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引种及繁殖注意事项
- 格式:pdf
- 大小:86.58 KB
- 文档页数:1
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小尾寒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抗病能力强的优良肉羊品种,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养殖。
在养殖小尾寒羊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
一、选址和场地准备。
选址和场地准备是养殖的第一步,应选择离城市较近、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
场地应平整、通风良好,有充足的阳光照射。
二、选种和选购。
在养殖小尾寒羊时,应选择健康、品种纯正的种羊,避免购买有疾病的羊只。
同时,要注意种羊的配种比例,控制好公羊和母羊的比例,以确保繁殖效果。
三、饲养管理。
1. 圈舍建设,应建设通风良好、保暖、防风、防雨的圈舍,保证羊只的生活环境舒适。
2. 饲料供给,小尾寒羊以草为主食,同时需要适量的精料和粗料来补充营养。
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对羊只的生长和肉质有着重要影响。
3. 疾病防治,定期对羊只进行疫苗接种,定期做好驱虫工作,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四、繁殖管理。
1. 配种,选择品种优良、体型健康的种羊进行配种,控制好配种的时间和比例,保证繁殖的效果。
2. 分娩,在羊只分娩的时候,要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帮助,确保母羊和幼羊的健康。
3. 保育,出生的幼羊要及时断奶,保证幼羊的健康成长,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五、销售管理。
当小尾寒羊长到出售的年龄和体重时,可以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将羊只出售,获取经济效益。
六、总结。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养殖者在养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做到科学合理的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尾寒羊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标准小尾寒羊养殖技术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养殖顺利,取得丰收!。
小尾寒羊怎么进行引种?小尾寒羊引种流程小尾寒羊是我国常见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在我国各地都能进行养殖,养殖面积广,养殖数量多。
其生产性能非常优秀,有着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和很高的繁殖能力,更有着非常高的适应性。
那么小尾寒羊怎么进行引种?小尾寒羊引种流程。
引种前的准备:羊喜净好干,伯热,因此,引羊前要对圈舍、运动场彻底清扫,并用0.2%的高锰酸钾水进行环境消毒。
要求圈舍夏季能通风、防潮、遮荫,冬季能防寒、避风。
饮水饲喂:种羊经过长途运输都很疲乏,应先让羊充分休息,切勿惊群,待其稳定后再饮水。
第一次以新鲜米汤或稀玉米面汤为好,不可给予水质不洁或与体温相差悬殊的饮水。
由于羊长时间空腹,第一次饲喂量不要太足,可给予优质饲草喂至七成饱,使胃肠功能得到充分调理。
清点分群:喂后稍事休息,对所引羊进行清点、检查,并按性别、年龄、体质状况分群。
对较瘦弱的羊以70%玉米面、25%饼粕、5%麸皮进行短期补饲,尽快恢复其体质。
剪毛药浴:对毛较长的羊,特别是瘦弱的羊要进行剪毛。
夏季留茬不能太短,以防蚊蝇叮咬。
剪毛后7一10天要进行药浴。
选晴朗无风天气,用0.1%的敌百虫药液浴l一2分钟,液温控制在30℃左右。
驱虫工作可分批进行,根据羊群结构、妊娠配种情况和羊体况灵活掌握。
药品要选择负作用小的左旋咪唑、三特注射液等。
观察治疗:小尾寒羊抗病力很强,发病初期症状很不明显,要经常观察羊的精神状态、饮食、运动情况,稍微出现不正常即说明羊已病。
引种初期常发的病主要有角膜炎、口炎、肺炎。
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
饲养过渡:如果引种地与饲养地的环境条件、饲养方式、饲养水平相差比较大,应按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过渡,使羊尽可能地减少刺激,并迅速适应当地环境。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种前的准备•引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引种后的管理措施•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引种经济效益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种前的准备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行情,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
确定养殖规模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场地,同时考虑饲料供应和交通便利等因素。
确定养殖场地确定养殖模式选择适宜的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土壤、饲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选择健康的种羊选择无疾病、健康状况良好的种羊,并注意观察种羊的进食、运动和排泄情况。
选择合适的品种了解价格行情引种前应了解当前市场价格,以便合理定价和选购种羊。
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以便合理规划养殖和销售方向。
了解市场行情02引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运输安全确保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在引种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运输工具的安全性,如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轮胎磨损等情况,以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避免过度拥挤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拥挤,以免引起羊只的应激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备好饲料和水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羊只有足够的饲料和水,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在引种前,要了解当地关于动物引种的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引种的羊只符合当地的规定。
了解相关法规确认检疫证明观察羊只状态要确保所引种的羊只具有有效的检疫证明,证明其健康状况良好,无传染病等。
在引种后,要对新引进的羊只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03检疫合格020103确认土地使用权在选择引种地点时,应确认土地使用权,避免因土地使用权问题而引起纠纷。
确认引种地点01了解当地气候条件在选择引种地点时,应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以便做好适应和调整。
02选择有经验的养殖户可以向有经验的养殖户咨询,了解当地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03引种后的管理措施选择安静、干燥、通风良好的隔离场所,确保与其他羊群及人员隔离。
隔离观察隔离场所对引进的小尾寒羊进行至少1个月的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况稳定。
掌握小尾寒羊引种的注意事项一做好引种准备引种前应建好羊舍,羊舍应建在干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每只羊所需的羊舍面积按公羊1.5~2.0平方米,母羊1.0~1.5平方米计算为宜。
羊舍地面应高出羊场地面20~30厘米。
另外,还要备足饲草,至少要准备5~7天的草料,青干草或农作物秸秆可按每只羊每天2.5~3.0公斤、混合精料每只每天200克准备为宜。
二慎重选羊最好请有经验的人一同前往帮助挑选,切不可不懂装懂而购回一些劣质羊。
选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牢记小尾寒羊的外貌特征。
小尾寒羊体质结实紧凑,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四肢细高。
公母羊全身的被毛呈白色,个别羊眼圈四周有黑、褐色斑毛,引种时尽可能不要选这些羊只,特别是公羊更应注意。
公羊有粗大的螺旋形角,角基呈方形者为优,母羊多为镰刀状角或姜牙状角,无角者较少。
尾巴呈"W"形,尾尖紧贴尾沟,将尾分为两瓣,尾长不超过飞节。
羊蹄呈蜡黄色。
2.注意看牙口。
羔羊有20个乳牙,其中出生时就有一对门牙,生后1个月其余三对门牙出齐。
根据门牙更换的情况可判断羊的年龄,中间的一对门牙更换成永久门齿时为1~1.5岁,长出4个门牙为1.5~2岁,长出6个门牙时为2.5岁左右,长出8个门牙(俗称齐口)时为3~4岁。
5岁以上的羊繁殖力开始下降,不宜再作种用。
3.母羊的选择。
一看膘情,要求适度,不能过肥或过瘦,否则难以怀胎;二看乳房,产过羔的母羊乳房松驰,而未产过羔的母羊乳房较紧,如成年母羊的乳房较紧,应考虑是否为难配种的母羊,同时还要求乳头要大;三看阴门,要求长而湿润,小而圆者多为不孕羊。
另外还要观察有无阴门或肛门闭锁现象。
4.公羊的选择。
除具有小尾寒羊的典型特征外,要求公羊雄性强,生人不易靠近。
要用手摸其睾丸有无弹性或疼痛感,有睾丸炎的应予剔除。
5.引种羊的年龄。
目前,大多数客户愿选购5~6月龄的母羔羊,其原因有3个:一是羔羊价格较低,引种费用少;二是小尾寒羊成熟早,一般6~8月龄即可配种,这样引回1~2个月即能繁殖利用了,见效快;三是可避免购回具有繁殖疾患的个体。
怎样引养小尾寒羊一、小尾寒羊的形成条件小尾寒羊是一个绵羊品种,它的原产地山东省鲁西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阳光充足,土地肥沃,农作物产品丰富。
要养好小尾寒羊,引入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必须符合原产地,饲养方式必须舍饲或以舍饲为主。
这两条原则,缺一不可。
二、怎样引养小尾寒羊一是引种。
需要注意五点。
第一,选择可靠的供种信息渠道。
第二,选择可靠的供种渠道。
第三,到可靠的地方引种。
第四,到可靠的单位去引种。
第五,要认识小尾寒羊的外貌。
小尾寒羊,形象地讲是鲁西高腿有角小尾寒羊。
具体形状是:体长、腿高、肚大、背腰平直,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尾巴较小而圆如扇,被毛多数羊为全白色,烽数羊在嘴、耳、眼部有黑色或褐色斑点,按毛皮分有粗毛型、细毛型及裘皮型,公羊角大呈螺旋形,母羊多数有角。
二是饲养。
要注意四点。
第一,要舍饲或以舍饲为主。
由于体重、腿长、多胎、食量大,因此小尾寒羊不适宜放牧。
第二,饲料要配合,营养要平衡。
第三,秸秆作为饲料要经过加工。
第四,用山羊乳哺乳缺奶的羔羊。
三是管理。
需要注意四点。
第一,搞好舍饲场所建设。
场所建设的内容包括:羊舍、凉棚、活动场、饲料加工场、饲料库房、原料贮存场。
第二,定时喂饮。
羔羊、肥育羊、哺乳母羊每日饲喂3次,早午晚各1次,其它羊每日饲喂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
每次饲喂完后,让羊充分饮水。
第三,搞好防暑,保温工作。
羊舍要干燥、通风、冬暖、夏凉。
第四,定时防疫、驱虫。
必须接种的疫苗有口蹄疫、布氏杆菌病,必需驱的寄生虫有球虫、螨虫。
驱球虫用克球粉较好,驱螨虫用虫克星较好。
提高小尾寒羊繁殖性能技术措施鲁西南小尾寒羊以其体格大、早熟、生长发育快,多胎高产,四季发情配种,肉裘品质好等优点,被誉为“国宝”和“世界超级羊”,前来引种的客商络绎不绝,繁育种羊的经济效益显著,目前纯种母羊达每公斤20元,特级种公羊每只3000~6000元,市场前景很好。
然而小尾寒羊的繁育受生理特点和环境影响,只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提高小尾寒羊的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1种羊的选择1.1种公羊的选择:俗话说:“公羊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窝”,说明选好种公羊非常重要,选留的种公羊一般要求体格大,体质结实、健壮,腿要高,前胸要宽大,身长,后裆有适当空隙,行走敏捷,爬跨稳当;头大雄壮,头颈结合良好,眼大而有神,耳大而灵敏,嘴大采食快,精神旺盛;睾丸细密均匀,纯白色无杂毛,毛顺有光泽,皮肤弹性强,符合小尾寒羊品种特征。
为选好种公羊,可以多选留一些,然后再精选。
1.2种母羊的选择:一般要求体质结实,腿要高,善于行走;嘴宽,采食性能良好,发情征状明显,护仔性强,头的大小适中,眼睛有神,耳朵灵敏,精神旺盛,毛色为纯白色,皮肤有弹性;没有疾病,尤其没有传染病。
2配种繁殖 2.1初配年龄:一般母羊6~7月龄,公羊10~12月龄,公母比例为1:10左右。
2.2配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3~5份和9~10月份配种,一年可产2胎或二年3胎。
2.3情期及时配种:母羊情期一般为1~2天,周期18天左右,要仔细观察,在一个情期内配种2~3次,可提高受胎率。
2.4在产后2~3次发情时(2~30天)配种,受胎率较高,既不影响本胎产奶量及增重,又缩短了胎次之间的时间,增加了产仔数量。
2.5多产母羔;母羊喂以含钙量大的饲料,同时在配种前,向母羊子宫颈口的2~3cm处,注入5%的精氨酸1mL,可多产母羔,提高经济效益(因公羔作种用的机率很小)。
3种羊的饲养管理 3.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种公羊的日粮要求营养全面,蛋白质、维生素、维生素D及无机盐含量充足,容易消化,适口性好。
小尾寒羊引种养殖应注意的问题-羊的品种小尾寒羊是当前国内著名的优良绵羊品种,被誉为“超级羊”、“国宝”,主要产于山东省鲁西南地区,是我国重点发展和推广的绵羊品种,是养殖致富的好项目。
小尾寒羊具有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优势品种,目前已被农牧区广泛引种养殖。
下面具体来介绍一下:小尾寒羊引种养殖应注意的问题。
一、养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引种引种是养殖的第一环节,该阶段的效果直接影响养殖结果。
实际工作中为保证引种的成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应熟悉小尾寒羊的自身习性,了解其生活习惯和生活特性,引进适合养殖的品种;其次确定引进渠道的合法性,选择质量好、信誉好的种羊场;最后明确引入地的生态环境,对地区特点进行分析,进而确认小尾寒羊是否可在引入地养殖,同时要建立规范的饲养场所,保证引进羊生活在较为良好的环境。
2.饲养对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应该采取分群饲养管理模式,可根据羊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情况进行组群,对不同组群的羊群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技术,并针对不同羊群提供不同的饲料配方和技术管理。
分群管理方式减少了管理的工作量,简化了管理要求,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对同一羊群投放的饲料量应固定,不可临时调整,也不宜过多或过少。
如不能按照固定值投放饲料,容易造成羊只消化系统紊乱,易患消化道疾病,从而增加羊群的死亡率。
增加投喂量最好的办法是在现有固定量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增加饲料量,最后稳定在新的固定值。
4.配种对种公羊和繁殖母羊进行严格的饲养管理,随时观察繁殖母羊的发情情况,做到适时配种。
具体做法为:配种前1个月,调整公羊和母羊的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全价;做好各类疾病防控工作,保证羊群体质健康,以此提高羊群受孕率;做到适龄配种,公羊在1岁以上方可投入配种,母羊第1次配种应宜晚不宜早,公、母羊都应在完全性成熟时配种。
二、管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1.疫病防治疫病防治是养殖中的重要工作。
小尾寒羊引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肉裘兼用地方绵羊品种之一,其性成熟早,生长发育快,四季发情配种,多胎多产。
此外,小尾寒羊体大,耐粗饲,抗病力强。
1980年以来,全国引发了小尾寒羊热,各地争先引种。
下面就小尾寒羊引种中应注意几个问题作一介绍。
1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小尾寒羊的产区─鲁西南,地处黄河冲击平原,海拔500m,气候适宜,年平均温度13.6℃,绝对最高温度40℃,绝对最低温度-18℃,年降水量749mm,无霜期206d。
由于其特定的气候环境,在引种时就一定要考虑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肖永莉报道南方一般气候高温高湿,在炎热的夏季,小尾寒羊往往难以适应,加之若遇阴雨连绵的潮湿天气,遭雨淋后,粗乱的被毛极易污染,毛湿不易干,常导致减食、体温升高、咳嗽等感冒症状,还极易引发螨病,蔓延羊群,难以治愈。
在这种情况下,小尾寒羊发病频繁,往往发病急,病程短,难以治愈,死亡率高。
小尾寒羊在南方高寒地区(贵州毕节)表现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从引进小尾寒羊的许多地区报道来看,小尾寒羊即便在一些高海拔地区(1800~2940m),也能较好的适应,但这些报道往往采用了适宜的饲养方式,给予了充足的营养。
所以在引种时一定要考虑本地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宜饲养小尾寒羊,切勿盲目引种。
2引种地区及种的质量在全国引发小尾寒羊热后,全国各地相当一部分政府、集体、个人以及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去山东等产地争先引种。
造成产区良种数量大幅度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个人、集体为利益所动,从产区外购进许多次羊以及杂种羊冒充小尾寒羊良种羊进行销售,甚至个别人在引进种的地区购回所引进种羊的杂交后代进行销售,还有的人用其他品种的绵羊冒充小尾寒羊,造成小尾寒羊种羊良莠不齐。
所以许多地区在引种后发现所买回的羊只生产性能和介绍或报道差距甚远。
所以在引种时一定要从原产地或从距离比较近的有种质优质的地区引种。
在引种时要对小尾寒羊的外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以免引进其他品种次羊。
小尾寒羊配种的技术要点前言小尾寒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由于其耐寒、耐饥、繁殖力强等特性,被广泛地饲养和利用。
在养殖过程中,配种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羊群的繁殖效益和遗传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尾寒羊配种的技术要点,帮助养殖者合理进行配种工作。
配种方法小尾寒羊的配种方法主要有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两种。
具体方法如下: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是指将雄羊的精液通过人工手段输送到雌羊体内,使其受精而产生后代的方法。
人工授精的优点是精液可控、传染病风险小、操作简单等,同时可使优良种公羊更好地发挥遗传优势。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定高质量的公羊作为精液来源,将其饲养在安静、整洁、通风的环境中,并配备专业的采精器材。
2.在精液采集前,应将公羊进食清淡饲料,保证其身体健康和精液品质。
3.进行精液采集时,应采用无菌器材,避免引入细菌感染。
4.精液采集后,应立即进行处理和保藏,避免精液质量下降。
5.在雌羊发情期,选取发情早、身体健康的母羊接受人工授精,将精液通过人工手段注射到母羊宫腔中即可。
自然交配自然交配是指将雄羊和雌羊放在一起,进行自然交配而实现繁殖的方法。
自然交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自然无害等,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持羊群内的遗传多样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定优良的公羊作为配种对象,将其饲养在充足的饲料和饮水下,并配备有足够数量的母羊。
2.在开始自然交配前,应先将公羊和母羊分别隔离一段时间,使其逐渐熟悉对方。
3.在母羊处于发情期时,将其和公羊放在一起,让其自由交配。
4.配合后,应及时记录配种时间和母羊基本情况,以便后期饲养和管理。
配种前的准备在进行小尾寒羊配种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选定优秀的公羊。
公羊应具有体型适中、毛色纯正、生殖器健康、体态优美等特点,同时应经常进行生殖能力和精液质量的检测。
2.选定合适的母羊。
母羊应选取生长发育良好、身体健康、发情情况正常的个体,同时应进行基因检测和疾病检测,避免携带有害基因或疾病的个体进行配种。
小尾寒羊快速繁育技术措施
一、减少羊只存栏密度:建议在羊圈内羊只的存栏密度控制在0.5-1.5㎡/只。
二、增强气流循环:为减少羊只自身汗液分泌及改善微环境,尽量采取屋顶通风设计,在羊圈设置通风口,保证风速及空气流通状态。
三、搭建风遮屋:羊圈可以设置植物遮阳屋,以免强烈的太阳照射,保证羊只夏季不会过热。
四、合理饲喂:饲喂合理的膳食,给予羊只及时补充营养,确保羊只体质健康,从而提高繁育效率。
五、营养补充:根据不同期的羊只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添加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等,以提高羊只的营养吸收率。
六、免疫措施:要给羊只做新疾病免疫,要按时给羊只做常规免疫,以保证羊只的健康。
七、检查疾病:定期检查羊只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疾病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