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经验谈
- 格式:docx
- 大小:17.08 KB
- 文档页数:9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引言:李时珍(1518年-1593年)是中国明代著名中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对于中国的中药学和中医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该书记载了超过1800种中药,涵盖了中药的药材、形态、功用、应用等方面。
其中对于痛风疾病的治疗经验极为丰富,本文将结合李时珍的经典著作和现今中医临床实践,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痛风简介: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也是一种伴随着痛苦的疾病。
它主要由于人类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堆积到关节和周围组织中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会引起关节及周围组织的发炎反应,表现为急性关节炎、慢性关节炎、关节破坏和石栓性插件。
目前痛风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医生和患者的头疼问题。
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痛风作为一种古老的疾病,李时珍对其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今中医临床实践。
以下是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1、络石破颗粒:络石破颗粒是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经典方剂之一,该方具有泻火祛风、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效。
络石破主要由旋覆花、川芎、红花、桃仁等中药组成,能够促进痛风病人体内尿酸的排泄,缓解关节疼痛,是痛风的理想中成药之一。
2、秦艽颗粒:秦艽颗粒是一种以栀子、秦艽、白背兰、牛黄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药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止痛的功效。
对于痛风等病症较为常见,该方剂能够缓解关节的红、肿、痛、热等症状,起到清热、活血、化瘀的作用。
3、朱砂丸:朱砂丸是一种以朱砂、附子、人参、茯苓、甘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丸剂,具有清热解毒、镇痛止痛、安神妙用的功效。
朱砂丸对于痛风的缓解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应慎用,因为其中的附子有毒性,不能长期服用。
4、肉桂丸:肉桂丸是一种以肉桂、附子、丁香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丸剂,具有温阳散寒、止痛理气的功效。
对于寒湿型痛风病人,服用肉桂丸能够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是应该慎用。
5、葛根汤:葛根汤是一种以葛根、半夏、生姜、大枣、甘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汤剂,具有发汗解表、和胃化痰的功效。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痛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其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
中医学认为凡人体肌表筋络感受风寒湿邪侵略之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痛楚、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症”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中,精辟地概括了痛风的病因“属风、寒、湿、热、挟痰及血虚丶污血”。
根据其病因,本着治病求兵的原则,他终结论述了治疗痛风的83 种临床用药,确属经验之谈。
本文将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归纳为七个方面。
1 痛风初期,由于卫表不固,风寒湿邪犯肌表,导致关节经络必阻,出现疼痛一系列症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李时珍提出:“防风主周身骨节尽痛,非此不除,同松节煮酒”。
麻黄治“风寒风湿,风热痹痛,发汗。
苍术散风除湿……发汗,通治上中下湿气”薏苡仁治“风湿身痛,日脯剧者,同麻黄、杏仁、甘草煎服”。
痛风初期,宜因势力导,祛风除湿解表。
所以李时珍在临床中常以麻黄。
杏仁、解表宣肺,薏苡除湿,甘草补脾土而中和,且可制麻黄直发汗太过,使其微发其汗。
因湿性重浊粘滞,侵犯人体则缠绵难愈。
治之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可去,但湿气仍在。
但加用芜活,防风,苍术,麻黄配甘草微发其汗,不但可祛风湿外邪,而且使表阳通行一身,阳气通则湿无流滞之所,故随汗而去。
2 痛痹易称寒痹。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进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通。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行小络,故率然而痛,得炅则痛止也。
……”痛风表现为关节剧痛,不红不热,痛有定处,迂冷加重,得热则缓为其特点。
因寒主收引凝滞,致使关节肌肉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痛则通。
李时珍在临床中不但善用温燥散寒之品,以散寒通络止痛,如他指出草乌头治“风湿痰涎,历节走痛不止。
”“乌头,附子散寒止并燥湿痰。
”而且还常常用酒剂散寒通络止痛。
他认为“酒气味辛甘大热,能引药势,杀白邪毒气,通血脉……散湿气。
抗痛风经历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引起。
我曾经亲身经历了抗痛风的过程,下面我将分享我的经历和一些应对策略。
在我意识到自己患上痛风之前,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体重增加和关节疼痛。
起初,我并没有将这些症状与痛风联系起来,而是以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的不适,或者是因为我年纪渐长的缘故。
然而,随着疼痛的加重和越来越频繁的发作,我决定去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诉我我患上了痛风。
他解释说,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中沉积,引起关节炎症状。
医生建议我进行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缓解痛风的症状。
医生建议我调整饮食习惯。
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器官、海鲜、红肉等。
同时,增加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减少饮酒和饮料中的糖分摄入也是很重要的。
医生还建议我进行适量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尿酸水平的上升。
我选择了一些低冲击性的运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这些运动对于缓解关节疼痛非常有效。
医生还给我开了一些药物来控制痛风的症状。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关节炎症状的发作。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在调整饮食和运动的同时,我还注意了一些其他的生活习惯。
例如,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稀释尿酸,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
此外,减少压力和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对缓解痛风症状有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逐渐感觉到疼痛症状有所缓解。
我体重也有所下降,关节疼痛的发作频率也明显减少。
我感到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痛风,因为如果不及时治疗,痛风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尿酸肾结石和关节损伤。
通过这次抗痛风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抗痛风是一段艰苦的过程,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生的指导,我成功地控制了痛风的症状。
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经验总结王耀光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经验总结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性疾病,由尿酸盐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中沉积所引起,导致关节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
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上升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我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和方法,现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在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时,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相关体格检查。
痛风常常表现为突发性关节炎症反应,常见于大趾关节,患者常描述剧烈疼痛、红肿和运动受限。
此外,还要注意询问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无家族史以及是否有其他合并疾病等。
在体格检查中,关节红肿和触痛是常见的体征。
其次,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首要目标是缓解炎症和疼痛。
对于急性痛风发作,我们通常采取非甾体抗炎药(NSDs)和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炎症反应。
NSDs在缓解疼痛和红肿方面效果显著,并可以预防炎症的进展。
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起效,但长期使用会增加副作用的风险,所以应在症状缓解后尽早减少剂量并停用。
此外,还可以采用局部冷敷和卧床休息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关节炎症。
再次,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还需要控制尿酸水平。
尿酸盐的积累是痛风的根本原因,所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于长期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要引导患者改变饮食习惯。
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以及酒类等。
其次,尿酸降低药物也是必不可少的。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尿酸合成酶抑制剂和尿酸排泄增加剂等。
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其他合并疾病进行综合考虑,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最后,密切随访和定期复查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环节。
随访可以了解患者的疗效和药物副作用,以及对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控制情况。
复查可以通过血尿酸水平检测、关节超声和关节功能评估等措施来评估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总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情况以及治疗的目标等。
切实可行的自我治疗痛风方法与经验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和发热。
尽管痛风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合理的自我治疗方法和经验,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享一些切实可行的自我治疗痛风的方法和经验。
1. 饮食调整饮食是痛风患者控制尿酸水平的关键。
首先,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器官、海鲜、红肉等。
其次,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此外,饮食中应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排出。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和潴留。
因此,痛风患者应积极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合理的饮食结合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减轻体重,减少尿酸的积累,从而减少痛风的发作。
3. 增加运动量适度的运动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运动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体重,促进代谢,增加尿酸的排出。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疼痛和炎症。
痛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4. 注意药物治疗除了自我治疗方法外,痛风患者有时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尿酸合成抑制剂和尿酸排泄促进剂等。
然而,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循医嘱使用,并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5. 避免饮酒和吸烟饮酒和吸烟对痛风患者来说都是不利的。
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排泄,增加尿酸的积累。
因此,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饮酒,特别是啤酒和烈酒。
吸烟也会加重痛风的症状,因此最好戒烟。
6. 定期复诊和监测痛风患者应定期复诊,并接受相关检查和监测。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同时,患者也应该自我监测尿酸水平和症状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总之,切实可行的自我治疗痛风方法和经验包括饮食调整、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药物治疗、避免饮酒和吸烟,以及定期复诊和监测。
黄峰教授诊治痛风经验撷粹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华西医院黄峰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治疗痛风的经验,以下就是其中的一些撷粹。
1. 综合治疗: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单一治疗手段难以奏效。
因此,治疗痛风必须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黄教授认为,综合治疗的重点在于控制尿酸水平,同时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疼痛和炎症,加速关节恢复。
促进病灶愈合,预防复发。
2. 药物治疗:黄教授指出,药物治疗是痛风的基本措施,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洛卡芬等。
其中,非甾体消炎药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愈痛风,副作用较大;糖皮质激素可快速缓解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副作用;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首选药物,但可能导致消化道不良和发作性高血压;洛卡芬是新一代的非甾体消炎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减轻肾脏负担。
3. 饮食疗法:黄教授认为饮食疗法是治疗痛风的重要一环。
痛风患者应该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多吃低嘌呤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谷类等。
此外,对于肥胖的痛风患者,应该限制摄入高脂食物,尽量控制体重。
饮食疗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达到预防及缓解症状的效果。
4. 运动治疗:适量的运动可以改善痛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和炎症,增强免疫力,预防并发症。
黄教授建议痛风患者进行轻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制定运动计划。
5. 康复治疗:黄教授认为康复治疗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关节的康复,缓解疼痛和炎症,防止复发。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中医按摩、针灸等多种形式,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意见进行选择。
总之,治疗痛风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康复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相互配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黄教授的经验也表明,在治疗痛风时,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化繁为简,针对性强,根据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仲愚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摘要:李氏杵针流派传承工作室钟磊副主任医师擅长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在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其祖辈李仲愚老认识中分为湿热下注、瘀血阻络、痰凝经脉、肝肾亏损等辩证。
湿热下注治宜清利湿热为主,瘀血阻络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痰凝经脉治宜软坚化痰,肝肾亏虚治宜滋养肝肾。
关键词:李仲愚;钟磊;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总结李仲愚(1920-2003)擅长使用祖传绝招杵针、气功等法,内外合治,针药结合,治疗多种常见病及各种奇难杂症,钟磊副主任医师幼年即随李老先生学习医术,业医30余年,淡泊名利,现致力于李氏杵针流派传承事业。
临证经验丰富,用药灵活,具有自己独特的辨证体系,擅长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痹病等。
2020年,笔者有幸跟师李氏杵针流派传承工作室钟磊副主任医师,对痛风性关节炎有一些心得体会,今与同道分享,以期共同发扬,造福众生。
截止至2015年,全球的痛风患病率为0.1%~10.0%[1],中医关于痛风的描述可以追溯到《内经》时期,“肢节肿痛,《内经》谓之贼风,后人谓之痛风······痛风脉浮紧,头痛恶风发热,为新受之邪·..···痛风久不愈,为痛久必入络也。
”在痛风发病时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中医称为“白虎历节风”,认为它属于痹症,因过食膏粱厚味,内生湿邪,痰浊凝结,气血不通。
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风寒之邪郁久发热,或内伤肝肾不足,或痹症日久,血瘀痰阻所致。
中医病因病机:李老认为痛风性关节炎主要由于平素过食膏梁厚味,以致湿热内蕴,湿、痰、浊、淤阻留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
患者素为痰湿之体,加以嗜酒、喜烟,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痰湿阻滞于血脉中难以泄化,与血相结而为浊瘀,留于经脉而发病。
在兼因外感风邪,侵袭经络造成气血不能通畅,反复发作遂使瘀血凝滞,络道阻塞,以致关节畸形。
初病在经在络,以邪实为主、热痹为先,湿毒瘀滞是关键,久则深入筋骨,累及脏腑,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
痛风的治疗体会痛风是一种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红肿。
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我们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药物治疗三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个人饮食痛风病人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背离三低两高饮食法:1.低蛋白质2.低脂肪3.低糖4.高维生素C5.高碱性•避免高嘌呤食物:1.动物肝脏、肾脏、心等内脏器官2.海鲜类食物,如虾、蟹、贝类等3.红肉、禽肉•适当饮用茶水:绿茶可以促进尿酸排出,红枣枸杞茶对改善痛风病症也有好处。
我的经验是,痛风病人要尽可能多地摄入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纤维素摄入。
此外,如果饮食控制无法解决病情,可以尝试草鱼胶囊,据说是可以解决高尿酸血症的中草药。
生活习惯调整针对痛风病人的生活习惯,我们主要推荐以下几点:•控制体重:痛风病人应当掌握合适的体重,肥胖会使症状加重。
•合理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痛风病的治疗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保持身体健康。
•改善睡眠:注意充足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痛风病人要避免饮酒、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等恶习,这些习惯会使病情加重。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痛风治疗中的重要方面。
痛风发作时,一般会给患者开具非甾体抗炎药物和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镇痛治疗。
如果患者疼痛严重,还可以给予阿片类药物。
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痛风的原因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利尿剂: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防止尿酸的堆积。
早期治疗可以使用袢利尿剂,晚期可以使用嘌呤类药物。
•防止合成尿酸药物:可以篇减体内鸟嘌呤的合成,降低尿酸含量。
我的经验是,痛风病人在用药方面应该要注意遵医嘱,不要自行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还要做好药物的副作用监测,不断调整用药剂量,达到既能控制病情又能保持身体健康的效果。
结语痛风病治疗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改善饮食、调整生活习惯。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痛风病人能够得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但前提是要坚持治疗同时改善生活习惯。
痛风治疗的一点经验 一: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以利尿排石,清热解毒,化湿通络为主药用:金钱草30,海金沙20,车前草30,防己10,薏苡仁30,桂枝10,知母10,赤芍10,威灵仙30,金银花藤30,豨莶草20,土茯苓30,方中海金沙,金钱草,车前草清热利尿排石,促进尿酸排泄,防己,薏苡仁土茯苓健脾除湿利关节, 二:慢性期:在清解排石的基础上重视化瘀消肿化痰通络,药用:金钱草30,海金沙20,车前草30,防己10,薏苡仁30,桂枝15,威灵仙30,地龙10,牛膝10,豨莶草30,赤芍10,乳香10,姜黄10,伸筋草30。 以上二方经10多年实践证明疗效可靠,若病久及肾肾虚血亏可加济生肾气丸口服。久服可改汤为丸。 金钱草30,海金沙20,车前草30 不用也可以,毕竟中西医治法是不一样的 请广大爱友指正。 二术散效果亦佳: 苍术15 白术30 穿心莲12百合12威灵仙9薏苡仁30独活12 痛风证治 1.急性发作期 (1)风寒湿痹 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9g,防风9g,防己9g,当归12g,赤芍9g,独活9g,桂枝9g,苍术9g, 薏苡仁30g,制川乌6g,制草乌6g,炙甘草3g。 若痛在上肢,加桑枝12g,姜黄12g祛风通络止痛;痛在下肢,加川牛膝15g利湿活络 ;疼痛明显者,加没药9g、延胡索12g、青风藤15g,以活血理气,通络止痛;关节肿胀者,加五加皮12g、泽泻15g、晚蚕沙12g利湿消肿。 中成药:小活络丹,每服6g,每日2次。 (2)风湿热痹 方药:四妙散合当归拈痛汤加减。黄柏12g,苍术12g,椑榭12g,羌活12g,独活12g,当归12g,赤芍12g,忍冬藤15g,川牛藤15g,川牛膝15g,生薏苡仁30g,土茯苓30g。 若病发上肢者,加桑枝9g,秦就9g祛风湿通络;病在下肢者,加木瓜9g、海桐皮15g、防己9g除湿通络;关节肿胀变形者,加山慈菇12g、胆南星12g化痰浊;红肿明显者,加连翘9g、赤芍9g、赤小豆9g清热活血;疼痛剧烈者,加姜黄9g、炮山甲9g、制乳香9g、制没药12g以增强通络止痛之功;发热口渴,痛甚汗出,脉滑数者,加生石灰(先煎)30g、知母12g、玄参12g清胃热;大便燥结者,加大黄6g、瓜蒌仁15g清热通腑泄火。 中成药:三妙丸,每服5g,每日3次。 2.慢性期及间歇期 (1)痰浊瘀阻 方药:痛风经验方加减。苍术12g,白术12g,茯苓15g,薏苡仁30g,土茯苓30g,椑榭15g,威灵仙15g,当归12g,桃仁12g,泽兰12g,泽泻12g,虎杖15g。 舌苔白厚腻,脉滑者,加法半夏12g、白芥子12g、陈皮6g化痰浊;痛风石较多且者,加昆布12g、海浮石12g软坚化积;肿痛明显者,加蜈蚣2条、全蝎6g、延胡索12g活血消肿止痛;关节肿大畸形者,加山慈菇12g、炮山甲12g、杜仲12g、骨碎补12g、核桃仁12g、补骨脂12g,以化痰瘀,补肝肾。 中成药:真菌竹黄胶囊,每次4片,每日2—3次。 (2)肾虚顽痹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2g,防风12g,桑寄生15g,秦就12g,熟地黄12g,细辛3g,桂枝9g,补骨脂12g,薏苡仁30g,炮山甲12g,姜黄9g,川牛膝15g,怀牛膝15g。 若疼痛显著,加制川乌6g、制草鸟6g、蜈蚣2条、乌蛸蛇12g祛风活血止痛;腰膝酸软,形寒怕冷者,加巴戟天9g、附子6g、杜仲12g温肾阳;局部皮色紫黯,舌面瘀斑明显者,加参三七12g、地鳖虫9g活血化瘀;肝肾亏虚明显者,加楮实子12g、菟丝子12g补肝肾;骨质破损者,加骨碎补12g补肾壮骨;气血亏虚者,加黄芪15g、当归12g益气养血。 中成药:益肾蠲痹丸,每服8g,每日2次。 针灸治疗 常选用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八风、太都、太白、太冲、丘墟、曲池、外关、八邪等穴。 外治法 马钱子20g,红花15g,生半夏20g,王不留行40g,大黄30g,海桐皮30g,葱白3支,艾叶20g,熬液熏洗,每日2次。适用于风寒湿痹及痰瘀阻证,可消肿止痛。 西医治疗 急性期 秋水仙碱 消炎痛 慢性期及间歇期 丙磺舒 别嘌醇
痛风患者经验分享尿酸高是痛风的罪魁祸首,究其原因与不好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以前没有得痛风的时候,喝酒撸串是家常便饭,没过几年我体重就到了快200斤。
有一次半夜上卫生间的时候左腿膝盖一阵剧痛倒在地上半天没有起来,去医院一查倒没有骨折,却查出来尿酸高到700多,没想到从此就在痛风的路上艰苦奋斗了,好在经过这些年的治疗,定期服药,控制饮食尿酸得到了控制,痛风发作也没那么频繁了,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控制体重:治疗期间医生告诉我痛风并不是单独发生的,它往往是肥胖、糖代谢紊乱的“跟屁虫”。
这其中,肥胖则是导致痛风的关键一步。
要想关闭这扇“痛苦之门”,控制热量的摄入,减肥是第一步。
饮食要合理搭配:蛋白质吃多了能产生大量尿酸;脂肪吃多了会影响尿酸的排泄。
多吃碱性食物可使体内碱量增加,促进尿酸的排出。
所以合理搭配糖、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类的配比,做到“低热量、低脂肪、低嘌呤”的同时注意饮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要避免高嘌呤食物:海鲜、啤酒、动物内脏、肉汤嘌呤含量高,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所以嘌呤高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吃,另外高果糖饮食(甜饮料)也是痛风病人的大忌,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果糖还会诱发痛风发作!果糖是一种单糖类,其代谢产物就是尿酸,升高血尿酸,诱发痛风的能力很强,而且往往容易忽略。
市面上卖的大部分甜饮料(如:可乐、果粒橙等)均含有大量果糖。
很多年轻的病友,不爱喝酒,不也喜欢吃内脏、海鲜、肉汤,但就是喜欢喝饮料,结果血尿酸居高不下,非常令人痛心。
所以甜饮料绝不能喝!其他高果糖饮食,如特别甜的水果(如:哈密瓜),果汁(包括纯果汁)也应当少吃或者不吃。
多喝水不喝酒:水喝的多,尿量增加,尿酸排出也会增加。
苏打水对于痛风病人来讲是理想的选择,因碳酸氢钠有助于碱化尿液,排出尿酸。
酒类尤其是啤酒是最不该招惹的对象,喝多了之后会影响尿酸排泄。
E 3期专题—痛风2021年5月第5期四川成都市/孙清廉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症状表 现。
痛风是嘌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 当机体内嘌昤产生过多,超过了肾脏的 排泄量时,尿酸在血液和组织内积聚, 沉着于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部位, 就会导致关节产生炎症变化。
痛风在现代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多发病。
本病有明显的“重男轻女”倾 向,男女之比为15 : 1。
发病年龄多在 40岁之后,多有家族史,所以临床认为 本病与遗传有关。
痛风发病急骤,大多在半夜或凌晨发作,初为单发性,多在 第一跖趾关节,其次为足背、足跟、踝、 膝等,局部表现为明显的红、肿、热、痛, 且疼痛剧烈。
经治疗后,痛风症状多逐渐消退, 但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可再发,多次复 发即转变为慢性。
慢性患者关节呈局部 肿大、畸形或僵硬,大多有痛风石,并 可出现于耳郭等部位,如破溃后会形成 瘘管,排出白色尿酸盐结石。
该病也常 导致肾脏病变和高血压。
痛风性关节炎的病机主要是先天禀 赋不足,脾肾虚衰,膀胱气化功能下降, 使湿浊之邪排泄减缓。
加之平素嗜吃膏 粱厚味,致湿热内生,湿热之邪流注于 经络、关节,郁而化热,蓄积成毒,壅 遏气血关节而成。
天长日久,湿邪热毒 煎熬,则结成沙石。
所以,不管是急性 期还是慢性期,治疗都应该重视清热解 毒。
由于关节红、肿、热、痛剧烈,故 治疗应以清解热毒、化湿通络为主要大法。
基础方:金钱草30克,海金沙18克,车前 草30克,防己10克,薏苡仁30克,桂 枝12克,知母10克,赤芍10克,威灵 仙30克,银花藤30克,豨莶草20克, 土茯苓20克。
其他如牛膝、嫩桑枝、宣木瓜、海F A M F Y B O T3ADITIONAL r)H I N F 7)F M -nn ln lN F262021年5月第5期£3期专题—痛风风藤、秦艽、马齿苋、黄柏、栀子、川萆蘚、赤小S等可随症加减。
方中金钱草、海金沙、车前 草意在清热利尿排石,促进尿酸排泄;防己、薏苡仁、土茯苓能健脾除湿、利关节,与前面三种药配合,有利于抑制和清除尿酸结晶,预防痛风结石的形成。
中医治疗痛风的经验与方法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关节疼痛、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中医学认为,痛风是由于体内湿热、痰浊、气滞等因素引起的。
因此,中医治疗痛风注重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清除湿热、痰浊和疏通气滞。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痛风的经验与方法。
首先,中医强调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寒凉、辛辣、油腻等食物,以免加重湿热和痰浊的症状。
相反,应多食用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
此外,适量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如鱼类、豆类和瘦肉,有助于维持肌肉和关节的健康。
其次,中医药物治疗是治疗痛风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痛风是由于体内的湿热和痰浊引起的,因此,清热、利湿、化痰的药物是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
例如,黄连、黄芩、赤芍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湿热症状。
另外,茵陈、木香等药物可以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结晶的形成。
此外,中医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关节、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红肿。
此外,中医还注重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一种独特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循环。
对于痛风患者,针灸可以缓解关节疼痛、红肿和热痛等症状。
例如,针灸穴位“足三里”可以活血化瘀,缓解疼痛;“曲池”和“太冲”可以清热解毒,减轻湿热症状。
此外,针灸还可以调整体内的气滞,促进气血运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最后,中医还强调运动和心理调节。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功能。
痛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以缓解疼痛和改善身体状况。
此外,痛风患者还需要进行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因为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加重疾病的症状,而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痛风的经验与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和运动心理调节。
这些方法在改善湿热、痰浊和气滞等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黄峰教授诊治痛风经验撷粹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痛风石,病程长、反复发作、易并发肾脏病等并发症。
黄峰教授是国内痛风领域的知名专家,拥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下面是黄峰教授诊治痛风经验的撷粹。
一、痛风的诊断1.1 临床表现痛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关节炎,最常见的是第一跖趾关节炎,表现为急性疼痛、红、肿。
其次常见的是膝关节和踝关节,关节炎常伴有痛风石沉积。
1.2 实验室检查尿酸、尿酸盐、血清尿酸水平是痛风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诊断的唯一标准。
实验室检查还应包括炎症指标、肾功能、血脂和血糖等检查。
二、痛风的治疗2.1 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避免高嘌呤饮食等。
对于有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控制急性症状和长期预防两个方面。
控制急性症状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等。
秋水仙碱类药物适用于非甾体抗炎药不能使用或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患者无肾功能不全、有明显炎症、器官损伤风险高等情况。
长期预防的药物主要包括降尿酸药和利尿剂。
降尿酸药包括丙戊酸、别嘌醇、尿酸酐酶抑制剂等,针对高尿酸患者,可行尿酸降低至目标水平的治疗。
利尿剂是通过增加尿酸排泄而减少尿酸积累的。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三、黄峰教授的临床经验3.1 综合分析在诊治痛风患者时,应对患者的全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3.2 个体化治疗黄峰教授认为,个体化治疗是治疗痛风最关键的环节。
应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肾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3.3 优化用药针对痛风患者常见的肾功能损害和代谢综合征等问题,黄峰教授强调应优化用药。
对于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总结痛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个体化,黄峰教授在临床工作中注重对患者全面综合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和优化用药。
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痛风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及其引起的关节炎症。
传统的中医药方法在治疗痛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本文将总结中医药在治疗痛风中的应用及其临床实践经验。
一、中医药对痛风的认识中医药将痛风归类为“痹证”范畴,即风湿痹证。
认为痛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肝肾功能失调,导致体内湿热与寒湿聚积,进而引发关节炎症。
因此,中医药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等方面。
二、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实践1. 中药内服治疗(1)清热祛湿类中药:如草果、木瓜、黄芪、赤芍等具有利尿排湿、消炎祛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痛风患者的尿酸排泄功能。
(2)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川芎、红花、三七等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减轻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3)健脾利湿类中药:如白术、茯苓、山药等可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提高体内湿气的代谢排出。
2. 食疗调理中医药治疗痛风还注重饮食的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痛风属于寒湿体质,在饮食中应少食生冷、辛辣和寒凉食物,如海鲜、羊肉、辣椒等,同时适量增加高纤维食物、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缓解痛风的症状。
三、中医药治疗痛风的经验总结1. 全面辨证治疗在中医药治疗痛风时,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不同患者体质、病期不同,适用的中药方剂也会有所不同。
2. 治疗过程中注意平衡中医药治疗痛风的过程需要注意平衡,在祛湿排毒的同时,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防止身体虚弱。
3. 联合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痛风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针灸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
4. 个体化治疗在中医药治疗痛风中,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症状都有差异,因此治疗方案应该个体化。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总之,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且有效。
通过中药内服治疗、食疗调理、针灸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痛风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痛风的经验体会现代医学通常把痛风与嘌呤合成物、尿酸产量及尿酸排泄情况联系起来,将其归为由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长期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所致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同时伴有局部红肿热痛、尿酸性尿路结石等症状。
而祖学中医认为,正气不足、肝肾两虚是引起痛风的根本因素,邪气是诱发其病的重要条件,一旦肾脏出现问题将无法排泄体内废弃物质,便会逐步削弱肝脏代谢功能,长此以往,在体内沉积较多的废弃物质,形成尿酸,进而引发一系列剧烈疼痛的症状。
随着现代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升,痛风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为此,探讨治疗痛风的中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痛风的病因病机1.痛风在中医学的领域中类属“痹症”的范畴,又为“白虎历节风”,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正虚邪实。
痛风临床表现与患者的年龄、体型、习惯、饮食、爱好等因素有关,男性占据多数,普遍在更年期后阶段,如今却越发年轻化,30岁左右的痛风患者也很是常见,主要由疲劳、嗜酒、盛餐或感染风寒、湿热等外邪诱发。
此病在初期时一旦发作某一部位会疼痛难忍,甚至不能举手、不能下地,并且具有昼轻夜重、疼痛转移、烦躁不安、情绪下降等特点。
历经治疗和恢复后虽有好转迹象,但极易复发,可引起受损部位肿胀、畸形,甚至侵蚀筋骨,内损脏腑,需要通过长期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式才能恢复正常。
在中医治疗上,可遵循泄浊化瘀、调益脾肾、以“治未病”原则进行干预性治疗,同时结合基础性治疗,做到养治结合,以避开诱因防止痛风再度复发。
2.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1.中医学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和悠久历史,通常把痛风分为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
症状可分寒热来用药,按照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的原则进行治疗。
通过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痛风归属于热痹范畴,桂枝芍药知母汤是治疗该病的基础方,方中麻黄防风白术是对症治疗,桂枝汤加知母附子是扶正之本,温阳行痹,可祛除风寒湿三邪。
痛风性关节炎的见解与临床经验总结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关节炎性疾病。
急性期起病急骤,在数小时之内受累关节即可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长于夜间发作,因关节剧痛而醒,关节局部因疼痛不能触摸,甚至不能盖床单,活动受限。
以足部第一脚趾为最好发部位,其次为手足的其他小关节、踝、膝、腕、肘、肩关节。
初期多为单关节病变,后期可为多关节病变,同时或先后出现。
痛风性关节炎是属于中医“痹症”等范畴,而过多的尿酸则属“湿浊”。
肾分清泌浊的功能失调,则湿浊排泄障碍。
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认识概况(1)湿热痹阻:多因外感湿热之邪于湿相并,和邪为患,或湿热之邪侵袭筋络,或风湿寒邪郁而化热,痹阻经络关节,或素有内热复感风湿寒邪,致使风湿热邪留恋于肢体、经络、关节,痹阻不通而为热痛。
(2)血瘀痰阻:多因风湿寒热之邪留着关节经络日久,寒邪凝滞,湿邪阻痹,热邪煎灼津液。
(3)肝肾亏虚:脾肾阳虚由于素体阳虚,外邪侵入,迁延不愈,损伤脾肾而致。
(4)正气虚弱: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阻滞经络,痹阻不通而致。
总体认识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以明显的关节部位红肿、热、痛为主症,多为湿热闭阻证,慢性期关节组织纤维化及通风石在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的沉积,使病变关节逐渐破坏变形,运动功能受限,为湿浊兼淤血闭阻证。
2.痛风关节炎经验整理及治疗思路2.1辩证(1)湿热痹阻:急性发作,关节部位明显的红,肿、热、痛为主症,舌红苔黄,脉滑。
(2)湿热兼气血瘀滞:慢性关节组织纤维化及痛风石在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的沉积,使病变的关节逐渐破坏变形,运动功能受限,舌暗红苔黄,脉涩。
2.2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总体治疗思路。
2.3方药:土茯苓30克,六月雪30克,苍术15克,黄柏15克,薏米仁15克,赤芍12克,川牛膝10克,地龙10克,汉防己15克,青风藤30克,当归15克,穿山龙30克。
随症加减。
3.结合现代研究选药治疗3.1利尿通腑思路由于血中尿酸增高是形成痛风的基础,因此降低血中尿酸水平十分重要,按辩证诊治原则之外还可以参考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结果选用。
四位中医治痛风经验分享(非常实用)▲痛风多见于30~45岁的男性患者,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中医认为过食甜味及油腻食物与酒是致病之因,并非单一饮酒造成,必须少吃甜食,少吃油腻食物。
导读山东省名老中医刘启廷教授认为,本病好发于形体丰腴之痰湿之人,并有嗜酒、喜啖之好,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升清降浊无权,因痰湿滞阻于血脉之中,难以泄化。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治疗白虎历节风(痛风),针金门穴。
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微信文章一泄浊化瘀治痛风作者:刘荔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刘启廷名医工作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贵病”也应运而生,痛风病就是其中之一,古代将痛风称为“宫廷贵族病”,究其发病原因与暴饮暴食、肥甘酒醇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病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属于关节炎的一种,又称代谢性关节炎。
本病多见于30~45岁的男性患者,起病急骤,且多在午夜突然因足痛惊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明朝虞抟所著《医学正传·卷四》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
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本病一般呈间歇性发作,急性发作时多出现关节剧烈红肿热痛,夜间加剧,70%以上的患者首发关节为足跖趾关节,其次累及踝、膝、指、腕、肘等关节,且有结节形成,甚或溃流脂液。
患者常因疼痛难忍来就医,急性缓解后,即转为慢性期,虽关节红肿消失,但仍疼痛或剧痛。
本病病因复杂多样,如脾失健运、肾失气化等原因造成体内水湿积聚,浊毒内蕴,流于关节,阻于筋脉;或过食肥甘酒醇,滋生湿热痰浊,流注关节筋骨,痰阻脉络;或过度劳累或风邪诱触,致使浊毒凝聚,气血瘀滞,运行不畅,以致关节、肌肉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而形成痹证。
国医大师朱良春将其命名为“浊瘀痹”。
十年痛风路————痛风治疗手记
我患痛风大概十年,期间的苦自不必多说,本山大叔说:谁难受谁知道。
因为本人还算有一点医学常识,注意:只是常识而已。
现将自己的治疗历史写下来,希望有新痛友看见,能少走一些弯路。
在这里我恳切的告诉各位,你可以不信我,但如果你要看我写的东西,请你认真的看完,有些话,很重要。
第一次痛风的是在脚踝,因为怀疑是崴脚了,所以也没吃什么药,结果第一次就发病一个月。
确诊痛风以后,吃过很多药,中药无数了,方子如果都留着,估计可以订成一本书,方子在这里就不能发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所以药的数量、数目就不会一样,别迷信“专治”,更别信那些满屋子锦旗的老中医。
我只发一个中医给我一个方子:决明子、枸杞、梧桐皮煮水喝,或者是玉米须、枸杞、梧桐皮。
这个药一斤也就几块钱,这样的人才能算的上是真正意义的大夫,即使没有将患者治愈,最起码还有医生的操守和良心。
这个药也有适应的人群,决明子是减肥的、枸杞补肾,梧桐皮治疗痹症,这么简单的方子也是看人下药,也并不使用于所有的痛风患者,所以,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
中药配方。
中药的意义我在后面在说。
为了避免有卖假药的嫌疑,我介绍的西药均属药店可购买。
最开始的时候就是秋水仙碱,但是很遗憾,秋水仙碱对我来说,连拉肚子的副作用都没有一点,就更不要说缓解疼痛了。
之后我选择了双氯芬酸钠,一个痛友跟我开玩笑说:没吃过双氯芬酸钠的痛风算不得痛风,这个药一般都是大医院医生的正规推荐,因为这个药便宜,效果还好。
随后,我又开始吃双氯芬酸钠的加强版——扶他林。
实在不懂为啥叫“双氯芬酸钠”的时候几毛钱一袋,改了个名叫扶他林就十多块了,呵呵。
扶他林的止痛效果应该算不错的了,最主要的是与它的副作用很小,当然,这也只是比照其他止痛药来说的。
说到副作用,我多说几句,痛风的止痛类药物都有着极其严重的副作用,尤其是秋水仙碱,它有着最最最严重的副作用——猝死。
千万慎用。
止痛类的药物因为有着严重的副作用,所以我只介绍到这里,到目前为止,我也一直在使用扶他林。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你说你痛风十多年,就只吃扶他林这样普通的药物,还在这里谈什么经验呢?
我告诉各位:我接触的药物绝对超出你们的想象,所谓的接触,就是在我身边的人吃过的,或者别的痛友吃过告诉我的。
什么XX宁、XX定、什么苗药、藏药、蒙药,结果只有一个——无效。
我眼铮铮的看着我的朋友跳进陷阱,却无能为力。
上面我说过,我很有一点医学常识,所以我很少使用新的药物。
在这里,我也不抨击那些治疗痛风的药物,我只对各位说一句:你吃药之前,请花几分钟的时间,进入国家药品食品管理局的网站,查查你的要吃的药物是不是国家批准销售的,再决定吃不吃,请记住,这,很重要,为了你的家人和朋友,拜托了。
我很沉痛的告诉大家,假药的危害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我前几天刚刚去沈阳医大探望了一个24岁的痛友,他现在已经
是肾衰竭了。
他吃过的药,我也不说了,他总是满怀信心的要将痛风彻底治愈,尝试各种药物,结果...
顺便说一句,我生活中认识的痛风病人超过30人,这还不算网络上的。
我的老领导,吃过一种药,叫XX宁,说是吃过之后,痛风发作过的关节要全部重新发作一遍,说这是痛风石分解的一个过程,并说分解之后,痛风就会被治愈,我的老领导吃了三个疗程,疼的忘乎所以,整整六个月的时间,人都已经脱像了,结果,很杯具。
在说降酸药之前,我向各位痛友普及一个常识:痛风与糖尿病一样,都是代谢机能出了问题,很多年前,有人说,如果真的有攻克糖尿病的医生,那么他必定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攻克痛风病的医生,一样会获得诺贝尔!!!所以,在诺贝尔医学奖没颁发给治愈痛风的医生之前,请你坚信,痛风是绝对绝对不会被药物治愈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凡是鼓吹能够治愈痛风
的药物,全部都是假药!!!!
痛风与糖尿病一样,需要终生服药,这个是被很多痛风患者忽略了的,建立这样的治疗理念,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
下面我们来说说针对尿酸的药物。
降酸就是别嘌醇,排酸就是苯溴马龙。
就这么简单的介绍?对,就这么简单,这两种药都是德国研发的。
苯溴马龙的中文药名叫利加力仙(音,具体名称忘了),这个应该是德文的音译。
为什么是德国研究痛风的药物?
因为德国生产世界上最好的啤酒!
我们还忽略了一个药物,碳酸氢钠,就是碱片,很多人都忽略了。
痛风病人因为尿液酸含量过高,使肾脏长期在酸性的腐蚀下,最终导致肾脏的病变,碳酸氢钠可以碱化尿液,说白了,他的最大作用是是护肾。
如果你不能终生服用针对尿酸的药物,那么请你一定常吃碱片。
好吧,既然你能看到这里,为了表示对你的感谢,我再介绍一种不是治疗痛风的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
(成分名,具体药名自己去咨询,我不干卖药的事)
氨基葡萄糖是关节间的液体,增加了液体的润滑,对关节疼痛有着很好的抑制。
(个人理解)
这个药是要配合扶他林服用,是我目前已知的止痛消肿效果最好的药物,并且光看说明书,也能确定它的副作用很小。
现在我们来说说痛风的治疗,痛风的治疗是很漫长很漫长的,因为它治不好,哈哈,开个玩笑。
中医药对痛风有着很好的疗效,当然,它只能针对某个人,绝对没有普遍性,所以药方就不要乱发了,你吃了有用,不代表所有都有效。
吃中药必须检测尿酸值!凡是对尿酸有抑制作用的中药都属于好药,并且中药的副作用很小。
中药去哪里抓?我告诉你,北京中医院!别听那些象老道似
的伪中医放屁。
人家中医院连中南海都常去,咋还不比那些游医厉害?
也有这样的可能:从某的深山里发现了一个老头,随手在身上搓个泥球,给你吃了,你就好了。
同志,醒醒吧!!!
说到中医,我不得不说说樱桃,对就是樱桃。
古人也得痛风,基本都是王公贵族才能得,过去皇上的太医院里咋治痛风呢?就是樱桃。
北京的樱桃沟是皇家的,老百姓别想了。
具体的理论我也不说了,总之,吃樱桃降酸,效果一般,但是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副作用!!!又说到副作用,不能不说啊,死的都是死在副作用上啊!!!!!
你说,要是还能喝点小酒,吃点香香,还不吃药,尿酸还不高,有办法没?
答案是:有!
什么?
运动!!不管什么性质的运动,对你都是有着莫大的好处!
运动使你的痛风急性发作?正常!因为你的关节已经被尿酸结晶堆满了,强烈的运动会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
你要慢慢的来,象个婴儿,从学步开始。
长期的运动完全可以使尿酸保持正常水平,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形容词说明尿酸正常的重要性。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对治愈痛风失望了。
现在我要告诉你,在理论上,痛风是可以治愈的!!!!
对失去的机能有修复作用的,并且经过科学研究证明有效的,也是唯一的办法就是————太极拳
当然,完全治愈还是有运气的问题的,人的体质、悟性不一样,所以不要盲目追求达到某种效果。
别问我QQ,我不是大夫,你得的是病,有病就要看医生,
这是最最基本的医学常识。
其实说了这么多,就是说明一个问题:不要轻信某某药物,什么绿色呀、纯中药呀、秘方呀,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吃YAOTOU丸就能使痛风急性发作突然好转,你敢吃么?
因为痛风不发作的时候,大家选择性的忽视了它的危害,国家也没有针对这一严重疾病的研究,我们聚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国家民族对这种疾病重视起来,加大对这种疾病的科研力度,这也应该是通风吧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