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70.46 KB
- 文档页数:8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 Fluid Mechanics课程编号:学时数:72其中实验学时数:12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流体力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
是该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它是研究流体平衡、运动及能量间内在联系与相互转换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以流体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般工程技术的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能够获得流体力学方面基础理论的系统知识,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
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使学生掌握流体静止及运动时的规律以及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掌握这些规律在工程实际当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使学生对工程实践中有关的流体力学问题有较广泛而系统的理论知识、必要的实验技能和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水力计算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1.1 作用于流体上的力1.2 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1.3 牛顿内摩擦定律1.4 流体的力学模型基本要求:了解本课程在专业及工程中的应用;掌握流体主要物理性质,特别是粘性和牛顿内摩擦定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连续介质、不可压缩流体及理想流体的概念。
第2章流体静力学2.1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2.2 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2.3 流体静压平衡微分方程及其积分形式2.4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分布规律2.5 压强的测量、计算与应用2.6 作用于平面的流体静压力2.7 作用于曲面的流体静压力2.8 重力与其它惯性力作用下的流体相对平衡基本要求:理解掌握流体静压强、等压面的概念及其性质;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及其在相对平衡中的应用;掌握平面和曲面受压力的计算方法。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教案一、课程简介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流体的运动规律、动力学特性以及流体与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为他们在石油工程、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流体力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1. 理解并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 运用流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3. 掌握流体力学在石油工程等领域的应用;4. 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流体力学基础1. 流体的性质和流动分类2. 流体静力学3. 流体动力学第二部分: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1.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实例第三部分: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1. 流体对固体的作用力2. 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实例第四部分:流体力学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1. 油气藏流体力学2. 油井流动分析3. 油气管道流动分析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应用技能。
利用上机实习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涵盖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还将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课堂讨论、上机实习等形式的平时考核,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流体的性质和流动分类课时:2学时2. 流体静力学课时:4学时3. 流体动力学课时:6学时4. 数值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时:4学时5.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实例课时:4学时6. 流体对固体的作用力课时:4学时7. 流体与固体的相互作用实例课时:4学时8. 油气藏流体力学课时:4学时9. 油井流动分析课时:4学时10. 油气管道流动分析课时:4学时七、教学资源1. 教材: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2. 课件:教师制作的课件3. 案例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及相关数据4. 数值模拟软件:FLUENT、ANSYS等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八、教学建议1. 提前预习,加强课堂互动:学生应提前预习教材,了解课程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工程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工程流体力学的内容1.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是研究运动的流体分布特性、流动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流体受力的控制机理以及提供理论支持的工程应用理论。
它综合了物理学、数学、材料学和力学等知识,它包括流体动力学、传热传质、流体力学和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2.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是流体运动的力学理论,它研究的是流体中的物理量,如流速、压力、密度等的变化和流体运动的规律。
它是流体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是工程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流体的静力学、流体的流变力学、流体的流动特性、流体的热力学性质、流体的动力学和流体的流动特性等。
3.传热传质传热传质是研究流体在传热和传质的过程中热量和物质的传递机理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流体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物质的传质、物质输运等方面的内容。
4.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是研究流体的能量、动量和位置变化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应用的学科。
流体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流体的质量和动量、流体的流速、流体的流动特性等。
它主要研究的是流体受力的特性和运动特性,是工程流体力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5.流体机械的理论流体机械是研究利用流体动力驱动转子的机械装置的科学,包括机械装置的流体的传动特性、涡轮机械和泵的流量控制、流体中的变频调速以及比热容与流场等。
它是工程流体力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工程设计的重要基础。
二、工程流体力学的应用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应用于各种工程中,如机械制造、空气动力学、海洋技术、热能技术、新能源技术、能源储存和节能技术、化工反应技术等。
它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护技术手段,也可以为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提供依据。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自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建筑工程、安全工程、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研究流体平衡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在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理论和工程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应的工程设计实践中面临的流体平衡和流动问题,同时为学生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或相关专业的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后续课程:液压传动、流体机械。
该课程以前修课程为基础,是前期基础课向专业课的转折,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对流体力学中流体物理性质的基本概念。
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流体动力学以及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掌握静止流体静压力和壁面受力计算方法,掌握流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方法,掌握连续性方程、流体动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和动量矩方程的工程应用。
掌握圆管内的粘性流动水头损失计算,会进行管道设计的水力计算。
掌握缝隙流、明渠流、堰流和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了解流体力学对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实践中面临的流体流动的问题。
流体力学课程介绍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莫乃榕主编的《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和应用固体力学是力学的两个不同分支,它们不是相互孤立的,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通过讲授了解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理想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一元流动、可压缩流体的一元流动、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流动、膨胀波和激波和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使应用固体力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流体力学可加深对固体力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学习流体力学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适用专业:石油工程技术计划学时:64一、课程性质《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有特色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
流体力学课程是学生理解掌握现代化石油勘探、设计、运行与管理的知识基础,也是学生继续深造及将来从事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石油工程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培养目标《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立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石油工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牢固掌握石化职业岗位(群)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石化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利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健全体魄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按照职业岗位标准和工作内容的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中、高级工的应知理论、应会技能和必备的职业素养。
成为满足石化企业分析检验岗位对所需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项目导向,教学探究型的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和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后可胜任流体力学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能够解决能源化工等工程中遇到的流体力学问题,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2.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对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原理的应用能力。
(3)使学生具有实验实训室常用仪器、设备的规范使用能力。
(4)使学生掌握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应用。
2.2方法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在进行教学的同时,注重基础理论的发展过程及联系,培养学生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简介
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研究流体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的学科,它涵盖了水力学、气体动力学、热力学等多个方面。
本课程将介绍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力学方程、流动稳定性、湍流等内容。
同时,课程也会涉及工程流体力学的应用领域,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输油管道等。
此外,本课程还将通过数学模型和实验研究的方式,探索工程流体力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水力跳跃、水波力、气动力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知识,为进一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 1 -。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类别:专业发展课适用专业(方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总学时数:40学分:2.5编制部门:机电工程系编制日期:2015年1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学生学习专业课和从事本专业生产和科研工作必备的基础理论。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流体的力学性质,流体运动学基本概念,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层流流动,流体流动微分方程,化工机械中的典型流动分析等知识。
从而为分析研究过程装备中的流体流动规律及其相关传递过程,以及设计开发新型高效的过程装备奠定必备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流体的力学性质及其运动学基本概念、静止条件下的流体受力和静力学方程、静止流场特征、流体运动的控制方程及其运用、典型一维流动特征、三维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流体运动学基本原理、流体力学的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以及综合应用。
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所布置的习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1.绪论(1)流体力学发展史简述(2)流体力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应用(3)流体的定义和特征连续介质模型(4)作用在流体上的力(5)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2)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3)重力场中流体的平衡(4)流体的相对平衡(5)静止流体作用在固体壁面上的总压力(6)静止流体作用在潜体和浮体的总浮力3.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1)研究流体运动的方法(2)定常、非定常流动一、二、三维流动(3)迹线流线(4)流管流束流量当量直径(5)系统控制体输运公式(6)连续方程(7)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8)能量方程(9)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10)流线主法线方向速度和压强的变化(11)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4.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1)流动的力学相似(2)动力相似准则(3)流动相似条件(4)近似的模型实验(5)量纲分析法5.管流损失和水力计算(1)粘性流体管内流动的能量损失(2)粘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3)管道进口段中粘性流体的流动(4)圆管中粘性流体的层流流动(5)粘性流体的紊流流动(6)沿程损失的实验研究(7)非圆形管道沿程损失的计算(8)局部损失(9)管道流动的水力计算(10)几种常用的技术装置(11)液体出流6.气体的一维定常流动(1)微弱压强波的一维传播声速马赫数(2)气流的特定状态和参考速度速度系数(3)正激波(4)变截面管流(5)等截面摩擦管流(6)等截面换热管流7.理想流体多维流动基础(1)微分形式的连续方程(2)流体微团运动分析(3)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4)起始条件边界条件(5)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的积分(6)涡线涡管涡束涡通量(7)速度环量斯托克斯定理(8)汤姆孙定理亥姆霍兹定理(9)二维涡流(10)速度势流函数流网(11)简单的平面势流(12)简单平面势流的叠加(13)均匀等速流绕过圆柱体的平面流动(14)均匀等速流绕过圆柱体有环流的平面流动8.粘性流体多维流动基础(1)粘性流体的运动微分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2)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层流流动(3)边界层概念和特征(4)层流边界层的微分方程(5)边界层的动量积分关系式(6)边界层的位移厚度和动量损失厚度(7)平板边界层流动的近似计算(8)边界层流动的分离(9)物体的阻力自由沉降速度实验项目、类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四、有关说明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衔接关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后续课程:《过程流体机械》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主要是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3.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为考查,平时成绩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成绩占70%。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教案一、课程简介工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工程中的应用和运动的规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与流体相关的工程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2. 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实验技能,能够进行流体力学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流体静力学3. 流体动力学4.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5. 流体力学实验四、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主要用于传授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实验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价课程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考核,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期末考试将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实验报告也将作为评价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的重要依据。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1.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4课时)2. 流体静力学(4课时)3. 流体动力学(6课时)4.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4课时)5. 流体力学实验(8课时)七、教材及参考书1. 《工程流体力学》,作者:张,出版社:[出版社名称]2. 《流体力学》,作者:李,出版社:[出版社名称]3. 《流体力学实验教程》,作者:王,出版社:[出版社名称]八、课程要求1. 出勤:要求学生按时参加课堂授课,缺课次数不超过总课时的1/7。
2. 作业:认真完成布置的课后作业,按时提交。
3. 实验:认真参加实验教学,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4. 考试:参加期末考试,满分100分。
九、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50%。
其中:1.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形式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