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后休年假应按累计工龄算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年休假天数按工龄还是工作年限计算年休假天数按工龄还是工作年限计算呢?年假是按工作年限计算的。
职工带薪年休假既不按本企业工龄,又不按缴费年限计算,上年职工在不同工作单位累计工作年限计算。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年休假是从交社保开始算吗?年假是按工作年限计算的。
职工带薪年休假既不按本企业工龄,又不按缴费年限计算,上年职工在不同工作单位累计工作年限计算。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带薪年假工资计算标准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正常工资。
对于这些员工应当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年假的好处是什么呢?对于员工来说,年假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福利。
通过使用年假,员工可以放松身心、减轻工作压力、恢复体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同时,员工也可以利用年假进行旅游或其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然而,使用年假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员工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年假时间,避免影响工作进度和自身健康。
其次,员工需要提前与上级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沟通好请假时间和工作交接事宜,确保工作不会因为自己的休假而受到影响。
最后,员工需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假期合法合规。
员工带薪年休假属于连休年假吗?带薪年休假由用人单位考虑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可以连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
年假可以累积到下一年吗?不可以年假一般是不可以累积的。
劳动法年休假计算方法哇塞,劳动法年休假计算方法可太重要啦!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打工人权益的大事呢!首先,来看看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吧。
一般来说,年休假的天数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的。
工作满一年不满十年的,年休假 5 天;工作满十年不满二十年的,年休假 10 天;工作满二十年的,年休假 15 天。
但这里要注意哦,是要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累计计算的哟!而且,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休假条件的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 1 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这就像是搭积木一样,要一块一块地认真计算呢!在计算过程中,可千万不能马虎呀,不然就可能会少了自己应得的福利呢!然后呢,说说这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就像是走在一条平坦的大路上,只要我们按照规定的步骤去走,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只要用人单位依法依规地进行操作,员工们就能安心地享受自己的年休假权利,不用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稳稳的幸福呢,不是吗?接着讲讲它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年休假计算方法在各种工作环境中都能派上用场呀,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
它的优势可明显啦!它能让员工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有时间去放松自己,调整状态,更好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这就好比给汽车加油,让它能跑得更快更远呀!再来说个实际案例吧。
小王在一家公司工作了 5 年,从来没有休过年休假。
后来他了解到了劳动法年休假计算方法,发现自己每年有 5 天的年休假。
于是他向公司提出了申请,公司也按照规定给了他 5 天的假期。
小王利用这 5 天假期出去旅游,放松了身心,回来后工作更加有干劲了。
你看,这就是年休假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呀,多棒!哎呀呀,劳动法年休假计算方法真的是太棒啦!它保障了我们劳动者的权益,让我们能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的美好,我们可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呀!。
解读一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时间应累计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
其中,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这个条例由于未谈及职工工作时间如何计算,存在着一些争议。
”市劳动保障局相关人士称,这次出台的办法对此作了详细的明确,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举例:渝中区的小刘在A单位工作了8年,后又跳槽到B单位工作了3年,那么小刘的累计工作时间应为11年。
即小刘在B单位年休假天数,按11年计算,年休假应为10天。
也就是说,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应累计,但工作时间的累计应以档案记载为准。
解读二职工跳槽当年年休假可折算今年跳槽到新用人单位的职工是否享受当年年休假?该人士说,对于刚跳槽到新用人单位的职工,第一年的年休假天数,办法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举例:李先生在A单位干满了8年,是今年8月1日跳到B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B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
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9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
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
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解读三不准休年假须支付3倍日薪腹有诗书气自华该人士介绍,办法的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离职时的年假计算⽅法当我们的⼯龄在满⼀年之后就可以依法享受年假了,我们的⼯龄越长,我们可以享受的年假时间也就越长。
那么,我们在离职的时候,当年未休完的年假应该怎么计算呢?相应的计算⽅式是什么?店铺⼩编通过你的问题为你带来以下相关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离职时的年假计算⽅法1、依据《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条规定:⽤⼈单位与职⼯解除或者终⽌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当年已⼯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付未休年休假⼯资报酬,但折算后不⾜1整天的部分不⽀付未休年休假⼯资报酬。
2、规定的折算⽅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历天数÷365天)×职⼯本⼈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3、⽤⼈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4、国务院颁布的《职⼯带薪年休假条例》,是必须执⾏的,你⾄少可以每年享受5天的带薪休假,按⼈⼒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条的规定,⽤⼈单位经职⼯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应休未年休假天数,按照其⽇⼯资收⼊的300%⽀付未休年休假⼯资报酬。
⼯龄与年假的关系《职⼯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休息⽇不计⼊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有下列情形之⼀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职⼯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资的;(三)累计⼯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2个⽉以上的;(四)累计⼯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3个⽉以上的;(五)累计⼯作满20年以上的职⼯,请病假累计4个⽉以上的。
以上就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离职时的年假计算⽅法的相关知识。
如何计算员⼯⼯龄休年假相信⼤家发现了每⼀位劳动者的年假时间长短不⼀,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年假的长短与⼯龄有关,相信⼤家都很想知道如何通过⼯龄计算员⼯的年假。
下⾯店铺⼩编就为⼤家整理有关员⼯年假如何计算⽅⾯的法律知识,请⼤家仔细阅读,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如何计算员⼯⼯龄休年假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休息⽇不计⼊年休假的假期。
所谓累计⼯作年限即社会⼯龄,指员⼯⾃参加⼯作之⽇起累计⼯作时间,不单指员⼯在本单位的⼯作年限,还包括员⼯之前在其他⽤⼈单位的⼯作年限,⽽且中间允许有间断,现在通常的认定标准的证明材料是社保缴费记录。
⼆、单位安排年假的相关知识《职⼯带薪年休假条例》第3条、第5条分别规定:“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1、单位根据⽣产、⼯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本⼈意愿,统筹安排职⼯年休假。
2、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般不跨年度安排。
3、单位因⽣产、⼯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4、单位确因⼯作需要不能安排职⼯休年休假的,经职⼯本⼈同意,可以不安排职⼯休年休假。
对职⼯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资收⼊的300%⽀付年休假⼯资报酬。
以上就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有关员⼯的⼯龄计算⽅⾯的法律知识。
⼯龄最长可以达到每年休15天,最短每年休5天。
希望每⼀位劳动者好好利⽤⾃⼰的年假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或者来⼀场说⾛就⾛的旅⾏。
如果有更多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店铺。
法定年休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一)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对于带薪年休假的天数,一般情况按照累计工龄即可推知,但由于年休假按公历年度计算,因而在入职和离职这两种特殊情况下其计算往往比较复杂。
新入职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后,往往跨越年度,在计算其首次应享受带薪年休假时应当进行折算,即(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同样,对于离职员工,其离职年度的年休假天数也应进行折算,即(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并且如果该职工在离职前多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折算后如果不足一天的不计入,应当注意这里并不是四舍五入,而是只要不足一天即舍去。
(二)带薪年休假工资待遇的计算1、带薪休假工资带薪年休假,顾名思义,在带薪年休假期间,职工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如何理解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实行绩效工资制职工的正常工资。
对于这些员工应当先计算其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其中不包含加班工资,再除以计薪日天数即21.75,才得出正常的日工资。
2、应休未休的处理只有在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可以只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其他情况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这就意味着即便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以及对于职工离职未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都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同时,如果用人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法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依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用人单位除应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外,还应当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
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单位年假是不是根据社保累计天数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的单位都会给入职的职工购买社保的了,那年假是不是根据社保来休的呢?年假天数是怎么累积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单位年假是不是根据社保累计天数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单位年假是不是社保累计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其中,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注:累计工作时间根据档案、社保、劳动合同等确定。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这里的“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期间,以及依法服兵役和其他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算为工龄的期间。
职工的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记载、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劳动合同、离职证明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确定。
另外,如果单位因某原因不能安排员工休年假的情况下,在员工同意的基础上,需要按照该职工日工资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如果遇到员工离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企业也需要根据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的年假天数来支付年假工资报酬。
年假折算计算方法:(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提醒,劳动法规定中,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假按签合同还是入职时间计算自《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赋予职工休年假的权利,那年假是怎么计算的呢?是按照合同还是入职的时间?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年假按照什么时间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年假按照什么时间计算带薪年休假按累计工作年限计算。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条例》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既不按本企业工龄,又不按缴费年限计算,上年职工在不同工作单位累计工作年限计算。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假天数的计算公式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前款规定的折算公式和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法条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2023年10月1日离职年休假天数计算方法在2023年10月1日之前离职,即使您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您也可能有权享受一些年休假。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每位员工在满一年工作后,均有权利获得年休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于2023年10月1日离职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员工在同一单位工作满一年到十年的,享受有带薪年休假五天的权利。
若工作满十年到二十年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十天的权利。
若工作满二十年以上的,每满一年增加两天。
在计算前,需要确定您在离职前一共工作了多少年。
如果您在2023年10月1日之前已经在同一单位工作满一年并且未达到满十年,您将有权获得五天的年休假。
然而,离职日期不同,年休假的计算也会有所不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在年度(即一年度跨度的12个月)结束时,年休假可按照完整年度计算。
但如果离职时间不足一年,需要按照离职时间的比例计算。
例如,如果您在2023年10月1日离职,并且在同一单位工作满一年,您将有权获得五天的年休假。
但是,因为离职时间不满一年,您需要按照离职时间的比例计算年休假天数。
假设您的离职日期是2023年5月1日,工作了半年。
则您获得的年休假天数计算如下:年休假天数=年休假天数× (离职月份/ 12个月)= 5天× (5个月/ 12个月)≈ 2.08天在这种情况下,您将获得2.08天的年休假。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您的离职日期在2023年新的一年度开始后,例如2023年12月1日离职,则您将有资格获得整个新的一年度的年休假。
这意味着您将有五天的年休假,因为您已经在之前的一年度工作满一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年休假的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受到企业内部的规定和实际情况的影响,因此建议在离职前与雇主或人力资源部门咨询,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年休假天数。
总之,根据中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2023年10月1日离职的员工,根据工作年限可以享受一定数量的年休假。
年假职工累计工作年限怎么算自《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以来,职工有一定的工作年限就能申请休假,那累计年限是怎么计算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年假累计工作年限的计算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年假累计工作年限的计算《年休假条例》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年休假条例》中分别使用的是“连续工作1年以上”和“累计工作已满1年”两个不同的字眼,可见它们所指不同。
“连续工作”指的是本企业工作年限,而“累计工作”指的是档案工龄,因为一般情况下劳动者会在同一家企业连续工作,但在跳槽时往往出现工作间歇,因此“累计工作年限”应是指员工全部的工作年限,应该包含以前任职单位的工作年限。
职工年假的法律规定一、年休假的天数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网民希望将年休假天数由最多15天增加为20天或者25天。
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要求增加休假天数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年休假天数应当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企业等单位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因此,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同时,条例还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二、哪些人可以享受年休假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
为了平等保护各类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条例对各类用人单位实行广覆盖,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解读一
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时间应累计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
其中,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这个条例由于未谈及职工工作时间如何计算,存在着一些争议。
”市劳动保障局相关人士称,这次出台的办法对此作了详细的明确,第四条规定:“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当计为累计工作时间。
”
举例:渝中区的小刘在A单位工作了8年,后又跳槽到B单位工作了3年,那么小刘的累计工作时间应为11年。
即小刘在B单位年休假天数,按11年计算,年休假应为10天。
也就是说,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应累计,但工作时间的累计应以档案记载为准。
解读二
职工跳槽当年年休假可折算
今年跳槽到新用人单位的职工是否享受当年年休假?该人士说,对于刚跳槽到新用人单位的职工,第一年的年休假天数,办法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举例:李先生在A单位干满了8年,是今年8月1日跳到B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B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
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9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
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
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解读三
不准休年假须支付3倍日薪
该人士介绍,办法的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
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计算办法: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
而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解读四
探亲假婚丧假产假不入年休假
享受带薪年假,会不会冲掉了探亲假?该人士表示,根据办法第六条规定,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该人士称,职工享受寒暑假天数多于其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职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少于其年休假天数的,用人单位应当安排补足年休假天数。
此外,用人单位可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解读五
未休年假可折算工资
如果和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但是还没有享受到年休假,该怎么办?该人士说,办法的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计算办法是:(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举例:金某在单位工作满8年,年休假为5天,日工资为100元。
今年他和单位解除了合同,解除时金某今年在单位工作了200天,但金某只享受到1天的年休假,那么他应得的未休年假的日工资应为:[(200÷365)×5-1]×100元×3=521.9
元。
需要说明的是,(200÷365)×5-1≈1.74天,0.74天不足1整天,故取1天,为300元。
解读六
10月20日后跳槽无假
“职工跳槽到新单位休年假,还有很多讲究!”市劳动保障局称,办法明确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也就是说,职工中途换单位,年假带到新单位去休的情况,据此计算,每年10月20日后在新单位入职者,将难在新单位休到年休假。
举例:职工刘某工龄为3年,但在今年2月1日跳槽,年底时想跟新单位请年休假,则他的年休假就由原本的5天“缩水”为4天(334÷365×5=4.58,取整为4)。
而如果刘某打算11月1日跳槽到新单位,年假就没有了(61÷365×5=0.84,取整为0)。
对此,记者通过计算,发现能在新进用人单位休到年休假的临界点为“73天”,也就是说在新进用人单位得干满73天以上方可休假,即每年10月20日之后跳槽而还未休年假者,当年的年假基本就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