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70.52 KB
- 文档页数:3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探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出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虽然汽车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其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一个严重的阻碍,因此要求不断提高,降低污染、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选择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成了各个国家在建设城市公共交通时的重要考量,现代有轨电车就完全契合了这一潮流。
本文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优点分析,详细的介绍了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轨电车;轨道;施工引言近年来,国内的城市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加入了一名新成员—现代有轨电车。
相较老式有轨电车,它运行可靠、舒适快捷、环保节能;相比地铁工程,其建造成本低,施工难度小。
当前有轨电车的路线设计除了解决交通运输服务的问题以外,往往兼具观光功能,乘客可以在途中欣赏到城市的特色风景,乘坐体验更佳。
1轨道结构形式现代有轨电车的轨道绝大多数选用槽型钢轨,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国内大部分有轨电车并非100% 专有路权,为了满足城市的美观要求,电车轨道一般只露出钢轨表面,在专有路权路段常见的做法是将有轨电车范围进行绿化,在非专有路权的路段在轨道之间填充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铺装路面。
选用带有轮缘槽的槽型钢轨则可以满足在进行绿化或者道路铺装的同时又能保证电车钢轮的安全形式需求。
正线轨道多采用无砟轨道,道床形式常用的有长枕埋入式整体道床和无枕式整体道床。
其中长枕埋入式整体道床在轨道交通中应用已较为普遍,在此不多做描述。
无枕式整体道床可以实现仅在每根钢轨下方施工承轨台,减少整体道床的体积,同时可为绿化覆土或者管道埋设提供足够空间。
2无枕式整体道床21测量放线整体道床施工前,要在施工区域内布设CPⅢ控制网,做到任何部位的道床施工时,其前后都有可通视的CPⅢ控制桩。
按照图纸要求,根据线路路基及构筑物的实际情况提前规划道床板块,然后利用CPⅢ控制网精确放样出线路中心线和道床板块的边线,点位刻画在道床底板上,要求点位鲜明清晰并且牢固不易破坏。
2024年有轨电车轨道市场需求分析引言有轨电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有轨电车轨道市场与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市交通状况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交通压力的增大,有轨电车轨道的需求也在增加。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预计未来几年内,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规模将持续扩大。
市场趋势1.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推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城市对可持续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其轨道市场需求有望继续增长。
2.城市更新和重建:随着城市更新和重建的进行,有轨电车作为一种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其轨道市场需求将得到提升。
3.轨道技术的进步:有轨电车轨道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其运营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
这也为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需求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持。
4.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对交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将推动有轨电车轨道市场需求的增长。
政府补贴、优惠政策等也将对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市场竞争态势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技术创新等。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国内外轨道设备供应商和相关工程公司。
其中,国际大型轨道设备供应商具有较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但国内企业在本土市场拥有更好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市场挑战1.高投资成本: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建设投资庞大,是一项长期且资金密集的工程。
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挑战。
2.土地利用限制:有轨电车轨道的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而城市土地有限,这给有轨电车轨道市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
3.运营风险:有轨电车轨道的运营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一旦出现政策变化或管理不善等问题,可能会对市场需求造成影响。
市场发展前景尽管有轨电车轨道市场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工程关键部件选型分析近年来,国内城市建设现代有轨电车工程越来越多,这些工程都采用了槽型轨道铺设。
以南京麒麟有轨电车工程为例简述了工程现状,对轨道工程设计标准进行了说明,详细分析了轨道工程关键部件(钢轨、道岔、扣件)的选型。
最后对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工程关键部件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
标签:现代有轨电车;轨道工程;槽型轨;道岔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more and more modern tram projects in urba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and all of these projects have adopted groove track laying. Taking the Qilin tramcar project in Nanj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explains the design standards of the track engineering,and analyzes in detail the selection of the key components (rails,switches and fasteners)of the track engineering. Finally,the application of key components of modern tram track engineering is summarized.Keywords:modern tram;track engineering;groove track;turnout隨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我国许多城市建设了大量的地铁和轻轨,但其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给城市发展带来了瓶颈。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肖虎,贺飞,朱冠宙(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1)摘要:通过对国内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轨道系统实地调研,从轨道结构、钢轨、配件、轨枕、扣件、道床、道岔、辅助设备、减震降噪等方面分析研究有轨电车轨道系统,并根据调研及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有轨电车项目轨道系统的推荐选型。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0.引言随着国家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大力推荐,国内已有沈阳、苏州、广州、淮安、南京等几个城市建成有轨电车线路,多个城市正在建设,还有更多城市准备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已建线路里程达138.47公里,投资额达167.89亿元。
轨道系统作为有轨电车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土建工程与车辆的接口,对有轨电车项目的实施与风险管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有轨电车项目轨道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很有必要。
1.轨道技术参数1.轨距:采用 1435mm国家通用标准轨距,半径≤200m的曲线地段可按规范要求适当加宽。
2.曲线超高宜在缓和曲线内顺坡,无缓和曲线地段宜在直线段顺坡,特殊情况也可在圆曲线内顺坡;超高顺坡率不宜大于2‰,困难地段不宜大于3‰。
3.轨底坡:一般要求为平坡,也可设置1/20~1/40的轨底坡,道岔区及两道岔间不足50m 地段可不设置轨底坡。
4.超高:R VH28.11⋅=其中:H-超高值(mm);V—车辆通过速度(km/h);R—曲线半径(m)。
根据计算公式,推算出曲线最大超高宜采用120mm;当线路穿越道路、平交道口时曲线地段应按道路要求综合确定,最大超高不超过5mm。
未平衡超高允许值一般为61mm,困难情况下为 75mm。
5.轨道不平顺标准:一般采用10m弦测量允许误差不大于4mm,并作为整体道床地段路基差异工后沉降的设计控制标准,换算为折角即为 1.6‰。
对路基工后总沉降要求应为≤30mm。
6.轨道结构应在专用路权地段设置一定的横坡,以有利于道床范围内的排水。
0引言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系统,其具有运行安全可靠,乘客体验舒适的特点,同时因其采用电力供能方式又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如今在国内有很多城市建设了有轨电车线路并已经开通运营,如大连、沈阳、成都、广州、珠海等,也有很多城市正准备建设有轨电车线路,有轨电车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1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特点简析现代有轨电车普遍采用低地板车辆,以珠海现代有轨电车为例,线路就采用了100%低地板车辆。
大部分有轨电车线路铺设在现有道路上,线路曲线段较多,转弯半径小,甚至最小半径仅为25m,这是有轨电车线路不同于其他线路的突出特点。
另外有轨电车不是全部专用路权,交叉路口或者混行路段一定会与社会车辆混行。
国内新建的有轨电车线路普遍采用两种槽型轨———60R2、59R2,槽型轨自带轮缘槽,用于混行道时轨道与行车路面有较好的衔接,满足社会车辆横向通过,同时也简化了轨道结构,加快了施工速度。
2道岔的选择城市有轨电车具有启停快、密度大、间隔短的特点,道岔选型需要考虑车辆的运行条件、线路的折返能力、便于养护维修及节约用地等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两种道岔选型方案。
2.1槽型轨6号道岔以珠海现代有轨电车为例,正线采用的就是槽型轨6号道岔,该道岔导曲半径50m,转辙器采用高锰钢铸造,分成尖轨及尖轨座两部分,尖轨座下和辙叉下采用设置铁垫板的结构。
其直向通过速度为70km/h,侧向通过速度为20km/h。
2.250kg/m钢轨7号道岔该道岔导曲半径为150m,转辙器采用50AT曲线尖轨,根端采用间隔铁式活接头联结。
采用高锰钢整铸固定型辙叉,护轨为分开式。
直向通过速度为70km/h,侧向通过速度为25km/h。
2.3两种选型对比采用50kg/m钢轨7号道岔,存在槽型轨与工字轨的衔接问题,可以采用异性夹板过渡,但轨头踏面衔接的不平顺,成为影响列车运行舒适度的薄弱环节,且工字轨在小半径曲线段需另设护轨。
槽型轨道岔不存在与槽型轨衔接不平顺问题,力学方面槽型轨6号道岔满足现代有轨电车安全舒适通过的要求。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肖虎,贺飞,朱冠宙(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1)摘要:通过对国内现代有轨电车项目轨道系统实地调研,从轨道结构、钢轨、配件、轨枕、扣件、道床、道岔、辅助设备、减震降噪等方面分析研究有轨电车轨道系统,并根据调研及分析研究结果得出有轨电车项目轨道系统的推荐选型。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0.引言随着国家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大力推荐,国内已有沈阳、苏州、广州、淮安、南京等几个城市建成有轨电车线路,多个城市正在建设,还有更多城市准备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已建线路里程达138.47公里,投资额达167.89亿元。
轨道系统作为有轨电车项目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土建工程与车辆的接口,对有轨电车项目的实施与风险管控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有轨电车项目轨道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很有必要。
1.轨道技术参数1.轨距:采用1435mm国家通用标准轨距,半径≤200m的曲线地段可按规范要求适当加宽。
2.曲线超高宜在缓和曲线内顺坡,无缓和曲线地段宜在直线段顺坡,特殊情况也可在圆曲线内顺坡;超高顺坡率不宜大于2‰,困难地段不宜大于3‰。
3.轨底坡:一般要求为平坡,也可设置1/20~1/40的轨底坡,道岔区及两道岔间不足50m 地段可不设置轨底坡。
4.超高:R VH28.11?=其中:H-超高值(mm);V—车辆通过速度(km/h);R—曲线半径(m)。
根据计算公式,推算出曲线最大超高宜采用120mm;当线路穿越道路、平交道口时曲线地段应按道路要求综合确定,最大超高不超过5mm。
未平衡超高允许值一般为61mm,困难情况下为 75mm。
5.轨道不平顺标准:一般采用10m弦测量允许误差不大于4mm,并作为整体道床地段路基差异工后沉降的设计控制标准,换算为折角即为1.6‰。
对路基工后总沉降要求应为≤30mm。
6.轨道结构应在专用路权地段设置一定的横坡,以有利于道床范围内的排水。
钢轮钢轨和胶轮导轨电车的选型浅析1.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概况自19世纪末期有轨电车问世以来,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兴起、大发展、衰退和复兴四个发展阶段。
复兴后的有轨电车,在动力、安全可靠、环保和经济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又被称为现代有轨电车,以区别于传统有轨电车。
2.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胶轮导轨电车研制的初衷是为了弥补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运量不足,同时克服钢轮钢轨电车基础设施投资大的缺点。
截止目前,共有10座城市选用胶轮导轨电车系统,其中TVR系统2座,Translohr系统8座(以运营项目为准,天津开发区和上海张江采用胶轮导轨电车)。
3.两种制式现代有轨電车性能分析钢轮钢轨电车和胶轮导轨电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对比详见详见下表:3.1技术性能方面3.1.1线路设计自由度钢轮钢轨电车受转向架、钢轮钢轨摩擦性能限制,在爬坡、转弯、加速、减速方面的性能不如胶轮导轨电车。
但是在爬坡能力、转弯、加速和减速性能方面的差异不大,对线路要求不是特别苛刻的项目,两种系统均能满足要求。
3.1.2运行噪音和振动在相似条件下,通过相关严格试验证明,两种制式的电车车内、外噪声比较接近,差距在检测误差内(±2 dB),差别之处是钢轮钢轨系统在刹车时发出吱吱的声音。
对运行振动,由于受路面环境的影响,通过实际项目体验,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胶轮有轨电车的振动比钢轮钢轨有轨电车大。
3.1.3供电制式钢轮钢轨电车可以采用接触网、蓄电池、地面供电(APS)、TramWave地面供电、超级电容、氢能源等形式进行供电;胶轮导轨电车(指Translohr)可采用接触网供电和蓄电池供电两种模式。
3.1.4技术成熟度胶轮导轨电车系统技术起步较晚,推广城市相对较少,经过近十几年的运营和技术改进,胶轮导轨电车技术已逐步成熟。
3.2系统适用性分析3.2.1系统兼容性目前世界上仅有阿尔斯通公司下属New TL公司仍在生产并推广胶轮导轨电车(Translohr系统),该系统受专利保护,与其他系统不兼容,今后系统更新改造选择性较小。
城市有轨电车车辆选型研究作者:李岗周熙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22期摘要:现代有轨电车属于新兴轨道交通行业,作为一个系统相对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的行业,对有轨电车车辆的选择选择尤为重要,所以,需要对国内有轨电车车辆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对国内有轨电车车型进行分析介绍,介绍各种厂家车辆的车型及分析车辆性能。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有轨电车车辆;车辆性能通过对传统有轨电车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使得现代有轨电车外观更具艺术气息,车辆性能也更趋于完善。
相比传统有轨电车,具有运量大、换乘快捷、运行速度快、低噪音等优点[ 1 ]。
作为现代有轨电车的主流,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已成为首选,它最大优势在于其便利性强,乘客可以无需通过站台上下车,且对残疾人和儿童上下车更为有利,因此可大幅缩短车辆站停时间,降低因高峰时段客流量巨大产生的交通隐患和客流压力[ 2-3 ]。
一、有轨电车制式分类有轨电车车辆从大制式方面可以分为钢轮钢轨车辆和胶轮导轨车辆。
由于胶轮导轨车辆仅有法国劳尔公司生产胶轮车辆造价高昂,因此国内仅有天津泰达和上海张江两条线使用。
而钢轮钢轨车辆因技术成熟且造价低廉,正逐渐成为国内新建有轨电车线路的首选。
二、钢轮钢轨有轨电车车辆(一)车体类型目前我国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一般都采用低地板车辆,低地板有轨电车车体主要可分为:浮动型车体、单车型车体、门架式铰接型车体和铰接转向架连接型车体。
浮动型车体:浮动车体下方通过铰接装置与相邻车体连接,相比有转向架的车厢,浮车内的座椅安排不用再受转向架的限制,使得空间更为宽敞[ 4 ]。
浮动型车体由于浮动车体下没有转向架支撑,而是要通过铰接装置吊挂在相邻的车体上,从而使相邻车体端部和车体铰接装置要承受很大的载荷,容易造成车体端部和连接铰接装置产生裂纹。
单车:每辆车下都有车体,车体较短且等长,转向架位于每辆车体的中部[ 5 ]。
单车铰接车体的优点在于车体的类型少,设计和制造方便;车体重心基本上位于转向架中心上方;车体连接铰接机构较少,其铰接装置受力较小[ 5 ]。
现代有轨电车制式特点及造价分析摘要: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其工程造价低、建设速度快、运营成本低、维护方便等优点,成为我国各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代有轨电车;制式特点;造价分析;通过分析地铁、轻轨、单轨和有轨电车等不同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比较不同轨道交通系统的成本,分析不同地区有轨电车的成本,提出控制现代有轨电车成本的具体措施。
一、主要技术标准电车经历了发展、衰落、成熟的过程。
在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的影响下,现代有轨电车技术变得更加成熟。
目前,我国正处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阶段。
现代有轨电车的技术标准涉及很多方面,包括线路技术、运行方式、牵引供电技术、车辆技术等。
每个方面还包含不同的标准类型。
二、制式的特点1.系统介绍。
在《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公共交通方式分为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公共交通和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四类。
其中,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公交、快速公交系统、无轨电车、出租车等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系统、磁悬浮系统、自动导向系统、城市快速轨道系统等交通系统。
根据系统适应客运的能力不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分为高容量、大容量、中容量和低容量公共交通系统。
2.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
目前,上述交通系统中的地铁和轻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单轨和有轨电车近年来发展迅速。
(1)地铁系统。
线路一般为全封闭,全部或大部分位于闹市区的地下隧道内,实现了信号及时性、舒适性、节能性、环境影响小、占用城市土地少的优势。
缺点:建设成本高,周期长,效果慢。
适用于出行距离长、客流需求大的城市中心区。
(2)轻轨系统。
列车运行在封闭或部分封闭线路上的中等容量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数量少,车辆重量轻,可以在较大的坡道和较小的弯道上行驶。
但是在铺设方式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与常规地铁相比,城市轻轨造价更低,建设周期更短。
(3)单轨系统。
现代有轨电车车辆研究摘要:介绍现代有轨电车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分析现代有轨电车总体模式、车体常用材质及其结构与技术特点;为市场需求针对性总体模式选型、车体材料选型及与相适应的车体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支撑。
关键词:有轨电车总体模式车体结构1.有轨电车特征及应用有轨电车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史悠久。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城市交通需求的推动下,有轨电车开始得到快速发展和规模性应用。
现代有轨电车更是实现了“车辆与路权”的变革,同时具有编组灵活、运量适中、布设灵活、投资低、工期短、运营成本低、架构模式及转向架形式多样化的特点。
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小曲线通过能力提升增加了对城市小空间的适应性;按照CJ/T 417-2012《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通用技术条件》要求,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地板高度一般控制在350 mm以下,司乘人员乘降更为方便。
1.1国外有轨电车特征及应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陆续在中等城市引入现代有轨电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已有300多座城市建设运营有轨电车。
其中,墨尔本拥有全球最大有轨电车网络,涵盖250公里线路。
美国超过30个城市,加拿大3个城市,墨西哥首都均运营有轨电车等。
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00个系统正在运营,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
大致可以分为区域骨干型、城市骨干型、加密型、特色型。
1.2国内有轨电车特征及应用1908年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在上海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里程碑。
1909年以后在大连、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长春等城市都相继修建了有轨电车线路。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共开通有轨电车运营里程405.63公里,有16座城市开通了城市有轨电车,其中沈阳有轨电车运营里程达到97.42公里位居全国首位。
2.有轨电车总体模式特征有轨电车运营于城市街道,具有铁道车辆特征,同时具有与街道运用相适应的技术特征。
现代有轨电车不仅在外观上有许多变化,而且在技术装备上加入了诸多高科技的元素,其技术性能和舒适度是以前老式有轨电车不能相比的。
现代有轨电车无砟轨道道床设计浅析摘要:当前,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的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针对承载基础的无砟轨道的研究不多,而道床的设计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结合现代有轨电车荷载小、速度低的特点,简要介绍无砟轨道道床结构设计基本思路,并分析道床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结构设计。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无砟轨道;整体道床1、概述在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刚起步,专门针对无砟轨道道床的研究较少,无砟轨道道床设计大部分针对高铁及地铁,这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设计时不能完全参照高铁或地铁的道床的设计。
现代有轨电车最高速度一般在70~80 km/h,最大轴重一般在110~130kN,与高铁差距较大,比地铁较小,现代有轨电车无砟轨道道床设计可近似参照地铁道床的设计,但现代有轨电车大部分为地面线与地铁地下段还有一定的差距,地铁一般支承层为盾构的底板或U型槽底板为支承层,而现代有轨电车需单独设计支承层。
现针对现代有轨电车荷载小、速度低的特点,提出现代有轨电车无砟轨道道床结构设计的思路。
2、无咋轨道道床类型介绍整体道床根据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两类:板式整体道床及双块式整体道床。
板式轨道结构由轨道板、混凝土底座及配套扣件组成,一般适用于路基段及地下段,现代有轨电车基本沿地面敷设,板式轨道结构适用性较强。
双块式轨道结构由轨道板及配套扣件组成,一般适用于桥梁地段。
图1 板式整体道床图2 双块式整体道床整体道床根据受力方式不同也可分两类:连续式道床及单元式道床。
两者区别在于受力方式的不同,连续式道床整体性好,但温度对其影响大;单元式道床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现代有轨电车速度低、荷载小,单元式道床适应性更强。
图3 单元式及连续式道床区别3、无咋轨道道床的设计原理3.1 道床结构设计方法浅析无砟轨道结构的计算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方面的设计规范中目前采用的是极限状态法,我国铁路工程方面对不同类型的结构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中国现代有轨电车与跨座式单轨的对比分析近年来,现代有轨电车以节能环保、安全便捷、低噪音等优势受到众多城市的青睐。
相比地铁来说,现代有轨电车的规划审批工作相对简单,线网规划只需获得当地省级发改委批复即可,单条线路的工可批复获得当地市发改委批复即可,故全国多个城市的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方兴未艾。
在各大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的同时,要理性看待其缺点和不足。
每一种交通制式都有其适宜的发展条件,不应盲目追求“时髦”。
本文以目前已运营的现代有轨电车为切入点,分析其优势及限制因素,与跨座式单轨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一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有轨电车曾经风靡全球,随后因家用小汽车的普及而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然而,随着汽车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轨电车的发展再遇良机。
现代有轨电车相对于传统有轨电车在车辆改造、占用路权、信号控制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改进,因具有环保、节能、舒适等特点以及相对地铁更低的造价、更短的工期等优势成为公共交通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欧洲约30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北美超过30个城市运营有轨电车,其成为城市公共交通骨干形式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共有大连、天津、上海、沈阳、长春、苏州、南京、广州、淮安、青岛10个城市开通运营了15条有轨电车线路(含传统意义的有轨电车线路),运营里程177.47公里,车站258个。
同时,苏州、兰州、红河州、青海、三亚、北京、佛山、南京、沈阳、珠海、武汉、成都、深圳、上海、黔南州、南平等地区的24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处于建设阶段,建设的里程约为385公里。
国内大部分城市已建成运营的有轨电车线路均为单一线路,其功能定位大多为在城市新区或郊区作为轨道交通的延伸和补充线路,部分作为中等城市公交骨干线路,少数则作为景观线路。
表1 国内部分城市现代有轨电车线路概况二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评估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的普及,我国部分城市在没有考虑有轨电车适用性的前提下就争相开展有轨电车项目,对有轨电车的功能定位缺乏全面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因此需要审视有轨电车发展的限制因素。
文章编号:1009-4539(2020)01-0030-05•设计咨询•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系统设计及体会张亚爽(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9北京9102600)摘要:通过调研国內已建及在建有轨电车项目,对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设计进行系统性介绍和分析,重点介绍钢轨、扣件、轨枕、道床、钢轨扣件防护、道岔及排水设计与选型,总结轨道设计经验,对钢轨扣件选型、道床及支承层设计、道岔区道床选型、排水设计、接口设计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建议道岔区采用有枕式整体道床,混行路口处钢轨扣件防护进行特殊设计,道床下部设钢筋混凝土底座,底座两线间及两线外侧采用碎石填充上部混凝土抹面,保证轨道结构的安全适用性、经济性及技术先进性,减少后期养护维修工作,为后续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设计及体会中图分类号:U482.1;U213.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4539.2020.01.007Design and Experience on Track Structure System of Modern TramZHANG Yashuang(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an Institute Group Co.Ltd.,Beijing102600#China)Aberrahr:Theough ineeseigaeion ineoehedomeseicmodeen eeampeoiece#eheauehoeineeoducesand anaeseesehemodeen eeam eeack design ssseemaeicaes,and puesgeeaeemphasison ehedesign and seeeceion ofeheeaie,ehefaseenee,eheconceeee seeepee,eheeeack bed,ehepeoeeceion ofeaieand faseenee,eheeuenoueand ehedeainage,ehen summaeieesehedesign eepeeience,finaesgieessomeeeasonabeesuggeseionson eheeaieand faseeneeespe,eheeeack bed and suppoee,eheeeack bed type in turnout area,the drainage,the inwyace design,for example,the unbalast bed with sleeper is applied in turnout aeea,ehepeoeeceion ofeaieand faseeneeshoued bespeciaesdesigned in mieed eeafic,eheeeack bed issuppoeeed bs eeinfoeced basepeaee,and eheoeheepeaceouesideehebasepeaeeisfieed wieh geaeeeand conceeee.Thesuggeseionsaim ae ensueingehesafees,adapeabieies,economs,adeanced eechniqueand eeducingmaineenancewoek in ehefueuee.Iecoued peoeideeefeeencefoeeheneeemodeen eeam eeack design.K-y worde:modeen eeam;eeack seeuceuee;design and eepeeience1前言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地铁,具有建造成本低、难度小、安全环保等优点,并且可以根据周围环境需求进行特殊设计,与道路混行或与城市风景文化完美契合,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