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228.00 KB
- 文档页数:13
《成本会计学》第二次作业一、某工业企业的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每月末都有很多批号没有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5月份投产的产品批号及产品完工情况:501号:A产品20件,5月1日投产,5月25日完工;502号:B产品20件,5月5日投产,月末完工10件;503号:C产品10件,5月15日投产,尚未完工;504号:D产品10件,5月20日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的原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放)和生产工时为:501号:原材料12 240元,工时6 500小时;502号:原材料7 360元,工时1 500小时,其中完成10件产品工时960小时,在产品10件计540小时;503号:原材料2 720元,工时5680小时;504号:原材料2 580元,工时4240小时。
(3)5月末全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24900元,工时17 920小时,工资及福利费7 708元,制造费用10 752元。
要求:根据上列资料,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据以在各批产量之间,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并将计算结果填到帐内。
解:⑴生产成本明细账⑵各种产品成本计算单A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501 投产日期:5/1B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502 投产日期:5/5C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503 投产日期:5/15 产品名称:C 产品批量:10件完工日期:D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批号:504 投产日期:5/20二、某工厂只生产D产品,分三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成本计算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
材料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均按月当产量计算。
⑴产量记录⑵成本资料各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产品成本计算单车间名称:一车间 产量:500台44.14610602050086400=+++=材料费用分配率74.241060%602050014400=++⨯+=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66.271060%602050016100=++⨯+=制造费用分配率产品成本计算单车间名称:二车间产量:500台33.4810%506050026100=+⨯+=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14.9310%506050050300=+⨯+=制造费用分配率产品成本计算单车间名称:三车间产量:500台85.132%401050066955=⨯+=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99.288%4010500145650=⨯+=制造费用分配率产品成本计算汇总表产量:500台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借:产成品——D 产品 381075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D 产品 381075三、某企业以同一材料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而成本计算是将三种产品归为一类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按系数比例法分配类内各种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第九版练习题答案成本会计是一门研究如何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控制和分析的学科。
以下是《成本会计第九版》的一些练习题答案,供参考:练习题1:产品成本的分类问题:区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答案:- 直接材料成本: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材料成本,如特定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 直接人工成本:指可以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人工成本,如特定产品的工人工资。
- 制造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产品上的成本,如工厂的租金、折旧、水电费等。
练习题2:成本-体积-利润分析问题:一个公司生产某产品,其固定成本为$100,000,单位变动成本为$50,销售价格为$100。
计算该公司的盈亏平衡点。
答案:盈亏平衡点 = 固定成本 / (销售价格 - 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 = $100,000 / ($100 - $50)盈亏平衡点 = $100,000 / $50盈亏平衡点 = 2,000单位练习题3:成本-体积-利润图问题:根据练习题2的数据,绘制成本-体积-利润图。
答案:在成本-体积-利润图中,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利润。
固定成本线从(0, $100,000)开始,斜率为-$50的变动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相交于盈亏平衡点(2,000单位, $0)。
从这一点开始,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利润线向上倾斜,表示利润增加。
练习题4:标准成本计算问题:某公司生产产品X,其标准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10,标准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6,实际直接材料成本为每单位$11,实际直接人工成本为每单位$7。
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和人工成本差异。
答案:材料成本差异 = (实际材料成本 - 标准材料成本)* 实际产量人工成本差异 = (实际人工成本 - 标准人工成本)* 实际产量(注:实际产量需要给出才能计算具体数值)练习题5:作业成本法问题:解释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答案: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更精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它将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或活动上,而不是简单地分配到产品上。
《成本会计学》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下列产品()。
A、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小B、各月在产品数量很大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小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很大2、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适用于下列产品()。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变化不大C、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3、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法,适用于下列产品()。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C、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D、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4、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原材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月末在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费用分配,应采用()。
A、约当产量比例法B、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C、定额比例法D、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5、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应采用()。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B、定额比例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固定成本计价法6、在产品完工率为()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例。
A、所在工序工时定额B、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C、所在工序累计工时定额D、上道工序累计工时定额与所在工序定额之半的合计数7、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比例法B、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C、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D、定额比例法二、判断题1、经批准核销在产品盘盈时,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冲减制造费用。
()2、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以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
()3、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之间在数量变化也较大,其月末在产品可按年初固定成本计价。
()4、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时,某种产品月末在产品只计算所耗原材料费用,不计算工资等其他费用,产品的其他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
成本会计练习题一1.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30000元,单件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产品2千克/件,B产品4千克/件,产量:A产品200件,B产品150件。
要求:按原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2.某企业某工人的月工资标准为4200元。
8月份31天,病假4天,星期休假10天,出勤15天。
根据该工人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
该工人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
试分别按照三种计算日工资率的方法计算该工人本月应得工资。
3.某工业企业某级工人加工甲、乙两种产品。
甲产品工时定额为25分钟,乙产品工时定额为35分钟。
该级工的小时工资率为36.0元。
该工人某月加工甲产品350件(其中,料废产品50件),乙产品200件(其中,工废产品20件)。
要求:(1)计算该级工人所产甲、乙两种产品的计件单价;(2)计算该工人该月应得的计件工资。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58000元,甲产品完工1000件,乙产品完工400件,丙产品完工45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1小时,乙产品2.5小时,丙产品2小时。
试计算分配甲乙丙三种产品各自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成本会计练习题二1.某企业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提供的劳务量和发生的费用总额如下:(1)劳务供应量及各受益对象的耗用量如下表所示:(2)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总额为:供水车间4000元,供电车间9000元。
(3)假定供水车间每吨水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3元,供电车间每度电的计划单位成本为0.5元。
(4)该企业不单独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4)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成本会计练习题三1.某厂本月应付工资65000元,其中产品生产工人5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5000元,厂部管理人员10000元;本月生产A、B、C三种产品,生产工时分别为1300小时、1700小时和2000小时。
一、单项选择题及答案1.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 A )。
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决策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C )。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考核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 B )。
A.成本控制 B.成本核算 C.成本分析 D.成本考核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 A )。
A.生产费用之和 B.生产经营管理费用总和C.经营管理费用总和 D.料、工、费及管理费用总和5.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 C )。
A.集中工作方式 B.统一领导方式C.分散工作方式 D.会计岗位责任制6.成本会计最基本的任务和中心环节是( C )。
A.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 B.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C.进行成本核算,提供实际成本的核算资料 D.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7.成本的经济实质是( D )。
A.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货币表现。
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D.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8.产品成本是指( A )。
A.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管理耗费C.企业在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企业为生产和销售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9.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B )。
A.生产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 D.设备维修费用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B )。
A.外购动力费用 B.制造费用 C.工资费用 D.折旧费用11.下列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D )。
A.外购材料费用 B.职工工资 C.折旧费用 D.制造费用12.下列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是( C )。
成本会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成本会计的任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预测成本B. 控制成本C. 分析成本D. 提高企业利润答案:D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A. 作业成本法B. 标准成本法C. 定额成本法D. 重量分配法答案:D3.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A. 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B. 企业的财务活动C. 企业的成本费用D. 企业的销售收入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A. 权责发生制原则B. 重要性原则C.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D. 配比原则答案:B5.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成本预测的方法?A. 平均成本法B. 回归分析法C. 指数平滑法D. 时间序列分析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预测、核算、分析7. 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计算产品成本、反映企业成本水平8. 直接成本包括______成本和______成本。
答案:直接材料、直接人工9. 间接成本按其与产品的关系可分为______成本和______成本。
答案:变动间接成本、固定间接成本10. 成本控制的方法包括______控制、______控制和______控制。
答案:事前、事中、事后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成本会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答案:错误12.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
()答案:正确13. 成本预测是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答案:正确14. 成本控制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
()答案:错误15. 成本分析是对企业成本水平及其变动原因的分析。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成本会计的作用。
答案:成本会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成本信息,有助于决策;(2)反映企业成本水平,为成本控制和降低成本提供依据;(3)为产品定价提供参考;(4)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评价提供数据;(5)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练习题 1、某企业本月生产A产品100件,B产品200件。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4900千克,材料单价10元。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30千克,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0千克。 要求:根据A、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共同耗用的材料费用。 2、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投产200件,单件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甲、乙两种产品本月实际消耗材料1782公斤。A种原材料计划单价为2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1)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2)编制材料耗用的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所领管理用具采用改革后的分次摊销法摊销。3月领用管理用具一批,其计划成本为9000元,预计摊销三次;5月、8月各摊销一次,8月末报废,回收残料估价250元,已验收入库。该月低值易耗品的成本差异率为超支3%。 要求:编制低值易耗品领用、摊销、报废和调整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6620元,规定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两种产品的工时定额为:A产品30分钟,B产品15分钟;投产的产品数量为:A产品9500件,B产品8700件;辅助生产车间(只提供一种劳务)生产工人工资489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790元,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34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4090元。应付工资总额2973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配A、B两种产品工人工资并编制分配工资费用的会计分录。 5、某企业设有供电、锅炉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供电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88000元,锅炉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为30000元。车间辅助生产劳务供应通知单内容如下:供电车间共提供220000度电,其中,锅炉车间耗用20000度,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80000度、一般耗用24000度,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60000度、一般耗用20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用16000度。锅炉车间共提供5000吨蒸气,其中,供电车间耗用1000吨,第一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600吨、一般耗用320吨,第二生产车间产品耗用1200吨、一般耗用280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600吨。另外,供电车间计划单位成本0.44元,锅炉车间计划单位成本7.80元,该企业辅助生产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要求:分别根据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6、企业某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甲产品实耗生产工时2000小时,乙产品实耗生产工时800小时,丙产品实耗生产工时1200小时,该车间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646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7、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7小时,丙产品7.25小时。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件。12月份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20600元。制造费用账户月初余额(贷方)340元。 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2)计算并分配制造费用账户年末余额。 8、某生产车间生产乙产品,本月投产300件,完工验收时发现不可修复废品8件。合格品生产工时8760小时,废品生产工时240小时。乙产品成本明细帐所记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燃料和动力10800元,工资和福利费12600元,制造费用7200元。乙产品所耗的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废品残料入库作价5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9、某工业企业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其8月初在产品费用为3000元;该月生产费用为原材料1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3300元,制造费用6000元。该月完工产品450件,月末在产品300件。 要求:计算该月甲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并编制产品完工入库的会计分录。 10、某产品经两道工序完工,完工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第一工序为30小时,第二工序为10小时。每道工序在产品工时定额(本工序部分)按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 要求:计算该产品第一、二两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 11、某产品某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工资及福利费共为6000元;该产品该月份完工1375件;其各工序在产品的数量和完工率如下表所示。 工 序 在产品数量 完工率 1 2000 37.5% 2 1000 87.5% 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该产品的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 12、某产品的原材料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其完工产品和各工序的消耗定额,以及某月末的在产品数量如下表所示。 工 序 本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 月末在产品数量 1 60公斤 1400件 2 40公斤 900件 完工产品合计 100公斤 × 在产品在本工序的消耗定额按50%计算。 该月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为261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为4890元。该月完工产品1860件。 要求:(1)按原材料投入的程度计算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和该产品的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13、某工业企业2008年9月A种产品成本明细账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种产品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上列明细账“工资及福利费”栏的“定额”行登记定额工时数。 要求:计算填列A种产品成本明细账。 月 日 摘 要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 计 8 31 余 额 1120 950 830 2900 9 30 本月生产费用 8890 7660 6632 23182 9 30 累 计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成本会计练习题练习题一业务题1、资料:某车间本月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领用原材料费用12000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8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本期三种产品的实际产量分别为400件、500件、600件,单件材料消耗定额分别为50千克、30千克、75千克,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要求: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的实际成本。
2、资料: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200×年8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1)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领用原材料12000元,生产乙产品领用原材料8000元;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原材料2250千克,每千克单价2元,该种材料按实际产量的定额耗用量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甲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为2千克;投产1000件;乙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为1千克,投产500件。
2)机修车间耗用原材料800元。
3)第一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1000元;第二基本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原材料1200元。
4)工厂行政管理部门领用原材料400元。
5)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并作出有关会计分录。
3、资料:某企业有机修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200×年8月份发生费用为9900元,供水车间发生费用为3200元。
本月机修车间和供水车间提供的劳务量如下:划成本为0.2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按直接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4、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3150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5000件,乙产品3000件。
单件定额工时: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5小时。
12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450件,乙产品280件。
12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27200元。
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并作出有关会计分录。
2)若12月初“制造费用”总账科目借方余额960元,作调整“制造费用”科目余额的会计分录。
第三章材料费用的核算习题一(一)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二)资料1、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即机修车间和供水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XX年3月A产品产量120件,每件重2.5千克,B 产品产量250件,每件重0.8千克。
23、该企业材料日常收发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计价。
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产品重量比例分配。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并作有关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除加权平均法外,假设都采用永续盘存制)(一)目的练习不同的材料计价方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三)要求A、根据已知资料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耗用的材料费用,并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B、结合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分析不同的材料计价方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习题三(一)目的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二)资料1、某企业20XX年6月材料耗用汇总表如下所示。
材料耗用汇总表2、表中各数为计划成本,综合差异率10%。
3、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必要的账务处理。
第四章人工费用的核算习题一某企业一车间生产工人肖力,月标准工资624.9元,工龄7年,根据其工龄,其病假工资扣发比例为30%。
该职工8月份出勤19天,事假3天,病假1天,双休日休息8天。
要求:按月薪制和日薪制分别计算当月应付肖立的工资。
习题二20XX年6月份统计资料表明。
丽达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完工A产品120件,实际工时6000小时,B产品完工250件,实际工时4000小时,工资附加费按工资总额的40%计提。
本月份应付工资资料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要求:分配人工费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五章外购动力与跨期费用的核算习题一某企业有机器一台,原价12000元,预计残值1200元,估计使用年限是5年。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额。
习题二某企业某月份共提折旧费用2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的固定资产应提10000元;其他管理用固定资产应提2000元;机修车间应提折旧4000元;供电车间应提折旧2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提折旧1600元;企业销售部门应提折旧400元。
成本会计学的练习第三章材料费⽤的核算习题⼀(⼀)⽬的练习材料费⽤归集和分配的核算。(⼆)资料1、某企业有⼀个基本⽣产车间,⽣产A、B两种产品;两个辅助⽣产车间,即机修车间和供⽔车间,为基本⽣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20XX年3⽉A产品产量120件,每件重2.5千克,B 产品产量250件,每件重0.8千克。
2
3、该企业材料⽇常收发的核算采⽤实际成本计价。A、B两产品共同耗⽤的材料按产品重量⽐例分配。(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材料费⽤的分配,并作有关的会计分录。习题⼆(除加权平均法外,假设都采⽤永续盘存制)(⼀)⽬的练习不同的材料计价⽅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三)要求A、根据已知资料分别采⽤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耗⽤的材料费⽤,并编制领⽤材料的会计分录。B、结合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分析不同的材料计价⽅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习题三(⼀)⽬的练习材料费⽤的分配(⼆)资料1、某企业20XX年6⽉材料耗⽤汇总表如下所⽰。材料耗⽤汇总表2、表中各数为计划成本,综合差异率10%。3、低值易耗品⼀次摊销。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必要的账务处理。第四章⼈⼯费⽤的核算习题⼀某企业⼀车间⽣产⼯⼈肖⼒,⽉标准⼯资624.9元,⼯龄7年,根据其⼯龄,其病假⼯资扣发⽐例为30%。该职⼯8⽉份出勤19天,事假3天,病假1天,双休⽇休息8天。
要求:按⽉薪制和⽇薪制分别计算当⽉应付肖⽴的⼯资。习题⼆20XX年6⽉份统计资料表明。丽达企业基本⽣产车间完⼯A产品120件,实际⼯时6000⼩时,B产品完⼯250件,实际⼯时4000⼩时,⼯资附加费按⼯资总额的40%计提。本⽉份应付⼯资资料
⽣产⼯⼈⼯资按⽣产⼯时⽐例分配。要求:分配⼈⼯费⽤,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第五章外购动⼒与跨期费⽤的核算习题⼀某企业有机器⼀台,原价12000元,预计残值1200元,估计使⽤年限是5年。要求:根据资料分别⽤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额。习题⼆某企业某⽉份共提折旧费⽤20000元,其中基本⽣产车间⽣产甲产品的固定资产应提10000元;其他管理⽤固定资产应提2000元;机修车间应提折旧4000元;供电车间应提折旧2000元;企业⾏政管理部门应提折旧1600元;企业销售部门应提折旧400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并作出有关的会计分录。习题三某企业有两个产品⽣产车间和机修、蒸汽两个辅助⽣产车间。第⼀车间⽣产甲和⼄两种产品,第⼆车间⽣产丙产品。1、20XX年6⽉该企业耗⽤的材料情况如下:(1)根据领料单,汇总该⼚6
《成本会计学》第四章习题发布单位:会计学系发布时间:2011-10-18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A.外购动力费用B.制造费用C.工资费用D.折旧费用2.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C.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进行分配D.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3.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直接材料费用B.辅助车间管理人员工资C.车间厂房折旧费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4.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B.车间厂房的折旧费C.车间生产用设备的折旧费D.车间辅助人员的工资5.下列各项中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A.银行借款的利息支出B.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C.企业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新技术开发费D.车间员管理人的工资6.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A.定额比例法B.约当产量比例法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D.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7.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时,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计入()。
A.期间费用B.完工产品成本C.营业外支出D.在产品成本8.下列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
A.利息费用B.车间、分厂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C.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D.燃料和动力9.设置成本项目的目的之一是()。
A.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情况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费用C.为计算工业净产值提供资料D.为核定生产资金提供资料10.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A.燃料和动力B.财务费用C.税金D.管理费用11.以下税金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是()。
A.增值税B.房产税C.土地使用税D.车船使用税12.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中各项费用的划分,都应贯彻()原则,以期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和管理费用。
第三章材料费用的核算习题一(一)目的练习材料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二)资料1、某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即机修车间和供水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XX年3月A产品产量120件,每件重2.5千克,B 产品产量250件,每件重0.8千克。
2、本年3月,根据领料单数据,各部门领料情况汇总,如下表所示。
3、该企业材料日常收发的核算采用实际成本计价。
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按产品重量比例分配。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进行材料费用的分配,并作有关的会计分录。
习题二(除加权平均法外,假设都采用永续盘存制)(一)目的练习不同的材料计价方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二)资料某企业5月份甲材料收发资料,如下表所示。
(三)要求A、根据已知资料分别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耗用的材料费用,并编制领用材料的会计分录。
B、结合材料价格的波动情况,分析不同的材料计价方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习题三(一)目的练习材料费用的分配(二)资料1、某企业20XX年6月材料耗用汇总表如下所示。
材料耗用汇总表20XX年6月2、表中各数为计划成本,综合差异率10%。
3、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
三、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必要的账务处理。
第四章人工费用的核算习题一某企业一车间生产工人肖力,月标准工资624.9元,工龄7年,根据其工龄,其病假工资扣发比例为30%。
该职工8月份出勤19天,事假3天,病假1天,双休日休息8天。
要求:按月薪制和日薪制分别计算当月应付肖立的工资。
习题二20XX年6月份统计资料表明。
丽达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完工A产品120件,实际工时6000小时,B产品完工250件,实际工时4000小时,工资附加费按工资总额的40%计提。
本月份应付工资资料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要求:分配人工费用,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五章外购动力与跨期费用的核算习题一某企业有机器一台,原价12000元,预计残值1200元,估计使用年限是5年。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额。
习题二某企业某月份共提折旧费用200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的固定资产应提10000元;其他管理用固定资产应提2000元;机修车间应提折旧4000元;供电车间应提折旧2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提折旧1600元;企业销售部门应提折旧4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并作出有关的会计分录。
习题三某企业有两个产品生产车间和机修、蒸汽两个辅助生产车间。
第一车间生产甲和乙两种产品,第二车间生产丙产品。
1、20XX年6月该企业耗用的材料情况如下:(1)根据领料单,汇总该厂6月份各车间、部门和各种产品领用的原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如下表所示。
(2(3)该厂本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包括燃料和低值易耗品)。
(4)第一车间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按产品定额耗用量比例进行分配;共同耗用的燃料,按两种产品的产量比例进行分配。
(5)两种产品的产量资料及定额资料如下:甲产品产量2500件,原材料单位消耗定额为11千克;乙产品产量3125件,原材料单位耗用定额为4千克。
2、外购动力的耗用:该企业本月份共耗用外购电力54100度,每度电单价0.10元,外购电力费用总额5410元,其中工艺用电44000度,费用4400元。
在第一、第二车间所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间按机器工时进行分配。
本月机器实际总工时40000小时,其中:甲产品18000小时,乙产品14000小时,丙产品8000小时。
此外,机修车间耗用电力2000度,蒸汽车间耗用2600度,车间照明用电2500度,其中第一车间耗用1500度,第二车间耗用1000度,厂部照明用电3000度。
要求:1、根据“资料1”,分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燃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分配外购动力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第六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习题一某企业有蒸汽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5月份发生的费用及提供劳务情况如下:1、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及劳务资料:(1)蒸汽车间为甲、乙、丙三种产品提供蒸汽100000吨,其中甲产品44000吨,乙产品36000吨,丙产品20000吨。
其费用按提供劳务量在三种产品间用直接分配法分配。
(2)机修车间为各车间、部门提供修理劳务共16480小时,其中第一车间9000小时,第二车间4500小时,企业管理部门2980小时。
其费用按所提供修理工时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
其中,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按每工时0.60元的定额工时计算出分摊的费用,在分配前先从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时用红字冲出。
2、该企业本月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资料如下:(1)耗用材料:蒸汽车间13916元,机修车间8232元。
(2)工资:蒸汽车间1200元,机修车间2500元;工资附加费:蒸汽车间168元,机修车间350元。
(3)支付运输费:蒸汽车间216元,机修车间140元。
(4)支付办公费:蒸汽车间274元,机修车间257元。
(5)支付劳动保护费:蒸汽车间619元,机修车间375元。
(6)支付水电费:蒸汽车间460元,机修车间200元。
以上(3)—(6)项均由银行存款支付。
(7)计提折旧:蒸汽车间2098元,机修车间22994元。
(8)预提大修理费:蒸汽车间1049元,机修车间1497元。
3、该月份机修车间为在建工程提供劳务计6975小时。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归集辅助生产费用。
2、根据资料3,结转为在建工程提供的劳务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根据前面结果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习题二1、某企业本月末“辅助生产”明细账上合计发生额如下:机修车间7500元;动力车间16500元;供水车间15000元。
表中:基本生产车间的耗用,是指生产用水和电。
要求: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一次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编制分配表,并编制会计分录(机修车间计划单位成本为2.6元/小时;动力车间计划单位成本为0.5元/千瓦小时;供水车间计划单位成本为0.4元/吨)。
第七章制造费用的核算习题一某企业20XX年6月份有关制造费用发生及分配资料如下。
1、制造费用的分配资料:(1)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制造费用在这两种产品之间按生产工时进行分配。
(2)第二车间只生产丙产品,制造费用全部计入这种产品。
(3)三种产品的生产工时为:甲产品21400工时,乙产品15600工时,丙产品10000工时。
2、本月份发生费用资料:(1)耗用原材料(消耗性材料):一车间3430元,二车间2450元。
第二车间发生修理费1568元。
(2)耗用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第一车间1764元。
劳动保护费:一车间1470元,二车间1960元。
(3)工资:一车间600元,二车间500元。
工资附加费:一车间84元,二车间70元。
(4)支付办公费:一车间316元,二车间256元。
(5)支付水电费:第一车间235元,第二车间144元。
(6)支付差旅费:第二车间1350元。
(7)其他费用:1838元,两车间各50%。
以上(4)-(7)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8)计提折旧:第一车间2086元,第二车间1378元。
(9)预提大修理费用:第一车间1043元,第二车间689元。
(10)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可知:一车间发生修理费用6750元,二车间发生3375元。
要求:1、归集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2、按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习题二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为1632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甲产品24000件,乙产品18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甲产品4小时,乙产品6小时。
1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1500件;1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3000元。
本年度实际制造费用为165000元。
假定年末已分配的制造费用为160000元,其中甲产品负担72000元,乙产品负担88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年终对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和按计划成本转出的制造费用的差异额进行调整,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八章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核算习题一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由101号和102号两种零件(各一件)装配而成。
单位甲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13元;单位零件的材料费用定额为:101号6元,102号7元。
原材料在零件投产时一次投入。
2、甲产品单台工时定额为10小时,本月完工产量2700台,产品在各生产阶段和相应工序上加工的工时定额以及盘存的月末在产品数量,如下表所示:在产品在所在工序上的完工率都为50%。
3、单位工时的计划工、费单价为:人工0.5元;制造费用1.40元。
4、甲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费用资料,如下表所示: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以下三种方法分配计算甲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计算;其他各项费用都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
2、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3、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比例分配计算(原材料费用按定额原材料费用比例分配计算;其他各项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计算)。
习题二某车间乙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材料定额成本:完工产品5600元,月末在产品3400元;定额工时:完工产品3800小时,月末在产品1200小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九章生产损失的核算习题一本月无期初、期末在产品。
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下列情况核算废品损失,并编制会计分录。
1、不可修复废品均在生产完工交产成品仓库验收时发现。
2、甲产品4件不可修复废品是在加工程度达60%时发现,乙产品6件不可修复废品是在加工程度达50%时发现。
3、不可修复废品均已完工,按定额成本计算其成本。
甲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为:直接材料120元,直接人工26元,制造费用21元。
乙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为:直接材料200元,直接人工25元,制造费用21元。
第十章品种法习题一中兴工厂第二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成本计算采用品种法。
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甲原材料按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生产工人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
1、A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13200元,直接人工46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B产品无期初在产品成本。
2、各费用分配资料如下:A产品甲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4000千克,B产品为2500千克,甲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66300元。
A产品实际工时为26000小时,B产品为16000小时,人工费用总额为16800元,制造费用总额为6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