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痛性痉挛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17
肌肉痉挛文章目录*一、肌肉痉挛的概述*二、肌肉痉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肌肉痉挛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肌肉痉挛的危害*五、肌肉痉挛的防治方法肌肉痉挛的概述1、定义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
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
尤其是半夜抽筋时往往把人痛醒。
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
平时可适量补钙,多晒太阳,坐姿睡姿避免神经血管受压,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热敷、按摩,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还无改善,就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2、症状部位小腿和脚趾最常见。
3、症状科室骨科。
4、常见病因 4.1、经过长时间运动而形成肌肉疲劳时,仍持续运动。
4.2、局部循环不良。
4.3、水份和盐份流失过多。
4.4、严重腹泻、呕吐和饮食中的矿物质(如镁、钙)含量不足。
4.5、环境温度突然改变。
4.6、肌肉或肌腱轻裂伤。
4.7、情绪过度紧张。
4.8、以不适当的姿势从事运动或肌肉协调不良。
4.9、一些慢性疾病、孕妇的抽筋发生率也会提高,须小心留意。
肌肉痉挛的原因及发病机制1、全身性原因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都可引起抽筋。
2、局部性原因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3、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绝对放松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4、疲劳、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过多导致局部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均可引起肌肉痉挛。
如走路或运动时间过长,使下肢过度疲劳或休息睡眠不足,都可使乳酸堆积;睡眠休息过多过长,血液循环减慢,使二氧化碳堆积等。
5、寒冷刺激如冬季夜里室温较低,睡眠时盖的被子过薄或腿脚露到被外。
肌肉痉挛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肌肉痉挛的检查方法当肌肉发生持续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或坚硬或隆起,剧烈疼痛,且一时不易缓解等症状时,可根据症状进行诊断。
肌肉痉挛常见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肌肉痉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突然、不自主、持续的收缩,引起的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它常见于肌肉疲劳、过度使用、寒冷刺激和水分不足等因素导致的情况下。
本文将介绍肌肉痉挛的常见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一、肌肉痉挛的常见症状肌肉痉挛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出现的肌肉收缩和疼痛。
痉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从轻微的肌肉抽搐到剧烈的痉挛不等。
痉挛时肌肉会变硬,触摸时有明显的紧张感。
痉挛常发生在运动过程中或休息时,特别是在夜间睡眠中容易出现。
患者在痉挛发作时会感到剧痛,甚至会影响行走和日常活动。
二、肌肉痉挛的治疗方法1. 休息和放松肌肉当肌肉痉挛发作时,及时停止活动,休息和放松肌肉是第一步。
可以采取辅助措施,如温水浸泡、热敷或冷敷,放松肌肉。
同时,避免过度使用或用力过度,维持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平衡。
2. 轻度运动和舒缓肌肉在肌肉痉挛过后,进行轻度的伸展运动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僵硬感。
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肌肉训练,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率。
3. 药物治疗如果肌肉痉挛严重且持续不退,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抗痉挛药物如肌松药和镇静剂可以减轻肌肉的紧张和疼痛感。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
三、肌肉痉挛的预防措施1. 适量补充水分水分不足是导致肌肉痉挛的常见原因之一。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尤其是在剧烈运动、高温环境和大量出汗后,要及时喝水补水。
此外,饮食中富含电解质的食物,如香蕉、西瓜和酸奶等,也有助于预防肌肉痉挛。
2. 避免肌肉过度疲劳过度使用和肌肉疲劳是触发肌肉痉挛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进行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时,要适当休息和放松肌肉。
不要过度使用某个肌肉群,保持适当运动和休息的平衡。
3. 保持适宜的体温寒冷刺激也是引发肌肉痉挛的一个重要因素。
避免在寒冷环境下久站久坐,穿着衣物要保暖。
在寒冷天气进行户外运动时,注意增加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