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景观植物配置——以清华大学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14.73 MB
- 文档页数:19
清华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对清华大学植物和种植景观的调查,了解该校园植物的种类、种植状况和景观构建,认识北方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主要用途,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各类植物景观艺术构成,为今后进行景观绿地建设和改造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调查内容:调查清华大学校园中的植物主要种类、认识主要特征、并对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进行分析。
一、校园概况清华大学校园明朝时为私家花园,清康熙年间为圆明园一部分,道光年间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咸丰年间改为清华园。
植物绿化基础较好,加之建校之后不停地改造,使其在绿化质量和数量上成为北方校园的楷模。
清华校园占地6000多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南北两区,西区为旧区,景观设计清新自然,皇家园林布局配以西洋风格的建筑,显得与众不同;东区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基调,建设现代化的风格建筑,与时代俱进。
二、绿化原则1、因地因时制宜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生长条件和植物适宜性,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
2、群落多样性从景观生态多样性出发,各类适宜生长的乔灌木进行互相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3、以人为本校园植物主要为观赏和使用,充分重视人的心理反应,利用植物的造景艺术形式,能够彰显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使命感。
三、植物群落及景观分析清华大学校园植物资源太过丰富,主要以北方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各种植物进行不同形式的搭配,整个校园利用乔灌草的合理组合搭配,创造具有层次的植物群落,以此来营造各个景观点。
主要有植物:乔木:银杏、云杉、青杄、雪松、华山松、白皮松、油松、圆柏、侧柏、玉兰、广玉兰、腊梅、槐树、杜仲、法桐、榆树、榉树、青檀、小叶朴、枫杨、胡桃、栓皮栎、桑树、白桦、皂荚、椿树、女贞、水曲柳、黄金树、梓树、楸树、楝树、火炬树、盐肤木、元宝枫、鸡爪槭、合欢、樱花、柿树、垂柳、栾树、重阳木等灌木:小檗、绣线菊、南天竹、风箱果、珍珠梅、黄杨、锦鸡儿、蔷薇、玫瑰、月季、牡丹、芍药、木槿、紫叶李、碧桃、棣棠、栒子、榆叶梅、海棠、金雀儿、紫薇、紫藤、沙棘、紫珠、络石、迎春、丁香、葡萄、连翘、金钟花、凌霄、琼花、锦带、猥实、忍冬、紫竹、凤尾兰等“心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园林生活,清华大学校园的建造就是秉着这样的艺术手法进行营造景观的。
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1. 院落绿化2. 天然景色营造高校校园中适量的天然景色营造可以很好地提升其视觉和美感效果。
例如,把仙人掌、天竺葵等充满异域情调的植物种植在悬崖峭壁的地方,这些植物在特殊的环境下展现出更为神秘而美妙的味道。
而玫瑰、百合等花卉种类则适合种植在校园的花园中,此外在学生宿舍的阳台或者走廊上,种上绿色植物,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悠闲愉悦的生活环境。
3. 美丽道路美丽的道路可以让行人心情愉悦,同时也是校园建筑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在道路绿化中,可以用大面积的草坪和树木来打造出复杂而和谐的空间。
同时,在道路两边放置一些小蓝又可爱的花坛,让整个空间更为精致美观,也有助于缓解行人的压力和疲惫。
二、植物景观的作用1. 提升校园环境品质植物景观是建筑环境美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分类合理的栽种,可以让校园环境更为自然和美妙。
2. 塑造校园文化内涵高校校园是一个活生生的环境,作为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文化素养。
在校园环境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种上寓意丰富的植物,从而达到塑造校园文化内涵的目的。
3. 促进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加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更好地接受教育。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中,应该注重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结合,使校园建筑更加具有教育功能。
三、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配合环境植物景观设计要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要从校园整体环境出发,考虑到校园内的气候、地形、建筑规划等方面,达到与环境和谐配合的效果。
2. 种植选择植物种植选择要根据校园区域和馆宇的特点来选择,避免一味地追求花鸟异样而忽略了植物的功能和气质变化。
3. 种植养护种植养护是植物景观应用的关键。
要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和保养,并合理安排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健康发展。
结论植物景观的应用和使用对于高校校园建设和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凸显校园文化、促进教学效果。
在应用中应该注重环境配合、植物种植选择和养护保养等方面,从而使植物景观更好地发挥效用,为建设美丽校园贡献力量。
大学校园纪念性景观中的植物配置大学校园的纪念性景观指大学校园中能够传承历史文化或者唤起客体对曾经发生的事件、行为、生活方式等的回忆区域综合体[1] 。
不同于其它纪念景观,校园纪念性景观宏大叙事程度相对较小,它除了具有仪式性和尊严性,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活力。
它是大学校园独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展示,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强调校园精神文化源远流长;也具有人文关怀度,着力于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和精神传承有重要影响,也是他们集体记忆的共同体。
纪念性景观是大学校园中最重要的景观节点之一。
校园纪念性景观中,植物景观是最重要的组成元素。
纪念性景观通常不被限定在一个固定区域内,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备延展性。
因此,植物景观在延展人工硬质景观的精神内涵、整合周边环境氛围上有重要作用,这是纯硬质景观不能替代的。
而植物景观本身由于地域因素,其种类和组合方式多样性使其本身具备很大特色。
校园内的植物造景具有季相变化,以“春花、夏荫、秋实、冬干”使纪念性景观有不同的观赏效果[1],增强校园活力。
1. 建筑环境下校园纪念性景观建筑环境下纪念性景观指建筑单体或者建筑群体以及周边环境结合植物造景为主的纪念性景观[2] 。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下的纪念性景观一般有图书馆、主楼- 正校门轴线建筑群,礼堂等为主体的纪念性景观。
建筑景观通过植物造景,与纪念性建筑相互呼应,让人们在参观、瞻仰活动中感受到视觉的、自然生态的、意念的情绪变化。
建筑环境下的纪念性景观一般采用规则式植物造景,通过点、线、面植物景观结合来营造空间纪念性。
点景观一般会选取孤植的大树作为主景,给人雄伟浑厚之感;或者选取对植的种植方式来突出景观主体。
线景观通过列植行道树或者规则式修剪灌木来强调纪念空间的基本轮廓。
校园中的列植密度一般较大,形成树屏,作为纪念性空间的园林植物背景,同时也有分隔空间的作用。
列植植物一般和校园纪念性空间中轴线呈平行或者垂直的关系,往往对中轴线景观有强调作用。
清华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比较分析赵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对清华大学4个不同建设时期绿地内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的差异性,希望为校园绿地的经营管理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清华大学;调查研究;植物配置;比较分析绿乔木6种536株,落叶乔木19种412株,常绿灌木2种27株,落叶灌木18种581株,草本及其它4种。
观花植物20种,观果植物4种,观叶植物6种。
3.2礼堂图书馆(一期、二期)区域绿地该区域0.7万m 2,共有园林植物45种。
木本植物40种773株,其中常绿乔木5种257株,落叶乔木17种167株,常绿灌木4种108株,落叶灌木14种241株,草本及其它5种。
观花植物18种,观果植物4种,观叶植物4种。
3.3主楼前区域绿地该区域1.3万m 2,共有园林植物46种。
木本植物43种1417株,其中常绿乔木5种302株,落叶乔木9种551株,常绿灌木4种62株,落叶灌木25种502株,草本及其它3种。
观花植物22种,观果植物3种,观叶植物7种。
3.4化工电大楼周边区域绿地该区域0.32万m 2,共有园林植物38种。
木本植物32种229株,其中常绿乔木6种28株,落叶乔木12种48株,常绿灌木2种26株,落叶灌木12种127株,草坪及其它6种。
观花植物19种,观果植物1种,观叶植物3种。
4结果分析与建议4.1植物种类针对植物种类方面的比较结果为近春园49种>礼堂图书馆43种=主楼前43种>化工电32种。
当然,这个比较结果与每块区域绿地面积大小有较大的关联性。
从表1可知,近春园区域绿地内的本土树种较多,而其它3个区域绿地内外来树种相对有所增多,尤其是化工电周边绿地内的树木品种,有效提高了该绿地植物群落的丰富度。
今后校园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在早期建设绿地中适时适地增加一些景观效果好的外来树种的应用。
以清华大学为例浅析高校植物景观建设摘要:基于对清华大学五个典型群落的调查分析,综合园林景观建设的理论要点,从植物景观的时间性、空间性、生态效能、心理效能、文化性、功能性等方面,对高校园林景观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刍议。
关键词:高校;植物景观;时空性;生态效益前言:高校植物景观的建设是高校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好的校园植物景观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愉悦师生身心,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校的文化和特色。
在营造宜人的植物景观时要综合考虑其美学属性和科学属性。
时间效果的营造1.1扩大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调查中我们发现,其校园春季景观主要由玉兰、榆叶梅、桃等开花植物构成;夏季景观主要由栾树、枫杨、绦柳、桑等浓荫乔木构成;秋季景观主要由五角枫、银杏等秋色叶植物构成;冬季景观主要有圆柏、侧柏、大叶黄杨等常绿植物构成。
基本遵循春夏花、秋叶、冬常绿的北方景观特点。
观姿、观干者甚少,可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适当增加,如平枝栒子、山楂、南天竹、枸橘、白皮松、木瓜、红瑞木、梾木等。
1.2增加色叶植物的应用色叶植物,尤其是全年异色叶植物是秋季景观的骨架,在北方应予以重视。
常见的常年异色叶树种有红枫、紫叶小檗、金叶女贞、金焰绣线菊、金山绣线菊等;常见的斑色叶树种有金边黄杨、金边棣棠、花叶锦带、变叶木、金叶接骨木等;常见的秋色叶树种有:银杏、槭树属、金钱松、白蜡、五叶地锦等。
[1]空间效果的营造2.1底平面效果的营造底平面即植物景观的平面构图,具体形式往往取决于周边建筑与道路。
甲所前绿地其平面布局形式基本属于有自然有机型。
距建筑较近的植物布局形式基本属于规则的L 形,而远离建筑的植物布局就呈现出有机的曲线形。
荷塘月色西侧的紫藤广场则因其建筑的严谨中轴对称,而采用几何式。
调查对象清华大学的建筑多中西结合,亦古亦今,植物景观平面构图应体现这一格调。
2.2立面效果的营造立面效果主要靠植物材料在高度、质感、色彩上的对比来突出层次,烘托空间的进深感。
校园景观中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一、校园绿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绿化能培养同学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激昂和生活的丰富多姿,给人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使同学们学习轻松,老师们工作舒适。
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不仅会在闲暇时给同学们带来自然享受,还可以激发写作上的灵感。
勿庸置疑,校园绿化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异常重要的。
二、校园绿化的基本原则环境育人,校园中良好的绿化环境能满足教师、学生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使人适时得到休息放松,心地平和,情感端正,对健康品格的塑造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高校校园应因地制宜布置绿化和小品,体现现代高校特点和校园文化特点,形成环境幽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高校校园环境。
从以上角度考虑,校园绿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以人为本。
高校校园是人群聚集的地区,教职工、学生是校园的主体。
校园绿化应尽量满足他们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需要。
如为学生学习建造亭廊,为学生交流设计广场,为学生展示设计舞台,为学生休闲布置小游园、桌椅、庭荫凳等。
尤其是校园面积不大的高校合理造园显得至关重要。
二是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校园绿化中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具体操作中,要做到乡土树种先行,驯化树种次之,避免分泌有害物质、飞花飞絮等“绿化污染”。
三是体现特色。
校园绿化要与校园文化和谐,自然景观要与人文景观搭配。
如北京大学校园绿化围绕未名湖等景观及历史人物造景,让厚重文化与东方园林结合,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是突出重点。
校园绿化以绿为主,但也应分主次,即:普通绿化区以绿为主,注重改善生态环境;重点绿化区以景为主,注重提升美化水平。
如校园正门入口区、重点教学区、集中绿化区就是重点绿化区,运动区、生活区、服务区为普通绿化区。
这样还可以将有限的绿化经费用在刀刃上。
五是科学搭配。
校园绿化和养护,应有专业人士参与。
校园绿化的整体把握应以绿为主,注重造景,在绿化布局和植物搭配上注重造型和色彩搭配,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点(景点)、线(道路)、面(绿化区)结合,乔、灌、花、草相搭配,营造各种绿化空间,使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浅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摘要:大学校园的植物配置是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的关键。
园林绿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植物造景又是园林绿化要素中的重中之重。
本文大致从大学校园植物配置原则、各功能分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等方面分析大学校园内各功能区域的植物景观设计。
关键词: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05-01合理的大学校园环境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
校园环境景观主要观赏对象是师生,对师生特别是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心里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不过它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
由于每个区具有不同功能属性,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会出现明显的差异,植物景观的设计不仅应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要,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校园文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一、校园植物配置的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校园植物配置中至为关键的一条理念,具体来说就是指植物配置“应该适应校园主体人群的思想和行为”[1]。
现代校园植物配置趋向不仅专注合理配置园中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物,以凸显出它们物质形态(包括颜色、大小、材质)的可观赏性功能,更在于创造出校园主体即师生与整体校园景观的关系,从深层内涵上体现大学校园特有的人文特色:浓厚的治学氛围与文化环境。
哈佛“革命者”之一罗斯曾说:“我们不能生活在画中,而作为画来设计的景观掠夺了我们创造生动生活区域的机会。
”2.整体性原则大学校园植物配置的第二个原则就是整体性,它是植物配置的基础。
这个特点主要通过对大学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利用与开发而形成的大学校园内在和外在总体景观特征。
“这种景观常常需要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就会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2]3.适宜性原则适宜性原则一方面是生态学特性的体现。
校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置邓珍琴1,2(1.华北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系,北京东燕郊 1016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091)摘 要:从园林植物的功能、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园林植物配置及与其他园林要素配置四个方面,探讨校园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配置。
关键词:校园景观;园林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T U 986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169(2007)02-0060-04众多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中,根据园林植物的功能、观赏特性及其造景效果,综合科学和艺术手段,对不同园林植物进行选择与配置,体现着属于校园特有的学术传统和治学风格。
为师生们创造了自己校园独特的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园林美、社会美的境界。
1 校园景观中园林植物的功能园林植物应用于校园景观设计中,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1 教育功能由于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校园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
校园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既有视觉效果,又会无时无刻对置身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环境观赏者的道德、品格、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和成长。
1.2 美化环境综合运用各种园林植物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可以配置出一年四季丰富的色彩。
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镶嵌在校园的建筑群中,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绿树成荫、蓊郁葱茏而成的校园景观,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清新、舒适的生活环境。
1.3 降减噪声枝叶繁茂的林木、草坪可以吸声和隔声,为学校营造了一个静谧的教学环境。
因为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吸收部分噪声,阔叶林比针叶林的吸音性能更好。
据测定,30m 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6~8分贝的,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
1.4 杀灭细菌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校园等公共场细菌含量较高。
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方面是由于植物地区空气中的灰尘减少,从而减少了细菌;另一方面植物本身有杀菌作用。
植物景观意境在高校校园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高校校园作为城市绿地和生态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校园建设中,植物景观意境被广泛应用,为校园注入自然之美,增添生机和活力,使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更加美好。
植物景观意境可以从多个角度应用于高校校园,下面从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植物景观意境园林美化高校校园中广泛种植的植物有着丰富的颜色和形态,它们一道组合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园林景观。
植物景观意境园林美化主要有如下几种:1.花坛花坛一般是由各种颜色的花卉和乔灌木木材组成,围绕着校区大道、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等场所设置,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带来诸多福利,如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工作、生活空间。
2.绿化带绿化带是指校园中的各处走廊和道路旁边的植物景观带。
这些植物景观带通常由乔木、灌木、花坛、草坪和多年生常绿灌木组成,可以为校园注入一些自然之美。
3.草坪草坪可以增添校园的绿色感,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气息。
它们还可以作为户外运动和休闲的场所,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和周末与自然亲近。
植物景观意境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为校园建筑增添生气。
下面列举几种植物景观意境的校园建筑:1.绿色墙体绿色墙体是一种技术,将植物种植在校园建筑外墙。
美观又实用,除了美化墙体外,还可以起到节能和环保作用。
2.屋顶花园屋顶花园一般安装在屋顶顶部,美化建筑物,增强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3.吊兰、多肉等在室内设计中,一些植物景观意境也可以应用,如小吊兰、多肉等,给室内带来生机与活力。
三、植物景观意境的环境塑造通过植物景观意境的环境塑造可以营造出更加自然绿色的校园环境。
植物景观意境的环境塑造主要有以下两种:1.创建校园花园创建校园花园是一种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理念。
通过建立校园花园,让学生更加了解自然,了解植物的田园魅力,医生自己的兴趣生活,还可以进行自然雕塑创作,创造独特的校园环境。
2.种植乔木和灌木种植乔木和灌木可以改善校园的生态环境,吸收废弃物质,保持空气清新,还可以去限制斜坡发生的泥石流。
清华大学校园绿地植物配置的比较分析作者:赵坤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7年第09期摘要: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对清华大学4个不同建设时期绿地内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的差异性,希望为校园绿地的经营管理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清华大学;调查研究;植物配置;比较分析清华大学校园历史悠久,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变迁,现已是享誉全球的著名高等学府。
园林绿地作为清华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校园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与经历者。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绿地建设理念。
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对清华大学4个不同建设时期绿地内的植物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建议,比较分析不同建设时期绿地植物的差异性,希望为校园绿地的经营管理及景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区概况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全年无霜期180~200d。
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秋季6、7、8月,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2800h之间。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市西北郊。
学校本部占地总面积306hm2,校园绿地面积110hm2。
2研究方法2.1绿地选取根据绿地建设时间及绿地性质的不同,选取清华大学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4个区域绿地进行调查,绿地以园路、湖岸、建筑等作为界线。
4块绿地分别是:①历史最为悠久,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的近春园区域绿地;②以历史建筑为主的礼堂图书馆区域绿地;③90年校庆建设的主楼前区域绿地;④百年校庆前建设的化工电大楼周边区域绿地。
2.2调查方法主要对绿地内植物资源及植物配置现状进行调查,分别记录每个区域绿地内树木种类及每个树种的种植数量,植物按照生活型分为3类:乔木(常绿,落叶)、灌木(常绿,落叶)、草本及其它,详见表1(注:出现地点及种植数量栏中a、b、c、d分别代表近春园、礼堂图书馆、主楼前区、化工电大楼周边4个区域绿地,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该树种在此区域的种植数量。
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第4期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为例张雪辉(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对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附近各所高校的植物景观现状进行总结,分别针对4个主要场所对大学校园内的植物景观优缺点进行分析,对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植物景观的空间塑造能力和方式,提出相应的植物景观规划原则和校园植物种类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植物景观;大学校园;风景园林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大学校园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
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生态环境,一方面取决于校园的建筑,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校园的园林景观。
植物是塑造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植物的季相变化使园林更加丰富、生动,使人们感受四季更迭,园林植物是距离人们最近的自然。
植物景观既能创造优美的环境,又能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首都不同类型高校的植物景观调查分析,总结首都高校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1大学校园案例调查北京海淀区高校众多,历史悠久。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建设。
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形势下,中央有关部门选定在北京西北郊建设“学院区”,统一集中建立了第1批高等学府。
“八大学院”之名就此产生,包括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八大学院”与其相邻的著名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共同形成了首都高校聚集区。
上述高校中有在国内首屈一指的综合类大学,有在某一领域独领风骚的专业类大学。
每个高校的特色不同,校园景观也随之有所区别。
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调查就在其中的部分高校中进行。
1.1入口景观入口即一所大学的门面所在,入口是人们进入大学的第一印象,入口景观的设计代表了学校的特色与气质。
清华大学东门入口是中轴对称式布局,中央开阔的草坪,两侧为方形黄杨篱夹着的步行道,轴线端点是一个弧形的喷泉广场,广场面向学校主楼,主楼对景是密植的雪松围合空间,形成一种严谨、庄严的氛围,与清华大学严谨的教学风格相呼应。
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法——以清华大学为例赵坤【摘要】By tak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offered corresponding design principles to meet the four requirements of campus construction in Tsinghua University, which are "profound cultural deposits, distinctive Tsinghua features, beautiful landscape environment, and harmoniou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methods for campus landscape cultural construction by categorizing, interpreting and analyz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uilt landscape in Tsinghua Universit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landscap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other universities.%以清华大学为例,以清华校园建设"文化底蕴深厚、校园特色鲜明、景观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4个目标要求为切入点,提出与各项要求相适应的设计原则,通过对校园内已建景观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进行梳理、解读、分析,总结出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大学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4【总页数】5页(P174-178)【关键词】清华大学;景观文化;设计原则;方法【作者】赵坤【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园林科,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9校园景观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