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战略成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许多战略计划都是以()为目标的。

A.成本领先

B.差异领先

C.成本集中

D.目标集中

2.()是分析竞争优势的源泉。

A.价值链分析

B.成本动因分析

C.战略定位分析

D.成本优势分析

3.()重在创新。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领先战略

C.目标聚集战略

D.所有战略

4.下列有关价值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要优化价值链,首先要尽可能消除所有不增加价值的作业

B.每个价值链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

C.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的目的从战略上明确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

D.价值链分析最重要的应用是揭示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的相对成本地位

5. 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点是()。

A.成本降低

B.成本控制

C.成本分析

D.成本考核

6. 既决定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也会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的是()。

A.作业成本动因

B.结构性成本动因

C.执行性成本动因

D.经营性成本动因

7.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可以通过()来进行。

A.价值链分析

B.成本动因分析

C.战略定位分析

D.战略成本管理

8. 揭示企业与竞争对手的相对成本地位是()最重要的应用。

A.价值链分析

B.成本动因分析

C.战略定位分析

D.外部环境分析

9.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A. 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强化所选择的战略定位同时降低成本

B. 采用SWOT分析可初步确定企业战略目标

C.采用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分析是为了确保战略目标的合理性

D. 目标成本是获得预定的市场份额需要的销售价格与期望单位利润之间的差额

10. 如果购买者偏好的多样性太强,标准化的产品难以完全满足,那么,( )就成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竞争战略。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领先战略

C.目标聚集战略

D.所有的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

1.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由()等三个部分构成。

A.价值链分析

B.成本动因分析

C.战略计划编制

D.战略定位分析

E.成本领先战略

2.下列各项中属于可增加价值的作业有()。

A.产品设计

B.加工制造

C.存货储存

D.产品包装

E.产品营销

3.战略成本动因具有()等特点。

A.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

B.对产品成本的影响更长期、更持久、更深远

C.可塑性大

D.形成与改变均较为困难

E.常常被传统的成本管理所忽视

4.下列各项中属于结构性成本动因的是()。

A.整合程度

B.全面质量管理

C.生产能力运用模式

D.技术

E.地理位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控制成本驱动因素和重构价值链是获取成本优势的两种主要方法

B.成本领先是一种特别强调先发制人策略的战略

C.成本领先意味着以成本为竞争的中心或先导

D.成本优势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持久性

E.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成本领先战略都能取得竞争优势

6.下列各项作业中,属于非增值作业的是()。

A.产品的设计

B.存货的储存

C.产品的检验

D.产品的加工

E.产品的返工

7.下列各项中,属于执行性成本动因的是()。

A.顾客定单数量

B.生产能力的运用模式

C.地理位置

D.技术的多样性

E.全面质量管理

8.战略定位的具体方法包括()。

A.SWOT分析

B.波斯顿的矩阵分析

C.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D.目标成本分析

E.成本动因分析

9.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可以通过()实现其目标。

A.使用独特的技术

B.引进更先进的设备

C.改变产品结构

D.改善工艺流程

E.利用规模经济

10.下列有关执行性成本动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执行性成本动因的分析能够决定企业的成本地位

B.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是选择满足顾客需要所用的作业

C. 对于执行性成本动因而言,并不是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

D.执行性成本动因解决的是绩效提高问题

E.执行性成本动因应对目标的实现起到基础保证作用

三、判断题

1.所有作业的实施都能最终使“顾客价值”增加。()

2.通过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有效地消除不增值的作业。()

3.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主要是解决绩效的提高问题。()

4.每一个成本动因都可能成为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来源。()

5.差异领先战略是采用适当的突破点,从成本上或差异化上领先于他人。()

6. 价值链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成本动因或重新优化价值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链,以取得竞争优势。()

7.一个企业的成本优势或劣势的地位不会因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8.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所要求的战略强化是针对“最佳”的效果目标,最终可归纳为一个“选择”的问题。()

9. 相对市场份额是反映企业与竞争对手实力对比的一个重要指标。()

10.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重点是成本控制,而不是成本降低。()

四、业务分析题

习题一

一、目的:了解顾客价值与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关系。

二、资料:银河公司正在考虑一个电动工具的两个新设计方案对顾客价值的影响。这两种设计方案都可降低电动工具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1.这两种设计的有关资料如下。

(1)按传统成本系统计算: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每直接人工小时40元

材料费用率:每个零件8元

(2)按作业基础成本法计算:

人工小时工资率:每直接人工小时10元

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率:每个零件8元

机器加工成本;每机器小时元28

采购作业成本:每采购定单元60

设备调整作业成本:每调整小时元1000

担保作业成本:每件退回产品元200

顾客修理成本:每修理小时元10

2.有关作业和资源信息(按年估计)如下:

三、要求:分别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作业基础成本法计算A、B方案的成本。

习题二

一、目的:了解供应商关系的利用和开发。

二、资料:众城公司生产甲产品的配件X1Z和Y2Z由奥托公司和三星公司供应。有关作业成本和两

个供应商的供货情况如下:

1.作业成本(单位:元)

2.供应商数据

现公司拟选定一名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采购经理倾向于选择奥托公司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因为其配件价格较低,但财务经理认为为了确保配件的可靠供应,应该选择三星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三、要求:你认为应该选择哪位供应商为战略合作伙伴?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A

3.B

4.C

5.A

6.B

7.C

8.A

9.B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E

3.ABCDE

4. ADE

5.ABCD

6.BCE

7.BE

8.ABCD

9.ABCDE

10.BDE

三、判断题

1. ×

2.√

3. ×

4.√

5.×

6. √

7.×

8. ×

9. √ 10.×

四、业务题

习题一

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结果如下:(单位:元)

按作业成本基础计算的结果如下:(单位:元)

从上述的计算可以看出,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只能计算产品的制造成本。由于按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A方案下的产品单位成本低于B方案下的产品单位成本,因而格瑞公司会选择A方案而放弃B方案。

采用作业基础成本法不仅可以合理地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计算出担保及售后等作业成本。采用作业基础成本法计算,B方案的产品单位成本低于A方案的单位产品成本。又由于A 方案每件产品的发生的顾客修理时间是0.08小时(800/10000),而B方案每件产品发生的顾客修理时间是0.015(150/10000),这表明B方案下的产品比A方案下产品更容易维护,因此,B方案的顾客价值更大。

习题二

在选择供应商时,不应该仅考虑供货价格的高低,而应该考虑全面采购成本。在本例中,还应结合考虑产品的返工成本与赶工成本。返工成本是因为配件和流程的缺陷所引起的;而赶工成本则是由于配件未能及时交货或流程失误引起的。其中,配件缺陷和配件到货误期可归因于供应商,而流程缺陷和失误可归因于公司的内部管理。用缺陷配件作为动因分配由于缺陷配件而发生的返工成本,用误期到货次数作为动因分配由于误期到货的赶工成本。

返工作业成本分配率=200000÷(800+190+5+5)=200000÷1000=200(元/件)

赶工作业成本分配率=500000÷(30+20)=1000(元/次)

供应商的成本可计算如下: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该选择三星公司为战略合作伙伴,因为它以更低的单位全面成本准时地提供更高质量的配件。

【管理课件】成本管理会计案例

【管理课件】成本管理会计案例 案例四贡献毛益 —珍珍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贡献毛益案例 2000年初,财务报告显示,食品销售销量下降。 (一)基本案情 主要经营主食面包,老式酸面包和热狗面包,且分别由三个车间独立加工制作。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一直很好。 ,006年上半年以来,珍珍公司的销量开始下滑。热狗面包下滑更多。董事会研究,由于原有“热狗面包”车间的设备暂时无法转作它用,拟将原有的热狗面包转产“珍珍面点糕”,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又不必重新聘请面点师(面点师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经市场调查,得到生产“珍珍面点糕”的相关资料如下表: 成本费用资料(单位:元) 1. 按月支付下列费用:折旧费:2000设备维修费:850管理人员工资12000办公费 2500 2. 每筐“珍珍面点糕”费用: 面粉 12 鲜鸡蛋 9 白砂糖 2.5 面点师工资 3 水、电费 2 包装袋等其他 2 销售预测(单位筐)

月份 4 5 6 7 8 9 10 11 12 销量6050 6000 5650 5580 5020 5480 5820 6100 6050 根据市场平均价位,定价39元,筐 同时董事会也掌握了3月份其余两种食品的相关资料: 3月份销售及成本资料 项目主食面包老式酸味面包销量 100000袋 80000袋单价 3.00 元 2.60元收入 300000元 208000元费用(元) 其中:面粉 100000 78000 白砂糖 50000 35000 鲜奶 10000 鲜鸡蛋 60000 其他 30000 33000 面点师工资 10000 10000 折旧费(车间) 8000 8000 维修费 1600 1600 管理人员工资 4000 4000 办公费 2500 2500 二)分析要点 1. 珍珍公司转产“珍珍面点糕”可行吗, 2. 试计算3月份其他两种食品贡献毛益总额, 3.珍珍公司如何才能使销量上升, 案例五:单品种本量利分析 —常印冰淇淋加工厂决策分析案例 (一) 常印家位于长春市外县的一个乡镇,周围方圆几十里没有一个冷制品厂,人们渴望能有一个随时批发,零售雪糕、冰淇淋的厂家。常印进行市场调查。调查显示: 1.需求量资料:周边5个乡镇,每个乡镇下约有人口8万,总计约有40万人口,按现有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估算,在3、4、5、11、12、1月淡季,每日也需40000至冰淇淋,在2、6、7、8、9、10月则日需要量达到80000—90000支,经咨询有关测算,若考虑乡间距离的远近,和其他竞争市场的因素,该加工厂若能保证冰淇淋的质量,价位合理,将占市场60,—65,的市场,即在淡季,日需求量将达到24000—26000支,旺季,日需求量将达到48000—58500支。

管理会计实训练习及答案

管理会计实训练习及答案 1、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8)万元。 2、单价单独变动时,会使安全边际(同方向变动) 3、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销售量) 4、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1000元,单价10元,计划销售量6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800元, 其单位变动成本为(7)元 5、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 6、与生产数量没有直接联系,而与批次成正比的成本是(调整准备成本) 7、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ABCD) A、变动成本法假设 B、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C、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D、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8、本量利分析基本内容(保本点分析安全性分析) 9、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额/实际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实际销售量) 10、从保本图得知(BD) B、实际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部分即是安全边际 D、安全边际越大,盈利面积越大 11、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BCD) B、1-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D、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12、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贡献边际率固定成 本总额单位贡献边际) 13、企业上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利润为300万元,预计下年度销售收入将增加100万 元,若销售利润率保持不变,则目标利润为(315万元) 14、在长期投资决策评价中,属于辅助指标的是(投资利润率) 15、一般说来,计件工资制下的直接人工费属于(变动成本) 16、在一般情况下,若销售量不变,期末存货量等于期初存货量,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无关系)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净收益 17、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非生产成本) 18、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19、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半固定成本) 20、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成本的性态) 21、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回归直线法) 22、当相关系数r等于+1时,表明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正相关) 23、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酌 量性固定成本) 24、单耗相对稳定的外购零部件成本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 25、下列项目中,只能发生当期予以补偿,不可能递延到下期的成本是(期间成本) 26、为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单位变 动成本) 27、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28、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b的方 法时(散布图法) 29、某企业在进行成本形态分析时,需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应用

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2)

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复习题 单选题知识点: 1、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商品价值等于C+V+M,成本是产品价值 中的C+V部分。2、成本会计的首要职能是反映的职能。4、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成本决策的前提是成本预测。9、成本是一种资金耗费,是相对于一定对象而言的耗费。产品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相联系,生产费用不一定都能计入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10、需要在各个成本对象之间分配的生产费用数额指的是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11、生产费用要素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的项目分类. 2、不能继续使用需要报废的出借包装物的残料,应增减营业费用。3、企业发出随同产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时,应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5、预提利息费用时应计入“财务费用”科目借方。6、按照福利人员的工资总额提取的福利费应借记管理费用科目。7、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基本生产。8、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期末应将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9、“应付工资”科目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应付工资数额大于实际支付工资数额。10、鸿博公司制造A产品,工时定额为15分钟,工人的小时工资率20,则A产品的计件单价为5.0 元11、在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为简化工作,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1、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必须具备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条件。2、基本生产车间应付的管理人员工资,记

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在产品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的产品。4.适合于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年度计划分配率法。5.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在产品已接近完工条件。3.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分配记入当月同种合格品的成本中。6.定额管理基础较好,各项耗费定额或费用定额比例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企业,在产品成本的计算通常采用定额比例法。7.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在产品忽略不计法,适用于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小的产品。8.企业在核算废品损失时,一般是指基本生产车间的废品损失。9.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如果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条件。10.适用于各种产品机械化程度相近的车间或部门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11.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80%。12.对于因季节性生产或因固定资产大修理而停工所发生停工期间的一切费用,应列入制造费用科目。12.在产品从上一道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时,前面各工序完工程度均按100%计算。11.企业产生不可修复废品时,应将其生产成本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转出,会计分录为借:废品损失贷:基本生产。1.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时,其适用的条件是各项材料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2.某企业的A产品经三道工序加工完成,各道工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40小时和30小时,则第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

一、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 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B两种原材料。甲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8公斤,B材料6公斤;乙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2公斤,B材料4公斤。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A材料1元,B材料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均为-1%。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A材料1836公斤,B材料1568公斤。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二、练习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某企业2012年5月材料耗用汇总情况如下: 材料领用汇总表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两种产品的产量资料及定额资料如下:A产品产量600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7.5千克;B产品产量500件,材料单位耗用定额6千克。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三、练习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核算 1、资料:某工业企业2000年12月31日以前对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2001年1月1日起改为后进先出法。该企业2001年1月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112 500元,结存数量为1250;1月6日购入2000吨,每吨单价92元;1月14日发出3000吨存货;1月20日又购入1300吨存货,单价93元。该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 2、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1年1月31日存货的账面余额。 (2)比较由于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后对期末存货价值的影响。 四、资料: 某企业生产A 、B 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燃料费用,其实际成本为29000元。两种产品的单位燃料费用定额为A 产品20元,B 产品15元;当月的实际产量为A 产品500件,B 产品300件。 要求: ①采用定额费用比例法分配燃料费用; ②编制耗用燃料的会计分录(分录中列示到明细科目及成本项目;该企业成本明细账不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不专设“燃料“总账。 五、练习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某企业2012年8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为1250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0500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1075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工资为28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9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一

案例一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别计算利润 某电视机厂连续两年亏损,厂长召集销售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扭亏为盈的办法,会议要点如下: 厂长:我厂去年亏损500万元,比前年还糟,金融机构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将停止贷款,如果今年不扭亏为盈,企业将被迫停产。 销售经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每台电视机1600元的价格出售,而每台电视机的成本是1700元。如果提高售价,面临竞争,电视机就卖不出去,只有降低成本这条路,否则,销售越多,亏损越大。 生产经理:我不同意。每台电视机的制造成本只有1450元,我厂的设备和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强,熟练工人多,控制物耗成本的经验得到同行业人士的肯定。问题在于生产线的设计能力是年产10万台,而销路打不开,去年只生产4 万台,所销售的5万台中,还有一万台是前年生产的。由于开工不足,内部矛盾增加,人心涣散。 厂长:成本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销售经理和生产经理的分歧,厂长请财务经理做出具体意见,财务经理对厂长解释到:每台电视机的变动成本是1050元,全厂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是1600万元,销售和管理费用总额是1250万元。并建议生产部门满负荷生产,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这样,即使不提价和扩大销售也能使企业扭亏为盈、度过危机。为了减少将来的风险,今年应追加50万元来改进产品质量,这笔费用计入固定制造费用;再追加50万元做广告宣传,追加100万元作职工销售奖励。厂长会采纳财务经理的建议吗? 1)请说明去年亏损的500万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请你分析厂长若采纳财务经理的意见,今年能够盈利多少?

成本管理会计实验习题 - 简

成本会计综合实验 企业名称:华新工厂 生产车间: 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产品 一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 材料核算方法: 原材料、燃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 该厂的机修车间为辅助生产车间,其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账户,并按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实际耗用修理工时的比例分配。 生产工人工资及其他货币性薪酬、生产用动力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均按所生产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职工货币性薪酬计提标准 该厂按工资总额的10%计提医疗保险费,12%计提养老保险费,2%计提失业保险费,10%计提住房公积金,2%计提工会经费,1.5%计提职工教育经费。预计本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金额为工资总额的5%。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品种法。 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方法 甲产品所需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月末在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成本。 乙产品各月在产品数量比较稳定,采用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 2013年3月初有关账户期初余额 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租赁费其他 “制造费用”明细项目(614多栏式账页) 机物料消耗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保险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租赁费其他 2013年3月有关生产数据 1

本月耗电:基本生产车间产品生产耗用4万度,车间照明一般性耗用67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用3300度. 本月机修车间共完成4350修理工时,其中:基本生产车间3350工时,行政管理部门1000工时。 基本生产车间各产品生产工时:本月甲产品生产工时3500工时,乙产品生产工时8500工时。 完工数量:本月甲产品完工4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本月乙产品完工85件,月末在产品17件。 2013年3月该企业主要生产业务 1.1日,各车间部门开出领料单领用生产用料,领料单形式如下: 领料单 NO.0048223 仓库主管:刘元发料人:王红领料部门主管:张迪领料人:江海以后该月其他各张领料单格式相同,在此省略,不再详细列出。 2.2日,签发支票一张,预付下半年厂部各科室报刊订阅费4312.80元. 3.11日,根据设备管理科提供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汇总表”,计提本月折旧: 基本生产车间17,000 机修车间4,100 行政管理部门7,988 合计29,088 4.16日,行政管理部门朱琴为各车间购买办公用品,持普通发票前来报销:购买质检表等共计200元.其中,基本生产、机修车间分别负担187元、13元.出纳以现金付讫. 5.29日,收到供电局电费结算凭证,本月耗电共计5万度,单价0.39元/度,应付电费款项共计19500元,本厂根据各部门计量仪表上确定的实际耗电量进行分配。 6.29日,发放本月工资,详见工资结算汇总表. 工资结算汇总表 2013年3月 8.30日,摊销以前预付本月负担的下列费用: 2

成本管理会计品种法例题

品种法计算例题 某企业下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1、201*年10月份生产车间发生的经济业务如下: (1)基本生产车间领料5000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的A材料10000元,直接用于乙产品的B 材料15000元,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的C材料20000元(按甲、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40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为1000公斤),车间耗用的消耗性材料5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料6000元;共计56000元。 (2)基本生产车间本月报废低值易耗品一批,实际成本为2000元,残料入库,计价100元,采用五五摊销法进行核算。 (3)基本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20000元(按甲、乙产品耗用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60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2000小时),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辅助生产车间的工人工资6000元,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共计31500元。 (4)按照工资费用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5)基本生产车间月初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00000元,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值120000元;辅助生产车间月初、月末在用固定资产原值均为40000元;按月折旧率1%计提折旧。 (6)基本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4540元;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其他支出3050元;共计7590元,均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2、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提供劳务9000小时,其中: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8000小时,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1000小时,辅助生产费用按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3、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甲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直接材料费用按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分配。甲产品本月完工产成品1000件,月末

成本管理会计作业4

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区别对待,采用不同的定价方式,属于下列哪种定价策略。( B ) A. 竞争导向的定价策略 B. 需求导向的定价策略 C. 利益导向的定价策略 D. 成本导向的定价策略 满分:2 分 2. 在项目投资决策的现金流量分析中使用的“营运成本”是指( B )。 A. 全部成本 B. 付现成本 C. 变动成本 D. 固定成本 满分:2 分 3.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现金流出项目的是( D )。 A. 经营成本 B. 建设投资 C. 各项税款 D. 折旧费 满分:2 分 4. 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决策会计、业绩评价会计和( A )。 A. 规划控制会计 B. 成本会计 C. 内部会计 D. 外部会计 满分:2 分 5. 责任会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的产生。

A. 分权管理 B. 集权管理 C. 跨国经营 D. 多元化经营 满分:2 分 6. 在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中,那个没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 C )。 A. 内含报酬率 B. 净现值 C. 平均报酬率 D. 获利指数 满分:2 分 7. 经营预测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是指定量分析法和( B )。 A. 平均法 B. 定性分析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指数平滑法 满分:2 分 8.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产品的单价越高,将导致保本点(B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没影响 满分:2 分 9. 按照收入来源的性质不同,利润中心可以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 A )两类 A. 人为i利润中心

B. 独立利润中心 C. 投资性利润中心 D. 经营性利润中心 满分:2 分 10. 下列适用于销售波动较大的产品的预测方法的是( C )。 A. 算术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移动加权平均法 D. 指数平滑法 满分:2 分 11. 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是根据成本按其( B )分类的。 A. 应用情况 B. 经济用途 C. 与决策的关系 D. 发生可否加以控制 满分:2 分 12. ( B )要求在成本管理中,企业控制人员对控制标准以内的问题不需逐项过问,而是重 点关注异常的关键性问题。 A. 经济效益原则 B. 例外管理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D. 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满分:2 分 13. 管理会计服务侧重于( D )。 A. 股东 B. 外部集团 C. 债权人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例:一家化工厂为了保持其所有产品的市场方向,雇用了一些产品经理。这些经理在销售及生产的决策上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化学品的资料: 原材料及其他变动成本 60元/千克 固定制造费用每月 900000元 售价 100元/千克 10月份报告的销售量比9月份多出14000千克。因此,产品经理预料10月份的利润会比9月份的多,他估计会增长560000元。 但将9月份和10月份的财务结果互相比较,该产品10月份的利润竟然由9月份的340000元下降了100000元,只有240000元。 产品经理被这些差别困扰着,所有他找你帮忙。经过详细的研究后,你发现该公司采用完全成本计算系统:把固定制造费用根据生产数量每月按30000kg来分摊。所有分摊过低或过高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在当月的损益表上调整。 9月份的期初存货为10000kg,生产为34000kg,而销售为22000kg。10月份的期末存货为12000kg。 要求:1、把该产品9月份及10月份的生产、销售及存货量列示出来。然后利用这些数字计算出题中所示的9月份和10月份利润。

2、解释100000元的利润减少和经理预期560000元的增加之间660000元的差别。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例1、在一个小镇中有一个加油站,油站内设有一所卖报纸和杂货的商店,该商店在本地社区的销售每周达到3600元。除此之外,来买汽油的顾客也会光顾这商店。 经理估计,平均每100元花费在汽油上的车主便另花费20元在商店的货品上。在汽油销售量波动时,这比率仍维持不变。本地社区的销售与汽油的销售是独立的。 汽油的贡献边际率是18%,而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25%。现行的汽油销售价是每升2.8元,而每周的销售量是16000升。 场地每周的固定成本是4500元,而每周工人薪金是固定的2600元。 经理非常关心将来的生意额。因为一个近期的公路发展计划将会夺去油站的生意,而汽油销售量是利润最敏感的因素。 要求:1、计算(1)现行每周的利润 (2)汽油销售的保本量 (3)如果汽油销售跌到8000升,会有多少利润(损失) 2、如果由于公路发展,汽油销售跌到8000升,但又想保持在1(1)部分的利润水平,假设成本没有改变,那么每升的汽油售价应该是多少 3、根据1、2的回答,以及案例中的资料,对加油站的前景提出建议。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案例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教学案例 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实践环节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系财务会计与经济系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一班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赵红莉

目录 案例一光大公司成本核算案例【包敏慧】 (1) 案例二胜利公司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比较案例【陈一斐】 (8) 案例三天成化工本量利分析案例【陈悦婷】 (14) 案例四北方制药厂全面预算管理案例【方莎】 (18) 案例五北方制药厂标准成本管理案例【傅艺佳】 (27) 案例六蓝鸟公司经营决策案例【何晓美】 (33) 上机报告 (37)

案例一光大公司成本核算案例 【案例资料】 光大公司生产的A产品,需要经过第一,第二和第三个基本生产步骤(车间),第一生产步骤完工产品为甲半成品,完工之后全部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继续加工。第二生产步骤完工产品为乙产品,完工之后全部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继续加工。第三生产步骤完工产品为A产品。生产A产品的原材料在第一生产步骤开始时一次投入,各个生产步骤的工资与费用的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都是50%。2013年6月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 生产数量如表1所示: 表一 光大公司生产数量资料 产品:A产品 2013年6月 (2)生产费用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光大公司生产费用资料 产品:A 2013年6月

【案例要求】 根据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计算A产品及其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编制结转完工产成品的会计分录,并登记下列产品生产明细表(见表1-1~1-3)。 对第三个生产步骤所生产的A产品总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进行成本还原,并填入表1-4。 【相关知识点概要】 1、逐步结转分步法:按产品生产步骤先后顺序,分步骤逐步计算并结转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直到算出产成品成本。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分为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分项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分步法:指上一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转入下一生产步骤时,是以“半成品”或“直接材料”综合项目记入下一生产步骤成本计算单的方法。 综合结转分步法的分类: (1)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采用这种方法结转时,“自制半成品”综合项目,在半成品全部从上步骤直接转入下步骤的条件下,就按本月上步骤完工半成品总成本登记,在半成品从上步骤不全部直接转入下步骤或通过半成品仓库收发的条件下,就要根据所耗半成品的数量乘以半成品的单位成本计算。库存半成品单位成本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先出法以及加权平均法等方法确定。 (2)半成品按计划成本综合结转采用这种结转方法,自制半成品日常收发的明细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在半成品实际成本计算出来后,再以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计算半成品成本差异额和差异率,调整领用半成品的计划成本。采用这种方法,自制半成品的“收入”、“发出”和“”栏以及从第二步骤开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的“自制半成品”项目都设置了“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专栏。 3.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与综合结转分步法的区别: (1)结转方式不同。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是将各步骤所耗用的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按照成本项目分项转入各该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的各个成本项目中。而综合结转分步法是将

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

中华女子学院2014——2015学年第2学期《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 课程代码 1050042002 课程名称成本管理会计模拟实验 学号 120301032 120301033 姓名张小雨蔡素烟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考试时间 2015年6月23日 考试成绩

沃尔玛管理会计案例 沃尔玛成立于1962年。出身草根,白手起家,没有高科技外衣,没有高端战略,只是以特有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突出的“低成本”战略,成为零售业的龙头老大。沃尔玛主要涉足零售业,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中居首位。 而对比中国的零售老大---华联发现,华联需要走的路还很长。2003 年华联超市国内加盟店总数达到 1100 家,是沃尔玛的 24% 左右。但是,华联超市的销售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分别仅为沃尔玛的 0.2% 、 0.09% 和 2.67% 。2003 年沃尔玛的毛利率为 21.55% ,比华联超市 15.53% 的毛利率高出 6 个百分点。 2003 年沃尔玛的净资产是华联超市的 881 倍,但是,其净资产增长速度仍然超过 12% 。下列各表列举近3年的部分数据、流动比率、销售净利润率。 表1 沃尔玛2013年至2015年部分数据表单位:百万美元 表2 华联2013年至2015年部分数据表单位:万元

表3 沃尔玛、华联2013年—2015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除了华联,沃尔玛对于另一劲敌---家乐福,仍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沃尔玛在500强排名首位,而家乐福排名39名。截取其中某种数据可发现:家乐福(2010年)全年总收入为926.85亿欧元(不含汽油业务);2009年为873.79亿欧元;沃尔玛 (2010年)全年总收入为2953.26亿欧元;2009年为2924.16亿欧元;近5年平均毛利率:率家乐福:21.16%、沃尔玛:23.95%。 而为什么沃尔玛能够在零售业称霸?这主要归功于沃尔玛独具特色的“低成本”战略和企业文化。 (1)沃尔玛的一个经理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天机,她说其实采购、办公、差旅、人力资源省下的成本永远只是小头,而运营和物流费用才是最大的一块。(2)沃尔玛三大特色:天天低价、物流配送、增值服务。天天低价源于成功的成本控制。在沃尔玛有五项竞争能力,最为核心的是成本控制能力,其他的业态创新能力、快速扩张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都是围绕着成本控制能力来运行的,这五个能力最终都在不同的方面节省了沃尔玛的整个运营成本,都是为运营成本服务的,为竞争优势服务的;成本控制的另一优点:物流配送。沃尔玛的配送中心在全球建立了62个,为450多家店铺进行配送,配送半径最远为500公里。沃尔玛大约80个店铺需要建立一个配送中心,10万平方米的店铺面积一般有1万平方米左右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有6个,比如有服装的配送中心、进口商品的配送中心、退货的配送中心等;沃尔玛的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沃尔玛的员工对顾客提倡的是忠于顾客。忠于顾客的内涵就是提供有价值的商品给顾客,忠于顾客的外延就是实行天天低价,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 (3)沃尔玛的“吝啬”与“慷慨” 虽然可能对沃尔玛的节俭有所耳闻,但是你所见到的绝对会超乎你的想象。

管理会计实验报告

管理会计实验报告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11月

实验一混合成本分解实验 一、实验项目名称:混合成本分解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 1.实验目的: 通过本项实验,使学生熟悉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和程序,掌握 混合成本分解的的各种公式,从而熟练准确掌握计算机环境下混合 成本分解的技巧。 2.实验任务: (1)根据提供的业务量与制造费用相关数据建立回归直线。 (2)根据最小平方原理要求确定计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数据。 (3)根据相关数据和最小平方原理,确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4)预测该企业2008年12月业务量下的制造费用额。 3.实验性质:必修 三、实验报告的要求: 1.基本要求(实验课程名称、实验时间、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学号、小组成员、实验成绩、指导教师) 2.扩展要求((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操作基本步骤、运行结果、运行情况和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实验思 考题解答) 四、实验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1.实验内容:利用最小平方法原理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 2.实验步骤: (1)根据有关工时和制造费用的资料确定计算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数据。例表如下: 1-12月份直接工时及制造费用总额表 业务量(小时)制造费用(元)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利用上述相关实验资料和回归分析法原理,建立回归模型。 (3)建立公式预测该企业2008年12月份直接工时为95千小 时下的制造费用。 五、实验前的预习内容 混合成本分解原理和EXCEL的运用。 六、实验结果与记录 1、运用excel,将数据分别输入表中如下: 业务量(小时)制造费用(元) 月份 11200900 21300910 31150840 41050850 5900820 6800730 7700720 8800780 9950750 101100890 111250920 121400930 2、设业务量为x,维修费为y,利用统计函数CORREL,计算出相关 系数r=0.930107527。 3、分别计算出固定制造费用a和变动制造费用b,结果如下: a=intercept(c2:c13,b2:b13)500.2778 b=slope(c2:c13,b2:b13)=0.32037 回归方程: y=a+bx=500.2778+0.32037x 4、预测该企业2008年12月份直接工时为95千小时下的制造费用:当x=95000小时时,代入方程得,y=30935.4278元。 七、实验思考题

成本管理会计练习chap03

Chapter 3 1. Cost behavior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describing whether costs change as output change s. 2. Fixed costs always stay the same in total as output change s regardless of the relevant range. 3. RF Company manufactures furniture. If furniture were the cost object, the nails used to make the furniture would be considered a variable cost. 4. In the long run all costs are fixed. 5. The cost of flexible resource s is fixed. 6. Committed resource s may give rise to unused capacity. 7. The salary of salesmen that include s a minimum base salary plus a commission ba sed on sales revenue is an example of a variable cost. 8. The relative range is a wide range of activity where total variable costs remain the same. 9. An estimate of the total fixed cost is the intercept parameter where Total cost = Fixed cost + (Variable rate x Output). 10. The high-low method calculates a better estimate of the cost formula than the method of least square s. 11. Manufacturing overhead is usually a: a. variable cost b. fixed cost c. mixed cost d. step cost 12. Within the relevant range of activity, if the level of activity increases, variable cost per unit: a. increases b. decreases c. remains the same d. equals fixed costs per unit 13. Within the relevant range of activity, total fixed cost will: a. increase in proportion with the level of activity b. vary inversely with the level of activity c. remain constant d. none of the above 14. An example of a variable cost is: a. commissions paid to salesmen based on units sold b. depreciation on factory building c. salary of factory foreman d. insurance on factory warehouse 15. An example of a committed fixed cost is: a. advertising b. a training program for new man agers c. direct materials d. property taxes on factory building 16. Which is the be st method for separating mixed costs into fixed and variable components? a. scatterplot method b. high-low method c. method of least squares d. all methods are the same 17. The Starry Corporation developed a cost function for manufacturing overhead: Manufacturing overhead = $10,000 + ($2 x Output). If the company plans to manufacture 14,000 units next month, estimated manufacturing costs next month would be: a. $38,000 b. $10,000 c. $24,000 d. $10,002 18. Blurry Company shipped 10,000 units for $36,000 in April and 12,000 units for $40,000 in May. The estimated cost function for shipping costs would be: a. Shipping costs = $36,000 + ($2 x Units) b. Shipping costs = $16,000 + ($2 x Units) c. Shipping costs = $20,000 + ($1.60 x Units) d. Cannot be determ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19. The following cost function to estimate manufacturing overhead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method of least squares: Y = $40 + $2x, wherein x is the number of units of output. What is true about the cost function? a. the slope parameter is $40 b. the intercept parameter is $40 c. the variable cost per unit of activity is $40 d. the total fixed cost is $42 20. Which method would quickly detect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cost and activity output? a. scatterplot method b. high-low method c. method of least squares d. multiple regression

成本管理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二:练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1)本月人工费用分配率=18700÷(1240+1660+500)=5.5 #101:1240×5.5=6820 #201:1660×5.5=9130 #301:500×5.5=2750 本月制造费用分配率=20400÷(1240+1660+500)=6 #101:1240×6=7440 #201:1660×6=9960 #301:500×6=3000 (2)101#产品成本=8台成本+12台成本=8台计划成本+(1月份投入成本+2月份投入成本-8台计划成本+3月份投入成本)=(1月份成本+2月份成本+3月份成本)=12000+38000+2200+8800+1980+6020+20000+6820+7440=103260 101产品单位成本=103260÷20=5163 本月完工12台成本=1月份投入成本+2月份投入成本-8台计划成本+3月份投入成本=103260-27600-7100-6160=62400元 201#完工产品成本=(9300+1060+1100+15000+9130+9960)=45550 单位成本=45550÷30=1518.3 (3)借:库存商品——A产品62400 ——B产品4555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107950 习题三成本计算的简化分批法 采用简化分批法,要累积三个数字:累积制造费用、累积每个批次产品的总工时、累积全部批次的总工时,要注意简化分批法只和分配间接费用有关系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1)701七月份投产,八月全部完工,原材料成本=12400+10600=23000元 (2)702原材料成本七月投入30800元,一次性投入,完工3件的成本=30800元÷8件×3件=11550元 (3)703投入原材料25000元 2、累积工时的计算 701累积工时=1020+1780=2800 702累积工时=4140+5560=9700 703累积工时=1200 各批次累积生产工时=2800+9700+1200=13700小时 3、直接人工的分配 累积工资薪酬=24800+36850=61650元 工资薪酬的累积分配率=61650÷13700=4.5元/小时 701应负担工资薪酬=2800×4.5= 12600元 702完工的3件产品应负担工资薪酬=6800×4.5= 30600元 703未完工,不计算 4、制造费用的分配 累积工资薪酬=27920+48800=76720元

成本管理会计实训资料

企业的相关资料如下: 利华新型材料公司生产航空工业所用的一种特殊材料,该材料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先将化工原料制成颗粒材料,然后将颗粒材料制成板材。颗粒材料和板材都包括白色和灰色两个品种。公司设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生产颗粒材料,二车间生产板材。 一车间生产耗用的原材料一次投入,期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50%,制成颗粒材料转入半成品仓库,一部分供应二车间生产板材,另一部分对外出售。二车间生产耗用的半成品和其他原材料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期末在产品平均完工程度为60%。该公司设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蒸气车间提供生产用气和采暖用气,供电车间提供生产用电和办公用电。 该公司成本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按投产量定额成本分配;工资及福利费按生产工人工时分配;辅助生产费用采用直接分配法,按直接耗用量分配;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时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按约当产量分配成本,半成品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2014年10月份有关成本计算资料如下(除非特别指明,单位为:元): (1)产量 产品单位月初在产品本月投产量实际工时(小时)本月完工月末在产品白色颗粒公斤300 500 5600 600 200 灰色颗粒公斤200 400 4400 400 200 白色板材平方米100 400 3500 450 50 灰色板材平方米150 180 2500 250 80 (2)材料费用 一车间领用化工原料75000元用于生产颗粒,该原料为白色和灰色颗粒料所共同耗用,白色颗粒料的单耗定额为80元/公斤,灰色颗粒料的单耗定额为50元/公斤。两种颗粒料还分别各自领用5000元的专用原料。车间领用间接机物料2700元。 二车间生产领用原材料15000元,其中7000元用于白色板材生产,8000元用于灰色板材生产,车间领用间接机物料3400元。 蒸气车间领用材料1200元,供电车间领用材料2800元。 (3)人工费用 一车间生产工人工资50000元,一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 二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6000元,二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 蒸气车间生产工人工资7000元,蒸气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 供电车间生产工人工资5000元,供电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00元; 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算。 (4)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成本设置“原材料”“工资及福利”和“其他”三个项目。“原材料”项目登记车间的全部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项目登记车间的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除此以外的其他费用均记在“其他”项目。蒸气车间“其他”项目本月发生额为39680元;供电车间“其他”项目本月发生额为50360元。各产品、部门耗用的蒸气和电力数量如下表: 项目白色颗粒灰色颗粒白色板材灰色板材一车间二车间管理部门蒸气(公斤)1000 1200 1100 1080 120 300 200 电力(千瓦)12000 8000 12000 7100 4000 3000 3900 (5)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设有“材料”“工资及福利”“采暖”“电费”和“其他”五个项目。“其他”项目本月发生额:一车间1740元;二车间4580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