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老保险公司年金的经营模式

养老保险公司年金的经营模式

养老保险公司年金的经营模式
养老保险公司年金的经营模式

养老保险公司年金的经营模式

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国家基本养老、补充养老、个人储蓄养老。按照国际标准理想状态下,三大支柱的养老资金构成比例应为4:5:1,但是目前我国个人退休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支柱,即依靠国家养老。目前我国的养老金发放方式是以在职人员缴纳的款项去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在职参保人员账面空有资金。据预测,再过六十年中国养老金的亏空额将达到十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严重威胁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潜力。出现这种情况,我国应该积极改进养老保险体制,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机制,而年金就成为目前最合适的方式,本文以年金在我国的发展为基础,逐步扩展分析养老保险公司经营年金所面临的金融同业和外部政策市场层面的竞争。

一、金融同业

(一)年金的经营模式与主体的相关概述年金的经营模式目前常规的主要是三类。一类是现在大家都比较常见且被多家行业广泛运用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表现是一些比较大规模的机构自主创办,特点是拥有大量的积累资金;另外一类是相关的隶属于各个保险公司的投保产品;最后一类就是来自于证券或资产管理公司,他们以信用托管的模式经营年金。以上就是年金的三种经营模式,目前受关注度较高的是第二类和第三类,因为在参与模式中,保险公司所扮演的角色还是在相关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的。目前我国的年金市场主要由政府、、职工以及四个管理人角色共同构成。在这七大主体中,政府的职责为指导和带动年金市场的发展;负责缴纳年金;而职工为年金的收益体;四个角色的运营机构组成了一个整体。劳动和社保部门分别在20XX年和20XX年相继公布了61家基金管理机构。第一批包括37家,第二批是24家,这61家管理机构涵盖了保险业,证券业,基金和信托以及商业性银行。这也使得年金市场更加完善、更加丰满、更加具有多元素的竞争能力。

(二)商业保险公司在年金市场的主要竞争者1、内外资保险同业在长期经营各种传统保险业务后,保险公司在年金领域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改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同业机构在看到保险行业的成效之后也都纷纷融入到年金市场中分一杯羹,虽然这一行业因此多了竞争意识,但是总体来讲,对保险公司这个“元老”而言,其领先优势、竞争能力等方面还是明显突出的。(1)保险公司拥有较高的精算能力在保险公司的竞争力指数中,精算能力的强

弱是很重要的一项,同时也是相当基本的内容,这涉及到产品设计、资产管理和风险把控等一系列流程。精算不仅是测算保险产品风险的技术,更是一种权衡长期经营的理念。而体现在年金这个产品上,纯熟的精算能力从产品设计、融资测算、收益规划等各方面着手,使得盈利和客户收益实现最大化。总而言之,精算能力对于保险公司及其客户有着重大的影响。(2)在产品和计划形态上,保险公司力求满足企多样化与个性化从更宽泛的角度而言,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外,退休金也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形态,这是根据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一种存在形式,这一点保险公司的优点更突出,可从以下两种方式上得到验证:第一,在年金的运作模式上,因保险公司的精算技术在同领域内相对更具备优势,所以运作起来其产品的计划形态也对应地更加丰富;第二,在年金的领取方式上,因其产品的类分繁多,各种年金形式层出不穷,各种险种也是各有所长。(3)在销售能力上保险公司占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不断增长,对于年金计划的推广必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运作过程。作为保险行业的一个产品,年金的推广考验的其实是一种销售能力。而比较而言,在这一点上保险公司做的比其他同业更好,除了具备专业的销售核心团队以外,营销方式的培训、市场卖点的挖掘等工作都做得较全面。把握住了客户,把握住了市场需求,受益范围就自然扩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销售能力的比拼当中,保险公司始终占据比较优势的地位的原因。(4)提供捆绑、分离式服务,应需而为所谓应需而为,就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在业务推广的方式方法上采取“因人而异”的原则,随机应对,掌控多种服务。不能因为是普通的小客户就降低服务标准,也不能因为是大客户就破坏原则和规定,在服务上,讲究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将捆绑式服务视为全套或者一系列的服务是因为它所提供的内容比较全面、覆盖面很广。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这种方式具有很多好处,优势突出,所以运作起来也比较大众化、有一定代表性。而分离式则主要用于个别评估或者咨询方向,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操作,清晰、简单、明朗化。(5)在服务技术与品质方面保险公司优势明显除了上述的几点优势以外,保险公司在年金监管的服务技术和品质方面也具有突出的行业领先优势。首先,它的账户管理具有系统化和较高成熟度,这当然和经验分不开。完整的服务系统,加上完备的人力和运做能力,在服务技术这一块,保险公司可谓驾轻就熟。(6)保监会对保险业的监管有利于未来年金业务的健康发展。并不是任何一个都具备对年金的管理能力,这是因为年金具有周期长、流程多的特性,因此相应的监管能力也就有了诸多方面的限制。基于这点,保监会对于保险业的监管采取的是审慎的态度。不论是偿付能力,还是精算能力,都需要一个完整而详尽的监管规定和制度,以此来确保各方面的利益和年金的健康、长远发展。从目前的市场形势而言,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保险以及平安集团是

运作年金的主要保险公司。虽然其它保险公司也有一定份额,但是优势并不明显,这也是诸多方面的因素所促成的结果。三大保险公司在年金市场占据的优势,部分是由于之前经营传统业务打下的良好基础,这无形间也使得年金市场存在一定的壁垒。但同时也要看到,老三家所面临的自身问题也不少,比如在之前高利率市场环境下传统险种所带来的利差损,对于保险公司内部而言,这就需要动用年金的收益去填补,势必会影响到经营年金的收益性。同时,外资保险公司的实力不容小觑。根据先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20XX年起,我国的金融行业将对外开放。这意味着像友邦、安联这种国际保险巨头将逐步介入年金市场,他们具备国际领先的管理水平和在新兴市场丰富的运营经验。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转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意味着需要更强、更好、更有力的服务系统来迎接入世后的竞争环境。国内保险公司想在这样的竞争大潮中稳扎自身赢得市场,就必须学习并巩固,既要借鉴又要发挥一己之长,顺应形势才能立于不败。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年金的运营环节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像前文提到,托管人这一角色基本都是由银行担任,目前甚至在受托人这个大管家的角色中,银行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1)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客户,而且较其它金融机构而言,银行对的影响力更强,这一点是商业银行的独特优势之处;(2)和对于人才的需求一样,银行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基础。通过完善的人事招聘和培训系统不断输送适合各岗位的有用人才;(3)在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环节,银行有着一系列完善的法规去约束和实施,这也是保障资金安全的必要条件和发展依托;(4)在信息化的今天,银行有着一套成熟的IT系统来进行资金清算和内控管理。由此可见,在年金托管方面商业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截止目前已公布的十家托管人机构队伍中,全部被商业银行占据。但是因为试行办法中明确规定,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不得是同一家机构,因此商业银行不能涉足投管人这一角色,因此其在除托管人以外的优势并不明显。3、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所涉及到的业务范围较广,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风险,加大获利空间。按照规定,信托公司可以同时将资金多渠道应用投资在不同金融市场,所以在开发适合不同需求的年金产品方面,信托公司较占优势。但是从现状而言,信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还是相对较弱的,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年金管理业务的资格。概括而言,信托公司有以下劣势:(1)因信托公司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所以在管理和风险上的不确定因素就相应增加。从资产管理到投资业务、咨询业务再到个人担保,信托公司业务撒得越广,相应的风险系数也越大;(2)因为历史的原因,信托公司在前期经营业务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产生了不良资产,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利益,因此在金融业中信誉度不高。而重塑信誉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融合在平时的点滴经营中,在投资者心目中重塑威信;(3)在金融行业中,信托公司的客

户数和营业点本身就不具备优势,而且目前而言年金并非信托公司的主营业务,因此存在一定的培养和过渡期。4、基金公司因为基金公司在市场投资方面的优势,因此目前我国年金的投资管理人多数是由基金公司担任。我国的首家基金公司成立于1998年,当时的各项业务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但也正是有了这个开始,才奠定了这一行业在今后的道路。基金公司从事年金运作的优势:(1)在《证券法》的相关法规中规定,基金在运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一系列规范的章程。这中间涉及到两家,一个是基金投资管理公司,一个是基金托管银行。也就是说,资金并不是由一家独自掌控,这样双向牵制的管理规定对于投资者而言可谓是上了双重保险;(2)基金公司在资金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样就可以保证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3)许多资金运作公司在管理方面存在隐秘性高的特点,但因有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基金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情况几乎是透明化的。这个特点也有利于年金的委托人和受益人对其进行管控。但是,基金公司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在其它领域也同样有不足之处:(1)对于年金投资中关键的精算流程,这块业务是保险公司的独具优势,因此成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弊端;(2)《证券法》的相关政策将基金的管理与托管进行了硬性规定。要求银行从事管理基金的托管业务,也就是将投资与托管分管制之,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因此基金公司在年金托管这块是完全没有经验的。另外由于营业区域的限制,在业务开展上,基金公司存在点少、办理不方便等劣势。5、证券公司按照规定,综合业务与经纪业务是证券公司所拥有的两类经营范围。其运作模式与其它公司相同,不过不同之处在于,证券公司的涉猎范围较宽泛,不但具有广泛的业务圈,还在信息化、多元化管理上出类拔萃。这一点是其比价明显的优势。同样证券公司还存在以下劣势:(1)风险存在于投资运行的各个环节,而证券市场也算风险较大者之一,有风险就难免伴随涨幅跌宕,证券公司的风险系数是令许多投资者犹豫的主要原因;(2)只有合理的管理构架才能确保在资金管理上的有效性和稳固性,如果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的欠缺,那么对于投资者而言,望而生畏是在所难免的。只有确保牢固可靠的管理和投资风格,才能增加投资者信任度,才能减少风险系数的扩大化;(3)如同信托公司一样,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年金也一块新兴领地,需要谨慎操作。这需要时间去不断完善,以慢慢弥补自身管理能力的不足。

二、其它因素

(一)法律监管目前我国年金执行的相关部门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金融行业空有监管义务却没有与之相应的权利,故而我国对于这一环节监管薄弱,没有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与之相对应的是年金发展受到限制,下面分类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1、年金监管主体超负荷运行且收效不理想我国对于年金进行监督的相关部门尚未得到明确,,造成我国年金审批

主体概念模糊,,没有独立的监管部门,难以形成正常的监管机制,暂时由劳动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管司代为监管,此部门同时还负责社保基金的监管,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而纵观西方国家,都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此进行有效监管,从而促进了社会金融秩序的良性运行。目前我国年金的监管环节十分薄弱,还不能很好的服务这一事业。监管部门职责重而权力轻、能力不足、人手短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沉疴。据笔者所了解,这种情况造成了监管机构的负荷运载,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譬如:目前负责监管的主体是劳动社会保障部基金监督司,该部门负责年金监管的人力在十个左右,而市场上需要进行监管的资金高达20XX亿元,实施年金计划的总数接近万家。与此同时,该部门的工作范围还包括了拟定年金的政策法规,并进行一系列的监管、审核、协调工作,如此繁重的任务,以最少的人手承受如此大的工作量,可见我国对于这一事业的重视还不够。近年来,中央决定由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内部的年金及养老金等的审核工作,而对这些资格的鉴定则由保监会进行,同时给以审核监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逐步完善,进而给金融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可预期,而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西方国家面对这一挑战采取的方式就是随着资本规模的扩大同时增加国家监管机构人员及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努力迎合市场的变化。通过对资本市场的及时调控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而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监管条理不清晰,职权不明确导致了其的发展滞后。2、年金的监管框架急需改进养老保障体系目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就是年金协调监管框架没能和市场同步发展。我国的年金制度是建立在养老保险机制之上的一种制度模式,借鉴了商业保险同时参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形成的一种资本制度,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延续。这种制度不同于福利制度也不同于一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二者的集合体,因此,年金的施行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其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支持,是建立在和谐的劳资关系基础之上,这种制度弥补了社会保险的不足,又脱离了商业保险以往的盈利模式,因此对国际民生具有良好的作用,是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我国的年金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模式的年金制度,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年金也是一种投资,那同样收益与风险也是并存的,这种性质也决定了年金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在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下,创造适合该制度的发展环境,主要是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使之有理可依有法可据。通过法律的规定,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可以更好的为年金机构服务。在我国,监管模式是以劳动社会保障部为主,其它各相关部门如

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辅的“一部三会”的监管模式已经初步建立,这种模式下的我国年金监管模式服从各部门合作制定的法规,在宪法的大前提下进行监督。《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是中国国内年金运行必须遵守的政策性法规,为正确监管年金运营部门提供了法律根据。这部法规的出台,是各相关部门合作的结果,各个涉及监管职能的部门共同根据这部法规进行工作,无疑会加深合作的契合度。这部法规明确规定了我国目前的年金制度模式将由一部三会共同进行监管,从而达到合理监管、职责明确的目的。

(二)税收政策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可通过税收等一系列方式得以体现,对年金试行税优政策也同样。这一点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对于而言,实行税优可以减轻负担,鼓励更多员工加入其中享受这项福利;对国家而言,税优政策可以扩大年金的参与度与覆盖面,缓解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进行优化。另外一方面而言,年金的普及率上升后,对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也有着正面的意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实施之后,我国年金在税收层面有了明确的规定:条例第三十五条“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该条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是首次对于年金税收优惠进行明文规定,国家在税法层面明确了对年金的态度。但是从实施条例的出台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年金税优程度较低我国明确通过法律规定了年金税收优惠比例,但是随后在各省市的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对于年金的实施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从20XX年在辽宁省进行试点开始,目前已经有众多省市直辖区对年金税优政策进行了尝试,而其余地区固有的社保制度依旧存在,这就意味着在发展年金的同时,将面临双重标准,不能很好地享受到国家在税收方面的优惠,而且在面临双重标准的时候,难免出现社会不公现象,为一些不法和个人创造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而国务院各个部委之间的指令同样不一,这就对推广年金的信心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例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XX年在两个《试行办法》中曾经规定,我国年金将实行%的税优比例,而之后的国资委的135号文中明确指出在社保体系较完善的地区实行的4%比例的优惠,然后在财政部20XX年下发34号通知中规定了税优比例为不超过年金年度缴费总额的5%。这也是目前年金运行主体共同执行的标准,而这种统一的标准是在年金模式出现九年之后的产物,不得不说我国的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任重道远。即便如此,实际5%的税优比例依然不能令人满意,按照此比例进行测算得出的替代率与年金宣传的作用尚有一定差距。举例说明:现在有一职工月收入7000,当享受目前5%的税优比例并且足额进行缴纳,则每年职工可以积累4200元,经过二十年的积累,职工将有

84000元(为便于计算,已将投资收益率与通胀率互相抵消),按照退休后50%的替代率,即每月3500的收入,那么84000只够发放2年,即便算上员工自己5%的缴费,那么也仅够维持4年。而且实际的通胀率会高于投资收益率,所以这个数字更加微不足道。这与国家推行年金的初衷和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第二大支柱的地位相去甚远。因此在税优幅度这块内容上,我国的法律法规还需不断地完善,以做到推动整个年金体系良性发展。第二,职工个人缴纳的税收不能减免一直以来,对于年金个人缴纳部分的税优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为这个缴费环节中没有政府文件的明确指示,直到20XX年底,国税总局发布的694号文中明确规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不能在税前列支,按比例缴纳个税。此规定对于我国的年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使得年金税优政策的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员工虽然在退休后有所回报,但是就目前而言,参与年金必定牺牲了一部分现金流,如果还得不到税优支持,那么员工参与年金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部分为了避免员工抵触情绪,年金缴费时完全由缴费构成,个人不产生缴费。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眼前问题,但是损害了职工的长远利益,按照前文的计算方法,在目前的缴费税优比例下,仅靠缴费是远远不能满足员工在退休后的替代率要求的。因此有专家适时地提出,按照我国目前的情况,最适合的是EET税优模式。对于EET模式,我国很早之前就有过探讨,这种模式简单而言就是将年金所需要缴纳的税收递延到领取阶段,取消缴费阶段和投资收益阶段的税收。但是在国税总局的法规颁布后,市场各方面的反应还是较失望的。因为这其中不仅规定了个人缴费部分不得税前列支,并且缴费纳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也要征税。虽然这种税收模式是根据我国实际税收能力制定的,具备一定的必然性,但是实际上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这部分带来的收益,对于年金模式的建立是一种不小的打击。尤其对于年金的受众——广大员工而言,参加年金的目的就是要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但是如果在税收方面没有优惠政策,牺牲了眼前的资金的流动性还要为此缴税,换来的是将来不尽如人意的替代率,那么他们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难免受到负面影响,带来的结果就是年金在我国的发展道路将更加曲折

企业年金工作流程XX..

中国集团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工作流程 (2016版) 为规范企业年金管理,确保账户、基金的数据安全、准确和有序操作,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集团公司相关制度、规定,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建立和修订企业年金制度 二级企业申请建立或修订企业年金制度,应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审批;三级及以下企业,应由所属二级企业审批,二级企业批复文件应抄送集团公司社保中心(以下简称“社保中心”)备案。 (一)新成立企业 应报送《申请建立企业年金的请示》公文,含以下附件: 1.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2.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 (二)新收购企业 应报送《申请建立企业年金的请示》公文,含以下附件: 1.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2.企业盈利及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说明; 3.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的证明; 4.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

(三)申请修订 应报送《申请修订企业年金实施细则的请示》公文,含以下附件: 1.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 2.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决议。 二、开立企业年金账户 单位在集团公司企业年金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中开立企业年金账户,应由二级企业统一与社保中心沟通。相关工作人员应参加并通过业务培训。 (一)社保中心根据申请单位的备案材料为其开立单位账户。 (二)申请单位在管理系统中录入本单位有关基本信息;将本单位企业年金实施细则、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决议存入管理系统“结算政策”模块,新收购企业同时存入企业盈利及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说明和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的证明。 (三)除正常业务操作外,可在管理系统中补缴当年以前月份的缴费。如补缴以前年度的企业年金(企业财务应在拟补缴年度已提取了企业年金),经社保中心组织审核后,赋予该企业补缴以前年度的操作业务权限。 由于特殊原因未及时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单位,经二级企业申请、社保中心同意可先办理管理系统开户事宜。

职业年金个人缴工资4% 在职期间去世可继承

职业年金个人缴工资4% 在职期间去世可继承 今年1月,国务院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昨日,国务院对外公布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将为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建立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此外,《办法》提出,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而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个人缴工资4% 在职期间去世可继承 【缴费】 缴费基数与养老保险一致 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其中明确,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昨日公布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重申了上述做法,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按照《办法》规定,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 具体来看,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https://www.doczj.com/doc/91687684.html,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如果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怎么办?对此,《办法》规定,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 此外,如果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领取】 在职期间去世余额可继承 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对于“领取年金”的表述为“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根据昨日公布的《办法》,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在三种条件下领取职业年金。 第一种情形是“退休后按月领取”。《办法》规定,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第二种情况是工作人员出国(境)定居人员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第三种情况则是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办法》明确,未达到上述职业年金领取条件之一的,不得从个人账户中提前提取资金。■ 追问 1 职业年金是“变相福利”?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认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是由于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加补充”是养老保险改革的要点和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解释,其实养老金的“三个支柱”中的第一支柱是基础养老金,第二是企业年金,第三是商业养老保险。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三个支柱。在国外,企业年金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杨立雄举例说,一些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工作人员是高学历,目前医生和教师是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人员。假如一个人读完博士已经30岁的话,他离退休只有30年。如果一个城镇企业工作者16岁可以工作,同样在60岁退休,缴44年的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企业年金计划 一、总则,即建立企业年金的基本宗旨、基本原则,以及企业年金方案的决策机制、管 理与监督机制等; 1、参加范围,如参保人员的资格、条件、覆盖范围,通常覆盖率不应低于70%; 2、缴费和待遇规则,确定缴费基数、缴费率、缴费企业和个人比例、归属规则、领取 规则等; 3、企业年金总体方案的测算; 4、资金和费用来源,包括基金资金的来源和列支渠道、账户管理费用的列支渠道; 5、基金管理机构选取标准,包括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选取原 则和细则; 6、主要产品的提供和产品说明; 7、客户服务说明,包括数据管理和查询、变更和纠纷处理等规则。 二、职工的职级、职称、工龄和工作岗位等,以及企业缴费的资金来源、企业缴费的方式、 企业缴费额和企业与个人缴费的比例确定、年金支付方式的选择及对离退休人员、老人和中人的补偿、年金保留权享有资格的规定等。在确定企业年金缴费额度时可以采用年龄职务分配法、工资工龄分配法、分值分配法、职务职称分配法、保底分配法等办法。 三、企业年金方案设计需要针对不同企业的要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方案设计。在为企业制 订企业年金管理方案之前,解析企业需求要关注2个方面, 一是目的要旨,这决定了方案设计的核心所在,即方案的结构和特征; 二是该企业的特点,这关系着方案设计时应关注的要素。如果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目的是住和吸引人才,则重点要考虑养老金权益归属问题,最常见的是通过“逐年递增授权”等方式控制服务年限和领取标准来紧紧抓住人才。而对以弥补退休收入为主要目的企业,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时可重点考虑计划的领取标准,通过保险等多种途径来实现,同时,通过覆盖率检验和平均福利检验来保证员工之间的相对公平。 另一方面,企业的自身特点也是方案设计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经营规模、经济效益、福利水平、人员结构、人员流动、群体投资偏好、缴费能力、历史情况等等。 四、在企业年金领取阶段的方案设计上,保险公司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太保寿险年金 产品为例,它提供了趸领、月领和年领等方式,还有2年领取至30年领取等固定年限领取、10年保证领取等选择,并提供抵御通货膨胀风险的每3年递增领取10%的领取方式。保险多种领取方式的提供以及可期待的领取方式税收政策配合,将避免由于领取阶段没有强制性或引导性政策而使得企业年金积累阶段的财富被不理性消费,这也将使企业年金的实质性作用即保障退休生活水平得以真正实现。 五、设计企业年金方案,一要实现企业年金的宗旨和目标;二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以及国家 劳工组织的有关规定;三要有利于企业年金制度和企业本身的长远发展。为此,设计企业年金方案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确定合理的待遇目标,保证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 在国家基本养老待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年金成为提高退休待遇的主要手段。合理的待遇水平不仅是企业年金制度和实现的基本目标,而且是企业年金制度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制定合理的待遇规则,可以保护社会各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 2、如何根据企业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合理确定企业年金缴费水平 企业年金的缴费水平必须符合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所谓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包

企业年金相关问题解答(基础篇)

1.什么是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对企业年金的把握,可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年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2)企业年金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 (3)建立企业年金,需满足《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对参与资格、计划模式、管理机构 等的一系列规定,将方案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和管理; (4)在已经推出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只有建立合格的企业年金计划,才可以获得税收 优惠。 2.企业年金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关系是什么?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范围包括企业年金和契约型补充养老保险等。 (1)建立企业年金,单位缴费有税收优惠,尽管现在国家还没有统一政策,但方向应该 是这样的;商业保险没有税收优惠。 (2)企业年金是由政府制定的一项制度,通过政策去引导推动;商业保险是保险机构开 发的契约型产品,通过市场手段去推销。 (3)两者没有必然的顺序,作为用人单位,可以建立企业年金,也可只为职工投保商业 保险,或者既建立企业年金,又投保商业保险。 3.建立企业年金对企业有哪些好处? 企业年金制度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安排,与企业年薪制、员工持股计划、期权计划等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对企业主要有四大好处:一是建立多种分配和奖励机制,发挥激励作用,提高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凝聚力;二是建立中长期激励计划,打造“金手铐”,达到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目的;三是提高职工退休后的整体养老金水平,解除在职人员后顾之忧;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本企业在同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4.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建立企业年金计划?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必须满足: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建立企业年金,应当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并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5.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是什么?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采用“信托型”运作模式(如下图所示)。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书面合同关系。

企业年金管理规定

编号:CA/A06-CX-017-2003 批准:竺延风企业年金管理规定 2003年 6 月 1 日发布 2003年 6 月 1 日实施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发布

前言 本程序依据集团公司《管理手册》编制,是集团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之一。 本程序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程序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起草。 本程序主要起草人:娄崇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统一参加长春市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并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金和补充养老保险金的职能部、专业厂、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及其个人。新员工录用当年不实行。 2术语定义 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自主建立的一项企业退休金制度,是企业员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形式。实行企业年金制度是集团公司为稳定人才、吸引人才、鼓励其长期为集团公司服务的长期激励计划之一。 3职责 3.1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是企业年金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年度企业年金方案、资金征缴、支付投保年金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3.2集团公司法律事务室对企业年金保险合同的合法性负责,维护集团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4工作内容和要求: 4.1企业资金来源 4.1.1按工资总额4%提取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 4.2资金的管理运营 4.2.1企业年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对承保企业年金的商业保险公司实行资格审查,采取公开招标或议标的形式,确定承办企业年金运营的商业保险公司。 4.2.2企业年金由承保的商业保险公司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费

用由企业和个人(自愿)共同承担。 4.2.3集团公司视商业保险公司的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情况选择承保企业年金的商业保险公司。 4.3投保方式 集团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方案中,选择“趸缴趸领”或“期缴趸领”的投保方式。集团公司决定何时投保、何时中止投保。 4.4保险模式 保险模式实行缴费确定制,实际可获年金水平取决于个人帐户中的资金积累额。 4.5企业年金:由基本年金和奖励年金两部分组成。 4.5.1基本年金 4.5.1.1员工的基本年金由“企业出资”和“个人出资”两部分组成。 4.5.1.2“企业出资”部分的记帐基数:以员工本人上年工资总额作为记帐基数。 4.5.1.3“企业出资”部分的记帐比例:按年龄分段确定记帐比例。根据企业效益情况及支付能力,集团公司对个人记帐比例将进行适当调整。 年龄计算公式:年龄=投保年-出生年+1 4.5.1.4个人出资 个人缴纳年金随企业同时进行,统一缴纳,享受企业出资部分的统一政策。 4.5.2奖励年金:按基本年金记帐比例分配后的余额作为总经理奖励年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201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一、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三)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人员,通过建立新机制,实现待遇的合理衔接;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五)解决突出矛盾与保证可持续发展相促进。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量力而行,准确把握改革的节奏和力度,先行解决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再结合养老保险顶层设计,坚持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 二、改革的范围。本决定适用于按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 三、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 四、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本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详见附件)。 本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 本决定实施后达到退休年龄但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执行。 本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人员,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 五、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

常用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常用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Common version of enterprise annuity fund management meas ures

常用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前言: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条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者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 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

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分别签订委托管理合同。 第四条受托人应当将受托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一个企业年金计划应当仅有一个受托人、一个账户管理人和一个托管人,可以根据资产规模大小选择适量的投资管理人。 第六条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不得为同一人;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的,该企业与托管人不得为同一人;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与其他投资管理人的总经理和企业年金从业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法人受托机构具备账户管理或者投资管理业务资格的,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者投资管理人。 第七条法人受托机构兼任投资管理人时,应当建立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各项业务管理之间的独立性;设立独立的受托业务和投资业务部门,办公区域、运营管理流程和业务制度应当严格分离;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受托业务和投资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11号令)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条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者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 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分别签订委托管理合同。 第四条受托人应当将受托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一个企业年金计划应当仅有一个受托人、一个账户管理人和一个托管人,可以根据资产规模大小选择适量的投资管理人。 第六条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不得为同一人;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的,该企业与托管人不得为同一人;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与其他投资管理人的总经理和企业年金从业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法人受托机构具备账户管理或者投资管理业务资格的,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者投资管理人。

第七条法人受托机构兼任投资管理人时,应当建立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各项业务管理之间的独立性;设立独立的受托业务和投资业务部门,办公区域、运营管理流程和业务制度应当严格分离;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受托业务和投资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法人受托机构对待各投资管理人应当执行统一的标准和流程,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第八条企业年金基金缴费必须归集到受托财产托管账户,并在45日内划入投资资产托管账户。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者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基金财产。 第九条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 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终止清算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十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债权,不得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固有财产的债务相互抵销。不同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年金基金的债权债务,不得相互抵销。 第十一条非因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本身承担的债务,不得对基金财产强制执行。 第十二条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必须恪尽职守,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全文)(新11号令)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11 号 新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1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5 8次部务会审议通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2月23日发布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3号)同时废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尚福林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 二O一一年二月十二日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企业年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根据劳动法、信托法、合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法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基金的受托管理、账户管理、托管、投资管理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第三条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企业年金理事会或者法人受托机构(以下简称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 受托人与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机构(以下简称账户管理人)、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以下简称托管人)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管理人)分别签订委托管理合同。 第四条受托人应当将受托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条一个企业年金计划应当仅有一个受托人、一个账户管理人和一个托管人,可以根据资产规模大小选择适量的投资管理人。 第六条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不得为同一人;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的,该企业与托管人不得为同一人;受托人与托管人、托管人与投资管理人、投资管理人与其他投资管理人的总经理和企业年金从业人员,不得相互兼任。 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法人受托机构具备账户管理或者投资管理业务资格的,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者投资管理人。 第七条法人受托机构兼任投资管理人时,应当建立风险控制制度,确保各项业务管理之间的独立性;设立独立的受托业务和投资业务部门,办公区域、运营管理流程和业务制度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的改革终于有了确切消息。昨天,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 养老保险改革方案拟定全国同步实施 马凯在报告中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马凯表示,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养老金并轨后差距逐步缩小 改革后,这4000万人的退休后待遇咋样?决定明确,对

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问: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成;企业职工一直缴纳养老金,养老金却只有在职工资的约4成,养老双轨制待遇差距大的根本之一即养老金替代率,替代率在“双轨制”并轨后会很快就趋同吗? 答: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大前提,说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必将逐步拉近。但二者差别过大,立即趋同并不可能,逐步并轨才能确保改革平稳实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教授认为,为体现改革决心,机关事业单位的

经典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公司年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健全长效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企业年金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集体合同规定》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和年金参加职工按国家政策规定,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自主建立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分子公司。 第四条本办法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障性和激励性相结合; (二)兼顾出资人、企业和职工三方利益; (三)公平与效率相结合; (四)高度安全与适度收益相结合。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公司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第六条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组织研究、审定、报批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二)协调、决定企业年金重大事项; (三)监督、检查企业年金政策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财务中心、战略中心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一)起草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 (二)负责公司企业年金的组织实施和资金收集; (三)定期向公司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报告企业年金工作; (四)负责指导公司所属各部门企业年金实施和管理工作; (五)负责企业年金事务的日常管理。 第八条企业年金日常管理工作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 (一)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起草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及相关管理规定;组织协调企业年金的实施;企业年金缴费基数的确定;账户管理系统所需信息的采集、数据传输、运行维护;企业年金相关政策咨询及业务协调等; (二)财务中心主要负责企业年金资金的筹集与缴纳;企业年金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工作等; (三)战略中心负责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计划的审核及投资建议等,负责企业年金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实施范围和权利义务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年金,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范围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范围一致。 第四条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第五条职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 (一)单位缴费; (二)个人缴费; (三)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四)国家规定的其他收入。

第六条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对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对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实行实账积累。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保证职业年金基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职业年金基金的具体投资管理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七条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1] 第八条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第九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领取职业年金: (一)工作人员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由本人选择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的方式。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依据保险契约领取待遇并享受相应的继承权;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同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享有继承权。本人选择任一领取方式后不再更改。

[最新文档]2020年XX公司企业年金管理规定

企业年金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了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提高员工退休后的养老待遇水平,制定本规定。 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机关及所属各单位合同化员工、市场化用工年金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企业年金 本规定所称的企业年金是指公司及员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4 职责 4.1 人事处(党委组织部)(以下简称人事处) 4.1.1 是企业年金管理的主管部门; 4.1.2 组织协调企业年金实施工作; 4.1.3 负责机关员工参加企业年金的资格审查和建立、退出,确定企业年金缴费基数; 4.1.4 负责公司账户管理系统所需信息采集、数据传输、运行维护; 4.1.5 过渡性企业年金待遇的审核和支付等日常工作。 4.1.6 负责检查指导所属单位开展企业年金工作。 4.2 财务处 负责筹集和缴纳公司机关企业缴费、个人缴费和账户管理费工作。 4.3 党群工作处(审计监察处)(以下简称党群工作处) 负责企业年金工作的审计、监督检查等工作。

4.4 所属各单位 4.4.1 负责本单位员工企业年金的管理; 4.4.2 负责本单位员工参加企业年金的资格审查和建立、退出,企业年金缴费基数确定; 4.4.3 负责筹集本单位企业缴费、个人缴费和账户管理费的资金并缴至公司账户。 4.4.4 负责本单位账户管理系统所需信息采集、数据传输、运行维护等企业年金日常工作。 4.4.5 接受上级管理部门对企业年金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 5 管理内容 5.1 建立企业年金的基本原则 a) 统一制度,统一管理。 b) 单位缴费分配体现公平,兼顾效率。 c) 规范统筹外养老项目,实现新老制度平稳过渡。 d) 根据国家和集团(股份)公司有关规定,调整企业年金缴费水平。 e) 企业年金基金集中规范管理,安全运营,稳健增值。 5.2 组织管理 5.2.1 公司成立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公司领导、人事处、财务处、党群工作处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 a) 组织研究、审定、报批企业年金实施办法。 b) 协调、决定企业年金重大事项。 c) 监督、检查企业年金政策的执行情况。 5.2.2 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人事处、财务处、党群工作处等部门组成。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人事处。主要职责: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标准解答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标准解答 2017年开始,全国各省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度陆续实施。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搜集、整理、解读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的各种具体标准、表格(有内容的表格,不是空表),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及人事、劳资、工会等人员参考、解惑。 目录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 (2) 附件1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项目 (8) 附件2表一机关退休退职人员海关补贴标准表 (10) 附件2表二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补贴标准表 (11) 附件2表三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表 (12) 附件2表四退休人员警衔津贴标准表 (13) 附件2表五退休人员海关津贴标准表 (14) 附件2表六七八退休人员津贴标准表 (15) 附件3表一公务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6) 附件3表二三机关工人视同缴费指数表 (17) 附件3表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8) 附件3表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 (19) 附件3表六事业单位工人视同缴费指数表 (20) 附件4个人账务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21) 附件5表一公务员职务级别工资标准表 (22) 附件5表二、三机关工人基本工资标准表 (23) 附件5表四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4) 附件5表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 (25) 附件5 表六事业单位工人基本工资表 (26) 附件6 各类人员工作年限对应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 (27) 附件7 各类人员退休时增加的退续费标准 (28)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计发政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2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黔府发〔2016〕5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改革后养老金的组成和发放。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2014年10月1日前(以下简称改革前)已退休(含退职,下同)人员,保持现有待遇不变,其中,基本养老金由基本退休费、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国家批复和省核准的退休人员补贴组成(具体项目和标准见附件1和附件2),未纳入基本养老金的待遇项目作为其他待遇;2014年10月1日及以后(以下简称改革后)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条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依照法律及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按规定领取养老金待遇,养老金待遇由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及其他待遇组成。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以元为单位,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别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基金中支付;其他待遇项目,仍按原资金和发放渠道执行。 第二条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养老金计发。 (一)改革前参加工作、过渡期内(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标准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待遇标准发放;新办法(含职业年金待遇)标准高于老办法的,超出的部分,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最后一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发放超出部分的100%。 1.新办法。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新办法待遇由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组成。其中,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四位。

企业年金方案建议

企业年金方案建议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除了一般性的薪酬以外,如何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如何牢牢地留住人才,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我国社会保障机制正在与国际化接轨的今天,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可以使员工有更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提高工作绩效,从而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一、本公司的盈利情况及员工激励机制 本酒店是一家集客房、餐饮、娱乐、保健、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四星级商务酒店,盈利状况良好,具备建立企业年金的经济基础。 在本酒店的“问题大扫除”会议中,“人员流动快,人手缺乏”是各部门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本质上也反映了目前本酒店缺乏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因此,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企业年金的好处 “企业年金”即为我们过去所说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为员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养老保险形式的福利制度,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声誉,以及保证退休员工享受更高水平的待遇。 企业年金源自于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是一种属于企业雇主自愿建立的员工福利计划。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年金逐步成为雇员福利制度和劳资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年金的资金来源里雇主缴费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企业年金在本质上可以理解成一种企业薪酬分配方案,把员工个人利益和对企业的贡献及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建立企业年金对企业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1.提高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解除职工养老的后顾之忧,稳定队伍,为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2.丰富员工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将企业长远发展与员工个人利益和员工价值贡献紧密相连,提升公司凝聚力; 3.享受国家税优政策,合理降低企业福利成本。 (二)建立企业年金对职工个人有以下三方面的好处: 1.增加退休收入,提高退休生活质量; 2.在员工年轻且能获得稳定收入来源时,养成良好的定期积累习惯; 3.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充分享受年金缴费延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优惠。 三、企业年金方案主要内容 明确建立企业年金的基本原则,规定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与待遇水平,企业年金的组织管理方式。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养老保险新政策2015 导读:1月14日,随着《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发布,在中国存在了数十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作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制度,养老金双轨制被废止可视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演进中的标志性事件,更意味着中国在提升公平正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201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国务院决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一、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改革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既体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要求,又体现工作人员之间贡献大小差别,建立待遇与缴费挂钩机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提高单位和职工参保缴费的积极性。 (二)权利与义务相对应。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切实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形成责任共担、统筹互济的养老保险筹资和分配机制。 (三)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合理确定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切实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四)改革前与改革后待遇水平相衔接。立足增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对改革前已退休人员,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