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资格考试备考辅导公文写作教程:第六章公文的表达方式.docx
- 格式:docx
- 大小:40.09 KB
- 文档页数:3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撰写公文时,使用准确、规范、得体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在公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敬启者:用于公文的信函开头,表示正式的问候。
奉行通知:表示正式发布通知的动作。
特此通告:在正文开头使用,表示特别宣布或通告某事。
鉴于此,特提请:在提出请求或建议时使用,显得正式且有礼貌。
为确保…特制定:表示为了保障某种情况或目标而特别制定某项规定或措施。
鉴此,特发此文件:强调某事物是基于特定的原因而发出的。
为配合…现特通知:用于说明某项工作或活动需要配合其他事项,因此发出通知。
据此通报:用于正式通报某一事件或事项。
谨此奉告:表示以特别小心的态度向对方通告某事。
请予配合:表示需要对方的协助或配合。
为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表示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而采取某些措施。
恳请广大市民谅解:用于向公众说明一些特殊情况或采取的措施,请求理解和支持。
届时请准时参加:在邀请函或通知中,表示期望被邀请人能够
按时参加活动。
特此函告:用于正式书面通知对方某一事项。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用于介绍过去发生的事情,给予历史背景。
特此通报,请周知:表示特地通报,要求对方广泛了解。
理应如此:用于强调某一决定或措施是合理的,应该这样做。
为保障…正常进行:用于说明某事物是为了保障某个活动或工作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
这些表达方式旨在保持公文的正式性和规范性,使得信息传递清晰、准确,同时显得礼貌而专业。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情境和具体内容进行灵活运用。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摘要:1.公文的定义和作用2.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3.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正文: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和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是传达方针政策、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一种重要工具。
公文写作是每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都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掌握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则是写好公文的关键。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包括以下几种:首先,是叙述。
叙述是公文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主要用于描述事情的经过、介绍背景和情况等。
在叙述时,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其次,是议论。
议论是公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之一,主要用于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在议论时,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能够说服读者。
再次,是说明。
说明是公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用于对某一事物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在说明时,要求语言准确、逻辑严密,能够让人明白易懂。
最后,是抒情。
抒情是公文中较少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用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在抒情时,要求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能够打动读者。
在写作公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写作目的。
公文是为了传达方针政策、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等,因此在写作前要明确写作目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其次,要注意语言表达。
公文要求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遣词造句,尽可能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
再次,要注重格式规范。
公文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因此在写作时要严格按照格式要求进行写作。
最后,要认真审核。
公文在发送前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
总之,掌握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注意写作的注意事项,是写好公文的关键。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原创实用版)目录1.公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3.公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4.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正文一、公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公文是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和程序,用以表达意识、传递信息、办理事务、记载史实的一种实用文体。
公文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等特点,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公文的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文字、图表、图片和数据等形式。
公文表达方式需遵循规范性、准确性、简明性和逻辑性等原则,以确保公文在传递信息、指导工作、记录事务等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三、公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1.文字表达:公文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包括叙述、议论、说明和抒情等。
文字表达要求简练、清晰、准确,以保证公文的可读性和易懂性。
2.图表表达:图表是公文中常用的辅助表达方式,包括统计图、示意图、流程图等。
图表表达要求简洁、直观、清晰,以提高公文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3.图片表达:图片在公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场景照片、示意图等。
图片表达要求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以增强公文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4.数据表达:数据是公文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包括文字数据、图表数据等。
数据表达要求精确、可靠、全面,以体现公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四、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1.遵循规范:公文写作需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公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保持客观:公文写作要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色彩,以保证公文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3.注意格式:公文写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包括文头、正文、落款等部分,以保证公文的规范性和通用性。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摘要:
1.公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公文的主要种类和用途
3.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4.公文中的行文格式和规范
5.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正文:
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材料,主要用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公文具有权威性、正式性和约束力,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内容,公文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通知、报告、请示、批复等。
公文的表达方式与其他文体有所不同,它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公文在表达观点时,通常采用直接、明确的方式,尽量避免使用模糊、含糊的措辞。
此外,公文还应注意用词准确、规范,遵循一定的行文格式和规范。
在公文中,行文格式和规范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公文应包括文头、正文、落款(签发单位及日期)等部分。
文头包括公文的标题、文号、密级、紧急程度等;正文是公文的主要内容,它由引言、主题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背景和目的,主题部分阐述具体内容和观点,结尾部分进行总结和提出要求;落款则包括签发单位和日期,签发单位应写全称,日期应写完
整。
在撰写公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客观、真实的态度,避免夸大或缩小事实;其次,要注重行文格式和规范,确保公文的整洁、美观;最后,要认真审核,确保公文内容准确无误。
总之,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材料,其表达方式要求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摘要:1.公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3.公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4.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正文:一、公文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公文是指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所使用的书面材料,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
公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具有鲜明的特点,如正式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等。
二、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1.叙述:公文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用于描述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叙述要求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2.议论:公文中的议论主要是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评论,以表明观点和立场。
议论要言之有物、论据充分、逻辑严密。
3.说明:公文中的说明主要用于阐述政策法规、工作要求等,使读者了解并执行。
说明要准确无误、通俗易懂。
三、公文中的特殊表达方式1.公文术语:公文中有许多特定的术语,如“鉴于”、“根据”、“为了”等,用于表示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贯性。
2.公文格式:公文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如文头、正文、落款、附件等,以体现公文的规范性和法定效力。
3.公文语言:公文语言要求庄重、准确、简练、规范,忌用口语和俚语。
四、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1.确保内容准确:公文涉及政策法规和工作要求,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以免造成工作失误。
2.注重行文规范:公文写作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范,体现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严守保密制度:公文涉及国家和单位的秘密,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防止泄密。
4.突出实用性:公文写作要注重实际效果,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公文的执行力。
总之,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掌握公文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表达方式是必备技能。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摘要:一、公文概述1.公文的定义与作用2.公文的特点与分类二、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1.叙述2.议论3.说明三、不同类型公文的表达方式1.通知与通报2.报告与请示3.决定与决议4.函与会议纪要四、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建议1.熟悉公文格式与规范2.注重语言简练明了3.增强逻辑性与条理性4.注重实践与经验积累正文:公文是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材料。
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规范性,对于传达信息、部署工作、沟通交流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一、公文概述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内容和形式的书面文件,用于传达信息、部署工作、指导实践、交流经验等。
公文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规范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格式和规则来撰写。
根据公文的内容和性质,公文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决定、决议、函、会议纪要等。
不同类型的公文具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和表达方式。
二、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1.叙述:公文中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主要用于描述事实、过程、情况等。
叙述要求简练明了,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2.议论:公文中的议论主要是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议论要求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能够说服读者。
3.说明:公文中的说明主要用于解释、阐述、说明某一问题或现象。
说明要求清晰明了,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
三、不同类型公文的表达方式1.通知与通报:这两种公文主要用于向下级单位传达重要信息,部署工作。
通知以叙述为主,简要说明事项、要求及具体措施;通报则以叙述和议论为主,分析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
2.报告与请示:报告主要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叙述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请示则主要用于向上级单位请示意见、建议,以说明为主,兼有叙述和议论。
3.决定与决议:决定主要用于对某一问题作出决策,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决议则主要用于对某一问题作出总结性评价,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
公文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原创版】
目录
1.公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3.公文中的特定表达方式
4.公文的写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正文
公文是一种正式的、具有特定格式和表达方式的书面文件,通常用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团体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公文的写作要求严格,格式规范,语言简练、准确,具有鲜明的特点。
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包括叙述、议论和说明。
叙述主要用于描述事件、过程和事实;议论主要用于表达观点、看法和主张;说明主要用于解释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公文中,这三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使用,以达到准确、全面地传达信息的目的。
除了主要表达方式外,公文中还有一种特定表达方式,即公文用语。
公文用语具有规范性、严谨性和特殊性,如“鉴于”、“根据”、“为了”、“经”、“批复”等。
正确使用公文用语,有助于体现公文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在撰写公文时,需要注意以下要求和注意事项:
1.严格遵循格式规范,如文头、正文、落款等部分的排列和编排;
2.使用规范的标点符号和字体,如标题用黑体,正文用宋体;
3.语言简练、准确,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和表达;
4.逻辑清晰,条理分明,便于阅读和理解;
5.遵循保密原则,不泄露敏感信息。
总之,公文是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表达方式的书面文件,要求写作者具备严谨的思维、规范的表达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公文写作教程:第六章公文的表达方
式
第一节表达方式的含义
一什么是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就是将内容传达出来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由于社会生活本身是复杂的,对社
会生活的认知,也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方式和反映方式。
这些认识方式和反映方式,在
转换为语言进行传达的时候,就是表达方式。
如果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运动过程,我们
就需要用叙述的方式。
叙述就是对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叙说和交代。
如果反映的对象是
事物栩栩如生的外貌和形态,我们就需要用描写的方式。
描写是将事物的状貌、情态描
绘出来,活生生地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果表达的对象是的思想观点、理性认识,就要采用议论的方式。
议论是对某一事物或问题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表
达方式。
如果表达的对象是的情感,就要采用抒情的方式。
抒情就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如果表达的对象是某种知识,也就是对一个事物或事理的科学认知,就要采用说明的方式。
说明是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二公文的常用表达方式
对一般文章而言,表达方式是文章体裁的重要标志。
叙述描写用得多,就是记叙文;议论
用得多,就是议论文;抒情用得多,就是抒情文;说明用得多,就是说明文。
对于公文
来说,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说明三种。
而且,公文都属于应用文,不
能用通常的记叙、议论、说明三大文体的标准去分类。
在公文内部,虽然表达方式有时
仍可作为区分公文内部不同文体的参考因素。
如决议,议论成份就比较多;通报,叙事
的成份较多。
但在多数情况下,公文对表达方式是综合运用的。
在一篇公文中,叙述、
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常常水乳交融,无法绝然分开。
第二节叙述
一叙述的含义和叙述的人称
叙述就是对人物的行动或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理解这一定义时要把握
住一个最为本质的特征:叙述的表达对象是动态过程。
一个静止不动的事物,我们可以
描写它,可以说明它,却不能叙述它。
叙述是写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表达方式。
记
叙文要大量采用,无须多说。
抒情文、议论文、说明文,都不可能不涉及事件和行动,
也要把叙述作为辅助的表达方式。
在公文中,叙述运用得也十分普遍。
决议中提供的事
实论据,报告中对事件前因后果的汇报,通报中对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交代,调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