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6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6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经常出现在各阶段的考试中,也是考试中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出现,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如果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考试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应用题,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2~3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考试总分的30%左右。

现在数学考试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查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3.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记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在考试中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4.圆,包括圆的基本性质,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弧长及面积,这章节知识是在初三学习的。

其中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中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中的一些线段长度及角度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

5.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初二到初三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也是难点。

只有学好了三角形,后面的四边形乃至圆的证明就容易理解掌握了,反之,后面的一切几何证明更将无从下手,没有清晰的思路。

其中解三角形在初三下册学习,是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的,在中考中会以船的触礁、楼高、影子问题出现一道大题。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

四边形在初二进行学习的,其中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很多,容易混淆,深刻理解这些性质和判定、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证明和计算的基础,四边形中题型多变,计算、证明都有一定难度。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1—次函数抛物线顶点式

顶点式:y=a(____-h)^2+k(a=0,k为常数,____=h)

顶点坐标:(-b/2a,(4ac-b^2)/4a)

顶点坐标____顶点坐标-解释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

顶点式:y=a(____-h)^2;+k抛物线的顶点P(h,k)

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y=a____^2;

+b____+c其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02二次函数口诀速记

二次方程零换y,二次函数便出现。

全体实数定义域,图像叫做抛物线。

抛物线有对称轴,两边单调正相反。

A定开口及大小,线轴交点叫顶点。

顶点非高即最低。上低下高很显眼。

如果要画抛物线,平移也可去描点,

提取配方定顶点,两条途径再挑选。

列表描点后连线,平移规律记心间。

左加右减括号内,号外上加下要减。

二次方程零换y,就得到二次函数。

图像叫做抛物线,定义域全体实数。

A定开口及大小,开口向上是正数。

绝对值大开口小,开口向下A负数。

抛物线有对称轴,增减特性可看图。

线轴交点叫顶点,顶点纵标最值出。

如果要画抛物线,描点平移两条路。

提取配方定顶点,平移描点皆成图。

列表描点后连线,三点大致定全图。

若要平移也不难,先画基础抛物线,

顶点移到新位置,开口大小随基础。

【注】基础抛物线

03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推导

一般式:y=a____^2+b____+c(a,b,c为常数,a=0)顶点式:y=a(____-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对于二次函数y=a____^2+b____+c

其顶点坐标为(-b/2a,(4ac-b^2)/4a)

推导:

y=a____^2+b____+c

y=a(____^2+b____/a+c/a)

y=a(____^2+b____/a+b^2/4a^2+c/a-b^2/4a^2)

y=a(____+b/2a)^2+c-b^2/4a

y=a(____+b/2a)^2+(4ac-b^2)/4a

对称轴____=-b/2a

顶点坐标(-b/2a,(4ac-b^2)/4a)

04相似三角形

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相似比的意义、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理解相似形的概念;

(2)掌握相似图形的特点以及相似比的意义,能将已知图形按照要求放大和缩小。

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的有关定理

理解并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解决一些几何证明和几何计算。

注意:被判定平行的一边不可以作为条件中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使用。

③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为基础,抓住相似三角形的特征,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④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其应用

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包括预备定理、三个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并能较好地应用。

⑤三角形的重心

知道重心的定义并初步应用.

⑥向量的有关概念

⑦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掌握实数与向量相乘、向量的线性运算

05有理数的分类、大小比较和运算

(1)按有理数的定义: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

①正整数:1,2,3,...;

②零:0;

③负整数:-1,-2,...;

分数:

①正分数:0.15,...;

②负分数:-0.15,...;

(2)按有理数的性质分类:

正有理数:

①正整数:1,2,3,...;

②正分数:0.15,...;

零:0;

负有理数:

负整数:-1,-2,...;

负分数:-0.15,...;

注意:

(1)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是有理数。

(2)所有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所有整数组成整数集合,所有有理数组成有理数集合。

(3)正数和0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0统称为非正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0>负数;

2.两个负数比较:

①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②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加法一般步骤:

①确定符号:同号取相同的符号。

异号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

②确定绝对值:同号将绝对值相加。

异号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

+c=a+(b+c)。

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可以写成这些数的连加式,对于连加式,根据加法

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某几个数相加。

根据算式的特征,恰当地运用运算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①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

②互为相反数的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

③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④正数与正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

2.有理数的减法:

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加减法混合运算,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再计算。

3.代数和: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转化为求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

在一个和式中,可以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括号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4.有理数的乘法:

乘法步骤:

1、确定符号:同号正,异号负。

2、绝对值:求积。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任何数与-1相乘都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

几个非0有理数相乘时,当负因数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

负因数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有理数的除法:

除法步骤:

1、确定符号:同号正,异号负。

2、绝对值:相除。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06二次根式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二次根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②利用二次根式解决长度、高度计算问题,根据已知量,求出一些长度或高度,或设计省料的方案,以及图形的拼接、分割问题。

这个过程需要用到二次根式的计算,其实就是化简求值。

常见用法:

(2)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方案探究题。

误区提醒:

(1)不能通过观察,归纳、猜想寻找出共同的规律,并运用这种规律解决问题;

(2)不会应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07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08三角形的稳定性

我们在学习三角形的知识中,老师经常会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稳定性证明:

任取三角形两条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第三条边连接。

∵第三条边不可伸缩或弯折,

∴两端点距离固定,

∴这两条边的夹角固定;

∵这两条边是任取的,

∴三角形三个角都固定,进而将三角形固定,

∴三角形有稳定性。

任取n边形(n≥4)两条相邻边,则两条边的非公共端点被不止一条边连接

∴两端点距离不固定,

∴这两边夹角不固定,

∴n边形(n≥4)每个角都不固定,所以n边形(n≥4)没有稳定性。

如果不看上面的证明过程,我们就没有办法清晰的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所有定理。

09全等图形与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

(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10相反数

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②a的相反数-a

③a与b互为相反数:a+b=0

④a-b的相反数是:-a+b或b-a

⑤a+b的相反数是:-a-b

⑥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方法:在这个数的前面加“-”号.

⑦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1绝对值

1.几何意义:从数轴上表示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即为︱a︱

2.①一个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当a是正数时,︱a︱=a;

②一个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当a是负数时,︱a︱=-a;

③0的绝对值等于0。当a=0时,︱a︱=0。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12倒数

①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作互为倒数。

②a的倒数是a分之1(a=0)

③a与b互为倒数ab=1

④正数的倒数还是正数,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0没有倒数。

13乘方

①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a^a^…^a=a^n

②底数、指数、幂

14轴对称

轴对称的定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轴对称的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轴对称的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这样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轴对称作用:

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扩展到轴对称的应用以及函数图像的意义。

轴对称的应用

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____,Y对称意义

如果在坐标系中,点A与点B关于直线____对称,那么点A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为相反数。

相反的,如果有两点关于直线Y对称,那么点A的横坐标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关于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公式(也叫做轴对称公式)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a____2+b____+c

则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____=-b/2a,顶点横坐标为-b/2a,顶点纵坐标为(4ac-b2)/4a

在几何证题、解题时,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则经常要添设对称轴以便充分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譬如,等腰三角形经常添设顶角平分线;

矩形和等腰梯形问题经常添设对边中点连线和两底中点连线;

正方形,菱形问题经常添设对角线等等。

另外,如果遇到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则常选择某直线为对称轴,补添为轴对称图形,或将轴一侧的图形通过翻折反射到另一侧,以实现条件的相对集中。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 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____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

____1={-b+√[b2-4ac)]}/2a,____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也可以表示为____1+____2=-

b/a,____1____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III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四)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不等式:

①用符号〉,=,〈号连接的式子叫不等式。

②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者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相反。

不等式的解集:

①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②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①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③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符号方向:

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样,等号是不变的,他是随着你加或乘的运算改变。

在不等式中,如果加上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正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减去同一个数(或加上一个负数),不等式符号不改向;例如:A>B,A-C>B-C;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向;例如:A>B,A 乘以C>B乘以C(C>0);

在不等式中,如果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向;例如:A>B,A 乘以C

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号改为等号,所以在题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数,那么就要看看题中是否出现一元一次不等式,如果出现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数就不等为0,否则不等式不成立。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五)

函数

变量:

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一次函数:

①若两个变量____,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____+B(B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Y是____的一次函数。

②当B=0时,称Y是____的正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象: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____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②正比例函数Y=K____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③在一次函数中,当K〈0,B〈O,则经234象限;当K 〈0,B〉0时,则经124象限;当K〉0,B〈0时,则经134象限;当K〉0,B〉0时,则经123象限。④当K〉0时,Y的值随____值的增大而增大,当____〈0时,Y的值随____值的增大而减少。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六)

绝对值

⒈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⑶0的绝对值是0.

可用字母表示为:

如数轴所示,化简下列各数

解:由题知道,因为a>0,b<0,c<0,a-b>0,a-c>0,b+c<0,3.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1 一、数与式 易错点1:有理数、无理数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理解错误;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概念混淆,以及绝对值与数的分类。每年选择必考。 易错点2:实数的运算,要掌握好与实数有关的概念、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运算律,关键是把好符号关;在较复杂的运算中,不注意运算顺序或者不合理使用运算律,从而使运算出现错误。 易错点3: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区别。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4:求分式值为零时,易忽略分母不能为零。 易错点5:分式运算时要注意运算法则和符号的变化。当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因式分解,因式分解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注意计算方法,不能去分母,把分式化为最简分式。填空题必考。 易错点6: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每个式子都为0;整体代入法;完全平方式。 易错点7:计算第一题必考。五个基本数的计算:0指数,三角函数,绝对值,负指数,二次根式的化简。 易错点8:科学记数法。精确度,有效数字。

易错点9:代入求值要使式子有意义。各种数式的计算方法要掌握,一定要注意计算顺序。 二、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易错点1:各种方程(组)的解法要熟练掌握,方程(组)无解的意义是找不到等式成立的条件。 易错点2:运用等式性质时,两边同除以一个数必须要注意不能为0的情况,还要关注解方程与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降次)主要陷阱是消除了一个带未知数的公因式要回头检验! 易错点3:运用不等式的性质3时,容易忘记改不变号的方向而导致结果出错。 易错点4: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取值范围的题目,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0导致出错。 易错点5: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有解无解的条件,易忽视相等的情况。 易错点6:解分式方程时首要步骤是去分母,易忘记根检验,导致运算结果出错。 易错点7:不等式(组)的解的问题要先确定解集,确定解集的方法运用数轴。 易错点8:利用函数图象求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解。 三、函数 易错点1:各个待定系数表示的意义。 易错点2:熟练掌握各种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有几个的待定系数就要几个点值。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1.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可以是正整数、0或负整数,而分数可以是正分数或负分数。我们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时,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它们互为相反数。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

与0相乘得0,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数 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实数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时,这个正数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一 个数的平方等于A时,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一个正数有 两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一个数的立 方等于A时,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可以是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 同类项是指含有相同字母和指数的项,合并同类项就是把它们的系数相加,字母和指数不变。整式是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单项式是一项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整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整式的加减运算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乘法是把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的幂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除法是把系数和同底数幂分别相除,被除式中只在被除式中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分解因式有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方法。 分式是整式除以整式得到的结果,分母不为零。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分式的乘法是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是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加减法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再加减。分式方程是指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解分式方程需要把分母清零,然后解方程得到原方程的增根。 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的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方程组是多个方程的集合,解方程组需要联立方程求解。不等式是指含有不等符号的式子,解不等式需要注意符号的改变和绝对值的处理。

关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关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 初中数学一直很困扰我们,老师有时候讲得东西一遍就过了,自己也没听懂,或者就是后排的学生看不到黑板上笔记自暴自弃。今日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可能性:①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②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③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概率:①人们通常用1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②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③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1。 对于概率类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注意概率、机会、频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02 注意题目中隐含求概率的问题。 03 画树状图及其它方法求概率。 04 摸球模型题注意放回和不放回。

05 注意在求概率的问题中寻找替代物,常见的替代物有:球,扑克牌,骰子等。 统计与概率会在中考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选择题、填空题较多,同时考查多个考点的综合性题目一般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类讨论法,整体代入法等。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二 有理数计算、分数拆分、方程思想★★★★ 解答题:有8个连续的正整数,其和可以表示成7个连续的正整数的和,但不能表示为3个连续的正整数的和,求这8个连续的正整数中最大数的最小值。 设这八个连续正整数为:n,n+1……n+7;和为8n+28 可以表示为七个连续正整数为:k,k+1……k+6;和为7k+21 所以8n+28=7k+21,k=/7=n+1+n/7,k是整数 所以n=7,14,21,28…… 当n=7时,八数和为84=27+28+29,不符合题意,舍 当n=14时,八数和为140,符合题意 最大数最小值:21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三 在数1,2,3,4……1998,前添符号“+”或“-”,并依次运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推荐文章 北师大初中数学知识点八年级下热度:做题技巧数学初中几何证明题热度: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电子版热度: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最全)热度: 2022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汇总热度: 学习知识容易,转化成为能力很难;提出问题容易,得到圆满答复很难;点评别人容易,身临其境去做很难;指责同事容易,正确评价自己很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 有理数: 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2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 知识要领:非负数,顾名思义,就是不是负数的数,也就是零和正实数。例如:0、3.4、9/10、π(圆周率)。 非负数 非负数大于或等于0。 非负数中含有有理数和无理数。 非负数的和或积仍是非负数。 非负数的和为零,则每个非负数必等于零。 非负数的积为零,则至少有一个非负数为零。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 常见的非负数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算术根等都是常见的非负数。 常见表现形式 非负数的准确数学表达是a≥0、│a│、a^2n是常见的非负数。 知识归纳:任何一个非负数乘以-1都会得到一个非正数。 学好数学的方法篇二 1、上课前要调整好心态,一定不能想,哎,又是数学课,上课时听讲心情就很不好,这样当然学不好! 2、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作到耳到、眼到、手到!这个很重要,一定要学会做笔记,上课时如果老师讲的快,一定静下心来听,不要记,下课时再整理到笔记本上!保持高效率!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别人谈论最讨厌的课时,你要告诉自己,我喜欢数学! 4、保证遇到的每一题都要弄会,弄懂,这个很重要!不会就问,不要不好意思,要学会举一反三!也就是要灵活运用!作的题不要求多,但要精! 5、要有错题集,把平时遇到的好题记下来,错题记下来,并要多看,多思考,不能在同一个地方绊倒! 总之,学习数学,不要怕难,不要怕累,不要怕问!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三 一、旋转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二、中心对称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八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6篇)

八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6篇)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6篇《八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篇一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 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二、证明 1、对事情作出判断的句子,就叫做命题。即:命题是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1)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思路是将原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平角。一般需要作辅助。 (2)三角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是互为补角。 3、三角形的外角与它不相邻的内角关系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在证明时需注意:①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写出来。②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 八年级数学全套知识点归纳篇二 一。定义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6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2.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把握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正确掌握学过的每一个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学习某一内容或解某一题时碰到了困难,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与其有关的、以前的一些基本知识没有掌握好所造成的,因此要经常查缺补漏,找到问题并及时解决之,努力做到发现一个问题及时解决一个问题。只有基础扎实,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手,成绩才会提高。 二、初中数学知识重难点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经常出现在各阶段的考试中,也是考试中的难点,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均会出现,且知识点多,题型多变。 而且一道解答题一般会在试卷最后两题出现,二次函数的应用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三角形、四边形综合题难度较大。 如果在这一环节掌握不好,将会直接影响代数的基础,会对考试的分数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应用题,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包括方程(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函数应用、解三角形应用、概率与统计应用几种题型。 一般会出现2~3道解答题(30分左右)及2~3道选择、填空题(10分~15分),占考试总分的30%左右。

现在数学考试对数学实际应用的考查会越来越多,数学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应用题要求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很强,能从问题中读出必要的数学信息,并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工具。 3.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简运算。整式的运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学记数法及分式化简等都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的知识,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运算的关系、分式的运算是难点。 在考试中一般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但却是解答题完整解答的基础。运算能力的熟练程度和答题的正确率有直接的关系,掌握不好,答题正确率就不会很高,进而后面的的方程、不等式、函数也无法学好。 4.圆,包括圆的基本性质,点、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圆心角与圆周角,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扇形弧长及面积,这章节知识是在初三学习的。 其中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中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中的一些线段长度及角度的计算是重点也是难点。 5.三角形(全等、相似、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高线、解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在各阶段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角形是初中几何图形中内容最多的一块知识,也是学好平面几何的必要基础,贯穿初二到初三的几何知识,其中的几何证明题及线段长度和角度的计算也是难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篇1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⑴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⑵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⑶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⑷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提示:利用菱形的性质可证得线段相等、角相等,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把菱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由此又可与勾股定理联系,可得对角线与边之间的关系,即边长的平方等于对角线一半的平方和。 3、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变形叫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 4、因式分解要素:①结果必须是整式②结果必须是积的形式③结果是等式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m(a+b+c) 5、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6、公因式确定方法:①系数是整数时取各项最大公约数。②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③系数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取最低次幂的积就是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7、提取公因式步骤:①确定公因式。②确定商式③公因式与商式写成积的形式。 8、平方根表示法:一个非负数a的平方根记作,读作正负根号a。a叫被开方数。

9、中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被开方数a≥0 10、平方根性质:①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②0的平方根是它本身0。③负数没有平方根开平方;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区别:定义不同、表示方法不同、个数不同、取值范围不同。 12、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存在条件相同;0的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都是0 13、含根号式子的意义:表示a的平方根,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a的负的平方根。 14、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完全平方数类型:①想谁的平方是数a。②所以a的平方根是多少。 ③用式子表示。 求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只需找出平方后等于a的正数。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篇2 1、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1)配方法:(X±a)2=b(b≥0)注:二次项系数必须化为1 (2)公式法:aX2+bX+C=0(a≠0)确定a,b,c的值,计算b2-4ac≥0 若b2-4ac>0则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若b2-4ac=0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根,若b2-4ac<0则无解 若b2-4ac≥0则用公式X=-b±√b2-4ac/2a注:必须化为一般形式 (3)分解因式法 ①提公因式法:ma+mb=0→m(a+b)=0 平方差公式:a2-b2=0→(a+b)(a-b)=0 ②运用公式法: 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0→(a±b)2=0 ③十字相乘法 2、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 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 负数。 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 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②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热门6篇)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热门6篇)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第1篇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7、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9、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0、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1、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叫做多边形覆盖平面(平面镶嵌)。镶嵌的条件:当围绕一点拼在一起的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加在一起恰好组成一个时,就能拼成一个平面图形。 13、公式与性质: ⑴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⑷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⑸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角形、②边形共有条对角线。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第2篇 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④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6篇)

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优秀6篇) 梦想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行,但是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足够努力学习初一数学知识点,就会距离梦想近一步。下面是我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6篇《初一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正数和负数篇一 1、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 3、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有理数的乘方篇二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n看作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以读作a的n次幂。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篇三 1、接近实际数目,但与实际数目还有差别的数叫做近似数。 2、精确度: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 3、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4、对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规定它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学好初中数学的方法篇四 1、打好初中的基础。 数学的学习属于环环相扣,很多初中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到了高中还会大量使用,所以升入高中以后,葛艳波建议大家,如果初中数学基础太差,一定要想办法再弥补一下,不然会成为后续数学学习的绊脚石。 2、学习一定要有目标。 试想一下,一个学生学习数学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哪来的学习动力?有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学生会身心健康。没有目标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完全属于被动式学习,效果很差。尝试给自己制定一些目标,比如下次考试考多少名,大学要考什么大学,每天要完成具体哪些任务,目标越明确、越详细越好。 3、学习要主动,不能被动式学习。 数学差生和优秀学生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习是主动还是被动。一定积极主动去参与学习,而不是被老师、作业逼着去学习。 初一数学复习方法篇五 考试与作业逻辑不同: 我们的考试不同于作业,有些孩子作业写的还可以,准确率挺高的,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比如学校上完课,回家就写当天的作业,但是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

总复习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优秀6篇)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篇一 1、理清复习顺序 很多同学习惯从前至后复习,这样复习数学又一个好处,就是能一环 扣一环复习起来更加有条理;也有的同学从自己的薄弱环节入手,逐渐减 少疑问和错误,这样复习更有针对性,所以,复习阶段理清复习顺序很关键,找准复习目标很重要。复习最忌讳的就是杂乱无章、“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2、重视基础,切不可眼高手低 很多同学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简单的不想做,难 的不会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对基础知 识掌握的不牢固。每个定理的适用条件大家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在划分数 学定义域的时候,很多时候它就已经给你画出了你可用定理的范围。再根 据其他条件挑出最适合的那一款就是你要用的定理了。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大家要加强自己对基础知识以及基础定理的掌握。再难的题目也不过就是 几种简单方法的叠加而已。所以一定要记得打好基础!不要觉得一看我就 会而不去动手做,总要做做你才知道哪个题目你真的掌握了。 3、归纳出解题方法及技巧 虽然数学试题很少有完全重合的,但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方式也不过 是那几种。历经了这么久的考研,基本能考的方式前期都有所涵盖了。所 以很容易就能找到解题方式的固定套路。在多做题的过程中,你能够不断 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你想想,七十二般变化你样样精通,最终出题出一 样对你来说还不是手到擒来

4、做题之前摒弃答案 在做题之前,不要潜意识的就告诉自己不会,从而直接开始看答案, 看了一遍答案之后说,嗯,我会了,这不挺简单的吗?其实你还是不会! 所以不要先看答案再做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力去解决你看到的问题, 就算解决不了你也算仔细研读了题目内容,这样就算你看答案也不至于是 被动接受。所以一定要试试自己会不会做再开始做题,在最后不会看懂了 再自己放过答案重新做一次,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题。 初中数学复习方法篇二 1、从基础入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在遇到一个难题的时候,绞尽脑汁 的去想解题方法,仍旧解不出来,参照答案之后,才发现,原来是定理理 解的不到位,公式记得不全面。 公式、定理都是基础,学习就像是盖房子一样,这些基础知识都相当 于地基,地基盖得不稳,你还想建成高楼? 所以,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基础打牢,不要好 高骛远,地基还没建牢固,就想盖高楼 2、研究突破重难点 这一环节一要在基础抓牢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础掌握的比较扎实之后,同学们既可以研究一下重难点的知识了 将笔记上的重点知识标记出,进行一下系统的记忆之后,可以对一个 的找一些专题进行一下系统的训练,最好多找一些综合题,因为综合题考

初中中考常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8篇)

初中中考常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8篇) 掌握中考常考数学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中考常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中考常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x,=│x│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 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a≥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①联系:都是非负数,=│a│ 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 ⑴(—幂,乘方运算)。 ①a>0时,>0;②a<0时,>0(n是偶数),<0(n是奇数)。 ⑵零指数:=1(a≠0)。 负整指数:=1/(a≠0,p是正整数)。 初中中考常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篇2 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信上面对数学中实数与数轴知识点的内容总结学习,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此知识点的巩固学习吧,希望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 中考数学知识点之实数大小的比较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6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梳理 方程与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①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或乘以或除以(不为0)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项的最高系数为2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家已经学过二次函数(即抛物线)了,对他也有很深的了解,好像解法,在图象中表示等等,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可以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其实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当Y

的0的时候就构成了一元二次方程了。那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一元二次方程就是二次函数中,图象与____轴的交点。也就是该方程的解了。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也一样,利用这点,把方程化为几个乘积的形式去解。 (3)公式法 这方法也可以是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方法了,方程的根 ____1={-b+√[b2-4ac)]}/2a,____2={-b-√[b2-4ac)]}/2a。 3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经典版)

初中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 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 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 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 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 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②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 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初中数学知识点(精选14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精选14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第1篇 一、分式 ※1、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有: ※3、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4、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 二、分式的乘除法 ※1、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逆向运用,当n为整数时,仍然有成立。 ※3、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法 ※1、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 (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 ※3、概念内涵: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四、分式方程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公式大全(精选6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公式大全(精选6篇)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任何越来越繁重,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使自己能够更好更轻松的学习,应该学会运用方法和技巧,尤 其是像数学这类需要不断刷题的科目,应该了解各种公式定理的运算,以及关于初中数学重要的知识点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公式大全1 初中数学公式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V=1/3*S*H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及公式大全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大家知道,二次函数有顶点式(-b/2a,4ac-b2/4a),这大家要记住,很重要,因为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一元二次方程也是二次函数的一部分,所以他也有自己的一个解法,利用他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1)配方法 利用配方,使方程变为完全平方公式,在用直接开平方法去求出解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第1篇示例: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和有理数 整数是由自然数、零和负整数组成的,用来表示数轴上的点和物 理量。整数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 的统称,可以用十进制小数表示。有理数有四则运算、约分、化简、 比大小等概念。 二、代数 1. 代数式:由字母和数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代数式有加法、 减法、乘法、除法等运算。 2. 代数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代数方程可以通过等式变形、 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 3. 代数不等式:含有不等号的代数式。代数不等式可以通过化简、化解绝对值、解方程等方法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三、几何 1. 几何图形:几何的基本对象,包括点、线、面、体等。常见的 几何图形有圆、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

2. 几何运算:包括不同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计算,以及 角度、相似、全等等概念。 3. 几何证明:通过逻辑推理和几何性质证明几何定理和结论。几 何证明需要注意推理的合理性、逻辑的严密性。 四、概率与统计 1. 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概率可以通 过频率、古典概率、几何概率等方法进行计算。 2. 统计: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推断的过程。统 计包括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相关性等指标。 以上是初中数学知识点的基本总结,希望对广大学生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和理解,只有不断地积累和 巩固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愿大家都能成 为数学领域的佼佼者! 第2篇示例: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数与代数 1.整数运算:加减乘除 2.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四则运算

2023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

2023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 2023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总结归纳(10篇) 对初中数学知识点的总结有什么要求呢?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总结归纳篇1 ①直线和圆无公共点,称相离。 AB与圆O相离,d>r。 ②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称相交,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AB 与⊙O相交,d ③直线和圆有且只有一公共点,称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AB与⊙O相切,d=r。(d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平面内,直线Ax+By+C=0与圆x^2+y^2+Dx+Ey+F=0的位置关系判断一般方法是: 1.由Ax+By+C=0,可得y=(-C-Ax)/B,(其中B不等于0),代入x^2+y^2+Dx+Ey+F=0,即成为一个关于x的方程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2交点,即圆与直线相交。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1交点,即圆与直线相切。 如果b^2-4ac<0,则圆与直线有0交点,即圆与直线相离。 2.如果B=0即直线为Ax+C=0,即x=-C/A,它平行于y轴(或垂直于x轴),将x^2+y^2+Dx+Ey+F=0化为(x-a)^2+(y-b)^2=r^2。令y=b,求出此时的两个x值x1、x2,并且规定x1 当x=-C/Ax2时,直线与圆相离; 2023初中数学学科知识点总结归纳篇2 中位线 知识要点: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1.中位线概念 (1)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