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刊产生与初步发展_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5
中国新闻事业史不同历史阶段重点知识归纳总结第一阶段: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815—1872前后)对这一时期外人办报的分析和评价:(1)从实质上说,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一些外报中关于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独立自强,而是通过宣扬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高傲自大、敌视外人的心理。
(2)客观上起到了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3)新闻观念和报刊业务方面:1)报刊观念方面,外报将言论、出版自由等西方报刊观念引入中国。
2)报刊内容与版式方面,已形成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组成的近代报刊格局。
3)传播机构方面,近代报馆、通讯社在华出现。
4)物质技术方面,铅字、印刷机等引入中国。
(4)外人办报活动,“不自觉地”为国人自办报刊提供了借鉴。
第二阶段:国人办报历史的开端和维新运动期间的办报活动(1870—1898前后)这一时期的重要报人、记者:王韬、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1)他们认为报刊有强烈的政治性,是宣传政治主张的有力工具;不讳言报刊的资产阶级党派性。
(2)他们对报刊的功能合作拥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十分重视报刊的宣传鼓动作用。
(3)通过办报,宣传政治主张,建立政治团体,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是维新派办报的主要目的。
维新派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冲破封建言禁,为报刊赢得了实际上的合法地位。
(2)开中国报业史上政治家办报的先河,形成“政治家办报”的传统。
(3)重视政论,创造了新型的报刊政论文体——时务文体。
梁启超对“时务文体”特点的概括:1)纵笔所至,略不检束;2)务为平易畅达,使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3)条例明晰,笔锋常带感情。
第三阶段:辛亥革命前后的报业(1898—1910前后)这一时期的重要报人、记者:孙中山、陈少白、戢翼翚、章士钊、章太炎、于右任、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刘少少、徐凌霄、胡政之。
浅谈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是一段艰辛的历史,研究新闻史,可以使我们总结历史的教训,学习经验,借鉴到今天的新闻事业中,有利于新闻更好的发展。
中国近代新闻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发生与初步发展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民办报刊为主体的民族报业的日趋兴旺和新闻事业的全面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两极新闻事业的出现于发展阶段。
近代中国新闻的发展最主要的就是报业的发展。
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初步阶段,传教士在中国办报是很重要的一个特点。
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及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部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这两份报刊分别由传教士米怜与郭士立创办。
这些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报刊,在性质是都是宗教性质的,其基本内容一是阐发教义,二是宣传西方的文化,后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写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和经济色彩日益浓厚,特别是对新闻信息传播的日益重视,使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到19世纪50年代,在华外报开始出现成规模、不间断的向内地扩展的势头,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步子日趋加快。
例如,在香港创办的《遐迩贯珍》,上海的《六合丛谈》等。
但此时由传教士创办或主办的中文报刊,包括《遐迩贯珍》《万国公报》等,在性质上仍属于宗教范畴,但宣传的内容大多转为以时事政治为主。
在第一个阶段,商业性质的中文报纸实则是当时报业的主流和市场主体,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为成功的就是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其创办人虽然是英国的商人,但是主要的编辑工作则是由中国人来完成,其文字的内容和形式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因此更加适合中国的读者。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在19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华人自创的报刊,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王韬主办的《循环日报》,迫于当时清政府的相关新闻政策,其余大部分国人自办报刊并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因此引领主导报业市场的依然是那些华文外报。
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以民办报刊为主的民族报刊业迅速崛起,结束了外报长期垄断中国报业的局面。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
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
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
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
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编辑发行环节: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性质:我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
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史(填空总结)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 中国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唐代2 最早的报纸是发行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的政府关报3 最早有关唐代管保的文字记载------------------------孙樵的《经纬集》卷所收的《读开元杂报》4 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原址状态报纸-------------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5 正式的官报出现在------------------------------------------宋代(邸报)6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出现在------------宋代(小报)7 至今保存下来的明抄本------------------------------------《万历坻钞》,《天变邸钞》8 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是---------------《急选报》----雕版印刷说明了在万历八年有了民办的雕版印刷的报纸全世界现存最早的自称为“报”的印刷品9 塘报--------------------------------------------------------------出现在明代.有关军事信息的传播工具由下到上,由地方向中央逐级汇报军情的文报10 明代官报发行要经过三个环节----------------------------通政使司六科提塘11 清代官报的内容----------------------------------------------宫门抄上谕臣僚章奏12 辕门抄-----------------------------------------------------------出现在清代,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13 旗报渊源于------------------------------------------------------古代的露布二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的报刊- 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米怜1815年8月5日马六甲2 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3年8月1日郭士立3 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战略》4 《天下新闻》------活版印刷《各国消息》---------------------石印5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1822年6 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1827年是一张商业性报纸7 鸦片战争后香港的英文报纸在香港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德臣报》1845年2月20香港最早出版的英文日报-------------------------------------------------《刺报》1857年10月1 天主教会在我们出版的最早的定期刊物-------------------------------《香港天主教记录报》1877 8 香港的中文报纸近代中文报业在香港出现的时间--------------------------------------19世纪50年代后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刊物------------《遐迩贯珍》1853年8月1 近代新闻体裁都已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的新形式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的举措------------------------附刊《布告篇》9 香港的中文商业报纸我国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1857年10 上海外文报刊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宇林西报》1864年7月1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北华捷报》1850世界著名老牌通讯社在中国活动的开始---------------------------------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上海建立远东分社11 上海的中文宗教报刊第一份宗教报刊--------------------------------------------------------------《六合杂谈》1857英传教士全国影响最大的宗教性报刊-----------------------------------------------《万国公报》美国林乐之前身《中国教会新报》1868年1874年改名我国最早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76我们最早出版的儿童刊物------------------------------------------------------《成童画报》188912 上海中文商业性报刊鸦片战争后三足鼎立的中文商业报刊----------------------------------------《申报》《宇林沪报》《新闻报》《申报》--------------------------------------------------------------------------1872年创刊美国美查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在国内报纸上刊登的第一篇国际旅行通讯--------------------------------《东行日记》我国发刊最早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报纸-----------------------------《民报》1876年1882年创刊《宇林沪报》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1897 1893年创刊《新闻报》-----------------------------------------开创了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三国人办报1 中国人最早自办报刊----------------------------------------------------《昭文新报》1873年在汉口《循环日报》-----------------1873年香港创刊王韬主编办报宗旨“强中以攘外,取远以自强,变法以自强”最大的贡献---------首创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以立言为目的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论文集-------------------------------------王韬的政论文章《园文录外编》郑观影的著作------------------------------------------------------《盛世危言》2 维新派办报我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1895年在北京创刊三报刊创刊,为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拉开序幕----------《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黄遵宪主编是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维新派创办的主要政论报刊-华南《知新报》1987 澳门康有为---------------------------------- 最早,出版时间最长华北《国闻报》1897 天津严复-------------------------------------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华中《湘学新报》1897 长沙唐才常---------------------------以讲求实学,新学为主的旬刊宗旨“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湘报》1898 长沙唐才常----------------------------已粗具近代综合性报纸的规模四革命派办报1 兴中会第一份机关报,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中国日报》1900年1月5 香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05 东京---------------------------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章太炎2 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性文摘月刊---------------《东方杂志》1904 上海宗旨“启导国民,联络东亚”3 《时报》--------------------------------------1904 上海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个报纸1)首先将“时评”移植于日报2)首创报纸周刊3)首先才用1至6号铅字排版4)最先将一份报纸分为一,二,三,四版,两面印刷4 竖三民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5 《大江报》的两篇短评---------------------------《亡中国者和平也》何海鸣,《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黄侃6 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1904年1月17 骆侠挺广州中兴通讯社7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提出“设报达聪”的建议把报纸的作用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梁启超的新闻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谭嗣同的办报主张--------------------------------------1 报纸要“求新”成为“助新工具”2报纸要代民立言,成为“民史”,“民口”梁启超的报纸的两大天职---------------------------- 1 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2 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办好报纸的四条标准---------------- 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五本---- 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于公心,不能怀狭党派思想和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报刊宣传的两种办法---------------------------------- 浸润和煽动8 杰出的记者黄远生----------------------------以新闻通讯著称 1 题材重大,记载翔实2 针砭时弊,忧国忧民3 细致翔实,幽隐毕达4 通俗自然,不拘一格发明了“新闻日记”用日记形式报道“四能说”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作品整理为-------------------《远生遗著》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我们最早新闻采访学专著之一六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1 中国新文化兴起的标志-----------------------------------《新青年》1915年上海陈独秀2 《新青年》的主要内容--------------------1 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2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 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把第7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新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里程碑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3 《每周评论》-------------------------1918 北京陈独秀,李大钊----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4 《湘江评论》-------------------------1919 长沙毛泽东---------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5 《天津联合学生会公报》-----------1919 天津周恩来-------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6 《共产党》----------------------------理论机关刊物1920 上海中共李达主编7 中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上海8 四大副刊----------------------------------《京报》《晨报》《学灯》《觉悟》9 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刊物--------------------------------------------------------《新闻周刊》10 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徐宝璜《新闻学》11 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七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 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时事政治评论性周报1922 上海蔡合森主编2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中国青年》1933 上海3工人报刊(党领导下第一张全国性工人报纸)----------------------《劳动周刊》1921 上海4统一战线周刊--------------《政治周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5 广州毛泽东主编5迄今能看到中共中央出版的第一家日报----《热血日报》1925年6月4 瞿秋白6《大公报》复刊后的办报方针--------------------------------------------不党,不私,不卖,不盲7我国政府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1926八十年内战的新闻事业1 《红旗日报》---------------------------------1930年8月15创刊《红旗》和《上海报》合并是对“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观点最早明确的表述2 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青年实话> <红星报>3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红色中华》1931 瑞金4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红星报》邓小平主编5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范长江-----------------------------------《中国西北角》,《塞上行》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奠定了中国新闻史的基础九抗日战争的新闻事业1 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大型的,每日出版的中共中央薄,在抗日战争时期及其解放战争初期革命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解放日报》1941年延安《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而来2 新华通讯社的前身------------------------------------------1931年创建的红色中华通讯社3 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1940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并开播4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首次在国统区亮相--------------------《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创刊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一份大型机关报------《新华日报》1938年汉口6 弘报三法--------《通讯社法》,《新闻社法》,《记者法》1941年伪满洲国十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 刘少奇提出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1 马列主义的修养2 政策路线的知识3 正确的基本态度4 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十一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事业1 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1957年8月172 1987年国家科委首次将"新闻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纳入"中国信息商业化产业"----------------------------------------------------------- 标志着国家对新闻传播事业的认可3 全国性经济类报纸《经济日报》的前身1982------------1978年的《大公报》4 第一类金融类报纸----------------------------------------------1987《金融时报》北京5 党中央提出的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总方针--------------------------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6 中国的第一本有意义的周刊--------------------------------------------《僚望》7 中国电视直播年----------------------------------------------------------19978 我国第一个广电集团-----------------------------------------------2001年5年北京广播影视集团9 中国规模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2001年12 中国广播影视集团。
填空题20分(15小题)名词解释20分(5题)简答题46分(6题)论述题14分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开元杂报”:发行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
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
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敦煌进奏院状》: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是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载体,因而带有官方的性质,属于古代官报的范畴,但不是中央政府统一下发的正式官报。
其价值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两份唐代进奏院状的实物,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了。
邸报: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由都进奏院负责其发布工作,是当时社会上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
小报:始见于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
朝报的商品化,是其得以产生的内在因素。
(名词解释一个)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马礼逊: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
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后在米怜的协助下,加上刻字工人梁发,在马六甲创建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2、《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
该刊是以传教为宗旨的,阐述基督教教义,宣讲伦理道德,以及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同时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3、《遐迩贯珍》:是1853年8 月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它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以时事新闻为重点,大多是新闻报道和评论,而且是最早使用铅字印刷的中文报刊。
(1-3名词解释或填空)4、《申报》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