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适宜的环境”

——对家庭环境的创设的启示

【摘要】:被誉为“儿童世纪代表”的意大利女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旧的教育有两个要素:教师和儿童。【1】在新的教育体系中,除了教师和儿童发生关系外,教师、儿童都要和环境发生关系。环境成为新教育的一个新要素。只有给儿童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才能开创一个教育的新纪元,因此,她指出“我们的教育体系最根本的特征是对环境的强调”可以说。环境,是贯穿蒙氏科学教育方法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亮点。

【关键字】:教育体系蒙台梭利环境适宜环境

一、对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的阐释

在蒙台梭利有关环境的论述中,一直反复强调“适宜的环境”。因此,这无疑可视为蒙台梭利对环境创设的最高要求,也是衡量环境优劣的以一项最高标准。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中,蒙台梭利对”适宜的环境”作了阐术:“正在实体化的儿童是一个精神的胚胎,他需要自己特殊的环境。正如一个肉体的胚胎需要母亲的子宫,并在那里得以发育一样,精神的胚胎也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这种环境充满着爱的温暖,有着丰富的营养,在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东西都倾向于欢迎它,而不会对它有害。”“环境一定是适宜的,不适合于孩子的环境,他的潜能也就不能得到发展。”【2】

阅读蒙台梭利关于环境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在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中,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一)“适宜的环境”的核心是促进儿童心理正常的发展。

蒙台梭利十分注重环境对儿童精神即心理发展的作用,她曾以伊塔教育“阿维龙野孩”的事例说明,“我们若在一个远离人烟、与世隔绝的地方将孩子养大成人,只给他们物质食粮,别的什么也不给,那么孩子的身体发育会是正常的,而大脑的发育却受到严重损伤。”蒙台梭利主张利用环境予儿童大脑神经丰富的、适合与其年龄特点的刺激。虽然环境有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之分,蒙台梭利却并不赞成将这两种环境隔离,开来,而是主张将人文的、精神环境的成分,溶入于物质环境之中,从而形成能真正内化与儿童心灵、促进其心理正常发展的养分。

(二)“适宜的环境”需要成人用爱心为儿童提供心理上的温暖、安全和自由。

蒙台梭利的“适宜的环境”,是一个用爱营造的充满安全、温暖和自由地精神氛围。因而,她所提倡的“适宜的环境”,绝非仅仅指单纯的静态的物质环境,而是一种赋予了精神成分的富有活力的动态的复合型环境。这种环境不是纯硬件的物,而是附加了成人情感、智慧等对儿童心理变化起到直接作用的要素。在这种环境的氛围中,儿童心态平和,能够得到安全、温暖、自由等愉快的精神体验,从而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儿童的发展需要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得儿童心里的发展,需要适宜的环境。适宜的环境充满丰富的刺激,能够引起儿童强烈的活动动机,成为儿童打开主动性大门的钥匙,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然而,只有儿童的自身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的作用才能内化于儿童的心灵。真正实现儿童心理的发展。这种观点和当代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依赖的是获得。

活动是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

总之,蒙台梭利的“适宜的环境”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此外,在阅读了《蒙台梭利教学法》后,就蒙台梭利的环境而言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软环境即内部环境,包括家长、教师等对儿童心理变化起直接影响的要素。硬环境即外部环境,包括教室、教具、大自然等对儿童发展起间接作用的要素。两种不同的环境,塑造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3】二、理想教学环境的要素

蒙氏所谓有准备的或理想的教学环境五个要素【4】:(1)、自由地观念。蒙氏认为儿童只有在自由、开放及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才能将自己的学习潜能发挥到极点。(2)、结构与秩序。所谓“结构”与“秩序”,指的是儿童学习环境中的教材依照其难度加以排列,使之呈现一定的结构,并适应发展的顺序性要求。(3)、真实与自然。“真实”应纳入教学内容:教室设备应尽量接近真实的生活。(4)、美与气氛。教室要整齐、简洁。具有美感:教室的气氛应温馨和谐。(5)、适合社会性的发展。蒙氏教学法采用混龄教学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自制。守纪律、自动自发及合群性等品质。她认为适宜的环境必须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利于儿童自然地生活生长的环境,是一个没有障碍的学习空间。在这一环境中,儿童会“尽可能地注意自己的举止并控制自己的行为,不需要外界的刺激就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适宜环境对家庭环境创设的启示

(一)家庭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当前在我国的家庭环境的建设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无自由可言,一些家长还是有很陈旧的思想,认为孩子很小,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一切应该听从大人,认为好孩子要听话,在家里听从大人的,在学校听从老师的,长大后在单位听从领导的。其次家庭环境布置上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如房间的床、桌椅的比例不适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完全按照成人的观点进行设计和布置,没有一点童趣气息。孩子不能动这个也不能拿那个,在上述的环境中,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还有一些家长按照自己的作息习惯,打牌或开夜车,影响孩子正常的生物钟,对孩子的发展影响极坏。还有些家长夫妻双方感情不和睦天天争吵,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没有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充满爱的环境,怎样才能给孩子一个“适宜的”环境呢?

(二)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的”家庭环境

根据蒙台梭利的适宜的环境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家庭环境的创设【5】。

1、营造充分自由表达和活动的空间

我们应该摒弃就得思想认为孩子是成人的附属物,孩子没有思想也没有意识。父母不能再把孩子当作手里的泥巴,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幼儿是一个人,同时也是一个成长中的人,应在家庭环境中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关系,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感受、分享孩子的快乐和喜悦、分担孩子的悲伤和痛苦。在这样的空间里孩子才能表现自己的特点和爱好,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才能变得自信、独立、自主,在空间上,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孩子房间物品设置按照孩子的身高比例配置,对孩子的活动没有任何障碍和限制。不能限制孩子不能动这个,不能玩那个,这是孩子的家,是孩子最无拘无束的地方,家里的每一寸地方都应该是孩子的乐园。在此自由地环境中孩子不但能得到活动的自由,同时还能得到精神生命的无限自由发展。

2、营造良好的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孩子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特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家长的影响,从家庭开始我们就可以发展孩子的社会性,让其成为一个有爱心、知感恩的人。尊敬长者,爱护幼者,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与家人分享,我们从一些报道上看到,一些缺乏爱心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相当一部分从小没有得到家庭温暖和关爱,家长应该爱长辈、爱夫妻双方、爱子女。通过多种方式表达你的爱,让孩子沐浴在爱河中。

3、营造整洁有序的室内环境

家庭布局应该合理整洁,装修色彩明快。屋内的每个物品和摆设都应该具有美感和美的熏陶,让孩子沉醉在美的海洋中,同时家庭环境应该有序,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有序的环境中能减少孩子的焦虑感,给孩子心灵上的安静和谐。孩子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展,环境的无序会影响其大脑活动的动力定型。

4、营造充满生机的环境

儿童所处的环境应生气勃勃、真实、充满生机。杜威曾说过“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更重要”。幼儿作为社会中的人,就应该参加到真实的社会活动中,而不是给予儿童非真实的操作体。我们应该将日常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给幼儿。另外环境中应该有适当的动植物,这些东西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以培养儿童的生活情趣,让儿童培育动植物,诱使儿童成为一个具有生态责任感的人,激发儿童对自然地兴趣和探索热情,提升儿童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总之,蒙台梭利所提倡的“适宜的环境”,能促进幼儿的天赋的发展的。这种环境,实际上为幼儿开拓了一条自然地生活道路,最终达到了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这与我国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不谋而合。

参考文献:

1、任代文,《蒙台梭利幼儿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2、郭亨贞,《蒙台梭利“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家庭环境创设的启示》,2005,4

3、郭亨贞,《蒙台梭利方法中的环境要素分析》,2005,5

4、魏美惠,《近代幼儿教育思想》,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11,325页

5、(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育儿全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20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