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快速消费品(日化)行业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2017快速消费品(日化)行业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2017快速消费品(日化)行业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2017快速消费品(日化)行业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行业薪酬调查报告>由薪酬网-数据部整理编撰,版权由薪酬网所有。 非经授权,严禁抄袭转载。 薪酬网-数据部快速消费品(日化)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序 言

薪酬调查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规范的专业方法和流程,对市场上行业薪酬信息进行

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统计分析,形成能够客观反映市场薪酬水平的数据调查报

告,为企业提供薪酬设计和薪酬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及参考。是企业了解市场薪酬水平最

直接的方式方法。

薪酬网(https://www.doczj.com/doc/927758318.html,)针对各行业的薪酬水平做了连续多年的跟踪调研,全面调

研了中国地区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薪酬网人力资源数据中心为企业提供涵盖薪酬

调查、行业研究、绩效结构、补贴福利等各方面的专业指导建议,提供切实可行的人力调查行业研究绩效结构补贴福利等各方面的专业指导建议,提供切实可行的人力

资源管理方案,帮助企业战略地规划人员架构,建立适合其发展的管理机制,自成立以

来已赢得数万企业的认可及好评。

对于业内企业所支付的薪酬水平来说,由于薪酬水平市场信息不透明所产生的资源浪

费有两种情况:企业薪水相对于市场水平过高,薪酬水平成为企业的负担;企业薪酬水

平过低,又失去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和对内部员工的激励作用,进而造成人才短缺和流平过低又失去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和对内部员工的激励作用进而造成人才短缺和流失。这两种情况都会使企业运行效率的下降,从而失去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薪酬调查不仅使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有了客观的数据支持,同时了解行业内其他企业的

调薪水平、范围,项目等信息,提高了企业自身的运行效率;了解竞争对手或人才来源

群体的整体收入情况;了解资动态与发展潮流总的来讲,企依据市场水平建

群体的整体收入情况;了解工资动态与发展潮流…… 总的来讲,企业依据市场水平建立

自身的薪酬战略体系。通过薪酬调查将内部与外部的薪酬水平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比较。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深化的今天,企业内部的薪酬水平市场化将是大势所趋。而要想

理性地确定企业自己的薪酬水平,借助于薪酬调查结果也将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中国薪酬网--数据部

目 录

一、薪酬调研企业样本分析----------------------------------------------------------1 2. 样本企业性质分布 1. 样本企业规模分布3样本岗位学历分布3)经理层薪酬水平 4. 样本企业营业额分布

二、行业薪酬水平------------------------------------------------------------------3 1. 各层级薪酬水平-按学历和企业性质 1)总经理层薪酬水平 2)总监层薪酬水平 3. 样本岗位学历分布 2. 本行业薪酬结构分布(总监层,经理层,主管层,员工层)

三、行业薪酬增长率-按部门和层级分类--------------------------------------------32 3)经理层薪酬水平 4)主管层薪酬水平 5)专业人员层薪酬水平 6)普通员工层薪酬水平 7)基础操作层薪酬水平

七、行业薪酬水平--福利调研报告-按企业性质分类---------------------------------43八、行业毕业生薪酬水平-----------------------------------------------------------47 1. 毕业生起薪点--按学历分类

2毕业生起薪点按毕业生来源院校类型分类四、各城市薪酬差异---------------------------------------------------------------33五、行业各层级离职率-按部门和层级分类------------------------------------------34六、行业薪酬水平--补贴调研报告-按企业性质分类---------------------------------35 6. 毕业生离职率

九、附录--------------------------------------------------------------------------65 1.薪酬调研方法简介

4. 毕业生起薪点--按毕业后进入部门分类

5. 毕业生薪酬增长率(连续3年) 2. 毕业生起薪点--按毕业生来源院校类型分类 3. 毕业生起薪点--按毕业生专业分类 2.数据有效时间及薪酬口径 3.名词解释 4.关于薪酬网

一、薪酬调研企业样本分析

1. 样本企业规模分布

样本企业规模分布

2000人及以上

9%

1000人及以上

16%

500人及以上

30%

500人以下45%

2. 样本企业性质分布

国有7%

样本企业性质分布

民营39%

外资27%

合资27%

3. 样本岗位学历分布

博士及以上

样本岗位学历分布

高中及以下

23%

专科30%

本科38%

硕士6%

3%

4. 样本企业营业额分布

30亿及以上

7%

10亿及以上

14%

5亿以43%

样本企业营业额分布

5亿及以上36%

二、行业薪酬水平

以下单位:人民币元薪酬口径:年度总现金

1. 各层级薪酬水平-按学历和企业性质1)总经理层薪酬水平-按学历分类

博士及以上/Doctor

1,015,010

1,113,598

1,138,737

1,180,106

1,239,162

800,000 1,200,000 1,600,000 0

400,000

2年以下

2-5年

5-8年

8-10年

10年以上

硕士/Master

907,239

1,005,169

1,098,796

1,153,843

1,142,721

800,000 1,200,000

1,600,000 0

400,000

2年以下

2-5年

5-8年

8-10年

10年以上

2年以下2-5年5-8年8-10年10年以上1,015,0101,113,5981,138,7371,180,1061,239,162907,239

1,005,169

1,098,796

1,153,843

1,142,721

821,037

926,565

989,756

1,108,931

1,130,128

800,000

1,200,000

本科/Bachelor

400,000

25年

58年

810年

2年以下

2-5年5-8年8-10年10年以上

745,695

856,759

912,444

1,011,064

1,078,372

800,000

1,200,000

专科/College

400,000

2年以下2-5年5-8年8-10年10年以上821037

926565989756110893111301282年以下

2-5年

5-8年

8-10年

10年以上

821,037926,565989,7561,108,9311,130,128745,695

856,759

912,444

1,011,064

1,078,372

1)总经理层薪酬水平-按企业性质分类

8549401,150,732

1,249,537

8385181,200,000

1,600,000 外商独资企业

652,825

854,940

838,518

400,000

800,000 25分位值

中位值

75分位值

90分位值

平均值

992,907

1,112,834

1,200,000

外商合资企业

551,408

762,013

753,067

400,000

800,000

25分位值

中位值

75分位值

90分位值

平均值

25分位值中位值75分位值90分位值平均值652,825

854,9401,150,7321,249,537838,518551,408

762,013

992,907

1,112,834

753,067

日化行业盘点分析报告

2006年日化行业盘点分析报告 2006年,可谓是日化市场的多事之秋,“奥美定”、“爱人葡萄籽”等品牌的风波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年中时节,以“SK-II”的“铬钕门”事件为主,“迪奥”、“雅诗兰黛”、“倩碧”、“兰蔻”四大品牌香港跟风,“高丝”、“丁家宜”等品牌陕西“煽风点火”,一时间消费者对“美丽事业”顾虑重重,国家质量监督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化妆品等日化产品的消费者投诉同比上升了43.6%,北京地区的增幅最高,超过了六成。一时间,众多消费者“谈美色变”,化妆品、日化产品的行业成色、信誉和信任度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6年,整个行业市场销售额仍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全年的日化(广义)市场销售额约为1285.55亿元,同比增长10.9%。 一、化妆品产业市场综述 2006年化妆品产业的销售额达到770亿元左右。其中护肤品的比例约为33%,销售额为254.1亿元,美容类产品的比例为31%,其市场销售额238.7亿元,洗护发产品和香水市场比例为36%左右。 从市场情况来看,2006年的化妆品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男士、儿童化妆品发展迅速,但市场份额依然偏小 男士化妆品 几年前就开始叫火,虽然近两年都保持了30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总体的市场规模还是偏小。2006年,男士化妆品的总体销售额为4亿元,虽然中国有将近一亿的男士,处于生理成熟阶段也有消费能力,按每人每年消费100元人民币计算,男士化妆品的市场容量也有100亿人民币,将其视为一座金矿并不为过,但实际的销售额却只有4亿。即使到2010年,调查分析的数据显示销售也不会超过40亿元人民币。目前市场上没有完全成熟的、领行业翘楚的品牌。 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男士有使用化妆品意识的比例不超过2%,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39%。而国内下列因素也造成了男士化妆品该火不火:一是我国男士使用化妆品的观念并未成熟;二是厂家没有进行有效的广告宣传,引导人们去转变观念;三是销售渠道未成熟。男士使用化妆品在

2019年日化行业宝洁分析报告

2019年日化行业宝洁 分析报告 2019年9月

目录 一、全球日用消费品巨头的成长之路 (5) 1、宝洁:日化巨头公司 (5) 2、宝洁的诞生及全球化进程 (6) (1)第一阶段(1837-1889):肥皂、蜡烛起家 (6) (2)第二阶段(1890-1945):创新与发展 (7) (3)第三阶段(1945-1980):拓展新领域,发展迅猛 (7) (4)第四阶段(1980-至今):全球日用消费品巨头 (8) 3、业绩起起伏伏,宝洁宝刀未老 (9) (1)2008年以来宝洁业绩增长触碰天花板,业绩起起伏伏 (9) (2)宝洁宝刀未老 (9) (3)产品覆盖范围广泛,远销世界各地 (10) 二、差异化营销强化多品牌战略 (11) 1、品牌矩阵:专注细分市场,覆盖广泛 (11) (1)公司拥有范围广泛并深受信赖的优质品牌组合 (11) (2)公司全球业务部门分为五大细分市场,涵盖十大产品类别 (12) 2、美容市场增长迅猛,有望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15) (1)五大细分市场稳步发展,美容市场成最大亮点 (15) (2)美容市场增长较快,成公司增长引擎 (16) 3、新兴市场稳中有升,大中华区增长强劲 (17) (1)三大核心区域全球化布局 (17) (3)大中华地区业绩大涨,增长势头强劲 (18) 三、地区扩张+行业扩张铸就全球跨国企业 (19) 1、并购催生最大的日用品公司 (19) (1)宝洁公司的跨国经营历程 (19)

①地区扩张 (19) ②行业扩张 (20) (2)砍掉旗下近80%品牌的宝洁,在持续业绩压力下,再度开启收购模式 (21) (3)受困于业绩的持续低迷,十年以来全球销售额接连出现停滞或者下滑 (22) ①精简营销费用 (22) ②精简品牌数量 (22) ③精简部门架构 (23) 2、稳定的现金流、毛利率、费用率 (24) 3、中国成为宝洁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市场之一 (27) (1)中国市场是宝洁最看重的市场之一 (28) (2)坚持国际品牌本土化营销策略 (29) 四、启示与思考 (30) 1、经验启示 (30) (1)矢志不渝的高广告投入,强化品牌地位 (31) (2)积极应对滞缓局面,焕新品牌重振业绩 (31) (3)持续培育爆款的能力 (32) (4)不甘现状,掘金新市场 (32) 2、对化妆品行业的思考 (32) (1)化妆品公司拥有优质从财务指标和长尾效应 (32) (2)要成长为化妆品巨头必须拥有丰富的品牌矩阵,因此收购是其成长的必然之路 (33) (3)中国目前是全球化妆品行业增速最快的国家,行业红利中必然会促成国产巨头的诞生 (33)

我国日化行业发展概况报告

我国日化行业发展概况报告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将日用化学产品细分为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化妆品、口腔清洁用品、香料、香精及其他日用化学产品。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日用化学产品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相关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产业政策,以及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行业实施监督职能,包括卫生许可证管理、企业生产条件和卫生状况的监管、日用化学产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等,以保证日用化学产品的卫生和使用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生产许可证管理,对生产过程和产品包装计量进行监管,对日用化学产品进行检验,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安全。

(2)行业管理机构 我国日用化学产品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为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 工业协会(简称中国香化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以及下属各地方协会。中国香化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负责推动行业发展;开展产业及市场研究,并收集和发布市场信息,在技术、产品、市场、信息、培训等方面开展协作和咨询服务,提高行业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能力;配合相关部门对本行业产品进行监督;同时,协会还组织会员企业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并收集、整理会员企业的意见,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及意见等。 (3)行业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日用化学产品行业实行“法律约束、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行业协会自律监管、工商与质监监管”相结合的监管体制。主管 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制定产业政策、规划行业发展战略、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等宏观层面的监控管理上,而企业业务管理和产品生产经营等企业层面的监控管理,则完全由企业基于市场化方式运作。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 1、我国日化行业市场现状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等有利因素的促进,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日化产品消费市场之一。2014年中国日化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900亿元,其中化妆品市场规模仅次于日本与美国,

(日化行业)日化用品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九WTO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第一节我国物流业对外开放的基本状况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和趋势衡量,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物流合理化的现状及差距 一般认为物流活动由运输、储存、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组成,物流业规模应为各类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方式的各种经营活动工作量的总和。鉴于我国尚未建立以物流业为基础的统计体系,目前无法准确反映物流的总规模,因此,可根据物流一般要通过运输环节这一特点,以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来大致反应物流的总规模。2000年,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达135.8亿吨和44452.3亿吨公里。 但我国在物流的合理化方面与物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主要表现为: 1、物流组织不尽合理。受资源分布、流通体制、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物资舍近求远、迂回流动的现象较为严重。 2、大量物流活动缺乏专业化、组织化物流服务,服务水平不高,物流费用却不低。 我国目前每万元GDP产生的运输量为4972吨公里,物流费用占GDP的20%左右,而美国、日本上述数据分别为870吨公里和10%,700吨公里和14%。即便扣除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因素,我国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二)物流服务能力的现状及差距 200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达6.9万公里(仅相当于美国在大规模建设铁路时期高峰年一年的铁路建成规模);公路通车里程140余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14公里;主要

沿海及内河生产用码头泊位763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81个;内河通航里程 1l.93万公里;民用机场139个;输油、气管道2.47万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1608.91万辆,其中载货汽车达693.32万辆;铁路机车14472台,货车总数439943辆;水运民用轮、驳船达5128.1万吨位,其中远洋海运船舶2619万吨位;全国商业、物资流通及外贸部门拥有仓库面积达2亿平方米,冷库容量400万吨,铁路专用线800多条;此外,全国散装水泥、联运、批发交易市场、连锁经营等发展迅速,互联网络、电子商务虽受“泡沫”影响发展势头放缓,但仍极具发展潜力。2000年,全国互联网专线用户已达17063万户,涉及电子商务的企业数十万家。 虽然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从适应和满足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角度来看,已无太大制约。但由于交通运输、物资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目前尚不具备按物流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因此,物流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余地。仅以货运汽车的生产率水平为例,美国营运汽车的单车吨年产量约为66万吨公里,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2万吨公里左右。 (三)物流服务水平的现状与差距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逐渐步入较深层次,国外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及提高市场份额,基于现代物流组织理念的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为其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开始出现且发展很快,但这些企业大多具有外商投资或外商培训与指导背景。 我国经济正面临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转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指导方针。我国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也开始大量涌现,“物流热”在全国兴起就是最好的见证。目前,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天津、武汉等经济中心城市物流专业化服务发展较快。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出现,为在高效率前提下组织物流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这些企业数量较少、规模有限,加之服务领域和覆盖范围较为有限,从我国物流总体质量方面的状况分析,专业物流服务的空间和利润潜力还待充分挖掘。 根据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物流质量可以表现为物流时间、物流费用和物流效率3个方面,而我国物流业目前在这些方面的总体表现难尽人意。 一是物流时间长。我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活动所占时间为整个供应过程的90%以上,物流过程中运输以及生产、销售准备过程中的存储所占时间比重又相对较高。目前我国铁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仅46.4公里左右,散装、集装箱等高效运输方式比重较低,装卸时间较长;公路货车的运营速度也不足50公里;内河航运速度更低;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

中国日化行业市场渠道分析报告 (2)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日化行业基本分析 日化行业的分类 日用化工产业是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工产品的产业大类。我国日化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约在13%以上,预计到2010年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制造业下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就下含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下面又分为化妆品制造 850-900亿元人民币/年: (1) 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市场规模 450亿元(2003年); (2) 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市场规模320亿元左右; (3) 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

(4) 香味剂、除臭剂市场规模约10亿元; (5) 驱虫灭害产品市场规模约20亿元; (6) 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市场规模约10亿元。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有约4000家,年销售额在5千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只有不到20%。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总体市场份额已接近80%。截至2003年年底,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本土企业只有重庆奥妮,上海家化,北京三露,深圳丽斯达,湖北丝宝,广州雅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数量不多的外资企业则从几亿至上百亿都有,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强生,雅芳等。 可见,外资,合资企业占绝大部分的高端市场,而高端产品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高档化妆品属于精细化工,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在日化用品高端市场上,本土企业无一入围,留给本土企业的就只剩下中低端市场及大众日化用品。 目前国际上对化妆品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标准各异,可以按化妆品的功用分类,也可以按化妆品的使用部位分类,还可以按状态(剂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功用分类: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空气清 新剂、去痱水、足粉、古龙水、洁面嗜喱等。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眼角霜、 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 ?护发类化妆品:如护发素、头油、发乳、发蜡、防晒香波、药性发乳、调理香波、须后水等。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香水、脱毛膏等。 ?美发类化妆品:如摩丝、定型水、定型嗜喱水、染发香波、直发剂、染发膏、染发摩丝、生发水等。 ?治疗类化妆品:如痤疮水、粉刺露、祛斑霜等。

日用品类市场调研报告

日用品类市场调研报告 日用品类市场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居民消费结构得到大幅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而我们大学生的生活结构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是在校大学生,对学校及学生联系密切。我们就在校大学生的生活结构及日用品消费情况做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 1、调研背景。为了聚集有效资源,选择聚集战略,即只对班里的同学进行调查。 2、调研任务。抽十位同学并对她们所用的日用品进行对比、调查,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3、调研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调研采用深度访问法,定量调研采用问卷调查。 三、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标有: (1)她们基本月消费项目是什么 (2)购买日用品时您最注重的是什么 (3) 哪些因素对您的日用品消费影响较大 四、基本情况与分析 (一) 购买的主要依据 调查显示,注重日用品使用效果(51.4%)注重品牌效应(20.8%)是人们购买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受访人群的72.2%;朋友介绍和折扣优惠占受访人群的17.4%,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而广告宣传、精美的包装等其它因素只占10.4%。以上数据说明,人们在购买日用品的时候更看重它的效果和品牌,而包装和宣传等附加因素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的主导因素。

(二) 最喜欢的日用品品种 (三) 调查显示,佳洁士,高露洁,六神,雕牌,纳爱斯,等受欢迎人数占25.8%,可能与其容易接受的价格有关;强生,相宜本草,大宝,等受欢迎人数基本相同在10%左右;黑人,海飞丝等高档品牌受欢迎的人数明显减少占5%左右,与其不匪的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宁可选择价位容易接受的普通日用品;这些日用平的共同点是能满足消费者的最基本需求,价格适中。 五、结论 在普通日用品市场中,商家的竞争规律基本按传统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这个定律来做,因为普通日用品消耗快更新快,所以大家更注重的是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一个日用品品种要想成功,就得为顾客提供不一样的独特感觉,它包括从产品销售的模式、外包装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类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只有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与创造才能在众多的日用品品种中独树一帜。 (一) 开发设计产品 企业要创名牌,必须开发设计出具有名牌特质的产品。这种开发设计与名牌产品必须具备两大特点:卓越的质量和完美的设计。产品质量是名牌的生命源泉,在创名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优制产品能够给顾客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满足,能够减少顾客的购买风险和代价。因此,人们通常倾向于购买优质产品,使用之后感到满意,还会不断重复购买,并向亲朋好友推荐。相反,消费者不但不会再购买而且会劝阻周围人购买。因此,卓越的产品质量是敲开市场大门,顺利进入市场并不断扩大和维护市场占有率的最根本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产品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企业单靠提高产品质量难以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消费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由产品的经济实用转向产品的美观大方和新颖别致。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竞争手 段很难打动消费者,所以,产品设计已成为企业创名牌,提高竞

[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报告精选)]日化用品行业

[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报告精选)]日化用品行 业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xianlue.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xx-xx年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xianlue. 1 目录 xx-xx年中国日化用品行业发展环境分 析 (4) 第一节 xx-xx年中国经济环境分 析 (4)

一、宏观经济环 境 . ...................................................... . (4)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 析 . ...................................................... (4) (二)城乡居民收入分 析 . ...................................................... .. (7) (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 析 . ...................................................... (7) 二、国际贸易环 境 . ...................................................... .. (10) 第二节 xx-xx年日化用品的行业政策法规分 析 (11)

一、申报程 序 . ...................................................... . (11) (八)产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 估; . (12) (七)产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 料; . (13) (三)生产工艺简述及简 图; . .................................................... (13) (六)产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风险物质的有关安全性评估资料; . (14) (五)使用中国法定计量单 位; . .................................................... .. (14)

护肤品行业分析报告

护肤品行业分析报告 一.润肤品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在今天的中国,润肤品/ 护肤品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2002 年市场规模约为165.6 亿元人民币。 2003 年12 月11 日,在业界流传四年之久的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的传言终于成为事实,这不仅标志着国际巨头欧莱雅集团真正踏入了中国的大众护肤品市场,也意味着中国护肤品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来说,中国润肤品/ 护肤品品牌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70 年代~1982 年):上海品牌垄断国内市场 以上海家化为代表的上海润肤品/ 护肤品品牌在那时风靡全国。至今,很多人对美加净、郁美净、孩儿面、皇后牌珍珠膏等品牌仍然记忆犹新。 第二阶段(1982~1996 年):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土洋品牌泾渭分明 这段时期,跨国品牌如欧莱雅、玉兰油、强生、资生堂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护肤品/ 润肤品营销真正起步,这些品牌以高定价瞄准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与此同时,安利、雅芳等外国品牌把直销模式引入了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广东军团如小护士、丁家宜等上升势头非常快,而大宝集团树立的价廉物美、平民化的品牌路线也非常成功。在这个阶段,跨国品牌和本土品牌各自占据着高端市场和中低端市场,正面交锋比较少。 第三阶段(1996~2002 年):本土品牌专业细分市场突围 2002 年的市场规模是1982 年的200 多倍。同时,消费者对护肤品/ 润肤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滋润肌肤上,还出现了防晒、美白、保湿、祛痘、香熏美容、男性护肤等方面的需求。定位于大众消费品的国内品牌在产品功能上找卖点,从功能市场、细分市场、专业市场上突围。

日化行业分析报告

日化行业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日化行业基本分析 日化行业的分类 日用化工产业是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工产品的产业大类。我国日化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约在13%以上,预计到2010年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制造业下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就下含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下面又分为 900亿元人民币/年:

(1) 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市场规模450亿元(2003年); (2) 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市场规模320亿元左右; (3) 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 (4) 香味剂、除臭剂市场规模约10亿元; (5) 驱虫灭害产品市场规模约20亿元; (6) 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市场规模约10亿元。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左右。 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有约4000家,年销售额在5千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只有不到20%。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总体市场份额已接近80%。截至2003年年底,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本土企业只有重庆奥妮,上海家化,北京三露,深圳丽斯达,湖北丝宝,广州雅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数量不多的外资企业则从几亿至上百亿都有,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强生,雅芳等。 可见,外资,合资企业占绝大部分的高端市场,而高端产品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高档化妆品属于精细化工,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在日化用品高端市场上,本土企业无一入围,留给本土企业的就只剩下中低端市场及大众日化用品。 目前国际上对化妆品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标准各异,可以按化妆品的功用分类,也可以按化妆品的使用部位分类,还可以按状态(剂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功用分类: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空气清 新剂、去痱水、足粉、古龙水、洁面嗜喱等。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眼角霜、 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 ?护发类化妆品:如护发素、头油、发乳、发蜡、防晒香波、药性发乳、调理香波、须后水等。 ?美容类化妆品:如胭脂、唇膏(变色和不褪色唇膏)、眼影粉、眼影膏、粉饼、指甲油、香水、脱毛膏等。

中国日化消费品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日化消费品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中国消费市场整体态势 (2) 一、中国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2) 二、中国消费市场增长驱动 (3) 三、中国消费市场结构变化 (5) 中国日化消费品行业整体态势 (7) 一、日化行业规模增长及格局 (7) 二、日化行业细分市场现状及趋势 (8) 三、日化行业渠道分布及结构 (12) 中国日化消费品企业发展展望 (13) 一、竞争新格局 (13) 二、聚焦与创新 (14) 三、新定位、新品牌、新渠道 (14) 结语 (16)

中国消费市场整体态势 一、中国消费市场宏观趋势 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规划立下目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达成此目标, 2016年至2020年的年均增长底线是6.5%。 尽管与自身相比有所放缓,但近几年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初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2010年间私人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仅达32%,而这一数字在2010-2015年间攀升至41%,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初步预测,未来五年,投资和净出口对GDP 的贡献率将进一步降低,而私人消费的贡献将持续扩大到48%。 图1 2020年全球名义私人消费增长分析 单位: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将从投资为主导转向以消费为主导。未来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将保有惊人的增长空间。根据测算,即使中国的实际GDP增速进

一步放缓至5.5%,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仍将扩大约一半,达到6.5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五年消费市场所带来的2.3万亿美元增量,相当于当下德国或英国消费市场的1.3倍。 二、中国消费市场增长驱动 预测中国消费市场仍将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但带动消费增长的动力与过去有所不同。三股新的力量正在崛起,它们将在未来为消费市场贡献大部分的增长动力。中国消费市场的“新三驾马车”分别是: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的消费者、新世代消费者以及老年消费者。 (一)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人群 在过去几十年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帮助数亿中国人摆脱贫困成为中产阶层,带动了中国消费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消费经济时代,未来消费增长将由急剧增长的上层中产阶层及富裕阶层所拉动。 图2 中国消费市场总量及结构变化 从比例上看,未来五年,上层中产及富裕家庭的消费将占城镇私

护肤品行业分析报告

护肤品行业分析报告一.润肤品中国市场品牌发展历程 在今天的中国,润肤品 / 护肤品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2002 年市场规模约为亿元人民币。 2003 年 12 月 11 日,在业界流传四年之久的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的传言终于成为事实,这不仅标志着国际巨头欧莱雅集团真正踏入了中国的大众护肤品市场,也意味着中国护肤品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来说,中国润肤品 / 护肤品品牌发展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70 年代 ~1982 年):上海品牌垄断国内市场 以上海家化为代表的上海润肤品 / 护肤品品牌在那时风靡全国。至今,很多人对美加净、郁美净、孩儿面、皇后牌珍珠膏等品牌仍然记忆犹新。 第二阶段( 1982~1996 年):跨国公司抢滩中国,土洋品牌泾渭分明 这段时期,跨国品牌如欧莱雅、玉兰油、强生、资生堂等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护肤品 / 润肤品营销真正起步,这些品牌以高定价瞄准高收入的年轻女性。与此同时,安利、雅芳等外国品牌把直销模式引入了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而广东军团如小护士、丁家宜等上升势头非常快,而大宝集团树立的价廉物美、平民化的品牌路线也非常成功。在这个阶段,跨国品牌和本土品牌各自占据着高端市场和中低端市场,正面交锋比较少。 第三阶段( 1996~2002 年):本土品牌专业细分市场突围 2002 年的市场规模是 1982 年的 200 多倍。同时,消费者对护肤品 / 润肤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滋润肌肤上,还出现了防晒、美白、保湿、祛痘、香熏美容、男性护肤等方面的需求。定位于大众消费品的国内品牌在产品功能上找卖点,从功能市场、细分市场、专业市场上突围。比较成功的有小护士(维他命防晒)、索肤特(木瓜减肥)、丁家宜(一洗白)、珊拉娜(祛痘)、大宝(男士也可以用)等。 第四阶段( 2002 年至今):跨国品牌中低端延伸,本土品牌中高端跨越 2002 年以来,跨国品牌对中低端市场发起了进攻。雅芳推出了价格超低的子品牌 "UP2U" ,资生堂在成功的推出了中档品牌 "Aupress" 之后,开始力推中低档品牌 "Za" ,欧莱雅历经 4 年终于得到了 " 小护士 " 。 而本土品牌则不满足于市场份额大、利润却很小的现状,希望打入利润巨大的高端市场。如上海家化推出的 " 佰草集 " 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而深圳丽斯集团高端品牌 " 兰歌 " 的失败,却直接导致了集团的小护士品牌被欧莱雅收购。 二. 2002-2003 年度品牌竞争格局

日化行业分析报告

日化行业分析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日化行业基本分析 日化行业的分类 日用化工产业是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工产品的产业大类。我国日化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约在13%以上,预计到2010年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制造业下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就下含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下面又分为

物胶制造业及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约850-900亿元人民币/年: (1) 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市场规模450亿元(2003年); (2) 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市场规模320亿元左右; (3) 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 (4) 香味剂、除臭剂市场规模约10亿元; (5) 驱虫灭害产品市场规模约20亿元; (6) 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市场规模约10亿元。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有约4000家,年销售额在5千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只有不到20%。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总体市场份额已接近80%。截至2003年年底,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本土企业只有重庆奥妮,上海家化,北京三露,深圳丽斯达,湖北丝宝,广州雅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数量不多的外资企业则从几亿至上百亿都有,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强生,雅芳等。 可见,外资,合资企业占绝大部分的高端市场,而高端产品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高档化妆品属于精细化工,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在日化用品高端市场上,本土企业无一入围,留给本土企业的就只剩下中低端市场及大众日化用品。 目前国际上对化妆品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标准各异,可以按化妆品的功用分类,也可以按化妆品的使用部位分类,还可以按状态(剂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功用分类: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 洁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 粉、空气清新剂、去痱水、足粉、古龙水、洁面嗜喱等。

2018年日化洗涤用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日化洗涤用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 2、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4) 二、行业产业链 (6) 三、行业概况 (8) 1、行业发展历程 (8) 2、市场规模 (10) 3、行业前景 (11) 4、发展趋势 (12) (1)洗涤用品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浓缩化洗涤用品迎来春天 (12) (2)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12) (3)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及家电的智能化发展将引领行业发展 (13) 四、行业壁垒 (14) 1、渠道壁垒 (14) 2、品牌壁垒 (14) 3、规模壁垒 (15)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5) 1、有利因素 (15) (1)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15) (2)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升级 (16) 2、不利因素 (16) (1)产品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技术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16)

(2)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用较弱,技术流失扩散现象较为严重 (17) (3)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17) 六、行业风险特征 (18) 1、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18) 2、市场竞争风险 (19) 七、行业竞争格局 (19) 1、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0) 2、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 (20)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日化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负责制订行业的产业政策、规划以及规章制度,技术政策及质量标准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产品质量监督,主要职责是拟定质量标准及日常质量监管的实施;国家发改委对行业进行宏观监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相关的产业政策,制定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规范,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制定操作规范,应急措施,管理制度,对日用化学产品专门制定了相关的条例。 日化行业重要的自律性组织是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进行行业统计工作;对会员企业的公众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 2、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近年来,相关产业政策列举如下:

日化产品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公司为了推广公司即将面世的新产品,为了有效的提高新产品的销售业绩,使得新产品能够在日化用品竞争激烈的今天取得好的突破,公司对市场、竞争对手和对生产的系列产品的需求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市场调研,从而找到新产品的优势与劣势,寻找好的对策解决现实的问题,使得新产品能够更好的推向市场,更好的推向消费群体。 二日化产业市场背景分析 近年来,中国日化产业蓬勃发展。有2000多家企业和3000多个品牌在这个市场上竞争,个人护理用品不仅间接或直接的为中国超过25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为国内生产总值做出贡献。 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洗涤剂市场和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市场,中国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个人护理用品是中国家庭尤其是数量正在上升的中产阶级的日常主要用品。因此,由于他相对较高的利润率,吸引越来越多的传统中国日化用品公司以及国外大型企业的加入,竞争十分激烈。 据调查,竞争正向二、三线城市及乡镇扩展。该行业在一线城市已经趋向成熟。因此。二、三线城市仍有巨大潜力,因此,要积极开发针对这些市场的产品。另外,尽管传统销售渠道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新的渠道,特别是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我们要拓宽销售渠道,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中档化妆品中,充分竞争的日化市场上,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正日益丧失,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合资品牌占据市场主要份额,因此千百度中马合资企业在这一点上具有明显优势,更应该不断提高营销手段,塑造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抓住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中国日化工品生产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同时,化妆品市场仍将以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快速发展,洗涤剂增长相对较慢,口腔清洁用品市场会随着人们对口腔围上的重视而稳步增长。因此,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所侧重,有所创新,有所计划的开发新产品。 三市场调研方法和结果 (1)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洗发水和沐浴露展开。以下为部分调查洗发水的统计图。 ●首先,产品的价格对于消费 者来说也是是否购买产品的 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对消费 者能接受的价格区间进行了 调查,表明消费者普遍能接 受10~20元的价格区间。 ●其次,我们调查了消费者 乐于接受的广告形式,以 方便公司采取正确的广 告,策略。由图可知媒体 广告还是最重要的广告 形式。

日化行业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日化行业基本分析 日化行业的分类 日用化工产业是生产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化工产品的产业大类。我国日化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约在13%以上,预计到2010年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800亿元。 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标准,制造业下含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就下含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其下面又分为化妆

造业及其他日用化学产品制造业。 850-900亿元人民币/年: (1) 化妆品(含美容化妆品、清洁化妆品、护肤品、发用化妆品)市场规模450亿元(2003年); (2) 洗涤用品(含皂类、洗衣粉、洗涤剂)市场规模320亿元左右; (3) 口腔用品(含牙膏、漱口水等)市场规模60亿元左右; (4) 香味剂、除臭剂市场规模约10亿元; (5) 驱虫灭害产品市场规模约20亿元; (6) 其他日化产品(如鞋油、地板蜡等)市场规模约10亿元。 其中,化妆品产业规模最大。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且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年递增12.9%左右。 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有约4000家,年销售额在5千万元以下的中小型化妆品企业,占了化妆品企业总数的90%左右,市场份额却只有不到20%。外资,合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总体市场份额已接近80%。截至2003年年底,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化妆品企业有50余家,其中5亿元以上的本土企业只有重庆奥妮,上海家化,北京三露,深圳丽斯达,湖北丝宝,广州雅倩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而数量不多的外资企业则从几亿至上百亿都有,如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资生堂,花王,强生,雅芳等。 可见,外资,合资企业占绝大部分的高端市场,而高端产品则意味着更高的利润率。高档化妆品属于精细化工,进入的门槛比较高,在日化用品高端市场上,本土企业无一入围,留给本土企业的就只剩下中低端市场及大众日化用品。 目前国际上对化妆品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标准各异,可以按化妆品的功用分类,也可以按化妆品的使用部位分类,还可以按状态(剂型)分类,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功用分类: 清洁类、卫生类化妆品:如洗面奶、洁面奶、洁面水、洁面露、洁 面霜、面膜、香波、磨面膏、洗手液、洗发膏、花露水、爽身粉、 空气清新剂、去痱水、足粉、古龙水、洁面嗜喱等。 护肤类化妆品(包括营养类和药物类):如雪花膏、冷霜、营养霜、 奶液、蜜、香脂、防裂油、精华素、美白露、防晒霜、防晒水、眼 角霜、凡士林、防晒油、紧肤水、收敛水、保湿露等。

2020年(日化行业)日化用品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

(日化行业)日化用品中国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物流配送研究报告九WTO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第壹节我国物流业对外开放的基本状况 壹、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发展特点和趋势衡量,尚处于起步发展初期,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壹)物流合理化的现状及差距 壹般认为物流活动由运输、储存、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组成,物流业规模应为各类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方式的各种运营活动工作量的总和。鉴于我国尚未建立以物流业为基础的统计体系,目前无法准确反映物流的总规模,因此,可根据物流壹般要通过运输环节这壹特点,以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来大致反应物流的总规模。2000年,全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达135.8亿吨和44452.3亿吨公里。 但我国在物流的合理化方面和物流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小,主要表现为: 1、物流组织不尽合理。受资源分布、流通体制、产业布局和企业生产组织的影响,物资舍近求远、迂回流动的现象较为严重。 2、大量物流活动缺乏专业化、组织化物流服务,服务水平不高,物流费用却不低。 我国目前每万元GDP产生的运输量为4972吨公里,物流费用占GDP的20%左右,而美国、日本上述数据分别为870吨公里和10%,700吨公里和14%。即便扣除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因素,我国的差距也是明显的。 (二)物流服务能力的现状及差距 2000年,我国铁路营运里程达6.9万公里(仅相当于美国在大规模建设铁路时期高峰年壹年的铁路建成规模);公路通车里程140余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314公里;主要沿海及内河生产用码头泊位7639个,其中万吨级之上深水泊位581个;内河通航里程 1l.93万公里;民用机场139个;输油、气管道2.47万公里;民用汽车保有量1608.91万辆,其中载货汽车达693.32万辆;铁路机车14472台,货车总数439943辆;水运民用轮、驳船达5128.1万吨位,其中远洋海运船舶2619万吨位;全国商业、物资流通及外贸部门拥有仓库面积达2亿平方米,冷库容量400万吨,铁路专用线800多条;此外,全国散装水泥、联运、批发交易市场、连锁运营等发展迅速,互联网络、电子商务虽受“泡沫”影响发展势头放缓,但仍极具发展潜力。2000年,全国互联网专线用户已达17063万户,涉及电子商务的企业数十万家。 虽然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已初具规模,从适应和满足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角度来见,已无太大制约。但由于交通运输、物资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目前尚不具备按物流活动规律和需求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因此,物流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余地。仅以货运汽车的生产率水平为例,美国营运汽车的单车吨年产量约为66万吨公里,而我国这壹指标仅为2万吨公里左右。

大学生对日化用品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常用日化品品牌的调查报告记得有一次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题目是“中华牙膏竟然不是中国的”,当时看完以后我也感觉很吃惊,原来一直以来支持的民族品牌只是徒有其名而已。后来慢慢发现,平时用的许多日化品大都不是中国的。 30多年前,由于世界各国间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我国逐渐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今天,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各个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全球化对中国日化品行业带来的影响更为突出。在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日化用品中,国产品牌的产品数量究竟占多大的比重呢?相信至今仍有很多消费者并不清楚自己使用的日化品牌究竟是不是民族品牌。这次调查就是为了了解我们常用的日化品的品牌构成以及它们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并对我国的民族品牌何去何从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常用的日化品的品牌构成,通过调查大致得到一些日化品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分析我国民族品牌的生存和发展。 二、调查时间 2012年11月1日——2012年11月20日 三、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四、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在~~~大学图书馆及~~自习室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收回196份); 2、利用网络:通过人人网、腾讯QQ或电子邮件向好友(在校大学生)发起调查(共计80人)。 五、调查内容 见报告后面所附调查问卷 六、调查结果 1、关于常用日化品品牌 A、大学生常用牙膏品牌

品牌中华高露洁佳洁士其他非 民族 云南白 药 其他民 族品牌 人数77 55 50 39 33 22 所占比例% 27.9 19.9 18.1 14.1 12.0 8.0 品牌所属联合利华高露洁宝洁宝/联民族民族 B、大学生常用洗发水品牌 表2 大学生常用洗发水品牌(样本总数276)品牌飘柔海飞丝多芬清扬其他非民霸王人数94 72 41 28 23 19 所占比例% 34.1 26.1 14.9 10.1 8.3 6.9 品牌所属宝洁宝洁联合利华联合利华非民族民族 C、大学生常用洗衣粉/洗衣液品牌 表3 大学生常用洗衣粉/洗衣液品牌(样本总数276)品牌碧浪汰渍立白雕牌奥妙其他人数102 50 44 39 22 19 所占比例% 37.0 18.1 15.9 14.1 8.0 6.9 品牌所属宝洁宝洁民族民族联合利华—— D、大学生常用香皂品牌 表4 大学生常用香皂品牌(样本总数276) 品牌舒肤佳力士纳爱斯不用其他 人数182 36 28 17 13 所占比例% 65.9 13.0 10.1 6.2 4.7 品牌所属宝洁联合利华民族———— E、大学生常用洗面奶品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