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郑曼琳

班级2班

学号3011207300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郑曼琳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2班

摘要目前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虽然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节能减排,但是CO2的排放量只增无减,由是,CO2的捕获技术营运而生,CCS技术将是现今各国研究重点。文本将重点介绍烟气中CO2的捕获技术与进展。

1. 产生背景

现今的地球环境逐渐恶劣,其中温室效应就是一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是由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造成,而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饮用水的减少、海水的盐浓度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平均气温升高、洋流的变化与厄尔尼诺频发等问题,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大气中增长的CO2四分之三归因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以煤炭、天然气、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占了世界能源结构的85%。1995年至2005年间,CO2平均浓度上升

1.9ppm/年,约为每年4GTc(IPCC,2007)在1970年至2004年间,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在1990年-2004年间增加了28%),在2004年,CO2的排放占人为GHG总排放的77%。而我国07年我国CO2排放量为59.6亿吨,已位居世界第一。由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应运而生,CO2的捕获和固定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继续使用化石燃料而又不会遭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可靠选择。

2. CO2的捕获技术

CO2的分离成本占总的碳捕获和存储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约80%),所以首先要找到高效的CO2捕获方法。目前工业上使用比较广泛的CO2捕集和分离技术有许多种,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微生物固定法等。具体见下表

表1 CO2分离方法及其特点

2.1. 吸收法

吸收法可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是指利用CO2的溶解性,在高压或低温条件下,选择合适的溶剂使CO2并将其除去的方法。典型的物理吸收法有加压水洗法、吡咯烷酮法、Selexol法、Flour法、Rectisol法等。化学吸收法是利用二氧化碳的酸性性质,通过加入碱性化合物与其进行反应而实现分离CO2的效果,此法通常需要热法再生。化学吸收法主要有热钾碱法和醇胺法两大类。

化学法具有吸收速度快、吸收能力大及投资少等优点,但存在能耗高、胺降解损耗大、设备腐蚀严重等技术难题。物理法的关键就是寻找性能优良的溶剂,即对CO2溶解度大、选择性好、沸点高无腐蚀、无毒性、性能稳定。化学法较物理法相比更为成熟,故工业上大多采用化学法。

图1 化学吸收法工艺流程

2.2.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二氧化碳选择性可逆吸附的性质实现分离的,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一种用微孔或中空材料支撑的固体吸附剂来解决吸收法中存在的腐蚀性、高再生能耗等问题。固体吸附材料有有机胺嫁接固体吸附剂、金属有机骨架(MOFs)、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s)、高温固体吸附剂等。然而固态的吸附过程比液态的吸收要复杂得多,所以吸附

法还没有正式应用。另外,这些吸附材料的吸附过程大多都是物理吸附,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十分剧烈。因此,在温度波动随时可能发生的实际条件下,这些材料都不能直接作为CO2捕获可靠的吸附剂。

2.3. 膜分离法

膜技术的优点是增加单位体积的传质面积,避免气液接触表面产生的相关问题,膜分离

烟道气CO2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膜分离工艺流程图

从烟气中回收CO2有很多种膜可以采用:常用的是束状有机膜,当烟气流经膜管时,壳层流动的胺溶液就吸收了烟气中的CO2,而不会吸收其它的杂质;另一个方向是无机膜,溶胶-凝胶过程形成的胺基功能硅膜可以选择性从CH4和烟气中分离CO2。经过修饰的硅膜,由于胺和CO2之间的键合力更强,可以在运输的其它气体如O2、N2和SO2阻塞通道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吸附CO2的能力。

膜技术研究的方向是找到一种薄层复合聚合膜和捕捉结构,增加CO2在膜中的迁移速率,减少所需膜面积。这种研究包括膜组件的分布情况,找到一种可以应用在电厂的最优结构,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增加膜的传质力。新墨西哥矿物和技术研究机构(New Mexico Tech )正在从事分子筛膜的研究,利用分子筛严密而整齐的孔径网状晶体结构,一方面具有较高的CO2吸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分子选择性吸附。该机构目前的研究工作就是从N2中高

温分离CO2,膜操作温度的目标是400℃。日本Yamaguchi大学制造出一种沸石矿物膜,在200℃下,烟气中的CO2通过膜的速度是N2的100倍。美国Envirogerics System公司开发出一种名为压缩机“Gasep”的新型CO2分离装置,是采用醋酸纤维素不对称膜(活性层为10 mm,多孔性支承层约0.2 mm),以螺旋卷式膜组件构成,从天然气中分离回收CO2,该膜使用3年仍无明显损坏。由于中空碳纤维膜组件其产量较高可以弥补价格上的缺陷,其经济效益较好,在以色列已实现商业化规模生产。这种膜适于回收空气或生化气流中的CO2,其中在空气中选择性回收CO2的能力是普通聚合物薄膜的2倍。

膜分离技术有着光明的前景,但是膜的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清洗过程复杂,投资维修费用高昂等问题限制了此法的广泛使用。

2.4. 微生物/藻类体系

生物体系是借助于CO2在微生物体内尤其酶中的自然反应达到从烟气中分离CO2的目的。微生物/藻类具有光合速率快、繁殖快、易与其他工程技术集成等特点,在CO2的吸收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虽然微生物/藻类固定CO2技术具有极高的价值,从理论上讲是最有效的CO2固定方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像捕获速度太慢,环境条件严格等。

2.5.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可以溶解气态的CO2,在几百摄氏度的范围内都是稳定的。故而,可以使其从未冷却的烟气中回收CO2。做为一种新型的CO2固定体系,离子液体可以通过吸附或转化这两种方式来处理CO2。

离子液体作为一类全新的绿色介质和软功能材料,具有低挥发性、可设计性、热稳定性好、液态温度范围宽等独特的性质,为创建高效、清洁、节能的新工艺提供了新机遇。

3. CCS技术

碳收集中的二氧化碳捕获封存技术(CCS)

碳收集中的二氧化碳捕获封存技术(CCS) CO2作为含碳能源消耗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温室气体,设法对其进行节能减排而捕捉和封存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碳捕获和碳封存的技术方法,以及CCS技术在储存方面存在的问题。 CCS技术概述 二氧化碳(CO2)捕获和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技术。CCS 技术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迈向低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CCS技术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通过此过程,CO2将被压缩、输送并封存在地质构造、海洋、碳酸盐矿石中,或是用于工业流程。 它主要用于处理大型的CO2点源排放,例如大型化石燃料或生物能源设施,主要CO2排放型工业、天然气生产、合成燃料工厂以及基于化石燃料的制氢工厂等。 CCS技术目前仍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 ①二氧化碳的永久安全埋存; ②二氧化碳能否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 ③如何采取国际协商一致的程序以独立核查监测二氧化碳的相关活动; ④怎样降低碳捕集埋存的成本,以大规模实施这一技术等。

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需要进行相应的工业实践及理论研究。 在理论上,CO2的捕获封存技术包含了捕获和封存两个方面。碳捕获分为燃烧前捕获、富氧燃烧捕获和燃烧后捕获。碳封存方式有地质封存、工业利用、矿石碳化及生态封存等,其中地质封存是主流方式。 碳捕获 1.燃烧前捕集技术 燃烧前捕集技术的反应阶段如下: 首先化石燃料先同氧气或者蒸汽反应,产生以CO2和H2为主的混合气体(称为合成气)。 待合成气冷却后,再经过蒸汽转化反应,使合成气中的CO转化为CO2,并产生更多的H2。 最后,将H2从CO2与H2的混合气中分离,干燥的混合气中CO2的含量可达15%~60%,总压力2~7MPa。 CO2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并捕获和存储,H2被用作燃气联合循环的燃料送入燃气轮机,进行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这一过程也就是考虑了碳的捕获和存储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 从CO2和H2的混合气中分离CO2的方法包括:变压吸附、化学吸收、物理吸收(常用于具有高的CO2分压或高的总压的混合气的分离)、膜分离(聚合物膜、陶瓷膜)等。

烟气中二氧化碳处理及分离现状

烟气中二氧化碳处理及分离 张成12721617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本文阐述了二氧化碳各种分离回收方法的原理及工艺特点,分析了各生产工艺的优缺点及适应性,为分离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技术依据,并指出了二氧化碳的应用范围及前景。利用生物法分离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分离处理燃放气是新世纪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二氧化碳;分离;处理 Treatmentand Separationof Carbon Dioxidefrom Flue Gas ZhangCheng 1272167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2,china)Abstract: Principles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a variety of processes for CO2recovery,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processes and their adaptabilities were analyzed, the technical basis for reclaim carbon dioxide was offered, and application ranges and prospects of carbon dioxide were also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Furthermore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green-house effect”in the 21centery can be mainly biological methods in separating and fixing carbon dioxide in the air and physical or chemical methods in separating and processing the combusted gases. Key words: 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treatment 1.引言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扩大,大量的CO2气体排放到了大气环境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粮食安全、能源等构成严重威胁。2008年全球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近292亿吨,中国达60亿吨。科学界一致认为,近100年来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特别是CO2浓度剧增导致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CO2是全球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全部温室气体的50%,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能源环境研究领域受关注最多的温室气体。在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 ℃~5 ℃,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 ℃,气候将明显变暖。气温

第五章动态网页的制作

第五章动态网页的制作精练试题 第一节动态HTML 一、选择题: 1.(单选题)()是动态HTML的简称,它其实并不是一门新的语言,只是HTML、 CSS和客户端脚本的一种集成,即一个页面中包括HTML+CSS+JavaScript(或其它客户端脚本)。 A.HTML B.XML C.DHTML D.XHTML 答案:C 2.(单选题)在网页中的HTML代码嵌入JavaScript,应该使用的标记是()。 A.<script></script> B.<head></head> C.<body></body> D.<!--...//--> 答案:A 3.(单选题)如果想要在网页打开时弹出一个提示对话框,应该在标签中的 ()事件加上JavaScript代码? A.onFocus B.onMouseOver C. onMouseOut D. onLoad 答案:D 4.(单选题)样式表(CSS)在网页制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样式表内容定义文 字具有删除线,它将会影响网页中的()效果? A.所有文字 B.表格中的所有文字 C.段落中的所有文字 D.层中的所有文字 答案:C 5.(单选题)在网页中定义样式表,其内容一般位于()标签之间。 A. 和 B. 和

C. 和 D.

答案:B 6.(单选题)用FrontPage编辑网页时,要在网页中插入“滚动字幕”,应使用菜单 ()。 A. “插入/表单” B.“插入/符号” C. “插入/文件” D. “插入/组件” 答案:D 二、填空题: 7.文档对象模型是动态HTML的核心内容,简称为,它体现的是网页各元素 之间的关系。 答案:DOM 第二节使用表单创建交互访问 一、选择题: 1.(单选题)通过表单,用户提供的数据可以提交到()上处理。 A.计算机 B.主机 C.WEB服务器 D.数据库 答案:C 2.(单选题)网页中的表单对应的标签是()。 A. 和
B. C. 和 D.
答案:D 3.(单选题)如果想在表单中增加让用户输入姓名的表单域,应该选择()。 A.单行文本框 B.滚动文本框 C.复选框 D.下拉菜单 答案:A 二、判断题: 4.在FrontPage中插入表单后,默认是没有按钮的,所以要自己添加提交表单的按钮。 ()

碳捕捉与封存(CCS)技术

1.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研究进展 一、前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而这一气候变化的发生是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所产生的自然温室效应紧密联系的。CO2是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气体,它产生的增温效应 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留存期最长,可达到200年。 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努力。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表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行动意愿,是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建立的基 本国际政治和法律框架。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规定了2008-2012年全球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具体目标,提出了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指标,该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为了尽可能减少以二氧化碳(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人类正在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以及国家间合作,从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等层面探寻长期有效的解决途径。近年来兴起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国际社会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 二、碳捕获和存储的科学和方法学问题 碳捕获和存储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地质碳捕获和存储(包括陆地地质结构和海底以下地质结构)及海洋碳捕获和存储。海洋碳捕获和存储主要有2种方式:一是将CO2通过固定管道或移动船舶注入或溶解到水柱中(通常在地下1 km);二是通过固定管道或离岸平台 将其存放于深于3 km的海底。海洋碳捕获和存储及其生态影响仍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国际社会推动的只是地质碳捕获和存储,本文也不对海洋碳捕获和存储的技术及影响进行研究。 另外,地质碳捕获和存储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固碳是不同的,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对CO2的吸收是一种自然碳捕获和存储过程。陆地和海洋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利用CO2合成有机物,它们能够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吸收CO2。 2.1 碳捕获和存储的概念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检测仪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检测仪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检测仪(SK-600-CO2)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O、CO2、CO2、CO2、CO2、DMF、CO2、CO2、CO2、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烟气排放二氧化碳检测仪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注意:烟气排放二氧化碳检测仪(SK-600-CO2)在不同的应用环境或行业有不同的别名,如烟气排放二氧化碳检测仪二氧化碳CO2变送器二氧化碳CO2探测器二氧化碳CO2探头便携式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CO2气体浓度检测参数 ●工作电压DC5V±1%/DC24±1%波特率9600 ●测量气体二氧化碳CO2气体●检测原理电化学 ●采样精度±2%F.S●响应时间<30S ●重复性±1%F.S●工作湿度10-95%RH,(无冷凝) ●工作温度-30~50℃●长期漂移≤±1%(F.S/年) ●存储温度-40~70℃●预热时间30S ●工作电流≤50mA●工作气压86kpa-106kpa ●安装方式固定安装●质保期1年 ●输出接口多种●外壳材质铝合金 ●使用寿命2年●外型尺寸 ●183×143×107mm(L×W×H)1.5Kg(仪器净重) ●测量范围详见选型表 ●输出信号TTL(标配)RS485,(常规)/4-20mA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点项目 “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封存技术”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二氧化碳因具有温室效应被普遍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研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高效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推动二氧化碳减排,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针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迫切需求,瞄准国际技术前沿,研发吸附、吸收等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探索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提供科技支撑,项目下设3个课题。 二、指南内容 课题一、二氧化碳的吸收法捕集技术 研究目标: 研发先进实用的CO2高效吸收溶剂、吸收塔填料以及新型高效吸收分离设备和分离技术,发展CO2吸收分离过程模拟和集成优化新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着重研究解决CO2捕集的高能耗和高费用问题,进行中间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CO2的技术方案。 研究内容: (1)新型高效吸收溶剂的研制 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CO2排放源,采用分子模拟、分子设计和

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发高性能、低能耗和低腐蚀性的化学、物理及化学物理耦合吸收溶剂。测定其中CO2的吸收溶解度和吸收-解吸动力学,建立相应的溶解度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吸收性能和溶剂分子结构的定量关系,根据不同气体情况研制和优化溶剂体系,并进行硫、碳一体化脱除、以及膜—吸收耦合等新技术的探索性研究。 (2)特大型吸收设备强化和过程优化 通过先进的实验测量技术、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特大型分离设备强化的途径,研制高效吸收塔填料等塔内构件;发展CO2吸收分离过程模拟优化技术,研究节能降耗的新流程,继而形成吸收法捕集CO2的集成技术方案及开发平台。进行中间试验,获取工艺和能耗数据,进行技术经济与风险评价。 主要考核指标: (1)针对燃煤电厂等工业的CO2排放源,研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溶剂。 (2)研发1~2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效吸收塔填料。 (3)通过过程模拟优化和中间实验,形成1~2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吸收法捕集CO2的新技术。 (4)中间试验规模和指标: 常压(1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200mm,气体处理量≥6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8-15%的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循环吸收量≥50~60克/升; 中高压(≥20bar),试验规模为吸收塔径≥60mm,气体处理量≥60万标准立方米/年,对溶剂的指标要求是在气体含30~40%CO2的情况下对CO2的吸收量≥37~50克/升;

动态网页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动态网页设计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二0一0年

摘要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的格外重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今的社会,人们已经离不开了网络,网络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把事情的复杂化转为简单化,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网络生活空间,通过其网页展示了企业介绍、企业荣誉、产品介绍、招商信息、加盟程序、留言等一系列内容的介绍。浏览者不仅可以利用留言板经济而又快捷地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的沟通,也可以直接在网上申请加盟。 本论文还介绍了网页的结构分析和具体功能实现,网页的界面和运作方式,尽力模拟近代网页普遍性形式,成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网站 关键字 Dreamweaver;Php;PhpMyAdmin;动态网页

目录 1 引言 (1) 2 网页制作概述 (1) 2.1 网页的类型 (1) 2.1.1 静态页面 (1) 2.1.2 动态页面 (2) 2.2 网页开发技术 (2) 2.3 网页布局 (3) 2.3.1 网页布局的基本概念 (3) 2.3.2网页布局方法 (5) 2.3.2 网页布局技术 (7) 2.4网页配色 (8) 2.5 网页设计流程 (9) 3 动态网页开发环境和技术 (9) 3.1 了解Dreamweaver开发工具 (9) 3.2 Php语言基础知识 (11) 3.3 开发环境介绍 (12) 4 设计及具体代码实现 (12) 4.1网页结构设计 (12) 4.2创建数据库 (13) 4.3主要模块的代码实现 (14) 4.3.1 注册代码的实现 (14) 4.3.2 登陆及退出登录代码的实现 (16) 4.3.3留言代码的实现 (18) 4.4运行测试 (19) 4.4.1 注册 (19) 4.4.2 登陆 (21) 4.4.3留言 (22) 4.5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3) 结束语 (24) 致谢............................................... - 25 -参考文献............................................ - 26 -

烟气中CO2回收

附件智胜化工公司二氧化碳捕集项目 一、工艺技术方案 1.1 工艺流程 锅炉烟道气副产的二氧化碳,在混合气中的浓度10%左右,属于低浓度二氧化碳范畴。智胜化工捕集其中的二氧化碳,生产98%纯度的气态产品,共后续单元使用。我们采用的方法首先是水洗脱硫,然后进入化学吸收塔,采用复合碱溶液作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解吸后二氧化碳为95%以上的气态,然后经过降温分水后,就可以得到98%纯度的气态二氧化碳产品。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由于烟道气有135~170℃的温度,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粉尘,所以在进入脱硫水洗塔时,首先在下部进行水洗除尘,洗涤水温度升高后,送到板式冷却器用冷却水降温循环使用。冷却水进入凉水塔排出热量后循环使用。 由于原料气中的硫化物比较多,以前采用石灰水、氨水湿法脱硫,腐蚀性较大,脱硫塔渗漏较为严重。同时因为石灰水和氨都属于碱性物质,对烟道气中的酸性二氧化碳都有一定的吸收性,所以在脱硫的同时也会损失一部分二氧化碳。我们推荐使用自己研发的保碳脱硫技术,采用一种碱性溶剂,使其最大限度地脱除二氧化硫,但不损失二氧化碳。脱出的二氧化硫中间产物,用碳酸钙中和生成硫酸钙,把固体硫酸钙分离出去作副产品,脱硫液本身被还原,重新循环回脱硫塔连续使用,脱硫液本身不消耗。只消耗碳酸钙一种添加剂。该技术可以使用智胜化工原有的硝石灰中和设备、固体分离设备和溶剂循环设备。 水洗除尘和中和脱硫工艺如下图所示:

1.2.技术特点: 1、独有的脱硫专利技术,保证只脱出二氧化硫,而不损失二氧化碳。 2、独有的吸收溶剂专利技术,比目前MEA技术装置投资和生产成本都减少1/3以上,并且溶剂不降解,稳定性好。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投资 2.1 设计参数 智胜化工公司有大量的烟道气可用,如果考虑投资、市场等因素,确定回收产量以5.0万吨/年为好。 处理原料气量:50000Nm3/h (标准立方米/小时) 含量:10.0%(按最低设计); 气源CO 2 二氧化碳产量:6250kg/小时; 日产量: 150000kg/天 二氧化碳纯度:98.0%,(气态); 年产量(8000小时):50000吨/年; 占地面积:40×30=1200m2.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20160404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趋势,人类正在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以及国家间合作,从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等层面探寻长期有效地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解决途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身扔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艰巨情况下仍然对世界做出了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的承诺,这将会给中国的能源结构产生深渊的影响,也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二、CCUS技术与CCS技术对比 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潜在的技术封存方式有:地质封存(在地质构造种,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田、不可开采的煤田以及深盐沼池构造),海洋封存(直接释放到海洋水体中或海底)以及将CO2固化成无机碳酸盐。 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CCS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再利用,而不是简单地封存。与CCS相比,可以将二氧化碳资源化,能产生经济效益,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中国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发展,CCS技术建立在高能耗和高成本的基础上,该技术在中国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是不可取的,中国当前应当更加重视拓展二氧化碳资源性利用技术的研发。 三、二氧化碳主要捕集方法 目前主流的碳捕集工艺按操作时间可分为3类———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燃烧中捕集)。三者个有优势,却又各有技术难题尚待解决,目前呈并行发展之势。 燃烧前捕集技术以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为基础,先将煤炭气化呈清洁气体能源,从而把二氧化碳在燃烧前就分离出来,捕进入燃烧过程。而且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压力会因此提高,分离起来较为方便,是目前运行成本最低廉的捕集技术,问题在于,传统电厂无法用这项技术,而是需要重新建造专门的OGCC电站,其建造成本是现有传统发电厂的2倍以上。 燃烧后捕集可以直接应用于传统电厂,这一技术路线对传统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投入相对较少。这项技术分支较多,可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膜分离法、化学链分离法等等。其中,化学吸收法被认为市场前景最好,受厂商重视程度也最高,但设备

基于Dreamweaver动态网页制作技术技巧

基于Dreamweaver动态网页制作技术技巧 在Dreamweaver中有很多有用的技巧,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很多实用的效果。 一、站点及窗口规划的技巧 1、快速添加站点导航。 使用站点窗口中的网站地图可以快速制作网站雏形,并可以方便的在个页面之间加入导航链接。首先打开站点地图窗口,选中index.htm文件,点击并拖动站点导航(Site Navigation)窗口中index.htm文件右上角的小圆圈,将它拖动到左边文件窗口中的某一个文件上,如图1所示。 图1 快速添加站点导航 Dreamweaver会自动将mydesign.htm的链接加入到index.htm文件中,同样执行此操作并分别指向其他相关链接文件后,导航窗口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站点导航快速添加网页链接 此时打开index.htm文件,可以看到相应的链接文字和链接都已经添加好了,可以根据需要将他们合理的修改和组织。如图3所示。 图3 快速添加网页链接 2、快速修改文件Title。很多时候新建的文件往往忽视设定文件Title的内容,事后需要修改时,常常得打开每一个文件分别修改。其实这个工作可以在站点窗口中方便的完成。打开站点窗口View菜单下的Show Page Titles,可以使站点窗口中的文件显示出文件头,而不是原先的文件名。默认的文件头是Untitled Document可以分别两次点击,改变默认的文字为需要的文件头。如图4所示。 图4 快速修改文件Title 3、快速生成站点地图。有时需要制作一个包含当前站点所有文件结构的站点地图而找不到合适的方法。Dreamweaver本身就带有这个功能,方法如下:打开File—Save Site Map 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保存的文件名,Dreamweaver会在当前站点的根目录下自动生成一个.bmp或.png格式的站点图片。 二、页面布局阶段的技巧 Dreamweaver不仅是一个良好的页面制作工具,同时他还可以进行精确的页面排版和布局,这一部分介绍几个页面布局方面的技巧。 1、打开辅助表格。制作者都特别希望能精 确的定位网页元素,特别是希望每个元素都能

CO2捕捉

《每日科学》网站7月25日报道称,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利用离子液体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开发出一种更清洁、稳定和高效的捕获二氧化碳新方法。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ChemSusChem》杂志上。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各国都在致力于减少燃烧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捕捉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的碳捕捉技术主要采用化学吸附法。二氧化碳会和胺类物质发生反应,二者在低温情况下结合,在高温中分离。一般可以使含二氧化碳的废气通过胺液,分离出其中的二氧化碳,之后在适当地方通过加热胺液再将二氧化碳释放。现今少数进行商用碳捕捉的煤电厂都使用单乙醇胺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但单乙醇胺具有腐蚀性,这种方法也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并且只有在二氧化碳处于轻微至中等压力下才有效。因此,其成本、效率都不是很理想。 在过去几年中,该实验室的阿米泰什·梅蒂一直致力于找到新的二氧化碳吸收剂。他测试了几种可有效溶解二氧化碳的离子液体,获得大量有用数据。与典型的有机溶剂不一样,离子液体一般不会成为蒸汽,所以不易产生有害气体,使用方便。梅蒂发现,使用离子液体作为二氧化碳吸收剂,可克服单乙醇胺的诸多缺点,比现今所用之法更清洁、更易于使用。其化学稳定性好、腐蚀性低,蒸汽压几乎为零,可制成膜使用。离子液体种类繁多,有许多种具有潜在的高二氧化碳溶解度的离子可供选择。 梅蒂设计出一种基于量子化学热力学方法的计算工具,可计算出任何溶剂在任意浓度下的二氧化碳化学溶解能力,以测定包括离子液体在内的溶剂的碳捕捉效率。过去几年积累的实验数据证明,这种算法十分准确。 报道称,梅蒂使用这种方法预测出一种新型溶剂,其二氧化碳溶解度是目前实验证实的最有效溶剂的两倍。“离子液体种类繁多,目前所见仅是九牛一毛。”梅蒂希望他的这种精准算法能够帮助科学家发现更好的实用型溶剂,以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捕获效率。

燃煤型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富集工艺研究_徐燕

★煤炭科技?加工与转化★ 燃煤型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富集工艺研究徐 燕 李 超 刘建周 许红娟 高利平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8) 摘 要 阐述了采用DEA(二乙醇胺)为吸收剂,吸收燃煤烟气中CO2的工艺研究。 以CO2的吸收及解吸速率和吸收及解吸体积为指标,研究得出DEA对烟道气中CO2适宜 的吸收及解吸条件分别是:吸收温度为40℃,解吸温度为100℃,DEA溶液浓度为20%。 关键词 洁净煤技术 燃煤型烟气 二氧化碳 DEA 中图分类号 TQ5 文献标识码 A The R esearch on the Process for Separation and E nrichment of CO2in Flue G as Xu Yan,Li Chao,Xu Hongjuan,Gao Liping,Liu Jianzhou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 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 echnology,Xuzhou,Jiangsu221008,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is paper,DEA is used as absorbent for absorbing CO2from coal derived flue gas1 Then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and desorbing rates and volumes,the appropriate absorbing and desorbing conditions of DEA for CO2in flue gas are absorbing temperature:40℃,desorbing temperature:100℃and DEA solution con2 centration:20%,respectively1 K ey w ords clean coal technology,flue gas f rom coal burning,CO2,DEA 1 概述 我国CO2排放量已达30106亿t/a,仅次于美国,其中燃煤产生的CO2占到了CO2总排放量的85%。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给我国的环境治理背上了巨大的包袱。从另一方面看,CO2又是宝贵而有用的碳资源,对燃煤型烟气中CO2的捕收富集是实现CO2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燃煤烟气中CO2的浓度在13%~18%之间,对CO2富集的方法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低温蒸馏法、膜分离法等。上述几种CO2的分离回收方法各有特点,视原料气的不同和CO2产品气纯度要求的不同,可以选用一种方法,也可以2种方法联合使用。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对CO2的吸收效果好,分离回收的CO2的纯度高达9919%以上,而且可有效脱除H2S(脱除率高达100%),其缺点是成本较高。吸附法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但吸附剂容量有限,需大量吸附剂,且吸附解吸频繁,要求自动化程度高。低温蒸馏法能耗高,分离效果较差,只适用于油田伴生气中CO2的回收。膜分离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费用低(成本比吸收法低25%左右),是当今世界上发展迅速的一项节能型CO2分离回收技术,但是膜分离法难以得到高纯度的CO2。 化学吸收法中采用有机胺为吸收剂可逆吸收CO2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该法的优点是吸收能力强,特别适宜于从常压和低CO2含量的烟道气中回收CO2。利用有机胺可逆吸收CO2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燃煤烟气中含有的大量SO2等酸性气体与具有碱性的有机胺会反应生成稳定的物质;有机胺在吸收过程中产生降解作用,降低了吸收性能;有机胺具有较强的碱性,易腐蚀设备。在解决上述系列问题的研究中需要首先保证吸收过程中具有适宜的吸收速率和吸收量。D EA(二乙醇胺,二乙醇胺,分子式为N H(C H2C H2O H)2)作为有机胺中碱性较低,具有活化作用且反应速率较快的一类物质来回收CO2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可逆吸收反应体系中物料的停留时 58 燃煤型烟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富集工艺研究

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综合利用

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与综合利用

前言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问题使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的减排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如何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为挑战人类智慧的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以煤炭的消费为主,主要的CO2排放源为燃煤的发电厂。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CO2总排放量很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因此,我国急需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研究,以缓解我国的空气污染压力。目前CO2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开拓,除了众所周知的碳酸饮料、消防灭火外,工业、农业、国防、医疗等部门都在使用CO2。科学研究己经证明,CO2具有较高的民用和工业价值:以CO2为原料可合成基本化工原料;以CO2为溶剂进行超临界萃取;还可应用于食物工程、激光技术、核工业等尖端高科技领域;近年来开发出的新用途如棚菜气肥、保鲜、生产可降解塑料等也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1]

1.CO2捕集系统 CO2捕获技术发展的方向是降低技术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能耗。依据捕获系统的技术基础和适用性,通常将火电厂CO2的捕集系统分为以下4种:燃烧后脱碳、燃烧前脱碳、富氧燃烧技术以及化学链燃烧技术。 1.1 燃烧后脱碳 燃烧后脱碳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在燃烧设备后,如电厂的锅炉或者燃气轮机,从排放的烟气中脱除CO2的过程。 在燃烧后捕集技术中,由于烟气中CO2分压通常小于0. 15个大气压,因此需要与CO2结合力较强的化学吸收剂分离捕集CO2,用于CO2捕集的化学吸收剂主要是能与CO2反应生成水溶性复合物的有机醇胺类。目前在CO2捕集方面研究和采用较多是醇胺法(MEA法)。[2] 燃烧后捕集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适用范围广,系统原理简单,对现有电站继承性好。但捕集系统因烟气体积流量大、CO2的分压小,脱碳 的捕集成本较高。 过程的能耗较大,设备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而造成CO 2 1.2 燃烧前脱碳 燃烧前脱碳就是在碳基原料燃烧前,采用合适的方法将化学能从碳中转移出来,然后将碳与携带能量的其他物质分离,从而达到脱碳的目的。燃烧前分离捕集CO2实质上是H2和CO2的分离,由于合成气的压力一般在2. 7MPa以上(取决于气化工艺),CO2的分压远高于化石燃料在空气燃烧后烟气中的CO2分压。典型的燃烧前CO2捕集流程分三步实施: (1)合成气的制取:将煤炭、石油焦、天然气等燃料与水蒸气、氧气进行不完全的燃烧反应,生成CO和H2的合成气。 (2)水煤气变换:将合成气的CO进一步与水蒸气发生CO变换反应,生成CO2和H2。 (3)H2/CO2分离:将不含能量的CO2同能量载体H2分离,为后续的氢能量利用和CO2封存等作准备。[3] 燃烧前捕集技术的成本比燃烧后捕集技术的成本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HTML网页设计技术》教案

《HTML网页设计技术》 教案首页

注:表格内容统一用5号宋体填写。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 本课程是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和常用脚本语言,能够设计制作常见的静态和动态网页,具备网站的建立和维护能力。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教学时各模块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独立性是指各模块设计案例、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时应该相互独立,学生应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掌握其知识点;关联性是指各模块间存在相互关系,在重难点设计上应该加以配合,如HTML语言模块着重基本代码的熟记和编写,对于较难编写代码的“框架”、“层”、“数据链接”等内容则放到DreamWeaver的使用模块中重点介绍。 《HTML网页设计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基础、Flash动画、PhotoShop图像处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等课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本课程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掌握网页设计的各种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具有特色的网站,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成为社会所需专用人才。 (三)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对学生选课的建议 本课程的设计“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将网页设计职业岗位能力中用到的知识如:网页基础知识、DreamWeaver的使用、HTML语言、JavaScript脚本语言、Flash、Fireworks进行整合并模块化。教学时各模块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独立性是指各模块设计案例、组织教学、突出重点时应该相互独立,学生应该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掌握其知识点;关联性是指各模块间存在相互补充关系,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强调动手做,强调解决问题。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课程框架结构、学分和学时分配、对学生选课的建议 二、课程目标 总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熟练运用多种网页设计技术,具备Web网页设计、制作及站点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能够独立制作中小型的网站。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HTML、CSS的定义、概念和作用; 2. 理解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 3. 理解HTML语言中的各种文本格式、字符格式、段落设置、列表、标记的作用; 4. 熟练操作DreamWeaver; 5. 理解CSS样式表的作用和意义; 6. 深入理解HTML语言的各种功能和应用; 7. 深入理解表格、框架、表单的作用; 8. 深入理解层的作用;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学院化工学院

专业生物工程 年级2011级 姓名郑曼琳 班级2班 学号3011207300 烟气中CO2捕获技术与进展 郑曼琳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2班 摘要目前温室效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虽然世界各国已经开始节能减排,但是CO2的排放量只增无减,由是,CO2的捕获技术营运而生,CCS技术将是现今各国研究重点。文本将重点介绍烟气中CO2的捕获技术与进展。 1. 产生背景 现今的地球环境逐渐恶劣,其中温室效应就是一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是由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造成,而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饮用水的减少、海水的盐浓度增加、海平面的上升、平均气温升高、洋流的变化与厄尔尼诺频发等问题,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大气中增长的CO2四分之三归因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以煤炭、天然气、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占了世界能源结构的85%。1995年至2005年间,CO2平均浓度上升

1.9ppm/年,约为每年4GTc(IPCC,2007)在1970年至2004年间,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在1990年-2004年间增加了28%),在2004年,CO2的排放占人为GHG总排放的77%。而我国07年我国CO2排放量为59.6亿吨,已位居世界第一。由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储存技术应运而生,CO2的捕获和固定是目前唯一可以实现继续使用化石燃料而又不会遭受气候变化威胁的可靠选择。 2. CO2的捕获技术 CO2的分离成本占总的碳捕获和存储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约80%),所以首先要找到高效的CO2捕获方法。目前工业上使用比较广泛的CO2捕集和分离技术有许多种,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微生物固定法等。具体见下表 表1 CO2分离方法及其特点 2.1. 吸收法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CO2气体传感器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CO2气体传感器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CO2气体传感器是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高温、高湿、高粉尘、油水混合等恶劣环境,对气体进行预处理与在线监测的解决方案,目标气体经过预处理后,符合气体分析仪所需的干净气体,能最大程度保证气体检测分析的准确度,能有效延长气体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该系统可与各地环保局进行系统联网,能根据各地环保局的标准进行订制开发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CO2气体传感器气体预处理系统组成: 1、恒温加热装置:保证气体能高效的被冷凝、除水,不管气体是在高温,还是在低温情况下,都能满足要求 2、高效冷凝装置:保证气体能高效的冷凝、除水,采用半导体电子冷凝器,也可以选用压缩机冷凝器 3、三级过滤装置:除油、除尘、干燥 4、自动排水装置:采用长寿命蠕动泵,保证冷凝水及时排走 5、温度监测与控制:采用入口温度监测与控制装置、传感器温湿度监测装置,保证冷凝器不受高温的影响 6、气体取样装置:内置强力真空泵,长寿命,大负载 7、气体检测装置:支持1-8个气体传感器,可同时检测 8、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数据远程传输系统(RS485、RTU433、GPRS、TCP/IP网口传输等,可选) 9、气体集中控制与显示装置:7寸液晶屏,uCO2操作系统 10、短信报警装置:可通过手机模块进行短信报警,可自定义6个手机接收号码(可选功能) 烟气排放二氧化碳CO2气体传感器(SK-600-CO2)是一款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智能化传感器检测技术、整体隔爆(d)结构、固定安装方式的有毒气体检测仪。标准配置为带点阵LCD液晶显示、三线制4~20mA模拟和RS485数字信号输出,可选配置为可编程开关量输出等模块,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还支持输出信号微调等功能,方便系统组网及维护。可检测CO2、CO2S、CO2、CO2、CO2、SCO2、CO2、CO2、NCO2、C O2、ClCO2、CO2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详情可咨询东日瀛能。同时我司二氧化碳CO2传感器销往: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河南省、江苏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全国各地。

(完整版)《动态网页制作》(PHP)课程标准分析

《动态网页制作》(PHP)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0*******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类型考试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分 5 课程学时80 修读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 合作开发企业长春中联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区域总监 执笔人孙文江、张盛审核人姜惠民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采取探究式、项目式、角色扮演、引导课文、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手工编写动态网页代码的能力,利用Dreamweaver等工具制作一个完整动态网站的能力,培养成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获取知识能力、网页设计创意思维能力。 前修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页面效果图制作》、《网站动画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数据库技术》。 后续课程为:《小型网站开发》、《企业网站制作》、《网站安全与维护》、《网站优化与推广》、《顶岗实习》。 1.2设计思路

根据《网站规划与开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要求、动态网页制作人员工作岗位分析,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 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针对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以“PHP网站工作环境搭建”、“留言板系统网页设计”、“JavaScript 休闲小游戏开发”、“留言板系统程序开发”4个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由易到难,重构了体现动态网页制作的工作过程性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形成了《动态网页制作》学习领域课程的4个学习情境。并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考核改革等,保证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图1 学习情境及知识与技能体系 其中: 网站环境搭建使用的是AppServ组合包,AppServ 所包含的软件有:Apache、Apache Monitor、PHP、MySQL、phpMyAdmin等。 网页制作使用的是Adobe Dreamweaver软件。 客户端脚本设计使用的是JavaScript脚本。 服务器端脚本设计使用的是PHP。 数据库使用的是MySQL。

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实训报告

动态网页设计技术实训报告 好好学习论坛 学生姓名:李娟 系(部):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0832信息管理 学号:200809205257 班级:计算机网络技术0801 指导教师:王旭辉 实训时间:2010.12.27—2010.12.31

1.绪论 通过制作这个好好学习论坛,学会运用VS制作一个小的动态网站,并结合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掌握SqlData类,运用DataList绑定技术,掌握运用DataReader对象从数据源中获取数据,学会如何配置Web.Config,掌握熟练运用各种HTML、WEB控件,以及用户自定义控件。 意义:由于现在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原有的软件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越来越多的需求,更多的厂商都将软件应用基于互联网进行开发和使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可以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也促成了越来越多的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企业可以使用服务器/客户端的开发模型进行系统的开发,https://www.doczj.com/doc/926484805.html,好好学习论坛就是为了解决信息交互复杂和交互困难的问题的而诞生的。帖子本解决了现有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交流需求,并且简单,实用,还能运用于企业,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2.系统设计时间、地点 第十八周(12.27—12.31) 实验楼3C412 3.系统内容设计 3.1系统需求分析 3.1.1系统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论坛系统是用VS 2005软件中的C#语言进行编程的,SQL 2000数据库连接的。VS中的C#语言的使用,分级的配置系统,使你服务器环境和应用程序的设置更加简单,一般的电脑上都可以进行编程。页面的设计简单,需要的模块较少,工作量较少,完全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经济可行性:进行这个系统的开发,不需要什么经济成本,一般的机器上就可以进行编程。 社会可行性:开发的系统能使用户可以在论坛上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而访问者可以对用户的看法及时做出回应,具有良好的互动效果。 3.1.2用户功能需求分析 管理员用户在前台页面通过验证后,可以直接登录到后台,对帖子内容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