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功能化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27
石墨烯量子磺酸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平面晶格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它具有极高的导电性、热导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
这些独特的性质使得石墨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量子磺酸化是一种在石墨烯材料上引入磺酸基团的化学修饰方法。
通过磺酸化处理,可以改变石墨烯的表面性质和化学反应活性,进而拓宽其应用领域。
石墨烯量子磺酸化使得石墨烯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同时在能源储存、催化剂、光电器件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的目的是对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将介绍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结构,解释量子磺酸化的概念和原理,并详细介绍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方法和技术。
同时,我们还将总结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重要性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潜力。
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将进一步推动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应用和技术的发展,为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将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思路和启示。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内容框架,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石墨烯量子磺酸化进行一个整体概述,介绍石墨烯和量子磺酸化的基本概念,并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会分为三个小节展开讲述。
首先,我们会对石墨烯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结构、性质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我们会解释量子磺酸化的概念,并探讨其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最后,我们会详细介绍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方法,包括化学合成、物理改性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石墨烯量子磺酸化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石墨烯的制备、功能化及在化学中的应用作者:关凤华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4年第14期摘要:石墨烯从被发现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年的时间。
从当初的概念材料变成现实中真正的材料,石墨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化学领域,对石墨烯的关注一直居高不下,对石墨烯的应用前景有非常大的信心。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功能化化学应用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
石墨烯一直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格夫成功地在实验中分离出石墨烯,从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
石墨烯是已知的世界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因此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兼具良好的军事和民用用途。
时至今日,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已经更加的多元化和功能化,制备模式也更加丰富,对于促进当代化学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石墨烯的制备1.微机剥离法微机剥离法是石墨烯最早的发现和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操作原理是利用痒等离子束在高取向热解石墨材料表面进行槽面的刻蚀处理,具体刻蚀的尺寸标准为20.0nm~2.0nm(宽度),5.0nm(深度)。
将讲过处理后的高取向热解石墨压制在SiO2/Si基底基础之上,通过熔烧的方式,对多余的石墨片进行反复的剥离。
经过以上处理以后,将石墨薄片完全浸润在丙酮溶液中,通过超声清洗的方式,依赖于显微镜挑选镜下检出单原子层特点的石墨烯材料。
微机剥离法剥离制备的石墨烯结构完整,具有高电导性,但制备过程繁琐,生产效率较低,并不适用于大规模石墨烯材料的生产。
2.外延生长法外延生长法是利用生长基质的结构种出石墨烯。
通过将含有4H/6H-SiC的Ir或者Ru等单晶在超高真空环境下高温退火处理,使碳元素向晶体表面偏析,形成外延单层石墨烯薄膜。
石墨烯能量液的功效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石墨烯能量液作为一种新兴的能量产品,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是利用石墨烯材料的特殊结构和性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制成的一种液态能量补充品。
与传统的能量产品相比,石墨烯能量液具有更高的效能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对石墨烯能量液的功效进行综述和解释,并探讨其在运动、医疗和生活领域中的应用示例。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引言、石墨烯能量液的功效解释、石墨烯能量液在各领域的应用示例、石墨烯能量液与传统能量产品相比的优势分析以及结论。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每个部分所包含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石墨烯能量液所具备的功效,并深入探究其在不同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示例。
同时,我们也将比较分析其与传统能量产品之间的优势差异。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好地理解石墨烯能量液对健康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有所展望。
2. 石墨烯能量液的功效解释:2.1 石墨烯能量液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石墨烯能量液是一种以石墨烯为主要成分的液体产品。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晶格结构,具有出色的导电、导热和机械性能。
因其特殊结构和性质,将其应用于能量领域可以带来多种功效。
2.2 提高能量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使用石墨烯能量液可以改善人体细胞内部环境,促进细胞代谢和运作。
这主要得益于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在与人体接触时可以加速离子传输和电子流动。
通过与身体细胞相互作用,它可以帮助提高细胞内部的能量水平,并促进身体系统的正常功能。
2.3 促进身体健康的效果2.3.1 提升免疫力:石墨烯能量液可以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并调整免疫反应。
它可以帮助身体抵抗疾病和外部侵害,从而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2.3.2 改善血液循环:使用石墨烯能量液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的弹性和保持血管畅通。
更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有效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有利于排出代谢废物。
2.3.3 缓解疲劳和改善睡眠:石墨烯能量液具有调节人体生物电流的功能,可以帮助缓解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减轻疲劳感。
石墨烯衣服石墨烯服装材料是由生物质石墨烯与天然纤维经先进工艺融合所得,除了具有一般纤维的特征外,还具有极强的低温远红外和防紫外线功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机能,改善微循环,抑菌抗菌,抗静电,增温保温,在石墨烯功能服装及纺织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可以做到更薄的材料,也是最强韧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200倍。
同时它又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
石墨烯目前最有潜力的应用是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
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
另外,石墨烯几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
另一方面,它非常致密,即使是最小的气体原子(氢原子)也无法穿透。
这些特征使得它非常适合作为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透明的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石墨烯服装的优势:1、强化皮肤免疫细胞功能,达到消炎抑菌之效。
2、运用石墨烯材料制成,可通过体温激发远红外波、抗菌抑菌、超强祛湿。
3、是身体与外界的天然过滤器,结合其强大的远红外功能。
4、是新时代穿衣革命的新突破。
它打破了传统的内裤材质制造工艺。
5、利用石墨烯材料与纺织品有效结合,在保持纺织品各项基本性能的同时,具有石墨烯某一种或几种独特性质的纺织产品。
石墨烯石墨烯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详情>> 石墨烯(二维碳材料)编辑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1] 由于其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中文名石墨烯外文名Graphene 发现时间2004年主要制备方法机械剥离法、气相沉积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法主要分类单层、双层、少层、多层(厚层)基本特性强度柔韧性、导热导电、光学性质应用领域物理、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目录1 研究历史2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3 制备方法? 粉体生产方法? 薄膜生产方法4 主要分类? 单层石墨烯? 双层石墨烯? 少层石墨烯? 多层石墨烯5 主要应用? 基础研究? 晶体管? 柔性显示屏? 新能源电池? 航空航天? 感光元件? 复合材料6 发展前景? 中国? 美国? 欧洲? 韩国? 西班牙? 日本研究历史编辑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谈到近年来的新型材料,让人感兴趣的不多,但石墨烯肯定不在此列,其火爆程度令人咋舌。
为何石墨烯如此火爆,难道它真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石墨烯的作用到底有哪些方面。
1、石墨烯生物器件。
由于石墨烯的可修改化学功能、大接触面积、原子尺寸厚度、分子闸极结构等等特色,应用于细菌侦测与诊断器件,石墨烯是个很优良的选择。
科学家希望能够发展出一种快速与便宜的快速电子DNA定序科技。
它们认为石墨烯是一种具有这潜能的材料。
基本而言,他们想要用石墨烯制成一个尺寸大约为DNA宽度的纳米洞,让DNA分子游过这纳米洞。
由于DNA的四个碱基(A、C、G、T)会对于石墨烯的电导率有不同的影响,只要测量DNA分子通过时产生的微小电压差异,就可以知道到底是哪一个碱基正在游过纳米洞。
这样,就可以达成目的。
2、单分子气体侦测。
石墨烯独特的二维结构使它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巨大的表面积使它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
即使是一个气体分子吸附或释放都可以检测到。
这类检测可以分为直接检测和间接检测。
通过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观测到单原子的吸附和释放过程。
通过测量霍尔效应方法可以间接检测单原子的吸附和释放过程。
当一个气体分子被吸附于石墨烯表面时,吸附位置会发生电阻的局域变化。
当然,这种效应也会发生于别种物质,但石墨烯具有高电导率和低噪声的优良品质,能够侦测这微小的电阻变化。
3、作为导热材料或者热界面材料。
2011年,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学者首先报道了垂直排列官能化多层石墨烯三维立体结构在热界面材料中的应用及其超高等效热导率和超低界面热阻。
石墨烯概念石墨烯(Graphene)是由一层单原子厚度的碳原子团成的二维薄层结构,它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性,为科学和工程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作为最薄的材料,它具有高弹性,高电导率和高热导率等独特性能,有望在未来的电子电路中获得应用。
本文的目的是讨论石墨烯的来源,原理,功能,应用和未来发展。
石墨烯是在2004年由安德森大学的Sir Andre Geim和Konstantin Novoselov在石墨表面上观察到的。
他们发现它的概念,并发现它具有密度极高,厚度极薄,伸展性高,强度高,导电性高,热量传导性高,压缩性强等诸多优点。
石墨烯作为一种超材料,其结构可以被认为是两个几何折线图组成的三维空间,即它是一种连接两个折线体的结构。
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可以直观地表示为层状碳原子组成的蜂窝结构,这种蜂窝结构实际上是由大量六角形网格组成的,每个网格由六个碳原子组成。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性能,主要体现在强度,密度,电导性,热导性,可塑性等方面。
这种材料的强度比碳纤维高出百倍,密度比碳纤维低出百倍,电导性比金属高出一百倍,热导性比碳纤维高出一百倍,可塑性比碳纤维高得多。
因此,石墨烯可供构建出高性能的新型材料,以及用于取代传统材料的结构件。
石墨烯可以用来制备多种电子器件,如超灵敏传感器,高速可编程控制器,新型超纯氧化碳电池,高速纳米芯片,微纳加工设备,和多功能石墨烯半导体。
此外,石墨烯还可以用于制备增强的智能建筑材料,包括紫外线抗性,防火,和抗热和冷却等特性,以及纳米涂料,环境污染控制,气体储存,和液晶显示屏等应用。
未来,由于石墨烯本身独特的特性,它有望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多的应用,如飞机和高空电子设备,无线电信号传输,智能能源系统,和更高效的电子电路等。
此外,石墨烯有望为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如价格和容量的优化,多功能领域的应用等。
综上所述,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材料,由于它具有强度,密度,电导性,热导性,可塑性等优势性质,它可以被广泛用于制备电子器件,增强智能建筑材料,纳米涂料,环境污染控制,气体储存,和液晶显示屏等应用。
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石墨烯是自2004年被发现以来引起广泛研究的一种二维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领域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然而,纯石墨烯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可能性。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过氢化反应将氢原子引入石墨烯分子中,形成纳米石墨烯分子。
这种氢化的过程不仅提高了纳米石墨烯的环境稳定性,还赋予了它独特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过程,包括原理、方法以及其在应用中的潜力。
首先,将介绍纳米石墨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氢化对其性质的影响。
接着,将详细讲解氢化反应的原理,包括氢原子与石墨烯中碳原子的相互作用机理。
然后,将介绍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方法,包括化学氢化和物理氢化等不同的实验手段。
这些方法将被讨论其优缺点以及对纳米石墨烯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将总结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对其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各个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可以改变其电子结构、化学活性和机械性能,从而拓宽了其在能量存储、催化、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
最后,将展望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氢化方法、优化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性能以及扩大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石墨烯材料的性质,进而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过程的基础,并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纳米石墨烯分子的氢化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纳米石墨烯的基本特性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最后,我们将明确本文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读。
石墨烯分散液的作用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形成的二维单层结构,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性能,且在光学和化学方面具有特殊特性。
然而,石墨烯在大规模应用中面临着困难,主要是因为其极高的结晶度使得其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堆积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扩展其应用领域,人们开始使用石墨烯分散液。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讨论石墨烯基础知识,包括其结构特点、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
然后我们会详细介绍石墨烯分散液的定义,并探讨常见的制备方法。
接下来,我们会解释说明石墨烯分散液在分散效果提升、应用领域扩展和功能性增强方面发挥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概述当前市场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应用领域,并给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并解释说明石墨烯分散液的作用。
通过深入探索石墨烯分散液的概念、制备方法和应用,我们将揭示其在改善分散效果、扩展应用领域以及增强功能性方面的潜力。
从而为读者提供对这一新兴材料有更全面认识的基础,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并为实际应用带来启示。
2. 石墨烯分散液的作用2.1 石墨烯基础知识石墨烯是一种单层厚度仅为一个原子的二维结构材料,由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其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能。
这些特殊属性使得石墨烯成为许多领域的重要材料。
2.2 石墨烯分散液的定义石墨烯分散液是指将石墨烯在溶剂中进行均匀分散形成的液体。
通常情况下,为了将石墨烯有效地应用于各种领域,需要将其从固态转变为可溶解于溶剂中的分散液。
2.3 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高质量的石墨烯分散液是一个挑战性任务,因为不同步骤可能会引入不完美和杂质。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机械剥离法制备高品质的单层或少层厚度的石墨烯,并将其离散化到溶剂中。
另外,还存在其他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液相剥离法等。
石墨烯分散液的作用超越了单纯的形态转换,它在许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3.1 分散效果提升石墨烯分散液能够在溶胀基体中均匀分散,使得石墨烯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可接触面积。
2011年第30卷第7期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1509·化工进展石墨烯非共价键功能化及应用研究进展范彦如,赵宗彬,万武波,周泉,胡涵,邱介山(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炭素材料研究室,辽宁大连 116024)摘 要:为了扩展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克服石墨烯在溶液中难于溶解和难以分散等缺陷,石墨烯的表面功能化处理势在必行。
而非共价键功能化由于对石墨烯结构的非破坏性可以更好地保持发挥石墨烯本身的优异性能而备受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石墨烯在非共价键功能化研究方面的进展,包括π-π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与石墨烯之间的疏水作用和氢键作用,并对非共价键功能化石墨烯在电极材料、电催化、场效应晶体管和透明导体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最后对石墨烯在非共价键功能化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关键词:石墨烯;非共价键功能化;π-π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O 61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11)07–1509–12Research progress of non-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andapplications of grapheneFAN Yanru,ZHAO Zongbin,WAN Wubo,ZHOU Quan,HU Han,QIU Jieshan (Carbon Research Lab,State Key Lab of Fine Chemical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Liaoning,China)Abstract:Graphene research develops dramatically in diverse fields,such as materials,physics,chemistry,biology and so on,and mainly concentrates on its synthesis,function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s. However,graphene also possesses some drawbacks,such as low solubility and poor dispersion that limit its performance,therefore functionalization of graphene-sheets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for making the best of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Non-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is pai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less damage and full maintenance of the intrinsic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graphene. The recent research about non-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 of graphene,including π-πinteraction,hydrophobic attraction between surfactant and graphene,and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is reviewed and applications of these functional graphene,such as electrode materials,electrocatalysis,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and transparent conductors are outlined and prospected.Key words:graphene;noncovalent functionalization;π-π interaction具有二维晶体结构的石墨烯(graphene)材料是碳纳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是继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之后纳米材料领域的又一重大科学发现。
石墨烯综述1.1石墨烯概述石墨烯(Graphene)作为一种平面无机纳米材料,在物理、化学、科技、数码方面的发展都是极具前景的。
它的出现为科学界带来极大的贡献,机械强度高,导热和导电功能极具优势,原材料来源即石墨也相当丰富,是制造聚合复合物的最佳无机纳米技术。
由于石墨烯的运用很广泛,导致在工业界的发展存在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其制作过程规模浩大,所以应该将其合理地分散到相应的聚合物内部,达到均匀分布的效果,同时平衡聚合物之间的作用力。
石墨烯的内部结构是以碳原子以sp 2杂化而成的,是一种单原子结构的平面晶体,其以碳原子为核心的蜂窝状结构。
一个碳原子相应的只与非σ键以外的三个碳原子按照相应的顺序连接,而其他的π则相应的与其他的的碳原子的π电子有机地组成构成离域大π键,在这个离域范围内,电子的移动不受限制,因为此特性使得石墨烯导电性能优异。
另一方面,这样的蜂窝状结构也是其他碳材料的基础构成元素。
如图1-1 所示,单原子层的最外层石墨烯覆盖组成零维的富勒烯,任何形状的石墨烯均可以变化形成壁垒状的管状[1]。
因为在力学规律上,受限于二维晶体的波动性,所以任何状态的石墨烯都不是平整存在的,而是稍有褶皱,不论是沉积在最底层的还是不收区域限制的。
,如图1-2 所示,蒙特卡洛模拟(KMC)做出了相应的验证[3]。
上面所提的褶皱范围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存在差异,这种微观褶皱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静电,所以单层的会很容易聚集起来。
同时,褶皱的程度也会相应的影响其光电性能[3-6]图1-1. 石墨烯:其他石墨结构碳材料的基本构造单元,可包裹形成零维富勒烯,卷曲形成一维碳纳米管,也可堆叠形成三维的石墨[7]。
Figure 1-1. Graphene: the building material for other graphitic carbon materials. It can be wrapped up into 0D buckyballs, rolled into 1D nanotubes or stacked into 3D graphite[7].图 1-2. 单层石墨烯的典型构象[1]。
石墨烯的功能及其应用材科111 甘立雪201104002摘要:石墨烯(碳的二维同素异形体)因具有优良的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以及高透光率和超大比表面积等而备受人们关注。
尤其是2004 年稳定存在的石墨烯被成功地获得,更是掀起了石墨烯的研究高潮。
获得低成本、大面积、高质量的石墨烯,并将其用于实际生产是研究人员奋斗的目标。
本文主要对近几年一些改进的或新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其主要的性能及其潜在应用做了综述,从中可以看到石墨烯的巨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石墨烯制备方法功能应用1前言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以各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也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主要元素。
除了最早被人们所知道的两种碳单质——石墨和金刚石以外,炭黑,活性炭,碳纤维,玻璃碳等也都属于碳材料。
随着纳米材料与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的极大进展,纳米碳材料于同一时期开始进入历史舞台:1985年,三位英美科学家发现了碳的零维晶体结构——富勒烯【1】,并于199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91年,饭岛澄男发现了碳的一维管状纳米结构——碳纳米管【2】,并于2008年获得卡弗里纳米科学奖;2004年,碳的二维晶体结构——石墨烯(Graphene),被两位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Konstanitin Novoselov)发现并于201 0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碳的二维晶体结构,石墨烯与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一起最终将碳的同素异形体构成了一幅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完美画面(如图1)。
图1 碳的零维、一维、二维、三维晶体结构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SP2杂化堆积成的具有二维蜂窝状晶体结构的碳质材料[3]。
理想的石墨烯结构是平面六边形点阵,每个碳原子都与3 个相邻的碳原子之间形成3个连接十分牢固的σ键,剩余的一个P 电子在垂直石墨烯平面的方向上,与周围原子形成贯穿全层的大π键,此电子可以自由移动,赋予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石墨烯是一种单层二维碳材料,由重复的六元环组成。
石墨烯是一种非常薄的材料,它只有原子尺寸的厚度,但它的强度比钢还要高。
由于它具有出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诸多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石墨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石墨烯的物理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学性质石墨烯是一种非常好的导电材料,其电阻率极低,可以达到约10^-8 Ω∙m,是铜的130倍。
这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有关,因为石墨烯中的碳原子是以一种规则的六元环排列在一起的,这种排列方式形成了一条电子在平面内移动的完美路径。
因此,石墨烯中的电子可以自由地在材料中移动。
2. 光学性质石墨烯在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率非常低,只有2.3%。
这是因为石墨烯中的电子能量带结构对于光的范围非常不敏感,因此光子进入石墨烯后几乎不被材料吸收。
3. 机械性质石墨烯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材料,其弹性模量可以达到逆差石墨烯的数十倍。
这是因为石墨烯的结构非常致密,其原子排列方式使其充分利用了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从而形成了非常坚硬的三维结构。
化学性质石墨烯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反应石墨烯与其他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都十分复杂,包括氧化、加氢等反应。
由于石墨烯的化学键非常稳定,因此其与许多化合物的反应需要获取很高的能量。
2. 可控制备目前,利用化学还原或机械剥离等方法可将石墨烯制备出单层石墨烯材料。
这种制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最大化利用了石墨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功能化改性为了更好地利用石墨烯的性质,人们尝试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引入其他原子或分子,从而增强材料的疏水性、增强光学吸收、增加稳定性等。
这种处理方法使得石墨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应用前景石墨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子器件由于石墨烯是一种优秀的导电材料,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如显示器、传感器、存储器等。
同时,石墨烯的高弹性模量使其成为制造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