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农业植物品种命名,加强品种名称管理,保护育种者和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申请农作物品种审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农业植物品种及其直接应用的亲本的命名,应当遵守本规定。

其他农业植物品种的命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全国农业植物品种名称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业植物品种名称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农业部建立农业植物品种名称检索系统,供品种命名、审查和查询使用。

第五条一个农业植物品种只能使用一个名称。

相同或者相近的农业植物属内的品种名称不得相同。

相近的农业植物属见附件。

第六条申请人应当书面保证所申请品种名称在农作物品种审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中的一致性。

第七条相同或者相近植物属内的两个以上品种,以同一名称提出相关申请的,名称授予先申请的品种,后申请的应当重新命名;同日申请的,名称授予先完成培育的品种,后完成培育的应当重新命名。

第八条品种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或其组合。品种名称不得超过15个字符。

第九条品种命名不得存在下列情形:

(一)仅以数字或者英文字母组成的;

(二)仅以一个汉字组成的;

(三)含有国家名称的全称、简称或者缩写的,但存在其他含义且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四)含有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其他国内外地名的,但地名简称、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

(五)与政府间国际组织或者其他国际国内知名组织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六)容易对植物品种的特征、特性或者育种者身份等引起误解的,但惯用的杂交水稻品种命名除外;

(七)夸大宣传的;

(八)与他人驰名商标、同类注册商标的名称相同或者近似,未经商标权人同意的;

(九)含有杂交、回交、突变、芽变、花培等植物遗传育种术语的;

(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或者带有歧视性的;

(十一)不适宜作为品种名称的或者容易引起误解的其

他情形。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容易对植物品种的特征、特性引起误解的情形:

(一)易使公众误认为该品种具有某种特性或特征,但该品种不具备该特性或特征的;

(二)易使公众误认为只有该品种具有某种特性或特征,但同属或者同种内的其他品种同样具有该特性或特征的;

(三)易使公众误认为该品种来源于另一品种或者与另一品种有关,实际并不具有联系的;

(四)其他容易对植物品种的特征、特性引起误解的情形。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容易对育种者身份引起误解的情形:

(一)品种名称中含有另一知名育种者名称的;

(二)品种名称与另一已经使用的知名系列品种名称近似的;

(三)其他容易对育种者身份引起误解的情形。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品种名称相同:

(一)读音或者字义不同但文字相同的;

(二)仅以名称中数字后有无“号”字区别的;

(三)其他视为品种名称相同的情形。

第十三条品种的中文名称译成英文时,应当逐字音译,每个汉字音译的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

品种的外文名称译成中文时,应当优先采用音译;音译名称与已知品种重复的,采用意译;意译仍有重复的,应当另行命名。

第十四条农业植物品种名称不符合本规定的,申请人应当在指定的期限内予以修改。逾期未修改或者修改后仍不符合规定的,驳回该申请。

第十五条申请农作物品种审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农业植物品种,在公告前应当在农业部网站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省级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在公告前,应当由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

品种名称等信息报农业部公示。

农业部对公示期间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并将异议处理结果通知异议人和申请人。

第十六条公告后的品种名称不得擅自更改。确需更改的,报原审批单位审批。

第十七条销售农业植物种子,未使用公告品种名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种子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八条申请人以同一品种申请农作物品种审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过程中,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多个品种名称的,除由审批机关撤销相应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证书外,三年内不再受理该申请人相应申请。

第十九条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品种名称的农业植物品种,可以继续使用其名称。对有多个名称的在用品种,由农业部组织品种名称清理并重新公告。

本规定施行前已受理但尚未批准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申请,其品种名称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申请人应当在指定期限内重新命名。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2012年4月15日起施行。

附件:

相近的农业植物属

注:表中列举的植物属,同编号内的植物品种名称不得相同。表以外的植物属种,以属为分类单位,在同一属内,植物品种名称不得相同。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1-10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一批) [来源] [发布日期] 2004-02-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1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一批)经1999年4月27日农业部第六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部长:陈耀邦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六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一批,10个) 属或者种名学名 1、水稻Oryzasativa L. 2、玉米Zeamays L. 3、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L.ssp.pekinensis(Lour.) Olsson 4、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 L. 5、春兰CymbidiumgoeringiiRchb.f 6、菊属Chrysanthemum L. 7、石竹属Dianthus L. 8、唐菖蒲属Gladiolus L. 9、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 10、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 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 第2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第二批)》,经2000年2月13日农业部第一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部长:陈耀邦 二000年三月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 (第二批---9个) 属或者种名学名 1.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 L. 2.大豆Glycinemax(L.) Merrill 3.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 L. 4.花生Arachishypogaea L. 5.普通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 Mill. 6.黄瓜Cucumissativus L. 7.辣椒属Capsicum L. 8.梨属Pyrus L. 9.酸模属Rumex L.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第一章园艺植物的分类 第一节概述 地球上的植物有40多万种,其中高等植物30多万种,归属300多个科,绝大多数的科含有园艺植物。据统计,全世界果树(含野生果树)大约有60科,2800多种,其中较重要的果树有300多种,主要栽培的有近70种;蔬菜约有30多科,200余种,我国栽培的蔬菜有100多种,其中普遍栽培的有40~50种;观赏植物远多于果树和蔬菜的种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地增加。 一些含重要园艺植物的科及园艺植物(种)。 不论从研究和认识的角度,还是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都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园艺植物进行归纳分类。总体上来说,园艺植物分类方法有两个分类体系,一是科学分类法,即用植物学专业术语描述其性状特点和用世界上统一的拉丁学名命名,二是实用分类法,即除尽量参考植物学特征外,更重要的是按照从有利于生产管理、有利于营销等角度考虑,将用途或生产等方面相同或比较接近的归为一类,例如园艺植物分为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就是按照用途来进行实用分类的。实用分类法最大的优点是方便人们应用,在分类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去考虑植物本身的特点,而实用分类法往往会出现一些交叉现象,比如银

杏,其种子可供食用,其树型挺拔、叶型奇特,而且其叶片有可以提取药用成分,因此既是果树,又是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再比如百合和藕(荷花)既是观花植物,又是蔬菜植物。另外,实用分类法在实际应用中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覆盖较全面时分出的类别太多,不便于识记,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将某些植物归为其他类,而这一类中个体间特点各异,实际上还是没有全面地归类。 第二节植物学分类 一、植物学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植物学分类属于自然分类系统的范畴,其理论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学说。 传统的植物学分类是借助形态学、解剖学的证据,按照植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和进化过程进行分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植物学分类可借助的资料来源也越来越广泛,包括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孢粉学、植物地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数量分类学等学科领域的资料。植物学分类可以使人们比较深入地了解植物科、属、种间在形态、生理上的关系,以及在遗传和系统发育上的亲缘关系,对指导园艺植物育种和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植物学分类的等级

农业植物病理学复习资料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 Pyricularia grisea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后。随水稻品种抗病性和天气条件的不同,病斑分为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等4种。 节瘟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初为褐色或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并向上下扩展。 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形成近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并可延及整个谷粒。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稻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借风雨传播到英苗或本田稻株。 病害控制:(1)种植抗病品种。(2)减少病源。(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4)药剂防治。其他有效药剂有富+-1号(稻瘟灵)、异稻瘟净、春雷霉素、多菌灵、克瘟散、嘧菌胺等。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症状

病害症状有: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缘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 病害循环: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和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细菌病害都种子带菌。 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病害控制:(1)杜绝种子传病。(2)种植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4)药剂防治:叶青双、龙克菌、叶枯灵、叶枯净、链霉素等(5)生物防治。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小麦锈病症状:三种锈病共同的特点是在叶或茎秆上产生黄色或褐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夏孢子飞散。 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褐斑。 小麦锈菌的生物学特性:(1)严格的寄生性。(2)高度的寄生专化形和变异性。(3)气流传播流行的广泛性。(4)孢子繁殖迅速,流行的爆发性。(5)对温、湿度、光照比较敏感。 侵染循环:(1)小麦锈菌以夏孢子随气流进行高空远距离传播。(2)小麦锈菌以夏孢子在田间进行初次和多次重复侵染。(3)三种锈菌的越冬,越夏方式和地区不同。 病害控制综合防治措施:(1)种植抗病品种。(2)实行抗锈基

观赏植物的分类方法常用

观赏植物学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一、 按自然分布分类 分为热带花卉、温带花卉、寒带花卉、高山花卉、水生花卉、岩生花卉、沙漠花卉。 1、 热带花卉 椰子 棕榈科,椰子属 Chamaedorea 观赏特性:茎干直立,不分枝,叶片由顶部生出,羽状全裂或羽状。高 温、湿润、半阴(袖珍椰子、散尾葵),有休眠期(秋冬季),越冬温度 控制在10℃以上。 栽培繁殖:每年春天换盆换土,春、夏、秋三季注意遮去50%~70% 的阳光。4月播种或分株繁殖(散尾葵和鱼尾葵),发芽温度24~ 26℃,发芽缓慢(2~6个月) 园林用途:布置客厅、书房、会议室等,以增添热带风光的气氛,室内 可长期摆放或适时调换。 2、 温带花卉 郁金香 百合科,郁金香属 观赏特性:郁金香属长日照花卉,性喜向阳、避风,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气候。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扁圆锥形或扁卵圆形,茎叶光 滑具白粉。花型有杯型、碗型、卵型、球型、钟型、漏斗型、百合花型等,有单瓣也有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洋红、紫、 褐、黄、橙等,深浅不一,单色或复色。花期一般为3~5月, 有早、中、晚之别。蒴果3室,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平。 栽培繁殖:常用分球繁殖,以分离小鳞茎法为主。秋季9~10 月分栽小球。秋季露地播种,深度1~1.5厘米。次春可发芽,四至五年才能开花。新球与子球的膨大,常在开花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 园林用途:郁金香花朵似荷花,花色繁多,色彩丰润、艳丽,是重要的春季球根花卉,矮壮品种宜布置春季花坛,鲜艳夺目。高茎品种适用切花或配置花境,也可丛植于草坪边缘。中、矮品种适宜盆栽,点缀庭院、室内,切花、盆栽等,增添欢乐气氛。 3、 寒带花卉 丁香 木樨科 ,丁香属 观赏特性: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 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侧生 的圆锥花序。花色紫、淡紫或蓝紫,也有白色紫红及蓝紫色,以 白色和紫色为居多。 栽培繁殖:丁香宜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移栽。丁香适应性强, 管理比较粗放,平时只要注意除草,雨季防涝, 干旱时注意浇浇水,便可顺利生长。丁香不喜大肥,切忌施 肥 过多,以免引起枝条徒长,影响开花。丁香3月中旬发芽前,要对丁香进行整形修剪,硫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中截旺长枝,使树冠内通风透光。花谢后如 不留种,可将残花连同花穗下部两个芽剪掉,以减少养分消 耗,促进萌发新枝和形成花芽。落叶后,还可以进行一次整 枝,以保树冠圆整美观,利于来年生长、开花。 园林用途:丁香属植物主要应用于园林观赏,因其具有独特的

最新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 【0600】《观赏植物分类学》考试范围 91题 1、报春花科的雌蕊具 B .A. 中轴胎座 B. 特立中央胎座 C. 基底胎座 D. 边缘胎座 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C A. 瓣裂 B. 纵裂 C. 孔裂 D. 横裂 3、杨柳科植物的花为 D A. 两性花 B. 中性花 C. 雌雄同株 D. 雌雄异株 4、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B A. 木兰属 B. 含笑属 C. 木莲属 D. 鹅掌楸属 5、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C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6、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B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7、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A A. 分离仅基部合生 B. 合生仅先端分离 C. 完全合生 D. 完全分离 8、只具有一个心皮的是 A A. 边缘胎座 B. 侧膜胎座 C. 中轴胎座 D. 特立中央胎座

9、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A A. 两性花 B. 两被花 C. 单性花 D. 单被花 10、双子叶植物通常为 D A. 射出脉 B. 平行脉 C. 三出脉 D. 网状脉 11、木犀科雄蕊为 B A. 5 B. 2 C. 3 D. 4 12、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B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李亚科 13、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C A. 对生叶序 B. 二强雄蕊 C. 4裂子房 D. 唇形花冠 14、通过花的中心能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称 A A. 两侧对称花 B. 辐射对称花 C. 不整齐花 D. 左右对称花 15、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A A. 互生 B. 对生 C. 轮生 D. 簇生 16、葡萄的卷须是 B 的变态 17、A. 根 B. 茎 C. 叶 D. 花 17、唇形科的花柱与子房的相对位置是 C 。 A. 花柱生子房顶部 B. 花柱生子房侧面 C. 花柱生子房裂隙基部 D. 都不对 18、心皮多数、离生、瘦果或核果是C 的特征。 A. 绣线菊亚科 B. 苹果亚科 C. 蔷薇亚科 D. 李亚科 19、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C 。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生长过程中受不良环境影响或受到病毒侵害、寄生,而使植物呈现病变,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现象。 2、无性繁殖:是指菌物不经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而从营养体直接产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是指菌物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产生孢子的方式。 3、原核生物:是指含有原核结构的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壁、细胞膜或只有细胞膜包被的单细胞微生物。 4、寄生性植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 寄生性:指病原物在寄生植物活体内取得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 寄生植物抗病性:寄主抵抗病原物侵染或限制侵染危害的一种特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 转主寄生:有的菌物需要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寄主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全寄生: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的… 5、菌物的多型性:在菌物生活史中,有的菌物不止产生一种类型的孢子,这种 形成几种不同类型孢子的现象。 菌物的生活史:菌物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6、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导致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和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异常而导致的病害。 7、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的状态。 病状:在病部看到的状态。 病征:在病部上长出的病原体个体。 8、植物检疫:指由国家颁布条列和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 插条、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害性病、虫、草传 播蔓延的一项法规防治措施。 9、真菌:是一类大多数能形成丝状分枝的营养体,有细胞壁和细胞膜,通过有 性生殖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的生物群。 10、钝化温度:把病组织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min后,使病毒失去侵染能力 的最低温度。 11、稀释终点:把病组织汁液用水稀释后,使病毒保持侵染能力的最大稀释度。 12、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现象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 疗后,原有症状逐渐隐退直至消失,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或农药作用 消失后,植物上的症状又会重新出现。 12、病毒粒体:是指形态完整的侵染性病毒粒子。 13、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延 续物种的过程。 14、单年流行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只要条件适宜就能完成病原物数量积累 的过程,导致病害流行的病害。

西南大学2017年,《观赏植物分类学》,作业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最重要的共同特征为 . 两性花 . 二强雄蕊 . 子房下位 . 荚果 2、杜鹃花属植物的花药常 . 纵裂 . 孔裂 . 瓣裂 . 横裂 3、柏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 完全分离 4、杉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 完全分离 5、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 . 两性花 . 两被花 . 单性花 . 单被花

6、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的主要区别在于不同 . 花萼排列方式 . 花冠排列方式 . 子房位置 . 果实类型 7、梨果为亚科所特有 . 绣线菊亚科 . 苹果亚科 . 蔷薇亚科 . 李亚科 8、杜鹃花科植物的雄蕊通常为 . 花冠裂片的2倍 . 与花冠裂片同数

. 较花冠裂片数少 . 通常为多数 9、唇形科区别于玄参科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 . 对生叶序 . 二强雄蕊 . 4裂子房 . 唇形花冠 10、下列为杉科植物的是 . 罗汉松 . 水松 . 金钱松 . 落叶松 11、下列特征不为银杏的是

. 叶扇形 . 具长短枝 . 雌雄异株 . 种子无胚乳 12、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极度缩短,此类叶序称 . 互生 . 对生 . 轮生 . 簇生 13、 百合科、石蒜科、鸢尾科均具有。 . 子房上位 . 3心皮复雌蕊

. 子房下位 . 侧膜胎座 14、 木兰科花腋生的属是。 . 木莲属 . 木兰属 . 含笑属 . 鹅掌楸属 15、 松科植物苞鳞与珠鳞。 . 分离仅基部合生 . 合生仅先端分离 . 完全合生

第五章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第五章植物命名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第一节植物的命名 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的发展史中也包括了人类开发利用植物的历史。由于世界上由于多不同的语言、不同文化的民族,他们在开发利用植物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产生了民族植物学。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字的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的人民在开发利用植物的经验交流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出现了“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同物异名的例子很多,如我国的玉蜀黍,在不同地区叫包谷、棒子、玉米、玉榴等,统称为俗名(nomen vernaculum)。同样,同名异物的现象很普遍,例如:白头翁专指毛茛科的一种药用植物,可在我国不同地区共有13个科的植物都叫白头翁。 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消除语言和文字障碍,国际上统一使用拉丁语或拉丁化文字给每种植物命名的名称,叫学名(nomen scientificum)。植物的学名有单名(uninomen)、双名(binomen)和三名(trinomen)。单名是指一个分类群的名称只有一个单词属和属以上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单名。双名是指种的名称,也称种名(nomen specificum),是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即属名加种加词。三名是指种下分类群的名称,构成方法是在种名的基础上,在增加一个单词(例如,亚种加词epitheton subspecificum),即有三个单词组成学名。 植物的科学命名依赖于科学的分类单位,然后由不同的分类单位组成分类系统。在国际植物分类学研究中,主要分类单位是界、门、纲、目、科、属、种7级,再加上一些亚级单位,就构成了植物分类学的命名系统,参见表5-1.例如,在属和种之间还有一些分类群名称。只含有一个种的属叫单型属(genus monotypicum),而含多各个种的属叫多型属(genus polytypicum),再多型属中可分为若干亚属、组、系。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后。随水稻品种抗病性和天气条件的不同,病斑分为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等4种。 节瘟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初为褐色或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轴和枝梗并向上下扩展。 谷粒瘟: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形成近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并可延及整个谷粒。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是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稻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稻谷是翌年病

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借风雨传播到英苗或本田稻株。 病害控制:(1)种植抗病品种。(2)减少病源。(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4)药剂防治。其他有效药剂有富+-1号(稻瘟灵)、异稻瘟净、春雷霉素、多菌灵、克瘟散、嘧菌胺等。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症状 病害症状有: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缘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和整个叶片。 病害循环: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和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细菌病害都种子带菌。 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因合理布局。在条锈菌越夏区和越冬区、其他不同的流行区域实施抗病基因合理布局,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3)栽培防治。适期播种,避免早播,以减轻秋苗发病,减少秋季菌源。月下地区要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的积累和传播。(4)药剂防治。在锈病爆发流行的情况下,药剂防治是大面积控制锈病流行的主要应急措施。药剂拌种是在小麦条锈病菌常发易变区控制菌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小麦锈病的药剂主要有粉锈宁、戊唑醇、丙环唑、速保利等三唑类和嘧菌酯、醚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可用于拌种或成株期喷雾。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简单说一下小麦白粉病的症状? 答:主要为害叶片,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然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白粉状霉层,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 病害循环病原菌的越冬和越夏:越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分生孢子在夏季气温较低的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麦植物上越夏。另一种越

《观赏植物学》复习题_文档

一、名词解释 1、观赏植物:指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室内外装饰、美化环境、改善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2、观赏植物学:系统研究观赏植物分类、习性、栽培、繁殖及应用的学科。 3、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总称,是植物体的基本器官,吸收、制造、输送营养物质。 4、气生根:凡露出地面,生长在空气中的根。 5、节(node):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 6、节间(internode):相邻两节之间的部分。 7、叶痕:落叶植物落叶后,在茎上留下的叶柄的痕迹。 8、叶迹:叶痕中的斑点(维管束断离后的痕迹)。 9、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片叶。 10、复叶:一个叶柄上生许多小叶。 11、叶序:叶在茎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2、花: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有性生殖器官,是适应于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13、花序:花在花轴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 14、自然分类法:根据植物的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作为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 15、双名法:用两个拉丁单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第一个单词为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在名称后还要附加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 16、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 17、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其生活史的花卉。 18、宿根花卉:地下部分不发生变态肥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19、球根花卉: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 20、多浆植物:广义上指茎、叶特别粗大或肥厚,含水量高,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能力的一群植物。 21、水生花卉:生长在沼泽地或水中及耐水湿的花卉。 22、岩生植物:指抗逆性强、耐脊薄,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植物。 23、花相: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24、春色叶植物:春季发生的嫩叶有显著不同色(与其他季节相比)的植物。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已经2007年8月25日农业部第12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下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欢迎阅读! 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农业植物新品种包括粮食、棉花、油料、麻类、糖料、蔬菜(含西甜瓜)、烟草、桑树、茶树、果树(干果除外)、观赏植物(木本除外)、草类、绿肥、草本药材、食用菌、藻类和橡胶树等植物的新品种。 第三条依据《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农业部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审批机关,依照《条例》规定授予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以下简称品种权)。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以下简称品种保护办公室),承担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审查等事务,负责植物新品种测试和繁殖材料保藏的组织工作。 第四条对危害公共利益、生态环境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品种权。 第二章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 第五条《条例》所称繁殖材料是指可繁殖植物的种植材料或植物体的其他部分,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六条申请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申请人;获得品种权的单位或者个人统称为品种权人。 第七条《条例》第七条所称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职务育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育种;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完成的育种;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3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育种。 《条例》第七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 第八条《条例》第八条所称完成新品种育种的人是指完成新品种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育种者)。 第九条完成新品种培育的人员(以下简称培育人)是指对新品

农业植物病理学考试试题

西南林业大学函授班 《农业植物病理学》考试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侵染循环 2、病状 3、致病性 4、寄生性 5、病征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 1、病害的发生必须具备三要素是、、。 2、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个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和。 3病原物传播的主要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病原菌的侵入途径因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其中真菌可通过、、 侵入,而细菌可通过、侵入,而病毒只能通过侵入。我们通常把病原菌侵入部位称之为。 5、当病原物侵染时、寄主植物分别有不同反应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防治稻白叶枯、小麦锈病、玉米大小斑等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是:。 7、水稻三大病害是指、和。

8、与玉米锈病、花生锈病不同,小麦锈病的侵染循环具有特点。 9、黄瓜霜霉病的典型的叶部症状是:、。 10、从病害侵染部位的扩展来看,玉米瘤黑粉病是典型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苹果白粉病病部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 ) 。 A、子囊壳 B、分生孢子器 C、闭囊壳 D、分生孢子盘 2、十字花科软腐病的侵染来源是( ) 。 A、菜窖附近的病残体 B、土壤和堆肥 C 、昆虫 D、以上都是 3、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 。 A、以菌核在茎秆中 B、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 C、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 D、以菌核在土壤中 4、目前,生产上通过嫁接方式能较成功防治的病害有() A、黄瓜霜霉病 B、黄瓜枯萎病 C、番茄青枯病 D、辣椒疮痂病 5、下列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的是() A、稻白叶枯病 B、花生黑斑病 C、辣椒疫病 D、十字花科白粉病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烟草感染TMV的典型症状是花叶。( ) 2、活体营养生物是非专性寄生菌。() 3、影响潜育期的关键气候因素是湿度。() 4、农药致死中量越大毒性越高,反之越低。( ) 5、柑橘黄龙病属于我国B类检疫性病害( ) 6、再侵染是特指不同种病原物同时侵入一种植物的现象。() 7、油菜菌核病菌有反复多次再侵染,因而是单年流行病害()。 8、梨、苹锈病为同一种病原菌所致()。 9、农药混合使用和交互使用都具有增效作用。( ) 10、喷菌胶现象是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是区分真菌和病毒最简便的方法之一。( ) 五、简答题(共20分) 1、图示植物病害循环过程(5分)

农业植物病理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 稻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有发生。根据受害时期与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 叶瘟:发生在3叶期以后。随水稻品种抗病性与天气条件得不同,病斑分为白点型、急性型、慢性型、褐点型等4种。 节瘟主要发生在穗颈下第一、二节上,初为褐色或黑褐色小点,以后环状扩大至整个节部。 穗颈瘟:发生于穗颈,病斑初呈浅褐色小点,逐渐围绕穗颈、穗轴与枝梗并向上下扩展。 谷粒瘟:发生在谷壳与护颖上,形成近椭圆形黑褐色病斑,并可延及整个谷粒。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其诊断要点就是病斑具明显褐色边缘,中央灰白色,遇潮湿条件,病部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与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稻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与病稻谷就是翌年病害得主要初侵染来源。借风雨传播到英苗或本田稻株。 病害控制:(1)种植抗病品种。(2)减少病源。(3)改进栽培方式,加强水肥管理。(4)药剂防治。其她有效药剂有富+-1号(稻瘟灵)、异稻瘟净、春雷霉素、多菌灵、克瘟散、嘧菌胺等。 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症状 病害症状有: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中脉型。 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短侵染线,后沿叶缘从叶缘或中脉迅速向 下加长加宽而扩展成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病斑,可达叶片基部与整个叶片。 病害循环:病菌主要潜伏于稻种表面、胚与胚乳表面,随病稻种越冬或随病稻草、稻桩越冬。细菌病害都种子带菌。 传播:病菌主要通过灌溉水与雨水传播。 病害控制:(1)杜绝种子传病。(2)种植抗病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4) 药剂防治:叶青双、龙克菌、叶枯灵、叶枯净、链霉素等(5)生物防治。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 小麦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植物命名法规简介(DOC)

植物命名法规 1.植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 植物种类繁多,各个国家由于语言和文字的不同,都各有其习用的植物名称;即使在一个国家内,同-植物在不同地区也往往有不同名称,同物异名以及异物同名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番茄,在我国南方称番茄,北方称西红柿,英语称tomato;又如马铃薯,在我国南方称洋山芋(或洋芋),北方称土豆,英语称potato。还有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中药贯众有30多种来源。这种名称上的混乱现象,使得人们无法顺利地去研究植物和对植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更不利于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因此,寻求一种世界通用的植物命名法规规就显得尤为重要。 2.命名的发展历史 植物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对创立世界通用的植物命名问题进行探索,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前留采用过多名法,即用一系列的词来描写植物,但非常烦琐。后来双名法代替了多名法,现代植物的种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 (scientific name)的命名,都是采用双名法。 1.双名命名法的提出 双名法是由瑞典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创立的。但是早在1623年法国包兴(C.Bauhin,1560-1624)己使用属名加种加词的双名法学名,但当时并未得到人们的普遍接受。后来在1690年,来维努斯(Rivinus)也提出双名法的建议,给植物命名,不得多于2个字。林奈接受了这些思想并将其完善化。1753年,林奈的巨著《植物种志》(“Speces Plantarum”)便采用了双名法,后来为全世界的植物学家所采用。 2.双名命名法的优点 此命名法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统一了全世界所有植物的名称,即每一种植物只有一个名称,在国际上通用,便于科学交流,其次,双名法科学性较强,能反映分类系统关系和相对地变动较小(即使有变动,也有据可查),从而提供了一个亲缘关系的大概,在植物学名中包含有属名,因此知道一个种名就容易查知该种在植物分类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3.双名命名法的命名原则 双名命名法是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故第三个词是命名人。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例如银杏的种名为Ginkgo biloba L.。 (1)属名 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若用其他文字或专有名词,也必须使其拉丁化,亦即使词尾转化成在拉丁文语法上的单数,第一格(主格)。书写时第一个字母一律大写。属名的来源主要有: <1>以古老的拉丁文名字命名。如Papaver罂粟属,Rosa蔷薇属,Piper胡椒属,Morus桑属,Pinus松属。 <2>以古希腊文名字命名。如Cycas苏铁属,Cercis紫荆属,Plataus悬铃木属,Oryza稻属,

植物病理超全考点及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 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植物病害 1、什么是植物病害?什么是病程? ①由于致病因子(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出现很多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的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②在植物病害形成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首先是受害组织的生理机能发生变化,然后是细胞或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最后在植株外观形态上显现各种症状。 2、是否所有的植物病变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举例说明。 绝大多数病害发生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导致植物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给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但是,自然界中也存在某些植物病害,对人类来说不但无害反而有益。例如,人们食用的茭白系其幼茎组织感染能促使植株分泌更多吲哚乙酸累生长激素的黑粉菌后形成的一个肥大的变态茎;郁金香感染郁金香碎色病毒后形成的各种杂色郁金香的观赏价值远高于单色花。 3、病害三角和病害四面体分别涉及哪些因素? 病害三角:植物、病原和环境。 病害四面体:植物、病原、环境和人类。 4、什么是病害的症状?什么是病状?什么是病征?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子影响后,显现出来的异常状态称为症状 植物病部表面可见的病原物整体或其一部分或其产生的各种组织称为病症 5、常见的病状分为哪五大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6、常见的病征类型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①霉层并不形成的各种毛绒状物,其颜色、质地和结构变化较大,如绵霉、霜霉,青霉、绿霉、黑霉、灰霉、赤霉等 ②粉层病部形成的白色或黑色粉状物,分别是白粉病和黑粉病的病症。 ③锈粉病部表面小疱状突起破裂后散出的白色或铁锈色的粉状物,分别是白锈病和锈病的病症。 ④颗粒病部产生的大小、形状及着生位置各异的颗粒状物。有的是不易与寄主组织分离的针尖大的黑色或褐色小粒点,如真菌的子囊果或分生孢子果;有的是可与寄主组织分离的较大的颗粒,如真菌的菌核、线虫的包囊等。 ⑤菌索植物根部表面产生的紫色或深色的索状物,即真菌的菌索。 ⑥菌脓潮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的黄褐色、胶黏状、似露状的脓状物,其干燥后形成黄褐色的薄膜或胶粒。菌脓是细菌病害特有的病症。 7、什么是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有哪五大类? 由生物因子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真菌、细菌、菌原体、病毒、线虫和

《农业植物病理学》模拟试卷概述

下半部分农作物病害 《农业植物病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20分,每题2分) 1.水稻最易感染稻瘟病的生育期分别是、、。 2.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途径有、、。 3.稻纹枯病菌的再侵染主要靠。 4.棉花枯萎病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带菌的和,近距离传播主要是、及地。 。 7.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是,防治的中心措施为。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在病害流行上起重要作用的稻叶瘟病斑类型是() A.慢性病斑B.白点病斑C.褐点型病斑D.急性型病斑 2.水稻中后期病害一次用药兼治的最佳时期是() A.分蘖期B.灌溉期C.始穗期D.黄熟期 3.田间普查棉枯、黄萎病的理想共同时期是() A.6月B.7月C.4月D.8月 4.由于三种小麦锈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春季三种锈病在田间发生早迟顺序为()A.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B.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 C.秆锈病—条锈病—叶锈病D.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 5.下列何种病害属于花期系统侵染病害() A.小麦腥黑穗病B.小麦秆黑粉病 C.小麦散黑穗病D.大麦坚黑穗病 6.目前防治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特效药剂为() A.井冈霉素B.川化—018 C.三唑酮D.多菌灵 三、问答题(50分,每小题10分) 1.试述小麦锈病的防治方针及其依据。 2.如何抓好麦类赤霉病的药剂防治。 《农业植物病理学》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稻瘟病菌的田间再侵染主要靠()进行。 A、子囊孢子 B、分生孢子 C、菌丝体 D、卵孢子 2. 稻瘟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气流 B、雨水 C、土壤 D、种子 3. 穗颈瘟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A、抽穗期 B、分蘖期 C、灌浆期 D、苗期 4. 由于三种小麦锈病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春季三种锈病在田间发生早迟顺序为()。 A、条锈—叶锈—秆锈 B、叶锈—条锈—秆锈 C、秆锈—条锈—叶锈 D、条锈—秆锈—叶锈

植物命名法

植物命名法 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 所谓双名命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第三个词是命名人。因此,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学名的写法。 例如银杏的种名为GinkgobilobaL.。 植物的属名和种加词,都有其含义和来源以及具体规定: 1.属名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书写时第一个字母一律大写。属名的来源,简述如下: (1)以古老的拉丁文名字命名。如Rosa蔷薇属、Pinus松属等; (2)以古希腊文名字命名。如Oryza稻属等; (3)根据植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命名。如Polygonum蓼属,poly-用于复合词,示“许多”,gonum示“膝”,意指茎具很多膨大的节。 2.种加词 种加词大多为形容词,少数为名词的所有格或为同位名词。种加词的来源如下: (1)形容植物体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大小、颜色和气味等。如小叶石楠Photiniaparvifolia(小叶的);银白杨Populusalba(白色的)。 (2)表示方位如东方香蒲Typhaorientalis(东方的)。 (3)表示用途如山茱萸Macrocarpiumofficinale(药用的);芋Colocasiaesculenta(可食的)。 (4)表示生态习性或生长季节如葎草Humulusscandens(攀援的);小麦Triticumaestivum(夏季的)。 (5)用人名作种加词是为了纪念该人。一般要把人名改变成形容词的形式,如蒲儿根SeneciooldhamianusMaxim.,oldhamianus来自人名Oldham。 (6)以当地俗名经拉丁化而成如龙眼Dimocarpuslongan(汉语龙眼);人参Panaxginseng (汉语人参)。 (7)表示原产地的用地名、国名。如:杜虹花Callicarpaformosana来自Formosa台湾)。 (8)以名词的所有格形式来作种加词:如虎克芨芨草Achnatherumhookeri来自Kooker (男性)。 (9)以同位名词作种加词时,只要求它与属名在数与格上一致,不要求性别上的一致。例如樟树Cinnamomumcamphora。Cinnamomum樟属,为中性名词,单数,主格,而种加词camphora樟脑,为阴性名词,单数,主格。 3.完整的植物学名应该附加上命名人: (1)命名人通常以其姓氏的缩写来表示。如Linnaeus(林奈)缩写为Linn.或L.。如果

观赏植物分类

观赏植物分类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观赏植物分类 (花卉园艺工---中级) 系统分类法:根据植物的进化系统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它反映植物在自然演化过程的客观规律,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 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单位) 国际植物学会规定,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给植物命名,作为该植物的国际统一名称,即学名。“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词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为形容词。有的在种名后面,还需写出命名人的姓氏缩写,以便考证。 人为分类法:人们为了实际工作的方便而采用的实用分类方法,一般是根据植物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法,虽然没有考虑植物的进化规律,但因其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具有实用、方便的特征,故被广泛应用。 按植物习性分类 1、草本观赏植物。 A、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整个生命史,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直至枯死均在同一年内完成。一般春季播种,夏秋季开花结实,然后逐渐死亡。因此这类花卉常被称为“春播花卉”,如千日红、地肤、百日草等。 B、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整个生命史。播种当年一般只有营养器官的生长,不进行生殖生长和开花结实,到第二年才开花、结实,然后死亡。此类花卉一般是秋播,翌年春夏季开花,因此亦称“秋播花卉”,如石竹、雏菊等。 C、多年生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多年的花卉。分为常绿类与落叶类。

落叶类:因不耐热或不耐寒,地上部分在开花后枯萎,以芽、根蘖或地下根等形式越冬或越夏的花卉。分为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 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菊花、紫菀、芍药。 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发生变态,包括根的变态和地下茎的变态。 块根类:地下根变大呈肥大块状,仅在块根顶端处发芽。大丽花、花毛茛。 鳞茎类:地下茎极度缩短,形成扁平的鳞茎盘,有叶包裹成球形。百合、水仙、郁金香。 球茎类:地下茎缩短肥大,呈球形,内部实心,外部仅有数层膜质外皮,在球茎顶段着生肥大顶芽,侧芽不发达。唐菖蒲、仙客来。 块茎类:地下茎肥大成块状,外形不规则,其顶端有发芽点,可萌芽生长。马蹄莲、大岩桐。 根茎类:地下茎肥大而形成粗大的根状,有明显的分枝,每节上生侧芽和根。美人蕉、荷花。 D、水生花卉:能在水中后沼泽地中生长的花卉。体内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根、茎、叶又形成相互连接的通气组织系统,叶片很薄,常分裂成带状、线状,有的形成异形叶,植株有较强的弹性和抗弯曲能力等。 沉水植物:整个植物体沉浸在水中。金鱼藻。 浮水植物:叶片漂浮在水面。睡莲、凤眼莲、菱。 挺水植物:茎叶大部分挺生在水面以上。芦苇。 E、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贮水组织,呈肥厚多汁变态的植物。 植物蒸腾面积很小,表面有很厚的角质层,有些种类叶已退化,而以茎进化光合作用。有极强的抗旱能力。仙人掌科、畨杏科、景天科、大戟科、菊科、龙舌兰科、马齿苋科。 2、木本观赏植物: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15分,每空0.5分) 1、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4种类型:(普遍型)、(急性型)、(调萎型)、(黄叶型)。 2、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数量抗病性)、(褪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 3、稻瘟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草)和(病种)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4、甜菜丛根病的发病程度与土壤中带毒的甜菜多黏菌的(休眠孢子)或(游动孢子)的量成正相关。 5、烟草野火病最突出的特点是(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6、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虫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 7、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 8、菜豆炭疽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 9、(土壤)带菌是茄子黄萎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病菌也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靠(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传播。 三、选择题(15分,每题1分) 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a ) a.多循环病害 b.单循环病害 c.只有初侵染 d.积年流行病害 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d ) a .三环唑 b .粉锈宁 c .敌克松 d .井风霉素 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c )。 a .分生孢子 b .担孢子 c .游动孢子 d .芽孢子 4、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d )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 b .经常性换种 c .以药剂防治为主 d .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 5、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b )。 a.种子、粪肥 b.土壤和种子 c.土壤、病残体、种子 d.种子、土壤、粪肥 6、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b )后,再要侵染茎秆。 a.叶片 b.花瓣 c.根部 d.果荚 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de )。 a.小麦锈病菌 b.玉米小斑病菌 c.油菜霜霉病菌 d.玉米丝黑穗病菌 e.小麦白粉病菌 8 、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 d )。 a.1951 1961 1971 b.1955 1965 1975 c.1955 1975 1985 d.1950 1964 1990 9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a、b、c、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