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别码使用方法

识别码使用方法

识别码使用方法
识别码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先考虑该汉字的最后一笔(末笔),从而确定要加的识别码所在的区(横、竖、撇、捺、折),再考虑该汉字的结构(左右,上下,杂合),从而确定所加识别码所在区的位(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如:香(字根编码TJ)。但正常情况下出来的是“得”字。为了打出“香”,就需要加识别码。

由于“香”字末笔为“一”(横),所以首先可以确定它的识别码在横区中找。

其次由于“香”字的结构为“上下型”,所以可以确定识别码应该是横区的第二个键(F)。

所以“香”字完整的编码为:TJF。

加识别码的原则

1,只有小于四个字根的单字才需要加识别码。也即成字根字(先打它所在的键,再按书写顺序打它的第一笔、第二笔和最后一笔)、键名字(连续击它所在的键四下),都不需要加识别码,或者一个汉字如果拆出了四

个以上的字根,如“我”(丿,扌,乙,丶,丿)、“寒”(宀、二,刂、一,八,丶丶),就不再需要加识别码。

2,单笔划(一,丨,丿,丶,乙)与其它字根相交、相连时都应该把该字看成是杂合结构。

如:“乏”,拆分字根为:丿、之,但由于单笔划“丿”与“之”字相连,所以它必须看成是杂合结构,从而确定识别码为“I"

再如:”乡“,拆分字根为:纟(须去掉最后一提)、丿,但由于单笔划“丿”与“纟”相连,也必须看成是杂合结构,从而确定它的识别码为“E”

又如:“君”,拆分字根为:彐,丿,口,但由于单笔划“丿”与“彐”相交,所以“君”也必须看成是杂合结构,从而确定其识别码为“D”

但如果单笔划与字根即不相连也不相交,就必须正常看待。

如:“旦”,上下结构,“旧”,左右结构。

3,字根与字根相连,是上下结构;字根与字根相交,杂合结构。

如:“看、着”,上下结构,而“击、出、里”为杂合结构。

4,带“辶、廴、囗”等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汉字,它们的末笔必须取被包围结构的最后一笔,而不是这些偏傍的末笔。此举是为了提高识别码的效率,减少重码率。

如:连(LPK)、圆(LKMI)

5,“九、匕、刀、力”四个汉字,在参与识别时,其末笔统一规定为“乙”(折)。

旋转编码器原理及其应用

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常用编码器的原理、分类以及其应用的注意事项,并以德国P+F公司的编码器产品为参照,重点介绍了增量型编码器和绝对值型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其中绝对值型编码器中以格雷码为主作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编码器增量型绝对值格雷码 一、前言 在自动化领域,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检测角度、速度、长度、位移和加速度的传感器。依靠轴杆、齿轮、测量轮或绳缆的控制,线性的移动能被检测。编码器也把实际的机械参数值转换成电气信号,这些电气信号可以被计数器、转速表、PLC和工业PC处理。 二、功能原理 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圆盘被分成透明和非透明的区域,如果一个光源固定在圆盘的一侧,光敏元件固定在另一侧,旋转的移动没有接触就可获得。如果一束光打在透明的区域,接收器接收到,产生脉冲,当光束被 黑色区域隔断式,不产生脉冲。发光二极管 通常用作光源,发光范围在红外线范围内, 光敏二极管或光敏晶体管作为接收器。(见 右图) 如果按照此原理没有其它功能加入的 话,仅能推论出圆盘在转动,旋转的感应或 绝对值位置不能被确定。 编码器根据它们的功能原理和机械形式 和安装系统有不同的区别。 1、功能原理 1.1增量型旋转编码器 轴的每圈转动,增量型编码器提供一定数量的脉冲,周期性的测量或者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可以用来测量移动的速度。如果在一个参考点后面脉冲数被累加,计算值就代表了转动角度或行程的参数。双通道编码器输出脉冲之间相差900。能使接收脉冲的电子设备接收轴的旋转感应信号,因此可用来实现双向的定位控制。另外,三通道增量型编码器每一圈产生一个称之为零位信号的脉冲。 旋转增量型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计算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这样,当停电后,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计算并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只有错误的产生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 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参考点,编码器每经过参考点,将参考位置修正进计数设备的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的。为此,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等方法。 这样的方法对有些工控项目比较麻烦,甚至不允许开机找零(开机后就要知道准确位置),于是就有了绝对编码器的出现。 1.2绝对值旋转编码器 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光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n位绝对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光电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特别是在定位控制应用中,绝对值编码器减轻了电子接收设备的计算任务,从而省去了复杂的和昂贵

编码器使用与设置要点

从增量值编码器到绝对值编码器 旋转增量值编码器以转动时输出脉冲,通过计数设备来计算其位置,当编码器不动或停电时,依靠计数设备的内部记忆来记住位置。这样,当停电后,编码器不能有任何的移动,当来电工作时,编码器输出脉冲过程中,也不能有干扰而丢失脉冲,不然,计数设备计算并记忆的零点就会偏移,而且这种偏移的量是无从知道的,只有错误的生产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 解决的方法是增加参考点,编码器每经过参考点,将参考位置修正进计数设备的记忆位置。在参考点以前,是不能保证位置的准确性的。为此,在工控中就有每次操作先找参考点,开机找零等方法。 这样的方法对有些工控项目比较麻烦,甚至不允许开机找零(开机后就要知道准确位置),于是就有了绝对编码器的出现。 绝对编码器光码盘上有许多道光通道刻线,每道刻线依次以2线、4线、8线、16线。。。。。。编排,这样,在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通过读取每道刻线的通、暗,获得一组从2的零次方到2的n-1次方的唯一的2进制编码(格雷码),这就称为n位绝对编码器。这样的编码器是由光电码盘的机械位置决定的,它不受停电、干扰的影响。 绝对编码器由机械位置决定的每个位置是唯一的,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而且不用一直计数,什么时候需要知道位置,什么时候就去读取它的位置。这样,编码器的抗干扰特性、数据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从单圈绝对值编码器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旋转单圈绝对值编码器,以转动中测量光电码盘各道刻线,以获取唯一的编码,当转动超过360度时,编码又回到原点,这样就不符合绝对编码唯一的原则,这样的编码只能用于旋转范围360度以内的测量,称为单圈绝对值编码器。 如果要测量旋转超过360度范围,就要用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编码器生产厂家运用钟表齿轮机械的原理,当中心码盘旋转时,通过齿轮传动另一组码盘(或多组齿轮,多组码盘),在单圈编码的基础上再增加圈数的编码,以扩大编码器的测量范围,这样的绝对编码器就称为多圈式绝对编码器,它同样是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每个位置编码唯一不重复,而无需记忆。

四种方法助你激活使用Office 2010

教你激活使用Office 2010 绝对可用 写在前面:其实我也算越界了,我的本本是V470A,发到这里给小Y的朋友共享下。 因为内容比较多,大家先不要跟贴啊,我没有编辑权限的。一楼: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0(专业增强版)MSDN原版下载 二楼:Office 2010 Professional Plus 2010 VOL(大客户版)+破解工具下载 三楼:Office 2010 Professional Plus 2010 VOL(大客户版)激活方法。 本文介绍四种激活方法,但是针对两种Office 2010版本 1.系统自带的Office 2010 这个…我电脑买回来当天就被我 重装了系统,也就没试过,理论上来说可用。本文介绍第一个就是MSDN: 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0(专业增强版) 2.Office 2010 Professional Plus 2010 VOL(大客户版),VOL 版本安装时不需要输入激活码,安装完之后再激活。 这里说下,VOL版跟系统自带的除了版本不一样外,内核功能是一样的,VOL版是微软发布的大客户版。我们公司300多台电脑全部是按这种方法安装的。保证100%可用,只需半年手动激活一次,非常简单。这里都先用神KEY尝试激活,

不成功再用其它方法。 第一、二种方法针对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0 注意必须是MSDN官方原版,其它激活不成功概不负责: 一、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0(专业增强版)官方原版下载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0 (x86) – (offic 2010专业增强版中文简体32位) 官方验证SHA1值,如图: 下载地址1:点击下载(右键迅雷下载) 下载地址2:点击进入——————————————————————————————————————– Office Professional Plus 2010 (x64) – (office 2010专业增强版中文简体64位)

旋转编码器详解

增量式编码器的A.B.Z 编码器A、B、Z相及其关系

TTL编码器A相,B相信号,Z相信号,U相信号,V相信号,W相信号,分别有什么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编码器只有A相、B相、Z相信号的概念。 所谓U相、V相、W相是指的电机的主电源的三相交流供电,与编码器没有任何关系。“A相、B相、Z相”与“U相、V相、W相”是完全没有什么关系的两种概念,前者是编码器的通道输出信号;后者是交流电机的三 相主回路供电。 而编码器的A相、B相、Z相信号中,A、B两个通道的信号一般是正交(即互差90°)脉冲信号;而Z相是零脉冲信号。详细来说,就是——一般编码器输出信号除A、B两相(A、B两通道的信号序列相位差为90度)外,每转一圈还输出一个零位脉冲Z。 当主轴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输出脉冲A通道信号位于B通道之前;当主轴逆时针旋转时,A通道信号则位于B通道之后。从而由此判断主轴是正转还是反转。 另外,编码器每旋转一周发一个脉冲,称之为零位脉冲或标识脉冲(即Z相信号),零位脉冲用于决定零位置或标识位置。要准确测量零位脉冲,不论旋转方向,零位脉冲均被作为两个通道的高位组合输出。由于通道之间的相位差的存在,零位脉冲仅为脉冲长度的一半。 带U、V、W相的编码器,应该是伺服电机编码器 A、B相是两列脉冲,或正弦波、或方波,两者的相位相差90度,因此既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测量电机的旋转方向Z相是参考脉冲,每转一圈输出一个脉冲,脉冲宽度往往只占1/4周期,其作用是编码器自我校正用的,使得编码器在断电或丢失脉冲的 时候也能正常使用。 ABZ是编码器的位置信号,UVW是电机的磁极信号,一般用于同步电机; AB对于TTL/HTL编码器来说,AB相根据编码器的细分度不同,每圈有很多个,但Z相每圈只有一个; UVW磁极信号之间相位差是120度,随着编码器的角度转动而转动,与ABZ 之间可以说没有直接关系。 /#############################################################

JToolpad代码生成工具使用说明文档

JToolpad代码生成工具使用说明文档 本文档是使大家能正确使用JToolpad工具,从而缩短开发时间,简化开发流程,生成规范且正确的代码。 1.打开JToolpad 如果本机有此工具则在开始菜单->所有程序中打开即可,若本机没有此程序,则可在局域网内找到,http://192.168.60.21/jtoolpad/ 点击链接即可打开工具。主界面如下:

打开已经编译好的pdm文件,即可导入数据结构

3配置属性 选择菜单中的模型选项,打开属性即可弹出如下对话框 1.应用代码:暂时无具体意义 2.Sysframework基本包名:是工具包的存放路径,随项目变化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3.应用基准包名:是具体的应用包的名称,比如上面的这个包platfrom下就会是具体的dto, web,service等 4.Java源代码目录:是具体的Java代码存放位置,此相必须指向component文件夹,在 component文件夹下就是相应的应用基准包名目录,如:component\com\ chinainsurance\application\platform\..... 5.Web应用根目录:是具体的web发布页面的存放位置,此项必须指向webapps文件夹, 在此文件夹下是具体的web发布路径。 配置好以上路径后确定即可。 注意:此项路径必须指向实际开发路径不能指向临时文件夹或备份文件夹。应为部分代码的生成是基于某些已经存在的文件而生成的,这点切记! 4生成代码方法 生成代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选择所需要的一个或多个表生成部分文件:方法是打开Tables的下来菜单,选中需要的一个或多个,在选中的这些表上点击右键,选择要生成的部分即可。

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工作原理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内部两个光敏接受管转化其角度码盘的时序和相位关系,得到其角度码盘角度位移量增加(正方向)或减少(负方向)。在接合数字电路特别是单片机后,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在角度测量和角速度测量较绝对式旋转编码器更具有廉价和简易的优势。 下面对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内部工作原理(附图) A,B两点对应两个光敏接受管,A,B两点间距为 S2 ,角度码盘的光栅间距分别为S0和S1。 当角度码盘以某个速度匀速转动时,那么可知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相同,同理角度码盘以其他的速度匀速转动时,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仍相同。如果角度码盘做变速运动,把它看成为多个运动周期(在下面定义)的组合,那么每个运动周期中输出波形图中的S0:S1:S2比值与实际图的S0:S1:S2比值仍相同。 通过输出波形图可知每个运动周期的时序为 A B 1 1 0 1 0 0 1 0 A B 1 1 1 0 0 0 0 1 我们把当前的A,B输出值保存起来,与下一个A,B输出值做比较,就可以轻易的得出角度码盘的运动方向, 如果光栅格S0等于S1时,也就是S0和S1弧度夹角相同,且S2等于S0的1/2,那么可得到此次角度码盘运动位移角度为S0弧度夹角的1/2,除以所消毫的时间,就得到此次角度码盘运动位移角速度。

S0等于S1时,且S2等于S0的1/2时,1/4个运动周期就可以得到运动方向位和位移角度,如果S0不等于S1,S2不等于S0的1/2,那么要1个运动周期才可以得到运动方向位和位移角度了。 旋转编码器只有增量型和绝对值型两种吗?这两种旋转编码器如何区分?工作原理有何不同? 只有增量型和绝对型 增量型只是测角位移(间接为角速度)增量,以前一时刻为基点.而绝对型测从开始工作后角位移量. 增量型测小角度准,大角度有累积误差 绝对型测小角度相对不准,但大角度无累积误差 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装置。它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技术参数主要有每转脉冲数(几十个到几千个都有),和供电电压等。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组脉冲,而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组相位差90度的脉冲,通过这两组脉冲不仅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判断旋转的方向。 编码器的原理: 编码器的原理与应用 编码器是一种将角位移转换成一连串电数字脉冲的旋转式传感器,这些脉冲能用来控制角位移,如果编码器与齿条或螺旋杆结合在一起,也可于控制直线位移。 编码器中角位移的转换采用了光电扫描原理。读数系统是基于径向分度盘的旋转,该分度盘是由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的。此系统全部用一个红外光源垂直照射,这样光就把盘子和图像投射到接收器表面上,该接收器覆盖着一层光栅,称为准直仪,它具有和光盘相同的窗口。接收器的工作是感受光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然后将光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变化。 增量型编码器 增量型编码器一般给出两种方波,它们的相位差90度,通常称为通道A和通道B。只有一个通道的读数给出与转速有关的信息,与此同时,通过所取得的第二通道信号与第一通道信号进行顺序对比的基础上,得到旋转方向的信号。还有一个可利用的信号称为Z通道或零通道,该通道给出编码器轴的绝对零位。此信号是一个方波,其相位与A通道在同一中心线上,宽度与A通道相同。 增量型编码器精度取决于机械和电气的因素,这些因素有:光栅分度误差、光盘偏心、轴承偏心、电子读数装置引入的误差以及光学部分的不精确性,误差存在于任何编码器中。 编码器如以信号原理来分,有增量型编码器,绝对型编码器。增量型编码器(旋转型) 工作原理: 由一个中心有轴的光电码盘,其上有环形通、暗的刻线,有光电发射和接收器件读取,获得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 ,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 编码器码盘的材料有玻璃、金属、塑料,玻璃码盘是在玻璃上沉积很薄的刻线,其热稳定性好,精度高,金属码盘直接以通和不通刻线,不易碎,但由于金属有一定的厚度,精度就有限制,其热稳定性就要比玻璃的差一个数量级,塑料码盘是经济型的,其成本低,但精度、热稳定性、寿命均要差一些。

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

旋转编码器的原理及应用 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的装置。它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技术参数主要有每转脉冲数(几十个到几千个都有),和供电电压等。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组脉冲,而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组相位差90度的脉冲,通过这两组脉冲不仅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判断旋转的方向。 什么是光电编码器? 工作原理:当光电编码器的轴转动时A、B两根线都产生脉冲输出,A、B两相脉冲相差90度相位角,由此可测出光电编码器转动方向与电机转速。如果A相脉冲比B相脉冲超前则光电编码器为正转,否则为反转.Z 线为零脉冲线,光电编码器每转一圈产生一个脉冲.主要用作计数。A线用来测量脉冲个数,B线与A线配合可测量出转动方向. N为电机转速Δn=ND测-ND理 例如:我们车的速度为1.5m/s,轮子的直径220mm,C=D*Pi,电机控制在21.7转/秒,根据伺服系统的指标, 设电机转速为1500转/分,故可求得当ND=21.7*60=130转/分时,光码盘每秒钟输出的脉冲数为: PD=130×600/60=1300个脉冲 当测出的脉冲个数与计算出的标准值有偏差时,可根据电压与脉冲 个数的对应关系计算出输出给伺服系统的增量电压△U,经过D/A转换,再计算出增量脉冲个数,等下减去。 当运行时间越长路线越长,离我们预制的路线偏离就多了。这时系统起动位置环,通过不断测量光电编码器每秒钟输出的脉冲个数,并与标准值PD(理想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增量△P并将之转换成对应的D/A 输出数字量,通过控制器减少输个电机的脉冲个数,在原来输出电压的基础上减去增量,迫使电机转速降下来,当测出的△P近似为零时停止调节,这样可将电机转速始终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微博抽奖平台使用指南

微博抽奖平台使用指南 一、前言 微博抽奖平台是微博官方唯一的抽奖工具,现已对所有微博用户开放。 目前微博抽奖平台支持的功能有: ①单条微博支持多次开奖(最多支持100次,每天最多支持20次),每次最多抽取三个奖项(即一二三等奖),每个奖项每次最多可抽取100个中奖用户; ②抽奖方式支持:转发抽奖、评论抽奖、点赞抽奖(每次只能选一种,不可同时选中); ③抽奖筛选条件支持:关注、@ 好友、关键字筛选、同时关注他人; ④支持定时抽奖; ⑤活动奖品支持实物奖品、虚拟卡券(优惠券、游戏码等)、现金、微博会员四种类型; ⑥支持手机端、PC端抽奖; ⑦抽奖过程支持智能过滤机器用户,抽奖结果支持系统自动公示并自动下发中奖私信给中奖用户,中奖用户收货信息支持一键导出,全程保证公平公正。备注:转发抽奖平台为第三方抽奖工具,并非微博官方抽奖工具,请大家注意。 二、有奖活动总流程

一个完整的有奖活动(这里特指通过微博抽奖平台发起的活动)包括【发布活动】、【活动备案】、【活动抽奖】、【活动发奖】四个步骤,下面将一一介绍。 有奖活动完整流程 1.1 如何发布有奖活动 直接发布一条带有【活动规则】、【活动奖品】、【抽奖时间】的微博并@微博抽奖平台即可。 发布活动案例 1.2 活动规则设置要求

目前@微博抽奖平台支持的活动规则有:关注、转发微博,评论微博、点赞微博、@好友(最多3位)、关键词、同时关注其他账号(最多支持1人)。活动规则的设定与用户的抽奖权限相关,只有开通了高级抽奖权限的用户在发起活动时才可设置对应权限的活动规则。(例:只有开通9800服务包的用户才能发起同时关注他人的活动,未开通的用户不得发起) 相关权限列表如 服务包权限说明 详细高级权限说明请参考: 蓝V用户: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213797540.html,/ttarticle/p/show?id=2309404454181955043474 橙V、未认证用户: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213797540.html,/ttarticle/p/show?id=2309404454189378961853 1.3 抽奖时间设置要求 单个抽奖活动,活动周期最长为30天,故抽奖时间最长只能设置30天。

案例五旋转编码器的安装与应用

案例五旋转编码器的安装与应用 1.项目训练目的 掌握旋转编码器的安装与使用方法。 2.项目训练设备 旋转编码器及相应耦合器一套。 3.项目训练内容 先熟悉旋转编码器的使用说明书。 (1)旋转编码的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①安装步骤: 第一步:把耦合器穿到轴上。不要用螺钉固定耦合器和轴。 第二步:固定旋转编码器。编码器的轴与耦合器连接时,插入量不能超过下列值。 E69-C04B型耦合器,插入量 5.2mm;E69-C06B型耦合器,插人量 5.5mm;E69-Cl0B型耦合器,插入量7.lmm。 第三步:固定耦合器。紧固力矩不能超过下列值。E69-C04B型耦合器,紧固力矩2.0kfg?cm;E69-C06B型耦合器,紧固力矩 2.5kgf?cm;E69B-Cl0B型耦合器,紧固力矩4.5kfg?cm。 第四步:连接电源输出线。配线时必须关断电源。 第五步:检查电源投入使用。 ②注意事项: 采用标准耦合器时,应在允许值内安装。如图5-1所示。 图5-1 标准耦合器安装 连接带及齿轮结合时,先用别的轴承支住,再将旋转编码器和耦合器结合起来。如图 5-2所示。 图5-2 旋转编码器安装 齿轮连接时,注意勿使轴受到过大荷重。 用螺钉紧固旋转编码器时,应用5kfg?cm左右的紧固力矩。 固定本体进行配线时,不要用大于3kg的力量拉线。 可逆旋转使用时,应注意本体的安装方向和加减法方向。 把设置的装置原点和编码器的Z相对准时,必须边确定Z相输出边安装耦合器。 使用时勿使本体上粘水滴和油污。如浸入内部会产生故障。 (2)配线及连接

①配线应在电源0FF状态下进行。电源接通时,若输出线接触电源线,则有时会损坏输出回路。 ②若配线错误,则有时会损坏内部回路,所以配线时应充分注意电源的极性等。 ③若和高压线、动力线并行配线,则有时会受到感应造成误动作或损坏。 ④延长电线时,应在10m以下。还由于电线的分布容量,波形的上升、下降时间会延长,所以有问题时,应采用施密特回路等对波形进行整形。 还有为了避免感应噪声等,也要尽量用最短距离配线。集成电路输人时,要特别注意。 ⑤电线延长时,因导体电阻及线间电容的影响。波形的上升、下降时间变长,容易产 生信号间的干扰(串音),因此应使用电阻小、线间电容低的电线(双绞线、屏蔽线)。

架位号编码解析工具使用说明书

馆藏架位号批量更新工具V1.0 使用说明书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目录 一、软件介绍 (1) 1、软件简介 (1) 2、运行环境 (1) 二、软件配置 (1) 此程序运行时需要访问数据库,因此需要首先正确配置数据库连接才能正常使用。 (1) 1、数据库连接配置 (1) 2、规则表维护 (2) 3、字典表维护 (2) 三、功能说明 (2) 1、导入数据 (2) 2、数据清空 (3) 3、更新至妙思数据库 (3) 4、导出文件 (4) 5、规则维护 (4) 6、字典维护 (5) 7、日志记录 (6) 四、常见问题 (6) 1、如何手工修改,或录入规范有效的导入文档 (6) 2、如何替换文本文档中的制表符 (6)

一、软件介绍 1、软件简介 随着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使得图书馆馆藏图书的物理位置的揭示成为可能,本软件通过于图书盘点仪器输出的文本文件进行批量处理,获取某复本的条形码及对应的物理架位信息,通过本软件更新至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的馆藏库,这样读者在WWW检索系统就能检索到该复本的实际物理位置的架位号信息。 2、运行环境 本程序基于.Net Framework4.0开发,运行在Windows XP及更高版本的操作系统。作为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的一部分,需要连接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数据库配合使用。 二、软件配置 此程序运行时需要访问数据库,因此需要首先正确配置数据库连接才能正常使用。 1、数据库连接配置 1)在程序目录下使用记事本打开“BookShelfCode.exe.config”文件显示如下: 解释: ●Data Source=192.168.0.48; //数据库地址 ●Initial Catalog=顺德学院; //数据库名称 ●User ID=sa; //登录用户名 ●Password=1//登录密码

旋转编码器在S7-200的应用

运行工作方式,机器大概情况, 机器共18个工位,每个工位为一个机器过程,一个工件为5米(误差1CM)要求用2000线的轴式旋转编码器通过PLC协调控制完成每个工件。 每个工位都有一个人,1个绿启动按钮。一个绿灯,1个红色急停按钮,1个红灯。当1号工人按1号启动按钮后1号指示灯亮,2号工人按2号启动按钮后2号指示灯亮,直到第18个工人都按启动按钮后18灯全亮,机器开始运转,自动运转到5米后停止。绿灯全灭(记米自动复位)等待18个工人下一次继续给18个运行信号后运行。(红色按钮为紧急停车按钮:当工件工作到一半时紧急停车,手动不复位情况下,8个工人动启动后机器可继续当前的米数运转。手动复位则重新开始) 当18个工人无论哪个工人按红色按钮时机器立即停机(此时红色指示灯全亮,红色按钮释放后指示灯全灭)机器再次启动需18个工人都给启动信号才能运行。18个红色按钮共用PLC一个点。如果点富裕的话18个红按钮分为3组,一组6个共用一个点,用3个点实现这个功能。变频器运行过程,当给变频器运行信号时变频器缓慢启动逐渐加速到高速,指定记米到达时变频器缓慢减速到低速运行,记米到达后变频器立即停止刹车,18个工位如果少几个工位的把那几个工位短接,要不影响工作。

程序分为3部分,主程序,指示灯输出,初始化。初始化中有两个中断程序,分别为当前值=设定值时中断以及复位时产生的中断。高速计数器HDEF的通道是HSC0,意思为编码器的A、B相接I0.0、I0.1,复位接在I0.2。事件号是10,意思是选择A/B正交计数器。中断ATCH的事件号12代表当前值=设定值时中断。事件号28代表HSC0当I0.2高电平时产生中断。 主程序:

旋转编码器定位使用说明

充注小车、运载小车定位使用说明 定位原理: 旋转编码器定位与老式的旋转变压器一样,实际上是一个计数器。我们目前使用的OMRON旋转编码器每旋转一周,能精确地发出1024脉冲,PLC依据旋转编码器发出的脉冲进行计数,再乖以固定机械变比与旋转半径的系数,就可以得出脉冲与实际行走距离的线性对应关系。 PLC利用高速计数模块QD62D读取旋转编码器的值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将脉冲数值转换成实际的距离值如mm。 目前我们设备都是利用旋转编码器的原始值进行处理的,所有触模屏上的距离值均为脉冲值而非实际距离值,这样在处理数据时比较方便直观。 根据这一对应关系利用普通变频器控制一般的三相鼠笼电机就能实现精度在1毫米左右定位系统,可以在许多定位要求不高的控制领域使用。 使用方法: 依据上述原理,定位系统定位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点,以这点作为基准点,其它所有设置点均为到这一点的相对距离。当基点信号取的不稳定或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定位过程。 旋转编码器由一个联轴器与一套齿轮机构组合成一套测量机构。由于齿轮与齿轮之间存在间隙,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误差积累,造成定位不准,这时不要改变屏上设定数据,而是在运行机构运行一段时间后,让运行机构回到基点,进行一次清零,就可以消除积累误差。 旋转编码器定位机构的故障主要有定位不准、或运行数据无变化等等。 定位不准主要是由测量机构之间的间隙,联轴器、齿轮相对打滑。 一种定位不准就是干扰,现场已采用了一端接地的屏蔽等措施。出错时请严格检查测量线路(包抱QD62D联接器)有无断线、短路、屏蔽不严、模块供电电压不足等问题。 还有一种定位不准表现在:由于测量机构所能测量的最大频率不超过500KHz,因此对于变化速度太快脉冲系统不能及时测量,造成定位不准。因此系统要运行平稳,不能有速度突变。

伺服电机旋转编码器旋变安装

伺服电机旋转编码器安装 一.伺服电机转子反馈的检测相位与转子磁极相位的对齐方式 1.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编码器相位为何要与转子磁极相位对齐 其唯一目的就是要达成矢量控制的目标,使d轴励磁分量和q轴出力分量解耦,令永磁交流伺服电机定子绕组产生的电磁场始终正交于转子永磁场,从而获得最佳的出力效果,即“类直流特性”,这种控制方法也被称为磁场定向控制(FOC),达成FOC控制目标的外在表现就是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相电流”波形始终与“相反电势”波形保持一致,如下图所示: 图1 因此反推可知,只要想办法令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相电流”波形始终与“相反电势”波形保持一致,就可以达成FOC控制目标,使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初级电磁场与磁极永磁场正交,即波形间互差90度电角度,如下图所示: 图2 如何想办法使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相电流”波形始终与“相反电势”波形保持一致呢?由图1可知,只要能够随时检测到正弦型反电势波形的电角度相位,然后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根据电角度相位生成与反电势波形一致的正弦型相电流波形了。 在此需要明示的是,永磁交流伺服电机的所谓电角度就是a相(U相)相反电势波形的正弦(Sin)相位,因此相位对齐就可以转化为编码器相位与反电势波形相位的对齐关系;另一方面,电角度也是转子坐标系的d轴(直轴)与定子坐标系的a轴(U轴)或α轴之间的夹角,这一点有助于图形化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欧美厂商习惯于采用给电机的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流使电机转子定向的方法来对齐编码器和转子磁极的相位。当电机的绕组通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流时,在无外力条件下,初级电磁场与磁极永磁场相互作用,会相互吸引并定位至互差0度相位的平衡位置上,如下图所示:

pksqs工具使用说明

Pksqs工具(1.3.5.2) 使用说明 (2) 安装或升级 (2) 卸载 (3) 1、字段分割 (3) 2、栅格提取 (4) 3、栅格裁切 (5) 4、小班编号 (6) 5、导出Excel (7) 6、挂接Excel (8) 7、属性拷贝 (8) 8、底图切割 (9) 9、细碎小班 (10) 10、新建字段 (10) 11、提取界线 (11) 关于 (12)

使用说明 Pksqs工具是一个提高效率的arcgis插件,支持arcgis10及以上arcmap产品,不支持9.3,10.1版本性能较为稳定,速度较快(安装包有10.1版本和10版本两个安装文件,10.1及以上建议使用10.1版本,10建议使用10版本);使用前请先查看使用说明和备份数据,mdb或gdb数据最好先导出为shp格式;电脑最好安装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版本。 安装或升级 双击安装,安装后打开gis,在自定义中打开自定义模式,勾选pksqs工具。 勾选

卸载 选中点击上图删除此加载项就可以了。 1、字段分割 适用于矢量图层按照字段分割成图斑。 注意:开始后请稍等一段时间,分割时间取决于图层图斑数量。请先将图层导入arcgis后打开此插件,选择图层。

2、栅格提取 适用于栅格按照提取范围的大小批量提取栅格数据,例如批量地形图裁边。 注意:栅格文件应该是配准后文件,提取范围栅格文件应该具有相同的坐标系,提取范围和栅格文件应该命名相同,忽略大小写,忽略文件名。提取范围可为任意形状图斑图层文件,裁切范围可为栅格文件,开始后会出现进度,以进度完成提示为准;栅格提取过程需要调用Spatial Analyst 部分内容,请确保自定义菜单,扩展模块中勾选。 可选择配准后的地形图文件夹。 提取范围可使用字段分割工具,先按照字段分割,作为栅格提取范围。 匹配个数

旋转编码器应用注意事项

旋转编码器应用注意事项 有网友问:增量旋转编码器选型有哪些注意事项? 应注意三方面的参数: 1.械安装尺寸,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 工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2.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精度要求。 3.电气接口,编码器输出方式常见有推拉输出(F型HTL格式),电压输出(E), 集电极开路(C,常见C为NPN型管输出,C2为PNP型管输出),长线驱动器输出。其输出方式应和其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相匹配。 ■二.※有网友问:请教如何使用增量编码器? 1,增量型旋转编码器有分辨率的差异,使用每圈产生的脉冲数来计量,数目从 6到5400或更高,脉冲数越多,分辨率越高;这是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 2,增量型编码器通常有三路信号输出(差分有六路信号):A,B和Z,一般采用 TTL电平,A脉冲在前,B脉冲在后,A,B脉冲相差90度,每圈发出一个Z脉冲,可作为参考机械零位。一般利用A超前B或B超前A进行判向,我公司增量型编码器定义为轴端看编码器顺时针旋转为正转,A超前B为90°,反之逆时针旋转为反转B超前A为90 °。也有不相同的,要看产品说明。 3,使用PLC采集数据,可选用高速计数模块;使用工控机采集数据,可选用高 速计数板卡;使用单片机采集数据,建议选用带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口。 4,建议B脉冲做顺向(前向)脉冲,A脉冲做逆向(后向)脉冲,Z原点零位脉冲。 5,在电子装置中设立计数栈。 ■三.※关于户外使用或恶劣环境下使用 有网友来email问,他的设备在野外使用,现场环境脏,而且怕撞坏编码器。 我公司有铝合金(特殊要求可做不锈钢材质)密封保护外壳,双重轴承重载型 编码器,放在户外不怕脏,钢厂、重型设备里都可以用。 不过如果编码器安装部分有空间,我还是建议在编码器外部再加装一防护壳,以加 强对其进行保护,必竟编码器属精密元件,一台编码器和一个防护壳的价值比较还 是有一定差距的。 ■四.※从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到旋转编码器: 工业控制中的定位,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了,而且很好用 。可是,随着工控的不断发展,又有了新的要求,这样,选用旋转编码器的应用优 点就突出了: 信息化:除了定位,控制室还可知道其具体位置; 柔性化:定位可以在控制室柔性调整; 现场安装的方便和安全、长寿:拳头大小的一个旋转编码器,可以测量从几个 μ到几十、几百米的距离,n个工位,只要解决一个旋转编码器的安全安装问题,可 以避免诸多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在现场机械安装麻烦,容易被撞坏和遭高温、水气 困扰等问题。由于是光电码盘,无机械损耗,只要安装位置准确,其使用寿命往往 很长。 多功能化:除了定位,还可以远传当前位置,换算运动速度,对于变频器,步 进电机等的应用尤为重要。 经济化:对于多个控制工位,只需一个旋转编码器的成本,以及更主要的安装 、维护、损耗成本降低,使用寿命增长,其经济化逐渐突显出来。

配置代码和软件代码写入到配置芯片的方法

使用Nios II Flash Programmer下载后无法从EPCS启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版本:9.0SP2 、9.1、9.1SP2 、11.0 究其根本,就是这几个版本的Series Flash Leader有Bug。其中11.0,无法在下载jic时,擦除EPCS。 解决方法sof+elf>flash>hex>jic 经Edison指点,得知alteraforum上有前辈给出解决方法。看似简单,疗效却比较好。 在所在QII工程文件夹中,新建一个文件夹。此处以sof+elf_jic为例; 将QII工程和NII工程编译生成的sof和elf都拷贝到此文件夹内; 按如下格式,新建一个sh文件,此处命名为make_hex.sh;(sh文件,bash的批处理文件;类似于DOC的bat文件) Code: sof="DE0_Nano.sof" elf="DE0_Nano.elf" echo "sof>flash ..."; sof2flash --epcs --input=$sof --output=hw.flash --quiet echo "elf>flash ..."; elf2flash --epcs --after=hw.flash --input=$elf --output=sw.flash echo "cat flash ..."; cp hw.flash hw_sw.flash; cat sw.flash >> hw_sw.flash echo "flash>hex ..."; nios2-elf-objcopy --input-target srec --output-target ihex hw_sw.flash hw_sw.hex echo "del flash ..."; rm -f *.flash // 修改第1~2行处所指的文件名,保存。打开开始>程序>Altera>Nios II EDS xx.x>Nios II xx.x Command Shell,此处以Nios II 10.1 Command Shell做示范(图1)。

搜索配置工具使用说明

搜索配置工具使用说明 1.网络设备搜索 网络设备搜索用于发现与软件运行PC同一个子网内的在线设备,工具软件还可以对搜索出的设备的基本信息进行修改。工具软件开始运行时如图1-1所示 图1-1 1.1修改端口 用户选择一个在线设备后,其各项信息会显示在图1-1中在线列表的下方,用户可以对端口进行修改。 1.2批量修改IP 当用户在在线列表中勾选多个设备后,输入起始IP、子网掩码、DNS、网关,点击批量修改IP,可以对多个设备自动修改IP地址。 1.3导出设备信息 该功能是将在线列表中的所有设备信息以CSV格式文件导出。 1.4恢复密码 (1).用户首先获得设备ID和运行时长 (2).拨打400电话获得加密字符串 (3).一小时内将加密字符串输入到密码追回框中,进行密码恢复 1.5重启设备 对当前选中的设备进行重启,不支持批量。 1.6写入文件 如果勾选了写入文件,该软件所产生的日志信息将会以文本形式记录到C盘下 2.参数配置 该配置页包含前端设备参数、通道参数、常用设置、保存配置文件、网络测试、格式化磁盘、清理插件功能。 在每项参数设置中都有“保存至模板”复选框,如果勾选“保存至模板”,当点击“保存模板”按钮时,可以将“常用参数配置”的数据保存到配置文件中,不勾选“保存至模板”

不对其进行保存。 界面如图2-1所示 图2-1 2.1前端参数配置 (1).打开参数配置页,默认进入前端参数配置 (2).右击设备树,点击“登录”按钮登陆设备,登录后设备树会有相应颜色变化(成功:绿色,失败:红色,超时:蓝色) (3)在面板右侧选择设备类型IPC或者球机 (4).用户可以在“常用参数配置”中对设备进行控制 (5).点击“保存参数”,会将数据配置到设备 (6).勾选“显示码率帧率”,视频会叠加当前的码率和帧率 2.2 通道参数配置,界面如图2-2所示 (1).在字符叠加配置中,用户可以选择叠加通道名称和叠加通道时间,点击“保存参数”时,会进行相应的叠加。 (2).在音视频参数配置中,可以对设备的音视频参数进行设置,视频默认连接的是主码流,音视频参数模块的主副码流单纯的只是配置参数,与IE相对应,具体设置项见图2-2。(3).录像参数配置中,用户可以设置设备的录像时间模板,具体设置项见图2-2。

欧姆龙PLC与旋转编码器的应用

旋转编码器的应用 例:E6C-N绝对型多旋转高精度型旋转编码器与CPM1A PLC连接进行定位控制 一、连接示意图 型号E6C-NN5C 型号CPM1A-40CD□-□ 二、配线表 【型号E6C-NN5C和型号CPM1A的配线】 型号E6C-NN5C输出信号型号CPM1A 输入信号 单旋转导线外皮褐(20) 00000 数据颜色橙(21) 00001 (灰)黄(22) 00002 绿(23) 00003 蓝(24) 00004 紫(25) 00005 灰(26) 00006 白(27) 00007 粉红(28) 00008 多旋转导线外皮茶(20) 00100 数据颜色橙(21) 00101 (黑)黄(22) 00102 绿(23) 00103 蓝(24) 00104 紫(25) 00105 符号+=0 灰(26) 00106 -=1 白(27) 00107 三、输出时间 【输出时间】 型号E6C-NN5C的绝对值数据 1旋转 2旋转 127旋转 63999

四、梯形图程序 000通道的0 接点,输送到 (单旋转数 BIN) BIN BCD 001通道的 0~7接点,输送 到DM0003(多旋转 数据BIN) BIN 转换到BCD BCD)× 500(单旋转分辨率) 的结果存入 DM0005~6 比较带在DM0010/11的值与DM0012/13 的值间在线性绝对值数据时,输出01000 接点。(限正旋转时进行带域比较)

五、DM设定 【DM设定】 DM0000 0001 0002 0000 数据程序用工作区域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线性绝对值数据 0008 0009 比较数据 0010 9000 0011 0000 上限值设定 0012 0500 0013 0001 下限值设定 注:上述梯形程序为参考例,有时会因程序控制器的数据读入时间而产生数据读取错误。这时,比较上次读入的数据与当前读入的数据。若超过100以上,则该数据作废。(多旋转数据变化时,同时读入单旋转数据与多旋转数据,则错误的数据也被读入。

SecureCRT工具使用说明书

SecureCRT工具使用说明 1.背景及相关概念 SecureCRT是一款支持SSH(SSH1和SSH2)的终端仿真程序,同时支持Telnet 和rlogin协议。SecureCRT是一款用于连接运行包括Windows、UNIX和VMS的远程系统的理想工具。通过使用内含的VCP命令行程序可以进行加密文件的传输。有流行CRTTelnet客户机的所有特点,包括:自动注册、对不同主机保持不同的特性、打印功能、颜色设置、可变屏幕尺寸、用户定义的键位图和优良的VT100,VT102,VT220和ANSI竞争。能从命令行中运行或从浏览器中运行.其它特点包括文本手稿、易于使用的工具条、用户的键位图编辑器、可定制的ANSI颜色等.SecureCRT的SSH协议支持DES,3DES和RC4密码和密码与RSA鉴别。 SSH的英文全称是Secure Shell。传统的网络服务程序,如:ftp和telnet 在本质上都是不安全的,因为它们在网络上用明文传送口令和数据别有用心的人非常容易就可以截获这些口令和数据。而通过使用SSH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时,用户名及口令均进行了加密,有效防止了对口令的窃听。同时通过SSH的数据传输是经过压缩的,所以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使用它呢。SSH是由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软件组成的,有两个不兼容的版本分别是:1.x 和 2.x。至于具体如何安装服务器端,普通用户就不需要关心了。 2.基本设置 为了SecureCRT用起来更方便,需要做一些设置,需要修改的有如下几处: A.退出主机自动关闭窗口 Options => Global ptions => General => Default Session => Edit Default Settings...

旋转编码开关(Rotary Encoder switch)-使用说明及程序

旋转编码开关(Rotary Encoder switch)-使用说明及程序 具有左转,右转,按下三个功能。4、5 脚是中间按下去的开关接线 1 2 3 脚一般是中间2 脚接地,1、3 脚上拉电阻后,当左转、右转旋纽时,在1、3 脚就有脉冲信号输出了。 着这是标准资料:

在单片机编程时,左转和右转的判别是难点,用示波器观察这种开关左转和右转时两个输出 脚的信号有个相位差,见下图: 由此可见,如果输出1 为高电平时,输出2 出现一个高电平,这时开关就是向顺时针旋转; 当输出1 为高电平,输出2 出现一个低电平,这时就一定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所以,在单片机编程时只需要判断当输出1 为高电平时,输出2 当时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是左 旋转或是右旋转了。 还有另外一种3 脚的,除了不带按钮开关外,和上面是一样的使用。

参考: #include "reg51.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CodingsWitch_A=P1_1; sbit CodingsWitch_B=P1_2; uint CodingsWitchPolling()// { static Uchar Aold,Bold; //定义了两个变量用来储蓄上一次调用此方法是编码开关两引 脚的电平 static Uchar st; //定义了一个变量用来储蓄以前是否出现了两个引脚都为高电 平的状态 uint tmp = 0; if(CodingsWitch_A&&CodingsWitch_B) st = 1; // if(st) //如果st 为1 执行下面的步骤 { if(CodingsWitch_A==0&&CodingsWitch_B==0) //如果当前编码开关的两个引脚 都为底电平执行下面的步骤 { if(Bold) //为高说明编码开关在向加大的方向转 { st = 0; tmp++; // } if(Aold) //为高说明编码开关在向减小的方向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