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成本法丰田
- 格式:pptx
- 大小:437.84 KB
- 文档页数:9
成本控制案例:丰田汽车的成本企划2009-3-24 14:12中华会计网校【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成本企划(target costing或target cost management)是近年来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之一。
随着顾客嗜好渐趋多样化、生产技术革新加速,导致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竞争日趋激烈等,企业不仅要跟时间赛跑,且须在有限的前置时间(lead time)内开发设计出具高品质、多机能、低成本(价格)等具竞争优势的新产品,方能在战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过去经验显示,由于生产设备、方法、技术等生产条件与产品设计式样等在企划设计阶段几乎都已确定,产品成本的大部分(约8成)便随之底定(Clark &Fujimoto、Shields &Young、加登),因此,若待产品设计制造完成后再从事改善,不但可能需花费额外的成本,且降低成本的空间有限,尤其在自动化已趋普及的今日,进入制造阶段后,可改善的空间与成果更是受到限制,如欲大幅降低成本及掌握创造利益的机会,则应在进入制造阶段之前就对成本加以管理控制。
因此,为使设计开发出品质与机能达一定预期水准,且其成本不超过目标成本的新产品,于企划设计阶段进行成本管理的“成本企划”则愈益受到重视。
降低成本,创造利润,综合性管理制度在台湾,大家较耳熟能详的日式管理制度,莫过于以“及时生产”(Just In Time:JIT)制度为代表的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
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各国,日本创始的管理会计制度——“成本企划”所受到的重视并不亚于JIT,近年来更有日益重要的趋势,甚而有超越JIT 的说法;那是因JIT仅为生产阶段之一的生产管理制度,而成本企划则是进入生产阶段前的各阶段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在日本,许多知名的大企业,例如:丰田汽车(Toyota)、日产汽车(Nissan)、松下电器(Matsushita)、日立制作所(Hitachi)、东芝(Toshiba)、夏普(Sharp)、佳能(Canon)、卡西欧、村田机械等皆已采用成本企划。
丰田公司目标成本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在中国,大家较耳熟能详的日式管理,莫过于以“精益生产”(JustInTime:JIT)为代表的丰田生产管理体系。
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各国,日本创始的管理会计制度——“目标成本管理”(target cost management)所受到的重视并不亚于JIT,近年来更有日益重要的趋势,甚而有超越JIT的说法;那是因JIT仅为生产阶段之一的生产管理制度,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是进入生产阶段前的各阶段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
笔者通过清华经管学院李志文教授的成本管理的理论学习,以及在中国一家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管理咨询实践,把对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心得和方法与大家共享,共同讨论,希望为中国民族汽车企业的更好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实施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第一、当前中国汽车行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这要求汽车厂商降低和控制产品开发成本和制造成本。
激烈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厂家扩产相对过热,产能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发改委统计,2006年初整车生产能力达到800万辆,加上在建的220万辆,年内产能将突破100万辆,但准备投资的规模还有100万辆。
2005年毕马威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汽车产业产能过剩水平约为25%。
其次,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
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顾客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由过去的10年缩短到目前的4-5年,产品收益期缩短,公司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越快,就能先于竞争对手替换现有产品和占领市场。
最后,新车上市的时间不断缩短。
汽车企业在如何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上面临严峻挑战,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协同开发等精益产品开发思想方法的应用,汽车产品开发周期不断缩短,行业的平均水平由过去的36个月缩短为24个月,产品价格相对产品成本不断下降,产品毛利率下降。
第二、传统的成本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即一个新产品,首先是设计图纸,然后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等各种手段来达到降低成本、进行成本管理的目的。
一汽丰田目标成本管理模式改进第2章一汽丰田目标成本管理现状2.1一汽丰田目标成本管理总体状况一汽丰田有限公司是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场地在天津、长春以及四川,目前分别负责生产从皇冠到威驰不同级别的乘用车10款,1 款商用车。
一汽和丰田各占50%的股份,日方除资金注入外主要提供技术、支援、以及提供先进的管理技术,中方提供资金、地点、人员等,因此在公司内部经常可以感受到两种管理文化的融合。
在成本管理方面也是如此,公司内部不仅有传统的财务报表形式的成本管理,也有来源于日本丰田汽车的目标成本管理,以及基于目标成本管理项下的现场管理手段。
2.1.1一汽丰田管理方式起源一汽丰田目前实施的成本管理始于七十年代丰田汽车“原价企划的概念”1,上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制定的限制汽车排量的措施,以及当时竞争日益激烈等原因交织在一起,促使汽车的生产成本以及使用成本大幅上升。
为了在汽车销量严重滑落时生存下去,日本企业除了在技术和设计方面创新以外,还对成本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方式。
之后,此项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日本装配为向导的产业上,包含了成本企划(target costing)、成本维持、以及成本改善三个部分,并统称为全面目标成本管理,包含从设计、制造到销售阶段的全面性展开。
强调通过跨部门整合性的组织及各部门成员直接沟通、反复讨论的方式,了解其他部门的立场并且提早发现问题,不断改善。
目标成本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在设计阶段开始进行降成本活动,着重整体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满足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方需求。
区别于传统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属于市场导向的管理方法,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则是在开发产品完毕以后,再将产品成本加上公司所需利润订出售价,但其结果不一定能符合市场需求。
而目标成本则是先调查市场需求产品及适当得售价,并根据公司需要的利润指标,设法于一定成本内开发出符合需求的产品。
关于目标成本的设定一般有三种方法,累积法、扣除法、以及两者并用的折中法2,其中最为典型的为目标售价扣除目标利润的扣除法。
一汽丰田长春丰越公司成本管理方式优化研究一汽丰田长春丰越公司是汽车生产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多年来致力于研发和生产高品质汽车。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管理环节,其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丰越公司的成本管理方式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本文将给出5个实例,以证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实行ABC成本管理法ABC成本管理法,即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法,是一种适合于大规模复杂企业的成本管理方式,通过将企业业务活动分解成单个小部分,并以每个活动的成本为基础,制订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对于丰越公司来说,实行ABC管理法能够明确产品的成本构成,并精细化成本控制,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统一成本核算口径和方法在企业不同部门和团队之间,因为成本核算口径和方法不同,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困难。
因此,丰越公司需要建立统一的成本核算口径和方法,使各部门的工作可以方便衔接。
例如,同样的运费,有的部门是按照重量来计算,有的部门则是按照数量计算。
这样就会导致成本核算不精准,难以做好成本控制。
因此,需要制订一套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来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
三、降低库存成本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很多成本都是隐藏在库存中的。
为了避免大量积压的库存,占用资金和劳动力,丰越公司应该采取措施尽量降低库存成本,比如实行JIT(Just In Time)存货管理,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设计和经营上,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四、压缩人力成本人力成本是企业最大的成本之一,而丰越公司可以通过压缩人力成本,来实现成本优化目标。
丰越公司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增强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从而在不影响企业的生产质量的前提下,节约更多的人力成本。
同时,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绩效,让员工越来越熟练,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减少人力成本的重要途径。
五、优化供应链管理在产业链中,每一个供应商都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环,如果供应商没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就会影响到整个生产链条。
第一章20世纪经营管理体系的回顾俯瞰组织整合手法的变迁当企业规模扩大,经营网点或分散发到国内外时,如何整合组织,以及如何使各网点的步调和方向朝着经营目标整合起来,就成为重要的经营课题。
最重要的是要把人们的想法朝着一定的经营目标整合起来,考虑怎么样才能做到“上下一心面对万难”。
这就是“管理”的主题。
首先,20世纪初叶出现的整合的手法有:通过建立管理组织来整合,通过设置委员会来整合,通过制定制度,有预算控制来整合。
由管理组织/委员会/预算控制来进行的组织整合由生产系统来进行的组织整合在上述思考之外,由“科学的管理”和“标准成本”来整合生产组织的手法于20世纪初开始登场,在福特的River Rouge工厂的汽车生产等方面发挥出了威力,并成为美国制造业的原动力。
科学管理标准和标准成本,在本质上,有“部分最适合等于全体最适合”思想和“经营资源的最大运转等于最高生产效率(人和机械运转的越多赚的越多)”的思想。
针对这个科学管理法本质上以“资源的最大运转”为命题的生产范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以资源运转,而是以生产的加工产品迅速传送到顾客手中,即‘物流迅速化”为命题的生产范例登场了。
由管理会计来进行的组织整合在生产系统整合组织体方法之后登场的是“用管路会计整合组织体”的方法。
从现在的“事后诸葛”来看,标准全部成本计算的计算构造,形成了重视资源运转和“部分最适合等于全体最适合”的框架。
将标准时间基准点的生产数量啊与报酬相联系起来的“计件报酬制”写进与员工回的契约条款,是这种“部分最适合的框架”更加强固了。
另外,因为全部成本计算是实行制造间接费的期间配合计算,所以形成了允许生产库和提前生产,并使其正当化的结果。
对经营者的业绩以可分配的利润这种短期结果来评价体系,阻碍了需要长期志向的制造业的前进,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根据关系性和进化的原理进行的组织整合到最后还是通过“关系性和进化的原理”进行的系统再设计,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经营系统的关键。
丰田汽车成本企划实施案例分析丰田汽车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其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改进和创新。
在成本控制方面,丰田汽车公司同样有着一套独特的成本企划实施案例。
本文将对丰田汽车公司成本企划的实施背景、具体案例以及所带来的启示进行分析。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正值全球石油危机,汽车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丰田汽车公司开始着手实施成本企划,旨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实现了对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等环节的成本控制。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招标方式进行原材料采购,以获取更优的价格;对零部件制造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
这些措施使得丰田汽车公司在供应链环节降低了成本。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引入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实施精益生产理念,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这些措施使得丰田汽车公司在生产环节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研发成本进行控制,实现了对新产品开发成本的降低。
具体措施包括:对产品设计进行模块化处理,减少零配件数量;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提高设计效率;对技术研发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这些措施使得丰田汽车公司在研发环节降低了成本。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实施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精细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丰田汽车公司在各个环节都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从而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效率。
技术创新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供应链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对供应链的优化,降低了原材料采购和零部件制造的成本。
持续改进是降低成本的核心。
丰田汽车公司通过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丰田汽车公司的成本企划实施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丰田公司目标成本法案例分析丰田公司成立于1933年,目前占全球汽车市场份额10%,是仅次于通用、福特的世界著名汽车公司。
丰田为什么能历经60年而充满活力、旺盛不衰?就管理会计制度而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著名的丰田原创——目标成本法。
一、目标成本法的概述很多人熟悉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的代表——“及时制”(Just In Time,JIT)。
然而,实际上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各国,丰田创始的管理会计制度——目标成本法所受到的重视并不亚于JIT,甚而有超越JIT的说法。
那是因为JIT 仅为生产阶段的生产管理制度,而目标成本法则是进入生产阶段前降低成本与利润管理的综合性经营管理制度。
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是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经过几十年努力探索出的成功杰作,是运用科学管理原理和工业工程技术开创的具有日本文化内涵的成本管理模式。
构想、设计至生产开始阶段,为降低成本及实现利润而实行的各种管理活动。
目标成本法的核心工作是制定目标成本,并且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地改进产品与工序设计,以最终使得产品的设计成本小于或等于其目标成本。
这一工作需要由包括营销、开发与设计、采购、工程、财务与会计、甚至供应商与顾客在内的设计小组或工作团队来进行。
日本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其目的并非是要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而是激励经营管理人员、工程设计人员和全体雇员实现他们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的目标。
二、目标成本法的实施程序目标成本法的主要实施程序有3个阶段:1.以市场为导向设定目标成本(1)新产品计划(Product planning)与目标售价制定汽车的全新改款通常每4年实施一次,在新型车上市前3年,一般就正式开始目标成本规划。
每一车种(如:Corolla、Corona、Camry等)设一负责新车开发的产品经理,以产品经理为中心,对产品计划构想加以推敲,编制新型车开发提案。
开发提案的内容包括:车子式样及规格(长、宽、重量、引擎的种类、总排气量、最高马力、变速比、减速比、车体构成等)、开发计划、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等,其中目标售价及预计销量是与业务部门充分讨论(考虑市场变动趋向、竞争车种情况、新车型所增加新机能的价值等)后而加以确定的。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rget Cost System of Toyota——the Most Lucrative Company of Japan 作者: 吴革 [1] 张越 [2]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北京,100029[1] 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191[2]
出版物刊名: 现代日本经济
页码: 49-52页
主题词: 日本 丰田汽车公司 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法 竞争优势
摘要:在推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企业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就管理会计制度而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著名的丰田原创--目标成本法.对丰田汽车公司目标成本法进行解析,借鉴其经验,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改革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