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5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026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说明社会现象发生的原因,预测事物的发展后果,探测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属于( )。
A.专题性研究B.描述性研究C.探索性研究D.解释性研究2.在分析资料阶段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属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中的( )。
A.方法论B.一般方法C.具体方法D.基本方法3.哪种调查研究一般不需要明确的研究假设( )。
A.描述性调查研究B.解释性调查研究C.探索性调查研究D.理论性调查研究4.在社会测量中,最强有力的效度测定程度是( )。
A.内容效度B.准则效度C.效标效度D.构念效度5.将总体中所有分子排列并编以序号,然后按计算好的抽样距离依次等距抽样,被称之为( )。
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C.系统抽样D.多阶段抽样6.问卷调查在城市比在农村适用,这是因为( )。
A.农村的回收率难以保证B.农村不能保证填写问卷C.城市文化水平较高D.城市居民成份复杂7.测验的功能是诊断和( )。
A.标准B.通用C.预测D.检验8.不能对照事实重新审核的资料是( )。
A.观察资料B.问卷资料C.访问资料D.文献资料9.最普遍、最常用的信度检查方法是( )。
A.复本信度B.再测信度C.折半信度D.经验信度10.在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
A.定额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11.抽样误差主要取决于( )。
A.调查的可靠性B.样本的大小C.精确角的高低D.总体的异质性12.统计表中的“-”表示( )。
A.不应有数字B.缺此项数字C.可以忽略不计D.免填13.下列做法中,符合问卷问题排列原则的是( )。
A.不太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B.要按逻辑顺序排列C.先问开放性问题D.先问背景材料问题,后问行为问题14.对“城市大龄未婚女青年比例增大”的调查属于( )。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档案⽂献检索⽅式按⽬录构成或计算机⽂档中数据排列⽅式的不同,可区分为“ ⽂献单元⽅式” 和“______ 单元⽅式”。
2. ⼀般说来,系统评价就是对系统的效率和______进⾏测定。
3.引证关系______法的形式与检索语⾔不同,但就其功能⽽⾔可认为是⼀种特殊类型的检索语⾔。
4.不论分类检索语⾔中何种分类法,都具有三种构成要素,即______、类号和注释。
5.在体系分类法中,分类______即是分类号。
6.半分⾯分类法的主体是______类表和分⾯类表。
7.主题检索语⾔的特点是:语词标识⼏乎都是______的名称。
8.《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主题词字顺表、______索引、词族索引和专有主题词索引。
9.利⽤机读词表中的标引______统计,计算机可⾃动对检索策略进⾏优化。
10. 著录条⽬格式是著录项⽬在条⽬中的______及其表达⽅式。
11. 档案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指出,档案分类标引的依据,是以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从事社会活动的______为基础。
12. 计算机检索系统与⼿⼯检索系统⽐较,虽然著录项⽬⼤体相同,但在______、物质形态、著录格式、编制⽅法、使⽤⽅法以及检索效率等⽅⾯,都有很⼤的区别。
13. 档案检索⼯具,按编制⽅式划分,有⽬录、索引、______等⼏类。
14. 在各类特殊形式的档案检索⼯具中,______式检索⼯具的主要特点是每⼀个条⽬的检索标⽬显露在外,以便于查找。
15. 制定⼀个好的检索策略需要掌握很多信息和知识,⼀是利⽤者的______;⼆是现有检索系统的特性与功能、数据库的标引规则及词表结构等;三是必要的检索⽅法与调节技术等。
16. 档案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测试与验收⼯作包括测试计划、______测试和系统验收等内容。
17. 缩微胶卷⾃动检索的主要⽅式有______编码法和⼆进制编码法。
18. 缩微品计算机辅助检索系统的特点是:1 、______成本低,信息稳定性和载体耐久性好,证据价值⾼;2 、检索速度快,效果好。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宋词研究试题课程代码:10048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盛唐时代的教坊曲名,备载于崔令钦的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是表明词体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词体从此独立发展,与诗分流异趋,它同诗之间的区别也判若鸿沟了。
3.柳永、_______________、姜夔等名家词集,在宋时实际上都起着代词谱的作用。
4.明清集成性的词谱,以万树的_______________和王奕清等的《词谱》最为完备。
5.宋代词调因为音乐上或体段上的不同,又分为令、_______________、近、慢诸体。
6.作词用犯调始于_______________。
7.居《花间集》之首,开创花间词风的词人是_______________。
8.柳永《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9.《南宋四名臣词集》包括赵鼎《得全居士词》、李光《庄简词》、_______________《梁溪词》、胡铨《澹庵长短句》。
10.姜夔词的特点是清空、_______________。
11.论词而有专文,应推欧阳炯的_______________。
12.宋人论词讲词法始于_______________。
13.成于南宋初的最大的一部词的总集是_______________。
14.明顾从敬刻本《草堂诗余》,以_______________、中调、长调编次,题为《类编草堂诗余》。
15.辛弃疾的词集为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词体产生的必要前提是()的兴盛。
A.雅乐B.清乐C.燕乐D.胡乐2.被传为“百代词曲之祖”的二首李白词是《忆秦娥》和()。
A.《忆江南》B.《长相思》C.《念奴娇》D.《菩萨蛮》3.词曲的基本形式是()。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课程代码:00655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晚报在_______初复刊后,以不同于机关报的读者定位,贴近百姓的风格,迅速赢得社会公众认同。
2.报纸水准指报纸的思想水平、文化水平和______所达到的高度。
3.新闻报道策划的客体是______的业务活动,而不是被报道对象。
4.报纸编辑的策划工作,为处理稿件提供了总的原则和要求;那么______,则是直接对稿件本身的处理。
5.稿件在表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把多因一果变成了一因一果,这是犯了______的主观认识错误。
6.编辑对稿件事实的校正,必须达到以下要求:______、准确、科学、统一、清楚。
7.中国早期的报纸既无标题,也无结束语的状况一直到______才有所改变。
8.新闻标题的辅题包括______,都是对主题的辅助。
9.“版”,对于报纸来说,是以页为单位的______的统一体,是报纸的阅读单元之一。
10.排版时,常有一个版面稿件总篇幅与版面容量不一致的情况,这需要版面编辑解决一个______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20世纪最后10年里,在我国通过联机服务网络,拉开中国报纸电子化序幕的一家报纸是( )。
A.《杭州日报》B.《杭州日报?下午版》C.《南方周末》D.《中国计算机报》2.现代化报业,报纸的发行和广告版面的出售构成了报纸的( )。
A.生产系统B.发行系统C.外部定作系统D.营销系统3.新闻报道策划工作与报社其他策划活动关联,并相互发生作用的,称之为( )。
A.连动型报道策划B.相关型报道策划C.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D.周期性报道策划4.稿件来源中,与报社都有固定供稿关系,有一定计划,经编辑审查加工,播发出来已经是成品的属于( )的稿源。
A.本报记者采写的B.通讯员提供的C.通讯社提供的D.互联网上发布的5.判断一篇稿件的刊载价值,以它所反映内容是否涉及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变化而定。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事管理学及法规试题课程代码:03034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GSP2.药品销售渠道3.处方药4.法律责任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0分)1.药品包括原料药。
( )2.有效程度的表示方法,在国外采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 )3.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属于宏观范畴的质量管理。
( )4.美国各州药房理事会与FDA是上下级关系。
( )5.GMP的中心思想是,药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新药监测期为( )。
A.不超过五年B.五年C.七年D.三年2.用于鉴定新工艺的药品检验是( )。
A.抽查性检验B.评价性检验C.仲裁性检验D.国家检定3.已被撤销批准文号或者进口药品注册证书的药品,( )生产或者进口、销售和使用。
A.暂停B.在一定限度内可以C.在一定期限内可以D.不得4.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 )进行健康检查。
A.月B.季度C.半年D.年5.医疗用毒性药品( )。
A.每张处方不得超过2日极量B.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C.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日常用量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6.致畸、致癌、致突变的不良反应属于WHO的( )不良反应。
A.迟现型B.B类不良反应C.C类不良反应D.A类不良反应7.禁止发布广告的药品是( )。
A.没有取得注册商标的药品B.改善性功能的非处方药03034# 药事管理学及法规试题第1 页共4 页C.大输液类药品D.处方药8.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申办人应当向拟办企业所在地( )提出申请。
A.省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B.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C.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D.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9.( )对临床研究用药物的质量负有全部责任。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计制度设计试题课程代码:00162一、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4分)1.我国的会计制度管理体制,实行______领导、分级______的原则。
2.会计制度设计依据按其性质和内容可分为______、行政法规、______。
3.会计账簿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确保连续系统的反映经济业务,______和______三个方面。
4.资产负债表有______和______两种结构。
5.计划成本会计制度是指______根据产品所需的各项材料和劳动的数量与计划计算出计划成本,将成本计算和______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会计制度。
6.会计报表底稿的设计没有固定的格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______和______的要求。
7.会计核算形式设计是对______、会计账簿、______及其形式的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会计制度作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其目的性、合法性、系统性、实践性、强制性是会计制度的( )。
A.内容B.特点C.标准D.规定2.合法性、协调性、统一性、效益性、简明性等八个方面是会计制度的( )。
A.设计要求B.设计原则C.设计依据D.设计程序3.会计基本准则在会计制度总则中的应用是( )。
A.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B.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规定C.会计制度制定的前提D.会计制度制定的特定4.适应企业规模和特点、适应会计报表的要求体现了( )。
A.会计账簿的设计依据B.会计账簿的设计方法C.会计账簿的设计原则D.会计账簿设计的意义5.收付业务量大、转账业务量较小的大中型企业,一般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
A.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B.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C.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D.记账凭证核算形式6.会计报表的报表指标体系完整,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简明易懂、便于编制体现了( )。
⼀、填空题(每空1 分,共18分) 1.隋代⼯匠李春设计修建的_____________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双曲⽯拱桥。
2.明代宋应星编者了世界上第⼀部农业和⼿⼯业技术全书《_____________ 》。
3.河北满城汉墓出⼟的_____________ 灯具作品,利⽤了虹吸的原理,是汉代灯具设计的杰作。
4.欧美设计思想的⼀个主要特征是强调_____________ 主义,即器物的适⽤性。
5.设计的本质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 性、_____________ 性、象征性。
6.设计⽂化中的技术,从古⾄今,⼤约可分⼿⼯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类。
7.设计观念的形成具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认知性、应⽤性等特点。
8.任何⼀个设计家其知识的存在都包含两个⽅⾯,即知识的_____________ 性和_____________性。
9.平⾯设计是由平⾯构成、_____________ 构成、_____________ 构成组成的,这是现代艺术中的构成主义的拓展和延伸。
10. 视觉传达设计要求从_____________ 、视觉审美、制作表现三⽅⾯予以体现。
11. 设计项⽬的定位可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政策、设计家这⼏⽅⾯中着⼿寻找。
12. ⼀个策划⽂案的好与坏的标志,⾸先是看它能否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20分) 1.秦汉之间,民间流传着⼀种简便的书写⽅式-⾪书,这种⽂字样式的设计者是( )。
A.程邈B. 李斯C.秦始皇D. 许慎2.现存中国历的第⼀个商标产⽣于( )。
A.秦代B. 唐代C.宋代D. 元代3.美国建筑师罗伯特。
⽂丘⾥,是( )的 代表⼈物,提倡⽤装饰符号,表达个⼈的感情。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综合英语(一)试题课程代码:00794Part OneⅠ.用适当的语法形式或词汇填空。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选项号填在答题纸上的相应位置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To answer correctl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answered quicklyB. a quick answerC. quickly answeredD. to answer quickly2.It ( ) until dark that he realized that it was too late to return home.A. isB. wasn’tC. weren’tD. were3.Do you remember ( ) Tom about this before?A. to tellingB. tellingC. to have toldD. tell4.Look, ( ).A. there he goesB. there goes heC. he goes thereD. he there goes5.It seems difficult ( ).A. to stop the child to cryingB. to stop the child of cryingC. stopping the child cryD. to stop the child from crying6.I have never drunk ( ) beer in my life.A. the better oneB. more bestC. more betterD. better7.( ) we have done what you want, there is no reason for you to complain any more.A. Now thatB. BecauseC. In caseD. For fear that8.Only then did he ( ) the situation he and his fellow soldiers were in.A. awareB. aware ofC. become awareD. become aware of9.The man in charge of the newspaper files saw an excited boy( ) into the room.A. rushedB. rushesC. rushD. had rushing10.Jane has a very good collection of books, ( ) are written in foreign languages.A. many of thoseB. thoseC. many of whichD. many in which11.Many new opportunities will be opened up in the course of time for those ( ).A. with an university education.B. with a university educationC. have a higher educationD. have had a higher education12.Fifty people were invited to the party, but only forty ( ).A. turned aroundB. turned upC. turn toD. turned in13.When she is nervous, she does nothing ( ).A. but eatingB. but eatC. to eatD. eat14.They argued back and forth for a long time about ( ) next.A. what should they doB. what they should doC. what do they doD. what they are doing15.( ) to hear that I had withdrawn from the competition.A. They all very surprisedB. SurprisedC. SurprisinglyD. They were all very surprised16.It’s ( ) possible ( ) necessary.A. not only...but alsoB. either...butC. not ... andD. whether ... or17.When the old man ( ), he found himself lying in hospital.A. come up toB. come toC. came toD. came up18.He ( ) when he recognized the voic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phone.A. hung upB. hang upC. hangingD. hung in19.( ) lose all our money, but we almost lost our lives.A. Not only weB. Not only did weC. Not did we onlyD. Only we did not20.He who makes no mistakes ( ) nothing.A. makeB. makingC. makesD. madeⅡ.短文阅读理解。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安法规试题课程代码:0036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劳动教养属于下列哪种警察行为( )。
A.处罚性警察行为B.强制性警察行为C.例行性警察行为D.抽象性警察行为2.《警衔条例》规定,三级警监、警督由( )。
A.公安部长批准授予B.国务院总理批准授予C.公安厅(局)长批准授予D.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3.46周岁以上的居民其身份证的有效期为( )。
A.5年B.10年C.15年D.长期4.X字签证发给( )。
A.来华定居人员B.来华任职、工作的人员C.来华留学、进修人员D.来华旅行、探亲人员5.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为( )。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0个月6.下列警械中属于驱逐性、制服性警械的是( )。
A.手铐B.脚镣C.警棍D.警绳7.警察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地位具有不对等性表现在( )。
A.是否享有权利不对等B.是否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不对等C.是否承担义务不对等D.双方当事人所处的地位不对等8.警察机关对化学危险物品的治安管理是在行使法定的( )。
A.命令权B.执行权C.检查监督权D.处罚权9.资本主义国家现代警察法起源于( )。
A.美国B.英国C.德国D.法国10.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罚款额最高限为( )。
A.100元B.200元C.500元D.5000元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能引起警察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有( )。
A.战争B.地震C.人的意识D.交通事故E.人的出生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警察行政处罚的有( )。
A.警告B.罚款C.没收D.吊扣许可证E.停产停业整顿3.我国警察法基本原则应具备的特点是( )。
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文写作试题(5篇范文)第一篇: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文写作试题浙江省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文写作试题课程代码:0212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2分)1.在应用文写作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被说明对象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解说的说明方法是()。
A.解释说明法C.分类说明法A.真实性C.新闻性B.比较说明法D.举例说明法 B.时效性 D.形象性2.通讯区别于消息的标志是()。
3.依据市场调查的材料,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市场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特点进行推测,并提出措施和建议的书面报告称为()。
A.市场活动分析报告C.市场预测报告A.平等性C.严肃性B.市场调查报告 D.经济项目可行性报告 B.合法性 D.一致性 B.动态消息D.人物消息B.评论型4.经济合同是当事人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经济合同首先要具有的特点是()。
5.以综合反映全局情况为内容的消息是()。
A.综合消息C.经验消息A.公布信息型C.事理结合型6.对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或普遍性的事件进行较为详尽而有深度的报道的广播稿属于()。
D.反映情况型7.立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确立的主旨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工作实践等客观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因此立意具有()的特点。
A.观念性C.时代性B.客观性 D.主观性 B.时代的语言标准D.科学的语言标准B.时效D.调查B.知识性D.功能性B.礼节性D.精美性B.申请执行书8.应用文的语言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
A.社会的语言标准C.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言标准A.事实C.综合A.新颖性 C.多样性 A.情感性 C.指向性 A.申请书9.()是调查报告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调查报告说明问题的主要途径。
10.产品说明书要对产品的成分、性能、功用、构造等情况加以介绍,因此它的()很强。
浙江省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原理是对__________的言语说明。
2.课堂管理系统要经历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管理、维持和完善。
3.我们把高级中学分为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这实际上是一种__________做法的具体体现。
4.成就动机论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__________紧密相关。
5.学习可以促进__________与心理发展。
6.有关认知的知识是__________。
7.个体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从依据道德情境进行评价到__________进行评价。
8.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就是知觉的__________。
9.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10.总结性评定是针对一个__________的教育过程的总体功能进行的测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5分)
1.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条件有( )。
A.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能力水平
B.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C.学生自身需要、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D.学生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复述策略的适用范围为( )。
A.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和知识学习
C.有意义学习和知识学习
D.有意义学习和技能学习
3.皮亚杰认为,个体的道德发展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
A.前习俗期和习俗期
B.他律期和自律期
02111#教育心理学试题第1 页(共5 页)
C.道德的领会期和道德的运用期
D.道德的片面理解期和道德的全面理解期
4.影响解决问题的问题因素有( )。
A.问题的特点、个体知识、反应定势和酝酿效应
B.问题的特点、认知特点、动机强度和酝酿效应
C.问题的刺激特点、功能固着、反应定势和酝酿效应
D.问题的特点、功能固着、反应定势和酝酿效应
5.注重发展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独立学习的教育哲学就是( )。
A.人本主义教育
B.马克思主义教育
C.认知主义教育
D.信息加工教育观
6.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可以分为( )。
A.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D.知识迁移和技能迁移
7.斯金纳认为,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A.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B.回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C.习惯性行为和偶然性行为
D.习得性行为和非习得性行为
8.下列哪一条不是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原则( )。
A.逐渐分化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掌握知识结构原则
9.反思的环节包括( )。
A.具体经验阶段、抽象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积极的验证
B.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
C.具体经验阶段、抽象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
D.抽象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
10.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即( )。
A.准备律、强化律和练习律
B.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C.反应律、准备律和练习律
D.强化律、反应律和效果律
11.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是( )。
A.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特点
B.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
C.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
02111#教育心理学试题第2 页(共5 页)
D.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
12.赫尔的概念形成的联想理论,试根据( )原理来解释概念的形成。
A.理解
B.联想
C.反应联系建立
D.强化反应
13.加涅认为,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
A.学习活动的层次和学习的准备性
B.知识的准备和学习的动机
C.注意和学习动机
D.注意和知识的准备
14.发展是个体从( )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A.胚胎期到出生
B.出生
C.新生儿期
D.一周岁
15.按照功能,评定可分为( )。
A.评判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
B.评判性评定、诊断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
C.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
D.常模参照评定和标准参照评定
16.反映测验正确性的指标称为( )。
A.信度
B.可靠度
C.正确度
D.效度
17.加里培林把智力活动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基本阶段( )。
A.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和智力活动阶段
B.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C.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和智力活动阶段
D.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和智力活动阶段
18.行为矫正原则有( )。
A.确定目标、设立基点行为、选择强化物和强化标准、选择惩罚及其标准、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减少强化频率
02111#教育心理学试题第3 页(共5 页)
B.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设立基点行为、选择强化物、选择惩罚及其标准、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减少强化频率
C.识别目标行为和强化、设立基点行为、选择强化物和强化标准、选择惩罚及其标准、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减少强化频率
D.识别目标行为、设立基点行为、选择强化物和强化标准、选择惩罚及其标准、观察行为并与基点作比较、减少强化频率
19.我国的学者把学习分为( )。
A.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B.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学习
C.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D.知识的学习、材料的学习、技能学习和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
20.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包括( )。
A.教学效能感、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B.教学效能感、教师的健康状况、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C.教学效能感、教师控制点、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D.教学效能感、教师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控制和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
21.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
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D.道德认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方式
22.卡根把不急于回答问题,在作出回答前倾向于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回答的学生称作为( )的学生。
A.深沉型思维
B.反思型人格
C.深沉型人格
D.反思型思维
2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有( )。
A.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
B.知觉、模仿、操作、连贯和习惯化
C.感觉、知觉、模仿、操作、连贯和习惯化
D.感觉、知觉、模仿、准确、连贯和习惯化
02111#教育心理学试题第4 页(共5 页)
24.安排课堂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固定的设施、交通区、工作区、家具、设备、教学材料、可见性、提供选择
B.固定的设施、交通区、工作区、家具、设备、教学材料、可见性、灵活性
C.固定的设施、交通区、工作区、家具和设备、教学材料、可见性、提供选择、灵活性
D.固定的设施、交通区、工作区、家具、设备、教学材料、提供选择、灵活性
25.元认知结构包括( )。
A.元认知的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B.元认知的知识、元认知控制和元认知技能
C.元认知的知识和元认知技能
D.元认知控制和元认知技能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习
2.迁移
3.品德
4.教师效能感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问题解决的顿悟说。
2.简述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与学习、强化的关系。
3.简述原理学习的学习者内部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标准化测验的优缺点。
2.试述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
六、知识运用题(15分)
刘×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该学生存在着上课不遵守纪律、做小动作之缺点。
如果你是刘×的班主任,设想用行为分析程序对刘×问题行为进行矫正。
请你从行为分析程序中选择两种你认为最有针对性的方法设计矫正方案,并对这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02111#教育心理学试题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