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矿区煤质特征和煤炭液化性能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4.80 KB
- 文档页数:3
煤质分析情况汇报
近期,我们对煤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煤质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煤矿的煤质情况,为生产和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们对煤矿的煤质进行了全面的取样和分析。
通过对煤矿不同层位和不同区域的煤样进行采集和化验,我们获得了煤的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硫分、发热量等关键指标。
这些数据为我们后续的煤质评价和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其次,根据煤质分析数据,我们对煤矿的煤质进行了综合评价。
我们发现,煤矿的煤质整体上表现为灰分较高、挥发分较低、硫分适中、发热量较高的特点。
这意味着煤矿的煤质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洗选和高效利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燃烧特性和环保隐患。
另外,我们还对煤矿的煤质与市场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煤矿的煤质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硫分偏高、挥发分偏低等方面。
这就需要我们在后续的生产和经营中,结合市场需求,采取相应的洗选和改质措施,提高煤矿煤质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针对煤矿的煤质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加强煤矿的洗选工艺,降低灰分和硫分含量,提高挥发分和发热量,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煤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减少煤矿的排放污染,提升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煤质分析情况的汇报,我们对煤矿的煤质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为后续的生产和经营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
我们将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提升煤矿的煤质水平,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08/0219/11/958CDC646F37D31F.html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ejzw.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09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mtcq/201311/20130314114851.html 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wbtreeid=1008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含煤总面积约57000km2,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
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边缘褶皱带,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wbtreeid=1009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
欢迎共阅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储量: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28.7%;累计探明储量58.3亿吨,已利用4.5亿吨,尚未利用53.8亿吨。
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
煤种:(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煤特点: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
3、陕北三叠纪煤田分?布:延安、子长、安塞、横山煤层: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储量:煤炭资源量18.1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0.4%;累计探明储量17.4亿吨,已利用5.3亿吨,尚未利用12.1亿吨。
煤种:气煤特点: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二)矿区划分情况(按照规划划分)陕西省五大煤田矿区及勘查区划分情况如下:1、陕北侏罗纪煤田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靖定预查区。
榆神矿区最上可采煤层赋存规律及开采危害程度李智学;申小龙;李明培;王红胜【摘要】为研究榆神矿区最上可采煤层赋存及开采对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危害程度,依次分析了榆神矿区最上可采煤层赋存特征、最上可采煤层与上覆主要含(隔)水层空间分布规律及组合类型,基于基载比和采高的最上可采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煤层开采对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危害程度,将榆神矿区开采受危害程度分为4类:自然保水区、保水采煤区(影响大区和影响小区)、采煤失水区及采煤无水区.结果表明:受构造及剥蚀作用影响,榆神矿区最上可采煤层及上覆基岩呈差异剥蚀,煤露头线从SE向NW呈阶梯状分布,最上可采煤层上覆基岩由NW到SE方向逐渐变薄.榆神矿区西部(三、四期)最上可采煤层开采后对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危害程度小或没影响;榆神矿区东部(一、二期)最上可采煤层开采后对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危害程度大.【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19(047)003【总页数】10页(P130-139)【关键词】最上可采煤层;赋存规律;危害程度;萨拉乌苏组;基载比;榆神矿区【作者】李智学;申小龙;李明培;王红胜【作者单位】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投资集团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1;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1;陕西投资集团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61;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4+3;P624.6榆神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誉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中东部,面积5 161.68 km2,煤炭资源量高达751.57亿吨,为特低灰特低硫的优质动力用煤和化工原料用煤,并且地质构造较简单、煤层近似水平,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的条件优越,划分为四期规划区分期开发(图1)。
陕北侏罗纪煤田煤炭资源勘查利用现状分析刘晓东【摘要】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府新民、榆神、榆横国家规划矿区煤质优异,储量巨大,便于开采,是陕北煤炭资源的重要储藏地.根据陕西省煤炭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总资料,对陕北侏罗纪煤田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从勘查程度、占用及未占用保有资源储量方面进行分析,陕北侏罗纪煤田煤炭资源丰富,查明资源量约为1279亿t.其中神府新民、榆神、榆横国家矿区煤炭资源所占比重大99%.能保证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要,为政府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7(039)005【总页数】3页(P126-128)【关键词】陕北侏罗纪煤田;国家规划矿区;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作者】刘晓东【作者单位】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4+61陕北侏罗纪煤田呈北东-南西向沿横山—榆林—神木—府谷一带展布,面积约20 000 km2,包括神府新民、榆神、榆横三个国家规划矿区及庙哈孤非国家规划矿区。
神府新民、榆神及榆横国家规划矿区集中分布于陕北榆林市西北部,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图1)。
三矿区所在地段,是陕北侏罗纪煤田煤层埋藏较浅、易于开发、最具价值的部分,亦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地区,但也是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最大的区域[1-3]。
其中,神府新民矿区位于神木县、府谷县境内,矿区面积2 666.7 km2;榆神矿区位于神木县、榆阳区境内,矿区面积6 111.2km2;榆横矿区位于榆阳区、横山县境内,矿区面积5 562.5 km2。
研究区处于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区内主要河流为乌兰木伦河、饽牛川、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及榆溪河。
区内水资源贫乏,煤炭开采与水资源的矛盾较突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促进本区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榆神矿区凉水井地区煤质分析及工业用途评价煤是大量植物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作用后转变形成的。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是陕西省煤炭资源储量较大的地区。
通过分析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凉水井地区煤层煤质特征,进一步评价其工业用途。
标签:榆神矿区;煤层煤质;工业用途评价凉水井位于陕西省神木县城以西约16km处,行政区划属神木县西沟乡、瑶镇乡及麻家塔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4′22″--110?21′24″,北纬38?47′29″--38?53′24″。
S204榆神二级公路及西包铁路沿本区南部通过,区内自然村之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本区距榆林市94km,西安市770km,交通便利。
1 煤质区内各煤层均为黑色,粉色为褐黑色,弱沥青-沥青光泽,棱角状、参差状断口,部分阶梯状断口。
煤岩成分以暗煤、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以半暗-半亮型煤为主,局部为暗淡和光亮型煤。
区内各煤层有机质组分含量相对较高,变化在92.5-98.9%之间,平均可达96.4%。
镜质组+半镜质组含量平均为47.1%;半丝+丝质组含量平均为48.2%;稳定组分含量平均为 1.1%。
无机组分则以碳酸盐类为主,粘土类次之,硫化物少量。
各煤层视密度分别为:3-1煤层为:1.29t/m3,4-2煤层为:1.29t/m3,4-3煤层为:1.29t/m3 ,4-4煤层为:1.28t/m3,5-2煤层为:1.29t/m3 ,5-3煤层为:1.30t/m3 。
各煤层最大反射率介于0.556-0.609%之间,属第Ⅰ变质阶段之烟煤,即长焰煤-不粘煤范畴。
水分(Mad):各煤层原煤水分变化在3.55--9.15%之间,煤层自上而下其水分逐渐降低。
灰分(Ad):区内各煤层煤灰分变化在 3.53-17.24%之间,各煤层均以低灰煤为主,特低灰—低中灰次之。
挥发份(Vdaf):各煤层原煤挥发分变化在32.25-41.57%之间,其综合平均值在35.50-37.64%之间。
第44卷 第5期 煤田地质与勘探Vol. 44 No.52016年10月 COAL GEOLOGY & EXPLORA TION Oct . 2016收稿日期: 2015-09-09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3CB227901);陕西省科学技术推广计划项目(2011TG-01);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13020101)Foundation item :Major State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973 Program)(2013CB22790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Plan of Shaanxi Provincial (2011TG-01); Public Geological Survey Project of Shaanxi Province (2013020101)作者简介: 贺卫中(1966—),男,陕西丹凤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工作. E-mail :476562892@引用格式: 贺卫中,向茂西,刘海南,等. 榆神府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及环境问题[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44(5):131–135.HE Weizhong, XIANG Maoxi, LIU Hainan, et al. Ground subsidence and its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Yushenfu mining area[J].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 2016, 44(5):131–135.文章编号: 1001-1986(2016)05-0131-05榆神府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及环境问题贺卫中,向茂西,刘海南,李永红,彭 捷(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 西安 710054)摘要: 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实地调查了神木县煤矿开采区地面塌陷现状,阐述了地面塌陷分布、发育特征及发育规模。
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煤系地层特征文章介绍了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小壕兔二号井田含煤地层岩性的特征及物性特征。
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标签:延安组;旋回;物性特征引言研究区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矿区深部中段,该区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无小煤矿开采和影响。
煤层埋藏深度在370m~660m之间,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整装区块之一,并且具有开采时对环境污染小的特点。
通过对该区含煤地层延安组岩性基本特征的总结,提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总结归纳了煤系地层5个含煤段的划分。
1 含煤地层岩性特征1.1 延安组第一段(J2y1)连续沉积于富县组地层之上,或超覆于三叠系上统延长组地层之上,属湖泊~三角洲相沉积,厚度31.54(EK5-4号钻孔)~81.55m(EK14-2号钻孔),平均厚度45.77m(60个钻孔)。
中下部以厚层状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主,砂岩的上部及下部常有深灰色粉砂岩、石英杂砂岩。
中部为细粒砂岩、粒度上粗下细,泥质胶结,中夹泥岩条带,微波状、水平層理,粉砂岩、泥岩、细粒砂岩具水平纹理。
该段含可采煤层2层,编号为5-1、5-2[5-2上]号。
物性特征:电阻率曲线为高幅值;伽玛伽玛曲线在煤层处为高异常;自然伽玛幅值高低变化较大;自然电位上部为近于基线反应,下部为负异常显示,表明下部岩性以中、粗粒砂岩为主。
曲线组合电阻率中间高两头低,自然伽玛与电阻率相互对应。
纵观本段上部为松树型,下部为倒松树型。
5-1号煤层高伽玛伽玛及低自然伽玛,曲线界面陡直,曲线组合成呈箱状、窄箱状反映;电阻率高阻曲线界面陡直,山峰状、指状;自然电位呈明显钟状负异常反映。
5-2[5-2上]测井曲线电阻率曲线陡直,自然电位为低异常和电阻率曲线成对立状,由巨钟状变为双钟状或峰状,说明该煤层有夹矸,夹矸接近围岩低阻显示。
四种参数曲线组合成两高峰夹一深谷的典型形态。
1.2 延安组第二段(J2y2)该段厚度65.02(XH72号钻孔)~84.47m(EK2-2号钻孔),平均厚度73.70m (60个钻孔)。
榆神府区煤炭开采强度与地质灾害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榆神府区的煤炭开采强度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分析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
榆神府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其煤炭资源的开采历史悠久且规模庞大,然而,随着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加,地质灾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榆神府区的煤炭开采与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文章首先将对榆神府区的煤炭开采现状进行概述,包括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开采强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随后,将分析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具体影响,如地表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岩体破裂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探讨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类型、分布特征及其与煤炭开采强度的关系。
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实证分析,文章将评估不同开采强度下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从而为制定合理的开采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促进榆神府区煤炭开采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这些建议将包括优化开采布局、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推广绿色开采技术等方面,以期在保障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榆神府区乃至类似地区的煤炭开采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榆神府区煤炭开采现状分析榆神府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榆神府区的煤炭开采活动日益频繁,开采强度也不断增加。
该区域的煤炭开采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型煤矿,这些煤矿通过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榆神府区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采矿技术,包括机械化采煤、自动化监控等,显著提高了煤炭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然而,随着开采强度的增加,该区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高强度的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长期的开采活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塌陷,以及地质结构的变化,这些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榆神府矿区含水层富水特征及保水采煤途径侯恩科;车晓阳;冯洁;段中会;高利军;李军【摘要】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区内各主要含水层分布与富水性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及矿井涌水对煤矿生产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矿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含水层的有效保护对煤矿生产与地区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萨拉乌苏组、烧变岩、风化基岩层等各主要含水层的形成、分布及富水特征,结合矿井首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与矿井目前涌水量情况,将区内生产矿井及待规划区域从“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角度划分为水量贫乏型、水量较丰富型、水量丰富型及地表水体型4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类型,分别提出了采空区存储净化、工业利用、农业灌溉、湿地建设和人工湖泊等具体的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途径和措施.讨论了“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认为“保水采煤”的基本措施应当包括保护浅部主要含水层和矿井水资源利用两部分,即将“保水”与“用水”相结合,拓展了“保水采煤”的科学含义;建议在矿井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开采损害影响与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在满足能源开采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发生质的破坏;提出了利用经济效益“反哺”当地生态和“绿色经济”建设的一点猜想,为矿区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期刊名称】《煤炭学报》【年(卷),期】2019(044)003【总页数】8页(P812-819)【关键词】榆神府矿区;含水层;保水采煤;水资源保护;矿井水利用【作者】侯恩科;车晓阳;冯洁;段中会;高利军;李军【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陕西煤业化上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现代煤炭开采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煤集团神术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300;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陕西榆林7193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23.8榆神府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区域内的水资源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
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53.5%;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已利用61.7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
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煤种:不粘煤、长焰煤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馏、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
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08/0219/11/958CDC646F37D31F.html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ejzw.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09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mtcq/201311/20130314114851.html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
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
现探明加预测储量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
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
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
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之。
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
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
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99.9%以上。
1、陕北侏罗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0.7~26.89m,单层最大厚度为1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