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6、7减几

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6、7减几

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6、7减几
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6、7减几

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6课时6、7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课前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3+2= 5-1= 4+2= 3+3= 2+2= 4-2=

4+3= 2+5= 5-0= 5+1= 4+2= 3-2=

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看到有些小朋友们准备去植树了,现在这些小朋友已经到达了植树地点,你们看;(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情境图。

(1)图上有几人在植树?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图上一共有6人在植树,有4个男同学,2个女同学)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同学们已经说出了想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女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并列算式。 6-4=2

第二个问题:男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6-2=4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

3、试一试,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

7-2表示什么意思?7-5呢?如果不看图,你会怎样想?

4、教学“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2个。

(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4)教学虚线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

(5)将这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

(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

(7)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

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白菜老师问小鸟应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

(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

(3)反馈交流。

4、完成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

(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完成第5题。

(1)课件演示游戏玩法。

(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

6、完成第6题。

(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

(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

(4)补充6-□=□。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被减数是6、7的减法

6-2=4 6-4=2

7-2=5 7-5=2

教学反思: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情境教学是最容易吸引学生并能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根据一幅图里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通过例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示,列出不同算式,体会“一图两式”。减法的“一图两式”只要求学生写减数,一方面是适当降低要求,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其他意思的算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