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预混燃烧(精选PPT)
- 格式:ppt
- 大小:919.50 KB
- 文档页数:33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燃烧器,其燃烧原理是将空气和燃料在混合室中混合均匀,形成可燃气体后再引燃。
相比传统的燃烧器,全预混燃烧器能够实现更完全的燃烧,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全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混合室的设计、燃料喷嘴的设计以及气流控制等方面。
混合室的设计需要考虑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效果,同时为了避免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还需要控制混合比。
燃料喷嘴的设计需要考虑燃料的喷射角度、速度和分布等因素,以保证燃料在混合室中均匀分布。
气流控制是保证混合室内气流均匀的关键,控制气流速度和方向能够影响混合室内混合的效果。
总之,全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是在混合室中实现燃料和空气的均匀混合,并通过气流控制和燃料喷嘴的设计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从而实现高效、环保的燃烧过程。
- 1 -。
全预混空气燃烧方法的技术条件全预混空气燃烧是一种常用的燃烧方法,它将燃料与空气完全混合后再进行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燃烧稳定、NOx和CO排放低等优点。
下面将从燃料预混比例、混合均匀度、混合方式和点火方式等几个方面介绍全预混空气燃烧的技术条件。
1.燃料预混比例:全预混空气燃烧的关键是要将燃料和空气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可燃的气体。
燃料的预混比例通常以理论空气与燃料的摩尔比来表示,如过剩空气系数。
一般来说,过剩空气系数在1.2-1.4之间可以保证燃烧效率较高,同时降低NOx和CO的排放。
2.混合均匀度:混合均匀度是指燃料和空气混合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燃烧效率和排放物的生成。
为了保证混合均匀度,可以采用多个喷嘴进行喷燃,增加混合时间和混合区域。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混室等装置,通过增加通道长度、设置导流板等手段来增强混合效果。
3.混合方式:全预混空气燃烧的混合方式有横向混合和纵向混合两种。
横向混合是指燃料和空气在横向方向上进行混合,如多喷嘴同时喷燃。
纵向混合是指燃料和空气从上至下进行混合,如预混室等装置。
选择合适的混合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设备结构决定。
4.点火方式:全预混空气燃烧的点火方式通常采用强电火花点火或高能点火等技术。
这些点火方式具有点火能量大、点火可靠性高、点火延迟时间短等优点。
点火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到燃料的燃点和点火延迟时间等因素,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除了以上几个技术条件外,还需要考虑燃料和空气的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温度和压力对燃料的气化和混合有重要影响,通常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湿度对于混合物的形成和燃烧也有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导致燃烧性能下降。
总之,全预混空气燃烧技术的条件是燃料与空气的充分混合,通过合理的预混比例、混合均匀度、混合方式和点火方式等来实现。
合适的燃料预混比例、良好的混合均匀度和适当的点火方式可以保证燃烧效率高、燃烧稳定以及降低排放物的生成。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预混燃烧器是指在燃烧前,燃料和空气经过预混合后再一起进入
燃烧室进行燃烧。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混合方式:预混燃烧器的混合方式通常有强制混合和自
然混合两种。
强制混合是通过多种方式(如喷雾嘴、旋流器等)将燃
料和空气强制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自然混合则是利用燃烧室内的湍
流和涡流作用,使燃料和空气自然混合。
2. 确定燃烧室结构:预混燃烧器的燃烧室结构通常由进气口、
混合室、燃烧室和排气口等部分组成。
其中混合室是燃料和空气混合
的关键部分,其结构应尽可能地使燃料和空气均匀混合,以提高燃烧
效率。
3. 确定燃烧条件:预混燃烧器的燃烧条件包括燃料和空气的混
合比、燃料喷射速率和燃烧室的温度等。
这些条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
要求进行确定,以确保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4. 优化燃烧过程:预混燃烧器的燃烧过程涉及燃料喷射、燃烧
和排放等方面。
为了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和延长设备寿命,需要
对燃烧过程进行优化,包括燃料选择、喷射方式、氧化剂选择等方面。
总之,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合理的混合方式、优化的燃
烧条件和精细的燃烧过程,实现高效、稳定的燃烧过程,以满足不同
应用领域的需求。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设计原理
全预混燃烧器是一种高效的燃烧器,可以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全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燃料喷射:燃料喷射是实现燃料与空气混合的关键。
为了保证混合效果,燃料喷嘴的位置和形状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设计。
2. 空气进口:空气进口的位置和形状也需要经过计算和设计,以便与燃料喷射相适应,实现混合效果。
3. 混合室:混合室是燃料和空气混合的场所,其结构和尺寸也需要根据燃料和空气的特性进行设计。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燃烧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燃烧器的工作效率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5. 燃烧过程控制:燃烧过程控制包括燃烧温度、燃烧速度等方面,其目的是保证燃烧器的高效工作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总之,全预混燃烧器的设计原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燃料和空气的特性、工作环境、燃烧过程控制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严谨的设计和精密的制造,才能实现燃烧器的高效工作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
- 1 -。
科技成果——全预混表面燃气燃烧技术适用范围民用锅炉、(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水泥、玻璃)等行业工业动力锅炉技术原理该技术针对表面式燃气燃烧器进行低氮燃烧设计,燃气和助燃空气在进入燃烧室之前通过混合器实现充分和快速的混合,混合气体经过表面金属网并均匀燃烧。
表面金属网通过将火焰局部化来杜绝局部高温,降低火焰温度,减少NOx生成。
工艺流程1、鼓风机将环境空气引入燃烧器后部,经过整流后到混合器;2、燃料进入混合器,与助燃空气混合;3、混合气体经过燃烧头,扩散至金属纤维表面;4、点火装置引燃混合气体。
关键技术利用表面金属网的结构特点,实现阻燃安全燃烧;通过无极调节,实现空燃混合最优化;采用强制鼓风形式,实现空气与燃料的快速和均匀混合;采用金属纤维网作为燃烧表面,实现高强度燃烧;金属纤维网采用合金纤维材料,结合烧结焊工艺,具备很强的耐热冲击性。
典型规模该技术应用于容量小于20t/h锅炉,可达到NOx<30mg/Nm3,锅炉效率不降低。
应用情况该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中关村科技环保示范园6t/h锅炉和丰台永外果园4t/h锅炉低氮改造项目,并将应用于以下低氮改造项目,包括:北京首钢微电子2x8t、中惠药业1x1t和1x2t、泰利明苑2x4t、银达物业6x1t和3x4t、金盏乡政府2x2t,改造后的NOx排放浓度<30mg/Nm3。
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中关村科技园环保示范园4.2MW锅炉低氮改造示范项目,原NOx 排放浓度为130mg/Nm3,2015年11月初进行锅炉燃烧器低氮优化改造,优化改造的NOx排放浓度<30mg/Nm3,于2015年11月中旬完成调试。
(二)技术指标采用该技术NOx减排效果突出,中关村科技园环保示范园4.2MW 锅炉在采暖季(11月15日至3月15日)NOx排放量累积减少量约0.23吨,NOx减排效果显著,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三)投资费用该项目为锅炉低氮改造示范项目,因单独更换燃烧头即达到环保指标,所以未再额外进行FGR改造。
全预混燃烧器工作原理预混燃烧器是一种燃烧器,它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再进入燃烧室,以实现更为高效和低排放的燃烧过程。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混合系统:预混燃烧器的混合系统通常包括燃料喷嘴、进气风门、混合室和燃烧室。
燃料和空气通过燃料喷嘴和风门分别进入混合室,然后在混合室中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混合室的设计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和结构,以实现更好的混合效果。
2. 着火系统:为了让混合气体着火燃烧,需要提供合适的火源。
着火系统通常包括电极、火花塞或者火焰传感器等。
当混合气体通过着火系统时,电极或火花塞会在混合气体中产生电火花,从而点燃混合气体。
火焰传感器则可以检测到混合气体的火焰状态,并控制着火系统的开关。
3. 燃烧系统:燃烧室是混合气体进行燃烧的地方,它通常采用封闭的结构,在内部提供合适的空间和氧气,以使混合气体得以充分燃烧。
燃烧室内部通常设计有多个孔洞或喷孔,以让混合气体和燃烧产物在其中流动,保证燃烧和混合气体的均匀分布。
燃烧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和高压,因此需要选用高耐受性的材料。
4. 控制系统:预混燃烧器的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燃料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着火控制系统和燃烧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自动调节燃料和空气的输入量、着火时间和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使燃烧过程更为稳定和高效。
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电子或机械控制方式,其精度和可靠性对预混燃烧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总之,预混燃烧器是一种高效、低排放的燃烧器,其工作原理涉及混合系统、着火系统、燃烧系统和控制系统。
这些方面的设计和实现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以达到可靠、安全、节能、环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