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5.53 MB
- 文档页数:8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96 学时 6 学分(全学年)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普通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动物系列科学的基础主干课。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动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其目的是阐明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利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对动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系统地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以动物适应机制为中心,系统发育为主线及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及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技能。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学好动物学,必须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动物世界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学会用动物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动物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2. 牢固掌握动物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的适应;动物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主要门类的演化关系;动物地理分布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动物学科的发展前沿;3. 了解华北地区的动物种类及分布,生物多样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从而加强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4. 以生物多样性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为线索,介绍动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多方面接触自然、联系实际,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描述、比较和实验等常用的研究手段,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揭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系统发育等。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是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训蒲和朱伟义。
主要讲述了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本教材借鉴国内外动物学资料编写而成,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除保持传统的、经典的动物学系统特色外,注重国内外动物学研究现状、研究的新进展、发展趋势以及与专业发展的密切联系,以反映学科水平;突出代表动物的科研价值,经济动物的综合利用途径,独树一帜,以体现农科特色;在整体上注重与中学动物学及组织胚胎学等课程的衔接,以保持本学科的系统性。
本教材极易与专业接轨,并深入浅出,图文并茂
前言绪论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第二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第三节动物学的概念及研究动物学的目的第四节动物学的发展及研究动物学的方法
杀人蟹是日本蜘蛛蟹的变种,身躯庞大,最大的样本腿展开后长4.2米,动作却十分灵敏,在它眼前游过的小鱼,几乎没有一条能逃脱它的巨大螯钳。
为了寻找攻击对象,这种蟹会悄声无息的漂浮在海面上,露出两只潜望镜式的眼睛,发现附近有人时,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凭着8只锐利的爪子,狠狠在缠住拼命挣扎的人,然后再用两只又大又坚硬的螯钳,去攻击人的身体,直到人遍体鳞伤、精疲力竭死去,接着他们便把人吃掉。
(小编已经开始害怕起来了)。
普通动物学(上)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物的边界和动物在其中的位置1.什么是生物?a、所有具有生命现象的物质都被称为生物体。
b.生命现象包括: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
2.生物的分界a、两个领域系统:在18世纪,林奈根据他是否能移动被划分为植物和动物领域。
b、三个领域体系:在19世纪中期,原生动物被建立为一个独立的领域。
c、四边界系统d.五界系统:20世纪初,电镀出现,原核生物界、真菌从植物界中分出。
即为:原核生物、原生动物、真菌、动植物e.三总界六界系统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支1.什么叫动物学?a、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动物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动物学。
2.动物学分支a.横向分科(研究内容分):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等。
b纵向分科(研究对象分):原生生物学、寄生虫学、蠕虫学、贝类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动物学等。
第三节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与意义1.目的:合理、可持续地利用动物资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服务。
2.意义:动物界不仅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也为美化人的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因此研究动物学具有十分重的意义。
第五节动物学研究方法a描述法b比较法c实验法第六节动物分类知识动物学分类知识是学习和研究动物学的基础。
a人为分类法: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B自然分类: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发育、遗传特征和血缘关系。
1、分类依据形态学特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物学特征(生态行为、生活习性)细胞学特征(核型和显带分析)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化学组成及dna、rna等)二、分类等级动物分类系统的分类级别从大到小依次为:领域、门、纲、目、科、属和种。
3、物种的概念a由形态结构、生理学、生物学、生态习性以及行为学、遗传学等特征相同,相互之间可以自由交配并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的种群就称为物种。
普通动物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普通动物学”为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在为学生奠定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研究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态度与观念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最终目标为厚基础、强能力的精英型人才奠定见识的基础。
按照教学计划规定,从秋季学期第2周开始授课,周学时3绪论 1 学时内容:生物分界、动物分类的基本知识和动物的系统进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分界;理解动物的系统进化;掌握动物分原生动物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重点、难点动物的系统进化第一章原生动物门 2 学时内容: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间日疟原虫和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及重要种类、原生动物门的系统发展教学目标: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类群;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掌握原生动物门代表动物的结构、功能、生活史重点、难点: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殖;疟原虫的生活史其它教学环节:总结致病原生动物的种类、危害和防治措施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 学时内容: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胚胎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形成方式教学目标:了解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形成方式重点、难点: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几个阶段的形成方式第三章多孔动物门 1 学时内容:主要特征和常见类群,胚胎发育过程,代表动物的结构教学目标:了解多孔动物门主要特征和常见类群;理解多孔动物门的胚胎发育过程;掌握多孔动物门代表动物的结构;重点、难点:多孔动物门的胚胎发育过程其它教学环节:讨论多孔动物为什么又称为侧生动物第四章腔肠动物门 2学时内容: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水螅的结构及生活史、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特征及重要种类、腔肠动物门的系统发展教学目标: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类群;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掌握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的结构、功能、生活史重点、难点:水螅的结构和生殖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讨论腔肠动物的经济和科研价值。
第1章绪论1、国际动物学会命名法委员会规定:动物的学名为拉丁名,学名采用双名法,该名称是动物通用名,其它的名称均为地方名.下列动物学名书写规范的是( C )A。
Parus major B.Parus Major C。
Parus major D.Parus Major2、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3、动物命名的双名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属名),第二部分是该物种的( 种名),最后加上定名人。
4、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5、分类阶元在动物分类学上,按物种或类群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不同程度,主要由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级别等来划分它们的等级序列,这种划分称为分类阶元。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1、组织(tissue)是指: ( B )A.形态和机能完全相同的细胞群;B。
形态相似、机能一致的细胞群;C.形态相同、机能不同的细胞群;D。
形态和机能完全不同的细胞群。
2、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B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3、细胞周期: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
第3章原生动物门1.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B)。
A:孤雌生殖B:营养与代谢C:纵二分裂D:横二分裂2.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D )A:眼虫B:夜光虫C:草履虫D:变形虫3.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B )A:消化作用B:调节水分平衡C:呼吸作用D:运动作用4.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5.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的间日疟原虫,有性生殖开始是形成:A。
孢子和孢子体; B。
大配子和小配子;C。
绪论1、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
A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
2、现存有记录的物种大概为()万种。
BA、100;B、140-150;C、500;D、3000。
3、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是()。
CA、人类对大自然的改变;B、对生物资源掠夺式的过度利用;C、人口的增长;D、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
4、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被称为()。
BA、再引入;B、生物入侵;C、驯化;D、野外放归。
5、下面哪一种物种不是生物入侵种()。
DA、牛蛙;B、红耳龟;C、甘蔗蟾蜍;D、东北虎。
6、《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英文缩写为()。
AA、CITES;B、WWF;C、IUCN;D、NASA。
7、若生物种群的数量少,地理分布十分有限,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自身繁殖后代能力低下,该物种应被归为()物种。
CA、濒危;B、渐危;C、珍稀濒危;D、稀有。
8、云豹属于()物种。
BA、濒危;B、渐危;C、珍稀濒危;D、稀有。
9、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
AA、鼎湖山;B、长白山;C、黄山;D、武夷山。
10、三界系统的提出者为()。
BA、林奈;B、霍格和赫克尔;C、考柏兰;D、惠特克。
11、()被称为动物学之父。
DA、达尔文;B、拉马克;C、林奈;D、亚里士多德。
12、细胞学说的提出者为()。
AA、施莱登和施旺;B、沃森和克里克;C、摩尔根;D、达尔文。
13、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标志着生物科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
AA、DNA的双螺旋结构;B、细胞学说;C、蛋白质分子结构;D、核酸的化学组成。
14、()具有客观性,是分类的基本阶元。
AA、种;B、属;C、科;D、门。
15、种内由于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形态特征上有了一定差别的群体,被称为(C)。
A、物种;B、品种;C、亚种;D、种。
普通动物学复习重点1绪论1、⽣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态系统多样性2、⽣物的分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真核⽣物﹙细菌、蓝藻﹚界、真菌界两界:动物界、植物界;三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物界;四界:动、植、原、真核⽣物界;五界:动、植、原、真核、真菌界;六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物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物界、原⽣动物界、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3、物种:在⼀定的⾃然分布区,⼀定数量的同种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理机能上⾮常相似,且雌雄个体可以⾃然结合⽽产⽣后代的种群组成。
4、亚种:是种以后的分类等级,是种内个体在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群体,不同亚种具有⼀定的形态、⽣理、遗传等特性和地理分布,不同亚种长期分布在不同的⽣态区域内,也成“地理亚种”、“⽣态种群”5、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或拉丁化了的⽂字连在⼀起,表⽰⼀个物种的学名。
是现⾏国际上⼀致采⽤的中的命名法,由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8年提出。
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2、3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与原⽣动物门1、⼈体的四⼤组织:上⽪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2、肌⾁组织中⾻骼肌⼀般受意志⽀配,为随意肌;⼼肌除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外还能够⾃动有节律性的收缩,不受意志⽀配,是不随意肌3、类器官:由细胞质分化出类似⾼等动物的器官4、原⽣动物的主要特征:单细胞⽣物;个体微⼩体形结构多样化;伪⾜、鞭⽑和纤⽑为运动胞器;营养⽅式多样化﹙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性营养,可能出简答题p24﹚;⽣殖⽅式多样性﹙⽆性⽣殖包括⼆分裂、复分裂、出芽⽣殖;有性⽣殖包括配⼦⽣殖和接合⽣殖。
可能出简答题p24﹚;协调与应激性;包囊形成;栖息地5、原⽣动物的分类:鞭⽑纲,代表动物:绿眼⾍;⾁⾜纲,代表动物:⼤变形⾍;孢⼦纲,代表动物:疟原⾍;纤⽑纲,代表动物:草履⾍6、五⼤寄⽣⾍和五⼤寄⽣⾍病:⾎吸⾍病、疟疾、⿊热病、丝⾍病和钩⾍病4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端细胞法;原⼝动物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即在原⼝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个原始的中胚层细胞,形成中胚层细胞索伸⼊内外胚层之间。
通俗动物学(第4版)演习题集进修要点:1. 各动物门的重要特点2. 各动物门重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3. 最早消失某种器官或组织构造的动物类群.4. 答复简答题和阐述题要有须要的衔接说话,使答案显得通顺流利,前后连贯,有头有尾.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如今所用的动物分类体系是以动物形态或剖解的和的总和为基本,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剖解学上的很多证据树立起来的,根本上能反应动物界的天然亲缘关系,称为.2. 动物分类体系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破例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不雅消失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不雅性和主不雅性.3. 物种是生物界成长的持续性与间断性同一的根本间断情势;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同一的,由占领必定空间.具有现实或潜在的种群所构成,而与其它物种如许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4.国际上今朝同一采取的定名法是.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根本构造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构造与机能的根本单位.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3. 细胞决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4. 细胞由一次决裂停滞到下一次决裂停滞之间的刻日称为,它包含和.二.名词概念1. 组织;2.器官;3. 体系.第3章原活泼物门一.填空题1. 原活泼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材由细胞构成,是以也称为.2. 眼虫是原活泼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活泼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活泼物门(填写纲的名称).3. 绿眼虫的活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活动器官是.草履虫的活动器官是.4. 眼虫在活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构造是和.5. 眼虫在有光的前提下经由过程叶绿素应用光能进行光合感化,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养分方法称为.在无光的前提下,眼虫也能经由过程体表接收消融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养分方法称为.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活泼物多余滋生密集在一路时可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伤害很大.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活泼物.它们分离是和,引起的疾病分离是和.8. 利什曼原虫的生涯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体内.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资,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是以称为.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构造是.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重要管,小核重要管.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均衡的构造是和.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重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重要由传染.16. 原活泼物伸缩泡的重要功效是.二.名词概念1. 伪足;2. 变形活动;3吞噬感化;4. 胞饮感化;5.裂体生殖;6. 接合生殖;三.问答题1. 为什么说原活泼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略.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庞杂和最高级的?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来源一.填空题1. 卵裂的方法与卵黄的若干及其在卵内的散布情形有关,根据卵裂产生的部位可分为和两种方法.2. 卵裂生成的决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中心的空腔称为,概况的细胞层称为.3. 原肠胚的形成在各类动物有所不合,重要有....等几种方法.4. 动物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方法有两种,即和.5. 多细胞动物来源的重要学说有和两大类.二.名词概念生物产生律第5章多孔动物门一.填空题1. 多孔动物(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演变上是一个侧枝,是以又称为.2. 多孔动物的水沟系有3种根本类型,即.和.3. 多孔动物的无性滋生可分为和形成两种方法.二.名词概念中心腔;细胞内消化; 出芽生殖;逆转.三.问答题1. 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第6章腔肠动物门一.填空题1. 最早消失神经体系的动物是.2. 水螅外皮肌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沿着身材的分列,压缩是可使身材或触手;内皮肌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沿着体轴或触手的中间呈分列,压缩时可以使身材或触手.3. 水螅外胚层中具有捕食和防御机能的细胞是.4. 水螅的无性生殖方法为.5. 进行有性生殖时,水螅的生殖腺是由的分化形成的暂时性构造,而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种类的生殖腺来源于.二.名词概念1. 辐射对称;2. 两辐射对称;3. 细胞外消化;4. 消化轮回腔;5. 网状神经体系.第7章扁形动物门一.填空题1. 最早消失固定生殖腺的动物门是.2. 涡虫体壁中具有捕食和防御机能的构造是.3. 涡虫头部具有感光功效的构造是,具有触觉和嗅觉功效的构造是.4. 海产扁形动物的幼虫阶段称为.5. 华枝睾吸虫的生涯史中有两个中心寄主,第一中心寄主是,第二中心寄主是.6. 血吸虫能引起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的血吸虫病,个中心寄主是.7. 肝片吸虫的中心寄主是,布氏姜片虫的第一中心寄主是.8. 与寄生生涯相顺应,扁形动物中的的消化体系十分简略,而则没有消化体系,经由过程皮层直接接收食物.9. 猪带绦虫的身材分为.和3个部分.10. 根据节片内生殖器官的成熟情形,猪带绦虫的节片可分为.和3种.11. 沾染了猪带绦虫的猪肉内常含有具沾染性的囊尾蚴,这种猪肉俗称为.12. 吸虫纲用于吸附在寄主体内的构造有和,绦虫纲用于吸附在寄主体内的构造有和.13. 最早消失三个胚层的动物是.二.名词概念1. 两侧对称;2. 不完整消化体系;3. 原肾管;4. 梯型神经体系;5. 中心寄主;6. 终末寄主;三.问答题1. 什么是两侧对称?两侧对称体系体例的出如今动物进化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 中胚层的出如今动物演变史上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8章假体腔动物一.填空题1. 从假体腔动物开端,消化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和后肠是由内陷形成的,中肠来自,是重要的消化和吸结束合.2. 蛔虫的上皮层是,细胞界线不清晰,在背.腹及两侧部分加厚,称为背.腹及两侧,形成.及.3. 线虫的渗出体系仍然属于原肾型,是一种特别的原肾管,重要分为和两类.4.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种是由线虫动物引起的,引起这两种病的寄生虫是和.5. 轮虫的身材一般分为.和3部分,体外被角质膜,在躯干部常增厚,称为;有些部位因角质形成的硬度不合而形成折痕,外形酷似,是以虫体可伸缩自如.6.在线虫的发育进程中,一旦器官产生完成,除了生殖细胞外,所有体细胞的有丝决裂停滞,是以体细胞数量不再变更,这种现象称为,是所有线虫动物的特点之一.7. 轮虫的体形构造具有高度多样性,但又具有显著配合的重要特点:①体前端有,②口后有和.二.名词概念1. 假体腔;2. 完整消化体系;3. 蜕皮;4. 孤雌生殖.三.问答题1. 与扁形动物比拟,假体腔动物消失了哪些提高性特点?第9章环节动物门一.填空题1. 分节现象的特色是,每个别节之间在体内以相分隔,在体表响应形成,为体节的分化;很多内部器官表示出的现象.2. 是海产环节动物的原始附肢情势的活动器官,具有活动和双重功效.3. 海产环节动物个别发育的幼虫期是.4. 蚯蚓的活动器官是.5. 蚯蚓在性成熟时第14~16节的上皮变成腺体细胞,比其它部分肥厚,无节间沟,色暗呈环状,称为.6. 蚯蚓的体腔在背中线自11/12节之间的节间沟开端有孔与外界相通,称为.7. 蚯蚓的脏体腔膜在中肠处特化形成,有相似于肝脏的功效.8. 蚯蚓在肠壁背侧中心凹入形成一纵沟,称为,可增长消化接收面积.9. 蛭俗称蚂蟥,大部分种类的真体腔退化缩小,轮回体系被代替.二.名词概念同律分节;异律分节;真体腔;闭管式轮回;后肾管;索式神经体系.三.问答题1. 分节现象的出如今动物进化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 真体腔的消失有何进化意义?3. 蚯蚓有哪些顺应泥土洞居生涯的外形特点?第10章软体动物门一.填空题1. 软体动物的身材一般可分为..和四部分.2. 软体动物外衣膜与内脏团之间的闲暇称为,肛门.肾孔.生殖孔等直接或间接启齿于此.3. 软体动物的贝壳一般由.和三层构造构成.4. 贝壳的外层和中层由渗出形成,随动物体和外衣膜的发展而面积不竭扩展,一旦形成就不再增厚.5. 滤食性和植食性软体动物在胃肠接壤处有一杆状构造,称为,上有与消化有关的水解酶,可消融后释放到胃中.6. 最早具有真正心脏构造的动物是.7. 软体动物通事后肾管与围心腔配合完成代谢废料的收集和渗出,这种构造称为.8. 软体动物的中枢神经体系由..和四对神经节及神经连索构成.9. 动物界中最早消失专职呼吸器官的是.10. 淡水蚌类发育进程中有一特别的幼虫期,称为.11. 腹足纲神经体系的与其它软体动物最大的差别是在食道高低阁下交叉形成“8”字形.12. 软体动物的足因生涯方法不合而形态各别,腹足纲的足,利于爬行;双壳纲的足呈,可发掘泥沙;头足纲的足特化成和,成为捕食器官和在水中快速活动时的喷水加快器官.13. 头足类雄性左侧第5腕的中心吸盘退化,可将精荚送入雌体内,称为.14. 食物在乌贼食管内的转运重要靠的压缩和舒张来完成,这与软体动物其它类群重要依靠来输送食物不合.15. 乌贼口腔的前面有一对鸟喙状的的颚片,称为,由壮大的肌肉安排,可撕咬.切碎食物.16. 乌贼体不和皮肤下的壳囊内有一石灰质内壳,称为.17. 乌贼碰到安全或进攻其它生物时可释放墨汁染黑海水的构造是.18. 与快速活动的生涯方法相顺应,头足纲的轮回方法为.19. 我国国度I级重点呵护野活泼物鹦鹉螺属于软体动物门的(填写纲的名称).二.名词概念开管式轮回;卵胎生.三.问答题1. 外衣膜在软体动物的生涯中有那些重要感化?第11章节肢动物门一.填空题1. 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第二大类群是.2.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固然能很好呵护内部器官,但同时也限制了个别的发展与活动,是以节肢动物都有按期的现象.3. 在较原始的节肢动物类群中,端肢的外叶和内叶同样蓬勃,这类附肢称为;在较高级的类群中,端肢的外叶缺掉或退化,只有内肢蓬勃,这类附肢称为.4. 水生节肢动物一般用或呼吸,陆生节肢动物一般用或呼吸.5. 甲壳亚门(如中国对虾)的呼吸器官是,螯肢亚门肢口纲(如东方鲎)的呼吸器官是,蛛形纲(如蜘蛛)的呼吸器官是,多足亚门(如蜈蚣)和六足亚门(如虫豸纲)的呼吸器官是.6. 中国对虾的身材分为和两部分.7. 中国对虾腹部第6对附肢的内肢和外肢都很广大,称为,与尾节配合构成;雄虾腹部的第1对泅水足内肢特化为.8. 中国对虾的渗出器官是,可排出代谢废料和调节血液离子均衡,然而蛋白质代谢产品氨则由排出.9. 蜘蛛腹部末尾用于结网的构造称为,这是本纲动物特有的构造之一.10. 蛛形纲的呼吸器官有和两种,渗出器官有和两种.11. 多足纲(如蜈蚣)的身材分为和两部分.12. 虫豸的身材分为.和三部分.13. 虫豸的身材属于异律分节,并切高度愈合形成了不合的体部,分离履行不合的心理功效,个中头部是中间,胸部是中间,腹部是中间.14. 虫豸的触角由.和三部分构成.15. 虫豸最根本的口器类型是,由...和五部分构成,其它口器类型都是在此基本上演变形成的.16. 虫豸的胸部分为 .和三部分.17. 虫豸的胸部平日有两对翅,长在中胸的称为,长在后胸的称为.18. 虫豸的足平日由....和前跗节构成,前跗节一般特化成爪.19. 虫豸的渗出器官主如果着生于中肠与后肠接壤处的一些修长盲管,称为.20. 蜘蛛和虫豸都可经由过程马氏管来排出代谢废料,但它们在发育上的来源不合,蜘蛛的马氏管来源于,而虫豸的马氏管来源于.二.名词概念混杂体腔;马氏管;洄游;完整反常;不完整反常;渐反常;半反常;三.问答题1.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有什么重要感化?2. 气管为什么被以为是动物界中最高效的呼吸器官?3. 为什么节肢动物会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第12章触手冠动物一.填空题1. 触手冠动物包含.和三类动物.2. 触手冠动物在身材前端(上端)都有一圈触手围绕口形成圆形或马蹄形的触手冠,也称.3. 触手冠动物既有原口动物的特点,又有后口动物的特点,是介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一个类群;根据分子证据,联合形态与胚胎的研讨成果,可以以为触手冠动物是具有的动物.二.名词概念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第13章棘皮动物门一.填空题1. 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类群是.2. 棘皮动物的身材包含中部的和向四周辐射凸起的两大部分,有口的一面称为,没有口的一面称为.3. 水管体系是棘皮动物特有的构造,包含......和.4. 棘皮动物的活动器官是,除完成活动外,它还有.及的功效.5. 棘皮动物的血体系由一系列与水管体系响应的管道构成,包含...等,与之相伴的围血体系是由体腔的一部分发育而来,分离称为..等.6. 棘皮动物与其它无脊椎动物不合,具有形成的内骨骼,可随动物的发展而长大.7. 棘皮动物的神经体系重要由.和三个神经系构成.8. 棘皮动物的口神经系由发育而来,由神经环和辐神经构成,司功效,是棘皮动物最重要的神经构造;下神经系和反口神经系由发育而来,司功效,这在动物界中是一个特例.9. 海盘车的体表光滑,有很多.和.10. 海盘车的叉棘很小,呈钳状或铰剪状,在肌肉牵引下活动,具有功效;皮鳃呈泡状,为体腔膜经骨片间隙达于体表后与表皮配合外凸形成,与体腔相通,有和功效.11. 海参从肠与泄殖腔接壤处向体两侧发出的一对细管,细管发出的分支再逐级分支后形成树状构造,是其特有的呼吸器官称为,受到刺激时可以从肛门射出,抵抗和围绕纠缠敌害,今后可以再生.第14章半索动物门一.填空题1. 半索动物门最罕有的代表动物是.2. 柱头虫的身材呈蠕虫状,两侧对称,分为.和三部分.3. 柱头虫的口腔位于领部,其背壁向前延长成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称为,曾被以为是不完整的脊索,并把具有这一构造的动物称为.4. 柱头虫的呼吸器官是位于咽背部两侧的“U”字形.5. 柱头虫的渗出器官是.二.问答题1. 简述半索动物在动物界体系演变中的地位* 分解问答题1. 试述无脊椎动物体系体例(身材对称情势)的演变趋向.2. 试比较无脊椎动物各类型的体腔.3. 试述无脊椎动物各体系的演变趋向.4.试述脊椎动物各体系的演变趋向.。
第一章绪论林奈:动物界、植物界霍格和赫克尔: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惠克特: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动物分类的学派:支序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在机能方面的共同特征:利用和转变能量、生物合成能力、自我复制和分裂繁殖能力、协调细胞机体整体生命的能力细胞化学组成: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分裂间期:G1期、S期、G2期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的三种类型:始端减数分裂、中间减数分裂、终端减数分裂四大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结缔组织分类: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肌肉组织分类:横纹肌、斜纹肌、心肌、平滑肌肌丝:肌球蛋白丝(粗)、肌动蛋白丝(细)心肌的功能: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节律性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胞突:树突、轴突神经细胞:假单极、双极、多级神经细胞第三章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四大纲:鞭毛纲(眼虫)、肉足纲(大变形虫)、孢子纲(间日疟原虫)、纤毛纲(草履虫)眼虫的呼吸:光合作用(有光)、体表吸收(无光)眼虫:表膜、收缩变形运动、微管、眼点、光感受器、纵二分裂、副淀粉粒、包囊鞭毛纲的营养方式: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吞噬营养(动物性营养)鞭毛纲的分类:植鞭亚纲(有色素体,自养)、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异养)利什曼原虫(黑热病)的两个阶段:人体、白蛉子(内脏的巨噬细胞发育,二分裂)锥虫(昏睡病):运动靠波动膜和鞭毛,寄生于脊椎动物血液中披发虫:与白蚁(肠中)共生大变形虫的结构:外质、内质(凝胶质、溶胶质)大变形虫:伪足、变形运动、排遗、胞饮作用、伸缩泡(调节水分平衡)、体表呼吸、包囊伪足分类:丝状伪足、根状伪足、叶状伪足、轴伪足肉足纲的分类:根足亚纲(痢疾内变形虫、表壳虫、有孔虫(确定地层地质年代,找寻沉积矿产))、辐足亚纲(太阳虫、放射虫)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过程:大滋养体(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小滋养体(寄生肠腔,细菌和霉菌为食)、包囊(囊壁包围,感染阶段,四个核)疟原虫(细胞间寄生)的分类:间日、三日、恶性(瘴气)、卵形间日疟原虫的两个寄主:人(裂体生殖)和按蚊(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红细胞前期(潜伏期、肝细胞内发育,吞噬细胞吞噬、侵入红细胞、侵入其他肝细胞)、红细胞外期(复发根源,早发性孢子、迟发性孢子)、红细胞内期(环状体,摄取血红素,重复裂体生殖)裂殖子发育成大配子母细胞(核偏虫体一边,致密,疟色粒粗大)、小配子母细胞孢子纲:营寄生,无运动器,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孢子纲的重要类群:球虫类(肝胆管上皮细胞,每个卵囊8个子孢子)、血孢子虫(人体和蚊或蜱)、焦虫(血尿)草履虫:表膜泡、动纤丝、刺丝泡、大核(营养代谢,无丝分裂)小核(繁殖遗传,有丝分裂)、伸缩泡、形成四个草履虫纤毛纲:终生具纤毛,无性生殖(横二分裂)、有性分裂(接合生殖)第四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动物三亚界:原生动物、中生动物、后生动物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古生物学(化石)、形态学、胚胎学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受精与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胚层分化卵黄多少分为少黄卵、中黄卵、多黄卵,植物极(卵黄多)和动物极卵裂的方式:1、完全卵裂(少黄卵):等裂(海胆)不等裂(蛙)、2、不完全卵裂(中、多黄卵):盘裂(鸡和乌贼)表裂(昆虫)原肠胚形成方式: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中胚层形成真体腔的方式:端细胞法、体腔囊法多细胞动物起源学说:群体学说(原肠虫学说和吞噬虫学说)、合胞体学说、共生学说第五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演化上的一个侧支多孔动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体型多数不对称、没有器官系统和明确组织、具有水沟系中胶层:1、芒状细胞(原始神经细胞)2、変形细胞(成骨针细胞、成海绵质细胞、全能原细胞)水沟系的基本类型: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多孔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无性生殖(出芽和形成芽球)、有性生殖(两囊幼虫)多孔动物门的分类:钙质海绵纲(毛壶)、六放海绵纲(偕老同穴、佛子介)、寻常海绵纲(浴海绵)第六章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1、辐射对称2、两胚层(内外胚层,中胶层,消化循环腔)、原始消化腔3、组织分化4、肌肉结构(横纹肌、斜纹肌、平滑肌)5、神经网(原始神经系统,无定向)水螅的表皮层包括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刺细胞、间细胞水螅的胃层包括内皮肌细胞、腺细胞(润滑作用)、少数感觉细胞和间细胞(多能干细胞)水螅有四种刺丝囊:穿刺刺丝囊、卷缠刺丝囊、还有两种黏性刺丝囊腔肠动物门的分纲:水螅纲(世代交替,水螅体和生殖体,薮枝虫)、钵水母纲(水螅型发达、水母型退化,浮浪幼虫,海月水母、海蜇)、珊瑚纲(只有水螅型,海葵,肌旗)第七章扁形动物门出现两侧对称和中胚层焰细胞由帽细胞和管细胞组成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中胚层形成、体壁(皮肌囊)、消化系统(不完全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原肾管)、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扁形动物的分纲:涡虫纲(三角蜗虫)、吸虫纲(华枝睾吸虫)、绦虫纲(猪带绦虫)涡虫纲分类:原卵巢涡虫亚纲(无肠目、大口虫目、多肠目)、新卵巢涡虫亚纲(三肠目)吸虫纲分类:单殖亚纲(三代虫(寄生鱼类体表)、指环虫(寄生鱼类鳃上))、盾腹亚纲、复殖亚纲(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日本血吸虫)原肾管的组成: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排泄孔华枝辜吸虫幼体的发育: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华枝辜吸虫:第一中间寄主:沼螺,第二中间寄主:淡水鱼和虾布氏姜片虫:中间寄主扁卷螺,感染性幼虫囊蚴日本血吸虫:中间寄主钉螺,感染性幼虫尾蚴当代6种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锥虫病、麻风绦虫纲的分类:单节亚纲、多节亚纲(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虫的防治原则:减少传播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被感染第八章假体腔动物(原腔动物)假体腔动物包括:线虫、轮虫、腹毛、动吻、曳鳃、线形、兜甲、棘头、内肛、圆环线虫动物门分类:无尾感器纲(人鞭虫、旋毛虫)、尾感器纲(钩虫、丝虫:象皮病、蛲虫)轮虫的排泄系统为一对排泄管和焰球组成的原肾管轮虫(隐生)可进行两性生殖。
《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部分参考答案绪论(第0部分)一、名词解释1.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命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地讲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环境和人类关系的科学。
其分支学科有:动物形态学、动物解剖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原生动物学、寄生动物学、软体动物学、甲壳动物学、蛛形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哺乳动物学等。
2.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上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在有性生物中,一个物种的个体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交配繁殖,即使能交配繁殖,其后代也没有繁殖能力。
3.双名法:双名法是目前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物种命名法,是瑞典科学家林奈创立的。
它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该有一个科学名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母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
前一个是该动物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后一个是动物的种名,多为形容词或名词所有格,其第一个字母小写,后面还要写上最初定名人的姓氏缩写。
4.三名法:写在动物亚种的学名时,须在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即由属名+种名+亚种名三部分组成,此为三名法。
5.亚种:亚种是种内个体在地理上或生态上充分隔离后形成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形态分化的标准,常以约75%个体呈现不同为限。
6.自然分类系统:现行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的形态或解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及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的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来确定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地位;反映了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种族发生的历史,基本上反映了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故称自然分类系统。
二、填空题1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2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3界;门;纲;目;属;种4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5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6“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7传统分类学派;支序分类学派;进化分类学派;数值分类学派。
普通动物学思考题(无脊椎部分)思考题:第1章绪论1、生物的分界的根据是什么,如何理解生物分界的意义?为什么五界系统被广泛采用?2、什么是动物学,如何理解它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学习研究动物学有何意义?3、生产实践和社会变革对动物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和作用?4、动物分类是以什么为依据的,为什么说它基本上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5、何谓物种,为什么说它是客观性的?6、你如何理解恩格斯说的“没有物种概念,整个科学便都没有了”?7、“双名法”命名有什么好处,它是怎样给物种命名的?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组成细胞的重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各有何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核酸的基本结构特点,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化的原因。
3、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最基本的机能是什么?4、细胞质各重要成分(如内质网、高尔基器、线粒体、溶酶体和中心粒等)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5、细胞核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机能是什么?6、什么是细胞周期,它包括哪些内容?初步了解研究细胞周期的实践意义。
7、有丝分裂一般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8、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何区别?9、 4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是什么? 10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理解并掌握原生动物如何完成运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各种生活机能。
2、如何理解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不同?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什么?4、掌握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和机能特点,并通过它们理解和掌握鞭毛纲、肉足纲和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5、掌握疟原虫的主要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生活史、危害和防治原则,初步了解我国在抗疟方面的主要成就。
通过疟原虫掌握孢子纲的主要特征。
绪论1、五界系统1.原核生物界2.原生生物界3.真菌界4.植物界5.动物界提出者:惠克特依据:电镜技术和生化知识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2、生物获取营养的途径有3条1.自养2.异养3.分解吸收营养3、动物学生命科学的一大分支。
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分类、进化等规律及相互关系的科学4、研究方法1.观察描述法2. 比较法3.实验法4.历史法5、自然分类系统以动物形态、生理、遗传、进化等方面的相似程度为基础,并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来确定动物在动物界中的系统地位的方法。
6.分类等级(分类阶元)。
举例说明动物分类地位(分类阶元)界、门、纲、目、科、属、种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
小家鼠、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家鼠属、小家鼠。
麻雀、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文鸟科、麻雀属、麻雀。
7、物种物种是分类系统中最基本的阶元,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具有共同的祖先,在形态、结构和遗传特性上彼此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群。
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占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8、双名法举例说明动物的命名方法(双名制、三名制)。
双名法: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学名,为种的命名方法,由两个拉丁文字或拉丁化文字组成。
前面为该动物的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一个字为其种名,用形容词或名词,第一字母不需大写;在学名之后还可加上定名人的姓氏。
例如:小家鼠的学名 Mus musculus Linne属名+本名命名人姓氏学名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形态结构与机能相适应3、细胞的共同机能:1)利用能量和转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