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铅笔PPT背景图片
- 格式:pptx
- 大小:108.38 KB
- 文档页数:2
《彩色的梦》教案(精选20篇)《彩色的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盒、聊”等9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2、仿照课文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展示(PPT出示图片:彩色铅笔画的森林图)同学们,这幅图上都画了什么?画得美不美?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一讲画中的景物好吗?(指名回答)这幅画叫作《彩色的梦》,什么是彩色的梦?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文《彩色的梦》,一起去作者的梦里遨游,观赏森林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范写“彩、梦”)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1、配乐,教师范读。
学生圈出生字,标注小节号。
2、同桌互读,指导正音。
3、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1)后鼻音的字:坪、囱、精、叮、咛、梦、苹、灵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自主识记:坪、叮、咛;猜字谜:一人一口酥(盒);熟字换偏旁:柳——聊,评、苹——坪,没——般,睛——精。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4、教师指导诗歌朗读的节奏。
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这两个句子都带有破折号,朗读时声音要拖长一些)三、齐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你知道作者的“彩色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吗?2、为什么说这个梦是彩色的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个彩色的梦是作者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他画了一个关于森林的彩色的梦。
我们接着学习课文,看看作者都用彩色铅笔在森林里画了什么吧。
二、插上想象的翅膀,学习诗歌1、出示第2节,思考:“我”的彩色铅笔在白纸上跳蹦,画了些什么呢?有哪些景物?是什么颜色?(草坪、野花、天空)(1)学生交流,教师评价、总结、补充。
(2)出示蓝天图片,引导理解“蓝得透明”。
美术锦鲤教案教案标题:美术锦鲤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锦鲤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2. 学习绘制锦鲤的基本形状和线条。
3. 提高学生对色彩运用和创作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幻灯片展示锦鲤的相关图片和文化背景。
2. 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3. 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锦鲤的图片和相关文化背景,向学生介绍锦鲤的象征意义和在艺术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对锦鲤有什么了解?你认为锦鲤在美术作品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技法讲解:1. 介绍绘制锦鲤的基本形状和线条,如身体、鳞片、鳍等。
通过示范和解说,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绘制锦鲤的关键要点。
2. 讲解色彩运用技巧,如如何选择和搭配颜色,如何运用渐变和层次感等。
实践练习:1. 学生使用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地绘制锦鲤的基本形状和线条,确保比例和整体结构的准确性。
2. 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填充和描绘锦鲤的颜色和纹理。
3. 鼓励学生在绘制锦鲤的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和探索。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在家中或社区中寻找锦鲤的形象,并拍照或绘制下来,与班级分享。
2. 组织学生合作创作一幅大型锦鲤画作,展示在学校或班级的公共区域。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研究更多关于锦鲤的艺术作品和文化背景,拓展他们的艺术知识和视野。
2. 引导学生运用锦鲤的形象和象征意义进行创作,如绘制锦鲤与其他元素的组合画作。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在绘制锦鲤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延安颂四年级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延安颂四年级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延安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理解延安颂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3. 学习并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表达对延安颂的理解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延安颂的相关图片和文字。
2. 艺术材料: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3. 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延安颂的相关图片和文字,简要介绍延安颂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延安颂有什么了解?它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要作用?探究: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延安颂的内容和艺术风格。
4. 学生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实践:5. 绘制延安颂:学生使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延安颂的主题和构图。
6. 上色:学生使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为延安颂作品上色,表达对延安颂的理解和赞美之情。
展示:7. 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延安颂作品展示在指定的区域,班级内进行欣赏和评价。
总结:8.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并总结延安颂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9. 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延安颂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
拓展:10. 绘制其他革命题材作品:鼓励学生选择其他中国革命相关的题材,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评估:1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重点考察学生对延安颂的理解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2. 邀请一位艺术家或美术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延安颂和艺术的认识。
备注:教案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大班教案世界著名建筑我知道教案标题:大班教案世界著名建筑我知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物,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金字塔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描述这些建筑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3. 激发学生对建筑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展示世界著名建筑物。
2. PPT或投影仪。
3. 学生绘画用纸和彩色铅笔。
4. 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张世界地图,指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是否知道一些世界著名的建筑物。
探究(15分钟):1. 通过PPT或投影仪展示一些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图片,如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金字塔等。
2. 逐一介绍每个建筑物的名称、所在地、特点和历史背景。
3.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并讨论,例如:“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它美丽吗?为什么?”4.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实践(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世界著名建筑物。
2. 给每个小组提供绘画用纸和彩色铅笔。
3. 引导学生合作绘制他们选择的建筑物,并让他们在绘画上标注出该建筑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4.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简要介绍他们选择的建筑物。
总结(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世界著名建筑物,并提醒学生这些建筑物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建筑物的感受和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建筑物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拓展活动:1. 邀请家长或其他班级参观学生绘制的世界著名建筑物展览。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不同的建筑师,让他们描述自己设计的建筑物的特点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世界著名建筑物的图片和学生的绘画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不仅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物,还培养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藏宝图美术教案教案标题:藏宝图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藏宝图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学习绘画和设计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完成一个艺术项目。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藏宝图的图片和插图3. 艺术材料: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布等4. 团队合作工具:白板、标记笔、团队协作表格等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藏宝图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藏宝图。
2. 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你知道藏宝图是如何设计的吗?你认为设计一个有趣的藏宝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知识讲解:1. 解释藏宝图的基本要素,如地图、符号、线索等。
2. 介绍绘画和设计技巧,如透视、阴影、色彩运用等。
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个自己的藏宝图。
2. 鼓励学生在设计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考虑地图的可读性和符号的准确性。
3. 学生可以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艺术材料进行设计,也可以使用电脑绘图软件进行数字设计。
4. 每个小组设计完成后,展示并让其他小组猜测线索和宝藏的位置。
总结和评价: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藏宝图,并分享设计思路和经验。
2. 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价,包括地图的可读性、符号的准确性以及创意的发挥等方面。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设计,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艺术创作的乐趣。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设计一个真实的藏宝图,让其他同学进行寻宝游戏。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艺术展览或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绘画和设计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发挥情况。
2. 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包括地图的可读性、符号的准确性以及创意的发挥等方面。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这个教案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注意事项:1. 确保提供足够的艺术材料,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鲜花送英烈美术教案教案:鲜花送英烈美术一、教学目标•了解鲜花送英烈的背景和意义;•掌握绘制鲜花的基本技巧;•通过绘画表达对英烈的敬意和哀思。
二、教学准备•PPT或投影仪;•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鲜花照片或实物参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图片展示鲜花送英烈的场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鲜花送英烈的起源和传统,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详细讲解绘制鲜花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勾勒、色彩运用等方面。
3.示范演练(20分钟)•在黑板或白纸上示范绘制鲜花,提供学生观摩和学习的机会。
•强调基础技巧的重要性,如轻重用力、线条的粗细变化等。
4.学生练习(30分钟)•学生根据示范和指导,自行练习绘制鲜花。
•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视和指导,纠正错误和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5.作品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绘制的过程和感悟。
•同学们可以互相欣赏和交流,激发彼此的创作灵感。
6.总结和评价(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技巧要点。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和鼓励。
四、作业•完成一幅以鲜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并在作品上附上对英烈的祝福或感谢的文字。
五、板书设计•鲜花送英烈美术•教学目标:了解背景和意义;掌握绘制技巧;表达敬意和哀思•教学过程:导入-知识讲解-示范演练-学生练习-作品展示和分享-总结和评价•作业:完成一幅鲜花绘画作品并附上祝福或感谢文字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鲜花送英烈的文化背景,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在示范演练和学生练习中,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绘画,同时在作品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们能够理解并表达对英烈的敬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相关的示例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