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蝴蝶分类

蝴蝶分类

蝴蝶分类
蝴蝶分类

基础知识--中国蝴蝶种类

蝴蝶的种类繁多,根据有关文献显示,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为了方便人们的分类记忆,昆虫学家依据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把种类繁多的蝴蝶分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为若干个属。在这十六科当中,有四科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国只有十二科。据《中国蝴蝶志》的统计,我国已知蝴蝶有1758种及亚种,其中以云南省最多(已知482种),其次是海南省、台湾省、四川省等;北京、河北、山西等中西部省区产蝶在250种左右;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北部省区产蝶种约在200种。按蝴蝶的翅形、翅脉等特点,可将我国的蝴蝶分为12科368属,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

一、斑蝶科: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

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斑蝶成虫触角细长,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缩在前胸下,收缩不用,没有步行功能;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 A脉基部呈分叉状 (3A并入2A)。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无尾突。受惊时,腹部末端外翻,放出有毒的气体,有特殊的臭味。

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产于长江以南,共有26种。

斑蝶科

二、粉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遍布中国各省的高山与平原,但南北的优势种类有所差异,同种发生的代数也不同。全国有110种左右。

粉蝶科

三、绢蝶科:中等大小的蝶类,体表密被长鳞毛,触角短,棍棒状,翅面多为白色或蜡黄色,半透明;多数种类翅斑纹为黑色斑纹和白心的红色斑。前翅臀脉(A)2条,后翅臀脉1条无尾突。三对足发达。多数种类在高寒地带才能采到。我国的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甘肃等高山地带约有30余种;北方其它地区约有3-5种,南方低海拔区很少分布。

绡蝶科

四、环蝶科: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翅面有一列大大小小的环状纹。环蝶成虫触角较短,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无尾突,前足退化,缩于胸下,不适于步行。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

至R5共长柄;M1与 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产于热带,我国主要产于南方各省,有14种。

环蝶科

五、灰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后翅有细小或细长的尾突。多较美丽。灰蝶科成虫的复眼周围有一圈白毛;触角具多数白环,锤状部明显;雄性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正常,为2至5跗节。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全国均有分布,有种类260种以上,南方种类较多。

灰蝶科

六、喙蝶科:属中小型的蝶种,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伸出在头的前方,非常显著,达头长的两倍以上;触角较短,端部明显膨大;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翅色暗,灰褐色或黑色,有白色或橙褐色斑。前翅呈三角形,顶端突出,外缘中部内折明显;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 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 脉基部有分叉(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外缘锯状;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翅反面暗褐色或枯灰色,正如岩石的颜色。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仅1属10种,中国有3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华南3种,华中2种,华北仅1种。

喙蝶科

七、蛱蝶科: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多为美丽的种类,是蝶类中最大的科。该科种类体翅强壮,飞翔速度快,静止时翅不停地扇动或展开或竖立于体背面。蛱蝶科成虫的触角长,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全国均广泛分布,南北优势种类不同,南方种类较北方种类多,全国有300余种。

蛱蝶科

八、凤蝶科: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较长,典型的球杆状,端部逐渐加粗。三对足均发达,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cu-a)脉,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 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多产于热带,我国长江以南有90余种,黄河流域产10余种,再往北仅产5种左右。

凤蝶科

九、弄蝶科: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弄蝶科成虫体粗,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三对足发达。成虫翅色较深,多数为黑色、褐棕色或橙色,少数为白色或黄色。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全国均有分布,中国有种类200种左右,大部分分布在南方。

弄蝶科

十、蚬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蚬蝶科成虫复眼边缘在触角位置凹入;触角触角细长,端部膨大明显,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

支,R

3至R

5

共柄;M

1

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

形,肩角加厚,肩脉发达,通常无尾突;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中国产26种,分布在南方。

蚬蝶科

十一、眼蝶科: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只少数色彩较美丽。翅面上除少数几种之外大多有很明显的眼状斑纹。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本科种类多活动于林内或光线较暗的场所。全国均有分布,但南北种类差异较大,全国220种以上。

眼蝶科

十二、珍蝶科: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胸部还可分泌出有臭味的黄色液汁,以驱避敌害,有迁移习性和聚集习性。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下唇须圆柱形;前足退化,收缩不用,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 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 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中国仅有2种,分布在南方。

珍蝶科

蝴蝶饲养系列——关于蝴蝶的一些小知识

蝴蝶饲养系列——关于蝴蝶的一些小知识 我们是最专业,最好玩,最靠谱的观赏鱼玩家平台文章摘自网络,原作者:某台湾玩家编辑:More喜爱蝴蝶鱼的 鱼友还是不少的,小弟在此提供一些个人饲养蝴蝶的小心得与大家分享。蝴蝶互咬、偷咬、似乎是大多饲养蝴蝶鱼的鱼友遇到的最大问题,然而蝴蝶会咬的原因不外乎''地盘“,因 为地盘关系着食物来源及交配权。首先谈到食物,在坦湖的野生蝴蝶,是以石头上的青苔为主食,因此鱼友在养殖时可观察到蝴蝶,有啃食缸内石头跟缸壁的动作,了解这些原因,就能明白蝴蝶好战的原因,因为占据的领域越大,食物的供给越多,所以蝴蝶天生就有强烈的地域性。再来谈到交配权,我想不单只是蝴蝶鱼,普天下所有的动物为交配权,争个你死活的,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事,在蝴蝶鱼的世界中,当然也不例外,成熟的蝴蝶公鱼会以鲜艳的体色,及嫚妙的舞姿来吸引异性,来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不过在嘿咻完后….公蝶会无情地将含卵的母蝶赶出爱巢,等待下一位绝色美女出现,(关于这一点很清楚的表示,蝴蝶绝不是一夫一妻制,而且公蝶还是个花花公子)母蝶则独自完成后续的抚育工作。通常在养殖缸里,缸中最强势的公蝶会取得绝对多数的交配权,因为养殖缸中的空间有限,绝佳的地点都被最强势的公鱼所占据,其他公蝶如果靠太近则会被驱逐,因此最强势的公蝶

则保持着最艳丽的体色,因此所有的佳丽,当然情有所衷~~~~~~~~当然喽!!再笨也会找最强最帅的嘿咻……这是恒久不变的定率。至于在野地的蝴蝶,我并不认为是如此,因为野地的环境够大,每一只成熟的公蝶都拥有自己的一片领域,成熟的母蝶则会挑选到满意的郎君才进行交配。关于这部份可能要等到路大的“坦湖博物馆”成立,养一缸像高岛屋那样的大缸,里面放个几千只蝴蝶…可能才会有答案了……….哈哈 所以说很多鱼友对蝴蝶有误解,说他们好斗爱偷咬,是地痞流氓,不过话说回来,之前我也在其他讨论文章中聊到,坦湖的鱼种,无论大小体型,似乎都极为凶悍…..六间、剑鲨、虎鱼、天堂鸟、燕尾、提灯、贝鱼、底栖….等等,几乎都会打架….而且一旦打起来也挺惨烈的….没办法..天性使然,要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生活环境活下去,不凶一点怎么行,然不成被其他鱼当成“俗辣”,这样恐怕早就绝种了。说真的……在野生的环境中,所有的坦鱼都有不同的生活领域,有的在浅层,有的在中层,更有底栖鱼种,像在10米左右生活的底栖类,跟100米的底栖就有很大的品种差距,而我们鱼友硬生生的,把一堆不同环境所生长的坦鱼,塞进自己小小的缸子里混养…..试问这种情况,不搞到天翻地覆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你还求他们敦亲睦邻,偶尔串串门子,喝酒打屁兼聊天吗!!

浅谈蝴蝶式石材干挂技术

浅谈蝴蝶式石材干挂技术 1、前言 石材安装方法从传统湿贴工艺发到展到现在的干挂法,从而避免传统湿贴工艺的主要弊端该工艺用于外墙面有许多弊病,不仅因水泥沙浆粘贴板材后碳酸氢钙析出(泛白霜)和出现水渍,使墙面石材变色,形成色差,污染墙面;而且还由于温度变化等原因,易造成墙面空鼓、开裂、甚至脱落等质量通病。 作为石材幕墙的金属配件(石材干挂件),虽是一个墙体与石板间不外露的辅件,但它以四两拨千斤的坚固和韧性为美化建筑装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挂件的种类较多,而每一种挂件都有其安装方法。干挂方法直接关系着幕墙的结构、安装、综合成本及美观。就石材幕墙的干挂方法发展至今,其挂件主要形式有销针式、蝴蝶式〔俗称上下翻。两头翻式)、捍接式(即“丫”,型件,俗称“焊接头”)、背拴式、背挂式(随藏愚吊式)、缝挂式等,为国内干挂幕墙装饰的改革和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就蝴蝶式石材干挂技术特点、挂件计算方法、石材幕墙施工进行介绍。 2、技术特点 由图可以看出,蝴蝶挂件把上下两块连接起来,上端起承重作用另一端起着加固作用,两头进行把石材夹住,以便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这样可以节省一套背栓、一套背栓挂件以及横向钢龙骨,从而对成本也起着一定的降低。下面对蝴蝶挂件挂件的抗剪强度计算: 由于此工程采用 18×3mm 厚不锈钢挂钩 校核依据:τ≤fs1=120.0N/mm^2(JGJ133-20015.5.5-3) q:石板所受组合荷载设计值:此值根据石材大小计算出设计值 (以最不利作为计算结果) Ap:挂钩截面面积: Ap=18×3=54.000mm2 n:一个连接边上的钢销数量:n=2 β:应力调整系数,按 JGJ133-2001 表 5.5.5 查得:1.25 τp:挂钩剪应力(N/mm2) τp=q×a×b×β×103/(2×n×Ap) <120.0N/mm^2挂钩抗剪强度 可以满足 (其中b、a为石材的长边或短边的边长,单位m) 3、石材幕墙施工 该工程花岗岩幕墙施工流程为:测量弹线→连接件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安装→挂件安装→固定板材→调整→打密封胶→清理→验收。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注意已经过测量放线,对主体结构的偏差进行控制、分配、消化,使整个骨架的垂直度,平整度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下为安装过解说: ①、在安装骨架前,先搭好脚手架或吊篮,本工程为吊篮进行安装,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吊篮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为了满足现场施工进度要求,可同时安排几台吊篮同时作业(2人~3人一组,但不得超过承载重量),其吊篮安装示意图如下: ②、连接件安装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共15页文档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 2019年12月28日国家林业局保护司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es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1.荷叶铁线蕨 观音座莲科 Angiopteridaceae *2.原始观音座莲 Archangiopteris henryi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3.对开蕨 Phyllitis japonica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4.光叶蕨 CyStoathyrium chinense 桫椤科 Cvatheaceae ***5.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6.笔筒树 Sphaeropteris lepifer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7.玉龙蕨 Sorolepidium glaciale 水韭科 Isoetaceae *8.宽叶水韭 Isoetes japonica *9.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10.狭叶瓶尔小草 Ophioglossum thermale 鹿角蕨科 Platyceriaceae **11.鹿角蕨 Platycerium wallichii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12.扇蕨 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中国蕨科 Sinopteridaceae **13.中国蕨 Sinopteridaceae 裸子植物 Gymnospermae 三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14.海南粗榧 Cephalotarus mannii ***15.蓖子三尖杉 Cephalotarus olireri 贡山三尖杉 Cephalotarus lanceolata 柏科 Cupressaceae

锻炼蝴蝶式后的大排毒反应

锻炼蝴蝶式后的大排毒反应 谢谢kfcc先生!我也说一下我做蝴蝶操的体验吧。在先生的指导下,我做该操已经二十天了。基本每天两次,每次十分钟,刚开始时只能做200次,现在能做600次了。约十天前,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可我感觉没吃错什么东西,也就没吃药,拉了两天,止了,原来涨鼓的下肚瘪了很多,下午五点钟左右开始有饿的感觉了。每天大便的量多了些,也有些型了。可就在我满怀信心的时候,出现如下症状:三天前开始觉得腰累,轻微疼,今天早上做蝴蝶操时,除了肩膀部分的整个背部都觉得累,轻微疼,今天早上的大便只是一丁点。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我做的时间不够吗?谢谢!kfcc回复:拉肚子的症状是肠胃排毒现象,不必服药强压它。三天前开始觉得腰累,轻微疼是肾调整的现象,可以用空心拳多推背后腰眼处,每次推108下。背部都觉得累,轻微疼,可能是肺或胃调整后的感觉,没有关系,正常现象。早上的大便只是一丁点,是因为里面又再修复中,好像道路维修,通车(大便)也自然会比较慢或暂时便秘等等,等到排毒调整完毕,自然会回复正常啦!您现在因为是大排毒期间,建议多加强锻炼,(锻炼时间可以添加1~2倍)这样可以快点帮助它完成排毒工程啦!有关多年前我本身遇到的肠胃排毒现象相关文章,您可以参考看看,如下:排油便的奇特排毒经

验 最近看了网友排油便的排毒体验,没想到过了不久自己也。。。。。。。。。这几天的排毒体验如下: 第一天--------因为昨天淋到一点雨,以为是感冒了,全身有股寒气。晚上半夜2点(大肠经排毒时间)泻肚子,有油几粘液流出来! 第二天--------泻肚子了4~5次左右,晚上屁股会流出一些油状的液体。 第三天--------也是泻肚子了4~5次左右,因为下午时贪吃,吃了些“油炸糕”,晚上排毒到更厉害,晚上3点左右,我发现内裤和裤子都是油状的液体,真是吓了一跳!后来又泻肚子。 第四天--------泻肚子了2次左右,练平甩后,腹有寒气要出来的感觉,就马上去泻肚子。练推腹后也是一样,练完马上泻肚子排毒。因为我看最后泻肚子出来的水便是黄色的,我想可能是毒素已经要完全排清了,每天果然完全康复了.排毒泻肚子和一般“食物中毒”不同,越泻肚子就越精神!而非越泻肚子就越无力感啦!

蝴蝶介绍

蝴蝶介绍 蝴蝶成蝶的结构和一般昆虫相似,由几丁质外骨骼构成每一体节之体壁,每一体节间由可伸缩的节间膜连系,以便活动。成蝶的构造,共分头、胸、腹三部分,每一部分均有特殊的构造,以发挥不同的功能,适应不同的生活。头为球囊状,有摄食和感觉器官。成蝶主要以花蜜为食,有些以蚜虫分泌的露汁、腐败水果、朽木渗出的汁液或腐肉汁液为食。蝴蝶以特化的虹吸式口吻吸食液体食物,其口吻为一中空长管,不用时如钟表的发条般卷曲藏于头下,使用时利用血液压力伸长,能快速伸入花中刺探是否有花蜜。口吻由二片内凹的小颚外瓣特化延长嵌合而成,头部能产生虹吸压力,帮助液体食物由中空口吻上吸。不时地吸收黏性汁液很容易造成阻塞,故须以唾液清理口吻。由于蝴蝶不咀嚼食物,故其大小颚均已退化,有一对下唇须位于虹吸管的两侧,布满鳞片和感觉毛,用以辨别适当的食物来源。触角蝴蝶的触角为典型的棍棒状,末端膨大如锤。每一触角由数环节构成,环节数目和膨大部位的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异,弄蝶之末端膨大部位则成钩状。触角为感觉器官,主司平衡和感觉,其基部有一特殊的亨氏器(Johnston's orgam),于飞翔时用以定位,嗅觉受器则遍布整个表面。复眼蝴蝶头部有两个显著的半球型复眼,复眼由许多六角形小眼所构成,每一小眼有一角膜和感光区,并以色素细胞和其它小眼分隔,能够形成自己的视觉影像,故蝴蝶所看到周围之影像是由每一小眼所感觉到的小影像嵌合而成。虽然蝴蝶很容易感觉目标物在移动,但其视觉敏感锐度比人低,只能感觉介于某种波长之少数几种颜色,故有些蝴蝶常到某些特定颜色的花上采密。蝴蝶也能侦测到人眼看不到之紫外线,故蝴蝶看到花的颜色和人不同。在其二复眼之间也有些单眼,单眼很小,对成虫而言只负责一部分视觉功能。胸----足翅膀蝴蝶胸部有足和翅膀,是蝴蝶之主要运动区,胸部以一可弯之颈部和头部相连。胸部有三节,每一节各有一对可步行、攀爬的足,每一足由基节、腿节、胫节和跗节所构成。基节和腿节之间由一个三角形转节所连接,跗节通常有五节,其末端有一对爪。蛱蝶科之前足退化,短小而缩向身体,看起来似乎只有四足。有些蝴蝶前足胫节有一可活动的刺,刺上长有一列似刷子的毛,可用以清理触角。同时蝴蝶也利用前脚来尝试食物味道,故其前足跗节有感觉器官。中胸和后胸有一对翅脉,每片翅膀含有上下二膜片,两膜间有中空的翅脉用以支持。其翅脉排列相当精巧,每一科蝴蝶其脉相均不相同,脉相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翅脉依其位于翅膀上之位置而命名。翅膀和胸部之间有许多小骨片构成关节,用以控制飞行时翅膀之拍动和休息时之折合。蝴蝶之后翅前方有一翅刺钩住前翅腹面的抱带,于飞行时,前后翅能同时振动以达到最大效果。翅膀的振动和肌肉的收缩有关,具有翅膀的胸部肌肉特别发达。飞行时的平衡和定位由亨氏器所控制。蝴蝶为典型的昼间活动性昆虫,有些种类在强光下飞行,有些则嗜于阴暗处飞行。其飞行的高度因种类而异,有些只在草面飞行,有些则飞行很高。翅膀的颜色和花纹由其上之鳞片所造成,鳞片如屋顶之瓦片般重迭排列,型态类似球拍,基部有一小柄嵌入翅膀上的凹窝。操作蝴蝶

珍稀动植物资料

中国珍稀动植物资料 1.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我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植物中的银杏、水杉、珙桐等等。 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的边缘。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 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多种兽类和130 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当前,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 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我国特

阴瑜伽全套体式及变式

阴瑜伽全套体式及变式 一、古典拜日式热身二、调息冥想三、体位法练习四、休息放松术 注意事项: 1、一节课内不能同时出现方形式和鞋带式。 2、悬挂式与蹲式不能分开做,必须接在拜日式后面做。 3、脊柱后弯类动作保持的时间5个呼吸就可以了。 2、脚踝伸展式: 口令词:屈双膝,臀部坐于两脚跟上,呈金刚坐姿坐好,双手至体侧撑地,吸气,抬起双膝离开垫面, 双手摊放在双膝上,腰背挺直,目视前方。 注意:臀部尽量坐于两脚心上。感觉困难的会员可将双手体侧撑地。在此维持1-3分钟。呼气,双手体 前撑地,双膝落于垫子上,快速拍打脚背放松,抬起双小腿,轻轻旋转脚踝放松。 功效:有效伸展脚踝,刺激到经过脚踝的四条经络,胃、脾、肝和胆这四条经络;灵活踝关节,增强踝关节的承受能力。 3、全蝴蝶式: 口令词:屈双膝,脚心相对,双手十指相扣抓住双脚尖,仰头吸气,呼气,身向前倾,前额触碰双脚尖。 注意:腹部内收,腰背拱起。在此维持3-5分钟。吸气,头部带动身体缓缓直立。呼气,松开双手,两腿前伸,抖动,放松。 功效:伸展脊柱及下背部,拉伸腿部内侧韧带;有效的刺激肾上腺体及卵巢,还可以刺激经过腿部内侧的肝经、脾经和肾经及下背部的膀胱经;对泌尿系统有很好的帮助,调整女性生理期的不正常,促进髋关节和 盆腔的血液循环。主要对胯部和下背部的帮助。减轻妇女分勉痛苦。 4、半蝴蝶式:反体式,对侧练习 口令词:直角坐姿,屈左膝,左脚跟抵住会阴穴,右脚向右侧展开,双手体前撑地,吸气,抬头,呼气,身向前倾,眼睛看向肚脐方向。 注意:腹部内收,腰背拱起。在此维持3-5分钟。吸气,头部带动身体缓缓直立,呼气,全身放松。 功效:可以很好的伸展下背部的肌肉群;刺激肝脏、脾经、肾脏及膀胱经;帮助消化、帮助泌尿系统以 及经过腿部内侧的肝经、脾经和肾经;还可以拉伸腿部内侧韧带,拉伸整条脊柱和背部,尤其是针对后背部 的韧带; 半蝴蝶变式(1):

蝴蝶的种类

雌雄各异 - 金斑蛱蝶 金斑蛱蝶是雌雄异型的典型代表。雌蝶以幕拟金斑蝶而闻名。雄蝶翅黑褐色,前翅中室外有1个长椭圆形白斑,顶角附近有1个小形白斑;后翅中域有1个大形白斑;前后翅的白都斑有紫色光泽。雌蝶翅橙黄色,顶角有1个较小的白斑,中室外侧有1列宽的白色斜带;后翅外缘黑褐色,前缘有1个黑斑。两翅外缘均有两列成对的小白点。 分布陕西、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台湾;日本、印度、缅甸、锡金、澳大利亚北部、热带非洲、南美洲等。 有尾无尾都是她 - 美凤蝶 Papilio (Menelaides) memnon Linnaeus 有些种类的蝴蝶, 雄蝶的色彩斑纹大同小异, 但其雌蝶则变化多端, 差异极大, 如有的具有尾突, 有的没有尾突, 更有多种不同的色彩斑纹和形态。美凤蝶就是上述雌体多型的一个代表种,故又称多型蓝凤蝶,多型美凤蝶。 翅展105~145 mm。雌雄异型及雌性多型。雄蝶体、翅黑色。前、后翅基部色深,有天鹅绒状光泽,翅脉纹两侧蓝黑色。翅反面前翅中室基部红色,脉纹两侧灰白色;后翅基部有4枚不同形状的红斑,在亚外缘区有2列由蓝色鳞片组成的环形斑列,但轮廓不清楚;臀角有环形或半环红斑纹,内侧即cu2、cu1室有弯月型红斑纹,无尾突。雌性无尾突型前翅基部黑色,中室基部红色,脉纹及前缘黑褐色或黑色,脉纹两侧灰褐色或灰黄色。后翅基半部黑色,端半部白色,以脉纹分割成长三角形斑,亚外缘区黑色,外缘波状,在臀角及其附近有长圆形黑斑。翅反面前翅与正面相似;后翅基部有4枚不同形状的红斑,其余与正面相似。雌性有尾突型前翅与无尾突型相似,后翅除中室端部有1枚白斑外,在翅中区各翅室都有1枚白斑,有时在前缘附近白斑消失;外缘波状,在波谷具红色或黄白色斑;臀角有长圆黑斑,周围是红色。翅反面前翅与正面相似。后翅除基部有4枚红斑外,其余与正面相似。 卵球形,橙黄色。直径约1.7mm,高约1.5mm。 幼虫头部最初呈黑褐色,随成长而颜色渐淡,老熟时则呈绿色。第1~3龄幼虫身体呈橄榄绿色,第2~4腹节有斜白纹在背部相接,第7~9腹节也有白纹扩展到背部。4龄幼虫体色转为绿褐色,背部白纹减退。老熟幼

蝴蝶基础知识(28种)

一、金斑蝶 1、名称:金斑蝶 2、拉丁文:Danaus chrysippus (Linnaeus) 3、产地: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四川、江西、湖北、陕西 4、寄主植物:马利筋 5、简单介绍:成蝶翅展85mm左右,一年4-5代,成蝶寿命两周 二、虎斑蝶 1、名称:虎斑蝶 2、拉丁文:Danaus genutia (cramer) 3、产地:河南、西藏、四川、广东、云南、海南、台湾 4、寄主植物:萝藦 5、简单介绍:成蝶展翅85mm左右,一年4-5代,成蝶寿命为30-40天 三、大帛斑蝶 1、名称:大帛斑蝶 2、拉丁文:Idea leuconoe(Erichson) 3、产地:云南、台湾 4、寄主植物:爬森藤 5、简单介绍:成蝶展翅约为120mm----140mm,一年繁育4-5代,成蝶寿命50 天左右。

四、青斑蝶 1、名称:青斑蝶 2、拉丁文:Tiruma la limniace(cramer) 3、产地:海南、广西、广西、福建、云南、湖南、湖北、西藏、台湾 4、寄主植物:南山藤 5、简单介绍:成蝶展翅约80mm---100mm,一年繁育4-5代,成蝶寿命25天左右。 五、枯叶蛱蝶 1、名称:枯叶蛱蝶 2、拉丁文:Kallima inachis 3、产地: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广西、 云南、西藏 4、寄主植物:马蓝 5、简单介绍:展翅约70----95mm,一年4-5代,成蝶寿命约50天左右,最长 寿命6个月。 六、白锯蛱蝶 1、名称:白锯蛱蝶 2、拉丁文:Kallima inachis 3、产地:陕西、四川 4、寄主植物:三开瓢 5、简单介绍:展翅约85mm左右,一年4-5代,成蝶寿命约15--20天。

蝴蝶资料

有关蝴蝶的资料 蝴蝶的一生有四个完全不同的形态,即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人们在野外看到的蝴蝶,大多是它们的成虫,所以,蝴蝶是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蝴蝶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1)卵期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而形成的新生命,成熟后,咬破卵壳出来,这就是蝴蝶幼虫。 2)幼虫期刚孵化出的幼虫称为一龄幼虫,口器为咀嚼式,不少幼虫第一道食物是自已的卵壳,但有的种类却直接回嫩芽取食,因为幼虫的体壁是由几丁质构成,不能随着体型长大而长大,所以幼虫必须经过几次脱皮,才能成为老熟幼虫。每脱一次皮就是增加了一龄,蝴蝶幼虫一般要脱5-6次皮。老熟的幼虫会快速地动,那是它在寻找做蛹的地方。不同科的蝴蝶会寻找不同的化蛹处,有的在树上,有的在树下,有的在石隙里,有的则在枯草里,这些地方大多是隐蔽的场所。找到安全的地方,老熟幼虫就开始吐丝吊挂身躯,进入预蛹期。 3)蛹期经过几十小时,身躯已缩小的预蛹脱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皮,就变成了蝶蛹,蝶蛹有两种:缢蛹一般为凤蝶科和粉蝶科等,蝶的老熟幼虫还会吐丝成垫,用尾足钩钩在上面。斑蝶科、蛱蝶科等蝶的幼虫仅以尾部末端的尾足钩和丝垫把身体倒挂起来,悬在空中,人们叫它悬蛹。弄蝶化蛹很像娥类,它们在化蛹前结成丝质薄茧,化蛹地选择的是地面和杂草等处。 不同品种蝶蛹和形状和颜色是不相同的,有的即使是同种蝶在不同地方化蛹颜色也会有所变化。有的蝶化蛹时先是绿色,后又变成褐色。它们的形状有贝壳状,如黑脉蛱蝶,有叶片状,如青凤蝶,有树枝状,如三尾凤蝶,有刺棘状,如橙翅襟粉蝶,有果实状,如大卫桑蛱蝶,蝶蛹的颜色有褐色、金色、银白色、绿金色、棕色等。 蛹期的蛹好像在睡觉,其实体内在进行着剧烈的变化,血液中的血球细胞在破坏幼虫的旧器官。这一过程有长有短,即使是同一品种也会因所处不同世代而长短不一。 4)成虫期在完成体质改造后,蝴蝶就从蛹壳中出来,这种现象叫羽化。刚羽化的蝴蝶身体上有两对又皱又小的翅膀,大约几十分钟后,随着体液顺着翅膀的诸多血管流动,翅膀不断充盈扩展,又皱又小的翅膀就像被打开的扇子一样,渐渐变成又大又薄的大翅膀。此后体液流回身体,血管状构造愈合成翅脉。羽化不久,由蝴蝶尾部末端排出的体液,叫做“蛹便”。

蝴蝶与蛾分类

北华大学 图像处理实习报告 ——蝴蝶与蛾的分类系统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信息12-1 姓名:徐渊 学号: 31 指导教师:董胜 实习日期: 2015.11.9—11.13

目录 1 实习题目 (2) 2 实习目的与要求 (2) 2.1 实习目的...................... ... ... ... ... ... . (2) 2.2 实习要求................. ... ... ... ... ... . (2) 3 实习方案 (3) 4 实习原理 (3) 4.1 滤波去噪 (3) 4.2 几何校正 (3) 5 实习步骤 (4) 5.1 图像预处理 (4) 5.2 图像分割 (6) 5.3 轮廓跟踪.............. ... ... ... .. (8) 5.4 特征提取................. ... ... ... ... .. (8) 5.5 特征参数测量及特征筛选 (9) 6 昆虫识别结果 (10) 7 实习结论 (12) 8 实习心得 (12) 9 参考文献 (13)

一、实习题目 蝴蝶与蛾的分类系统设计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2.1 实习目的 数字图像处理,就是用数字计算机及其他有关数字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的目的。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已成为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自动化、信号处理等专业的重要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后,进行的综合性训练课程,其目的是: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 增强学生应用Matlab编写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程序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尝试所学的内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2 实习要求 对于昆虫学中的分类学,其核心就是性状的比较,通过性状的比较,不仅可以鉴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发现性状的演变规律,并根据性状演变规律掌握这些性状的分类单元的进化历史。因此,分类技术在昆虫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图像处理技术在昆虫图像分类中以识别蝴蝶与蛾为目标,介绍如何进行不同昆虫之间的分类识别。下图1图2为蝴蝶与蛾的图像: 图1 要求如下: (1)利用VC++读取图像; (2)通过VC++编程,区分出图像中蝴蝶和蛾;

台湾蝴蝶谷的资料

台湾蝴蝶谷的资料 我国的台湾省,地处亚热带,雨水充足,气候温暖,一年四季花儿常开,草木常绿;再加上台湾到处有花木茂密、绿草如茵的山谷,所以非常适合于蝴蝶的繁殖和生长。据说,台湾所产的蝴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名列世界之冠。有人做过统计,蝴蝶种类有四百种之多。其中独具特色、最为名贵的是“大红纹凤蝶”、“蛇头蝶”、“红边小灰蝶”、“宽尾凤蝶”、“皇蛾阴阳蝶”、“兰屿黄裙凤蝶”等等。拿“兰屿黄裙凤蝶”来说,它产于台湾的兰屿岛,是凤蝶中最美丽的一种,后翅有大型金黄色的花纹,由于鳞片的特殊构造,逆光看去,会发出灿烂夺目的珍珠般的光辉。这种色彩,是世界上蝴蝶中独一无二的。再如“皇蛾明阳蝶”,它双翅的形状、色彩,不但不象普通的蝴蝶一样对称,而且大小不一,更为奇特的是,它翅的左边为雌性,右边为雄性。据说,在一千万只蝴蝶中才能发现一只,自然是“物以稀为贵”。至于“蛇头蝶”,由于它翅膀上端长着象蛇头一样的图案,所以称为“蛇头蝶”。它的两翅张开,足有洗脸盆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堪称珍品。 台湾蝴蝶的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投县的埔里、雾社及阿里山的山林地带。在屏东县还发观了九处蝴蝶谷。这些蝴蝶谷,大都是三十度的斜坡,又陡又深,没有溪流,谷向与海岸线平行,季风吹不进,谷里温暖如春。因此,每年一入冬,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蝴蝶,就象候鸟迁徒一样,治浩荡荡飞进蝴蝶谷里过冬。前几年,在高雄县的美浓镇,又发现了一处新型的蝴蝶谷。它原名叫“双溪谷河谷”,由于这里盛产黄色的蝴蝶,所以又起名叫“黄蝶幽谷”。谷内古木参天,流水潺潺,野草翠绿,鸟语花香,环境十分清幽。这个谷里的蝴蝶与其他谷里的蝴蝶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他谷里的蝴蝶,只是到了冬天才飞进谷里避风寒,到了春天,又飞回原地产卵,传宗接代。而“黄蝶幽谷”中的蝴蝶,却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繁殖生长,永远不离开它们的“故土”。 每年的三月到八月,是蝴蝶繁殖生长的黄金季节。在这期间,一只母蝶,最少产卵数十个,多者达数百个。为避免天敌的侵害,它们的幼虫能生出各种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形同树枝,有的放射臭气,有的色彩刺跟,有的身含剧毒,在

阴瑜伽的25个体式

阴瑜伽的25个体式一、Anahatasana (Melting Heart)融化的心 - 二、脚踝伸展式 三、蝴蝶式 四、半蝴蝶式

其他选择: 可以将伸直的腿向后折叠, 可让后腿跟腱更好伸展; 另一侧手臂 伸展手够到脚趾或将肩部降低,重点在侧腰部; 手肘放在大腿上 头在另一侧手上可以增加脊柱的扭转(或为了更加放松学员可以 将手臂放在伸展腿的一侧) 另一条手臂放在背后,或伸过头顶 , 并且旋转胸部朝向天花板方向.这加深了一侧肋骨和脊柱的感觉; 只有在膝盖无任何不适的情况下,才可以弯曲膝盖脚踝到英雄式 (腿折叠放于臀部下方). 五、骆驼式 六、猫拉尾式

替代体式: ?简易变体是用手臂支撑,如图所示; ?难度加大的变体是, 肩膀向后朝向脚底. 这个变体成为一个躺着的扭转后弯体式. 关键是把脚拉伸远离臀部(许多学员做不到这点). 七、毛毛虫 八、婴儿式 九、悬挂式

十、鹿 十一、龙 1.龙式变体: 2.第一个选择是简单向下的冲刺式,叫做婴儿龙式 3.接下来的变式是把手臂或手掌放在前侧大腿上, 并提升胸部 - 这会增 加髋部承重. 这就是"高飞龙式"; 4.一个加深的变式, 低飞龙式,双手放在前脚内侧 (确保脚不会向内滑动 到鸽子式) 双手先前挪动, 放低髋部.学员可以手肘落地来加深体式, 或手肘落在垫子或瑜伽砖上、; 5."扭转龙式" - 手向一侧推膝盖并将胸部转向天花板方向; 6."翼龙式" - 双手着地, 膝盖向外摆动几次, 转动到前脚外侧的极限, 然后膝盖放低在那里保持. 可以手肘落地来或手肘落在垫子或瑜伽砖上; 1."大跨步龙式" - 锻炼到脚踝. 从婴儿龙式开始, 让前腿膝盖最大程 度向前并/或后脚跟向后滑动, 直到脚跟刚要抬离地面; 2."劈腿龙式" - 最深度的伸展臀部屈肌. 伸展两腿向两侧劈开. 学员 可以在前侧臀部下垫上毯子支撑, 便于平衡和减轻重量; 这样可以 放松肌肉. 学员可以立直上身或上身折叠向前会有不同的感觉; 3."火呼吸龙式(Fire-breathing Dragon翻译得有点生硬了,暂时没想 到更好的名称)" - 在以上的任一变体中,脚趾瞪地抬高膝盖, 伸展腿部. 这会增加髋部承重, 加强伸展.

世界上最美的8种蝴蝶

世界上最美的8种蝴蝶 蝴蝶,全世界大约有140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布,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据美国《发现》杂志网站报道,美国著名花卉及动植物摄影大师哈罗德-费恩斯坦近日出版了一本名为“百种蝴蝶图片集”的新书。新书图文并茂地向人们介绍了全球各种奇特的蝴蝶或飞蛾。《发现》杂志网站评出书中最美丽、最奇特的八种蝴蝶或飞蛾并发布于互联网。 1.豹纹蛱蝶 大部分蝴蝶的进化动机都是为了隐藏自己,逃避攻击。但是,有的时候它们也需要表现自己,让自己成为关注的焦点。在交配季节,蝴蝶就要通过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的青睐。雄性豹纹蛱蝶身上长有华丽的桔黄色图案,它们用这种显著的图案向异性暗示,它们的基因是最优秀的。豹纹蛱蝶具有两性异形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雌性远没有雄性那么华丽,因为她们不需要通过华丽的外表来吸引异性交配。雌性豹纹蛱蝶的翅膀通常呈黑色、棕色或是白色。

透翅蝶看起来就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与其他透明翅膀的蝶类一样,透翅蝶的翅膀上没有那一层鳞片,因此很容易识别它们。透翅蝶主要生活于南美洲的雨林中。它们这种透明的翅膀可以起到隐形的效果,以躲避捕食者的攻击。 3.蓝闪蝶 蓝闪蝶也称为“蓝摩佛蝴蝶”,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们会利用自己的色彩优势来保护自己。当有捕食者接近时,它们就会快速振动自己的翅膀,产生闪光现象来恐吓对方。这种热带蝴蝶并不是以花蜜为食,相反它们更喜欢吃成熟热带水果的汁液,比如芒果、荔枝等。

谈谈蝴蝶的分类

谈谈蝴蝶的分类 寿建新 蝴蝶在飞舞、探吸花蜜的过程中,既帮助植物传授花粉,又以其自身斑斓的色彩图案,点缀了大自然,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在分类学上,蝴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类的昆虫。鳞翅目包括两个亚目:锤角亚目(蝶亚目)和异角亚目(蛾亚目)。它们的通俗名称,前者叫蝶类,后者叫蛾类。全世界鳞翅目昆虫约20万种,蝶类仅占其十分之一。 关于蝴蝶的分类,早在1735年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e,1707-1778)就进行了研究,他把各种蝴蝶统统归于一属,称“凤蝶属papilio”。1758年林奈创立了“二名法”的生物学名,即一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前一个词为该生物的属名,后一个词为该生物的种名,二者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学名。例如Papilio machaon是金凤蝶的学名,其中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种名。有时在学名之后,加上定名人的姓和年号,这是表示最初给该物种命名的人及命名的时间。至于亚种,则写在种名之后。学名是通用于全世界的名称,每种生物只有一个有效的学名,各地以自己习惯和语言命名的称为“俗名”,俗名常有多个。学名遵循优先权原则,如一个生物有两个以上学名时,后者称“同物异名”,是无效的。 生物学名规定用拉丁语书写,第一个词是属名,规定它的第一字母须大写,在文法上必须是名词、单数、主格。第二个词是种名,小写,在文法上可以是形容词、名词的属格、同位名词或动词的分词。种名形容词必须和属名的性、数、格相一致。属的地位改变时,种名要随着变。名词的属格、同位名词不变。印刷时字体:属名、种名、亚种、变种和异常型用斜体,命名者、年号、属以上的分类名称用印刷字体。从而使包括蝴蝶在内的生物命名方法确立起来。 但林奈当时没有设科,其分类方法也不完善。因此,以后许多学者对蝴蝶进行了更为细致地分类。不但将近似的种集合为“属”,再将近似的属集合为“科”,由科集合成“目”。还在科的上面设“总科”,科的下面设“亚科”,亚科下面设“族”,更有在种的下面设“亚种”、“变种”或“型”的。经过J. C.Fabricius、P. Cramer、E. Donovan、C.Hewitson、W. F. Kirby等六十五位昆虫学家的努力,世界蝴蝶分类系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已初步建立起来。 根据文献记录,1875年之前,相继创设的蝶类属名约1105个(包括同物异名在内),其中大多数是在1850年之前创设的,而现今记载的蝶类属名约1855个。世界蝴蝶分类系统是随着新种不断发现、人们记载的蝴蝶数量不断增多以及研究工作不断深化而逐步完善起来的。J. C.Fabricius(1794年)时代记载的蝴蝶种类仅为1147种,到了W. F. Kirby(1871年)的目录中记载的蝴蝶总数为7695种,而现在记载的蝴蝶种类已超过17000种。其间,科(亚科)、属发生分化、归并,新的科(亚科)、属确立,旧的被新的科(亚科)、属所取代,一些亚科或属提升为科,一些种提升为属,一些亚种提升为种。分歧虽然存在,但总体上深化了对蝴蝶分类系统的认识。 世界蝴蝶分类系统研究最为全面的文献当属德国昆虫学家A. Seitz主编的《世界大鳞翅目》巨著,书中把世界蝴蝶按古北区、印澳区、美洲区和非洲区分卷出版,每册均有蝴蝶原色图版,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20世纪70-90年代,澳大利亚蝴蝶专家B. D’Abrera对世界蝴蝶以澳洲区、非洲区、新热带区、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

昆虫分类学报V o l.24,N o.1 En tomo taxonom ia M arch,2002 中国蝴蝶新种、新亚种及新记录种(V I)周 尧1,袁向群1,殷海生2,张传诗3,陈锡昌4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陕西杨凌712100 2.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和生态研究所,上海200025 3.新疆克拉玛依市一中,新疆克拉玛依,843000 4.广州市青少年馆,广东广州510170) 摘要:记述蛱蝶科12新种,2新亚种,1新型,6新记录,4个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 已知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关键词:鳞翅目;蛱蝶科;新种;新亚种;中国 中图分类号:Q96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482(2002)01-0052-17 在全国各地寄来鉴定的中国蝴蝶标本中,发现有蛱蝶科12新种,2新亚种,1新型,6中国新纪录种,在《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的4个已知种。 作者对各地寄标本的同志致深忱的感谢,铭记他们为学术所作的贡献。 1.酡红锯蛱蝶Cethosia rubra,新种(图1a,1b) 翅橘红色,前翅端半部及前缘区黑色,有白色外中斑1列,前后翅外缘区黑色,有红色锯纹。 本种近似红锯蛱蝶Cethosia biblis D rury,但前翅正面端部外中列斑白色,斑中无黑点;后翅正面无外中列斑。后翅反面除外缘有黑色锯纹及外中列为模糊白斑列外,无其他黑色斑点。 正模♂,福建泉州,黄炳文采。 2.模铠蛱蝶Ch itosia m od esta O berthür(图2a,2b) L ep.Co m p.,1906,2:19. 翅暗褐色,前翅前缘区中部、中室端部外及顶角区各有2白点。反面:前、后翅前半部颜色较端半部深,分界明显,除正面白点外,前、后翅cu1室各有1眼斑。 中国西部特有种,《中国蝶类志》中未记载。 观察标本:1♂1♀,新疆,1998,张传诗采。 3.珍稀罗蛱蝶R ohana p arvata M oo re,中国新记录(图3c,3d) Cat.L ep.ins.M us.E ast.Ind.Coy.,1857,I:202. 收稿日期:2001205211 52

一套哈他瑜伽体式编排

一套哈他瑜伽体式编排 资深瑜伽导师按照体位的高低顺序把瑜伽体位分成以下九类:热身体位、站立平衡体位、站立体位、跪立体位、坐立体位、俯卧体位、仰卧体位、结束体位和放松体位。一节基础的哈他瑜伽课程整个体位的编排原则按照以上的体位分类法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 体位高低原则 按照每节课的不同练习目的,体位的高低顺序可以遵从由高到低,也可以由低到高。可以以抛物线的形状去考虑体位的高低,进而编排课程。 2 体位的柔韧和力量相结合原则

完整的一节瑜伽课应该兼顾柔韧和力量,使二者在练习时互相促进,过多的柔韧性练习而力量不足时会导致皮肤的松弛,而且长此以往肌肉力量不能很好地保护关节时,容易在练习中受伤。过多的力量练习而柔韧和拉伸不足时会导致块状肌肉的堆积,影响体形的美观。所以考虑体位编排时需要把力量和柔韧结合在一起进行。 3 对称性原则 哈他瑜伽注重在的平衡和对立面的平衡,我们在编排动作时也需要注重左右的平衡、前后的平衡、柔韧和力量的平衡以及身体和在的平衡。 在练习体位时考虑对立的两者平衡点在哪里,进而获得在的平衡体验,是我们的意识和在逐渐的稳定。 4

脉轮的相邻原则 瑜伽的三脉七轮是如此的神奇,瑜伽的能量流动在练习时会被不断地提到,在一节课程当中脉轮的顺序也应该被考虑进去。 瑜伽认为人体的能量储存在我们的海底轮,也就是脊柱的最低端,而所有的瑜伽体位都围绕我们的脊柱这根大梁,只有遵从能量流动的次序才能在练习时体会能量的流动和身体自而外的优雅。 这就要求我们在编排体位时考虑脉轮的顺序,按照能量流动的次序去编排体位。体位衔接时不做跨越多个脉轮的体位,以免练习过后身体的不适。 5 流畅性原则 体位编排的流畅性原则让会员在练习时没有折腾的感觉,虽然是哈他瑜伽,自始至终一气呵成,身体的舒适程度和在的稳定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以上五个原则互相依存,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瑜伽老师生涯的第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会员,相信随着不断地练习,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在中国,一般二线城市一节课的时间是60分钟,一线城市像基本上都是75分钟左右,而高级班差不多都是90分钟。

何为阴瑜伽及阴瑜伽体式图

何为阴瑜伽及阴瑜伽体式图(一) 如果留心瑜伽,你会发现近几年瑜伽的派别可谓五花八门,“热瑜伽”、“阿斯汤加瑜伽”、“太极瑜伽”,甚至“美容瑜伽”......还有一些从来没听过的名词,都被印在了瑜伽馆的招生课表中。 最近,一个叫Paul Grilley的美国人又带着一种瑜伽新门派闯入了我们的生活,那就是阴瑜伽(Yin Yoga)。 何为阴瑜伽 每一种瑜伽形式,无论在体式、呼吸、还是冥想方面,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放松和冥想作为瑜伽五大原则其中之二(瑜伽五大原则:呼吸、练习、放松、冥想、饮食),对于保证练习效果十分重要。而阴瑜伽就是一套放松冥想课程,缓解阳瑜伽带来的肌肉酸疼,柔慢的课程节奏加入流畅的冥想引领,让身心由内而外地彻底地放松,更是基于矫正牙齿的原理,通过长久地保持一个动作,在静态中纠正姿势。在此,专注于呼吸控制,感觉身心的微妙变化,远离尘嚣,在静逸的冥想中感觉,洞察,聆听,触摸,呼吸...... 阴瑜伽VS阳瑜伽 严格意义上来说,阴瑜伽并不是瑜伽姿势的一个分支,它只是广义阴瑜伽中的一部分。修习者把人的肌肉和血液称为阳,经络和关节称为阴。所以,阳瑜伽课程强调力量练习,包括一些常规瑜伽课程,如Hot热瑜伽、 Flow流瑜伽、 Ashtanga 阿斯汤加瑜伽等课程。而阴瑜伽则注重骨骼练习,缓慢的动作,长时间地保持同一个姿势,最大效地把全身的骨骼、脊柱、经络、肌肉尤其是髋部、骨盆和脊柱下部拉伸舒展,且有强健韧带和关节的作用。练习中配以蜡烛、香熏和音乐,带给你完全放松的感觉,让你心情愉悦,同时净化心灵,快速有效地提高你的瑜伽动作。 解构阴瑜伽 阴瑜伽创始人Paul Grilley认为近年来流行的瑜伽多集中在结合肌力与呼吸的强力瑜伽或阿斯汤加瑜伽上,他觉得那样的练习太过阳刚,需要阴柔的元素来平衡,于是阴瑜伽应运而生。也就是说,阴瑜伽是Paul Grilley在中国的阴和阳之间,找到了平衡的原理,再融入一些人体结构学的观点,而发展出的一套理论。 阴瑜伽的动作都不难,比如蝴蝶式、劈腿前趴式,这些对经常练习体位法的人来说,都不是“重量级”的动作。但它难的是,做每个动作时都要停留约5分钟。换言之,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拉筋+长时间停留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而做阴瑜伽时,除了呼吸的配合外,还有一个原则,就是下半身要延展,上半身有一点肌肉练习。因为一般人做腿部运动多半只集中在走路、跑步或肌肉练习上,而延展度大大不够,因此要增加拉筋练习。但为了达到平衡,上半身也同时需要练习肌肉。 总而言之,阴瑜伽是借助舒缓的动作来拉长我们的肌肉与筋,让身体不会太过重视肌肉,而少了柔软;不会只有动作,而少了自己与心灵接触的时间。

祛风姿势系列

祛风体式,是《瑜伽功法全书》里面提到的。—这本书是印度Swami Satyananda Saraswati所著的《瑜伽姿势、元气调控、目达法、绷拉术》,中文翻译名为《瑜伽功法全书》。 “祛风”姿势是一组练习,它从体内释出风和浊气。风不仅指肠胃浊气,而且包括人体每一关节处形成的风,因为由于人体内不正确的化学反应,发生了风湿痛和强直。酸或胆汁既指消化必须的汁也指尿酸这类东西,必须有规律的把它排出。倘若人体的该系统内有过多的酸,某些器官就会发生功能不良。 祛风姿势将有助于把过多的风和酸从体内,尤其是从关节内排出。这些练习对恢复期病人、久病衰弱的病人和移动四肢和身体有困难的人都有用。长期卧床之后,可以用这些练习柔和的重新训练肌肉。它们对环境各类型的肌肉疾病也有效。 祛风姿势系列的练习可以分为两成两个截然不同的组:抗风湿组和抗胃病组。 这两组的姿势应按本书提供的顺序,依次进行锻炼。” “抗风湿”练习将有益地影响人体的不同关节和器官。虽然它们似乎十分简单,但对练习者有微妙的作用。这组练习梵文称之为sukshma vyayama,意思是微妙的练习。 这组练习应当在每日瑜伽姿势练习阶段进行,以放松关节,使肌肉柔软。目的是供初学者、病弱的人、心脏病人、高血压病人和身体过于强直不能做其他姿势的人。 开始练习祛风姿势之前,应当练挺卧式放松身心。……

几分钟后慢性移动双臂和双脚坐起来。这时。从思想上和身体上做好了准备,开始练习祛风姿势。 抗风湿组: 弯屈脚趾和弯屈脚踝旋转和摇动脚踝弯屈和摇动膝盖 动态扭动脊背半蝴蝶式和旋转膝盖全蝴蝶式 鸦步式握拳和屈手腕旋转手腕 屈手肘和转动肩部劲部运动 “抗胃病”练习对祛除胃肠内的风和浊气最有用。便秘和消化不良者会发现这些练习是万能灵药。此祛风姿势的第二部分,为本书以后章节叙述的较难的姿势作准备也有很大帮助,还可用来给各种神经肌肉病和骨折等患者作康复疗法。 开始做这些练习之前,心身应该宁静放松。获得这种心身状态的最佳方式是练习挺卧式(shavasana)。 抗胃病组: 仰卧旋转腿部 仰卧腿绕圈 锁腿式 摇滚式\摇摆式 舟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