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36.08 KB
- 文档页数:14
《动物生理学》导学案导学案一:绪论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科学,主要包括动物的繁殖、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研究。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许多基础概念和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
本导学案将带领我们逐步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导学案二:动物的运动与细胞研究1. 动物的运动机制动物体的运动依赖于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支持。
肌肉收缩是通过神经冲动引起的,神经冲动会触发肌纤维的收缩,进而带动骨骼运动。
动物的运动还涉及到各种运动器官和运动系统的协调工作。
2. 细胞在动物运动中的作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它们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参与到动物的运动过程中。
细胞内的酶能够催化运动所需的能量释放,在细胞膜上的受体传递神经冲动,调节肌肉收缩等。
导学案三:动物的呼吸与循环1. 动物的呼吸系统呼吸是动物体利用氧气进行能量代谢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呼吸器官和呼吸方式。
例如,哺乳动物的呼吸依靠肺,鱼类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
2. 动物的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养分和代谢产物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将氧气丰富的血液泵送至组织器官,同时将含有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的血液送回肺部或肾脏进行处理。
导学案四:动物的消化与排泄1. 动物的消化系统消化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使其可以被机体吸收利用的过程。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消化器官。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形式的消化器官和消化方式。
2. 动物的排泄系统排泄是指将代谢产物、废物和多余物质从动物体内排出的过程。
动物的排泄系统包括肾脏、尿液、肾单位等。
通过排泄,动物能够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导学案五:动物的神经与内分泌系统1. 动物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负责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对动物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起调控作用。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组织构成,重要的器官包括大脑、脊髓、神经节等。
动物生理学课件1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动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
通过对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运动、感觉、适应等生理过程,为动物生产、疾病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件将简要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的科学。
2.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的生命现象和功能活动的科学。
3.生理功能: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繁殖、代谢、运动、感觉、适应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
4.生理机制:生物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规律和原理。
5.生理过程:生物体内部各种生理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现象。
三、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通过实验手段,对动物生理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和调控,以揭示生理机制。
2.理论方法: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对动物生理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
3.比较方法:比较不同动物或同一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现象,以探讨生理功能的演化规律。
4.系统方法:从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和分子等多个层次,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相互关系。
四、动物生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生长发育:研究动物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2.繁殖生理:研究动物的生殖器官、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性别决定等生理现象。
3.代谢生理:研究动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过程,包括消化、吸收、运输、合成、分解等。
4.运动生理:研究动物的运动器官、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等在运动过程中的功能和协调。
5.感觉生理:研究动物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在感觉过程中的功能和信息传递。
6.神经生理:研究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理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7.内分泌生理:研究动物内分泌系统、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作用及其在生理活动中的调控。
8.血液生理:研究动物的血液组成、功能、血液循环、造血过程等生理现象。
动物生理学简答题
1. 什么是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身体内部生物化学和物理生命过程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动物的基础代谢、生理调节和神经控制、运动和行为、生殖和生长等方面。
2. 生理调节是什么?
生理调节指的是动物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反应,包括调节内部环境稳态和各个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
生理调节的中枢是大脑和内分泌系统,涉及到许多激素和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
3. 动物的新陈代谢是什么?
动物的新陈代谢是指身体利用食物产生的能量和物质进行维持生命的过程。
它包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输和利用,以及能量的产生、利用和排泄等方面。
新陈代谢对细胞的生长、修复和代谢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动物的神经控制是什么?
动物的神经控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产生的刺激的反应。
它涉及到各种组织器官的神经结构和功能,包括感觉和运动神经、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方面。
5. 动物生殖和生长的特点是什么?
动物生殖和生长的特点包括有性和无性生殖、生殖和生长的周期、卵子和精子的生成和结构、胚胎和胎儿的发育、青春期和成熟期的转变等方面。
这些过程都受到内分泌、神经和基因等因素的调控,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极为重要。
动物生理学总结(二)引言概述: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有机体如何通过各种生理过程维持生命和适应环境的学科。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生理学的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生理机制和适应能力。
正文:一、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1. 呼吸器官的结构:如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
2. 气体交换过程:通过肺泡与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
3. 呼吸的调控:由呼吸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调节。
4. 不同动物的呼吸适应:如水生动物的鳃和肺、空气呼吸动物的气囊等。
5. 呼吸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哮喘、肺炎等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二、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1. 心血管器官的结构: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2.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3. 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4. 血压调节与维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
5. 循环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心脏病、高血压等的预防和治疗。
三、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1. 消化器官的结构: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等。
2. 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通过肠壁上的微绒毛进行吸收。
4. 消化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和激素的调节实现。
5. 消化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消化不良、胃溃疡等的治疗和饮食调理。
四、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1. 泌尿器官的结构: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2.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
3. 水盐平衡的调节:通过肾脏调节体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
4. 毒物排泄:通过尿液排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
5. 泌尿系统的疾病与保健:如肾炎、尿路感染等的预防和治疗。
五、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突触传递和神经递质等。
动物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动物生理学是指研究动物内部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的一门学科。
在动物生理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重点知识:1. 细胞功能和组织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和结构。
生物体的外在特征和内部功能都与细胞密切相关。
例如,动物细胞的组成包括细胞质、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组成部分。
了解这些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结构对动物生理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2. 生物分子和代谢细胞内的代谢过程是维持生命的关键。
了解生物分子和代谢有助于我们理解动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和生物作用。
例如,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量来源。
糖原是动物体内的一种能量贮存形式,能够在需要时迅速分解为葡萄糖。
3. 肌肉和运动控制肌肉是生物体内唯一能够主动收缩的组织。
人体内有三种肌肉: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运动控制是指大脑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发出控制信号。
了解肌肉和运动控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体内的运动机制和体育运动。
4. 神经和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是细胞的一种特殊类型,负责传输电信号,控制各种身体动作、记忆和推理过程。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了解神经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人体内的感觉和反应机制。
5. 激素和内分泌系统激素是在人体内分泌的一类化学物质。
内分泌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等。
激素是人体内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了解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的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方面的生理机制。
以上是动物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动物体内的生理现象和解决动物生理学相关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原理。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 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 理解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机制;3. 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动物生理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生理学概述a.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c. 动物生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成果。
2. 神经生理学a.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b. 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c. 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d. 感觉和运动的神经机制。
3. 循环生理学a. 心脏结构和功能;b.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c.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d.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4. 消化生理学a.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消化道的吸收和分解;c.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d. 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能量平衡。
5. 呼吸生理学a.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c.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d. 呼吸和体内酸碱平衡。
6. 代谢与能量生理学a. 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b. 营养物质的合成和降解;c.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关系;d. 生物节律和体温调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内容的讲解和演示;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生理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动物生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解;4.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动物生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和实验操作等;2. 作业与报告:布置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试:设置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
动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研究正常动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原理,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2.反射(reflex):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环境变化产生的有规律的适应性反应。
3.体液调节(hum oral regulation):由体内某些细胞分泌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经体液运输达到全身有相应受体的组织、细胞,调节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
4.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5.神经-体液调节(neurohu-moral regulation):通过影响激素分泌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
6.内环境稳态(homeostasis):机体内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7.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
8.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产生净流动。
9.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生物体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10.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人间道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即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
11.载体(carrier):细胞膜上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在溶质高浓度一侧与溶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构象发生改变,把溶质转运到低浓度一侧将之释放出来,载体蛋白恢复到原来的构象,又开始新一轮的转运。
12.原发性主动运输(primary active transport):所需能量是由ATP直接提供的主动运输。
动物生理学英文
动物生理学(Animal Phys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动物体的功能和机制。
它涉及到动物体内各个系统的运作,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行为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动物生理学的英文表述有多种,常见的有“Animal Physiology”、“Comparative Physiology”、“Physiology of Animals”等。
其中,“Animal Physiology”是最常用的表述,涵盖了从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等所有动物类别的生理学研究。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免疫生理学: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动物如何抵抗疾病和感染。
内分泌生理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激素对动物体内平衡的调节。
生态生理学:研究动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以及环境因素对动物生理的影响。
比较生理学: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了解进化的过程和机制。
生理学实验技术:研究用于测量和解释动物生理数据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总之,动物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性、行为和进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生物科学、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
动物生理学的发展及应用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它是生物学、医学、农业、畜牧业等相关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动物生理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一、动物生理学的历史动物生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
古希腊人开始关注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他们希望用理性的思维和观察来解释生命和运动。
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就把发热视为身体的正常反应,认为人类通过自身的力量来治愈疾病,从而揭示了生理学的原始形态。
公元17世纪起,研究动物的生理学逐渐成为主要领域。
荷兰物理学家阿纳托米在1651年提出了神经生理学的理论,英国医生哈维发现了血液的循环,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了肝脏和胰腺的分泌物质,这都开创了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时代。
随着实验仪器的改进,生物学家们开始能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例如呼吸、心跳、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二、动物生理学的发展1.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展进入20世纪初,动物生理学逐渐向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发展。
生物化学家与分子生物学家可以分离、鉴定和分析动物生物体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结构和功能,并且了解它们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成果为人类在发现和了解细胞生物化学作用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20世纪后半叶,遗传学进步迅速,科学家们考虑了遗传编码和相互关系,从而引领了生物学新的方向。
特别是在研究人体染色体上中心的人类基因计划中,动物生理学在发现人类身体构造和生理特征上起到了很大、值得宝贵的作用。
2. 神经科学的进展神经科学是现代动物生理学中最重要的子领域之一。
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神经系统有了深入的研究,从而探讨了动物的认知能力和行为。
消化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神经元的功能原理、神经网络的作用原理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3. 免疫学的进展免疫学是生物学领域最新的一个分支。
免疫学研究从生物防御过程中获得了启示,开展了许多抗原及免疫系统反应的研究。
填空练习题1.生理学实验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一是(急性)实验,二是(慢性)实验2.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和适应性3.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主要分为以下3种:(神经调节系统)、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机制,其中体液调节又分为(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代谢产物这4类。
4.骨格肌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5.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组胞外液,其中后者又包括(血液).组织间液,(淋巴液)脑脊液等6.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运输气体的功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7.血液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二者在形成,大小及作用机制上均有不同8.动物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9.心肌细胞能够在无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自动的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10.在高等哺乳动物和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呼吸),(气体运输)和组织呼吸3个连续阶段。
11.氧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状态和与(血红蛋白)化学结合的两种形式存在1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 消化 )消化后的产物造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波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 吸收 )13.食物在消化管内有3种方式,即(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 )消化14.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过消化后,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小分子肽,脂肪分解为甘油一酯,(脂肪酸)和甘油,糖类分解为(单糖)或转为挥发性脂肪酸15.肾单位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与( 集合管 )一起完成泌尿活动16.动物的神经系统由( 中枢神经系统 )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17.组神经系统的基本元件有2类细胞:(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18.反射弧由5部分组成他们分别是( 感受器 )、传入神经、( 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和( 效应器 )19.垂体后叶激素有2种:一种是( 加压素 ),也称为抗利尿激素:另一种为(催产素)20.泌乳启动第二阶段最典型的标志是( 乳糖的合成 )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填空1.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2.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CO2有(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两种3.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式存在于(红细胞)中4.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5.使氧解离曲线有移的因素有( Pco2 增大),(血液PH降低),( 温度升高 ),( 2,3-DPG浓度升高)6,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壁II型细胞)分泌7.原尿是不含(蛋白质)的血浆8.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9.影响肾小球过作用的因素有(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10.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有(血液渗透压)和(血容量)11.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作用为(保钠排钾)12.( 糖 )是人体的主要能源13.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胰腺)14.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球外系膜细胞)和(致密斑)三类细胞组成。
15.根据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两种16.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可以使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
17.在建立条件反射时,需要使用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反复结合,这个过程叫做(强化)18.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运输)(参与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稳定)(防御功能)和(组织生长和损伤修复方面的功能)19.呼吸运动的基本节律产生于(延髓)20.肺通气的阻力包括(弹性)阻力和(非弹性 )阻力名词解释1.窦性节律: 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动2.着床:着床是运行到子宫内的胚泡其滋养层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及生理联系,使胚泡固定于子宫内膜的过程。
3.初乳:产后最初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富含免疫保护物质、生长因子、矿物质、维生素A和D4.余气量:指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体量5.性成熟:生殖器官和副性征的基本发育完全,具备繁殖后代的能力。
6.反刍:反刍动物在摄食时,饲料不经充分咀嚼,就吞入瘤胃,在休息时返回到口腔,仔细地咀嚼,这种独特的消化活动称反刍。
7.静息电位: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8.原尿: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滤过液。
选择题1.最基本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B )A 大脑皮质 B下丘脑 C丘脑 D延髓2.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为式有以下哪些( ABCD )A反馈性调节B.转化性调节C.允许性调节D变数调节3.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A )A近球细胞B致密斑的细胞C间质细胞D内皮细胞4.氧离曲线是表示( B )A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含量关系的曲线B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C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关系的曲线D血样容量与氧分压关系的曲线5.消化管平滑肌除了具有对某些理化刺激比较敏感的特性外还具有哪些特性( ABCD )A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B较大的伸展性C持续的紧张性D自动节律性6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B )A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C使肾小管的髓袢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D 使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7.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D )A 促甲状腺分泌过少B食物中缺少钙和蛋白质c 食物中缺乏酪氨酸D 食物中缺少碘8.以下哪些动物是反刍动物(ACD )A.牛B.猪C 羊D.鹿E.兔子9.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以下哪些( ABC )A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B 肾血流量c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D.毛细血管血压10.胸内压在吸气末时( A )A 低于大气压B高于大气压C低于肺内压D高于肺内压单选题1.下列对肺泡表面张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肺泡表面液体层的分子间引力所产生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产生c肺泡弹性纤维所产生D肺泡内皮细胞所产生2.胸内压在吸气末时(A)A低于大气压B高于大气压C低于肺内压D高于肺内压3.肾素由细胞中哪种细胞产生( A )A近球细胞B致密斑的细胞C间质细胞D内皮细胞4.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 B )A减少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增加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C使肾小管的髓袢降支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加D使近曲小管对Nacl的重吸收增加5.最基本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B )A大脑皮层B下丘脑C丘脑D延髓6.当中枢温度升高时( C )A皮肤温度下降B直肠温度升高C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D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7.消化管壁的平滑肌主要特性是( A )A有自动节律性活动B不受神经支配C不受体液因素的影响D对温度改变不敏感8.唾液含的消化酶是(A )A淀粉酶B蛋白酶C ATP酶 D脂肪酶9.神经激素是指(B )A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C是神经兴奋的激素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判断题1、细胞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增高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少,心肌兴奋性一定增高(×)2、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在完整机体内,可使心脏的活动增强,心率加快(×)3.复胃中只有瘤胃具有胃腺,能分泌胃液。
称为真胃。
(×)1.血液在试管内发生凝固,这是外源性凝血过程(×)2.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需要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3,血波长期在4C保存时,红细胞膜内外Na+, K+浓度与正常时比有明显差异。
(×)4.外分泌腺有管道,其分泌物经导管流出体外,而内分泌腺无管道,其分泌物由腺细胞释放后直接进入血管或经组织液而进入血管(√)5.胰岛中的α细胞分泌胰岛素,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简答肺表面活性物质有何生理功能?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
(1)能动态地对肺泡容量起稳定作用。
吸气时,可避免因吸气而使肺容量过分增大;呼气时,·可防止因呼气而使肺泡容量过小。
(2)防止肺泡积液,保持肺泡内相对“干燥”的环境。
●简述胆汁的消化作用答:(1)胆酸盐是胰脂肪酶的辅酶,能增强脂肪酶的活性;(2)胆酸盐有利于脂肪酶的消化作用;(3)促进脂肪酸的吸收;(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5)中和进入肠中的酸性食糜,维持肠内适宜PH;(6)刺激小肠的运动。
●机体如何维持正常体温?答:畜禽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体内产热和散热两者保持平衡。
体内一切组织细胞活动时,都产生热,同时机体随时都在不断地向外界散热,以保持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平衡。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使两者在外界环境和机体代谢经常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实现体温的相对稳定。
胸腔内负压有何生理意义?(1)对肺有牵拉作用,使肺泡保持充盈气体的膨隆状态,不致于在呼气之末肺泡塌闭;(2)对胸腔内各组织器官有影响,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3)作用于全身,有利于呕吐反射。
5.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滤过膜的通透性。
滤过膜通透性的改变可明显影响生成原尿的量和成分。
(2)滤过压。
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种(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囊内压)力量中,任一力量的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论述题1.试述缺02和CO2增多时,对呼吸影响的主要机制?缺O2时PO2降低,刺激颈动脉体,加强呼吸.缺O2对呼吸中枢的作用是抑制其活动.CO2增多时,一方面直接刺激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另一方面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增加肺通气.缺氧: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和动脉血PO2随之降低,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动脉血PO2的降低对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不大,仅在特殊情况下低O2刺激才有重要意义。
低O2对呼吸运动的刺激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而低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
在严重缺氧时,如果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效应不足以克服低氧的直接抑制作用,将导致呼吸运动的抑制。
CO2对呼吸的调节::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
一定水平的PCO2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基本活动是必需的。
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强,但超过一定水平时则出现抑制和麻醉效应。
CO2刺激呼吸运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①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②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呼吸中枢,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以前者为主,但外周化学感受器可在动脉血PCO2 突然增高引起快速呼吸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2.试述尿的生成过程?尿生成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三个基本步骤.(一)肾小球滤过是指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分、无机离子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滤液除含极少量蛋白质外,其余各种成分的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都与血浆接近.而血细胞和大分子血浆蛋白不能滤入肾小囊囊腔,仍存留于血液中.(二)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的水分和各种溶质全部或部分地透过小管上皮细胞,重新进入周围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由于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结构各有特点,故重吸收的能力差异很大.近端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原尿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几乎全部在近端小管被吸收.此外,原尿中大部分水和电解质及部分尿素、尿酸等,也在该段被重吸收.(三)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将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称分泌与排泄过程.主要包括泌H+、泌K+、泌NH3.还可将血浆中的其他物质如肌酐、对氨基马尿酸等排入管腔.此外,进入体内的某些物质,如青霉素、酚红等,也主要通过肾小管排泄.以上这些物质的排泄大多在近端小管进行.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