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链表c++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7
c语言中linklist类型LinkList类型是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一种线性链表的实现方式。
在计算机科学中,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操作一系列元素。
链表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称为头节点,最后一个节点称为尾节点。
链表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增加或删除节点,相比于数组,链表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链表的实现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单向链表。
在单向链表中,每个节点只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这种实现方式简单且高效,适用于大多数场景。
除了单向链表,还有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等其他实现方式。
链表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在任意位置插入或删除节点,而无需移动其他节点。
这是由于链表中的节点通过指针相互连接,而不是像数组那样连续存储。
另外,链表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而数组的大小是静态的。
这使得链表在处理动态数据集合时非常有用。
然而,链表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访问链表中的任意节点都需要从头节点开始遍历,直到找到目标节点。
这导致了链表的访问时间复杂度为O(n),而数组的访问时间复杂度为O(1)。
其次,链表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来存储指针信息,这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结构体来定义链表节点,例如:```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next;} Node;typedef struct LinkedList {Node *head;Node *tail;} LinkedList;```上述代码定义了一个包含数据和指针的节点结构体Node,以及一个包含头节点和尾节点指针的链表结构体LinkedList。
通过这样的定义,可以方便地进行链表的操作,比如插入、删除和遍历等。
链表的插入操作可以分为三步:创建新节点、修改指针、更新链表的头尾指针。
例如,插入一个新节点到链表末尾的代码如下:```void insert(LinkedList *list, int data) {Node *newNode = (Node *)malloc(sizeof(Node));newNode->data = data;newNode->next = NULL;if (list->head == NULL) {list->head = newNode;list->tail = newNode;} else {list->tail->next = newNode;list->tail = newNode;}}```链表的删除操作也类似,可以分为三步:找到目标节点、修改指针、释放内存。
《数据结构(C语⾔版)》严蔚敏代码实现———链表⼀、前⾔哈喽,⼤家好~我是熊⼦q,我⼜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代码过来了!今天要分享的代码是链表!快快搬着⼩板凳!⼆、代码严奶奶的书中预定义了⼀些预定义常量和类型,⼤家可以 新建⼀个y.h⽂件粘贴以下内容, 然后再去复制代码哦。
y.h⽂件内容:/*** 严奶奶书中的预定义常量和类型**///函数结果状态代码#define TRUE 1 //成功#define FALSE 0 //失败#define OK 1 //成功#define ERROR 0 //错误#define INFEASIBLE -1 //不可实⾏#define OVERFLOW -2 //溢出//Status 是函数的类型,其值是函数结果状态代码typedef int Status;链表LinkList.cpp:#include "y.h"#include <iostream>#include <cstdlib>#include <cstdio>using namespace std;typedef int ElemType;/*** 严奶奶单链表的实现* by 熊⼦q 2021.2.1**/typedef struct LNode{Elem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LinkList;//获取元素Status GetElem(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L为带头结点的单链表的头指针//当第i个元素存在时,其值赋给e并返回OK,否则返回ERRORLNode *p = L->next; //p指向第⼀个结点int j = 1; //j为计数器while(p && j<i){ //寻找第i个位置p = p->next;++j;}if(!p || j>i) return ERROR; //第i个元素不存在e = p->data; //否则获取第i个元素return OK;}//插⼊元素,时间复杂度O(n)Status Insert(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元素eLNode *p = L;int j = 0;while(p && j<i-1){p = p->next;++j;}if(!p || j>i-1) return ERROR; //i⼩于1或者⼤于表长加1LNode *q = (LNode*)malloc(sizeof(LNode));q->data = e; //插⼊数据q->next = p->next;p->next = q;return OK;}//删除元素,时间复杂度O(n)Status ListDelete(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并由e返回其值LNode *p = L->next;int j = 1;while(p && j<i-1){p = p->next;++j;} //寻找i的前驱元素if(!(p->next) || j>i-1) return ERROR; //删除位置不合理,i元素不存在或 LNode *q = p->next; //删除第i个位置元素,并释放该结点 p->next = q->next;e = q->data;free(q);return OK;}//创建链表void CreateList(LinkList &L, int n){//逆序输⼊n个元素的值,建⽴带头结点的单链表LL =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L->next = NULL; //建⽴⼀个头结点printf("请输⼊数据:\n");for(int i=n;i>0;--i){LNode *p = (LNode*)malloc(sizeof(LNode));scanf("%d",&(p->data));p->next = L->next; L->next = p;}}//合并两个有序链表void MergeList(LinkList &La, LinkList &Lb, LinkList &Lc){//已知单链表La和Lb的元素按值⾮递减排列//归并La和Lb得到新的单链表Lc,Lc的元素也按值⾮递减排列LNode *pa = La->next;LNode *pb = Lb->next;LNode *pc = La; //⽤La的头结点作为Lc的头结点Lc = pc;while(pa && pb){//取⼆者中较⼤值添加到Lc中if(pa->data > pb->data){//先添加该节点为pc的后继元素,然后pc和pa指针都后移pc->next = pa; pc = pc->next; pa = pa->next;}else{pc->next = pb; pc = pc->next; pb = pb->next;}}pc->next = pa? pa: pb; //插⼊剩余段free(Lb); //释放Lb的头结点}//输出单链表void Display(LinkList &L){LNode *p = L->next;printf("单链表的内容为:");while(p){printf("%d",p->data);if(p->next) printf("->");else printf("\n");p = p->next;}}int main(){LinkList l;CreateList(l, 5);Display(l);// printf("在第%d位插⼊%d",1,123);// Insert(l, 1, 123);// Display(l);int tmp;GetElem(l, 2, tmp);printf("%d",tmp);return 0;}三、运⾏截图四、附录如果你想看其他的代码,下⾯有链接哦:。
数据结构c语言实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它研究不同的数据组织方式,以及在这些数据上进行各种操作的算法。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栈、队列、链表、树、图等。
在C语言中,数据结构是通过使用结构体来实现的。
结构体是由一组数据成员组合而成的自定义数据类型,可以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成员。
以下是如何在C语言中实现不同的数据结构。
数组数组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数据结构之一。
C语言中的数组定义方式如下:```int array[5];```这个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array的数组,其中有5个元素,每个元素的类型是整数。
要访问数组中的元素,可以通过下标访问:这个代码设置了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值为1。
栈栈是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
使用C语言中的数组可以实现栈。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栈实现:```#define MAXSIZE 100int stack[MAXSIZE];int top = -1;void push(int data){if(top<MAXSIZE-1){ //判断栈是否满了stack[++top] = data; //插入数据}}int isEmpty(){return top==-1; //栈是否为空}队列链表链表是一个由节点组成的数据结构,每个节点包含一个数据成员和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在C语言中,链表可以使用结构体和指针来实现。
以下是一个单向链表的实现:```struct node{int data;struct node *next;};struct node *head = NULL;void insert(int data){struct node *new_node = (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分配内存new_node->data = data; //初始化数据new_node->next = head; //新节点指向当前头节点head = new_node; //更新头节点}void delete(int data){struct node *current_node = head; //从头节点开始查找struct node *previous_node = NULL;while(current_node!=NULL&¤t_node->data!=data){ //查找节点previous_node = current_node;current_node = current_node->next;}if(current_node!=NULL){ //找到了节点if(previous_node!=NULL){ //非头节点previous_node->next = current_node->next; }else{ //头节点head = current_node->next;}free(current_node); //释放内存}}树。
哈希链表的c语言实现哈希链表的C语言实现哈希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操作大量的数据。
它结合了哈希表和链表的特点,具有快速查找和高效插入删除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哈希链表,并详细讲解其原理和操作。
一、哈希链表的原理哈希链表是通过哈希函数将数据的键映射到一个唯一的索引位置,然后使用链表来解决哈希冲突。
哈希函数可以是简单的取模运算,也可以是复杂的算法,关键在于保证映射的唯一性和均匀性。
二、哈希链表的结构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结构体来定义哈希链表的节点和链表本身。
节点包含一个键值对,即存储的数据和对应的键,以及一个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链表则包含一个指向第一个节点的指针。
```c// 定义哈希链表节点typedef struct Node {int key;int value;struct Node* next;} Node;// 定义哈希链表typedef struct HashTable {int size;Node** table;} HashT able;```三、哈希链表的操作1. 初始化哈希链表在初始化哈希链表时,需要指定链表的大小,并分配相应大小的内存空间。
同时,需要将每个节点的指针初始化为空。
2. 插入节点插入节点时,首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节点的索引位置,然后将节点插入到对应索引位置的链表中。
如果该位置已经存在节点,则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的头部。
3. 查找节点查找节点时,也需要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节点的索引位置,然后遍历链表,找到对应的节点。
如果找到了节点,则返回节点的值;否则,返回空。
删除节点时,首先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节点的索引位置,然后遍历链表,找到对应的节点并删除。
需要注意的是,删除节点时需要维护链表的连续性。
四、示例代码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哈希链表的初始化、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 初始化哈希链表HashTable* initHashTable(int size) {HashTable* ht = (HashTable*)malloc(sizeof(HashTable));ht->size = size;ht->table = (Node**)malloc(sizeof(Node*) * size);for (int i = 0; i < size; i++) {ht->table[i] = NULL;}return ht;}void insertNode(HashTable* ht, int key, int value) { int index = key % ht->size;Node* newNode = (Node*)malloc(sizeof(Node)); newNode->key = key;newNode->value = value;newNode->next = ht->table[index];ht->table[index] = newNode;}// 查找节点int findNode(HashTable* ht, int key) {int index = key % ht->size;Node* cur = ht->table[index];while (cur) {if (cur->key == key) {return cur->value;}cur = cur->next;}return -1;}void deleteNode(HashTable* ht, int key) { int index = key % ht->size;Node* cur = ht->table[index];Node* pre = NULL;while (cur) {if (cur->key == key) {if (pre) {pre->next = cur->next;} else {ht->table[index] = cur->next; }free(cur);return;}pre = cur;cur = cur->next;}}int main() {HashTable* ht = initHashTable(10);insertNode(ht, 1, 10);insertNode(ht, 2, 20);insertNode(ht, 11, 30);printf("%d\n", findNode(ht, 1));printf("%d\n", findNode(ht, 2));printf("%d\n", findNode(ht, 11));deleteNode(ht, 2);printf("%d\n", findNode(ht, 2));free(ht->table);free(ht);return 0;}```五、总结本文介绍了哈希链表的C语言实现,并详细讲解了其原理和操作。
c语言单链表头插法实现链表逆置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单链表来实现各种操作,如插入、删除和查找等。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头插法实现链表的逆置。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链表节点的结构体,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代码如下:```c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next;} Node;```接下来,我们需要实现链表的创建和逆置函数。
首先,创建一个空链表,并将头节点指针指向NULL。
代码如下:```cNode* createList() {Node* head = NULL;return head;}```然后,我们可以实现链表的插入函数,使用头插法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的头部。
代码如下:```cNode* insertNode(Node* head, int data) {Node* newNode = (Node*)malloc(sizeof(Node));newNode->data = data;newNode->next = head;head = newNode;return head;}```接下来,我们可以实现链表的逆置函数,通过遍历链表,将每个节点插入到头部,从而实现链表的逆置。
代码如下:```cNode* reverseList(Node* head) {Node* newHead = NULL;Node* temp = NULL;while (head != NULL) {temp = head->next;head->next = newHead;newHead = head;head = temp;}return newHead;}```最后,我们可以编写主函数,测试链表的逆置功能。
代码如下:```cint main() {Node* head = createList();head = insertNode(head, 1);head = insertNode(head, 2);head = insertNode(head, 3);head = insertNode(head, 4);head = insertNode(head, 5);printf("原链表:");Node* temp = head;while (temp != NULL) {printf("%d ", temp->data);temp = temp->next;}printf("\n");head = reverseList(head);printf("逆置后的链表:");temp = head;while (temp != NULL) {printf("%d ", temp->data);temp = temp->next;}printf("\n");return 0;}```运行以上代码,输出结果如下:```原链表:5 4 3 2 1逆置后的链表:1 2 3 4 5```通过以上代码,我们成功地使用C语言的单链表头插法实现了链表的逆置。
实验截图(1)void InitList(LinkNode *&L)//初始化线性表{L=(LinkNode *)malloc(sizeof(LinkNode)); //创建头结点L->next=NULL;//单链表置为空表}void DestroyList(LinkNode *&L)//销毁线性表{LinkNode *pre=L,*p=pre->next;实验截图(2)bool GetElem(LinkNode *L,int i,ElemType &e) //求线性表中第i个元素值{ int j=0;if (i<=0) return false;//i错误返回假LinkNode *p=L;//p指向头结点,j置为0(即头结点的序号为0) while (j<i && p!=NULL)//找第i个结点p{ j++;p=p->next;}if (p==NULL)//存在值为e的结点,返回其逻辑序号ireturn(i);}实验截图(3)bool ListInsert(LinkNode *&L,int i,ElemType e) //插入第i个元素{ int j=0;if (i<=0) return false;//i错误返回假LinkNode *p=L,*s;//p指向头结点,j置为0(即头结点的序号为0) while (j<i-1 && p!=NULL)//查找第i-1个结点p{ j++;p=p->next;}}实验截图(4)编写exp2-2.cpp程序包含有关代码//文件名:exp2-2.cpp#include "linklist.cpp"int main(){LinkNode *h;ElemType e;printf("单链表的基本运算如下:\n");printf(" (1)初始化单链表h\n");InitList(h);printf(" (2)依次采用尾插法插入a,b,c,d,e元素\n");return 1;}实验截图(5)运行得到结果实验截图(6)。
数据结构c语言版创建单链表的代码单链表作为常用的线性结构之一,常常用于解决以链式方式存储数据的问题。
创建单链表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数据结构知识以及对C语言的熟练运用。
接下来,本文将分步骤地阐述数据结构C语言版创建单链表的代码。
第一步,定义单链表结构体并定义节点类型。
在C语言中,我们可以通过结构体的方式定义单链表,其中结构体中包含两个成员变量,分别为存储数据的data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next。
对于节点类型,我们可以使用typedef对节点类型进行定义,例如:```struct ListNode {int data;struct ListNode *next;};typedef struct ListNode ListNode;```在以上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结构体ListNode作为单链表的元素类型,其中包含存储数据的data和指向下一个元素的指针next。
接着我们使用typedef将结构体ListNode定义为仿函数ListNode,从而使其更加方便使用。
第二步,初始化单链表。
在创建单链表之前,我们需要先将单链表的头指针初始化为NULL,表示当前链表为空。
具体代码如下:```ListNode *createLinkedList() {ListNode *head = NULL;return head;}```以上代码中,函数createLinkedList用于创建并初始化单链表,其中head表示单链表头指针,我们将其初始化为NULL。
第三步,向单链表中添加元素。
在单链表中添加元素需要借助于指针的指向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先创建新的节点,将其数据添加到节点中,然后将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之前的头节点,最后将头指针指向新节点。
具体过程如下:```ListNode *addListNode(ListNode **head, int val) {ListNode *newNode = (ListNode *)malloc(sizeof(ListNode)); newNode->data = val;newNode->next = *head;*head = newNode;return *head;}```在以上代码中,函数addListNode接收一个指向头指针的指针head,以及需要添加的元素值val。
#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
h>#include 〈stdlib.h>/*数据结构C语言版线性表的单链表存储结构表示和实现P28—31编译环境:Dev-C++ 4。
9。
9。
2日期:2011年2月10日*/typedef int ElemType;// 线性表的单链表存储结构typedef struct LNode{ElemType data; //数据域struct LNode *next;//指针域}LNode, *LinkList;// typedef struct LNode *LinkList;// 另一种定义LinkList的方法//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int InitList(LinkList *L){/*产生头结点L,并使L指向此头结点,头节点的数据域为空,不放数据的。
void *malloc(size_t)这里对返回值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了,返回值是指向空类型的指针类型.*/(*L)= (LinkList)malloc(sizeof(struct LNode) );if( !(*L))exit(0);// 存储分配失败(*L)-〉next = NULL;// 指针域为空return 1;}// 销毁线性表L,将包括头结点在内的所有元素释放其存储空间。
int DestroyList(LinkList *L){LinkList q;// 由于单链表的每一个元素是单独分配的,所以要一个一个的进行释放while(*L ){q = (*L)—〉next;free(*L );//释放*L = q;}return 1;}/*将L重置为空表,即将链表中除头结点外的所有元素释放其存储空间,但是将头结点指针域置空,这和销毁有区别哦。
不改变L,所以不需要用指针。
*/int ClearList( LinkList L ){LinkList p,q;p = L—〉next;// p指向第一个结点while( p ) // 没到表尾则继续循环{q = p—>next;free( p );//释放空间p = q;}L—>next = NULL; // 头结点指针域为空,链表成了一个空表return 1;}// 若L为空表(根据头结点L—〉next来判断,为空则是空表),则返回1,// 否则返回0.int ListEmpty(LinkList L){if(L—>next ) // 非空return 0;elsereturn 1;}// 返回L中数据元素个数。
数据结构c语言版课后习题答案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组织、管理和存储数据的方式,以便可以有效地访问和修改数据。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实现方式。
对于学习数据结构的C语言版课程,课后习题是巩固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数据结构C语言版课后习题答案1. 单链表的实现在C语言中,单链表是一种常见的线性数据结构。
它由一系列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数据部分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实现单链表的基本操作通常包括创建链表、插入节点、删除节点、遍历链表等。
答案:- 创建链表:定义一个链表结构体,然后使用动态内存分配为每个节点分配内存。
- 插入节点:根据插入位置,调整前后节点的指针,并将新节点插入到链表中。
- 删除节点:找到要删除的节点,调整其前后节点的指针,然后释放该节点的内存。
- 遍历链表:从头节点开始,使用指针遍历链表,直到达到链表尾部。
2. 二叉树的遍历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形数据结构,其中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
二叉树的遍历是数据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常见的遍历方式有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和层序遍历。
答案:- 前序遍历:先访问根节点,然后递归遍历左子树,最后递归遍历右子树。
- 中序遍历:先递归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节点,最后递归遍历右子树。
- 后序遍历:先递归遍历左子树,然后递归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 层序遍历:使用队列,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访问每个节点。
3. 哈希表的实现哈希表是一种通过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的数据结构。
它提供了快速的数据访问能力,但需要处理哈希冲突。
答案:- 哈希函数:设计一个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哈希表的索引。
- 哈希冲突:使用链地址法、开放地址法或双重哈希法等解决冲突。
- 插入操作:计算键的哈希值,将其插入到对应的哈希桶中。
- 删除操作:找到键对应的哈希桶,删除相应的键值对。
4. 图的表示和遍历图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数据结构,由顶点(节点)和边组成。
【数据结构】链表的实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第一部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include <stdio.h>#define ERROR -1;#define OK 1;//用户自定义类型//原来我们定义一个int类型的ElemType,//这次我们定义一个char类型的ElemType,更加深大家的理解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int Status;//链表是以结点为基础进行存储的,//这里就是定义一个结点类型的结构体typedef struct LNode{ElemType data;//结点的数据域struct LNode *next; //结点的指针域}LNode;//注意,这里面没有加*LinkList,如果你想加,也可以。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第一部分结束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第二部分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链表的操作//1、头插入法建立单链表,给大家换一种方法,多掌握一种。
Status CreateList_first(LNode *L){//大家在理解尾插法的基础上,试试头插法,作为一个思考题return OK;}//2、尾插入法建立单链表(参考教材)LNode *CreateList_last(LNode *L,int n){int i = 0;LNode *p,*q;p = L;//将头结点赋给新结点pprintf("请输入元素:\n");for(i = n;i > 0;--i){q = (LNode*)malloc(sizeof(LNode));scanf("%d",&(q->data));q->next = NULL; //新申请的结点中的指针域为空p->next = q; //将头结点的地址赋给新申请结点的指针域p = q; //将p的指针后移}return L;}//3、获取链表长度,同时输出链表结点元素int getLength(LNode *L){int length=0;LNode *s;if(L->next == NULL) //头结点值为空{printf("链表为空\n");}s=L->next; //让s指向第一个结点,即首元结点printf("链表数据域中元素值为:\n");while(s != NULL){printf("%d ",s->data); //输出首元结点数据域的值s=s->next; //将s的指针后移length = length + 1; //长度加1}//输出完毕后,跳转到下一行printf("\n现在链表的长度是:%d\n",length);//大家可以思考,可以将链表的长度存入length头结点中的数据域,自己试试return length;}//4、获取单链表中指定位置i的元素e,如果不存在返回error (参考教材29页)Status GetElem(LNode *L,int i,ElemType *e){LNode *p;int j = 1;p = L->next;while(p && j < i){p = p->next;j = j + 1;}if(!p || j > i)return ERROR;*e = p->data;//这里的e是一个指针,因此,要将p中数据域的值给了e这个指针指向的空间,//*e,代表的是e指向的空间中的元素值return OK;}//5、在指定的位置i之前插入一个元素(参考教材29页)Status ListInsert_L(LNode *L,int i,ElemType e){LNode *p,*s;int j = 0;p = L; //将头结点给了新申请的结点p//找到第i-1个结点while(p && j < i-1){p = p->next;j = j + 1;}if(!p || j > i)return ERROR;s = (LNode *)malloc(sizeof(LNode));s->data = e;s->next = p->next;p->next = s;return OK;}//6、删除指定位置i的元素Status ListDelete_L(LNode* L,int i,ElemType *e){LNode *p,*q;int j = 0;p = L; //将头结点给了新申请的结点p//找到第i-1个结点while(p->next && j < i-1){p = p->next;j = j + 1;}if(!p->next || j > i-1)return ERROR;q = p->next;p->next = q->next;*e = q->data;free(q);return OK;}//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第二部分结束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第三部分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void main(){struct LNode *L;//定义一个头指针ElemType e;int temp;int i = -1;int length = 0;int k = 0;//在主函数中申请一个头结点,struct LNode *TOU_Ndoe;TOU_Ndoe=(LNode*)malloc(sizeof(LNode));//申请头结点空间if(TOU_Ndoe == NULL) //如果头结点申请失败,退出{printf("内存分配失败\n");exit(0);}TOU_Ndoe->next = NULL; //将头结点的指针域赋为空//将头结点的数据域给个-1,头结点数据域中的值,不作为链表的值,这个随便给,只是为了方便TOU_Ndoe->data = -1;L = TOU_Ndoe; //将头指针指向头结点printf("1:头插法建立链表------------------------------2:尾插法建立链表\n");printf("3:获取链表长度,并输出元素-------------------4:获取指定位置的链表元素\n");printf("5:在指定的位置i之前插入一个元素---------------6:删除指定位置i的元素\n");printf("7:退出\n");while(1){printf("请输入要操作的编号:\n");scanf("%d",&temp);//如果是1表示头插法建立链表if(temp == 1){printf("头插法需要你们自己实现,给个思考题!:\n");}//如果是2尾插法建立链表if(temp == 2){printf("请输入要插入的元素个数:\n");scanf("%d",&length);L = CreateList_last(L,length);getLength(L);}//如果是3获取链表长度,并输出元素if(temp == 3){getLength(L);}//如果是4获取指定位置的链表元素if(temp == 4){printf("请输入要获取元素的位置:\n");scanf("%d",&k);GetElem(L,k,&e);printf("在第%d个位置获取的元素值为:%d\n",k,e);}//如果是5在指定的位置i之前插入一个元素if(temp == 5){printf("请输入要在第几个位置插入:\n");scanf("%d",&k);printf("请输入要插入元素的值:\n");scanf("%d",&e);ListInsert_L(L,k,e);//插入完毕之后,将线性表刷新(即重新输出长度)getLength(L);}//如果是6删除指定位置i的元素if(temp == 6){printf("请输入要删除元素的位置:\n");scanf("%d",&k);ListDelete_L(L,k,&e);printf("你删除的元素为:%d\n",e);//删除完毕之后,将线性表刷新(即重新输出长度)getLength(L);}//操作结束if(temp == 7){exit(1);}}}。
数据结构c语言版实验报告数据结构C语言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几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栈、队列和链表,并进行相关操作的实现和测试。
二、实验内容1. 栈的实现与应用栈是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实现递归、表达式求值和内存管理等场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数组的顺序栈,并进行了以下操作的实现和测试:- 入栈(push):将元素插入到栈顶。
- 出栈(pop):将栈顶元素删除并返回。
- 获取栈顶元素(top):返回栈顶元素的值。
- 判断栈是否为空(isEmpty):判断栈是否为空栈。
2. 队列的实现与应用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实现任务调度、消息传递和缓冲区等场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数组的顺序队列,并进行了以下操作的实现和测试:- 入队(enqueue):将元素插入到队尾。
- 出队(dequeue):将队头元素删除并返回。
- 获取队头元素(front):返回队头元素的值。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isEmpty):判断队列是否为空队列。
3. 链表的实现与应用链表是一种动态数据结构,常用于实现链式存储和数据的插入、删除等操作。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单链表,并进行了以下操作的实现和测试:- 头插法(insertAtHead):在链表头部插入元素。
- 尾插法(insertAtTail):在链表尾部插入元素。
- 删除节点(deleteNode):删除指定节点。
- 查找节点(searchNode):查找指定节点的位置。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栈、队列和链表的实现和测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栈的实现和操作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栈的入栈、出栈、获取栈顶元素和判断是否为空的功能均正常运行。
2. 队列的实现和操作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队列的入队、出队、获取队头元素和判断是否为空的功能均正常运行。
3. 链表的实现和操作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链表的头插法、尾插法、删除节点和查找节点的功能均正常运行。
数据结构c语言版单链表心得单链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它能够以链式的形式存储数据,可以动态的插入、删除等操作,非常适合于需要频繁操作数据的场景。
在C语言中,单链表的实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指针操作技巧。
单链表的结构定义通常包含一个数据域和一个指向下一节点的指针域。
例如:```c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struct Node* next;} Node;```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Node的结构体,其中包括一个int类型的数据域和一个指向下一个Node的指针域。
之所以要使用指针域,是因为链表不像数组那样在内存中连续存储,因此我们必须借助指针来建立节点之间的联系。
创建一个链表可以通过动态分配内存来实现,例如:```cNode* create_list() {Node* head = NULL; //头结点Node* tail = NULL; //尾结点int x;while (scanf("%d", &x) != EOF) { //读取数据直到文件末尾Node* node = (Node*)malloc(sizeof(Node)); //动态分配内存node->data = x;node->next = NULL;if (head == NULL) { //如果链表为空head = node; //头结点指向新节点}else {tail->next = node; //尾节点的指针域指向新节点}tail = node; //重置尾节点}return head;}```该函数通过使用malloc动态分配节点内存空间,然后读取数据并将其添加到链表中。
这里head和tail分别指向链表的头结点和尾结点,并且将尾结点的指针域指向新节点。
如果链表为空,则将头结点指向新节点。
遍历链表可以通过循环链表上的节点来实现,例如:```cvoid traverse_list(Node* head) {Node* node = head;while (node != NULL) { //循环链表printf("%d ", node->data);node = node->next; //指向下一个节点}}```该函数以head为参数,循环链表并输出每个节点的数据域。
C语⾔数据结构之求两个集合的交集(链表)//1:求两集合的交集(链表)。
#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struct node{int data;struct node* next;};void push(struct node **head_ref, int new_data); //添加数据元素声明bool isPresent(struct node *head, int data); //判断是否存在函数声明/* struct node *getUnion(struct node *head1, struct node *head2)//求并集函数{struct node *result = NULL;struct node *t1 = head1, *t2 = head2;while(t1 != NULL){push(&result, t1->data);t1 = t1->next;}while(t2 != NULL){if(!isPresent(result, t2->data))push(&result, t2->data);t2 = t2->next;}return result;} */struct node *getIntersection(struct node *head1, struct node *head2) //求交集函数{struct node *result = NULL;struct node *t1 = head1;while( t1 != NULL ){if(isPresent(head2, t1->data))push(&result, t1->data);t1 = t1->next;}return result;}void push(struct node**head_ref, int new_data) //添加数据成员函数{struct node* new_node = (struct node*)malloc(sizeof(struct node));new_node->data = new_data;new_node->next = (*head_ref);(*head_ref) = new_node;}void printList(struct node *node) //输出链表函数{while( node != NULL ){printf("%d ", node->data);node = node->next;}}bool isPresent(struct node *head, int data) //判断是否存在{struct node *t = head;while(t != NULL){if( t->data == data )return 1;t = t->next;}return 0;}int main(){struct node* head1 = NULL;struct node* head2 = NULL;struct node* intersecn = NULL;push (&head1, 20);//链表⼀添加数据元素push (&head1, 4);push (&head1, 15);push (&head1, 10);push (&head2, 10); //链表⼆添加数据元素push (&head2, 2);push (&head2, 4);push (&head2, 8);intersecn = getIntersection (head1, head2);//取交集元素printf ("\n 链表⼀为 \n");printList (head1);printf ("\n 链表⼆为\n");printList (head2);printf ("\n 求交集后 \n");printList (intersecn);printf("\n");return 0;}/*时间复杂度:在这个程序中,链表的并和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都是O(mn),m是链表1的元素个数,n是链表2的元素个素。
数据结构(Datastructure):⽤链表实现多项式的表⽰和运算(C语⾔)0.简介(在以下环境下运⾏通过):运⾏环境:Linux(ubuntu12.10); 编译器:gcc; 语⾔:C语⾔; 作者:Catcher24。
1.问题描述: 使⽤链表实现多项式的表⽰和运算(加法、减法、乘法)。
2.数据结构描述与设计: 2.1 使⽤链表的原因: 有两个多项式: P1 = 6x^4+4x^2-x; P2 = -7x^5+x^2; 如果要对两个多项式进⾏操作(多项式相加、除法等等......),可以采⽤数组的存储⽅式。
设多项式P(n) = a1x n+a2x n-1+...a n;如果采⽤数组A[n]来存储P(n)的系数,当P(n)中有的a i为0时,数组储存在空间上会带来很⼤的浪费。
⽽采⽤链表存储,每个节点存储系数和指数信息。
⽤链表来表⽰多项式,节点信息如下图:图:链表节点信息 2.2 多项式的链表实现: 下⾯给出polynomial.h⽂件,⾥⾯包含了节点的定义和函数定义;1 #include <stdlib.h>2 #include <stdio.h>34 #ifndef _List_H5 typedef int bool;6 typedef int exp_type;7 typedef float coe_type;8#define true 19#define false 010 typedef struct node {11 coe_type coefficient;12 exp_type exponent;13struct node* next;14 }node;15 typedef struct node* polynomial;1617 node* init(node* l);18 node* make_empty(node* l);19bool is_empty(node* l);20bool is_last(node* p,node* l);21 node* find(coe_type x,node* l);22 node* find_previous(coe_type x,node *l);23void delete_node(coe_type x, node* l);24void insert(coe_type x,exp_type y,node* l);25void delete_list(node* l);26 node* header(node* l);27 node* first(node* l);28void print_list(node* l);2930 polynomial create(polynomial poly,coe_type coe[],exp_type exp[],int n);32 polynomial sub_poly(const polynomial poly1,const polynomial poly2,polynomial polyprod);33 polynomial mult_poly(const polynomial poly1,const polynomial poly2,polynomial polyprod);34void print_poly(const polynomial poly);3536#endif 其中通过create()函数创建⼀个新的多项式,⽤⼀个float类型的数组来表⽰多项式的系数,⽤int型的数组来表⽰多项式的指数。
实现了一些单链表操作以及几个算法,都已注明编译环境:VC6.0#ifndef COMMON //头文件common.h中的内容#define COMMON#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math.h>#include <conio.h>#include <string.h>#define OVERFLOW 0#define ERROR 0#define OK 1#define FALSE 0#define TRUE 0#define INFEASIBLE 0#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define LISTINCREMENT 10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链表存储结构**/typedef struct LNode{ElemType data;struct LNode *next;}LNode,*LinkList; //线性链表类型/******链表相关函数******/Status ListInit(LinkList &A){//初始化链表,分配头结点A=(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A->next=NULL;A->data=0;return OK;}int ListLocate(LinkList A,ElemType x){//确定元素x在链表A中的位置,并返回所在结点位置LNode * p=A->next;int location=1;while(p!=NULL && p->data!=x){location++;p=p->next;}if(NULL==p)return ERROR;elsereturn location;}Status ListInsert(LinkList &A,ElemType x,int i){//向带头结点链表A中的i(从1开始)位置插入元素x if(i<=0)return INFEASIBLE;int k=1;LNode *p,*q=NULL;p = A;while(k<i&&p->next!=NULL){p = p->next;k++;}q = (LNode*)malloc(sizeof(LNode));q->data = x;q->next = p->next;p->next = q;return OK;}Status ListDelete(LinkList &A, int i){//删除带头结点的链表A的位置i(从1开始)处的结点if(i<=0)return INFEASIBLE;int k=1;LNode *p = A,*q = A->next;while(q!=NULL&&k<i){p=p->next;q=q->next;k++;}if(q==NULL){printf("位置%d处无结点,无法删除\n",i);return ERROR;}else{p->next=q->next;free(q);printf("删除成功\n");return OK;}}int ListLength(LinkList A){//求得带头结点单链表的长度LNode *p;int count=0;p=A->next;while(p!=NULL){p=p->next;count++;}return count;}void ListPrint(LinkList A){//打印链表所有节点LNode *p;p = A->next;while(p!=NULL){printf("%d\n",p->data);p = p->next;}}int ListCompare(LNode *p,LNode *q){//用于比较两个结点数据域大小的函数if(p->data>q->data)return 0;elsereturn 1;}Status ListSort(LinkList &A){//带头结点的单链表排序算法//利用一个简单的冒泡排序来实现LNode *q = A;LNode *max,*prior,*p,*k;while(q->next!=NULL){max=q->next;prior=max;k=max;p=max->next;while(p!=NULL){if(ListCompare(max,p)){max=p;prior=k;}k=p;p=p->next;}if(max==q->next){q=q->next;continue;}else{prior->next=max->next;max->next=q->next;q->next=max;q=q->next;}}return OK;}Status DeleteMinkMaxk(LinkList &A,int mink,int maxk){//删除递增有序单链表介于值mink与maxk之间的所有结点,并释放被删结点//时间复杂度<=o(n)LNode *p,*prior;p=A->next;prior=A;while(p!=NULL){if(p->data>mink&&p->data<maxk){prior->next=p->next;free(p);p=prior->next;}else{if(p->data<mink)break;prior=prior->next;p=prior->next;}}return OK;}Status DeleteRepeat(LinkList &A){LNode *prior=A->next,*p=A->next->next;while(p!=NULL){if(prior->data==p->data){prior->next=p->next;free(p);p=prior->next;}else{prior=prior->next;p=p->next;}}return OK;}#endif#include "common.h" //主程序main.cpp void main(){LinkList A;printf("******------******\n");//初始化一个链表并赋予处置然后打印出来ListInit(A);for(int i=1;i<10;i++)ListInsert(A,i,i);printf("链表数据:\n");ListPrint(A);printf("******------******\n");//实现单链表长度算法printf("链表长度:%d\n",ListLength(A));printf("******------******\n");//实现单链表结点定位操作printf("定位6在链表中的位置:");int locate = ListLocate(A,6);if(locate==ERROR)printf("未找到\n");elseprintf("%d\n",locate);printf("******------******\n");//单链表实现删除指定结点ListDelete(A,11);ListPrint(A);printf("******------******\n");//单链表排序算法的实现printf("将链表按照递增顺序重新排列\n");ListSort(A);ListPrint(A);printf("******------******\n");//给出mink和maxk,删除递增有序单链表中所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结点,并释放被删结点printf("删除递增有序链表中介于3和8之间的结点\n");DeleteMinkMaxk(A,3,8);ListPrint(A);printf("******------******\n");//删除递增有序单链表中的重复元素for(i=1;i<10;i++)ListInsert(A,i,i);ListSort(A);ListPrint(A);printf("去掉重复元素后\n");DeleteRepeat(A);ListPrint(A);}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习题的大部分解法可以去我的博客查阅:/u/177687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