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6《声音的高与低》教案

探索三:钢尺实验

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

实验猜想:

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伸出越长,音高越________;伸出越短,音高越________。(填“低”或“高”)

播放视频《声音传播的特性》

实验步骤:

(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力压住。

(3)用力拨动钢尺,反复3~4次,仔细倾听钢尺发出声音的高低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然后记录下来。音高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振动用快、较快、较慢、慢来描述。

(4)把钢尺依次伸出桌面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实验记录:

实验现象: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声音的高低就不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长,发出的声音低;钢尺仲出桌面的长度短,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分析:猜想答案

观看视频

按照实验步骤完

成实验内容

记录实验数据

探究不断的改变

钢尺伸出桌面的

长度,钢尺振动

的快慢有什么变

化,发出的声音

会怎样改变。

(1)通过对记录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的频率有关。钢尺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钢尺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声音高低与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2.音高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

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单位:赫兹。

我们可以用柱形图表示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长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分析:

通过对“音高变化柱形图”的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音高与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的关系。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实验结论: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认真听讲学习。

柱形图是我们科

学活动中经常用

到的,它可以帮

助我们对实验数

据进行整理,便

于我们分析数

据,它可以直观

地表示数据之间

的差异,从而让

我们我出数据之

间的规律。这给

我们的观察和预

测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同时也

锻炼了我们的动

手操作能力和综

合分析数据能

力。

3. 科学研讨研讨一: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

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通过学习,对于

这个问题,学生

通过研讨环节,

能够回忆思考今

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

讲授新课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铝片琴,听听声音有什

么不同。(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琴片越长,声音越低;琴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铝片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

琴片的长短。

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高低不同的声音和簧片有什么关

系?

实验步骤:(1)用相同的力度去吹奏口琴,听听声音有什

么不同。(2)反复试验3次,描述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簧片越长,声音越低;簧片越短,声音越高。

实验结论:声音有高低的不同,口琴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簧

片的长短。

钢尺实验。

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的关系。

实验目的: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

快慢有什么变化,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

实验猜想:随着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的变化,音高可能也

会发生变化,伸出越长,音高越____;伸出越短,音高____。

(填“低”或“高”)实验材料:钢尺、硬皮书。

实验步骤:(1)根据钢尺的长度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分

别为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将钢尺露出桌面5~6厘米,用硬皮书盖住余下部分,并用学生分小

组实验,敲

击铝片琴,

使它发出

高低不同

的声音,仔

细观察,并

讨论高低

不同的声

音是怎样

产生的?

全班交流

汇报。

学生分小

组进行实

验,全班交

流,小组代

一般情况

下,铝片琴

的铝片越

短,发出的

音量越高,

铝片越长,

发出的音量

越低。也就

是说,铝片

琴的高低不

同的声音与

铝片的长短

有关。口琴

的簧片越

长,发出的

音量越低,

簧片越短,

发出的声音

越高。也就

是说,口琴

声音的高低

与簧片的长

短有关。

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越

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观看视频资料《声音传播的

特征》、《声音的高低变化》。

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

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越短,声音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声音越低。钢

尺声音的高低与钢尺的振动频率有关,钢尺振动得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

样的规律?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

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

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观察下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

化,并说一说理由。

不同粗细、长短的音叉。音叉越短,发出的声音越响;音

叉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钢管。

钢管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钢管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编钟。编钟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

的,它可以

帮助我们对

实验数据进

行整理,便

于我们分析

数据,它可

以直观地表

示数据之间

的差异,从

而让我们找

出数据之间

的规律。给

我们提供观

察和预测提

供了可靠的

依据。

1.6声音的高与低练习题

一、填空。

(1)声音的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单位: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

(2)声音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改变了。

(4)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尺子伸出桌面,发出的声音。

二、选择。

(1)()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

B.拉松一点

C.把橡皮筋用力搓

(2)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不变

(3)如图,铝片琴()边的音高,()的音低。

A.左边

B.右边

C.中间

(4)敲击下面的杯子,能发出高音的是()。

(5)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放松琴弦

B.拉紧琴弦

C.增加部分弦线的长度

三、实验探究

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

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

(1)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2)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变。(3)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有关。

四、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发出的音高的变化。

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

我的预测我听到的我看到的尺子伸出桌

面的长度(厘米)

音高振动的快慢音高振动的快慢

8 高快高快

12 较高较快较高较快

16 较低较慢较低较慢

20 低慢低慢

音高的变化规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的越,音高越。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的越,音高越。

五、培优训练

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六、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规律。

通过比较,我发现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一般短的、细的物体快,所以声音就,而长的、粗的物体慢,所以声音就。

参考答案:

1.(1)高低快慢越高越低次数(2)粗细(3)长度快慢

(4)越长越低越短越高(或越短越高越长越低)

2.(1)A (2)A (3)B A (4)C(5)B

3.(1)慢(2)快(3)物体振动的快慢

4. 慢低快高

5. 6 5 4 3 2 1

6.低→高低→高高→低振动振动高振动低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8设计制作小车(二)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6运动的小车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能量以各种形式存在,有的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敲击实验和撞击实验,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2.通过对比观察、测量,发现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具有不同的能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研究能量的兴趣。

2.意识到通过实验结果作为证据而形成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到生活中能量无处不在,并且以各种形式存在。

【教学重点】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同,具有的能量也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叉、斜面、木块、纸带、软尺、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号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