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技术大全
- 格式:pdf
- 大小:353.39 KB
- 文档页数:12
牛蛙养殖技术第一篇:牛蛙养殖技术牛蛙是一种十分优质的水生动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因此,自养牛蛙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介绍牛蛙的养殖技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养殖。
一、场地选址选址是养殖的第一步,选址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效果。
一般来说,场地应该选择在地处平原、水草丰富的河流、湖泊等区域。
选址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源充足。
养殖牛蛙需要大量的清洁水,因此一定要选择水质较好、水源充足的区域。
如果水源不充足,可以考虑挖井或购买自来水。
2、环境适宜。
对牛蛙来说,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都非常重要。
因此,养殖场要选择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最好是没有工业污染和噪声污染的地方。
3、土壤适宜。
选址时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
土壤质量直接影响到牛蛙的生长。
最好不要选择粘重的土壤。
二、建设场地场地选好之后,还需要建设牛蛙养殖场。
建设场地的步骤如下:1、建设池塘。
池塘是牛蛙养殖场的核心设施,要求必须达到以下标准:① 深度在1.5米左右,面积要根据畜群量来设计大小② 泥沙淤积少、水质稳定、营养丰富③ 水面光照强度4,000~6,000勒克斯,适量的芦苇、莲藕等水生植物,水质保持维持清洁④ 鱼、藻、虾和昆虫的数量要适宜,以避免发生食物短缺和池水变质⑤ 要选择坡度适宜的场地修建池塘,避开易弄淤的场地,保持水位平稳2、养殖技术养殖技术是养殖场成败的关键,牛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种苗选购:选购健康、肥壮、体型完整的牛蛙苗。
② 健康管理:定期清洗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加强饲料卫生管理,定时更换饲料。
③ 饲料喂养:牛蛙是肉食性动物,需要高蛋白、高营养的饲料。
饲料的选择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状态而定,一般包括水蚤、小鱼、小虾、虫子和人工配合料等。
④ 养殖疫病防治: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常见疫病有肠道炎、口腔炎、真菌病等。
⑤ 采食和运动量的控制:如果牛蛙采食不足或是运动量过大,都会导致生长缓慢或不良生长,因此要注意控制采食和运动量。
牛蛙养殖方法概述牛蛙是一种常见的养殖动物,其肉质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牛蛙养殖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本文将介绍牛蛙养殖的基本要点和常用方法,以帮助养殖者顺利开展牛蛙养殖业务。
适宜环境牛蛙对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养殖环境可以提高养殖效益。
1.温度:牛蛙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0℃~3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牛蛙的生长和繁殖。
2.湿度:牛蛙的皮肤具有较强的透气性,适宜的湿度可以提高其生存能力。
一般情况下,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最为适宜。
3.光照:牛蛙需要适量的自然光照,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其正常代谢和行为表现。
养殖设施良好的养殖设施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牛蛙的生长发育。
1.池塘:牛蛙适宜生活在水域环境中,可以建设适当大小的养殖池塘。
池塘应具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便排除废水和异味,并保持水质清洁。
2.遮光网:在养殖池塘周围或覆盖在池塘上方安装遮光网,可以调节光照强度,防止过强的阳光照射,保护牛蛙免受伤害。
3.防护网:适时安装防护网,以防止外来的掠食动物进入养殖区域,对牛蛙造成伤害。
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牛蛙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1.饲料:牛蛙的饲料以昆虫为主,如蚯蚓、蜈蚣、大黄蜂等。
可以根据牛蛙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置饲料,保证其营养需求的满足。
2.定时定量:定期给牛蛙喂食,并控制饲料的数量,避免过量饮食或过度挑食。
同时,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变质影响牛蛙的食欲。
3.水质管理:定期检测养殖池塘的水质,包括pH值、溶解氧、水温等指标,及时调节和处理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
防病防虫牛蛙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和虫害问题,防病防虫工作是保证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1.预防疫苗:养殖初期可以适当给牛蛙接种相关疫苗,提高其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饲养环境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水滞留和养殖废弃物堆积,减少病虫菌的滋生。
3.定期检查:定期仔细检查养殖池塘内牛蛙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蛙类动物,养殖牛蛙多用于食用或观赏。
以下是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 环境准备:
- 牛蛙的养殖环境应该选择有清洁水源、无污染的鱼塘或池塘。
- 鱼塘底部应做好淤泥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水质清洁。
- 鱼塘周围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外界干扰和损害。
2. 动物选育:
- 选择健康、无病无虫的幼蛙或种蛙作为饲养对象。
- 可通过市场购买或者从合法养殖基地购得的牛蛙种蛙。
- 注意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尽量避免近亲交配。
3. 日常管理:
- 给予合理的饲料,可使用鱼类、虾类、蜗牛等活饵或者鱼粉、蛋白粉等制成的饲料。
- 控制养殖密度,将牛蛙分成小组饲养,以减少竞争和互相伤害。
- 定期清理养殖池塘,清除废弃物和虫类污染。
- 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 疾病防控:
-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新鲜水源,避免病原菌和寄生虫滋生。
- 防止鸟类和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区域,以防止传染疾病。
- 发现病症时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扩散。
5. 成熟处理:
- 牛蛙一般在2-3年左右可达到成熟,此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收获。
- 收获成熟的牛蛙,注意合理杀戮和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 可以将成熟的牛蛙转为种蛙以维持养殖群体的稳定和持续。
请注意,在进行养殖活动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法经营。
此外,也要依据当地气候、环境、饲料供应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养殖牛蛙知识点总结一、牛蛙简介牛蛙是一种重要的水生养殖动物,具有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牛蛙的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水中美味”。
因此,养殖牛蛙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发展潜力的产业。
二、牛蛙养殖的环境条件1. 水质要求:牛蛙养殖需要选择水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进行养殖,如河流、湖泊、池塘等。
其中,理想的水质PH值为6.5-8,水温保持在20-30摄氏度之间。
2. 土壤要求:牛蛙适宜生长的土壤质地以粘土为主,同时兼有适量的有机质,土壤中应含有足够的矿物质和微生物群落。
3. 水体深度:牛蛙适宜生长的水体深度以0.5-1米为宜,深度适中既能保持牛蛙的生活环境,也便于管理和观察。
4. 饲料资源: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包括水生植物、小鱼、虾、蟹等,保证牛蛙获得充足的营养。
三、牛蛙的种类常见的牛蛙种类主要有台湾牛蛙、巴西牛蛙、赤膀蛙等,其中台湾牛蛙是最为常见的养殖品种之一。
四、牛蛙的生长发育特点1. 育肥周期:牛蛙生长发育速度快,一般从蝌蚪期到成熟期只需要4-5个月的时间,因此是一种非常适宜养殖的水生动物。
2. 饲养管理:牛蛙的饲养管理相对简单,只需保持水体清洁、提供充足饲料、定期更换水体和适时投放预防药物等即可。
五、牛蛙的繁殖1. 性成熟:雄性牛蛙一般在1岁左右达到性成熟期,而雌性牛蛙则需要2岁左右才开始产卵。
2. 繁殖方式:牛蛙是以外肛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雄性牛蛙通过呼吸道吹气,泡制气泡巢,然后引诱雌性牛蛙在气泡巢内产卵。
3. 卵的孵化:牛蛙卵一般孵化需要10-15天的时间,孵化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
六、牛蛙疾病防治1. 预防疫病:牛蛙容易发生细菌性、真菌性、寄生虫性等多种疾病,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水质、饲料、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 综合治疗:一旦发生疫病,需要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剂等治疗方式。
七、牛蛙的养殖技术1. 池塘配置:牛蛙养殖需要建立鱼塘或者水泥池塘进行养殖,确保水体清洁、通风良好、水质稳定。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第一篇:牛蛙人工养殖技术概述牛蛙是一种蛙类,属于水栖动物。
由于其肉质鲜美,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了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养殖品种。
本文将从牛蛙的生态习性、人工养殖技术和市场前景等方面介绍牛蛙人工养殖技术。
一、牛蛙的生态习性牛蛙原产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能够在热带到温带的不同水域中生存。
在自然环境中,牛蛙通常在稻田、池塘、湖泊等水域中生活和繁殖。
牛蛙是夜行性动物,白天通常躲藏在水草、石头或泥沙堆中,晚上才会活动。
它们喜欢在浅水区和河岸边的灌木丛中筑巢产卵,每次产卵量可达2000~3000枚。
二、牛蛙人工养殖技术1.场地的选择为了保证牛蛙的健康成长,应选择风景优美、水质清澈、水源充足的场地。
在养殖牛蛙时,水质是非常重要的。
水深应适中,水温应控制在22℃~28℃之间,水质应保持清新,不能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
2.品种选择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牛蛙主要有水泡蛙、明蒙蛙、绿蛙等数十个品种。
应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品种。
3.育苗选择优良的种蛙,并在正常的生理期进行自然交配,一次交配可交配三~四天。
采用同种蛙青铜肥或鱼骨肥进行培育,控制温度在20℃~28℃之间,使牛蛙苗平均增重达0.5~1.0克。
育苗的时间一般为1~2个月左右。
4.养殖技术(1)水质管理:水质是牛蛙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在饲养过程中,应定期更换水源,使水质清新,防止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2)饲料管理:饲料对于牛蛙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通常使用新鲜小鱼、虾、蟹、蚯蚓等作为饲料,而不应使用含有饲料添加剂的饲料。
(3)疫病防治:牛蛙在养殖过程中,身体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产生疾病,所以应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并消毒、加强营养等。
三、牛蛙养殖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养生理念的认识不断加强,牛蛙用途的不断拓展,对牛蛙的需求逐年增加。
据了解,目前各地牛蛙养殖业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几年内,牛蛙养殖将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牛蛙的养殖方法与技术
1. 地址选择:牛蛙的养殖要选择远离市区的开阔地区,且地势低凹,水源充沛的区域为好。
2. 池塘建设:养殖牛蛙首先要建好池塘,要求池塘水深适中,水质清澈,水面宽广。
养殖池塘的形状以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为佳,建议底部覆盖黑色塑料膜,以防水渗漏。
3. 幼蛙选购:选择1个月龄左右,已长成指纹大小的雄性牛蛙幼蛙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养殖前要对所购买的幼蛙进行检查,以避免带有病毒或其他疾病的幼蛙进入养殖池塘。
4. 日常管理:牛蛙适宜在25°C~30°C的温度下生长,需要保证充足的饲料和水源,每天要定时检查水质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病虫害的现象出现。
同时,还需要保持养殖池塘的通风性和卫生情况,及时清理垃圾和废物。
5. 饲料选择:青草青菜、小鱼、蜗牛、虫子等动植物类食物均可作为牛蛙的饲料。
建议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以保证牛蛙健康生长。
6. 养殖周期:牛蛙的养殖周期为6个月左右,通常在秋季可以进行采收和出售。
在出售前,需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牛蛙的卫生安全和健康。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1. 牛蛙养殖概述牛蛙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力强、肉质鲜美的水产动物,可食用部位较多,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关注。
正确的养殖技术是保证牛蛙养殖良好效益的关键。
2. 牛蛙养殖技术要点2.1 确定养殖场址选择一块拥有良好水源、水质优良、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且无污染的地方作为养殖场。
同时需要考虑方便灌输、排泄和人工作业。
2.2 确定养殖密度牛蛙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养殖场的大小、管理水平、水质、气候和养殖技术等因素而定。
一般来说,牛蛙的养殖密度在每亩50-70只为适宜。
2.3 确定饲料牛蛙的饲料主要有蚯蚓、蚯蚓粉、昆虫、小鱼等。
要保证饲料品种丰富、营养全面、数量充足,且要根据牛蛙生长期的不同特点及时调整饲料种类和数量。
2.4 控制水质良好的水质是牛蛙健康成长的关键。
要保证养殖场的水源干净、自来水水质合格,定期更换水、清理饲养环境,避免造成水污染,还要在饲养期间定期监测水的污染物含量。
2.5 细心管理牛蛙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从孵化到成长需要3-5个月不等。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细心管理,定期给牛蛙清洗,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做好消毒和防疫工作,定期检查牛蛙的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养殖方案和营养饲料。
3. 养殖效益牛蛙的营养价值丰富,每公斤可卖到数十元以上的价格。
在逐渐严格的环保政策下,养殖场注重环保,将利用牛蛙所产生的废物用于菜地等大面积耕作,达到“循环经济”的目的。
因此,牛蛙养殖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都比较大的行业。
4. 总结牛蛙养殖技术方案是一项涉及到许多因素的复杂工作,但只要注意环保意识、科学管理,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养殖产品,并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牛蛙的养殖技术和管理1. 牛蛙概述牛蛙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从中医的角度看,牛蛙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食材,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领域。
2. 牛蛙养殖技术2.1 筛选选种牛蛙的选种工作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之一,要选用成年、体型健朗、产卵量较高的大型个体用来养殖。
祖辈要求产蛋量在100粒以上,并注意排除有病、畸形等不良个体,同时要保证身体整洁和没有自然伤害。
2.2 养殖场地选择在牛蛙养殖场地选择上,首先要选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附近没有工业或化工厂等污染源的地带。
其次,要选用处在平原或山区的场地,并选用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创建有利于牛蛙生长的环境。
在建造牛蛙的饲养池区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池子大小、深度和水质条件,以确保牛蛙良好的生长和繁殖。
2.3 饲养管理在饲养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水质管理。
切忌池水变质,一旦水质发生改变,要及时更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持水质稳定。
(2) 控制饵料质量。
在牛蛙的日常喂养中,应该采用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饵料,以促进牛蛙生长发育。
(3)防止繁殖期牛蛙产卵被破坏。
牛蛙的繁殖期是每年的春季,此时牛蛙需要在水中产卵,为了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小动物或天气原因导致蛙卵损毁,要先将蛙卵单独保护的一段时间。
3. 牛蛙养殖管理3.1 繁殖周期繁殖周期是牛蛙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在春季进行。
在此期间,牛蛙产卵较多,他们的食量逐渐增大,饲养管理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以提高牛蛙的繁殖成功率。
3.2 防病在牛蛙养殖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牛蛙生病,因此在牛蛙养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牛蛙的健康状况。
(1) 加强对牛蛙的定期体检和疫苗注射。
(2) 在饲料管理方面,要注意牛蛙饮食太过令牛蛙肥胖。
牛蛙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会因此而下降。
(3) 注意控制水质和环境卫生,防止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导致病毒的繁殖以及病菌的感染传染。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水温管理方法
牛蛙的养殖技术和水温管理方法如下:
1. 水质管理:牛蛙对水质要求较高,养殖池的水质应保持清洁、透明,pH值在6.5-7.5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2mg/L,溶解氧含量在5-8mg/L之间。
2. 水温管理:牛蛙的适宜水温为20-30摄氏度,养殖池的水温应保持在这个范围内。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水温管理:
- 夏季降温: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采取增加水量、增加水流、增加水面覆盖物等方式降低水温。
- 冬季保温:在冬季寒冷时,可以采取增加水温设备、增加养殖池的保温材料等方式保持水温稳定。
3. 养殖池设计:养殖池的设计应考虑到牛蛙的生长需求和行为习性。
养殖池的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和牛蛙的数量来确定,一般每只牛蛙需要0.5-1平方米的空间。
养殖池的深度应保持在30-50厘米,以便牛蛙能够自由活动。
4. 饲料管理:牛蛙的饲料主要以活体饵料为主,如小鱼、虾、蚯蚓等。
饲料的投喂量应根据牛蛙的生长阶段和数量来确定,一般每天投喂量为牛蛙总体重的
2-3%。
5. 疾病防治:牛蛙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
应定期检查牛蛙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增加水质管理、饲料添加抗生素等。
6. 养殖环境管理:牛蛙对光照和湿度的要求较高。
养殖场应保持适宜的光照和湿度,可以通过合理的灯光设置和湿度调节设备来实现。
总之,牛蛙的养殖技术和水温管理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水温管理、养殖
池设计、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和养殖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牛蛙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1、集约养殖:这种方式是用的最多的,集约养殖就是高密度化的养殖方法,既可以单独养殖牛蛙,也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
2、半开放式养蛙: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大一点的水面投放幼蛙,饲料以天然的饵食为主。
3、流放养殖: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这就是流放养殖。
一、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1、集约养殖(1)集约养殖是使用最多的方法,它的特点就是密度高,既能单独养殖牛蛙,还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
(2)选择养殖场地时蛙池的水深一定要在1米左右,可以在蛙池里面放一些水生植物,这样能使其在上面栖息。
(3)还可以在蛙池中种植一些荷叶,一般放养的密度为一公顷2000-3000只左右。
2、半开放式养蛙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比较大的水面上投放幼蛙,饲料可以使用天然的饵食,人工饲料进行辅助养殖。
3、流放养殖流放养殖就是将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但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水面必须有大量的天然饵料以及水生植物。
二、牛蛙养殖周期是多长时间1、牛蛙的养殖周期是5个月左右,5个月后牛蛙可以长到250克,这时就能将其进行售卖。
一般养殖7个月左右的牛蛙体重会更重,价格也会比较有优势。
平常一定要做好环境的调控以及日常管理工作,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
2、牛蛙一般生活在湖泊、沟港、池塘等水域环境及附近的陆地,平时比较喜欢栖息在河沟、塘边。
如果水面上长有浮水植物,它一般会则伏在水草下面,仅头部露出水面。
牛蛙有群居的特征,一般是几只或几十只共栖一处,它们适应环境后,不会随便搬迁。
3、一般到了5月上旬,牛蛙的叫声就会很频繁,而且夜间比白天叫得更厉害,它们会抱对产卵。
产卵期到7月中旬会停止,一般会经过70天左右。
牛蛙的卵呈片状,会借助水草固定浮于水面。
受精卵会孵化为蝌蚪,生活在水中,慢慢的会变态为成蛙。
牛蛙健康养殖技术及模式简述牛蛙,这家伙可真是个宝贝,养殖它可是门技术活。
咱们先来聊聊牛蛙的营养价值。
听说,它的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得不得了。
用牛蛙做的菜,简直能让你吃上一口就爱上。
想想那金黄酥脆的牛蛙腿,配上一点蒜蓉和香辣酱,哎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养牛蛙,不仅能赚钱,还能给家人做出好吃的,真是一举两得。
可不是说说而已,这可是很多养殖户的真实经历。
先说环境,牛蛙最喜欢的可是水。
对水质要求可高了,得保持水清澈、流动性好,温度也得适宜,太冷或者太热都不行,牛蛙可是怕冷的。
别小看这个水,水里的氧气可不能少,要不然这小家伙可就不高兴了。
要是你真的想把牛蛙养得好,就得费点心思,给它们创造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像是在水里放些水草,既美观又能提供隐蔽的地方,让牛蛙觉得安全,活得更自在。
喂养的技术也得跟上。
牛蛙可是个大食客,吃得多,长得快。
大多数养殖户喜欢用蚯蚓、小鱼之类的食物,营养丰富,牛蛙一吃就能长肉。
你想想,这么大只的蛙,光是吃就能消耗不少时间呢。
对了,饲料的搭配也很重要,要均衡,才能让牛蛙健康成长。
千万别忘了定期更换水,这样才能保持水质,保证牛蛙的食欲。
真是细致入微,养牛蛙可不是随便搞搞就行。
说到疾病防治,那也是个技术活。
牛蛙一旦生病,可真是让人头疼。
它们就会得一些小病,比如皮肤病、肠道病等等。
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平时得多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可以定期给牛蛙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异常的地方。
要是发现有病蛙,得立马隔离,避免传染。
对于药物的使用,也得谨慎,别让药物残留影响了牛蛙的肉质。
然后,牛蛙的繁殖也很有趣。
繁殖季节来临时,牛蛙可是热闹得很,公蛙叫得欢,母蛙也跟着“配合”。
要想让它们成功繁殖,环境得合适,水温、湿度都得掌握好。
等到小牛蛙孵化出来,那可是小可爱们的“大团圆”。
这时候,要特别注意饲养,给小牛蛙准备好营养丰富的饲料,让它们健康成长。
咱们来聊聊市场。
牛蛙的市场需求可是越来越高了,各大餐馆都在抢着要。
牛蛙十大经典养殖技术简介:[地方名]喧蛙、食用蛙。
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动物,学名Rana catesbeiana。
独居的水栖蛙,因其叫声大而得名,为北美最大的蛙类。
原产于美国东部数州,後被引进西部各州和其他国家。
其他一些大型蛙类亦称牛蛙,如非洲的箱头蛙(R. adspersa或Pyxicephalas adspersa)和印度的虎纹蛙(R. tigrina)以及南美的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
牛蛙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
体长约20公分(8吋),後肢长达25公分(10吋)。
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公斤(1磅)。
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
春季繁殖,卵产於水中。
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
蝌蚪阶段持续1∼3年,决定於气候条件。
许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实验材料。
金黄色。
鸣声很大,远闻如牛叫而得名。
NO.1 牛蛙蝌蚪的饲喂技术(1)半月内的投喂牛蛙蝌蚪开始吃食的半月内,因身体细小,一般以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也吃颗细小的蛋黄浆水、豆浆和生猪血及膳血水。
这段时期的饲喂方法是:①在放入蝌蚪之前适当培肥水质。
②若在网箱内饲养,应在每个网箱内(或按每万尾蝌蚪计算)吊放1~2个沉入水下20厘米的面盆,盆内每日投放1次蛋黄、豆浆或猪、鳝血,让牛蛙蝌蚪自由吃食。
(2)15~30天期间的投喂半月龄以上的牛蛙蝌蚪已进入生长旺期,应投喂植物性为主的豆浆(渣)、豆饼、混、配合饲料,辅投动物性饲料,投喂方法是先将糠麸等粉状饲料煮熟搓成团,动物性饲料切碎碾细,每天下午4~5点投喂一次,一部分投在食台上,另一部分泼洒在池内荫凉处。
(3)1月龄以上的投喂1月龄以上的牛蛙蝌蚪,后肢开始伸出,正处在发育变态阶段,吃食量大,每天应投饲2次上午9~10点、下午5~6点各1次,每次每100尾喂食20~~50克,以投喂切碎的田螺、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米糠、稀饭、玉米粉、豆饼、麦麸、浮萍和各种混合、配合饲料NO.2 牛蛙夏季养殖技术夏季是牛蛙生长的“黄金时期”,其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加投饵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牛蛙食量增大,7-8月份达最高峰,投饵量也应逐渐增加,以避免饲养池发生弱肉强食的现象,此时的投饵量一般应达到蛙总体重的20%左右。
牛蛙养殖技术大全牛蛙和青蛙一样,是两栖动物,牛蛙虽然是国外品种,但抵抗力要比青蛙好,适应能力更强,可以吃更大的饲料,牛蛙也叫美国青蛙,引进饲养已经非常的成功了,养殖技术成熟,可以说,牛蛙养殖比较青蛙养殖技术成熟的更早点。
很多想创业的人看到了牛蛙养殖的前景,也想养殖牛蛙,但不知道牛蛙怎么养,下面就来给各位介绍牛蛙养殖技术大全,各个阶段的牛蛙养殖技术都在这了。
牛蛙幼蛙怎么养幼蛙是指牛蛙蝌蚪脱离期的饲养阶段,这个阶段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左右,体重在20克左右的幼蛙。
幼蛙的饲养对饲料的要求相对比较高,它们最喜欢吃的饲料是昆虫、蝇蛆、蚕蛹、蚯蚓、小鱼、小虾、蛙类蝌蚪等,人工规模饲养就很难办到,现在市场上有幼蛙颗粒饲料,慢慢的诱导它们不是。
幼蛙开始对禁止的东西无视,为了让其养成吃饲料,如投喂死的动物性饲料于盘中时,可放几条活泥鳅,让其发生错觉,来慢慢转变其食性。
目前市场上的震动饲料台不错,可以试着用用。
幼蛙的放养量,一般40日龄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100只,40日龄以上的幼蛙,每平方米只能放养80只。
牛蛙成蛙怎么养牛蛙经过一年的饲养,就达到了成年期,如果是作为商品蛙出售,7、8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成年牛蛙体张一般达到了250克以上。
以前没有膨化饲料的时候,都喂给小动物,那样制约了规模饲养,现在有了蛙饲料,提高了养殖效益。
投喂时间多在傍晚进行,因为它是夜行动物。
如果饲料不足,会发生自相残杀的现象。
若长期投喂单一饲料,则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而引起皮肤病。
成蛙的放养量,一般每平方米为40只左右。
牛蛙的养殖模式牛蛙的养殖模式有很多种,基本是在摸索中养殖,但主要还是有三种,集约养殖、半开放式养殖和流放养殖等。
1、集约养殖。
即高密度精养,包括单养、鱼蛙混养。
蛙池面积以0.07公顷以内为好,水深1米,池边有坡度,池内放些水生植物,以利它栖息和隐蔽。
蛙池可以放养幼蛙、成蛙或蝌蚪,但不能混养,只能单养。
放养密度,一般每0.07公顷放养成蛙2000-3000只,当年变态的幼蛙10000只左右,翌年春,稀放为5000-6000只。
牛蛙养殖技术和成本牛蛙养殖的要求相对养牛养羊来讲是比较低的,而且牛蛙的养殖周期短,生长快,产量也很高,不但易于管理,而且养殖规模也可大可小,没有经营限制。
那么有人可能就会咨询相关的养殖技术和费用了,下面专业人士特意帮大家整理了一些牛蛙养殖技术和成本方面的信息,现在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牛蛙养殖技术1、集约养殖这种方式是用的最多的,集约养殖就是高密度化的养殖方法,既可以单独养殖牛蛙,也可以将牛蛙和鱼一起养殖,在选择养殖场地的时候蛙池的水深在一米左右最好,可以在蛙池里面放上一些水生植物,让其能够栖息在上面,可以种植一些荷叶在蛙池中,一般放养的密度为一公顷2000-3000只。
2、半开放式养蛙半开放式养蛙就是在大一点的水面投放幼蛙,饲料用天然的饵食为主,人工饲料为辅进行养殖。
3、流放养殖牛蛙投放到成千上万亩的水面上,这就是流放养殖,但是前提是这种睡眠应该有大量的天然饵料以及水生植物。
牛蛙养殖成本1、租赁费用因为牛蛙的本性很平静,温和,平时动作也不大,喜欢安静和潮湿的环境,所以我们养殖牛蛙首先就要选择一个安静又开阔的场所,这样才能保证牛蛙的生长环境,一般这样的场所租金花费大概在一千元一亩,总计两千元左右。
2、修剪费用牛蛙生长的地方需要荷叶等植物以及池子的费用,生态建林等都是资金,所以总计这部分要花的前在六千元左右。
3、牛蛙苗费一般一亩密养的话能够放养五百只牛蛙苗,2亩就要五百对苗。
一对算300元,种蛙的费用就要150000元。
4、人工成本费大型养殖人工工资这部分资金是不可少的,算一亩地雇两个人管理,一个人月薪三千元,那么人工支出就是一月一万二,一年十四万四千元。
5、饲料成本费牛蛙所食用的饲料为动物性饲料,而且在不同的阶段其饲料也不一样,比如在蝌蚪期间主要投食蛋黄粉为主,牛蛙比普通的蛙进食量要大,所以饲料成本也不少钱,算下来单亩饲料成本最低一万元。
6、杂七杂八费除了以上费用外就是一些器械设备的钱了,包括水电费、维修费以及病害疫苗防治等等费用,大约要花上六千。
牛蛙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牛蛙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用蛙类,由于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此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以下是关于牛蛙养殖的方法和技术。
一、筛选选种
为了获得健康、生长迅速的牛蛙,我们需要对种蛙进行筛选。
选
种时应选择外形健康、四肢活动灵活、身体饱满、吐泡正常的个体。
同时需要注意选择年龄适中、体型相近、性别组合合理的蛙种。
二、池塘建造及水质管理
牛蛙的养殖最好选用河流、溪涧等水源清澈、水流量大的自然水域,或是人工建造的长方形池塘。
池塘的长度、宽度可以根据养殖蛙
数量的多少来适当调整。
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池塘水并清除底泥。
同时,为确保水质安全,应该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避免垃圾、渣滓等杂物进入池塘,造成水质污染。
三、日常管理
养殖牛蛙要注意给蛙类设置足够的光照及供氧装备,同时注意保
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
牛蛙喜欢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生长,同时也需要适当加强蛙粮的营养成分,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为了避免疫病的发生,需要定期检查蛙类的健康状况。
发现生病、死亡的蛙类应立即进行隔离处理,同时需要对蛙舍、池塘、设备等进
行及时清洁消毒。
四、繁殖技术
在选好种蛙后,需要给予其足够的饲养期,等待其性成熟。
平均
来说,蛙的性成熟期在第二年春天。
在繁殖季节,我们需要为蛙类提
供适宜的水温和卵石等产卵基础设施。
蛙的交配和产卵也需要人工辅助。
以上是牛蛙养殖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需要养殖者认真掌握并实践。
牛蛙养殖技术方案一、牛蛙简介牛蛙是一种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水上鸭肉”、“天然绿色食品”。
牛蛙分布广泛,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
二、养殖环境1.水源牛蛙是水生动物,其生活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水质要求。
优良的水源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增加产量。
选择流动水,水质清澈、pH值6.5-8.0、含氧量在5-8mg/L的水源。
2.场地牛蛙养殖场宜选用海拔200米以下、日照时间比较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适宜的区域。
选用平地或略带坡度的土地,水源充足、水流缓慢,河道的宽阔度宜在5~8米。
3.饲养环境养殖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牛蛙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要掌握合理的养殖技术,保持环境稳定。
在牛蛙养殖水池周围播种鲜嫩的绿色植物,以增强蛙塘的养殖环境。
三、牛蛙养殖技术1.孵化牛蛙一般在春季繁殖,孵化期为3-5天。
在养殖场中,可以采取人工控制孵化的方法,将产卵的母蛙放到孵化盆中,控制水温在26-28℃,水深在5-10厘米的范围内,每天换水1-2次,通常在3-5天内孵化完成。
2.育苗牛蛙育苗期为20-30天。
育苗过程中,水质的控制非常重要。
保持水温在22-28℃,水深15-20厘米,每天换水1-2次。
育苗时要配以专用饲料,每天喂食2次,每次喂食量约为蛙苗体重的2%-3%。
3.培育牛蛙培育期为50-60天。
在此期间,要掌握好饲料的供应、水质的控制,确保牛蛙能够健康成长。
饲料一般采取质量好,种类多的营养饲料。
一般每天喂食1-2次,每次喂食量为牛蛙体重的2%-3%。
4.管理牛蛙的管理包括定期清理池塘、控制水质、防止疾病等方面。
每周清理蛙池1-2次,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清理牛蛙泥浆,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检查牛蛙的生长情况,对于生长状况不良的牛蛙及时进行调整。
四、总结综合来看,牛蛙养殖技术的成功与否,既有环境的因素,也有科学的养殖技术。
在牛蛙的养殖过程中,要确保水源的干净、场地的优良、养殖环境的良好。
牛蛙养殖技术牛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
牛蛙养殖是当今国内外新起的一种特种经济养殖业。
牛蛙是一种经济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两栖类动物,原产于北美洲,59年传入中国。
因其鸣声似牛叫故得其名。
它是一种大型食用蛙。
牛蛙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是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一、牛蛙的经济价值1、食用:a.肉质洁白细嫩;b.蛋白质高,脂肪含量低;c.营养丰富。
(优化营养结构,不但吃饱而且吃好)。
牛蛙被我国作为国宴之珍馐佳肴。
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问我国时,李先念主席在宴会上招待了九道菜,里根对其中用牛蛙烹制而成的“石鳞腿”赞不决口。
如今,牛蛙已列入我国许多宾馆,饭店的菜谱。
食用牛蛙在世界上并不稀奇。
世界上食用牛蛙起源法国。
后传入北美洲诸国。
现在国际市场上每年牛蛙的消费量达30万吨以上,每千克售价50美元左右。
我国86年始养,去年产300吨。
江苏、浙江、海南、上海、广东、山东是潜在市场。
牛蛙销往沿海宾馆30---60元/公斤。
2、药用:蛙肉性平、味甘,胆性寒。
治人体多种疾病,如治浮肿,治咽喉部糜烂等具有活血消积,消热解毒、补虚、止咳之功效。
3、皮草:牛蛙的皮质地坚厚、柔软、光滑,富有弹性,且具有绚丽多彩的花纹,可作钱包、手套等皮制品的上等原料。
蛙皮做的鞋400元一双。
蛙皮提炼加工成皮胶,供作珠宝、钻石等装饰品的粘合剂。
4、作饲料:用牛蛙的副产品(头、内脏)干燥做成混合饲料喂鸡,可增加产蛋率。
5、捕虫能手:牛蛙和其它蛙类一样,都以农业害虫为主食。
一只牛蛙一年平均能捕食一万多只害虫。
一只蝌蚪一天最多吃掉100多只孑孓。
利用牛蛙治虫,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有害昆虫和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能大大减少农药的用量。
6、航天用:蛙油用于航天航空业。
二、牛蛙养殖的展望1、前景广阔:a易养;b繁殖快;c生长快;d食性杂易解决;e适应性强2、关键:a防止水域污染;b建立防逃措施;c饲料要充足;d防止敌害侵袭;e做好病害防治。
第二章生物特征和习性一、外部形态牛蛙的成体分为头、躯干及四肢3部分。
无颈及尾。
全身皮肤裸露,光滑湿润,具粘液。
1、头部:头部亮而扁平,唇薄(青蛙尖而唇厚)。
头部分:口、鼻、眼、鼓膜、声囊等器官。
2、躯干部:鼓膜之后,泄殖腔孔之前为躯干部。
3、四肢:躯干部着生四肢。
前肢较短小,成年雄牛蛙拇指内侧有发达的“婚瘤”,具四指。
后肢长,比前肢粗壮有力,有五趾。
趾间有蹼,适于水中游泳。
二、生活习性1、两栖性喜栖于江河、池塘、沼泽及岸边草丛。
2、群居性3、变态性4、互相残杀性5、变温性6、冬眠7、体色可变性:皮肤颜色可随温度、光照和所生活环境色调变化而变化。
一般有两种基色:一是黑褐色;一是绿色。
冬季和早春是浓褐色,春末为鲜绿色,秋季为淡褐色。
幼蛙是绿色。
8、鸣叫:牛蛙鸣叫的声音酷似黄牛。
繁殖季节到来,变鸣叫。
9、再生:牛蛙身体部分损伤,脱落或截除后,能重新生长出来。
10、寿命:牛蛙寿命较长,正常能活到16年。
三、影响牛蛙生态的主要因素1、温度:10℃--35℃,35℃---36℃急剧跳跃挣扎,37---39℃身体失去平衡,很快死亡。
2、湿度:蝌蚪离不开水。
3、盐度:不能超过1%。
4、溶氧:3mg/L 以上。
5、饵料:要充足。
第三章牛蛙的养殖技术一、牛蛙的繁殖牛蛙为雌雄异体,繁殖时,成熟个体下水“抢对”,雌性排卵、雄性排精在水中结合,进行体外受精,是典型的蛙类繁殖代表。
(一)性成熟年龄牛蛙性腺发育,从孵出蝌蚪到性成熟,一般约需8—9个月。
从体重上选择,雌蛙约在350g 以上,雄蛙在300g以上。
但实际上,牛蛙性成熟也因温度、饵料、养殖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区别。
(二)雌雄鉴别?(三)雌雄比例:2:3,1:1(四)放养密度:5对/10㎡(五)产卵地 s=10—20㎡,H=1.2m 防出墙,防出网,1m左右,要有一半水面一半陆地,水陆要种植一些草本植物。
(六)产卵习性:1、发情行为:性成熟的雌雄牛蛙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等)的影响下,都有明显的发情行为。
雄性发情的最初行为是不断鸣叫,召唤雌蛙,平均每小时叫声在100次以上,并有追逐行为。
抓住雌蛙,手指轻触其颌下胸部,左右前肢会迅速合拢抱住。
可见到前肢第一肢基部内侧的婚姻瘤格外明显,并呈肉红色。
发情的雌蛙不吃食物,向雄蛙的鸣声处跳去,有时发出“咔咔”应和,表明雌蛙有求偶要求,也只有到这个时刻,雌蛙才让雄蛙跳到背上抱对。
2、抱对:发情达到高潮时,雌雄抱对,一般在下半夜进行,抱对时间一般长达1—2天。
3、产卵、受精:牛蛙繁殖季节在4— 9月,随地域不同而有早迟。
产卵的外部条件要求不高,关键是温度,只要水温达20—30℃,不论是池塘、河沟,均能顺产。
理想环境要求安静、背风、行人稀少,岸边有水草。
抱对行为接近尾声时,雌蛙受异体刺激,经感觉器官传到中枢神经,再抵达脑垂体,促使脑垂体分泌激素。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雌蛙用力后瞪,腹部借助呼吸和雄蛙搂抱引起收缩,将卵产出体外。
同时雄蛙排出精液,进行体外受精。
排卵时间一次10—20分钟。
一般个体产卵量2-3万粒,最多达5万粒。
牛蛙的卵为圆形,上下分为两极,动物极为黑色,植物性为灰白色。
刚产出的卵有的动物极在上,有的植物极在上,故刚产的卵黑白相间。
麻麻点点。
产卵后约30—60分钟,动物极全部朝上,叫卵的自动转位。
如2小时之后还有白色的植物极在上的卵,则为未受精卵。
据此可以计算牛蛙产卵后的受精率,一般受精率都在90%以上。
产卵不受精的原因较多,主要是:a雌雄比例失调,正常雌雄比例是1:1,受精率在90%以上,2:1时受精率为75—80%,3:1时则只有40—50%,雄性过多或过少都有影响。
b雄蛙年龄过大,衰弱老残之故。
实践表明,二龄种蛙受精率最高,经产3—4胎的种蛙受精率较低。
C水温过低,水质不净。
D水面过于宽大,产卵地方不适宜。
提高受精率的途径也有许多,采取人工受精是行之有效的捷径,受精率可达90—95%。
(四)繁殖力牛蛙的繁殖力在蛙类中是最大的。
一龄牛蛙,个体绝对怀卵量为1.5万粒左右,以后随年龄、体长、体重的增加而相应提高。
在一定范围内呈线形的相关关系。
如图所示,刚达性成熟的一龄蛙,虽然在体重上接近二龄蛙,但怀卵量却抵不上二龄蛙的一半。
绝对怀卵量的多少,除了与年龄体重有关外,还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营养良好发育正常的雌蛙要好些。
因此,获得较大的发繁殖力,必须注重种蛙的净化培育。
(五)产卵类型牛蛙是一年多次产卵型,每年自然产卵3—5次。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能将温度控制在25—30一龄℃,则终年都能产卵。
(六)采捞卵块产卵季节,夜间牛蛙鸣叫不停,此时要注意,每天早上天亮时要巡池一周,脚步要轻,行动要缓慢,以免惊动牛蛙产卵。
同时留心观察池边是否有卵块和正在产卵的牛蛙。
如牛蛙正在产卵切不可惊动,在牛蛙产卵和卵块周围作好标记。
等产完卵后,再根据标记采捞卵块。
采捞卵块时,人要站在水中,用剪刀将卵块周围和卵块下面与卵块相连的杂草剪断,然后用脸盆从卵块旁边轻轻地插入卵块下面水中,将卵块搬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
发现卵块后要及时采捞,一般产卵后30分钟既应采捞,否则,种蛙及鱼类等动物活动可能冲散卵块或吞食蛙卵。
再者,因时间过长,胶膜软化,卵粒就会沉入池底,降低孵化率。
(七)孵化设备及孵化前的准备牛蛙的孵化设备简单,大小随孵卵数量多少而定,瓷盆、水缸、木盆、鱼苗网箱。
规格120cm×80cm×40cm。
40目的尼龙网,用木框架固定。
用水泥池孵化,在卵下池前,将池子清洗干净,不让泥沙沉积,然后灌入30cm的新鲜水,用洗去泥沙的水花生等杂草均匀地在水面上薄薄地摊一层,其作用是支撑卵块,防止下沉。
池上方有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和水温骤变。
每平方米放受精卵6000左右(约一窝)。
(八)孵化的环境条件牛蛙卵的孵化要求一定的环境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能提高蝌蚪的孵化率,否则孵化率降低。
a水温:适宜水温是25---30℃,不得地狱16℃或高于34℃。
19--27℃,3—4天孵化蝌蚪,25--30℃,2天半孵化蝌蚪。
bPH=6—8.6之间。
C含氧量=3mg/L 以上。
牛蛙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CCTV7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正版VCD光盘——牛蛙养殖技术》本片介绍:1、怎样识别和饲养美国牛蛙;2、养牛蛙《中国林蛙、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介绍:1、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2、林蛙养殖新技术;3、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4、丁曼春生态养蛙模式;5、巧养黄粉虫。
《农业出版社正版VCD光盘——怎样办好一个养蛙场》养蛙场建设与养蛙池建造、蛙的生物学特性与饲养特点、蛙的营养与饲料、蛙的引种和捕捞、种蛙的选择与培育、蛙的繁殖与孵化、蝌蚪的饲养管理、幼蛙的饲养管理、成蛙的饲养管理、蛙的病害与防治技术。
《农业养殖技术正版光盘——美国牛蛙饲养技术》通过详细的事例将牛蛙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特种养殖品的特点、饲养方法等注意事项,做了很详细的解说。
此外,本片还对深受人们欢迎的,深具市场价值的牛蛙的养殖新技术做了什么周全的介绍,相信你看后,定会对你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01 美国牛蛙的生长习性02 养殖场的建设03 人工繁殖技术04 商品蛙的饲养管理05 疾病防治。
《正版图书——怎样办好家庭牛蛙养殖场》图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牛蛙的优良品种、生物学特性、营养与饲料、养殖场的基本条件、繁殖、蝌蚪的培育、幼蛙和成蛙不同模式的培育方法、运输与采收、疾病的防治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实用技术。
目录一、怎样选择牛蛙的优良品种(一)引进种类(二)科学引种二、牛蛙的生物学特性(一)牛蛙的外部形态特征(二)生活习性(三)摄食特性(四)繁殖特性(五)牛蛙的生长(六)牛蛙的变态三、牛蛙的营养与饲料(一)牛蛙的营养需要(二)蝌蚪饵料的种类(三)牛蛙的饵料种类(四)牛蛙食性驯化的方法(五)蝌蚪活饵料的培养(六)蝌蚪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七)牛蛙人工配合饵料的配制四、牛蛙养殖的基本条件(一)牛蛙养殖场的环境要求(二)牛蛙养殖场的水质要求(三)牛蛙养殖场的水源五、怎样做好牛蛙的繁殖(一)种蛙池、产卵池和孵化池的建造(二)亲蛙的识别和选择(三)亲蛙的饲养管理(四)自然繁殖(五)人工繁殖(六)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七)采卵(八)孵化(九)提高牛蛙繁殖力的技术措施(十)产卵总数的估计方法(十一)蝌蚪的发育与变态六、怎样做好蝌蚪的培育(一)蝌蚪池的建设(二)放养蝌蚪前的准备工作(三)蝌蚪的放养(四)投饵(五)水质管理(六)蝌蚪的生长发育和变态(七)做好蝌蚪越冬管理工作七、怎样培育商品蛙(一)土池养蛙(二)水泥池养蛙(三)稻田养蛙(四)网箱养蛙技术(五)牛蛙的综合生态养殖技术八、牛蛙的运输及采收(一)蝌蚪的运输(二)幼蛙的运输(三)成蛙的运输(四)牛蛙的采收(五)牛蛙采收标准九、牛蛙养殖场疾病防治要点(一)蛙类的致病因素(二)主要防病措施(三)蝌蚪的疾病及其防治(四)幼、成蛙的病害及防治(五)蛙场常备药物及使用方法(六)禁用药物及其危害十、家庭牛蛙养殖场的经营管理(一)经营决策(二)投资准备(三)成本效益核算成功实例牛蛙养殖技术套装:《牛蛙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美国牛蛙人工养殖技术》+《怎样办好一个养蛙场》+《农业养殖技术正版光盘——美国牛蛙饲养技术》+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黄粉虫养殖技术》+《正版图书——怎样办好家庭牛蛙养殖场》=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