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四大家族的垄断
- 格式:docx
- 大小:22.56 KB
- 文档页数:5
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四大家族利用经济政治势力,开始垄断全国的工商业和农产品购销。
商业方面有孔家的“祥记商行”及其它七、八个大商行,专门经营颜料、煤油等货物。
宋家的中国棉业公司,操纵全国的花、纱、布市场;华南米业公司,垄断了洋米j进口;国货联营公司,垄断了全国国货和洋货的买卖。
陈家在各地也有商行。
蒋介石虽然不直接出面作商业老板,但也插足于孔、宋家族所建立的商业系统之中。
工矿业方面,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是执行四大家族独占全国资源和垄断国家工业的组织机构。
四大家族还利用加资和改组的方式,或利用债务关系,控制了许多民族资本企业。
在农村,四大家族拥有大量地产,是全国最大的封建主和高利贷主。
四大家族通过征收苛捐杂税、抽调壮丁和无偿地征用土地等方法剥削和掠夺农民。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敌伪的各种金融机构、物资、贸易公司、商行和庞大工业企业等资产,其总值达80亿美元,使官僚资本大大膨胀。
但是,被四大家族接收的敌伪资产,有2/3的工厂没有开工,却将大量资本投入到不得人心的内战中去。
为了进一步垄断全国财富,提供内战经费,官僚资本主义加紧对人民的掠夺,他们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第一,强征田赋,搜刮粮食。
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宣布:“凡曾陷敌各省区,豁免本年度田赋1年;后方各省区豁免明年田赋1年”。
可是,本年收复区名义上豁免田赋,事实上各省仍在追缴军粮,有的地方豁免一年(1945年)而追补以前7年,有的地方索性把8年的旧田赋一起索回。
1947年初,国民党政府召开全国粮食会议,决定加紧催缴产粮征实,组织“督征团”,分赴各地农村“督征”。
第二,摊派苛捐杂税。
抗战结束后,全国工商业负担的杂税名目繁多,捐款奇重。
计有营业税、营业牌照税、印花税、统税、盈利所得税、过分利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财产出卖税、商场营业税、马路摊贩营业税、公共市场税、交易税、筵席税等等,被老百姓戏称为“民国万税”。
1947年10月《大公报》曾刊登对一家小肥皂厂的调查:该厂申报资本为200万元,而每季度负担的税负竟达680万元,相当于注册资本的2.3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富可敌国的背后真相
导语: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四大家族是指旧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资本主义买办统治集团。
四大家族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组成部分。
抗战开始以后,四大家族利用战争时期的新情况,极力加强官僚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大发国难财,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此说法较多出现在1980年代前的国共对峙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陆,带有敌视意义,现今已很少在大陆的主流媒体中,对他们的一些指责也缺乏足够的证据。
目前大陆学术界已经认为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蒋陈虽有些家产,但从经济上考察微不足道。
孔陈是大财团,虽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较多的挖了国有资产的墙角,但仍属于个人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和国家资本主义是不同的。
蒋家:
孔令仪说,宋美龄一生不问金钱事,自1991年赴纽约定居后,只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背景的家族争论的文章民国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当时民间流传着“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四大家族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有各种电视剧里豪门之间的恩怨纠纷。
下面,花两分钟时间,跟着笔者一起了解下吧。
四大家族以蒋家为首的,没有蒋家也就不存在其他的家族了。
毋庸置疑,蒋家的军队是保护他们财富和地位的重要保证。
陈家四大家族里,蒋宋孔三家均有姻亲关系,宋家是重要的纽带。
虽然陈家与其他三家没有啥血缘关系。
但陈家的扛把子陈其美对蒋有知遇之恩。
是陈其美将其推荐给了国父,蒋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另外,蒋的第二任妻子姚冶诚也是通过陈其美介绍的,姚怡诚早年抚养过蒋纬国。
因此,在蒋眼里,陈其美无疑就是他的恩人加贵人。
陈其美被暗杀后,无人敢替其收尸,最后还是蒋冒着生命危险去的。
蒋上位后,感念于陈其美大恩终生难报,所以对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俩倍加重用提拔,使其晋升四大家族之列。
宋家宋家三朵金花。
大姐宋蔼龄嫁给了孔祥熙,能游刃有余周旋于蒋宋孔三家,平衡三家的利益和矛盾,是老蒋内心敬重的人。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凭借国母还有宋美龄二姐的特殊地位,蒋对其不得不表面敬畏但实则内心厌恶,却也无可奈何。
宋美龄就不用说了,二代国母。
宋子文是宋家长子,在许多问题的立场上与蒋大相径庭。
蒋对其颇为不满,据称两人曾大打出手。
但宋子文毕竟是宋美龄的哥哥,又长期控制关税和金融系统,与美国关系密切,蒋有时也不得不忍让。
孔家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是宋庆龄、宋美龄大姐宋霭龄的丈夫。
是四大家族里年纪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北方人。
不过孔祥熙长期在南方国外生活,与英美势力关系良好。
孔祥熙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对财政金融极为精通,国民党的财政金融系统基本都是孔宋两家在主导。
孔祥熙为人相对圆融,不似宋子文那么嚣张跋扈,故而蒋对他要比对宋子文要好些。
据称老蒋官邸的内部,只有孔祥熙和戴笠可以自由出入。
四家关系陈家与其他三家没姻亲关系,主要与蒋家关系深。
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
带买办性,是直接为帝国主义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但对分属于不同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官僚资产阶级:通常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也叫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1927年以后在旧中国形成了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产阶级,对内专政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和国民政府财产,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买办资产阶级: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大资产阶级。
在中国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与封建势力联系密切,掌握国家政权。
既是大地主,又是大资产阶级,也是外国资本家的代理人。
代表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也叫买办阶级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资产阶级通常是指从19世纪六七十年起,基本上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创办近代工业的官僚、地主、商人。
他们与封建上层人物和帝国主义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密切。
官僚资产阶级我们通常认为是指民国时期本身是民国政府的高级官僚,动用国家资本做基础,凭借政治地位和特权压制民族资本而不断发展的大资产阶级,最典型的要数南京国民政府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买办性大资产阶级:买办是指凭借自己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事中外商品进出口、中外商务输出输进的“经济汉奸”。
其中一部分与帝国主义和封建反动统治者关系非常密切的群体,依凭自己的实力和特权创办实业,就被称为买办资产阶级。
前者是中国革命的伙伴,而后两者却是中国革命的敌人。
买办资产阶级一般指发展中国家中,依附于外国势力并直接为其服务的阶层。
买办资产阶级适应外国侵略的需要,为外国人服务,是外国侵略势力压迫本国人民的帮助者,外国势力在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社会支柱。
它不仅依附于外国人,同时又与本国行政官员、富农及其他旧势力相勾结,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压榨本国人民,是发展中国家中落后生产关系的代表,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民族民主革命中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是革命的主要对象之一。
国民党政府垄断经济体系的影响陈婷学院专业学号[摘要] 20世纪前半夜的中国可谓是多灾多难,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国共相争。
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20世纪前期及中期国民党都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因此对于国民党治下经济的研究就很能反映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研究,以从其建立垄断经济体系到实行“法币改革”为线索,对中国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状况、社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几个方面对中国经济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从中了解到了旧中国官僚资本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垄断法币改革通货膨胀民族资产阶级政权性质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的垄断经济体系主要指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控制的经济体系。
旧中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经过一般垄断然后进入国家垄断。
但是旧中国的国家垄断却不是如此发展形成的。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得不到发展,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1927年“四一二”举行反革命政变,窃取了国家政权,成为大买办、大地主的新政治代表之后,利用国家政权开始了他们的垄断资本形成之路。
这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中国国民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恰好相反,这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与衰落。
虽然它在旧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上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它的消极作业更为明显。
一、统一了币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自清政府以来,国家币制混乱。
在清政府末期,银两、制钱、铜元以及“官票”、“宝钞”等各种货币同时流通;在民国初年,因为军阀混战、地方势力割据、币制更加紊乱。
北洋政府在1914年2月颁布了《国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废除银两,统一银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四大家族孔祥熙控制了国民政府经济命脉?
导语: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这句话说明了在民国时期四大家族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
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这句话说明了在民国时期四大家族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也的确曾经牢牢地控制着中华民国的政治经济命脉,可谓是权势熏天,“无所不能”!
孔祥熙,作为这四大家族中孔家的代表人物,在他的手中,将自己的家族推向了顶峰,而孔家之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地位,也许跟孔祥熙的曾祖父孔宪昌临终前说的一句话有很大关系。
孔祥熙出生在山西省太谷县,是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实施币制改革、为国民政府和自己积累巨额财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他也确实有着很高的商业天赋。
刚刚提到的孔祥熙的曾祖父孔宪昌据说年少时十分聪慧,并且饱读诗书,青年时期立志要踏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然而,也就在那一次他们家乡拔贡的名额只有一个,与他竞争的还有同乡的孟秀才,此人也是势在必得;在考试前夕,两人越发努力,都在为夺得第一名而暗中较劲。
考前,孔宪昌曾经说过:“取此拔贡,如探囊取物耳!”可见决心之大。
考试结束之后,孔宪昌也是感觉自己志在必得,当地人也十分看好他能够中榜,于是在发榜那天,家中来了不少亲朋好友准备为他庆祝,但是皇榜下来之后,中榜的却是那位孟秀才,自己却名落孙山,得知这一结果的他在众亲友面前吐血倒地,从此便一病不起。
孔宪昌临终前拉着自己儿子的手说:“读书所以致用,凡我子孙,但生活常识分享。
2011-2012第二学期中国货币金融史期末考试习题学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题目:24.试述官僚资本垄断体系的崩溃。
[摘要]20世纪前半夜的中国可谓是多灾多难,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国共相争。
在这样混乱的局面下,中国的经济发展无疑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20世纪前期及中期国民党都是中国的执政府,因此对于国民党统治下经济的研究就很能反映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抗战胜利后不久,蒋介石为重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对中国的全面统治,发动大规模内战。
国家垄断资本进入崩溃阶段。
[关键词] 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影响崩溃民国时期民国政府的垄断经济体系主要指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控制的经济体系。
民国时期中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经过一般垄断然后进入国家垄断。
但是中国的国家垄断却不是如此发展形成的: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得不到发展,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1927年“四一二”举行反革命政变,窃取了国家政权,成为大买办、大地主的新政治代表之后,利用国家政权开始了他们的垄断资本形成之路。
这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是中国国民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形式,恰好相反,这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与衰落。
虽然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上起到过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它的消极作用更为明显。
一.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摧残压迫在民国时期就整个民族工业来说,这一个时期中民族工业的总得情况是破产或半破产。
从工厂设立和变动的情况来看,根据国民政府发表的资料,如下图:1934—1936年上海工厂变动统计表国民党政府的中国银行在1933年就十六个民族工业部门营业额的变动做了一个调查,根据这个调查,在1933年—1933年这四年中,十六个部门的民族工业的营业额下降的有十一种,上升的只有四种。
浅析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摘要:官僚资本主义作为中国现代经济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
战争为其政治、军事独裁和经济独占提供了条件,使其以买办起家。
而金融垄断作为国民党官僚资本控制全国经济命脉的重心和国民党官僚资本形成的决定性环节,是最先开始着手的方面。
后四大家族又利用其政治权力和雄厚的金融势力,展开对工商业的垄断活动。
关键字:四大家族,内战,买办,金融垄断,工商业垄断以蒋介石为首的,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组成的四大家族,是封建买办统治集团,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积累是从战争中开始的,它以买办起家,通过增加赋税、发行公债、举借外债等措施增加资产;依靠其政治、军事上的独裁,进行法币改革,逐渐形成以四行两局为核心的金融垄断;再利用其自身雄厚的金融势力,独占工业、商业等市场,谋取巨大利润,创造巨额暴利。
一、以内战和买办起家四大家族的财富积累是与战争分不开的,战争为其政治军事独裁和经济独占提供了条件。
蒋介石上台后,随着内战的频繁发生,军费开支不断扩大,从1928年到1937年的十年中,军费支出共达32亿元。
而筹措军费的主要手段包括增加赋税、发行公债和举借外债。
其一,国民政府将增加赋税作为筹措军费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征收的赋税种类繁多,中央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关税、盐税、统税等,地方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田赋和营业税。
国民政府的中央税收政策主要是以增加财政收入,积累四大家族财富为目的,“1928年关税占41%,1932年上升至51.75%,盐税收入从1927年至1936年,十年内增加了三倍,而统税是国民政府首创的税目,主要针对工业产品而征收的货物税。
1936年关税、盐税、统税三项合计占其中央财政收入的64.6%,到1937年上升至77.3%。
”[1国]民政府沿袭了北洋军阀的田赋预征制,使得预征范围从几年扩大到几十年。
其二,发行公债也作为国民政府筹措军费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民党的四大家族简介四大家族是指旧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封建买办统治集团: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四大家族。
他们利用反动政权,掠夺人民财富,垄断全国的经济命脉,迅速形成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同时也是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这个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期间和日本投降以后,达到了最高峰。
20世纪上半叶他们控制着中国的政治以及经济命脉。
资产据记载,财产估计为蒋介石6639 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809 万美元。
下同),宋美龄3094 万元(377 万美元),宋子文5230 万元(637 万美元),孔祥熙5214 万元(635 万美元),宋霭龄1200 万元(146 万美元),陈立夫2400 万元(292 万美元),宋子良550 万元(67 万美元),张静江3750 万元(457 万美元)。
这些存款均存在当时在上海开业的外国银行,如花旗、麦加利、大通、友邦、运通、汇丰、荷兰银行等。
这仅仅是国民党在银行存款的一部分。
经调查,四大家族在美来历不明的非法财产竟然有20 亿美元以上,还不包括在美银行保险库里来历不明的古玩、字画、珠宝、黄金。
抗日期间美国援华20 亿美元的金钱和物质,四大家族单独贪污7.8 亿美元以上,其余大部被国民党其它各级官吏贪污,用到前线的只有10% 。
利用特殊途径长时间在美搞投机倒把偷税金额在8 千万多万美元以上。
四大家族恩怨宋子文自1928年起担任财政部长,在以财力支持蒋介石和南京政府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
1932年4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成为仅次于蒋介石、汪精卫的显赫人物。
但是,1933年10月,宋子文因不满蒋介石的猛增军费,滥发公债,和蒋介石发生冲突,愤而辞去职务,蒋介石改以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
自此,孔日益得到蒋的信任,宋、孔之间的矛盾也因而滋生、展开。
宋子文辞职后,仍渴望涉足政坛。
然而,当蒋介石仍然信任孔祥熙的时候,他的晋升之途是不会畅通的。
民国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民国四大家族,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蒋控制的是政治,陈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
这四大家族在20世纪上半叶控制着中国政治、经济命脉。
民国四大家族1、蒋介石家族蒋介石家族可以说是四大家族的主心骨,没有蒋介石就没有四大家族。
蒋介石家族主要体现在政治地位上,从孙中山死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获胜,经过中原大战,蒋介石成为当时中国的实际领导人。
蒋介石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他作为二战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此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内战,最终失道者寡助,败退到了台湾。
蒋介石晚年一心培养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作为接班人,企图蒋家王朝世代相传。
蒋介石死后,他的儿子蒋经国继承了对台湾的统治权,可是蒋经国死后,蒋家王朝不复存在。
2、宋子文家族宋氏家族长久以来被视为中国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家族。
宋子文的父亲宋耀如担任传教士且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支持者,母亲倪桂珍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代。
宋子文大姐宋霭龄为孔祥熙夫人,二姐宋庆龄为孙中山夫人,三妹宋美龄为蒋介石夫人。
宋家长期控制民国政府的外交和金融。
宋子文家族在蒋介石迎娶宋美龄之后,就和蒋介石捆绑了在一起,和蒋介石家族荣辱与共。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宋子文并没有选择和蒋介石同舟共济,而是先躲避在香港,后来移居美国纽约,终老于此,时年77岁。
3、孔祥熙家族孔祥熙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为宋家三姐妹中的大姐宋霭龄的丈夫。
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
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
但孔祥熙在主持财政期间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
1944年,孔祥熙被迫辞职,移居到美国,从此离开政坛。
1967年,孔祥熙病逝于纽约,时年87岁。
“四大家族”真相所谓“四大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图为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婚照(资料图片/看中国配图)所谓“四大家族”,即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蒋介石是“四大家族”毋庸置疑的领军人物,有了蒋中正的才能和野心才有了曾经煊赫无比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
四大家族一说最早是由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在1920年代提出的,后来陈伯达在国共内战中写《中国四大家族》一文中指称四大家族借抗战为名聚敛民财,获得了多达200亿美元的财富。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说法较多出现在1980年代前的国共对峙以及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大陆,带有敌视意义,是意识形态宣传的需要。
事实上,无论从财富的数量,还是从财富的性质,我们都无法认定历史上存在这么一个聚资敛财祸国殃民的“四大家族”。
整整60年以前,即1947—48年,陈伯达(1904—1989)在《中国四大家族》一书中,首次把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家族”也即四大财政金融寡头。
他提出蒋宋孔陈为首的国民党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中饱私囊,并估算这“四大家族”侵占的资产高达200多亿美元。
但有人提出疑问:整个二战期间美国向中国提供的租借物资总计16亿美元,那么这“200多亿美元”从何而来?显然说不过去。
陈伯达的著述并非学术研究,而是政治宣传品,数据是靠不住的。
而且,从这些人身后的萧条来看,也足以看出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多财产。
先看宋美龄。
据其外甥女孔令仪说,宋美龄一生不问金钱事,宋美龄在台湾也没有任何房地产。
惟一拥有的一栋房子在上海,是宋美龄1927年在上海与蒋介石结婚时的陪嫁。
这幢房子当时在法租界霞飞路(即如今的南京路)附近,现由祖国大陆方面保存。
这是宋美龄生前惟一的房产。
浅谈民国四大家族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所谓民国四大家族,是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是资本主义买办统治集团,代表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
四大家族主要通过控制政治经济命脉来聚敛财富和权利。
民间所谓:蒋家天下陈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由此可见四大家族在当时势力之庞大。
抗战开始后,由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依靠政治特权和经济掠夺,加强官僚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大肆掠夺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发国难财。
四大家族的出现有点像西方国家中贵族政治的演化过程,一个新势力的崛起必然会带动一批相关利益集团的兴起。
它是由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原因互相控制互相支持形成的,由政治辅佐经济,又由经济辅佐政治。
蒋家掌握政治大权,不可否置的有很大权利和空间调控国家经济局势,进而陈家控制的是党,宋孔两家先后担任财政部长,长期把持国家的财政大权,由于家族和政治原因,这四个大家族有了共同的利益链和政治目标,于是互相辅佐帮助开始控制政治和经济来聚敛家族财富。
这一过程是初期资本主义发展时很容易出现的现象,四大家族正是其典型。
四大家族的一系列行为对当时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很大,它的垄断政策大大打击了其他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
国民政府发行的公债,使银行利用它发行了大量不兑现的钞票,直接欺骗了银行的用户,进一步聚敛了人民的财富。
对全国农民最直接最暴力的掠夺行为,则是国民政府实行的增加捐税制度,造成了无物不收税的制度,大肆压榨农民,直接从农民手中掠夺大量粮食。
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使四大家族的财富越来越集中,但广大人民越来越贫穷。
国民政府的专卖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也大大加深了人民的负担。
四大家族的出现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破坏性是有目共睹的,它限制的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压迫了大批的工人农民阶级,聚敛财富哄抬物价导致经济危机,使广大人民越来越贫穷,生活越来越艰巨,极大的阻碍的民族前进的脚步。
中外垄断资本之比较——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有何不同?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中学熊国荣(441800)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以后,四大家族与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相勾结,利用国家政权,逐渐形成了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那么,它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有何不同呢?一、形成发展道路不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在取得统治地位、建立全国性的政权以后,直接利用政治特权,依赖帝国主义的扶持,通过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掠夺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的利益,在全国范围内和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进行垄断性的经济掠夺活动,发展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它的形成发展道路,是从政治走上经济的,即先掌握国家政权,再发展成为官僚垄断资本。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使生产和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大,并日益高度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而形成的。
最大的垄断资本家巨头操纵整个国民经济命脉,他们直接或由其代理人占据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进而控制国家政权。
这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其形成发展道路,是由经济走向政治的,即垄断资本通过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然后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剥削人民、对外扩张,赚取超额利润。
二、垄断组织的表现形式不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所采取的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是康采恩这种垄断形式,形式比较单一。
即每一个家族以他控制的金融机关为中心,操纵其他金融机构和商业、工业、交通运输等行业,以组成自己的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
如:宋子文家族以其掌握的中国银行为中心,控制着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广东银行、中国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国棉业公司、华南米业公司、中国国货联营公司等商业机构和扬子电气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淮南路矿公司等工矿和交通机构,组成宋氏家族的经济体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其垄断组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论民国四大家族的垄断
2014级土木12班李杉杉
【摘要】20世纪上半叶,四大家族通过其在政治上的特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四大家族迅速地积累资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官僚垄断资本。
【关键词】垄断性质起家背景垄断行径实业及财产
以下正文
绪论
四大家族是指国民政府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封建官僚阶级统治集团。
即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两这四个家族,是国民党官僚资产阶级的代表。
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
第一:谈四大家族的垄断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主席在他所写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指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在他们当权的二十年中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这个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同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以及旧式富农结合,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个资本,在中国通俗的名称叫做‘官僚资本’,这个资产阶级叫做‘官僚资产阶级’。
”
当然,这并非一家之言。
著名学者吴江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特点》一文中把国民党官僚资本的特点概括为:国民党的官僚资本一开始便于国家政权相结合,它采取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具有垄断性;它没有任何独立性,具有买办性;它同封建地主阶级密切联系,有浓厚的封建性;它是完全从商业,银行投机起家。
所以,由以上观点可知,如四大家族这种性质的官僚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垄断国民经济的特性。
它所起的作用就是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服务,它本身带有的浓厚的买办性和封建性则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经济基础,也注定了它的腐朽黑暗压迫的性质。
第二:谈四大家族起家的背景
民国四大家族是在1927年后从军事起家的。
蒋介石无疑是四大家族的轴心人物。
他一向视军队如生命,自创造了庞大的中央军后,蒋介石便开始由军事向政治扩张。
于是,军事委员长变成了行政院长,国民政府主席,最后是总统。
这时,政治的一手遮天便成了他向经济领域攻城略地的重要砝码。
依托着如此强大的政治力量,四大家族便借着东风扶摇直上,一跃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
而另一方面,蒋介石借四大家族之手实施经济剥削,来为他的统治提供巨额经费。
他的所作所为实质上有着“穷一国之民而富四大家族”的色彩。
四大家族代表人物之一的宋子文从哈佛大学经济系毕业,回国后相继担任孙中山大元帅府英文秘书两广盐务稽核所经理等职位。
后凭借出色的财务整理能力担任了中央商务长等要职。
在蒋介石夺取政权后,对其予以财政上的大力支持。
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拥有一定资产,1927年进入蒋氏集团并促成蒋宋联姻,从此官运亨通。
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
1944年被迫辞去行政院副院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农民银行董事长等职。
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两是国民党政治集团内部的重要人物。
1926年陈果夫担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积极推行蒋介石的反共政策。
1935年他控制了中国农民银行。
同时,陈果夫几次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他在期间培植自己的亲信,排斥党内异己,竭力把国民党变成蒋介石进行独裁统治的工具。
第三:谈四大家族的垄断行径
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蒋氏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疯狂地进行反革命内战。
当然,如此巨大的开支蒋氏集团必须想办法解决。
他们的买办活动便起了重要的作用。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将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为了达到控制政府的目的,他们不仅为蒋氏集团提供大量财政援助,而且为其提供大批军火。
四大家族通过联系外国军火,向国民党售卖,赢得大量佣金。
如此,构成了他们原始的财富积累。
而当蒋介石集团进行独裁统治期间,四大家族立即凭借蒋氏赋予的权利进行金融垄断。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拨发金融公债2000万元,以此作为资本,在上海设立中央银行。
该行作为所谓的国家银行,享有种种特权,譬如经营国库,发行兑换券,铸造钱币等等。
此银行的资本迅速增至一亿元,成为了当时全国银行业中资本最大的银行,独占鳌头。
而宋子文,孔祥熙先后担任这个银行的总裁,地位十分之高。
1935年,蒋介石将“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名为中国农民银行。
该银行享有军事护照和军用交通的特权,后该银行的资本迅速增至1000万元。
该银行主要掌握在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俩手中。
除此之外,四大家族还依靠政府支持设立了邮政储金汇业局与中央信托局。
与当时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并称“四行二局”。
四行二局的建立为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金融垄断的绝对地位作了充分保障。
除此之
外,四大家族还控制了一批具有相当势力的二流银行,四大家族金融垄断体系基本形成。
1935年11月,在英美国家的支持下,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规定以四大家族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钞票一律禁用。
四大家族通过“法币”将全国大约3亿元白银搜刮到自己的手中。
四大家族完成了对金融业的垄断之后,就展开了对交通,工商业,广播,电影传媒等多行业的进军。
他们设立了资源委员会,建设委员会等组织,利用合股,加资,接管等等方式,对民族资本工业,进行工业侵占活动,不仅强夺,甚至独占。
又通过设立种种利于他们自身的商业结构,垄断全国主要的商品贸易以及进出口的贸易。
还利用强制摊派等种种手段,对农民进行残酷的盘剥掠夺,造成农村经济凋敝。
四大家族迅速的积累资本,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官僚垄断资本。
第四:谈四大家族的各自的实业以及财产
蒋家(蒋介石蒋经国)
中央银行、资源委员会、中美实业公司、新赣南国民经济建设公司。
宋家(宋美龄宋庆龄宋子文宋霭龄)
抗战前,宋家便开办了中国棉业公司、华南米业公司、国货联营公司、中国物产公司等。
1937年4月,宋氏以低价收买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并取得半数股权,此后由宋子文任董事长。
抗战期间宋家开办有环球贸易公司、中国棉业贸易公司、重庆中国国货公司、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利泰公司、西宁实业公司、西南运输公司、雍兴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
抗战结束后,宋家开办有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孚中公司、统一贸易公司、金山贸易公司等。
并且,最重要的是,宋家一直控制着中国银行。
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还担任中国国货银行总经理。
可见,宋家的商业几乎占据了中国商界的半壁江山。
孔家(孔祥熙孔令伟孔令侃孔令杰)
长江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祥记商行(祥记公司)、晋丰泰票号、中国兴业公司、山西裕华银行、广茂兴票号、花纱布管制局、庆记纱号(主营棉纱)、强华公司、大元公司(主营五金交电)扬子建业股份有限公司、嘉陵公司、祥记汽车行、恒义升商行。
可以清楚的看见,孔家的商业形态丝毫不逊于宋家。
真真是令人瞠目。
陈家(陈果夫陈立夫)
大华企业公司、华美贸易公司、中国农民银行、华西垦殖公司、中央合作金库、中国粮食公司、棉花运销公司、太平洋兴业公司、农业供销公司、中和盐业公司华西建设公司、中国工矿建设公司、中华绸缎公司、齐鲁企业公司、贵州企业公司。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关于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的私人财产情况,社会上便众说纷谈。
学者均估计其数量很是庞大,却没有真凭实据。
1939年10月17日,日本特工机关就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写了一份秘密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现摘引于下:
蒋介石6639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809万美元下同)
宋美龄3094万元(377万美元)
宋子文5230万元(637万美元)
孔祥熙5214万元(635万美元)
陈立夫2400万元(292万美元)
宋霭龄1200万元(146万美元)
这些存款均存于当时在上海开业的外国银行,如花旗、荷兰银行、大通、启丰、友邦、运通、麦加利等。
【参考文献】《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出版社:新华书店出版时间:1949 - 06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特点》吴江《经济研究》1955年05期《中国四大家族》武子原
《传统社会官民对立及其调整》迟汗青
《蒋介石是如何堕落成人民公敌的》风过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