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内容提要

1 工程名称:某县新县城给水工程

2 工程规模:水厂规模30000m3/d;配水干管15.50km。

3 供水水源:新县城供水设置两种水源,即“永定桥水库水源”和“流沙河水源”;待建的“永定桥水库水源”为主水源,“流沙河水源”为备用水源;在“永定桥水库”建成之前,新县城水厂由流沙河备用水源供水,“永定桥水库”建成后,新县城水厂主要由永定桥水库供水,在水库岁修或水库供水紧张时,由备用水源供水。

由于某新县城的整体搬迁源于瀑布沟水电站的建设,其给水工程中的“取水工程”(包括主水源的水库、输水管/渠、备用水源的取水、输水及加压提升等)由移民资金单独立项解决,且业主已委托其他单位设计,因此,本初设不包括“取水工程”设计,初设文件中的“给水工程”内容亦仅指“净水厂+净化水配水管网”工程。

4 总体供水系统

主水源和备用水源的原水,分别通过重力和压力输送到富塘小学附近的净水厂,净化水分别进入三个相对独立的分区分压城市配水环网,进行重力配水。

5 净水厂

水厂规模:30000m3/d

工艺流程:原水→沉砂→斜管沉淀池→过滤→清水池(消毒)→配水管网

6 配水管网

(1)管网分区:根据县城规划区域的地形条件,供水分为三个供水区,采用环网重力配水。

高位区环网直接由水厂清水池重力配水,中位区环网由中位区清水池重力配水,低位区环网由低位区清水池重力配水。

水厂净化水经输水管道重力输送至中位区清水池,再通过中位区管网转输至低位区清水池。

(2)水量分配

高位区环网配水量7500m3/d,

中位区环网配水量8500m3/d,

低位区环网配水量9000m3/d;

远期工业区配水量5000m3/d,由于尚缺乏具体规划,本初设不作设计。

(3)管道长度

配水管网干管总长15.50公里,其中:

高位区环网干管长5.50km,管径DN=150~500;

中位区环网干管长5.59km,管径DN=200~500;

低位区环网干管长4.15km,管径DN=150~450;

7 给水工程概算投资

初设概算投资只计入净水厂及配水管网的工程投资,不含取水

工程及远期工业区供水的投资。

公园初步设计景观说明

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 景观总说明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三月

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项目名称:宁东基地生态水系景观工程马跑泉公园二期勘察设计 合同编号:018A0102-04H17 委托单位(甲方):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土地局 设计单位(乙方):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等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编号:141019)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编号:A111000795) 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编号:A111000795) 市政公用行业(环境卫生、给水、排水、热力、道路) 甲级 (编号:A111000795)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2000-ISO9001:2000 注册号:02708Q10121R2M 院长(法定代表人):王敬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徐海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编制完成时间:2017年3月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管副院长:王磐岩(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苏红玉(高级工程师) 专项负责人:景观——李铁军(高级工程师) 赵瑾(高级工程师) 建筑——桑映辉(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水电——郑剑云(高级工程师) 概算——冯晓军(注册造价师) 项目组人员:景观——滕依辰(工程师)李景(工程师) 公超(工程师)柴娜(工程师) 毕婧(工程师)白雪(工程师) 段明淳(助理工程师) 建筑——张瑞栋(建筑师)崔乃夫(助理建筑师) 水电——杨泉(高级工程师)

给水工程设计(审图)标准

给水工程设计(审图)标准()月第一次修订2018年9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给水工程设计(审图)以确保安全供水为前提,以先进技术为保障, 以提高工程质量为标准。 第二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给水工程设计(审图)以大连金普新区给水管网总体规划为依据。 第三条给水工程包括市政管道工程、住宅配套工程、公共设施配套工程、工商企业配套工程等。 第二章设计(审图)依据及标准规范 第四条给水工程设计(审图)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关规范、标准要求。 第五条设计(审图)相关依据。 (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50015-2003;(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四)、《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六)、《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七).

(八)、《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九)、《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2015; (十)、《大连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 2012版; (十一)、《大连市节约用水条例》 2013版; (十二)、《大连开发区住宅类建筑给水管道施工技术标准》; (十三)、《大连开发区城市居民二次供水加压泵站(设计)建设标准》;等相关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 第三章室内给水工程 第一节管道设置 第六条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单向供水。 第七条管道应设置在单元管道井内,管道井的净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且管 道井开门尺寸不小于800×600mm。住宅项目室内给水平面图中应设 计水暖管道井管线(含智能水表穿线套管)平面布置详图。 第八条管道应固定在管道井内,管道支架采用50x50mm镀锌角钢制作。 第九条管道采用橡塑棉保温。 第十条室内出户管埋深以室外地坪下1.2米为标准。 第二节管材选用 第十一条公建及住宅分户水表前管材宜选用S4级(PN16)PPR给水塑料管。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学号:3100672029

姓名:韩凯 指导教师:何剑 目录 一、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 (2) 1.1 设计基本资料 (2) 1.2 原水水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3) 1.3 设计任务 (4) 1.4 设计要求 (4) 1.5 设计目的 (5) 二、设计计算内容 (5) 2.1水厂规模及水量确定 (5) 2.2水厂工艺方案确定及技术比较 (5) 2.3给水单体构筑物设计计算 (8) 2.3.1 混凝剂配置和投加 (8) 2.3.2 静态混合器 (9) 2.3.3 往复隔板絮凝池 (10) 2.3.4 平流沉淀池 (12) 2.3.5 普通快滤池 (13) 2.3.6 消毒 (17) 2.3.7 清水池 (18)

2.4水厂平面布置及附属构筑物确定 (18) 2.5水厂高程计算 (20) 三、参考文献 (21) 一、设计基本资料及任务要求 1.1 基本资料 (1)城市概况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地区西南,东隔漳水,涢水与云梦相望,东北与安陆相邻,西与天门、京山接壤,南与汉川毗邻。东西宽43km,南北长45km,属鄂中丘陵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全市地形高程在150~25m(吴淞高程系统),丘陵与平原相间,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微倾。城区为冲积平原,位于云应盆地中心地带,蕴藏着丰富的石膏矿和岩盐资源,据文字记载:膏、盐的生产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已探明该地区石膏累计储量1.1亿吨,储量居全国第一;已探明工业用NaCl为74亿吨,占全省储量的90%以上,故应城享有“膏都盐海”的美誉。且应城市自然条件优越,适于多种农业物生长,农副产品以粮、棉、油、水产品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和省农牧厅列为商品粮和优质米基地市县。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总体指导思想下,应城自1986年撤县建市以来,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经济发展迅速,1988年市级工业企业为77个,工业总产值为2.68亿元,到2003年中心城区工业总产值13.5亿元。应城现已逐渐形成以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为依托,以盐业化工,机械电子,石膏建材、轻工纺织、食品饲料等五大支柱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中心城区位于全市中央,是应城市党、政机关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旧城区、膏矿、盐矿三片组成。国道汉宜公路由东向西穿过市境,促进了应城市对外交通联系,大富水河自北向南流经市区,出市进入汉北河,然后汇入汉水。大富水是城区周围大片农田灌溉的水源,并作为城镇工业和生

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说明

目录 (1) 第一章设计说明 (2) 1.1前言 (2) 1.2设计概况 (2) 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4) 2.1用水量计算 (4) 2.2清水池容积计算 (6) 2.3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8) 第三章管网平差 (10) 3.1管网平差计算 (10) 3.2水泵扬程及泵机组选定 (10) 3.3等水压线图 (11) 3.4管网造价概算 (11) 附表一 (12) 附表二 (12) 附表三 (13) 附表四 (13) 附表五 (14) 附表六 (14) 附图一 (15)

一、设计说明 1.前言 设计项目性质:本给水管网设计为M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县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及职工生活用水,兼负消防功能,不考虑农业用水。该县城最高日用水量为29000m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1982m3,流量550.46L/s,最大用水加消防流量为620.46L/s。 2.设计概况 (1)城市概况:该二区城市人口数为8.6万人,人口密度:239人/公顷,供水普及率100%。城区内建筑物按六层考虑。土壤冰冻深度在地面下1.2m。城市用水由水厂提供。综合生用水定额为160L/cap·d,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表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资料: 企业名生产用水职工生活用水 日用水量 m3/d 逐时变 化 班制 冷车间 人数 热车间 人数 每班淋浴 人数 污染 程度 企业甲3200 均匀三班(8点起始) 1000 800 1600 一般 企业乙3200 均匀二班(8点起始) 800 700 1500 一般 表2.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时间占最高日用水量(%) 0~1 1.04 8~9 6.21 16~17 4.52 1~2 0.95 9~10 6.12 17~18 4.93 2~3 1.2 10~11 5.58 18~19 5.14 3~4 1.65 11~12 5.48 19~20 5.66 4~5 3.41 12~13 4.97 20~21 5.8 5~6 6.84 13~14 4.81 21~22 4.91 6~7 6.84 14~15 4.11 22~23 3.05 7~8 6.84 15~16 4.18 23~24 1.65 (3)给水系统选择

乡镇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乡镇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篇一: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0xx-10-10] 【字号:大|中|小】【背景色】 1总则 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 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

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 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2.1城市水资源 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 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 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 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 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城市用水量 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川大学给水课程设计说明 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姓名:吴晓 学号: 0943052027 指导老师:付垚 完成时间: 2011.11.24

一、设计任务及原始资料 原始资料: 1、城市总平面图一张,比例1:6000。 2、城市居区面积见总平面图。近期规划人口密度:520人/公顷。 给水人口普及率为100%。 3、居住建筑为一、二、三、四、五层混合建筑。 4、居住区卫生设备情况:室内有给水设备和淋浴设备。 5、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的工厂为造纸厂,生产能力为3T/d(每T纸用水 量为250 m3),该厂按三班制工作每班人数300人,每班淋浴人数为25%。该厂建筑耐火等级为三级。厂房火灾危险性为丙级,最大建筑物体积为4000m3。 6、由城市管网供水的铁路车站用水量为600m3/d。 7、医院有200个病床,有盥洗室和浴室。 8、浇洒道路及绿地用水量考虑150m3/d。 9、未预见用水及管漏水系数k=1.2。 10、城市位于四川省内,土壤为砂质粘土,无地下水,冰冻不考虑。 设计任务及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设计该城市给水管网。具体要求: 1、进行设计计算。 ①计算各种用水量,编制该城市逐时合并用水表。 ②进行管网定线布置,确定水厂及水塔的位置。 ③拟定管网工作制度,确定计算管网的几种情况,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④确定水塔高度及二级泵站扬程。 ⑤计算管网各节点的自由水压,检查是否满足用户对水压的要求。 2、编写设计计算与说明书一份。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各项设计计算过程以及设计中的体会编写设计说明说一份。 3、绘制下列设计图纸各一张。 ①城市给水管网平面布置图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5.1工程概况 8、1、本项目位于//////////,设计为1栋地上2层的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780㎡,建筑密度20.60%,容积率0.41,绿地率35% 5.2设计范围 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小区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 5.3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版); 17、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现状图等。 5.4给水工程 5.4.1供水概况 给水水源将///////的市政给水管,给水管径为DN150。水压0.30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满足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室内采用上行下给枝状供水至各用水点。 5.4.2最高日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的规定,小区用水量包括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广场用水量、管网漏失和未预见用水量等。公建用水量、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按前四项之和的10%计算。 (1)残疾人宿舍用水标准:250升/床日用水人数44人使用时间24h Kh=2.5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Q1=250×45/1000=11.3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1.30×2.5/24=1.17m3/h。 (2)浇洒道路用水定额为每次1L/(m2·d)。浇洒绿地用水定额为每次1 L/(m2·d)。总规划占地面积4318.59m2,绿地面积为1511.5m2,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则绿地浇洒用水量为:Q2=1511.5×1×1/1000=1.51m3/d。 小区道路浇洒只考虑区内道路浇洒,区内道路面积1757.08㎡,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道路浇洒用水量为:Q3=1757.08×1×1/1000=1.76m3/d。 (3)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取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则管网漏失用水量为: Q4=(Q1+Q2+Q3)×10%=1.46m3/d (6)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Q1+Q2+Q3+Q4)=16.03m3/d 5.4.3室内供水系统概述 室内给水系统分采用上行下给枝状敷设方式供水,由小区给水管道直接供给。

给水工程课程计算说明

给水工程课程设计 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一.课程设计题目 广东省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工程概述 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对该城市的给水管网进行初步的设计 三.计算说明 (一)、原始资料: ⒈条件图: 1:5000 城市平面图 ⒊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 Ⅰ区: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 Ⅱ区: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淋浴、热水供应); ⒋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 Ⅰ区7 层;Ⅱ区7 层; ⒌工业用水情况: 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在城市平面图; ①工业区Ⅰ厂,生产用水量 6000 米3/天。 工人总数3400 人,分两班工作,热车间占41.18 % 第一班1700 人,使用淋浴者1700 人;其中热车间700 人 第二班1700 人,使用淋浴者1700 人;其中热车间700 人 ②工业区Ⅱ厂,生产用水量 8000 米3/天。 工人总数5100 人,分两班工作,热车间占35.29 % 第一班2550 人,使用淋浴者2550 人;其中热车间 900人 第二班2550 人,使用淋浴者2550 人;其中热车间 900人 9. 给水水源:A河 10.附录: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变化系数:K h=1.23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基础资料: 工业区Ⅰ生产用水量每日6000立方米;工业区Ⅱ生产用水量每日8000立方米。 (二)基本数据的确定 由原始资料该城市位于广东,人口数12.2万,查《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一分区,为中小城市。 从设计规范查出: 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370L/cap.d; 工厂职工生活用水量采用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35L计算,淋浴用水按一般车间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每人每班60L计算; 浇洒道路用水量按每平方路面每次1.5L计算; 绿化用水量按2L/d.m2 计算; 城市的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5%计算; 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内火灾发生次数2次,每次用水量45L/S计算; (三)用水量计算 城市设计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包括: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城市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 1.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Q1 : Q1=qNf Q1―—城市最高综合生活用水,m3/d; q――城市最高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 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所以: Q1 =370×12.2×104×100%/1000 =45140 m3/d 2.工厂生产用水量及职工用水量:Q2: 工厂生产用水量: 6000+8000=14000 m3/d 工人生活用水量: 25×(2000+3300)/1000+35×(1400+1800)/1000=244.5 m3/d 工人淋浴用水量:

初步设计说明

1.总说明 1.1 设计依据 1.1.1甲方提供的星星村改造工程项目设计任务委托书; 1.1.2 台州市建设用地规划要求〔台路规要字(2003)011号〕; 1.1.3台州市建设规划局文件——台建规[2003]360号《关于星星村改造详细规划 的批复》; 1.1.4甲方提供的地形图等原始资料; 1.1.5 当地自然气象和地质条件; 1.1.6 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 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通风专业的技术规划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小区环境、建筑内部装修、燃气设计。 1.3 设计规模及性质 本项目位于台州市解放南路与二号路交汇区域,是台州椒江区城市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为12.08公顷,项目涵盖了原居民还建住宅、幼儿园及用于商业开发的商住楼等内容,结合邻近的山体、广场、住宅区、办公楼、酒店构成一个相对独立又与整个片区融为一体的城市新区。总建筑面积283738.6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50420.00平方米。地上6-18层,地下一层,多层建筑高度18.6米,小高层建筑高度35.8米,高层建筑高度55.4米。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4.1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国家政策和相关的法令、法规; 1.4.2 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消防车道、防火分区要求, 采用自动喷淋系统和自动防排烟系统,提高安全和经济性; 1.4.3引入无障碍设计,在商场主要出入口及有电梯住宅一层 住户大堂入口处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坡道。 1.4.4 以山为源、以人为本;星星村是“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其 环境的市场价值在于相邻白云山的存在,以山为源是其特色和卖点,也是延续城市地域景观特色的重要手段。本设计尽可能多的表现山体和其自然景观,在社区开发中采用山色渗透的手法,为人们提供观山、亲山、近山、游山的机会和可能。 1.5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 建筑总平面主要数据详见表1.5-1。 表1.5-1 主要数据和技术经济指标

市政工程给水施工方案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次机场南路为新建道路工程,给水工程设计原则为:从经济和设计综合考虑,按照《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市政详细规划-给水工程规划图》要求确定给水管径,并与现况管线和相交路口设计管线接顺,具体设计管径如下: 设计起点江湾大道路口至机场出场道路北侧按规划布置DN250给水管,南侧按规划布置DN300给水管。主要供给机场码头用水。进场出场道路至机场进场道路北侧按规划布置DN400给水管,南侧按规划布置DN400给水管;机场出场路西侧按规划布置DN300给水管,东侧按规划布置DN250给水管,与机场出场路设计给水管接顺;机场进场路双侧按规划布置DN500给水管,与机场进场路设计给水管接顺。机场进场路至宝安大道采用双侧布管,北侧按规划布置DN500给水管,南侧按规划布置DN500给水管。宝安大道至107国道采取双侧布管,北侧布置DN500给水管,南侧布置DN500给水管,分别与宝安大道现况给水管和107国道现况给水管相连通。107国道至设计终点有现况给水管,部分给水管落入新建道路机动车道下,对不符合要求的给水管进行废除重建,其中北侧布置DN600给水管,南侧布置DN700给水管。 二、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沟槽开挖—钎探—砂基础—管道安装—水压试验—检查井浇筑—沟槽回填、压实 三、具体的施工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测量放线与沟槽开挖过程按照土方开挖方案的内容执行。沟槽开挖完成需距离槽边1米位置进行沟槽防护,防护栏高为1.2米,防护栏之间用密目网进行防拦(后附图)。 沟槽开挖完成按照要求进行钎探,钎探布置点为每井位一点,遇有槽底土质

不良或者搅动、可疑部位时增补钎探。 砂石基础施工时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一层砂基础厚度为15cm,C2层厚度为4cm,C1层压实系数为≥90%,C2层压实系数为≥95%。 管材必须有合格证书、且批量与批号相符。管材的外形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管表面不得有裂纹、凹凸不平等妨碍使用的缺陷。 检查管材破裂,可用小锤轻轻敲打管口、管身,破裂处发声嘶哑,有破裂的管材不能使用。 对承口内部,插口端部的防腐沥青可用气焊、喷灯烤掉。对飞刺和铸砂可用砂轮磨掉,或用錾子剔除。 承插口配合的环向间隙,应满足接口嵌缝的需要。 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的球墨铸铁管、承插口的内外工作面应光滑、轮廓清晰、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法兰和螺栓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对内衬水泥砂浆防腐层进行检查,如有缺陷或损坏,应按产品说明书修补、养护。 2.1球墨铸铁管安装 (1)下管 采用机械下管,下管时用橡胶管将吊装带,禁止钢丝绳直接勒在管子上,应使管子完整无损的下到沟槽,管子两端不要碰撞槽帮,不要污染管子。 排管方向与来水方向一致,即承口为来水方向,插口为去水方向。如管体标有向上放的标志,注意在摆管时,把标志放在管上顶。 排管时留出撞口的工作距离,并隔一段距离进行适当的错管,避免距离过长后,后面窜管距离过长形成二次排管。 下管设专人统一指挥,以确保管材平稳下沟。 (2)清理承口 管及管件下沟前,先清除承口内部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承口的内工作面、插口的外工作面应修整光滑,不得有沟槽、凸脊缺陷。 下沟后清刷承口,铲去所有粘结物,如砂子、泥土和松散的涂层及可能污染水质、划破胶圈的附着物等,有任何附加物都可能造成接口漏水,影响试压

青岛理工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水质工程学》《给水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青岛理工大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给水厂工艺设计 起迄日期: 2016年2月29日~ 3月6日 设计地点: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日期:2016年2月29日

设计指导书: 1、设计图纸 (1)水厂总平面图应按初步设计要求完成,图上应绘出主要净水构筑物、清水池及附属房屋建(构)筑物、道路、绿化地带及厂区界限等,并用座标表示其外形尺寸和相互距离。可绘出各种连络管渠、阀门及流量计等。构筑物管道均以单线条表示。图纸应有图例并加必要说明。注明各生产构(建)筑物及辅助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主要外形尺寸(或列表以序号表示之)等。 (2)水厂高程图上,应标出各净水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的标高;重要构件及管渠的标高以及原地面与平整后地面标高等。 (3)图纸上应注明图名及比例,设计人等。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图例的表示方法应符合一般规定和标准。图纸应清洁美观。线条粗细应主次分明。图纸幅面规格:水厂平面图和高程布置图分别绘制(1 号图、2 号图)。关于图纸的其他要求,如图框尺寸、图标格式、剖切线、指北针及图例等画法,可参见手册及有关规范。 2、说明与计算 设计说明书中应说明水厂净水工艺选择过程和结果,以及选择构筑物型式的理由,对水厂的总平面布置及高程设计作深入的阐述。说明书应说明设计计算方法,说明药剂投配设备、混合池、絮凝池、沉淀(澄清)池、滤池及清水池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设计结果,简要说明消毒药剂和设备的选用理由及主要参数。设计说明书内容应完整,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在计算书中,应对所进行过的计算进行全面地展示,列出所采用的全部计算公式和计算数据,并注明资料来源和选用理由。应附相应的计算草图。 3、设计要点 在设计开始前,应对所给原始资料全面熟悉一遍,了解其用途,及如何从这些资料出发进行设计。 (1)净水系统的选择,净水构筑物的组成,水厂的初步布置: 1)、净水工艺的确定 首先研究水源水质资料,有哪些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从而确定净水方法和净水工艺过程。在多数情况下,生活饮用水净水厂中的主要净水构筑物由下列各项组成:配制和投加药剂的设备原水和药剂的混合设备,形成絮体的絮凝设备、沉淀澄清设备、过滤以及冲洗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给排水设计说明篇 2.5.1 设计依据 1 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规程。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5)《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6)《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13)《汽车库、修理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2 本项目建筑、结构、采暖空调、电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 3 重庆市荣昌中迪星邦置业有限公司关于本工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该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重庆市荣昌中迪星邦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本工程周围市政管道概况资料。

2.5.2 设计范围 1 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公司设计。 2 本工程水表井与市政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市政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市政有关部门负责设计。 2.5.3 工程概况 1 项目用地位于邻荣昌奥林匹克广场,距离市政府约2.5公里,市政道路昌龙大道及荣昌大道贯穿其中。 2 项目地块建设用地面积40720.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6942.4平方米。其中包括红星家居MALL建筑、地下超市;M-1#楼-M-6#楼为多层公共建筑。1#住宅(M-7)楼、2#住宅(M-8)楼为商住楼。5. 3 设计范围 2.5.4 给水 1 水源 1)本工程水源为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为0.345Mpa,供水标高~326.900m(绝对标高)。本工程从北侧荣昌大道的市政给水管道上接一根DN200mm的引入管,与小区给水管网相连接,作为小区的生活及消防水源。 2)本工程不设置自备水源。 2 用水量 表2.5.4-1 本工程各用水项目用水量汇总表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2007-10-10] 【字号:大 | 中 | 小】【背景色】 1 总则 1.0.1为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水法》、《环境保护法》、提高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给水工程规划。 1.0.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予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0.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 1.0.5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 1.0.6在规划水源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1.0.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应与城市排水工程规划协调。 1.0.8城市给水工程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城市水资源及城市用水量 2.1 城市水资源 2.1.1城市水资源应包括符合各种用水的水源水质标准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及经过处理后符合各种用水水质要求的淡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海水、再生水等。 2.1.2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应保持平衡,以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几个城市共享同一水源或水源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应进行市域或区域、流域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1.3根据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分析,应提出保持平衡的对策,包括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并应提出水资源保护的措施。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应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企业,并应发展节水农业。针对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应提出开源节流和水污染防治等相应措施。 2.2 城市用水量 2.2.1城市用水量应由下列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应为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

(完整版)《珠海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2006-2020)修编》解读

《珠海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2006-2020) 修编》解读 一、《规划》修编背景 城市供水设施是衡量一座城市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水型城市建设,城建、发改、财政、水利、环保等多部委发布了一系列节水政策及措施。随着“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重要治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新水务理念对给水、污水、雨洪的统筹协调、科学规划、系统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015年修订)于2015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珠海市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确定城市远景将形成一核、两心、六片的发展格局,总规、概规确定的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均发生一定调整,用地规模、规划人口均有较大提高,城市供水系统亟待结合新形势进行优化升级。同时,近年来咸潮上溯日益严重,水源保护区区划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唐家湾高新区、西部中心城区、富山产业新城等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以及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的不断推进,对市政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供水系统需进行相应的优化完善。

为深入贯彻落实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等新水务理念,确保城市供水设施建设更好的服务城市发展,有效保障珠澳两地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对06版给水规划进行修编显得尤为必要,总规、概规的编制完成也为给水规划修编创造了条件。为此,我局适时开展了《珠海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2006-2020)修编》(以下简称《规划》)工作,以较好的指导珠海市供水工作的开展。 二、规划范围及规划期限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珠海市域行政管理辖区内的陆域范围和近海岛屿,包括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总面积7827km2,其中陆域面积约1724km2,海域面积约6103km2。 规划范围示意图 (二)规划期限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42807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6.1 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甲方提供相关资料 6.2工程概况(略) 本工程现有西二道及环河西路接入两根DN200给水管,厂区内DN200环状布置,室外消火栓6座。污水DN200及雨水DN400排放口各一处,位于西二道。 室内给水管供原有卫生间、厨房及淋浴间枝状供水,燃气热水炉一套,为淋浴提供热水。两根DN100接入室内,DN100消火栓管道成环状。消火栓为SN65,保证室内同时两股水柱到达。室内污水排入室外污水管网,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6.3 设计范围 6.3.1.室外给排水管网根据工程室内改扩建情况进行局部增加和改造。增加新增地界的室外雨水排放系统。 6.3.2.室内给排水包括: 1,扩建WEAVING线及FILTER线车间卫生间给排水设计。 2,改建餐厅厨房实验室及卫生间更衣淋浴间给排水设计。 6.3.3.消防: 1.室内消防增加5处消火栓,改动4处。 2.新增地界增加一座室外消火栓。

6.4 建筑室外给水设计 6.4.1水源 本项目厂区内原有DN200环状给水干管,分别接自西二道和环河西道市政给水管网。厂区内枝状接往厂房内各用水点。供水压力为0.24MPa,生活及消防用水均有保障。 6.4.2 给水方式 本工程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和消防合用给水管道系统。管道沿厂区主干道成环状布置,并从市政管网接两根DN200引入管与厂区环状干管相连,可确保本工程生产和消防用水量要求。 6.4.3水质及用水量 市政给水水质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479-2006),可以满足普通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水质要求。 生产生活日用水量约200m3 /d。其水量分配详表1 用水量表表1

给水工程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一)规划用水量 在给排水规划中用水量的预测非常重要,涉及到城市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本次规划采用分类用水预测法预测近远期用水量。 1、综合生活用水量 根据高新区实际用水统计资料、《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以及节水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参照郑州市总体规划,将高新区的人均生活综合用水量指标近期定为180升/人?日,远期为200升/人?日(包括公建、市政等用水),近期规划人口36万人,远期64.5万人,则生活用水量近期为6.5万吨/日,远期为12.9万吨/日。 2、工业用水量 高新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备先进,耗水量低,根据开发区现有工业用水情况及远期规划用地构成,规划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50%(2000年市区为55.4%),则工业用水量近期为6.5万吨/日,远期12.9万吨/日。 3、消防、管网漏损及未预见水量 取上述两种水量之和的15%作为消防、管网漏损及未预

见水量,则其近期为2.0万吨/日,远期为3.9万吨/日。 4、其他用水 泰祥热电厂近期2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 郑州燃气电站 2.6万吨/日 综合上述,高新区总用水量近期为19.6万吨/日,远期为37.3万吨/日。本着节约用水的原则,规划自来水供水量近期为15.0万吨/日,远期为29.7万吨/日,中水用水量为2.6万吨/日,原水用水量近期为2万吨/日,远期为5万吨/日。 (二)水源、水厂、水质和水压 高新区供水水源主要是黄河水、地下水、南水北调水、原水以及经过三级深度处理后的中水。 石佛水厂水源取自黄河九五滩深层地下水,供水规模为10万吨/日,规划向高新区供水7万吨/日;区内原中原制药厂自备水厂水源取自西流湖(黄河水源),现规划从自来水公司新建的输水干管引水,供水规模为5万吨/日,利用现有供水设施主要解决生产及附近地区生活用水;区内现状自备井供水量为0.7万吨/日;柿园水厂水源取自黄河水,供水规模为40万吨/日,可解决高新区近期2.5万吨/日用水量。以上三座水厂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设计说明书(DOC)

城市给水管道工程设计——某县城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课程名称: 专业名称: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是否组长:

给水管网计算说明书 1 给水管网设计任务书 1.1 设计目的和要求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制图和使用规范与技术资料的能力。 设计要注意贯彻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做到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应该深入复习有关课程,充分理解它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学会独立查阅技术文献,确定合理的技术方案,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通过技术能基本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程序和方法,较熟练地进行管网平差,加强基本技能和运作技巧的训练。 1.2 设计题目 某县城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1.3 设计原始资料 1.3.1 概述 某县城位于我国的广东省,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市内建有居民区、公共建筑和工厂。详见规划地形图。 1.3.2 城市用水情况 城市用水按近期人口412000 万人口设计,远期(10年)人口增加10%,市区以5 层的多层建筑为主。 表1 生活用水变化规律表 时间企业用水变化 百分数% 居民用水变化百 分数% 时间 企业用水变化 百分数% 居民用水变化百 分数% 0-1 1.5 4.05 12-13 5.0 1.16 1-2 1.5 4.07 13-14 5.0 1.18 2-3 1.5 4.34 14-15 5.0 1.26 3-4 1.5 4.29 15-16 5.8 1.25 4-5 1.2 4.12 16-17 5.8 1.62 5-6 1.2 4.28 17-18 5.0 4.30 6-7 4.2 6.06 18-19 5.0 5.20 7-8 6.8 6.21 19-20 4.6 5.50 8-9 6.8 6.08 20-21 4.6 5.35 9-10 6.8 5.80 21-22 4.6 5.23 10-11 6.0 4.92 22-23 3.4 4.80 11-12 6.0 4.01 23-24 1.2 4.92

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上海惠南新城绿地景观工程,项目用地位于上海南汇惠南新城,总用地面积约4816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方、绿化种植、园路地坪以及相关配套工程等。 惠南新城创建于2000年9月,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11个新城之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惠南镇东北区域,东起远东大道,西至川南奉公路,南至沪南公路延伸段,北至盐仓惠南交界的界河,规划人口约30万。新城以“办教育、引科技、兴产业、建新城”为发展思路,以构建规模化、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园区为目标,为两港主要服务基地,发挥科教经济圈的核心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期规划用地面积8.29平方公里,按照新城建设和总体规划布局,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预定目标,基本形成由科教园区、住宅区、文化设施配套区组成的惠南新城雏形,构筑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环境,初步形成惠南新城绿色与蓝色交织的城市风格。 第二节项目区位 本项目用地位于惠南新城东城区A14-9、A14-10、A14-11及A14-13地块,即西起靖海路,东至川南奉公路,北起南汇中心大酒店,南至凤凰城一期。 惠南新城绿地与建设中的五星级大酒店——中央大酒店形成惠南新城的城市主轴线,是居住片区和商务办公片区的空间视觉走廊,将体现新城地块开发建设、生态板块构建和百姓安居乐业三大和谐主题,彻底改善整个核心区块的生态,创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提升惠南新城的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开敞空间和生活创业空间,是惠南镇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又一新场所。 第三节基地概况 项目建设用地现状基本平坦,东西两侧均有两个较大的积水塘,同时基地内有部分施工垃圾堆土,部分基地土方已被盗挖。 基地设计范围内现分布有南汇中心大酒店的施工工棚建筑以及部分废弃民房 第四节设计依据 1、关于惠南新城绿地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CJJ/T82-99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T91-2002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85-2002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45-9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T34-9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CJ/T135-2001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球根花卉种球》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研究所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批准日期:1996年5月30日 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CECS82∶96 目录 1 总则 2 用水量、水质和水压

2.1 用水量 2.2 水质 2.3 水压 3 给水系统 3.1 给水系统的分类与选择 3.2 常用工艺流程 4 水源 4.1 水源选择原则 4.2 水源选择的一般顺序 4.3 水源的卫生防护 5 取水构筑物 5.1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5.2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 6 设计规模 6.1 一般规定 6.2 设计流量 7 水泵与泵房 7.1 水泵选择 7.2 泵房布置 8 输配水 9 调节构筑物 10 水厂总体设计 11 水的净化 11.1 一般规定 11.2 自然沉淀 11.3 粗滤和慢滤 11.4 凝聚剂和助凝剂的选择和投配 11.5 混合 11.6 絮凝 11.7 澄清和沉淀 11.8 过滤 11.9 一体化净水器 11.10 小型净水塔 11.11 消毒 12 地下水特殊净化和深度净化 12.1 除铁和除锰 12.2 除氟 12.3 深度净化 13 分散式给水 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加说明 前言 现批准《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推荐给各有关单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平安里大帽胡同26号,北京市

市政设计研究院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35),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1996年5月30日 1 总则 1.0.1 为指导我国农村给水工程建设,使农村给水工程设计科学化、规范化,确保供水的水质、水量,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和促进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集镇、中心村、基层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和独立的乡镇企业永久性室外给水工程设计,包括集中式给水工程与分散式给水工程。 1.0.3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经济水平的管理水平,选择适宜技术,力求简单可靠,经济合理、操作维修简便。 1.0.4 农村给水工程规划应服从当地乡镇的总体规划。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结合。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先保证优质水源供生活饮用。设计年限,以15a至20a为宜,并应依据本地区发展规划、经济状况和水量需求,统一规划设计,可分期实施建设。 1.0.5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中优先采用符合本规范的标准设计、标准设备。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必须经过工程实践和技术鉴定。 1.0.6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质构造地区进行农村给水工程设计,尚应按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执行。 1.0.7 农村给水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