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
- 格式:pptx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2
第1课时大气压强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图19-K-12.如图19-K-2所示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19-K-2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减小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3.如图19-K-3所示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图19-K-3A.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C.针筒和活塞发生相对运动过程中,活塞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4.一位小朋友手里拿着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
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裂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B.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C.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D.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5.下列选项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A.用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B.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6.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19-K-4所示),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图19-K-4A.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二、填空题7.以下事例中是利用了大气压的是________。
①拔火罐②高压水枪③离心式水泵抽水④高压锅煮饭⑤钢笔吸墨水⑥在茶壶盖上打了一个小孔⑦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⑧用针筒给病人注射药液8.如图19-K-5所示,在薄皮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发现薄皮铁桶变扁了,这个现象证明了________的存在,并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十章《三、气体的压强》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9.3 气体的压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对压力有初步的认识,知道压强的定义公式2.一定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乐于研究有关气体压强的问题教具玻璃杯,水,硬纸片,矿泉水瓶,易拉罐,铁架台,橡皮泥,塑料吸盘挂钩,弹簧测力计,注射器,金属盒气压计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活动一.引入二.新授1.体验大气压的存在2.估测大气压的值(1)感受大气压的大小出示一空牛奶盒,有什么办法使其瘪掉呢?演示图9—18实验,当易拉罐自然冷却时,外壳被压瘪,此现象说明什么?把准备的实验器材摆在讲台上师:利用所给器材,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证明大气有压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讲述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式挂钩相互压紧,再将它们沿轴的方向拉开.用手将牛奶盒压瘪将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吸口气.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说明大气有压强.学生设计实验并演示.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生实验:两个学生拉衣钩,体验用力的大小.感觉到大气压力比较大.(2)估测大气压3.大气压的变化4.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师:大气压的值有多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估测一下。
出示实验器材1.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说明:这种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不精确,第一个精确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托里拆利。
大气压的值是否永远相当于76厘米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呢?讲述:大气压的值回随着高度的变化以及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20xx米范围内,高度每增加12米,大气压下降1毫米水银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