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tm8学习笔记

stm8学习笔记

stm8学习笔记
stm8学习笔记

所用芯片 stm8s105s4

开发环境:ST Visual Develop

Stm8s的库为V1.1.1

CPU频率及所有外设频率/时钟

系统复位后,所有外设时钟均处于开的状态。用户可通过清除

CLK_PCKENR1或CLK_PCKENR2中的PCKEN位来关闭相应的外设时钟。但是在关闭外设的时钟前,用户必须设置相应的位禁用该外设。

为了使能一个外设,用户必须先设置寄存器CLK_PCKENR中对应的PCKEN 位,然后设置外设控制寄存器中的外设使能位。

AWU计数器是由独立于fMASTER的内部或外部时钟(LSI或HSE)驱动,因此,即使寄存器的时钟已被关掉,该外设依然可以继续运行。

例如禁用所有外设时钟:

CLK_PCKENR1 = 0x00;// close all clks of Peripheral

CLK_PCKENR2 = 0x00;

开启定时器TIME1定时器时钟:

CLK_PCKENR1 |= 0x20; //具体参考STM8S_Reference 59页

CPU分频因子:CPU时钟(fCPU)由主时钟(fMASTER)分频而来,分频因子由时钟分频寄存器(CLK_CKDIVR)中的位CPUDIV[2:0]决定。共7个分频因子可供选择(1至128中,2的幂)。如图13所示。

fCPU为CPU和窗口看门狗提供时钟。

时钟分频寄存器(CLK_CKDIVR)

通用端口GPIO

和其他的单片机一样,我是习惯从端口开始学习。Stm8s105s系列最多有7组I/O端口,A~G,而根据不同的封装可能没有其中的一些,在这里根据具体项目,我选择的是44脚封装的。使用任何的外设前,我们都要根据需要的将参考手册和数据手册看一边,当然端口也不能另外了。作为通用的IO口,每一个GPIO端口都有5个对应的寄存器如下表:

vu8 CR1; /*!< Configuration Register 1 */

vu8 CR2; /*!< Configuration Register 2 */

}GPIO_TypeDef;

所有的IO通用寄存器,定义成GPIO_TypeDef这种类型的结构体,结构体中的每个寄存器都是u8类型,这个可以查看stm8库函数类型声明,其实等价于volatie unsigned char这种类型。那么我们就有了

GPIO_TypeDef这种类型。下面是各个端口的结构化定义:

#define GPIOA ((GPIO_TypeDef *) GPIOA_BaseAddress)

#define GPIOB ((GPIO_TypeDef *) GPIOB_BaseAddress)

#define GPIOC ((GPIO_TypeDef *) GPIOC_BaseAddress)

#define GPIOD ((GPIO_TypeDef *) GPIOD_BaseAddress)

#define GPIOE ((GPIO_TypeDef *) GPIOE_BaseAddress)

#define GPIOF ((GPIO_TypeDef *) GPIOF_BaseAddress)

下面是各个端口的起始地址:

#define GPIOA_BaseAddress 0x5000

#define GPIOB_BaseAddress 0x5005

#define GPIOC_BaseAddress 0x500A

#define GPIOD_BaseAddress 0x500F

#define GPIOE_BaseAddress 0x5014

#define GPIOF_BaseAddress 0x5019

#define GPIOG_BaseAddress 0x501E

#define GPIOH_BaseAddress 0x5023

#define GPIOI_BaseAddress 0x5028

上面的部分是硬件的抽象成软件的部分,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进行对寄存器操作了,比如上面的PA_DDR的操作,现在就可以写成GPIO-

>DDR=VALUE;/*指针GPIO当前指向的结构体变量中的成员DDR赋值为VALUE */

这样进行每个端口设置时,肯定要设置使用哪个引脚,速度是多少,哪种模式,这几个对每组端口都是一样的,st有对他进行了封装,如下:typedef enum

{

GPIO_MODE_IN_FL_NO_IT = (u8)0b00000000, /*!< Input floating, no external interrupt */

GPIO_MODE_IN_PU_NO_IT = (u8)0b01000000, /*!< Input pull-up, no external interrupt */

GPIO_MODE_IN_FL_IT = (u8)0b00100000, /*!< Input floating, external interrupt */

GPIO_MODE_IN_PU_IT = (u8)0b01100000, /*!< Input pull-up, external interrupt */

GPIO_MODE_OUT_OD_LOW_FAST = (u8)0b10100000, /*!< Output open-drain, low level, 10MHz */

GPIO_MODE_OUT_PP_LOW_FAST = (u8)0b11100000, /*!< Output push-pull, low level, 10MHz */

GPIO_MODE_OUT_OD_LOW_SLOW = (u8)0b10000000, /*!< Output open-drain, low level, 2MHz */

GPIO_MODE_OUT_PP_LOW_SLOW = (u8)0b11000000, /*!< Output push-pull, low level, 2MHz */

GPIO_MODE_OUT_OD_HIZ_FAST = (u8)0b10110000, /*!< Output open-drain, high-impedance level,10MHz */

GPIO_MODE_OUT_PP_HIGH_FAST = (u8)0b11110000, /*!< Output push-pull, high level, 10MHz */

GPIO_MODE_OUT_OD_HIZ_SLOW = (u8)0b10010000, /*!< Output open-drain, high-impedance level, 2MHz */

GPIO_MODE_OUT_PP_HIGH_SLOW = (u8)0b11010000 /*!< Output push-pull, high level, 2MHz */

}GPIO_Mode_TypeDef;

具体GPIO_Mode_TypeDef;可以查看库中的GPIO.H文件中的详细定义。看下st给出的库提供了那些操作端口的函数吧:

这些函数的详细信息可以参考st的库说明,最好去看下函数的原型代码,这样会有更好的理解。当然了,我在使用的时候也会做一般的说明。

void GPIO_DeInit(GPIO_TypeDef* GPIOx);

void GPIO_Init(GPIO_TypeDef* GPIOx, GPIO_Pin_TypeDef GPIO_Pin, GPIO_Mode_TypeDef GPIO_Mode);

void GPIO_Write(GPIO_TypeDef* GPIOx, u8 PortVal);

void GPIO_WriteHigh(GPIO_TypeDef* GPIOx, GPIO_Pin_TypeDef PortPins);

void GPIO_WriteLow(GPIO_TypeDef* GPIOx, GPIO_Pin_TypeDef PortPins);

void GPIO_WriteReverse(GPIO_TypeDef* GPIOx, GPIO_Pin_TypeDef PortPins);

u8 GPIO_ReadInputData(GPIO_TypeDef* GPIOx);

u8 GPIO_ReadOutputData(GPIO_TypeDef* GPIOx);

BitStatus GPIO_ReadInputPin(GPIO_TypeDef* GPIOx,

GPIO_Pin_TypeDef GPIO_Pin);

void GPIO_ExternalPullUpConfig(GPIO_TypeDef* GPIOx,

GPIO_Pin_TypeDef GPIO_Pin,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介绍到这里,对通用的I/O口有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下面我说说我自己使用的情况:

1、首先新建工程Project,将库文件GPIO.c和GPIO.h复制到该过程目录下,

2、调用st库函数初始化端口IO:

/*函数名(端口PA口,端口第几个引脚PA4,PA5,PA6,IO模式推挽式输出_低电平_10M)*/

GPIO_Init(PORTA, (PIN4 |PIN5 |PIN6),

GPIO_MODE_OUT_PP_LOW_FAST);

GPIO_Init(PORTB, (PIN0 |PIN1 |PIN2 |PIN3),

GPIO_MODE_OUT_PP_HIGH_SLOW);

/*函数名(端口名PB,端口第几个引脚PB0,PB1,PB2,PB3,IO模式推挽式输出_高电平_2M)*/

这样调用函数,初始化端口完毕。

3、在控制输出时,可以调用st库函数,这里我为了快捷,是直接对输出寄存器进行操作。如:GPIOA->ODR |= (1<<4); PA口的的第5为置高。

例如:

Main()

{ u16 i;

GPIO_Init(PORTA, (PIN4 |PIN5 |PIN6),

GPIO_MODE_OUT_PP_LOW_FAST);

While(1)

{ GPIOA->ODR ^= (1<<4); //灯闪烁

For(i=0;i<3000;i++) ; //延时

}

}

串口通信UART

Stm8微控制器家族的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ART1,UART2或UART3)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与使用工业标准NRZ异步创行数据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共数据交换。Stm8的UART提供宽范围的波特率选择,并且支持多处理器通讯。

后面关于宏定义有关的都不再介绍,详情请看st固件库,从这里开始只介绍如何使用st提供的固件库搭建自己的程序。

因为我用的芯片stm8s105s4只有UART2,所有这里直接调用固件库中的uart2.c和uart2.h就可以了。Uart初始化函数如下:

UART2_DeInit(); // uart2中的个寄存器清零

/* UART1 configuration ------------------------------------------------------*/

/* UART1 configured as follow:

- BaudRate = 9600 baud

- Word Length = 8 Bits

- One Stop Bit

- Odd parity

- Receive and transmit enabled //允许发送、接收

- UART1 Clock disabled */

/* Configure the UART1 */

UART2_Init((u32)9600, UART2_WORDLENGTH_8D, UART2_STOPBITS_1, UART2_PARITY_NO, UART2_SYNCMODE_CLOCK_DISABLE,

UART2_MODE_TXRX_ENABLE);

//* Enable the UART1 Receive interrupt: this interrupt is generated when the

//UART1 receive data register is not empty

UART2_ITConfig(UART2_IT_RXNE_OR, ENABLE); //开uart2接收中断

需要了解UART2_Init();可以查看uart2.c中的原型函数

这样,UART2通信已经配置好了,接下来就是使用了。

发送函数如下:

void UART2_SendData8(u8 Data)

{ u8 i;

/* Transmit Data */

UART2->DR = Data;

while((UART2->SR &0x40)==0) ; //我修改的

UART2->SR &= ~(1<<6); //我修改的

}

在你需要发送数据的时候,直接调用UART2_SendData8(u8 Data)就可以了。在串口接收中断中调用读取数据函数:

u8 UART2_ReceiveData8(void)

{

return ((u8)UART2->DR);

}

也可以直接读取寄存器中的数据,

注意:在中断中读完数据后,退出中断前都需要先清中断标志位,调用函数如下:

UART2_ClearITPendingBit(UART2_IT_LBDF);否则中断一直存在。

ADC转换配置:

ADC1和ADC2是10位的逐次比较型模拟数字转换器。提供多达16路多功能的输入通道(实际准确的通道数量在数据手册的引脚描述说明)。A/D 转换的各通道可以执行单次和连续的转换模式。

相对与ADC2、ADC1具有一些扩展功能,包括扫描模式,带缓存的连续模式以及模拟看门狗。请参考数据手册来了解不同型号的ADC1和ADC2的功能信息。

ADC开—关控制

通过置位ADC_CR1寄存器的ADON位来开启ADC。当首次置位ADON位时,ADC从低功耗模式唤醒。为了启转换必须第二次使用写指令来置位

ADC_CR1寄存器的ADON位。在转换结束时ADC会保持在上电状态,用户只需要置位ADON位来启动下次转换。如果长时间没有使用ADC,推荐ADC切换到低功耗模式来降低功耗,这可以通过清零ADON位来实现。

当ADC模块上电后,所选通道对应的I/O输出模块是被禁用的,因此推荐在ADC上电前要选适合的ADC转换通道。

ADC时钟

ADC的时钟是由Fmaster时钟经过预分频后提供的。时钟的预分频因子是由ADC_CR1寄存器的SPSEL[2:0]决定的。

数据对齐

ADC_CR2寄存器中的ALIGN位于选择转换后数据的对齐方式:

右对齐:8个低位数据被写入ADC_DL中,其余在ADC_DH中,读取时必须先读低位再读高位。

左对齐:8个高位数据被写入ADC_DH中,其余在ADC_DL中,读取时必须先读高位再读低位。

我利用ST公司提供的固件库实验如下:

初始化如下(单次转换):

void Sys_ADC1_3_Int(void)

{

/* Init GPIO for ADC1 */

GPIO_Init(GPIOB, (GPIO_PIN_0 |GPIO_PIN_1 |GPIO_PIN_2),

GPIO_MODE_IN_FL_NO_IT); //初始化ADC 端口

CLK_PeripheralClockConfig(CLK_PERIPHERAL_ADC , ENABLE);

ADC1_DeInit();

// Init ADC2 peripheral

ADC1_Init(ADC1_CONVERSIONMODE_SINGLE, ADC1_CHANNEL_0,

ADC1_PRESSEL_FCPU_D2, ADC1_EXTTRIG_TIM, DISABLE,

ADC1_ALIGN_RIGHT, ADC1_SCHMITTTRIG_CHANNEL0, DISABLE);

//ADC1_ITConfig( ADC1_IT_EOCIE,ENABLE); //Enable EOC interrupt 只有在使用ADC中断的时候才打开这一项

/*Start Conversion */

//ADC1_StartConversion();//启动ADC转换

}

这里ADC读取分使用中断方式和不使用两种

不使用中断,启动ADC后等待转换完毕:

ADC1_Init(ADC1_CONVERSIONMODE_SINGLE, ADC1_CHANNEL,

ADC1_PRESSEL_FCPU_D2, ADC1_EXTTRIG_TIM, DISABLE,

ADC1_ALIGN_RIGHT, ADC1_CHANNEL, DISABLE); //配置ADC通道及ADC转换模式 /*数据右对齐*/

ADC1_StartConversion();//启动ADC转换 /*Start Conversion */ while((ADC1->CSR & 0x80 ) != 0x80 ) ; //等待ADC转换完毕

Adc_Value = ADC1_GetConversionValue(); //读取ADC转换数据,先低位,后高位

中断方式: 在ADC中断函数中,直接读取ADC转换数据,

Adc_Value = ADC1_GetConversionValue(); //读取ADC转换数据,先低位,后高位

在主程序中隔一段时间选择ADC通道和启动ADC就可以了。

ADC1_Init(ADC1_CONVERSIONMODE_SINGLE, ADC1_CHANNEL_0,

ADC1_PRESSEL_FCPU_D2, ADC1_EXTTRIG_TIM, DISABLE,

ADC1_ALIGN_RIGHT, ADC1_SCHMITTTRIG_CHANNEL0, DISABLE);

//ADC1_ITConfig( ADC1_IT_EOCIE,ENABLE); //Enable EOC interrupt 只有在使用ADC中断的时候才打开这一项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校本练习: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收集整理)

3.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植被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的是() A.秦岭南坡比北坡林木茂盛 B.横断山区垂直自然带谱明显 C.坐火车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沿途植被明显变化 D.乘飞机看到从海南省到漠河镇沿线植被发生明显变化 2.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脉之间的绿洲属于() A.垂直分异规律B.纬度地带分异的影响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3.导致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D.土壤差异 4.包括两种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5.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森林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6.下列北纬20度纬线穿过的世界陆地自然带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是()A.热带草原带B.热带雨林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7.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是热带荒漠带,而同纬度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却是热带雨林带,虽然气候存在差异,但都是受() A.东南信风的影响B.西南季风的影响 C.东北信风的影响D.中纬西风的影响 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8~10题。 8.该山可能位于() A..赤道附近B.40°S附近C.40°N附近D.极圈附近 9.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 10.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 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

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 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及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2)A、B、C自然带的逐渐更替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变化引起的,属于_________地带分异。在_______纬度表现最典型。 (3)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________(复杂或简单),南坡的基带为________________ ,南坡的雪线较北坡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图中①→③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 环境的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 (2)从图中③→⑤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 环境的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 (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 而陆地自然地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自然地理 环境的___________分异规律。 (4)④处的天然植被应是________________, ⑤处的大型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特 点,⑥处代表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处的土壤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学习笔记整理

教授警句: 金钱铺路,酒肉搭桥。 过路难行钱作马,仇城易破酒为军。 用我的钱去买你的权,再用你的权去赚更多的钱。 夫人路线、线人路线、公子路线。 人生箴言: 政治上把握住方向, 感情上把握住原则, 行动上把握住分寸, 生活上把握住小节。 一昼夜24小时共有480万刹那间,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念仅为0.018秒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世上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事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第一部分公共管理部分 一、政府级别区分 1、中央政府 2、省级政府:22个省政府(包括台湾)、5个自治区政府(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4个直辖市政府(北京、天津、上

海、重庆)、2个特区政府(香港、澳门) 3、地区级政府(省辖区政府、自治州政府) 4、县级政府(县政府、民族自治县政府、县级市政府、旗政府)2300多个 5、乡级政府(乡政府、民族自治乡政府、镇政府) 二、原则 1、高度的中央政权 2、上一级政府只能下管一级政府(不能越级) 3、中央政府依法设机构,由政府负责决定(国务院组织法、编制法),地方政府设机构由地方政府决定(地方组织法参照国务院执行,国务院有的,地方可设可不设,国务院没有的不准设) 三、国务院的组成 1、职能机构:以部、委命名,以部为主,委为辅(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特殊),名称必须前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下部级。 2、直属机构:以局为主,以署为辅,为副部级,除海关总署外,其余不准前面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加“国家”。 3、办事机构,以办公室命名,如侨务办公室,港澳事务办公室、台湾事务办公室,前加国务院。 3、办公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处理内部事务),下设国务

认真收集整理之古代诗歌意象大全(包您满意)

古代诗歌意象大全 一、草木类 1、柳: (1)惜别,留恋,祝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柳永 (2)思乡之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2、梅花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梅花》陈亮 (2)凌寒不屈的顽强。“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张谓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隐者高士的象征。“野经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梦寻梅》方岳 (5)清冷淡雅的美人。“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干。”(“真真”指美女的容貌)《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北曲聊乐府前集今》张可久(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 (7)梅子的成熟又比喻少女的怀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李清照 3、菊花: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寒菊》郑思肖;“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 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 阳》毛泽东 4、松柏:孤直、顽强的性格,高洁的品质。“后 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将赴汝 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刘禹锡 5、莲: (1)喻指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 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 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2)取莲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 静或欢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 居秋暝》王维 (3)取“莲出淤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 寓高尚的情操。“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 瑶池。”《白莲》陆龟蒙 6、梧桐:凄凉、悲伤之感。“春风桃李花 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白居易;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声 声慢》李清照 7、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 僻,离恨,地位卑微。 (1)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青 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乐府《相和歌辞·饮 马长城窟行》 (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 盛衰兴亡的感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 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8、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闲 愁几许,梦逐芭蕉雨。”《点绛唇》葛胜冲 9、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相 思》王维 10、豆蔻:少女美貌、风华绰约。“娉娉袅袅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11、竹: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 逆境、高洁、谦虚。“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 士俗不可医。”《於潜僧绿筠轩》苏轼 12、黍离(禾黍):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 之情。“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扬州慢》 姜夔 13、丁香:愁思或情结。“自从南浦别,愁 见丁香结。”《感恩多》牛峤 14、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黄叶无风 自落,秋云不雨常阴。”《河满子·秋怨》孙洙 15、绿叶:生命力,希望。“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 万里 16、红叶(枫叶): (1)代称传情之物。这种意蕴来源于唐代红叶 题诗的故事。 (2)渲染一种悲愁的离情别绪。“劳歌一曲 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许浑 17、落花(落红、残红、落英、红雨): (1)凋零、失意、苦恼。“晚落花满地, 幽鸟鸣何枝?”《井泥四十韵》李商隐 (2)人生事业的挫折,感叹身世。“正是江 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3)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追怀。“无可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晏殊 (4)感叹红颜易老,生命无常。“花谢花 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红楼梦·葬花 词》曹雪芹 (5)表达闲适、喜悦心情。“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王维 (6)象征奉献和牺牲。“落红不是无情 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龚自珍 18、枫叶(枫林):表现忧伤、愁虑的情感,送 行惜别,自然美的吟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 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白居易 19、桃花:象征美人。“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 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20、稻香:农村生活恬静与清幽。“稻花香 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 沙道中》辛弃疾 21、牡丹:富贵美好。“竞夸天下无双绝, 独占人间第一香。”《牡丹》皮日休 22、桃李: (1)表现春光的美好。“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2)桃李芳媚果蜜,亦将之比美人。“南国 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 (3)喻指门生。 (4)桃李赶在春天开放,春天多花,因此桃李 被寓以庸俗之意。“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 李混芳尘。”《白梅》王冕 23、五柳:隐者的代称。“寒山转苍翠,秋 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 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裴秀才迪》王维

教育心理学整理笔记

概念题及单选题(93题)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行为过程(知,情,意)。 3、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的 心理学的诞生。 4、桑代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的 诞生,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心理学简史:(单选)学派名称,代表人物,基本观点 1)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认为心理和意识是由元素构成。 2)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哲学基础为实 用主义)(意识流) 3)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代表人物有桑代克、斯金纳和巴甫洛夫。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结。 4)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 形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心理学:代表人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流”,把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 ——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包括:“本我”、 “超我”和“自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6、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 人皮亚杰。 1)7、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马斯洛、罗杰斯。强调存在、价值,认为人性是善的,每个人都是受自我实现倾向引导的。 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相关研究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相关未必因果,因果一定相关”。 10、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操作自变量、控制额外变量、测量因变量,以此推断自变量和 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 11、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发展,又叫“皮格马利翁 效应”,也称“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 12、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1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14、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在面对任务时,对自己能否有效应对任务能力 的主观判断和信念。 15、教师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的特点。 16、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的计划、监控和调节能力。体现三个方面:1)、教师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2)、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 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 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17、师爱的心理功能: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18、学习:是指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人教通用)二轮题型强化练一 等值线型(含解析)(书利华教育网为您收集整理)

题型强化练一等值线型 等值线型试题的答题关键是能够从等值线图中获取解答试题所必需的信息。结合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读图名→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小→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读疏密程度→读局部小范围闭合),寻求答题所必需的条件。应特别指出的是,在判断闭合等值线时注意运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方法,比较等值线弯曲处与附近地区数值的关系时,要注意“辅助线法”的运用。 一、选择题 读“等值线图”,回答1~4题。 1.若a、b、c、d、e为数值不同的等压线,则下列各地风力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若a、b、c、d、e为某大城市的等地租线分布图,且数值a<b<c<d<e,则甲地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B.商业区 C.住宅区D.文化区 3.若a、b、c、d、e为北半球某大城市城市热岛的等温线水平分布,则() A.①处风向为偏北风B.②处风向为偏东风 C.③处风向为南风D.④处风向为东风 4.若a、b、c、d、e为等流时线(水流从甲点向四周分流所用时间相等的点的连线,且仅地形影响流速),则下列各地坡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A 2.B 3.B 4.C 解析第1题,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第2题,图示中等地租线呈闭合状,甲地位于中心位置,说明该地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第3题,结合图示知,受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该城市气温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低,说明该城市受低压控制,据此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结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判断各点风向。第4题,根据等

流时线的含义知,③地在相同的时间内流经的距离最远,流速最快,坡度最大。 读“某区域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的落差为147米,回答5~6题。 5.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6.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1 576米B.1 989米 C.2 165米D.2 438米 答案 5.D 6.B 解析第5题,从山峰观察①②③处,中间没有障碍阻挡,都可以观察到;由于山峰与④之间有高地存在,阻挡了观察者视线,不能观测到。第6题,根据题干信息,湖泊处于1 500米与2 0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由于该区域瀑布的存在,使得其海拔最高为2 000-147=1 853米,即湖泊附近河岸海拔高度介于1 500~1 853米之间,据此可以计算出其与山峰的高差介于1 767~2 120米之间,结合选择项即可得出结论。 下图为“某流域某季节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由南向北逐渐减少 B.降水南北多,中部少,西部最少 C.水系密度大的区域,降水多 D.东南部降水最多,西南部降水最少 8.对该区域地形的推测,合理的是()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校本练习: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收集整理)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环境的演化主要是() A.有机进化B.化学演化C.生物演化D.有氧环境演化 2.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 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 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 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 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 3.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运动→两栖动物 4.右图中①②③④⑤依次代表地球发展史的五个地质代。关于这五个代的叙述正确的是(图 中数字代表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A.从①到⑤的名称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B.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是②代 C.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的是③代 D.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在④代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5~7题: 5.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6.根据化石的新老关系,属最古老的一种是() A.①地地层化石B.②地地层化石C.③地地层化石D.④地地层化石7.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 8.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B.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 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二、综合题 9.根据事物的联系把下列内容前的代号填入图中适当位置: A..温室效应B.两极冰川融化C.大量使用矿物燃料D.海平面上升E.全球降水、干温状况变化F.海水膨胀 CO2气候变暖 沿海低地被淹 各国经济结构变化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

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四、中学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五、学生与教师(师生关系) 六、中学课程 七、中学教学 八、中学德育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活动中的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4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 动效率)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使原本由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人掌握)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 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确立 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构成文化本体3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特点为:(一种组织文化、)(整合型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5学校文化既能给学校预订教育目的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这是由学校文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决定的 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性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7校园文化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8(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9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良好的校风对学生个性和品德有陶冶与导向作用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 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 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三)领导 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校本练习:1.4地球的结构(书利华教育网 为您收集整理)

1.4地球的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题。 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2.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岩石圈就是地壳 B.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D.岩石圈厚度一般为17千米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晃 8.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P波都明显下降 C.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以水为敬,祖先早悟生命之根而至圣明。以水为尊,世代相传实为子孙之大幸……一溪一流,爱如生命。水之有魂,长作胜景。水之有灵,久生福运……”,在布依族长老一字一句诵读的《祭水文》中,“2009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唱山祭水’大典”2009年9月28日在雄浑瑰丽的黄果树大瀑布脚下隆重举行。读黄果 树瀑布景观图,回答9~10题。 9.该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有( ) A.2个B.3个 C.4个D.5个 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

Deep Learning(深度学习)学习笔记整理 作者:Zouxy version1.02013-04-08 目录: 一、概述 二、背景 三、人脑视觉机理 四、关于特征 4.1、特征表示的粒度 4.2、初级(浅层)特征表示 4.3、结构性特征表示 4.4、需要有多少个特征? 五、Deep Learning的基本思想 六、浅层学习(Shallow Learning)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七、Deep learning与Neural Network

八、Deep learning训练过程 8.1、传统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 8.2、deep learning训练过程 九、Deep Learning的常用模型或者方法 9.1、AutoEncoder自动编码器 9.2、Sparse Coding稀疏编码 9.3、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RBM)限制波尔兹曼机 9.4、Deep BeliefNetworks深信度网络 9.5、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卷积神经网络 十、总结与展望 十一、参考文献和Deep Learning学习资源

一、概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也就是人工智能,就像长生不老和星际漫游一样,是人类最美好的梦想之一。虽然计算机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台电脑能产生“自我”的意识。是的,在人类和大量现成数据的帮助下,电脑可以表现的十分强大,但是离开了这两者,它甚至都不能分辨一个喵星人和一个汪星人。 图灵(图灵,大家都知道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鼻祖,分别对应于其著名的“图灵机”和“图灵测试”)在1950年的论文里,提出图灵试验的设想,即,隔墙对话,你将不知道与你谈话的,是人还是电脑。这无疑给计算机,尤其是人工智能,预设了一个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工智能的进展,远远没有达到图灵试验的标准。这不仅让多年翘首以待的人们,心灰意冷,认为人工智能是忽悠,相关领域是“伪科学”。 但是自2006年以来,机器学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图灵试验,至少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了。至于技术手段,不仅仅依赖于云计算对大数据的并行处理能力,而且依赖于算法。这个算法就是,Deep Learning。借助于Deep Learning算法,人类终于找到了如何处理“抽象概念”这个亘古难题的方法。

精品导学案:细胞增殖(2)(生物备课大师为您收集整理)

重 点 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难 点 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札记学习内容及过程学习札记 二、无丝分裂 1.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结构出现 问题:在无丝分裂过程中,DNA发生复制吗?________________ 2.实例:蛙的红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等 【必背内容】1.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2.无丝分裂的特点 【课堂练习】 1.下列哪项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线粒体产生大量ATP C.中心体周围发射出星射线 D.高尔基体数目显著增多 2.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的主要特征是() ①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②纺锤体消失③核仁出现 ④核膜出现⑤细胞板出现⑥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⑤⑥ 3.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板处聚集较多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 B.叶绿体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4.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5.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 (2)此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条,①和⑤两条染色体是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3)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____________位置出现____________, 并由细胞中央向四周逐渐扩展形成________________,最终分裂为 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 6.下图是果蝇体细胞在连续有丝分裂时期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根据曲线回答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为止。 (2)细胞分裂末期是________段,此时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为________。 (3)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________段。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_______段。

如何收集整理资料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如何收集、整理资料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资料打交道。不论是课堂上的教学,或者是撰写教学设计、研究论文。还是我们主、参研的各级课题,都必须收集和整理资料。说到收集资料,大家都可能要笑,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经常做到的啊!比方说:好的教案收集到。好的论文我发表网上、保存在U盘上等。这些都是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大家天天做,说起来确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合资料形成成果,以期达到学习并创造成果的目的。但是一问到收集资料的原则和要求,可能未必每位教师都答得出来。虽然各学科领域不同,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有差异,但是收集资料的技巧和动因却是相同的。只有掌握了收集资料的技巧并能使用各项资源,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才是最有效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收集并整理资料。 下面我们分七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 一、资料的定义及分类;二、收集资料的目的 三、收集资料的原则;四、收集资料的流程; 五、收集资料的方法;六、资料的鉴别; 七、资料的整理 一、资料的定义及分类 (一) 什么是资料 资料是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各种思想和各种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一切印刷品和视听材料的统称。它通常指书籍、报纸、期刊、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书、技术标准、产品目录、产品样本、设计图纸、实物样品、历史档案、电子出版物,如光盘、录音带、录像带,网络出版物,等等。(特征)(二)文献资料的分类 1、按照资料获取方式分为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 直接资料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自身的观察、体验、感受、实验、调查而得来的。(课堂实录、问卷调查等)间接资料是指人们通过问读书籍报刊、听看广播电视及微机、因特网等各种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信息资料。 2、按照资料的呈现方式分为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 法拉兹·日·阿卜——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文献资料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是记录、积累、传播和继承知识的最有效手段,是人类社会活动中获取情报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交流传播情报的最基本手段。(1)最主要的是根据载体把其分为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A印刷型:是文献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铅印、油印、胶印、石印等各种资料。优点查可直接、方便地阅读。B缩微型:是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的文献,又可分为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优

精品导学案:ATP(生物备课大师为您收集整理)

重 点 1.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式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难点 理解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 札记 学习内容及过程 学习札记 【课堂练习】 1.一个ATP 分子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 ) A .1,2,2 B .1,3,2 C .2,1,2 D .2,2,1 2.在ATP 中,水解后能释放大量化学能的键位于 ( ) A .腺苷与磷酸基之间 B .磷酸基内部 C .磷酸基团之间 D .腺苷内部 3.ATP 分子结构简式和18个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 A .A —P —P ~P 和18个 B .A —P ~P ~P 和36个 C .A ~P ~P 和36个 D .A ~P ~P ~P 和56个 4.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 的是 ( ) A .K +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 .小肠吸收氨基酸 D .神经冲动在中枢传导 5.在植物体内产生ATP 的生理过程有 ( ) A .呼吸作用、渗透作用 B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D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6.ADP 转变为ATP 需要 ( ) A .Pi 、酶、腺苷和能量 B .Pi 、能量 C .能量、腺苷和酶 D .Pi 、能量和酶 7.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生物体内ATP 与ADP 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 C .ATP 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 .ATP 中含有的元素是C 、H 、O 、N 、P 8.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 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 A .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 .ATP 是能源物质 C .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 .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 9.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能物质依次是 ( ) A .糖类、蛋白质、脂肪 B .ATP 、糖类、脂肪 C .糖类、ATP 、脂肪 D .糖类、ATP 、蛋白质 10.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可表示为:ATP ADP + Pi + 能量。 (1)当植物细胞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时,以上反应向 (左、右)进行。 (2)上述反应中的酶Ⅰ和酶Ⅱ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3)在植物细胞内形成ATP 的能量可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形成ATP 的能量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 (4)请写出ATP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简式中的A 代表________________,P 代表________________,“~”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________________。 (5)ATP 中的两个“~”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是构成____________(物质)的基本单位。 酶Ⅰ 酶Ⅱ

笔记学习时间整理

笔记学习时间整理 (2011-06-07 20:02:14) 转载▼ 标签: 杂谈 1. 史上最灵活!八爪鱼圆梦记录术 2. 笔记女王的手帐活用术 3. 笔记女王的手帐活用术偷看别人的笔记 4. 记事本圆梦计划 5. A6全能笔记术 6. 考上第一志愿的笔记本:东大合格生笔记大公开7. 实现一生梦想的笔记本 8. 晨间日记的奇迹 9. 笔记成功术 10. 超效率资料整理术 11. 超简单记事本:备忘录活用术 12. 我的超级备忘录

九宫格圆梦计划 14. 一张A4立即成为生活效率王15. 效率10倍的万用手册工作术16. 成功者的笔记本都记些什么17. 活用记事本设定工作目标18. 心智图笔记术 19. 我这样考上东大和哈佛 20. 笔记本成功法 21. 一生受用的分类技巧 22.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23. A4纸工作法 24. 早上3小时完成一天工作25. 早上3分钟,打造成功习惯26. 早上3分钟的情报速度术27. 超有效备忘录

早上十点以前搞定工作:黄金时间管理56招29. 数位时间管理达人 30. 弘兼宪史教你活用记事本 31. A4资料夹成功术 32. 记事本成功法 33. 整理术 34. 史上最强整理术 35. 一目了然,超简单懒人整理术 36. 活用记事本设定工作目标 37. 弘兼宪史上班族整理术 38. 数位文件管理大人 39. 工作致胜笔记术 40. 时间管理成功术 41. 最强的时间管理术 42. 心智图学习法3:笔记高手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 44. A4一枚工作术 1. 大整理术 2. 图解超高效资料整理术 3. 超说服力资料整理术 4. Iphone资料整理术 5. 阅读力 6. 超阅读力,不夸张!1分钟读懂一本书 7. 早上10点以之前完成工作 8. 3天搞定一周工作:东京女社长的超强时间管里法9. 时间管理高手 10. 青小鸟的圆梦时间手帐术 11. 油漆式速记法 12. 我为什么开始30分钟学习法

alias学习笔记整理

第一章基本工具的认识及使用1.ctrl+shift+鼠标左键 ctrl+shift+鼠标中键 ctrl+shift+鼠标右键 2.alt+A 删除 鼠标左键---在选择与非选择间转换 中---只选择点击的物体 右----取消选择物体 3.shift+alt+zuo=旋转 shift+alt+中=移动 shift+alt+you=缩放 5.鼠标中——拖动 6.ctrl捕捉点 alt捕捉网格 ctrl+alt捕捉线 7.货架的保存:在工具架标签行空白处单击拖动---save 8.第三个按住shift键单击 skin画曲面 9.revole话旋转体 local按照几何中心旋缩 捕捉绿点,改变旋转轴 10.planar让一个封闭的在一个平面上的线变成一个平面

crv phr将不再一个平面内的不封闭的曲线平面化 捕捉+鼠标中建-----沿水平移动不改变远造型(对于封闭的不在同一平面的曲线手动移 动cv点) 捕捉+鼠标右键--------沿竖直移动 11.1个跨度比较好两个Cv点之间叫一个跨度 12.控制面板或control on 打开CV点 ctrl +鼠标移动选取CV点 上下移动改变曲度 曲面确认无误删除历史 13.旋缩时第二个CV点与第一个水平对齐(鼠标中键),保证上表面是一个平整的面 14.pick ----hull----center pivot-----move缩放 15.extrud 放样:先单击截面,再单击路径 16. contrl panel-----transparecy-----canvases调整画面透明度 17.draft拔模 18.(surface fillet )倒角半径值增大可以导出不相邻的两个面的倒角 调节倒角flow control------start…… 19.剪切需要有COS线 surface edit-----Intersect找出交线------trim(剪切)

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反思 ◆您如今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 ?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搜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教学反思我刚接手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第二堂课,本学期一末尾是复杂的统计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的例2。上课之前,在备课这个环节我细心研读了教材和教案,学习目的、学习重难点、教学进程,由于阅历完善,我向同年级的李教员讯问了她本节课的教学思绪,结合教参,我找到了自己觉得比拟适宜的方法。 首先我率领大家回忆温习上节课〔例1〕的重点知识,上节课我们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统计出了本班同窗最喜欢的校 服颜色,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等等。经过说话,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教员明天想请大家帮一个忙,一同来评选出一名得力的数学小助手。 由同窗们引荐两名心目中最满意的人选,但是选谁更适宜呢?大多同窗都说出了上节课的方法,举手表决。但举手这种方式,它也有一定的限定要素,有时分会存在很多人情要素,能够会影响同窗之间的和睦勾搭,这个时分呢,我们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效仿李教员的方法,我预备直接在课堂演出示投票这个进程,让同窗们人人参与,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在实的去感知这个投票的进程。在统计票数的时

分,找几名同窗上讲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载,其他在座的同窗来监视。刚末尾还担忧时间不够,这样课堂也能够会比拟混乱,但这节课上去,我觉得效果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有些细节之处,确实是需求留意的,在选同窗时,由于节省时间在黑板上我只写了一个姓氏,其中有一个同窗姓朱,在唱票的时分就闹了一些小笑话,朱同窗,王同窗,朱同窗,朱同窗读的快时也就把同窗两个字省略了,结果就成了朱,王,朱,朱一个王,两个朱同窗们不由也都笑起来了,不过我真不是故意的,孩子们也都挺懂事,没有一个同窗故意捣乱的,倒生动了课堂气氛,这多亏于往常班主任教员对他们习气的培育。课堂上由教员来念结果,这样也就可以适当的掌握速度,节省了不少时间呢。并且还要保证下台板演的每团体都是用不同方法来记载的,这样更便于比拟。最后我们得出画正字这种方法是最方便清楚的,一个正字代表五票,还可以充沛应用5的乘法口诀快速的算出票数。但觉得十全十美的中央就是在这个知识点上没有强调到位,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愈加的突出重点,屡次强调。 在剖析结果时,有这样一个效果:有两位同窗出勤没能来,假设他们也投了票,结果会怎样?刚说到这个效果,就有一个同窗举手说教员,我们班也有一个同窗请假了,加起来的人数不对!我回头看了看刚刚的统计结果,确实少了一票,就立刻表扬了这位擅长观察擅长动脑思索的同窗,顺势引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