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四单元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41.55 KB
- 文档页数:1
高二道德与法治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高二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2. 课程任务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认同。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悉我国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方法。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够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政治现象。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治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认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6.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8. 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四、教学进度1. 第一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1-3 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论(第4 单元)2. 第二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第5-7 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第8-10 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11 单元)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第12 单元)3. 第三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第13-15 单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第16 单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17 单元)4. 第四学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第18-20 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第21-23 单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24 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第25 单元)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26 单元)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第27 单元)五、考核成绩与考试形式1.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勤等。
2018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七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些同学拿别人的东西,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没有足够的证据乱污蔑别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正当防卫过当等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惩罚,这说明()A.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法律惩罚犯错误的行为C.只要不违法,法律就离我们很远D.法律离不开生活2.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它与义务相对应。
下列内容中属于我们享有的权利的是() A.我是未成年人,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B.我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C.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依法服兵役D.父母年纪大了,我们必须赡养和扶助父母3.法律规范集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道德精神,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道德要求。
这表明()①有了人类就有了法律②法律是统治阶层意志的体现③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④法律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紧张功效,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根本框架。
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求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转。
下列对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法治就是依据法律的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②法治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依法办事③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紧张标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漫画《特权》违背了()A.权力至上的原则B.权大于法的原则C.法律的强制性原则D.法律眼前大家平等的原则6.十二届天下人大常委会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出台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体现出我国法律是() 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D.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制定的7.与道德相比,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A.依靠社会言论保证施行B.规定百姓的权利与义务C.只对部分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D.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施行8.漫画《穷追不舍》体现出()A.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动B.法律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一个模式、标准和方向C.法律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D.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具有保护作用9.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家长有保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生活与哲学临考必背主干知识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主观试题从设问看,生活与哲学部分主观试题集中在第二、三、四单元。
考查的高频考点有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和认识、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否定观、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试题主要是从分析原因依据、分析措施启示、论证观点正误等角度设置问题,个别题目属探究或开放类试题;试题一般都是微观切入,突出考查对具体知识点的细化理解、确切把握、灵活运用。
[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一、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唯物论常用的观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2.应注意的观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4)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认识论常用的观点(1)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2.应该注意的观点(1)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三、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1.联系常用的观点(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公共行政答案-简答:1、简述公共行政的特点:(1)公共行政之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2)公共行政的政治性;(3)公共行政具有严格的法制性;(4)公共行政的民主性;(5)公共行政的公平性;(6)公共行政的高效性。
2、简述里格斯公共行政的三种模式及其主要特点:里格斯将公共行政分为三种模式:一是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是农业社会的公共行政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公共行政是建立在自给自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行政权的划分和公共组织设置,以及对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4)科学技术推动行政体制的变革;(5)文化对行政体制的重要价值作用。
9、试述行政体制的作用:(1)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提高政府生产力,提高行政效率;(2)科学的行政体制能够大幅度地全面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的竞争力;(3)科学的行政型:(可能选择题)(1)执政党的监督;(2)权力机关的监督;(3)行政机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社会监督。
17、法制监督具有哪些特征:(可能选择题)(1)法制监督是权力分配的均衡;(2)监督的对象是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3)监督的范围具有广泛性;(4)监督方式和手段具有多样性;(5)以权力制约权力。
18、简述法制行政的特点:(1)职权法定;(2)法律保留;(3)法律优先;(4)依据法律;(5)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
5、市场失效:市场失效是指因为市场局限性和缺陷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无效率,并且不能解决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以及社会公平问题。
6、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指政府系统内部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
7、地方政府体制: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18、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80 277“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时代的前进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英雄模范的道德楷模力量来推动。
这是因为①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 ②道德楷模是激励人们前进的精神动力 ③道德楷模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④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0.为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国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分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这有利于①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知识文化修养 ②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 ④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1.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重庆市教育工委等部门将15000套含有《记忆·我爱你中国》、《信念》等内容的“红色光碟”下发到全市所有学校。
一股“信念”与“记忆”的热潮在全市学生中掀起。
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 .奏响主旋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B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C .培养爱国情感,促进民族文化繁荣D .发展教育事业,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12. 江苏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省政府在年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江苏做出相关决策的意义。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No.1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编写:郑来福 审核:赵长荣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3.9.26【预习案】【学习目标】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措施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自主探究】一、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预习提示:阅读课本104-105页,完成以下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预习提示:阅读课本105106页,完成以下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1、为什么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重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 ﹍﹍﹍﹍﹍﹍﹍﹍﹍﹍﹍。
单元小测验
一、名称解释
1
、社会主义道德
2
、社会主义荣辱观
3
、诚实守信
二、简答题
1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
2
、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三、问答题
1
、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试卷答案网课刷课代刷完成flyingj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