温低浊的条件下,沉淀速度变慢,有助于形成较大的絮凝物,并有利于稳定把握出水水质,使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出水:将沉淀下的絮凝物与水体分离开,即可获得处理后的水源。
需要注意的是,在低温低浊水混凝处理中,具体的药剂类型、用量和混凝时间等参数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处理微污染黄河水的混凝剂选择试验摘要:针对微污染、富营养化的水库水进行了混凝剂的选择试验,研究表明,沧州市东水厂现采用的聚硅酸铝混凝剂只适用于冬季(低温下),夏、秋季节以硫酸铝代之可显著改善供水水质并降低制水成本。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库水混凝剂聚硅酸铝硫酸铝1东水厂概况大浪淀水库(以黄河水为水源)为沧州市东水厂水源,目前已属微污染水质。
义丨厂一直采用传统处理工艺,即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
工艺流程如图1所不O水库水经配水井至静态混合器,预氯化后在双层隔板反应池反应21mim再于平流沉淀池停留120!^0后到四阀滤池(采用90(^厚的石英砂均质滤料、周期为2处的水反冲洗方式),经加氯消毒再进入清水池,由送水泵房输至城市管网。
该厂现采用无机复合型混凝剂聚硅酸铝(?431),在处理同样水量时,夏季用药量是冬季的4倍以上,但出厂水水质仍不理想。
2混凝试验2. 1试验方法在东水厂的生产流程中,对?六31、A12(S04)3> PAC、△12 604)3+活化水玻璃4种混凝剂进行混凝效果对比试验。
2. 2结果与讨论在保证出水浊度<7奶^的前提下,4种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及混凝试验结果对比见表1,净水费用比较见表2。
表1 4种混凝剂混凝试验结果混凝剂最佳投药量去浊率(%)除藻率(%) CODMn去除率(%)沉后水残铝(mg/L) PASI0. 2~0. 4mL75. 938. 019. 30. 254A12 (S04) 320~40 mg/L83. 459. 124. 60. 245PAC10〜30 mg/L64. 648. 626. 80. 108六12 604)3+活化水玻璃仏+8)八:20~40 mg/LB: 0.5〜3 mL/L82.667.339.40.244ft: PASI*A12(S04)3、水玻璃、硫酸的含量分别为 10. 7%、9. 0%、1. 2%o表2混凝剂的净水费用比较混凝剂单价(元/t)投药量(g/m3)药剂费用(元/ra3)PASI146. 33150. 0461A12(S04)3739. 0300. 0222PAC2600. 0250. 065八12604)3+活化水玻璃 753. 030+280. 022 6 由表1、2可知,八12 604)3的药剂费用最低,混凝效果也较好,故建议以八12604)3作为夏、秋两季温度较高时的混凝剂。
低温低浊地表水处理技术的探讨刘晖(深圳市物业工程开发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东北地区低温低浊地表水采用常规工艺难以净化处理,往往又因为受到污染而使原水的色度、耗氧量提高,进一步增加了水质净化的难度。
另外,地表水体水质在一年中变化很大,采用固定的常规净化工艺很难适应。
本文对水处理工艺混凝、分离和过滤等环节进行7分析,得出了采用浮沉池工艺可以经济合理地处理低温低浊地表水的结论。
关键词:低温低浊;地表水;混凝;分离;过滤;浮沉池1.低温低浊水水质特点我国东北地工全年有四、五个月的时问处于寒冷季节,水体被冰层覆盖.江河水温0—1℃,水库水下层水温2~4℃。
这个时期原水浊度也很低,江河水为5-30NTU,而水库水也只有5-10NTU。
原水水温低,水的动力粘度系数提高,减弱了水中胶体的颗粒运动,降低了他们之间相互碰撞的机率;水中胶体的溶剂化作用增强,颗粒周围的水化膜加厚,妨碍颗粒凝聚;同时,通过混凝所形成的絮体较轻,不易下沉,难以通过沉淀从水中分离出去。
对于水库水而言.由于它的水流状态特点而表现出不同于江河水质的特性。
水库水近似于静止状态,水体中各部位因不易掺混而表现出水质成份分布的不均匀性。
水库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不但妨碍水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而且藻腥味很重,影响水质;水体中的矿化度由于水分的强烈蒸发而提高:水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腐烂所形成的腐植质不仅提高了水库水的色度,而且会对水中粘土形成的胶体、硅酸溶胶、铝和铁的氢氧化物起到保护作用。
这些都增加了水库水的净化难度。
2.水处理技术的改进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低温低浊江河水和水库水的处理难度又有所增加,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如果不加以改造很难满足新的水质标准要求,这就是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对策来解决新问题。
低温的不利因素,影响了水处理的各个处理环节。
对于工程设计,应对投药、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处理环节进行具体分析。
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和分离两大过程。
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的对比应用研究张立东;李彦文【摘要】在我国北方进入冬季,松花江水处于长达4~5月的低温低浊期,温度一般维持在3~6℃,浊度一般在6~ 13NTU之间.本文利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通过经验数据法和正交试验等方法确定最佳投药量,使剩余浊度基本上降到0.5NTU以下,并且进一步考察水中其他因素,如氨氮、硬度、COD、电导率和pH的去除情况,其中COD随着混凝剂的投加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剩余含量在0.8mg/L左右,而氨氮在0.5 mg/L上下浮动.【期刊名称】《吉林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1)009【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低温低浊水;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者】张立东;李彦文【作者单位】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吉林132022;吉林化工学院资产管理处,吉林吉林132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1.2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和流经城市河段的水质污染,使得采用水库作给水水源的情况日渐增多,但水库水具有浊度低、藻类多的特点.以江河水为水源的水厂,在每年10月至次年3、4月的枯水季节,也存在着浊度较低、有机物污染加剧、水温低的类似问题.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有长达5~6月的冰封期,水质长时间处于低温低浊状态,江河水温0~1℃,浊度为5 ~30 mg/L,水库水下层水温2~4℃,浊度为5~10NTU,在冬季,水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它季节相比具有温度低、浊度低、耗氧量低、碱度低、水的黏度大等特点,这给不少自来水厂的冬季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解决低温低浊水质净化技术的问题,是一项很有价值并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1-3].1 低温低浊水处理难点的分析低温低浊水是指水温在0~4℃,浊度在1~30NTU的原水,现研究发现低温低浊水难以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水温低,水分子热运动缓慢,从而减缓了水中胶体杂质颗粒的运动.同时胶体颗粒间的排斥势能增大,不利于颗粒碰撞,使胶体颗粒脱稳困难.低温时,水的粘滞性高,流动性差,不利于混凝剂在水中的扩散和水解.水温低,胶体的溶剂化作用增加,颗粒周围水化作用突出,妨碍其凝聚.水温低,对药剂水解的吸热过程有不利影响,使水解不完善,影响药剂效能的发挥. 水温低,气体在水体中的溶解增加,使絮体密度降低,溶解气体大量吸附于絮凝体周围,不利于沉淀分离.浊度低,单位水体中颗粒数量少,密度低,颗粒有效碰撞几率减少.浊度低,颗粒细小均匀,形成的絮凝体细、少、轻,难于沉淀,易于穿透滤层.2 试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内容(1)结合吉林市某段松花江水比较PAC与PAFC的混凝效果;(2)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搅拌强度2.2 试验方法选取吉林市某段松花江水进行研究分析,取河段不同深度的水混合后作为代表水样.对进水和出水的相关参数(如浊度、温度、pH值、电导率、CODMn、硬度、氨氮)进行测定,并选取水处理广泛使用的混凝剂PAC和PAFC对松花江水进行实验分析,以确定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4-6].2.3 取水方法考虑到取水的可操作性和安全因素,对取水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在大桥上用绳索提取指定深度的水,然后进行混合.具体方法:选取3个等分断面,每个等分断面按3个等分点进行划分.依次提取每个断面 0.5、1.0、1.5 m 水深处的水进行混合.并现场测定水样的水温、pH值、电导率.3 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松花江某江段水质情况指标氨氮/(mg·L-1)温度/℃原水硬度/(mg·L-1)CODMn/(mg·L-1) pH 浊度NTU电导率/(ms·cm-1)0.65 90 6.0 7.7 6.71 0.04 4.5松花江下游水浊度都在8NTU左右,COD、氨氮、硬度等相差不大.COD会影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当COD较低时,混凝效果较好,当COD较高时,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会有所下降.然而,搅拌强度、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是影响浊度去除率的主控因素.3.1 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搅拌强度用PAC作为混凝剂,每个烧杯投入10 mg/L,观察出水结果.静置时间采用20 min.其中快速搅拌采用:400r/min(30 s)、300 r/min(60 s)、300 r/min(30 s),中速搅拌采用:120 r/min(600 s)、100 r/min(600 s)、60 r/min(600 s),慢速搅拌采用:35 r/min(600 s)、30 r/min(600 s)、25 r/min(600 s).采用吉林市松花江上游段水样.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实验运行工况,试验结果,见表2.表2 最佳实验运行工况静置时间转速/(r·min-1)项目快速搅拌中速搅拌慢速搅拌/min 0.5 10 10 20 300 60 30时间3.2 正交试验确定PAC和PAFC所需浓度采用松花江某江段水样.具体参数与实验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当PAC投加量小于10 mg/L时,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浊度去除率明显增大;当PAC投加量大于10 mg/L时,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浊度去除率反而下降;当PAFC投加量小于10 mg/L时,随着PAFC投加量的增加,浊度去除率明显增大;当PAFC投加量大于10 mg/L时,随着PAFC投加量的增加,浊度去除率反下降.当PAC为10 mg/L时,浊度去除率为72.2%,当PAFC为10 mg/L时,浊度去除率为84.6%.从浊度去除率可以看出,PAFC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要优于PAC.这与以往学者研究研究结果一致,PAFC 对浊度的去除效果优于 PAC[7-9].然而两者单独使用,均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可以投加助凝剂来改善低温低浊水浊度的去除效果.图1 PAC和PAFC投加量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3.3 活化硅酸为助凝剂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通过PAC与PAFC最佳投药量的试验分析可知,当PAC和PAFC均在10 mg/L 时,处理效果最佳.因此,PAC和PAFC均加入10 mg/L,投加不同剂量的活化硅酸,考察出水效果.试验结果见图2.图2 不同活化硅酸投加量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当PAC和PAFC投加相同浓度时,随着活化硅酸投加量的增大,PAC+活化硅酸和PAFC+活化硅酸对浊度的去除率均逐渐升高,PAC+活化硅酸对浊度的去除率为95.6%,PAFC+活化硅酸对浊度的去除率为93.5%,当活化硅酸投加量超过12mg/L时,对浊度的去除效果反而下降,可见,当活化硅酸为0.12 mg/L时,为助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投加助凝剂候PAC+活化硅酸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比PAFC+活化硅酸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从图1中可知,PAFC单独使用对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较好,当投加助凝剂活化硅酸后,PAC+活化硅酸的处理效果比PAFC+活化硅酸更好,出水浊度为0.4 NTU.从经济角度考虑,PAFC的成本要比PAC成本高很多,因此,选择PAC作混凝剂,PAFC作助凝剂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处理效果有较大的提高.4 结论本文研究了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对于低温低浊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采用水厂处理常用的混凝剂PAC、PAFC以及活化硅酸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最佳运行工况及最佳投药量.混凝剂PAFC对于低温低浊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考虑到经济因素,PAFC价格昂贵,尽管处理效果略好于PAC,但综合考虑水厂运行的成本及出水效果,可选用PAC作为混凝剂,活化硅酸作助凝剂.对低温低浊水进行处理,能够达到良好的出水效果,出水为0.4NTU.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贾如升,高玉兰,杨杰.不同混凝剂处理低温低浊的淠河水的对比实验研究[J].工业水处理,2014,34(2):40-42.[2]薛天光,肖利萍,裴格,等.处理低温低浊水的最佳混凝剂优选实验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46-48.[3]徐锰,李风亭,张冰如.处理水库低温低浊水混凝剂的优选[J].净水技术,2009,28(3):69-72.[4]孙云凯,何文杰,孙颖,等.丹江口水库水低温低浊期混凝剂优选[J].供水技术,2014,8(1):1-5.[5]赵海华.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剂优选[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27(8):29-31.[6]叶琳,汪永刚.低温低浊水处理中混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0(21):256. [7]李阳阳,苗方林.强化混凝在处理低温低浊水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3,41(17):39-40. [8] Kang JL,Byoung HK,Jee EH,et al.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chlorination by-products(CBPS)in treated water in Korea [J]. Water Research,2001,35:2861-2872. [9] Sylvia EB,Stuart WK,Gary LA.Natural organic matter an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in drinking water-an overview[C].Washington DC: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2000:2-14.。
第46卷第14期2018年7月广摇州摇化摇工GuangzhouChemicalIndustryVol郾46No郾14Jul郾2018
低温低浊水混凝剂遴选试验*
许元龙 1,刘振民1,张擎天1,朱坚豪2,甄树聪1(1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摇盐城摇224003;2上海公安局金桥消防局,上海摇200042)摘摇要:针对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差、絮体小不易沉降等问题,遴选效果较好的助凝剂。将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海
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助凝剂按比例混合进行混凝搅拌实验,以遴选适合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剂。其中,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海藻酸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混凝剂时,去除色度、浊度效果较好且絮体大,沉降速度较快,结过比选,该组合可作为改善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的备选药剂。关键词:低温低浊水;助凝剂;混凝剂;优选
摇中图分类号:TU991郾2摇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8)14-0067-03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BY2016065-61);盐城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第一作者:许元龙(1997-),男,本科生,盐城工学院本科生。通讯作者:甄树聪。
CoagulantOptimizationofLowTemperatureandLowTurbidityWater*
XUYuan-long1,LIUZhen-min1,ZHANGQing-tian1,ZHUJian-hao2,ZHENShu-cong1(1YanchengInstituteofTechnology,JiangsuYancheng224003;2ShanghaiPublicSecurityBureauJinqiaoFireDepartment,Shanghai200042,China)
Abstract:Inordertosolvetheproblemssuchaspoorcoagulationeffectoflowtemperatureandlowturbidwaterandsmallflocculation,agoodcoagulantwasselected郾CoagulatingagitationexperimentswerecarriedoutbymixingpolyaluminumchloridewithPAC,PAM,sodiumalginate,hydroxypropylmethylcelluloseandothercoagulants,toselectthesuitablecoagulantsforlowtemperatureandlowwater郾Whenpolymerizationofaluminumchloride,polyacrylamideandalginateweremixedascoagulants,theeffectofchromaticityandturbiditywasbetter,theflocculationwaslarge,andthesedimentationratewasfaster郾Therefore,coagulantandvariouscoagulantswereusedtotreatlowtemperatureandlowturbidwater,whichcanimprovethecoagulationeffect郾Keywords:lowtemperatureandlowturbiditywater;coagulantaid;coagulant;preference
水温0~2益,浊度约为20~30NTU时,为低温低浊水的源水,给水处理过程中,其混凝效果往往较差,表现为混凝反应速度缓慢、形成的絮体细小不易下沉、混凝后水中的浊度色度依旧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低温低浊水难处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水温低导致胶体脱稳困难,水化作用突出;二是浊度低,水中杂质主要以胶体形式分散于水中,形成的絮体细小;若加强搅拌强度来提高颗粒碰撞机率又会破坏已形成的絮体[1]。因此,在实际处理中,若加大投药量,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来处理,是无法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的。现有的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遴选新型混凝剂与助凝剂、泥渣回流法、溶气气浮法、微絮凝过滤法、预氧化等。在新型混凝剂与助凝剂的研究结果中,活化硅酸与PAC按一定量混合作为混凝剂对浊度的去除率可达95郾6%[2];聚硅酸铁(PSF)沉降速度快,巩花大且形成时间短[3];泥渣回流法是人为提高原水浊度,但若原水浊度过低还需要采取人工加泥[4];溶气气浮法是让微小的气泡附着在絮体上,使之浮上水面达到分离效果,但需对水厂工艺进行改造[5];预氧化则是利用氧化剂破坏水中杂质的稳定性,让混凝剂更好地发挥作用,但不论采用氯还是高锰酸盐作为氧化剂,若使用不当都会形成二次污染[1]。因此在尽可能不改变原水性质,方便水厂改进的前提下,本文采用遴选新型混凝剂与助凝剂的方法来改善低温低浊水混凝处理过程中絮体细小不易沉降的问题,并选取混凝剂PAC与PAM、海藻酸钠等助凝剂作为试验对象,探究其对低温低浊水的混凝效果。
1摇实摇验
1郾1摇器摇材仪器:MY3000-6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WGZ-200浊度仪;SD9011色度仪。材料:聚合氯化铝(PAC)、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PAM)、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1郾2摇方摇法
混凝搅拌试验在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上进行,分为三个阶段:(1)快速搅拌(搅拌速度:300rad/min;搅拌时长:30s)。(2)慢速搅拌(搅拌速度:80rad/min;搅拌时长:10min)。
(3)沉淀30min,取上清液。浊度测定采用浊度仪法;色度测
定采用色度仪;SS测定采用重量法(每100mL混凝后的水的悬68摇广摇州摇化摇工2018年7月
浮颗粒的含量)。2摇结果与讨论2郾1摇PAC最佳投药量确定如图1所示,随着PAC投加量的增加,剩余浊度的含量呈现波动式缓慢下降,每个波谷的剩余浊度均在1郾3NTU附近,但都未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色度值先降低,随后由于加药量增加使胶体吸附了过多阳离子增加了胶体粒子之间的斥力导致混凝效果变差。加药量在102mg/L左右时去除浊度与色度的效果较好,因此选择其最佳投药量为102mg/L。图1摇PAC投加量与浊度色度的关系Fig郾1摇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amountofPACaddingandtheturbiditycolor2郾2摇单种药品作助凝剂的混凝效果与讨论图2为混凝剂PAC分别与5种助凝剂:聚丙烯酸钠、海藻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PAM)的混凝效果,其中PAC102mg/L。从图2中可以看出,聚丙烯酸钠去除浊度与色度效果不稳定并且效果不佳,且絮体细小,不易沉淀;随着海藻酸钠加药量的增加,浊度和色度则呈上升趋势,混凝后的絮体小,沉降慢;投加PAM后的浊度在0郾5~1郾5NTU之间波动,色度随加药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混凝沉淀过程中,絮体大小与沉降速度均明显优于其他药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投加量小时,取出浊度与色度的效果都较好,但絮体细小,沉淀速度较慢;羟乙基纤维素去除浊度的效果较好,但剩余色度过高,并且不能改善絮体的大小。这五种药品均为大分子物质,具有一定的吸附桥联作用,其中海藻酸钠含有大量的-COO-,在水溶液中可表现出聚阴离子行为;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线状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形成粒子间的架桥。
图2摇5种助凝剂的投加量与浊度和色度的关系Fig郾2摇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dosageof5coagulantsand
turbidityandchroma
综上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去除浊度、色度和悬浮物的效果较好,投加量为4mg/L时,其浊度0郾39NTU,色度为6,悬浮物为8郾3mg,具有投加量少,去除色度,浊度,悬浮物效果明显的特点;但混凝时絮体小,沉淀较为缓慢。2郾3摇两种药品混合作为助凝剂的混凝效果与讨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知,所选的各药剂单独使用时,并未明显提高混凝效果,鉴于此,采用复合混凝剂的方法,根据2郾2节的试验结果,采用表1加药量进行复合混凝剂的试验。
表1摇每组试验中各药品的投加量Table1摇Thedosageofeachdrugineachtest
试验序号助凝剂A助凝剂B1--
2oo3++4-+5+-摇摇注:1郾PAM:“-冶=4郾5mg/L;“o冶=7郾5mg/L;“+冶=10郾5mg/L;2郾海藻酸钠:“-冶=2mg/L;“o冶=4mg/L;“+冶=6mg/L;3郾聚丙烯
酸钠:“-冶=1mg/L;“o冶=1郾5mg/L;“+冶=2mg/L;4郾羟乙基纤维素:“-冶=2mg/L;“o冶=4mg/L;“+冶=6mg/L;5郾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冶=2mg/L;“o冶=4mg/L;“+冶=6mg/L。
表2摇两种药品混合作为助凝剂的混凝效果Table2摇Coagulationeffectoftwokindsofdrugsascoagulantaids
实验序号PAM(A)+海藻酸钠(B)浊度/NTU色度悬浮物/mgPAM(A)+聚丙烯酸钠(B)浊度/NTU色度悬浮物/mg海藻酸钠(A)+羟乙基纤维素(B)浊度/NTU色度悬浮物/m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A)+海藻酸钠(B)浊度/NTU色度悬浮物/mg10郾65112郾10郾613611郾40郾5759郾50郾54437郾6
20郾7850郾90郾74486郾70郾7599郾70郾87646郾630郾8171郾80郾9849120郾73109郾11郾03646郾540郾7829郾40郾5485郾70郾721511郾90郾62425郾650郾58340郾91536郾40郾87127郾80郾88556郾5
结合表2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PAM+海藻酸钠混合作为助凝剂与海藻酸钠+羟乙基纤维素混合作为助凝剂对浊度和色度的去除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PAM+海藻酸钠的组合与海藻酸钠+羟乙基纤维素这一组合相比,絮体大小和沉降速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