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怎样进行追肥,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1. 肥料选择: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主要有氮、磷、钾三种,因此选择合适的肥料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小麦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农家肥、畜禽粪便等。
而追肥则以复合肥为主,因为复合肥含有多种元素,能够满足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各种养分需求。
2. 施肥时间:小麦生长期长,一般分为秋季、冬季、春季三个阶段。
基肥一般在秋季下种前施用,追肥则在冬季或春季进行。
在施肥时要注意不要施太早或太晚,否则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3. 施肥技巧:小麦的根系发达,因此施肥时要注意施肥的深度和位置。
一般情况下,基肥深度应在20~25厘米之间,追肥则应在根系生长旺盛的时候进行,施肥量要适量,避免浪费。
4. 控制施肥量:小麦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施肥量也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适当减少施肥量可以避免小麦生长过旺,影响通风透光和防病防虫。
总之,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是选择合适的肥料,合理掌握施肥时间和技巧,并根据环境因素调整施肥量,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 1 -。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与施肥密切相关,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农民的收益。
本文将介绍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一、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小麦的生长期分为萌芽期、生长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在不同的生长期,小麦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
萌芽期和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氮肥,抽穗期和灌浆期需要大量的磷肥和钾肥。
因此,在施肥时要根据小麦的生长特点,合理地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二、选择合适的肥料小麦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是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在选择肥料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小麦的生长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一般来说,氮肥可以选择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磷肥可以选择磷酸二铵、三元复合肥等;钾肥可以选择氯化钾、硫酸钾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土壤的缺陷,选择含有微量元素的肥料进行补充。
三、合理施肥1.基肥施用小麦的基肥施用是指在播种前或者播种时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为小麦提供养分。
基肥施用的时间一般在秋季或者春季早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20-30公斤。
在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在整个田地上,然后用犁或者耙将肥料埋入土中。
2.追肥施用小麦的追肥施用是指在小麦生长期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适时地进行补充施肥。
追肥施用的时间一般在小麦生长期的抽穗期和灌浆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10-15公斤。
在施肥时,应将肥料均匀撒在整个田地上,然后用犁或者耙将肥料埋入土中。
3.叶面喷施小麦的叶面喷施是指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洒在小麦的叶面上,通过叶面吸收提供养分。
叶面喷施的时间一般在小麦生长期的抽穗期和灌浆期,施肥量一般为每亩2-3公斤。
在喷施时,应注意肥料的浓度和喷施的均匀性,避免肥料浓度过高或者喷施不均匀导致小麦叶面烧伤。
四、注意施肥技巧1.施肥前要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2.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均匀性,避免肥料过多或者过少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6篇第1篇示例: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冬季粮食作物之一,返青期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阶段。
正确的返青期管理方法对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至关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些关于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的相关内容。
一、合理施肥返青期是冬小麦吸收养分最为旺盛的时期,因此合理施肥对于提高冬小麦的产量至关重要。
在返青期,应根据冬小麦的生长状态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合理施肥,注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避免因施肥过量导致冬小麦生长过旺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及时灌溉返青期是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土壤水分对于促进冬小麦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返青期,要根据冬小麦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及时灌溉,保证土壤水分充足,避免因土壤干旱导致冬小麦生长停滞和产量下降。
三、及时除草返青期是冬小麦生长快速,竞争力强的时期,杂草对于冬小麦的生长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返青期要及时进行除草,保持冬小麦田间的整洁,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的影响,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四、防治病虫害返青期是冬小麦易发生病虫害的时期,因此要及时进行防治,防止病虫害对冬小麦的危害。
在返青期要加强对冬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冬小麦的生长健康。
五、科学管理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及时灌溉、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和科学管理等方面。
只有在返青期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冬小麦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以上建议,科学合理地管理冬小麦返青期,以取得丰收的好成绩。
【2000字】第2篇示例:冬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而返青期是冬小麦生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返青期是冬小麦从休眠状态中苏醒到开始生长的阶段,决定了冬小麦的生长势和产量。
科学合理的返青期管理对于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冬小麦返青期管理的方法。
一、及时田间观察冬小麦的返青期一般发生在春季温暖的气候下,生长迅速,因此及时田间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冬小麦的高产栽培,农民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要点。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要点,以帮助农民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农民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冬小麦品种。
优良的品种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耐寒性好、产量高等特点。
二、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
在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施肥要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进行。
例如,在播种前应施入基肥,以提供种子萌发所需的养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应进行追肥,以促进冬小麦的分蘖和茎秆伸长;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应进行追加磷、钾肥,以提高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品质。
三、科学田间管理科学的田间管理对于冬小麦的高产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合理的密植密播,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其次,要及时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的养分竞争。
此外,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最后,要注意适时的灌溉和排水,以维持土壤湿度的平衡,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四、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冬小麦的高产也需要农民采取一些特殊的田间管理措施。
首先,要合理选择播种期,以确保冬小麦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生长。
其次,要注意适时的修剪和摘心,以控制冬小麦的生长势,促进分蘖和穗粒形成。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的调控植株间距和行距,以提高冬小麦的光合效率和利用率。
五、病虫害防治冬小麦的高产也需要农民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首先,要加强对冬小麦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次,要注意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避免过量施药和频繁施药。
此外,还要注意合理的轮作和间作,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六、合理的收获和储存冬小麦的高产也需要合理的收获和储存。
首先,在冬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获,以避免籽粒的脱粒和质量的下降。
其次,要注意合理的储存条件,以防止冬小麦的变质和损失。
冬小麦越冬后的栽培管理及复种技术一、越冬后的栽培管理技术1、追肥冬小麦返青后进行机播旱追肥、在3月中下旬根据田块墒情亩追尿素7.5-10公斤、对基肥不足或没施基肥的田块、每亩再增施二铵10—15公斤。
对长势弱的田块在返青后拔节前结合灌头水亩追尿素10—12.5公斤,结合灌二水亩追尿素5—7.5公斤。
2、灌水:4月中旬大渠来水后要及时灌拔节水、间隔10-15天左右灌第二水、并适时灌好抽穗水、灌浆水、麦黄水。
3、防治病虫草害:冬小麦返青早,要尽早除草、除草方法采用人工除草和药剂除草相结合。
冬小麦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丛矮病、黄矮病、在我县发生较轻。
虫害主要是吸浆虫、蚜虫。
(1)吸浆虫:吸浆虫在我县发生时间长、危害损失也比较大、对前茬是麦田的田块在返青后结合第一次灌水每亩用辛硫磷0.25公斤、拌细土30-40公斤、堆闷2小时后撒施、施药后及时灌水、抽穗后结合防蚜加20%速灭杀丁20毫升在防1-2次.(2)蚜虫:蚜虫是小麦灌浆期间危害比较重的害虫之一、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冬小麦比春小麦生长发育早、要早观察早防治.如果防治较迟,则防治难度加大、产量会受到很大损失.。
防治指标:孕穗期百株蚜量50头以上;抽穗灌浆期百株蚜量250头以上,蚜株率超过25%,天敌与麦蚜比例达不到1:150。
防治方法:每亩用20%速灭杀丁乳油20毫升或3%挫蚜乳油10毫升或3%中科蚜净(啶虫脒)乳油2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毫升,以上药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4、适时收获:冬小麦一般在蜡熟末期及时收割。
收获时间在6月25日—7月3日之间,收获后抓紧时间整地施肥抢墒复种。
二、冬小麦麦后复种技术1、冬小麦收获后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1)复种时间:7月10日前。
(2)复种大白菜品种:鲁白1号、鲁白八号(丰抗70)、秋珍白系列品种5709、京秋56号、京秋改良67号。
(3)主要复种技术:①、播前灌水:6、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为了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白菜出苗,必须灌足水。
新疆塔城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新疆塔城地区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国冬小麦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冬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塔城地区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
本文将就塔城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
一、土壤肥力管理1. 秋季耕作:在冬小麦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松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2. 合理施肥: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主要施入有机肥,并掺入适量速效复合肥和磷肥,提高土壤肥力。
二、良种选育1. 优质种子:选择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冬小麦种子,确保播种的质量和产量。
2. 种植密度:冬小麦的密植度适中,一般每亩种植穗数在1000-1200穗之间。
三、合理密植1. 小麦密植:冬小麦的密植度适中,一般每亩种植穗数在1000-1200穗之间,过于密植容易使小麦间竞争激烈,导致产量减少。
2. 均匀排布:保持小麦的均匀排布,方便后期管理和收割。
四、科学灌溉1. 合理施水:在播种后,要根据冬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科学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度和根系通气性。
2. 节水灌溉:采用滴灌或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五、田间管理1. 及时除草:在冬小麦出苗后,要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保持田间干净整洁,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的竞争。
2. 及时追肥:在冬小麦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追肥,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
六、病虫害防治1. 冬小麦生长期间,要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保障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2. 合理施药:选择绿色环保的农药,掌握科学用药的时机和剂量,防止农药残留对冬小麦的影响。
七、加强技术指导1. 多措并举:通过农业专家指导、农民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强农民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2. 技术推广:通过农业科技部门、农业合作社等渠道,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到更多农民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和产量。
八、科学收获1. 适时收获:在冬小麦成熟期,要确定适时的收获期,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冬小麦的品质和产量。
小麦最佳施肥时间表
小麦作为我们国家的粮食主产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长,耗水耗肥大,敏感度高,所以精细化施肥需要我们在小麦生长周期中注重。
下面分步骤为大家介绍小麦最佳施肥时间表。
第一步:种植前施肥
在种植前的5-7天,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小麦生长。
肥料最好选用有机肥,如禽畜粪等,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对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都有益处。
也可以选择化肥,不过要注意化肥中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不宜太高。
第二步:拔节期施肥
拔节期是小麦最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也是需施肥量最大的阶段,要合理施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
在拔节前期,应适量的施用氮肥,如尿素等,增加小麦籽粒数量。
在拔节后期,应以磷钾肥为主,增加小麦籽粒质量。
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微量元素,如硼、锰、镁等,提高小麦免疫力。
第三步:开花期施肥
开花后期是小麦的成穗期,也是施肥的关键期,应多施磷钾肥,增加小麦的籽粒质量和营养含量。
在开花后期断水之前,还应适量地喷施叶面肥,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第四步:成熟期施肥
当小麦长到成熟期的时候,也需要施肥,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在成熟期,应当适量地施用磷钾肥、微量元素等,增加小麦籽粒的质量和产量。
综上所述,小麦最佳施肥时间表是:种植前施肥、拔节期施肥、开花期施肥、成熟期施肥。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小麦产量,也能提高小麦的品质和营养。
但需要注意的是,施肥量要适量,过量施肥反而会
导致小麦生长不良、品质下降等问题,因此在施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施肥。
冬小麦的需肥特性及其施肥技术作者:胡启山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12期小麦是一年生或越年生(生产上分春小麦和冬小麦)草本植物,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它适应性强,产量高,各地都有栽培。
小麦生产能力的发挥与土壤肥力条件和栽培水平有很大关系,下面介绍冬小麦的需肥特点及其施肥技术,以供参考。
一、冬小麦的需肥特性一般每生产100千克冬小麦籽粒,需要氮3千克左右、磷1.0~1.5千克、钾2.5~3.1千克。
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又因生育期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约占总吸收量的37.3%。
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
总而言之,冬小麦与其他作物相比,对肥料的需要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对土壤肥力的依赖性很大,故施肥对其高产举足轻重。
二是氮肥用量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前期生长过旺,后期倒伏减产。
三是小麦对磷特别敏感,如果3叶期缺磷,会导致次生根少,分蘖延迟或不分蘖;3叶期后缺磷,会延迟抽穗、开花和成熟,使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
此外,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少,但这些微肥对其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应该注意适时施用。
二、冬小麦的施肥技术在一般条件下,冬小麦的总施肥量为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饼肥50千克,钙镁磷肥70~80千克,尿素25~30千克。
具体施用方法是:1. 重施基肥。
对于土壤质地偏黏,保肥性能强,又无灌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料一次性作基肥施。
即把全量的有机肥,2/3的氮、磷、钾化肥撒施于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将余下的肥料均匀撒到犁坯上,随即耙入土中。
对于保肥性能差的砂土田或有灌溉条件的麦地,可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法。
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冬小麦返青期是指小麦生长发育进入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加,小麦叶片开始迅速生长和变绿,俗称“返青”。
返青期的管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
本文将从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生长调控等方面介绍冬小麦返青期的管理方法。
一、肥水管理1.施肥:返青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较大。
在冬小麦返青初期可适量追施氮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还可适量追施磷、钾等微量元素肥料,以满足小麦返青期的营养需求。
但要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因施肥过量导致生长不均匀或者病虫害的滋生。
2.灌溉:返青期小麦需要大量的水分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要注意及时合理地进行灌溉。
一般来说,冬小麦返青期每亩需水量为150-200立方米。
但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来合理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
在冬小麦返青初期要确保土壤湿润,但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积水。
二、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冬小麦返青期是病害易发的时期,尤其是叶斑病、叶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发生频率较高。
因此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和病虫害防治药剂喷洒等。
对于已经发生病害的小麦地块,可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进行治疗,以减少病害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虫害防治:返青期也是冬小麦发生虫害的时期,主要有麦蚜、蚜虫、小麦蚜等。
对于麦蚜等害虫的防治,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综合手段进行防治。
在选择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来稀释和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生长调控1. 科学管理:在冬小麦返青期,要科学管理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特别是返青后的第一轮和第二轮追肥要及时,确保小麦的营养供给,促进生长。
2. 喷施生长调节剂:在返青初期可以进行生长调节剂的喷施,通过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小麦的光合效率、抗逆性和产量。
但喷施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小麦的生长状态来合理选择剂型和喷施时间,以取得最佳的调节效果。
小麦冬季冻害的防御措施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及可能导致小麦发生冻害的因素,预防今年小麦冻害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适量追肥:对播种前施肥不足的麦田,越冬之前追肥,能巩固小麦的有效分蘖,提高分蘖节糖分含量,增强植株自身抗寒能力,追肥时氮、磷、钾要混追,切忌偏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使植株组织过于柔嫩,降低抗寒力。
2、适时浇好越冬水:浇好越冬水一要看温度:日均气温在3℃-8℃时开始浇。
二看墒情:当土壤为沙土地相对湿度低于60%,壤土低于70%,粘土低于80%时进行浇水。
三看苗情:麦苗长势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块,可适当晚浇或不浇,防止群体过大,过旺。
对播种稍晚的晚茬麦,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叶根少、苗弱小、分蘖少,为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浇,但要及时锄地保墒,使其促根壮苗增蘖。
四是适量:浇水量不宜过大。
3、麦田覆盖:对播种过浅的麦田可用土和草粪覆盖麦苗,能加厚麦苗分蘖节的土层,起到稳定地温、缩小温差、防寒保墒的作用。
同时,盖粪肥还可以借有机肥颜色深的特点,增加麦田吸收太阳辐射热量,并能为小麦返青提供有效养分。
一般覆土选在小麦停止生长时进行,深度以分蘖节处于土层下3厘米左右为宜,春季应及时扒土清垄,促进麦苗早返青生长;盖粪肥宜在小雪节后麦苗停止生长的10天内进行,以腐熟的羊、马粪等热性肥料为最好。
4、中耕镇压:中耕镇压可以防旱保墒,预防冻害,因
此要结合浇冻水及时中耕,特别是粘土地更为重要。
对因整地质量差,小麦根系被前茬作物根茬和暗坷垃架空的麦田,可通过镇压,粉碎坷垃,弥补土壤裂缝,增加土壤紧实度,使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提高小麦的抗冻能力。
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而施肥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小麦施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1.选对肥料。
小麦早期和中期需要氮、磷、钾等元素,应选用含有这些元素的复合肥或专用肥料。
2.合理用量。
小麦施肥时应控制用量,避免浪费和造成土地污染。
一般来说,每亩用肥量不应超过30公斤。
3.施肥时机。
小麦在孕穗期需要大量的氮肥,应在开花前后进行追肥。
同时,也要注意避开高温天气和雨季,以免肥料损失过多。
4.施肥方式。
小麦施肥应采用局部施肥法或沟面撒肥法,以充分利用肥料效益。
5.注意施肥顺序。
在肥料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吸收能力依次降低,因此应先施用氮肥,再施用磷、钾肥。
总之,小麦施肥要根据生长期、用量、时机、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农家肥、秸秆等有机肥料,以减轻化肥对环境的影响。
- 1 -。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冬小麦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种植。
为了保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并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以下是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内容。
1.品种选择品种的选择对冬小麦的高产稳产非常关键。
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耐倒伏、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品种。
2.田间管理(1)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或喷种时进行基础追肥,及时增加土壤肥力。
在冬季徐徐发育时进行追肥,把握好肥料的量和时机。
(2)适度密植。
冬小麦走高秆强度品种适合13~16株/m2密植;矮秆品种适合15~19株/m2密植。
(3)杂草防治。
杂草对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应及时进行除草。
(4)及时灌溉。
在冬季干旱,施肥过量火力过大,应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湿润。
(5)合理留穗。
在抽穗分蘖期选择留穗,注重底蘖留穗,避免营养流失。
3.防寒保温冬小麦生长期长,两年一季,冬季是施肥、整地、封膜、开沟的关键时期。
为了保证冬季小麦的抗冻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1)合理整地,保证土壤均匀松散。
(2)封膜保温,维持土壤温度。
(3)沟流制作,防止积雪、冰雪淤塞,提高道路、田间灌溉的效率。
4.病虫害防治冬小麦的生长过程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应加强预防和防治。
目前常见冬小麦病虫害有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根腐病、叶斑病、蚜虫、芒果螟等。
(1)注意防治。
在生产过程中注重病虫害的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避免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2)使用化学药物。
根据病虫害的不同情况,可以使用适当的化学药物防治。
(3)生物防治。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用适当的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1.白粉病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苗期和抽穗期,严重时可以导致叶片变黄、畸形、卷曲,最终导致不良的干收率和品质。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1)增强气温。
及时修剪、清理枯叶、调节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提高小麦对白粉病的抗性。
(2)适量喷洒杀菌剂。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冬小麦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技术指导。
一、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选地造田冬小麦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优先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以利于冬小麦的生长。
要注意选择离水源较近的地块种植冬小麦,以便于灌溉管理。
2.良种选育冬小麦的良种选育是获得高产的重要保障。
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3.合理施肥冬小麦的施肥管理对于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基肥施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1500-2000公斤,磷酸二铵12-15公斤。
在冬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进行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三元复合肥25-30公斤。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养分供应,增加产量。
4.科学播种冬小麦的科学播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
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选择气温适宜、土壤湿度适中的时机进行播种。
播种密度宜为每亩180-240公斤,每亩亩距一般为15-20厘米,行距一般为20厘米。
5.合理田间管理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除草、松土、中耕等措施,保持土壤湿润和通风。
要注意及时补充养分和水分,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6.科学灌溉冬小麦是一种喜水作物,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对于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播种后,应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进行及时的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在冬季干旱时期,要注意加强灌溉管理,以保证冬小麦的正常生长。
7.病虫害防治冬小麦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高产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巡田,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并配合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等手段进行防治,以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二、冬小麦病虫害防治1. 灰霉病灰霉病是冬小麦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为叶片和穗部感染,严重时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冬小麦返青期管理方法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冬季小麦作物,在冬季生长发育过程中,冬小麦返青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返青期管理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返青期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保证冬小麦的稳产增产。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冬小麦返青期管理的方法。
一、合理施肥管理1.及时施基肥。
在冬季小麦返青前,要及时施基肥,为小麦的返青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适时施入有机肥或者农家肥,提高土壤的肥力,保证小麦在返青后有足够的养分供应。
2.追肥增补。
在小麦返青期,应及时进行追肥增补,根据土壤的养分供应情况和小麦的生长需求,合理添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保证小麦的养分供应平衡,提高养分利用率。
3.注意施肥技术。
在冬小麦返青期施肥时,要注意施肥技术,避免施肥浪费、施肥不均匀等问题。
可以采用分区施肥、滴灌施肥等技术手段,提高施肥效果,适度控制返青期小麦的生长发育。
二、合理管理土壤水分1.保持土壤湿润。
在冬小麦返青期,要合理管理土壤水分,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返青期小麦对水分需求较大,要保证小麦根系充分吸收水分,促进返青生长。
2.灌溉技术合理。
在返青期进行灌溉时,要注意灌溉技术,避免因灌溉不足或者过量造成小麦生长不良的问题。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保证小麦的返青生长需求。
3.合理排水排渍。
在冬小麦返青期,要注意土壤排水排渍,防止因土壤水分过多导致的积水或者渍害。
可以采取开渠排水、改善排水设施等措施,保证土壤通风透气,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
三、科学调控植株密度1.适度增加植株密度。
在小麦返青期,可以适度增加植株密度,增强小麦群体竞争能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但要注意适度增加,避免因密植导致小麦生长不良、通风不畅等问题。
2.合理疏苗稀植。
在冬小麦返青期,要注意合理疏苗稀植,及时清除小麦群体中的杂草,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
可以采用机械除草、药剂除草等方式,确保小麦的返青生长良好。
冬小麦的种植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冬小麦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冬季作物之一,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
为了保证冬小麦的高产和优质稳定生产,以下是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一、秧苗苗床管理1.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床。
2. 在苗床上进行沟浆或堆肥施用,增加土壤肥力。
3. 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时间进行撒播,撒播密度控制在每亩50-60公斤。
4. 种植前对苗床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二、田间管理1. 选择适宜的品种,具有抗寒、抗病能力强的特点。
2. 选择秧苗健壮、根系发达、无虫害、病害的苗穗进行移栽。
3. 进行适时的施肥,一般选用基础追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小麦的营养需求。
4. 对小麦进行适时的灌溉,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来确定灌水的频率和用量。
5. 对小麦田进行杂草防治,尽量采用物理方法或选择合适的除草剂进行除草。
三、病虫害防治1. 对小麦进行病虫害的病害苗检查,发现病害苗及时进行清除。
2. 对小麦进行适时的病害防治,如遇到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及时进行药剂喷洒。
3. 利用病虫害防治阶段,对田间进行清理,清除秧苗和零星的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栖息环境。
四、收获与储存1. 严格根据小麦的生育期进行收获,一般选择颖果率达到90%以上的时候进行收获。
2. 进行合理的脱粒和清理工作,使小麦颖果质量优良。
3. 对小麦进行及时的晾晒和干燥,控制好储存湿度,防止小麦变质发芽。
五、其他管理1. 对小麦田进行适度的灌排培土,保证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2. 合理利用翻晒、犁锄等措施,保持田间土壤的松散性。
3. 秋播小麦后,及时对田间进行覆盖,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
4. 对小麦田进行适时的病害调查,对发现的病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冬季小麦管理冬季小麦是中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冬季中特别需要精心的管理才能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下面将从土地准备、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冬季小麦的管理方法。
一、土地准备冬季小麦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在土地准备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留伏秋茬作物:在冬季小麦种植前要先收割清理上一季的秋茬作物,将秸秆等农残清理干净,保持土地的整洁。
2.耕作深度:冬季小麦的根系较发达,因此需要耕作深度达到15-20厘米,以保证根系的生长空间和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3.土壤改良:冬季小麦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酸性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差。
因此,在土地准备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工作,添加石灰等中性物质来中和酸性土壤。
二、播种冬季小麦的播种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1.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每年的10月到11月之间进行播种,具体时间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2.播种方法:冬季小麦可以选择直播、杂交或机械播种等方法进行。
直播适用于气候较暖的地区,杂交适用于生产大规模小麦种子的地区,机械播种适用于平整的土地和大面积种植的地区。
三、施肥冬季小麦对养分的需求较大,施肥工作非常重要:1.基肥施用:在播种前要进行基肥施用,一般选择在秋季或冬季早期进行。
基肥要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的施用方式,保证小麦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氮、磷、钾等养分。
2.追肥施用:追肥要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
一般在分蘖期和拔节期进行第一次追肥,拔节后的抽穗期进行第二次追肥。
追肥要注意合理配比和适量施用,避免施肥过量或过少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四、病虫害防治冬季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1.病害防治:冬季小麦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赤霉病等。
可以选择防病优良品种和进行必要的防病药剂处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如定期除草、间套作以及适时的灌溉等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
2.虫害防治:冬季小麦主要虫害有蚜虫、瘿蚊等。
冬小麦怎样进行追肥,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我国小麦种植一般以冬小麦为主,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现在随着天气的不断回暖,冬小麦已经进入返青阶段,这一阶段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冬小麦高产的关键时期。
那么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最好呢?冬小麦应该怎样进行追肥呢?请看下面详细介绍:
冬小麦应该怎样进行追肥
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
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
此时期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
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剩,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将来必定茎长秆细,易倒伏,并且穗粒少、粒重轻,也难获高产。
因此,追肥量和追肥时期应视小麦苗情而定。
追施氮肥量一般约占总施氮量的50~70%。
对于肥力较好、长势正常、群体适中的壮苗麦田,应采取促控结合,坚持“冬前促、返青控,拔节以后攻穗重”的管理原则,在拔节时期每亩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对于群体超过90万株的旺苗田,应以控为主,尽量避免大量养分消耗在苗期,造成后期脱肥。
可采取深中耕断根、镇压、化控等措施,以加速小分蘖死亡,控蘖蹲节,控旺促壮,追肥时期可以推迟到拔节以后,并且以磷、钾为主,少追施氮肥;对于因底肥不足或播种过晚而导致的越冬
群体50万株以下的弱苗麦田,应以促为主,追肥越早越好,春节前追肥比春节后追肥效果更好,上冻前就可以追肥,或者一开春地温开始回升时,结合浇返青水每亩施碳铵30~50kg或尿素10~15kg,以利于促弱转壮,增加有效分蘖,壮大根系,增加亩穗数,提高成穗率。
对于磷钾肥基施不足的,也可以通过追肥补充,但追施磷钾肥也是越早越好,尽量提前到返青期,最好选用复合肥。
冬小麦追肥方法一般结合浇水撒施,如果有条件用施肥耧隔行串施或穴施更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到小麦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差时,叶面追肥更直接有效。
喷施肥料品种和喷施浓度,要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养分状况和气候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从灌浆初期至乳熟期进行叶面喷氮都有较好的效果。
如果出现叶色发黄、脱肥早衰现象,可用1%-2%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均匀喷洒,喷洒时间一般在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上午9时以前,风雨天或正午不宜喷施。
对缺磷麦田,可以喷施2%-4%的过磷酸钙溶液或0.2%-0.3%磷酸二氢钾溶液。
缺钾地块,可以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于增加粒重,促进成熟,提高抵抗干热风的能力效果明显。
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最好
春季小麦追肥要瞻前顾后看苗施肥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
冬小麦的春季施肥很重要,但又不能一刀切。
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
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春季是高产小麦追施氮肥的关键时期,按照瞻前顾后看苗施肥的原则;把握好麦田群体状态,控促适当,才能获得冬小麦高产。
冬小麦追肥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
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
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
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关于冬小麦怎样进行追肥,冬小麦什么时候追肥最好,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冬小麦施肥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火爆农资招商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