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大学机械工程学系选修科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2
化本科04班55人星
设计制造
5c-302、
5c-402、
5c-403
说明:1、劳动周:2011级第2周,2009级(本科、学分互认)第17周2、红颜色标注课程为专业提高课,请选修的同学按时上课
3、实习与实践:09级交通运输专业交通规划实习2周,安排在期末考试前两周;10级机械及机械
说B3单C双
口语B3双C 单张恩秀、王芳2、郝亚杰、孙丰国、许桂花
王晓晓梁国杰杜秀红5c102、5c103、5c202、5c203
AB1B2视听说B3双C单口语B3单C
双
杨文文
及机械国防生、车辆、汽服均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3周,时间安排在期末考试前3周进行;10级车辆
王晓晓梁国杰杜秀红5c102、5c103、5c202、5c203
B1双B2单口语A双B1单B2双读写译B3C 杨文文
视听说A双
B1单B2双口
语A单B1双
B2单5c103
、5c202、
5c203、
级车辆工程专业、汽车制造装配、汽车检测维修、中通委培均有汽车拆装实习1周;。
元智大學跨學院「太陽光電科技」學程97.04.23九十六學年度第五次教務會議通過一、學程名稱:太陽光電科技學程二、學程負責單位:機械工程學系三、學程背景:台灣能源進口比例高達98%,且大部分仰賴煤炭及石油等石化燃料,加上京都議定書的生效,因此政府明訂2010年再生能源發電裝置容量目標為佔總裝置容量目標10%,並制定與推動一系列財稅激勵、示範補助、電價優惠、技術開發與推廣措施。
由於台灣位於亞熱帶光源充足,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穩定的照度可以提供穩定輸出功率,加上近年來太陽光電池轉換效率提昇以及台灣成熟的半導體工業技術發展,成本持續降低且設備維修簡單,由此預計太陽能電池未來將會大幅的成長。
四、學程目的:本學程主要的目的在於整合本校太陽能與光電相關課程,將各課程進行整體性規劃與系統性之連接,使學生從基礎通識教育、專業課程訓練到實驗與實作,由淺入深理論到實驗循序漸進方式獲得完整和充足的知識,培育太陽能光電產業所需之高級素質人材。
五、教學方向為培育太陽能光電產業所需之高級素質人材,本學程教學方向如下:[1]使學生由氣候變遷, 能源安全, 經濟發展了解世界及台灣之能源政策。
[2]使學生了解太陽能電池原理、具備動手實作太陽能電池相關應用之能力。
[3]培育製程技術、實例及應用,希望建立學生開發未來太陽能電池設計及先進製程技術之潛力。
[4]建立太陽能光電製程及研究模式,本教學及研究系統對於整體國家再生能源發展以及環保課題方面亦具有相當程度之助益。
六、修課資格:凡本校工學院及電通學院之大學部學生,可至本學程負責單位機械工程系領取(或自本學程網站下載)申請表,填妥後交至學程負責單位,經核可後始成為本學程的正式學員。
七、學程證書授與標準:如附表所示,學員於修業期間,必須至少修畢一門通識課程、兩門基礎課程、兩門專業課程及一門專題實作課程,共十五學分以上,經學程負責單位審查無誤後,由本校工學院及電通學院共同授與「太陽光電科技」學程證明書。
電機工程學系九十學年度入學學生必修科目名稱、學分數暨畢業學分數一覽表選修課應用物理群組:五門課-- 三實驗--電磁波(3學分)電子學實驗(2學分)固態物理導論(3學分)固態電子元件實驗(2學分)固態電子元件導論(3學分)光電實驗(2學分)光電工程導論(3學分)近代物理(3學分)選修課系統群組:五門課-- 三實驗--訊號與系統(3學分)通訊系統實驗(2學分)通訊系統一(3學分)電動機械實驗(2學分)控制系統(3學分)數位訊號處理實驗(2學分)電動機械(3學分)數位訊號處理(3學分)選修課電路與計算機硬體群組:五門課-- 三實驗--類比電路分析與設計(3學分)邏輯設計實驗(2學分)數位電路分析與設計(3學分)電路學實驗(2學分)計算機結構(3學分)微處理機系統實驗(2學分)積體電路設計導論(3學分)微處理機系統(3學分)選修課計算機軟體群組:七門課-- 一實驗--計算方法(3學分)作業系統實驗(2學分)組合語言與系統程式(3學分)資料結構(3學分)離散數學(3學分)編譯器設計(3學分)作業系統(3學分)計算機網路概論(3學分)電機資訊專業選修之課程(12學分)量子物理導論(Introduction to Quantum Physics)微系統概論(Introduction to Microsystem)半導體光電元件(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光波導概論(Fundamentals of Optical Waveguides)雷射原理與應用(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Laser)通訊系統二(Communication Systems II)近代控制理論(Modern Control Theory)工業配電(Industrial Power Distributions)電力系統(Power Systems)電力電子(Power Electronics)電機控制(Electrical Control)通訊電子學(Communication Electronics)數位系統設計(Digital System Design)人工智慧導論(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資訊傳輸與介質(Intro. to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edia)JA V A程式設計(Java Programming)即時系統設計(Real-time System Design)UNIX系統(Unix System)視窗程式設計(Windows Programming)資料庫系統概論(Intro. to Data Base Systems)多媒體技術與應用(Multimedia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影像與視訊處理概論(Intro. to Image Video Signal Processing)程式語言(Programming Language)軟體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資訊系統應用(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計算機圖學(Computer Graphics)正規語言(Formal Languages)。
必修科目表(九十四學年度入學新生適用)94.03.23 九十三學年度第八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訂定94.10.07 九十四學年度第二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修訂通過94.11.02 九十四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95.03.28 九十四學年度第八次資工系務會議提案修訂選修科目表(九十四學年度入學新生適用)94.03.23 九十三學年度第八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訂定94.10.07 九十四學年度第二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修訂通過94.11.02 九十四學年度第二次教務會議通過可選修之他所(系)選修科目表(九十四學年度入學新生適用)94.03.23 九十三學年度第八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訂定94.06.03 九十三學年度第十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修訂通過94.06.29 九十三學年度第五次教務會議通過元智大學生物科技暨生物資訊研究所碩士班修業規則(九十四年度入學新生適用)94.03.23 九十三學年度第八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訂定94.06.03 九十三學年度第十次所務暨課程委員會議修訂通過94.06.29 九十三學年度第五次教務會議通過第一條:本所修業年限依教育部規定辦理為一至四年。
第二條:研究生得於每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後一週內提出助學金申請,領取助學金之研究生,需擔任本所所安排之助教性質工作。
有關獎學金之申請,依規定辦理。
第三條:研究生必須在報到後兩週內,選定指導教授送交本所。
所選定之指導教授若非本所之專任教師,則需至少一位本所專任助理教授以上之教師推薦共同指導,並經所務會議通過同意。
第四條:研究生得更換指導教授,必須取得原指導教授及新指導教授的同意,並將申請表填寫送交本所備查。
第五條:研究生選課、退選、加選科目,均需經指導教授同意。
第六條:每學期必須修讀並通過本所所開之書報討論課程(至少四學期,即二學年)。
若不及格,在畢業前必須補修完畢。
第七條:畢業學分一、生科組畢業學分三十一學分(含十學分必修、三學分必選修、十二學分選修及六學分論文)。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選修科目表
(99學年度入學新生適用)
99.04.21 九十八學年度第五次教務會議通過
學年 學期 科目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系
選
修
科
目
材料科學 ME205(2) 電腦機械繪圖 ME444(3) 數值控制加工 ME324(3) 機械振動 ME407(3) 能源與環境
ME461(3)
奈米科技概論 ME390(3) 微電腦基礎與應用ME338(3) 可程式控制 ME415(3) 內燃機學
ME448(3)
信號處理與 系統鑑別 ME393(3) 燃料電池實驗 ME391(3) 燃料電池概論ME483(3) 非傳統加工
ME406(3)
數值分析 ME345 (3) 電池技術 RT261(3) 自動化機械設計 ME441(3) 電子電路應用實驗
ME482(1)
藝術與設計創作(一)ME388(3) 工業經濟 RT121(2) 專利分析 ME478(3) 科技英文
ME452(3)
綠色能源專題實作 ME387(3) 生醫機械工程 ME304(3) 物理冶金學 ME424(3) 空氣動力學
ME457(3)
科技創業專題 ME321(2) 半年專業實習 ME453(6) 工程統計
ME485(3)
線性代數 ME342(3) 微機電製程與 設備概論 ME471(3) 材料破壞分析
ME463(3)
電腦輔助分析 ME318(3) 空氣污染學 ME445(3) 熱處理學與
表面改質
ME327(3)
汽車學 ME470(3) 軌道機電系統概論ME464(3) 機電整合
ME411(3)
生醫光機電工程專題討論ME389(1) 精密機械與量測ME427(3) 電子構裝製程
與設備
ME462(3)
藝術與設計創作(二)ME339(3) 材料之選擇與應用ME480(3) 工廠管理
ME396(3)
自動化機械
設計實務
ME446(3)
伺服控制系統
ME422(3)
固體廢棄物處理 RT254(3) 太陽能電池
ME486(3)
科技管理 RT396(3) 冷凍空調
ME402(3)
空氣污染防治技術RT253(3) 微感應器設計與
製造ME465(3)
創新思考與
產品設計
ME431(3)
能源概論
EG401(3)
能源工程
ME454 (3)
熱交換器設計原理
及設計
ME460(3)
應力分析實務
ME476(3)
氫能概論
ME495(3)
綠色化學
ME494(3)
備
註
四年內必需至少選修本系所開之5個課程,共計15學分,始能符合畢業學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