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 第八章 东晋南朝的心灵震荡越
- 格式:ppt
- 大小:7.48 MB
- 文档页数:31
中国美学史大纲魏晋南北朝美学(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的自觉的时代,也是一个美学自觉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产生了一批很有美学理论价值的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陆机的《文赋》,顾恺之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赘》,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谢赫的《古画品录》,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噪的《诗品》,等等。
这些著作大多是文艺学和文艺批评著作,但是包含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因此这些著作同时也可以看作是美学著作。
魏晋南北朝美学家在这些著作中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
其中有的是从先秦的哲学范畴转化而来的,如“气”“妙”“神”“意象”等等,有的则是在概括当时的艺术成就和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美学范畴,如“风骨”“隐秀”“神思”等等。
魏晋南北朝美学家还提出了一批著名的美学命题,如“得意忘象”、“声无哀乐”“传神写照”“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等等。
所有这些范畴和命题,对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魏晋南北朝的美学的自觉,就是在魏晋玄学的启示下发生的。
魏晋玄学的巨大影响,带来了老庄美学的复兴。
魏晋南北朝美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回到老庄美学的运动。
一、魏晋玄学与魏晋南北朝美学1、魏晋南北朝艺术“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的美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魏晋玄学的影响,魏晋玄学家提出的“得意忘言”的理论(王弼)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嵇康)对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和美学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魏晋玄学是魏晋南北朝艺术和美学的灵魂:魏晋玄学崇尚“三玄”一一《老子》《庄子》《周易》2、通过《世说新语》我们从魏晋时期的美学思潮得到的认识:(1)从《世说新语》中看到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已经从实用的、道德的角度转到审美的角度人物品藻的变化一一对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发生重大影响一一引起了关于艺术功能的看法的变化(2)从《世说新语》中看出魏晋士大夫对自然美的欣赏,已突破了“比德”的狭窄的框框①他们不是把自己的道德观念加到自然山水身上,而是欣赏自然山水本身的蓬勃的生机②魏晋的文人不仅承认自然本身的美,而且认为自然美是人物美和艺术美的范本,用自然美比喻艺术美(3)从《世说新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魏晋士大夫文人在人物品藻、自然美的欣赏以及艺术创作中,都特别强调主体要有一个审美心胸(4)从《世说新语》看出魏晋士大夫文人对于自然、人生、艺术的态度,往往表现出一种形而上的追求。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阅读答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阅读答案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浅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思想09 编导高莹 1282409029内容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上政治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最贫穷的时期。
但是痛苦的生活正好造就了文学上的繁荣,文学人士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在精神的层面上创作出反映那个时代美学的文学作品。
在这个民不聊生的时代,文人主要受到玄学的影响。
这个时期,最少有三大美点:端庄娴静的静态美;潇洒飘逸的浪漫美;简约传神的形态美。
从这个时期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向一个新的方向,表现一种新的美的理想。
在艺术中,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不去追求文字的雕琢,崇尚自然的简单的美。
关键字:建安风骨正始文学玄学美学思想自然审美生命意识汉末魏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从曹操《短歌行》中看出了曹操作为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
建安时代,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
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这时期,由于儒学的传统地位发生动摇,士人从经学桎梏中解脱出来,发现了自我,重感情欲望,中个性表现。
所以在文学方面一改汉代诗学是经学附庸的传统,转向非功利的抒情。
诗歌创作完全是抒一己之情怀,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叙事为浓烈抒情所掩盖,写景的目的也是为了抒情,写得感情浓烈,反映了社会的动乱残破,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这一时期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代表人物为曹氏父子。
建安时期诗歌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正始之音。
此时玄风非常的畅行,诗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都比建安有了重大的变化,诗歌创作的面貌也不大相同。
建安诗人在悲歌慷慨的抒情中得到满足,而正始士人则在玄思妙想中领悟人生。
玄学的基础是老庄思想,因而正始诗人在追求自然,心与道冥的同时,把老庄的人生理想自然而然地带入到诗中来,有的在诗中创造一个庄子逍遥游式的理想境界,诗人可以徜徉其中,作为解脱现实苦闷的精神慰藉。
先秦审美文化中的生命主题含混的“生命”生物学倾向——人的繁衍生息人的存在倾向——与死亡对立的生存历史文化倾向——各种文化制度生物学倾向的生命主题蛙纹彩陶瓮——甘肃兰州土谷台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彩陶瓮六肢蛙纹——青海乐都柳湾出土鸟纹彩陶钵——陕西华县泉护村出土蛙鱼纹彩陶盆——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解读:鱼、蛙、鸟等图案为主。
生殖意象的凝结。
生物学倾向的生命意识。
人的存在倾向的生命主题虎噬人头浮雕[司母戊鼎耳]——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饕餮食人——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馆解读:于民《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王权和暴力需要而进行的加工,达到奴隶对奴隶主、下属对国君的屈从。
人头祭的直接反映。
殷商独特文化积淀中所蕴含的与死亡相对的生命主题的反应。
历史文化倾向的生命主题周公制礼作乐制礼:《左传·文公十八年》:“先君周公制周礼。
”作乐:《竹书纪年》卷七:武王十二年,“作《大武》乐”,成王八年,“作《象》舞”,康王三年,“定乐歌”。
《礼记·明堂位》:“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
”《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乐统同,礼辨异。
礼乐之说,管乎人情。
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解读:周人的生活方式的规范化、“礼仪”化。
文化影响:孔子:“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制礼作乐中体现的文化意义上的生命主题。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美”是“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 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 以“大”为美的文化造像 汉大赋“大丈夫”为代表的人格美 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时代 开拓的精神 “大美气象”奔放健朗的乐舞形态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祭祀高祖刘邦的“雅”乐舞。
马上鼓吹,长袖舞,拂袖舞女俑,汉彩绘女舞俑,建鼓舞,盘鼓舞,拳舞,巾舞,汉男舞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文化艺术呈现出了缤纷多彩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里,文化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审美思想也有了新的发展。
接下来,本文将从文化艺术和审美思想两个方面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进行探讨。
一、文化艺术1.1 诗词歌赋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尤其是诗词歌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这个时期的文学家们发扬光大了“以文会友”的崇高传统。
各种文艺刊物和文会相继出现,如《续齐谐》、《神仙传》等,不断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临淮望族的曹操和他的曹氏四子,曹操以《观沧海》、《短歌行》等诗歌作品卓然成名,曹丕则以《典论》、《赋十三篇》等赋作成为当时的文坛巨擘,而曹植则以《洛神赋》、《白马篇》等篇章为世人所称道。
1.2 画像的精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此时画像的创作首先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个性化和生命力,其次是对夸张的运用。
代表画家有东晋名画家刘邦明和曹洪,晋时的佛像和汉石刻画,都是当时的艺术精品。
其中,佛像具有姿态端庄、造形精湛、神情显露的特点;汉石刻画则具有形态优美、构图精致、线条流畅的特点。
1.3 古代文学名称之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名称非常多样化。
如诸子百家之说、文学典故之说、兵书纪传之说等等。
不仅如此,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些诸如“神鬼之语”、“耳鬓斯语”等听起来有点玄乎的文学名称,为当时文学艺术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感觉。
这些名称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当时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性和深厚底蕴。
二、审美思想2.1 儒雅高洁的审美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文化尤其是儒雅高洁的审美观得到了发扬。
这个时期的文人都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对道德美的追求十分迫切。
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情感丰富和文化素养的积淀,追求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
2.2 随意洒脱的审美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意洒脱的审美风格也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