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绪论共8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05 MB
- 文档页数:86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pdf《普通动物学》 (General Zoology)是在英国牛津大学开设的“普通动物学”课程,它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介绍了动物界的生物。
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真是太有趣了,一个个的小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蕴含着大道理呢!比如,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叫作达里欧,因为他非常顽皮,所以,经常被妈妈训斥,所以,就取名叫作达里欧。
达里欧想过一个安静舒适的日子,但总会有两个坏蛋来破坏。
一次,达里欧遇到了狡猾的狐狸,他对达里欧说:“我帮助你们把兔笼换成木头的,这样不易被偷走。
”达里欧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把木笼子换成了木头的,很容易就看出,被下了毒药。
第二天,大家发现木笼子少了许多,都觉得很奇怪,这时候,狐狸才露出了真面目,他带着手下赶快逃走了,从此,再也没有人相信达里欧了。
你知道吗?动物之间也存在食物链呢!这本书告诉我们,大象吃水牛、水牛吃大老鼠,直到大老鼠吃蚯蚓,蚯蚓吃蜗牛……依次排列下去。
不管怎样,最终都会演变成消费者和生产者。
我觉得,这种现象真的非常神奇,而且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同时,这本书还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并让我受用一生。
它还培养了我爱动物、保护环境的品质。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的内容有,爬行动物:龟、蜥蜴、壁虎……两栖动物:青蛙、蟾蜍……鸟类:麻雀、金丝雀、燕子、火烈鸟……鱼类:热带鱼、海洋鱼、鲸鱼……还有哺乳动物:老鼠、松鼠……小学生在阅读这样的科普著作时,不仅需要抓住情节和语言的关键词,更需要做好摘录笔记。
作为摘录笔记的方法,除了“抄写”或“划线”以外,还有以下几点: 1、在读完整篇文章后,把文章的精华部分用符号记录下来。
2、简单概括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概括性记录:找到科普文章的主题,用符号标注出来,如:“环保”“自然”等等。
4、评价性记录: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用一句话简单描述该段内容。
5、评论性记录:摘录全文最重要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记录。
普通动物学(上)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1.什么就是生物?a.一切具有生命现象的物质都叫生物。
b.生命现象包含:新陈代谢、自我复制产卵、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
2.生物的分界a.两界系统:18世纪,林奈以能否运动分为植物、动物界。
b.三界系统:19世纪中期,将原生生物另立为界。
c.四界系统d.五界系统:20世纪初,电镀发生,原核生物界、真菌从植物界中划出。
即为为: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e.三总界六界系统第二节动物学及其分科1.什么叫做动物学?a.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动物学。
2.动物学的分科a.纵向分科(研究内容分后):动物形态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动物遗传学等。
b横向分科(研究对象分后):原生生物学、寄生虫学、蠕虫学、贝类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兽类学等。
第三节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与意义1.目的:合理地、可持续地利用动物资源,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2.意义:动物界不仅为人类的衣、甲壳类、居住、行提供更多了宝贵的资源,也为美化人的生活、满足用户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更多了多样的内容。
因此研究动物学具备十分轻的意义。
第五节动物学研究方法a叙述法b比较法c实验法第六节动物学分类的知识动物学分类科学知识就是自学和研究动物学的基础。
a人为分类法: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活习性。
b自然分类法:动物的基本结造和发育,遗传特性和血缘关系。
一、分类依据形态学特征(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物学特征(生态犯罪行为、生活习性)细胞学特征(核型、带型分析)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化学共同组成及dna、rna等)二、分类等级动物学分类系统由大到小的分类等级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三、物种的概念a由形态结构、生理学、生物学、生态习性以及行为学、遗传学等特征相同,相互之间可以民主自由交配并产生具备产卵能力的后代的种群就称作物种。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生物的分界2:动物的自然分类系统3:分类等级4:物种的定义5:物种命名方法及注意事项6: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一、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地区内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通常分成三个层次: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到目前为止描述过的物种数目为140~150万种,而地球上物种的数量为500~3000万种。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威胁当今世界范围内所面临的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消耗都依赖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都为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增加,造成对生物资源无止境的索取,是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引起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主要有栖息地丧失和片段化;掠夺式的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农业和林业的品种单一化。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1、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法规2、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明确保护对象和目的3、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当前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自然保护区——较小的人为干扰,保护重要自然价值的地区。
如:国家公园——具有各种各样的显著特征和生态系统的较大地区,以不威胁价值情况下,可参观、旅游、娱乐、科研等活动。
自然遗迹保护区——占地较小而能保护一个特色的自然特征或古迹。
野生生物管理区——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为目的的人为控制区。
景观保护区——由人文、自然、民族、宗教、土地利用为特色的供旅游以内感的场所自然资源保护区——当地特色资源集中地。
另外,还有人类学保护区以及特有保护地等类型。
有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兼有几项功能。
4、生物多样性的移(迁)地保护移地保护措施主要是补充就地保护的一种途径。
绪论第一节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自然界的物质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前者具有新陈代谢、自我复制繁殖、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性和适应性等生命现象。
因此,生物世界也称生命世界(Vivicum)。
生物的种类繁多,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目前已鉴定的约200万种。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发现的种还会逐年增加,有人(R.C.Brusca等,1990)估计,约有2000万~5000万种有待发现和命名。
为了研究、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人们将其分门别类系统整理,分为若干不同的界(Kingdom)。
生物的分界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化。
在林奈时代,对生物主要以肉眼所能观察到的特征来区分,林奈(Carl von Linné,1735)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Animália)和植物界(Plantae)的两界系统,这一系统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为多数教材所采用。
显微镜广泛使用后,发现许多单细胞生物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如眼虫等),这种中间类型的生物是进化的证据,却是分类的难题,因而霍格(J.Hogg,1860)和赫克尔(E.H.Haeckel,1866)将原生生物(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另立为界,提出原生生物界(Protista)、植物界、动物界的三界系统,这一观点直到本世纪60年代才开始流行,并被一些教科书采用。
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学家有可能揭示细菌、蓝藻细胞的细微结构,并发现与其他生物有显著的不同,于是提出原核生物(Prokaryote)和真核生物(Eukaryote)的概念。
考柏兰(H.F.Copeland,1938)将原核生物另立为一界,提出了四界系统,即原核生物界(Monera)、原始有核界(Protoctista)(包括单胞藻、简单的多细胞藻类、粘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后生植物界(Metaphyta)和后生动物界(Metazoa)。
随着电镜技术的完善和广泛应用以及生化知识的积累,将原核生物立为一界的见解,获得了普遍的接受,成为现代生物系统分类的基础。
《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课后答案下载《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简介第1章绪论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第3章原生动物门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第5章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第6章腔肠动物门(刺胞动物门)第7章扁形动物门第8章假体腔动物第9章环节动物门第10章软体动物门第11章节肢动物门第12章触手冠动物第13章棘皮动物门第14章半索动物门第15章脊索动物门第16章圆口纲第17章鱼纲第18章两栖纲第19章爬行纲第20章鸟纲第21章哺乳纲第22章动物进化基本原理第23章动物地理第24章动物生态参考文献索引《普通动物学》(刘凌云著)目录《普通动物学(第4版)》是北京师范大学刘凌云教授和郑光美院士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3版)的修订版,是“高等教育百门精品教材”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动物学(第4版)》的编写力求能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并适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具有中国特色。
第4版突出体现以下3个特色:1.以动物演化为线索,突出进化历史中发生重大质变的事件(例如细胞、体制、胚层、体腔、体节、脊索、脊椎、凹忮、体温等)及其与动物组织、器官、系统出现或复杂化的相关性,使学生能结合动物进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来掌握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主要规律书中对各类群及其代表动物的选取,以演化上、经济上和科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的为重点,并以我国动物为首选代表;全书着重加强基础同时根据动物学发展的`现状,适当拓宽口径,增加了非重点的及新发现的小门类;2.进一步精练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意加强结构与功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每章之后有思考题,便于教与学3.全书注意介绍现代动物科学知识和动物学宏观与微观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如进化理论、行为学、动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以及联系、反映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有关的新知识书中提出不少尚未解决、有待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