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

为了搞清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为做大做强我国民营企业出谋献策,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管理现状及其竞争力的实地调研,我国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企业制度需要规范

1、是产权主体封闭,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的民营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开始进行企业改制。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已建立了股份制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的组织形式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主流。然而,深入企业实际调查可以发现,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在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的进程中,由于业主或创业者担心影响其在企业中的控股地位,一般不愿意稀释股权,导致企业产权仍相对集中在家族成员或少数创业者手中,从而使股权主体相对封闭、产权结构相对集中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

改制后的我国民营企业大多相应地设立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这种变革与其说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发行为,不如说是在发展进程中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因而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机制也就相距甚远。由于实行家族式管理,企业创业者及少数主要成员往往既是企业的股东又是董事,同时兼任企业总经理或担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位,他们拥有对企业的所有权,同时也掌握企业的主要决策权,但又是企业主要决策的执行者。这种状况既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也很难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如笔者调查的民营企业中,不少企业其股东虽至少是在2人以上,但持股者不外乎还是以家族成员或少数至亲为主,所谓的董事会实际上主要是由父子、夫妻或兄弟姐妹及其它少数投资者组成。因此,企业的股东会往往就是董事会,而许多民营企业的董事会则形同虚设,未能真正成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常常是以业主的个人决策为主,并没有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进行,也未能运用现代的决策手段。企业的业主常同时身兼董事长、总经理的职务,使企业的决策权和执行权难以分开。有一些企业其董事长和总经理虽然是分设的,但往往都是由夫妻、父子或兄弟分别担任这两个职位,可能是出于对“外人”的信任危机或难于寻觅到合适人选,因而不愿或未能引进职业经理人担任总经理一职。可见,许多民营企业即使改制了,但却没有真正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也意味着真正意义的相互制衡机制尚未形成。

3、是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

管理一直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软肋”。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由于受家族式管理的影响,在管理机制上往往以感觉、经验管理替代科学管理;以人情、亲情的信任关系替代制度约束;以家庭宗法、伦理规范替代经济规范;强调集权管理而忽略分权管理。因此,在许多民营企业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其一是基础管理不扎实。许多民营企业没有建立完整规范、细致严密的基础管理制度,在计量、标准化、定额、信息化、规章制度及基础教育工作等方面都不够健全。有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却不重视制度的贯彻执行,在实施中不能做到依法行事、秉公办事,导致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不公、亲疏有别,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其二是专业管理不规范。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表现为任人唯亲现象严重,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健全而过多地考虑从外部“挖人墙角”企业也未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财务管理方面表现为财务制度不健全甚至混乱;生产作业管理方面表现为质量控制、现场管理不够到位;营销管理方面表现为销售人员或业务员整体素质不高,加上“管不好”或“管不住”,尤其是销售人员的考核体系和激励体系不健全,从而影响企业市场的开拓和销售业绩的提升。

(二)经营能力尚待提高

1、是战略管理能力较弱。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为了求发展,也开始逐步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并制定了

相应的企业经营战略或战略规划。然而笔者深入实际分析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仍较突出,首先是缺乏明确而长远的战略目标。许多民营企业在战略目标上往往比较短视或模糊,一般只考虑到企业近2-3年的战略目标,对企业5年、10年以后的战略发展考虑较少,或是目标模糊不清,基本形同虚设,靠“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其次,是缺乏科学的战略决策程序。在战略决策过程中,许多民营企业还未能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和内部环境的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手段和方法,依靠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多的是在决策中靠业主的主观臆断或经验判断,凭着“大概”、“可能”、“估计”、“大致”等非理性判断做出重大决策,从而导致决策的质量低下甚至出现失误。再者是战略方案选择随意性大。许多民营企业在制定战略方案时是“跟着感觉走”,对方案的评价和选择较少考虑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资源限制,甚至把多角化当作是种“时髦”,对自己不熟悉的经营领域未能加以深入调查和分析,看哪儿赚钱就往哪儿涌,结果往往可能由于盲目的跟进,导致企业的衰败和损失。

2、是无形资产价值偏低。

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主要是以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从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民营企业较少,高科技型的民营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近年来,面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为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强企业实力,开始注重在厂房、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使企业的有形资产价值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开始重视创牌和技术创新,产品的技术含量也逐步开始提高。但是,我国不少民营企业对提升品牌、企业形象、专利技术或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也太小。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偏低,表现为:一是技术开发能力较低,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少,主要靠技术模仿,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二是企业经营的品牌虽多但名牌较少。

(三)基础结构不够扎实

1、是高素质人才匮乏。

我国民营企业目前人力资源的素质整体较弱,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据调查,虽有部分民营企业的业主及其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并拥有一定的韬略和能力。但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业主及高层管理者文化程度仍比较低,尤其是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专业知识不懂得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及方法。在创业初期,这些业主往往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勤劳使企业拥有了目前的业绩。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将越来越难适应现代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此外,部分民营企业虽开始重视引进职业化管理者,使“外人”在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在用人观念上仍比较滞后,看似“求贤若渴”实则却是“叶公好龙”。有的民营企业即使引进了一些有才华能力,懂经营管理的专业管理人才,但却往往认为“自家人”总比“外人”好,“熟人”总比“生人”强,尤其在关键岗位上,如财务、人事、仓储等,更担心外人染指。因此,在民营企业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引进的一些“能人”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庸亲”却占据企业的重要岗位,加上对外来的专业人员在待遇方面等问题处理不当,或家族成员依靠自己在企业的特殊地位,在与外来专业人员的正确意见发生相左或冲突时,却往往占了上风,从而使引进的高素质人才感到难于融入企业的“亲缘圈”,正确的工作思路难以付诸于实施,个人的抱负得不到施展,无奈只好走为上策。这必然导致一流的人才很难长久留下,从而出现了许多民营企业“企盼人才、重视人才,又留不住人才”的怪圈。

2、是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在“亲缘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以及创业者,既从这种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又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和束缚。因此,无论是企业的制度安排还是行为模式,都透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