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浮池设计详细..

气浮池设计详细..

气浮池设计详细..
气浮池设计详细..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资料......................................................... 1.

1.3设计内容.........................................................

2.

1.4设计成果.........................................................

2.

第二章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2.

2.1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 2.

2.1.1设计原理.................................................... 2.

2.1.2方案选择.................................................... 4.

2.2设计工艺计算..................................................... 5.

2.2.1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 (5)

2.2.2溶气罐...................................................... 6.

2.2.3气浮池...................................................... 7.

2.2.4附属设备.................................................... 9.第三章参考文献...................................................... 1.0第四章设计心得体会................................................. .1.1第五章附图.......................................................... 1.1气浮池的设计计算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加压溶气气浮设备的设计(平流式)

1.2设计资料

某工厂污水工程拟用气浮设备代替二沉池,经气浮实验取得以下参数:溶气水采用净化后处理水进行部分回流,回流比0.2,气浮池内接触时间为5min,溶气罐内停留时间为3min,分离时间为15min,溶气罐压力为0.4Mpa,气固比0.02,

温度30 C。设计水量850mVd。

1.3 设计内容

(1)确定设计方案;

(2)气浮设备的设计计算;

(3)系统设备选型,包括水泵、溶气释放器、溶气压力罐、空压机及刮渣机等;(4)计算书编写,计算机绘图。

1.4 设计成果

(1)设备工艺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参数选择合理,条理清楚,计算准确,并附设计计算示意图;提交电子版和A4 打印稿一份。

(2)气浮系统图和气浮设备结构详图(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要求表达准确规范;提交电子版和A3打印稿一份。

第二章设计说明与计算书

2.1 设计原理及方案选择

2.1.1 设计原理

加压气浮法是在加压情况下,将空气溶解在废水中达饱和状态,然后突然减

至常压,这时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就成了过饱和状态,以极微小的气泡释放出来,乳化油和悬浮颗粒就粘附于气泡周围而随其上浮,在水面上形成泡沫层,然后由刮泡器清除,使废水得到净化。

根据废水中所含悬浮物的种类、性质、处理水净化程度和加压方式的不同,基本流程有以下三种。

1、全部废水溶气气浮法

全部废水溶气气浮法是将全部废水用水泵加压,在泵前或泵后注入空气。如

图1、图 2 所示。在溶气罐内空气溶解于废水中,然后通过减压阀将废水送入气浮池,废水中形成许多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的乳化油或悬浮物而浮出水面,在水面

上形成浮渣。用刮板将浮渣连续排入浮渣槽,经浮渣管排出池外,处理后的废水 通过溢流堰和出水管排出。

图1全部的废水加压容器气浮(泵前加气)

图2全部废水加压溶气气浮(泵后加气)

全流程溶气气浮法的优点是:(a )溶气量大,增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 泡

的接触机会;(b )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它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所需 的气浮池小,从而减少了基建投资。但由于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所以增加了含 油废水的乳化程度,而且所需的压力泵和溶罐均较其它两种流程大,因此投资和 运转动力消耗较大。

2、部分溶气气浮法

部分溶气气浮法是取部分废水加压和溶气,其余废水直接进入气浮池并在池 中

与溶气废水混合,如图3所示。其特点为:(a )较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所需的 压力泵小,故动力消耗低;(b )压力泵所造成的乳化油量较全部溶气法低;

(c

气浮池的大小与全部溶气法相同,但较部分回流溶气法小。 MEN

岀水

也 1 剂

水射器

减压闻

浮透池

图3部分进水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

3、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是取一部分除油后的出水回流进行加压和溶气, 减压后 直

接进入气浮池,与来自絮凝池的含油废水混合后气浮, 如图4所示。回流量一 般为含油废水的25% ~50%。其特点为:(a )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省;(b ) 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c )矶花形成好,后絮凝也少;(d )缺点是气浮池的 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

为了提高气浮的处理效果,往往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或浮选剂, 投加量因水 质

不同而异,一般由试验确定。

水射爲

回 <25%-50%

图4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流程

2.1.2方案选择

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气浮池,以下来平流式气浮池分析带气絮凝体上浮分离过 程

的运动状态

津选池

进水

混凝捌 浮选池 出水

M

废水 加压爵

带气絮粒在接触室内通过浮力、重力与水流阻力的平衡作用后,取得了向上的升速U上。进入分离区后,又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水流扩散后由水平推力所产生的水平向流速U推;二是由于底部出流所产生的向下流速U下。这两种流速的合速度大小及方向决定了带气絮凝体或是上浮去除,或是随水流挟出。至于其中上升或下降的速度则视合成速度U合在纵轴上投影的大小。该速度影响了气浮的处理效果。絮凝体的大小,气泡的大小,气浮池体中水流向下的速度三者直接影响合成向上速度。合成向上的速度越大,气浮的去除效率越高,气浮池体的就越小,整个工程造价越低。要使上浮效果好,首先在池体中尽量降低U下。它可用扩大底部出流面积或提高出水的均匀度实现,随着底部的均匀集流、出流,水流到池未端U平约为零,这有利于上浮力较小的带气絮凝体的分离;如要提前实现上浮去除,应尽量降低u平,这可用扩大气浮池横断面的方式来实现。接着要处理好絮凝体的大小,通过加药混合,和絮凝反应来完成,应注意控制以下几个点,药剂的品种,投药量,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时间和混合强度,药剂的投加点,药剂和污水的反应时间和反应强度,产生的絮凝体的大小。另外还要控制溶气系统中气泡的大小。

本设计采用空压机供气,而且采用部分回流水加压工艺,因而采用溶气效果较好的填料罐。

2.2设计工艺计算2.2.1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

1. 气浮所需空气量

Qg = Q X R' X ac X 0

=850 X 0.02 X 40 X L2 三24

=34L/h

式中Qg------气浮所需空气量,L/h

Q——- 气浮池设计水量,m3/h

R' —- 实验条件下的回流比,%

ac ----- -实验条件下的释气量,L/m3

------水温校正系数,取1.1~1.3 (主要考虑水的粘度影响,试验

时水温与冬季水温相差大者取高值)本设计取 1.2.

2. 加压溶气水量

Qg

736 n pKT

3斗

736 X 98% X 2.06 X 10( - 2) X 0.4

=5.72m3/h

式中Qp ------ 加压溶气水量,m3/h

P——选定的溶气压力,MPa

KT ---- 溶解度系数,可根据水温查表

n——溶气效率,对装阶梯环填料的溶气罐可查表

3. 空压机额定气量

Qg

60 X 1000

34

=0r000793m3/min

选用Z-0.036/7型空气压缩机。

222溶气罐

按过流密度计算:取过流密度I=3000m3/(m2 ? d)

1)溶气罐直径(内径)

4 X 572 X 24

3-14 X 3000

=0.241m

式中:Dd——溶气罐内径,m

I ------- 过流密度,m3/m2 h,这里取填料罐L= 3000m3/m2 h 2)溶气罐高度

=1.4% 60 X 1000

El = 2HI + H2 + H3 + H^l

式中:H i --------------------- 罐顶底封头高,m.目前多采用以内径为公称直径的椭

圆形封头。

按【JB1154- 73】规定,封头高度与公称直径的关系:

H1 = h| h27

h i :曲面高度;h2:直边高度 :.:壁厚由D d= 0.241 m

查表取h i = 25mm h 2=75mm :. =6mm

则}11 " - i" -i

H3 --------- 布水区高度,取H3 = 0.25m

H 4 -------- 贮水区高度,取H4= 1.0 m

H5 --------- 填料层高度,当采用阶梯环时,可取 1.0~1.3m。本次取H5= 1.2m

贝q II ' < 1 ;:' : I

=2 X OJ06 + 0.25 + 1.0 + 1.2

=2.662m

H

7? = 1 ]

D ,符合高径比应大于2.5?4

选用上海同济大学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附属工厂生产的TR- 300型溶气罐,采用阶梯环填料。

2.2.3气浮池

(1)气浮池用挡板分为接触室和分离室

①接触区容积Vc

Vc=[^+Qp)T2/60

850

=(-- + 5.72) X S/60

=3.43m3

T 2------ 气浮池内接触时间,T2=5 min

② 分离区容积Vs

Vs = + Qp )Ts/60

=10,28tii3

T s ------ 分离室内停留时间,Ts=15 min ③ 气浮池有效水深h 2 h 2二v s T s =1.35m

v s ----- 水流上升速度,取1.5?3.0mm/s ,本设计取2 mm/s

④ 分离区面积A 和长度L2

As = Vs/H

1O._28 "2.

662

=3, 86m2

取池宽B=i.5m 则分离区长度

As

L2 = —= 2* 6ni 1 . 5 ⑤ 接触区面积A 和长度Li

Vc

\c - — - L 29m2 n 取池宽B=im 则接触区长度

Ar

LI = —= 1. 3m L> ⑥ 浮选池进水管:Dg=200mm,v=0.9947m/s

⑦ 浮选池出水管:Dg=150mm

⑧ 集水管小孔面积S 取小孔流速w=1m/s

850

5+72 Q + Qp 86400 + 3600 S = — = ---------- - -------- = 0.(Hlni2

门二

4 X --------------------- = 64

5 取小孔直径D=0.015m 则孔数 ?…I 个孔数取整数,

孔口向下,与水平成45。角,分二排交错排列

850

(_24~

+ 572) X 15/60

⑨气浮池总高:

fl = h] | h2 | h3 = 0+-I i 2 + 0. 3 = 2+ 7m

hi ----- 保护高度,取0.3?0.4m。本设计中取h1 =0.4m

h2——有效水深,取2 m

h3 ――池底安装出水管所需高度,取0.3m。

图1气浮池计算草图

224附属设备

1. 刮渣机选型

气浮池宽度为1.5m,气浮池壁厚度取400mm则刮渣机跨度应为1.5+0.4=1.9m 此设计为矩形气浮池,所以采用桥式刮渣机刮渣,此类型的刮渣机适用范围一般在跨度10m以下,集渣槽的位置在池的一端。

2. 集水装置

(1)进水装置

气浮池常用的进水方向为底部进水。废水在接触室中的上升流速较小,在接触室中停留时间应大于60s。

进水管内径:

D=[4(Q ma+Qp)/ n u]1/2=[4 X (850+137.28)/86400 XnX 1.5] "2=0.46m=460mm

(2)集水装置

本设计中气浮池的集水装置采用200的铸铁穿孔管。

集水管中心线距池底200mm相邻两管中心距为0.5m,沿池长方向排列。

1.2 2、6

n = —= —= 5. 2

{]. 5 0. 5

取6根。

核算中心距:2.6/6=0.43m

气浮池集水管根数取6根,这每个集水管的集水量:

q°=(Q max+ Qp)/6=(850+137.28)/(86400 X 6)=0.0019m3/s

集水孔孔口流速:取丄-0.96,^0.25

2gh=0.96 2 9.8 0.5= 2.13m/s

每个集水管的孔口总面积:

取.-0.63 W=q 0 & V o=0.0019/(0.63 X 2.13)=0.0014m2

单个孔眼面积:取d o=21mm=0.021m

wO = —X 0, 021 X 0 021 = 0+ 00035m2

■1

则每根集水管的孔眼数:

n=w/w)=0.0014/3.5 X 10-4=4 取4 个

由于孔眼沿管长开两排,两排孔的中心线呈45夹角。

集水管的有效长度L=2.6m,则孔距:

10=L/(n Q/2+1)=2.6/3 =0.87m

3. 溶气释放器

由于本设计采用回流水加压系统,回流水SSC 10mg/L,故选用TS— 78- V型高

效溶气释放器。

第三章参考文献

1.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编写组编.《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2 ;

2. 郑铭《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

3.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

4.罗辉.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

5.高廷耀./ 顾国维.周琪.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第四章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对气浮设备的设计,让我不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而且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升。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 我终于将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的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个过程中, 我遇到了许多困难, 但在不断地努力下,我顺利的完成了设计。从确定设计方案,计算书编写,附属设备的选型设计,到气浮系统图和气浮设备结构详图的绘制,这次设计不仅仅让我掌握了气浮设备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也使我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升。总之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受益非浅。

在这一个星期里,在做课设的同时我认识到学习中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 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 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 以待改进. 虽然最后的设计结果可能还是会有许多不足,不够完美, 但我相信我会慢慢成熟,

对属于专业的知识的运用会更加如火纯清!尽管这次设计的时间是短暂的, 但过程是曲折的,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感谢这次课程设计赋予我们检验知识的机会!

第五章附图

第六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