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现浇结构标高的允许偏差
- 格式:docx
- 大小:3.76 KB
- 文档页数:3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要点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组织者依据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故验收主持工作负责人: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参和单位和人员依据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地基和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相关分部工程验收。
故验收中参和的单位和人员: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勘察、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
其中设计单位验收人员包括:建筑、结构、水、电气、暖通五个专业。
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依据规范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验收前,施工单位先填好“检验批和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有关监理记录和结论不填),并由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员和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分别在检验批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中相关栏目签字,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严格按规定程序进行验收。
1)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2)建设单位收到工程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验收。
3)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留意事项1)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按规范规定的程度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混凝土强度实测实量规范1、混凝土开盘前,对使用的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必须首先进行试验,试配。
原材料合格后方可使用。
开盘后原材料必须要求现场抽取混凝土试样(甲方在场)。
2、混凝土施工有条件情况下尽量整体浇灌,特殊情况时施工缝的位置必须按设计要求留置,继续施工时施工缝必须采用澎胀剂等有关规范做法进行处理。
浇灌后的混凝土在12小时内必须设专人覆盖并养护。
3、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砂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石子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5—C15时含泥量≤2%4、严格混凝土加水量:保证混凝土和易性、坍落度,现场抽测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严禁使用。
使用的磅称应随时检查。
5、严格避免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发生:露筋、蜂窝、孔洞、夹碴、疏松、裂缝、缺棱掉角、棱角不顺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掉皮起砂、胀模变形、跑模位移。
接槎不实等。
二、现场验收实测项目规范:1、轴线位置:基础,基座允许偏差15mm独立基础允许偏差10mm柱梁允许偏差8mm剪力墙允许偏差5mm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8mm2、垂直度:层高≤5米允许偏差8mm层高>5米允许偏差10mm3、标高:层高允许偏差±10mm全高允许偏差±30mm4、裁面尺寸:允许偏差+8mm;-5mm5、柱层间错位:允许偏差8mm以上施工队首先预检,合格后请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抽测。
土方工程及回填土质量要求1、基底不得超挖,超过基底标高,出现超挖地方,必须取得设计单位同意,施工队不得私自处理。
(坟、坑、井等软土层)2、雨季施工时,基槽、坑底要预留30cm土层,在打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以防清槽时,超过标高。
3、钎探完成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经设计、勘测验收后,钎孔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用木棍或钢筋棍捣实一次,钎孔灌砂必须密实。
4、回填土优先利用挖出的原土。
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标高控制摘要:楼板混凝土浇筑板面标高控制一直是困扰施工企业的一个难题,虽然目前也有一些控制方法,但效果却不太理想。
因为在实际施工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楼板混凝土厚度不足,或者楼板混凝土超厚,这些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本文针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楼层标高控制不准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现场管理、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筑等方面对楼板标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其目的在于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质量。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标高控制一、引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现场经过支模板、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养护等工序而形成的。
优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强度高、抗震性能好、结构布置灵活,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平面形状。
但是现在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楼板标高控制不足,经常需要二次施工,剔凿或者修补板面。
对下一道工序影响很大。
而且浪费大量资金、时间来处理板面标高。
所以从浇筑楼板过程中控制,能够有效减免其相应问题。
二、容易造成偏差分析段混凝土楼板标高容易造成偏差原因1、在加固稳定的钢管上抄测结构1米线,控制标高。
但是多次移动仪器抄测,或者从它处导点等,中间容易出现偏差,导致最终抄测的结构1米线出现偏差,最终导致下道工序标高出现问题。
2、在梁底板底模板安装时,工人用1米线往上引点时,米尺采用“按10导点”及用米尺10cm处作为0往上部引点,并且沿钢管顺滑平整处引点。
减少误差。
但是工人容易错按照0来计算标高。
容易造成梁底板底标高少10cm。
3、在浇筑楼板层柱钢筋上抄测结构50线,但是长距离引点容易造成误差。
板面抄测首先在模板上支设仪器,模板架设不稳固。
抄测容易出现偏差。
4、利用柱钢筋上50线,对模板表面标高抄测,首先确定模板标高无不合适处。
在钢筋绑扎完毕后对钢筋上表面进行标高抄测,确定钢筋标高是否存在不合适处。
三、造成偏差因素控制措施混凝土楼板标高容易造成偏差因素控制措施1、在抄测结构1米线时,抄测完毕后用“闭合法”检测,及仪器位于中间保持不动,360°旋转检测。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 基本规定3.0.1 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3.0.2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根据结构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类:现浇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根据结构的分类,还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等。
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可划分为模板、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和装配式结构等分项工程。
各分项工程可根据与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控制施工质量的原则,按工作班、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为若干检验批。
3.0.3 对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
3.0.4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所含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记录检查。
3.0.5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包括如下内容:1 实物检查,按下列方式进行:1)对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产品的进场复验,应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2)对混凝土强度、预制构件结构性能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本规范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3)对本规范中采用计数检验的项目,应按抽查总点数的合格点率进行检查。
2 资料检查,包括原材料、构配件和器具等的产品合格证(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及进场复验报告、施工过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检和交接检记录、抽样检验报告、见证检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
3.0.6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一般项目的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3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质量验收记录。
房建施工项目质量月知识竞赛试题姓名: 分数:一、判断题(每小题5分)1.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层高小于等于6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0mm。
A.对B.错2.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层高大于6米时,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mm。
A.对B.错3.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全高标高允许偏差为:±30mm。
A.对B.错4.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柱、梁、板、墙的截面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mm,-5mm。
A.对B.错5.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10mm。
A.对B.错6.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需满足所含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合格。
A.对B.错7.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时,发现不符规范要求的地方,但不影响结构承载性,可予以验收合格。
A.对B.错二、选择题(每小题5分)8.拉筋用作梁、柱复合箍筋中单肢箍筋或梁腰筋间拉结筋时,两端弯钩的弯折角度均不应小于()。
A.45°B.90°C.135°D.180°9.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为()A.三分之一B.一半C.全数检查D.三分之二10.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A.100m³B.200m³C.300m³D.400m³11.现浇结构混凝土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电梯井的中心位置的尺寸允许偏差为()mm。
A.+8,-5B.0,+5C.-5,+8D.1012.剪力墙首道螺杆距离地面()cmA..15B.20C.23D.2713.剪力墙螺杆加固的间距为()cmA.45B.55C.60D.6514.楼面浇筑完成后,养护时间()天A.7B.10C.14D.2015.剪力墙竖向起步筋及水平起步筋分别不能大于()cmA.10,5B.10,10C.5,10D.15,1016.梁腹大于()的梁都要绑扎腰筋,不管图纸是否标注A.400mmB.450mmC.500mmD.550mm17.本项目砌筑灰缝宽度要求为()mmA.5,10B.10,15C.8,12D.15,2019.柱筋接头百分率不得超过()A.40%B.50%C.55%D.60%20.当跨度()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模板安装需起拱,起拱高度为构建跨度的()A.≥4,1/1000--3/1000B.≥5,2/1000--4/1000C.≥3,1/1000--3/1000D.≥4,3/1000--5/1000。
项目允许偏差(mm)绑扎钢筋网长、宽±10 网眼尺寸±20绑扎钢筋骨架长±10 宽、高±5受力钢筋间距±10排距±5 保护层厚度基础±10柱、梁±5板、墙、壳±3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20 钢筋弯起点位置20二、砌体工程主控项目1 砖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U2 砂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M3 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4 斜槎留置第5.2.3条5 直槎拉结筋及接槎处理第5.2.4条6 轴线位移≤10mm7 垂直度(每层)≤5mm一般项目1 组砌方法第5.3.1条2 水平灰缝厚度10mm 8–12mm3 基础顶面、楼面标高±15mm4 表面平整度(混水)8mm5 门窗洞口高度宽±5mm6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7 水平灰缝平直度(混水)10mm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方法国家标准省优质结构工程标准1 轴线位移柱、墙、梁 5 3 尺量2 底模上表面标高±5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3 截面内尺寸基础±10±6尺量柱、墙、梁+4、-5±34 层高垂直度层高不大于5m6 4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大于5m 8 6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尺量6 表面平整度 5 3 靠尺、塞尺7 阴阳角方正— 2 方尺、塞尺顺直— 2 线尺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3 2 拉线、尺量9 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移 3 2拉线、尺量螺栓外露长度+10、0 +5、010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10 6拉线、尺量尺寸+10、0 +6、011 门窗洞口中心线位移— 3拉线、尺量宽、高—±5对角线— 612 插筋中心线位移 5 5尺量外露长度+10、0 +10、0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板、梁+10,-5钢尺检查柱+5,-10墙板±5薄腹梁、桁架+15,-10宽度高(厚)度板、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侧向弯曲梁、柱、板L/750 且≤20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墙板、薄腹梁、桁架L/1000且≤20预埋件中心线位置10钢尺检查螺栓位置 5螺栓外露长度+10,-5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5 钢尺检查主筋保护层厚度板+5,-3钢尺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式量测梁、柱、墙板、薄腹梁、桁架+10,-5对角线差板、墙板10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表面平整度板、墙板、柱、梁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预应力构件预留孔道位置梁、墙板、薄腹梁、桁架3 钢尺检查翘曲板L/75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墙板L/1000墙板注:1、为构件长度(mm)。
钢筋一、原材料:1、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应严格控制钢筋中的磷、硫有害化学成分2、做力学性能检验:每批重量不大于60t.取样:做拉伸取2根长450mm;冷弯取2根长350mm;尺寸偏差逐支检查;重量偏差取不少于5根长500mm.3、对有抗震要求的七纵向受力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午要求是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检测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
25;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4、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其进行化学检验.5、(钢筋应平直、无损伤、无裂纹、无油污、无老锈)二、加工:1、受力钢筋的弯钩:HPB235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2。
5倍的直径,平直部分是3倍;当设计要求要做135度弯钩时HRB335/HRB400级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4倍的直径;弯钩不大于90度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5倍的直径2、箍筋弯钩:箍筋弯钩除满足第1条的规定外,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有抗震要求的要做180度弯钩,完后平直段应不小于10d3、(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受力钢筋长度方向净尺寸±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20;箍筋内净尺寸±5)三、连接:1、连接分为机械连接、焊接、搭接,接头应做力学性能试验2、焊接:闪光对焊:300个为一批,取3个450mm的接头做拉伸,3个350mm的做冷弯;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均取3个长450mm的做拉伸3、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纵向钢筋不易采用焊接,机械连接的最小直径易为16mm4、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易采用绑扎搭接,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的总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5、(钢筋接头易设在受力较小处,同意纵向受力钢筋不易设置一个以上接头,鸡窝头末端至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10d)6、接头易相互错开,对于焊接和机械连接: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区段为35d且不应小于500mm;绑扎搭接:横向净距应不小于d且不小于25mm,区段长度为1。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标准(一)现浇结构分项工程1、一般规定1、混凝土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作修整和装饰前进行;(2)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其图像记录资料。
2、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应根据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进行分类,并应符合以下的分类规定:(1)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露筋;现象: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严重缺陷: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一般缺陷: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2)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蜂窝;现象: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3)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孔洞;现象: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4)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夹渣;现象: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5)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疏松;现象: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6)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裂缝;现象: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严重缺陷: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一般缺陷: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7)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连接部位缺陷;现象:构件连接处混凝土有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严重缺陷: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一般缺陷: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陷;(8)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外形缺陷;现象: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严重缺陷: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一般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9)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名称:外表缺陷,现象: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严重缺陷: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外表缺陷;一般缺陷: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
混凝土现浇结构标高的允许偏差
混凝土现浇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标高的准确性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因此,了解混凝土现浇结构标高的允许偏差是非常重要的。
混凝土现浇结构标高的允许偏差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之间所允许的最大差距范围。
这个范围的大小与建筑的用途、结构形式以及设计要求等因素有关。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的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的标高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基础标高允许偏差:对于基础标高的允许偏差,一般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超过设计标高的正负20mm。
2. 柱、墙标高允许偏差:对于柱和墙的标高允许偏差,一般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超过设计标高的正负10mm。
3. 梁标高允许偏差:对于梁的标高允许偏差,一般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超过设计标高的正负20mm。
4. 地板标高允许偏差:对于地板的标高允许偏差,一般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超过设计标高的正负10mm。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偏差范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的允许偏差,而不是指整个结构的最终偏差。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修整和整平,以保证整个结构的最终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造成混凝土现浇结构标高偏差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误差: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标高的偏差。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2. 材料质量:混凝土标高的偏差还与所使用的材料质量有关。
如果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或材料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或变形,进而引起标高的偏差。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混凝土标高偏差的重要因素。
例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或膨胀,从而导致标高的偏差。
为了确保混凝土现浇结构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和测量,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选择质量可靠的混凝土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
3.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控制环境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环境因素对混凝土标高的影响。
混凝土现浇结构标高的允许偏差是建筑施工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合理控制偏差范围,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材料质量和环境因素,可以有效地减小混凝土标高的偏差,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通过合理的施工措施和管理,可以提高混凝土标高的准确性,确保建筑质量的达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