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胶粘剂发展与应用

结构胶粘剂发展与应用

结构胶粘剂发展与应用
结构胶粘剂发展与应用

结构胶粘剂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研究发展结构胶粘剂

最早应用结构胶粘剂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初是为了达到飞机需求而设计研发的。如今,结构胶黏剂在航空、汽车、电子等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不仅如此,其性能和技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结构胶粘剂在飞机制造业中,铝合金具有强度高、质地轻等优点,铝合金的使用虽然能够减轻飞机的重量,但是却存在不能焊接的缺陷,于是巧妙运用了结构粘接,以代替铆接或螺接。飞机制造业对结构胶粘剂的要求很高,为了满足其要求与标准,就需要其具有能够持久使用、耐高温、高强度等功能。

一、结构胶粘剂概述

1.结构胶粘剂要求

结构胶粘剂与普通胶粘剂最大的区别在于耐高温,目前,室内使用胶粘剂的耐高温产品已经能够抵抗超过200摄氏度的高温。对于高温固化结构胶,其耐高温生产指标禁止低于175摄氏度,而结构胶强度则要求不得小于30mpa。若在高温条件下,其剪切强度应大于10mpa。因此,结构胶粘剂应能够耐低温、耐高温、且在高温条件下还须抗疲劳、耐老化,除此之外,还能够承受各种溶剂和液体的浸泡、耐盐雾、耐蠕动、耐燃油、以及能够承受冷热交替的冲击等等。

2.工艺要求

在实际材料胶接时,需要应用结构胶粘剂,其工艺也具有一定的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粘结剂的种类、作用及性能

锂离子电池常用的粘结剂的种类、作用及性能锂离子电池粘结剂一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电池中常用的粘结剂有; (1)PVA(聚乙烯醇)PVA的分子式为卡CH2CHOH手JJ,聚合度”一般为700—2000,PVA是一种亲水性高聚物白色粉末,密度为1,24—1.34g?cm-3。PVA 可与其他水溶性高聚物混溶,如与淀粉、CMC、海藻钠等都有较好的混溶性。 (2)聚四氟乙烯(PTFE)PTFE俗称“塑料王”,是一种白色粉末,密度为2.1—2.3g?CITI+,热分解温度为415℃。PTFE电绝缘性能好,耐酸,耐碱,耐氧化。PTFE的分子式为卡CF2一CF2头。,是由四氟乙烯聚合而成的。nCF2=CF、2一卡CF2=CF2于。常用60%的PTFE乳液作电极粘结剂。 (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CMC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并形成透明的溶液,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结合力,并有吸水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4)聚烯烃类(PP,PE以及其他的共聚物); (5)(PVDF/NMP)或其他的溶剂体系; (6)粘接性能良好的改性SBR橡胶; (7)氟化橡胶; (8)聚胺酯。 锂电池用粘接剂;锂离子电池中,由于使用电导率低的有机电解液,因而要求电极的面积大,而且电池装配采用卷式结构,电池的性能的提高不仅对电极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电极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粘接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粘接剂的作用及性能; (1)保证活性物质制浆时的均匀性和安全性; (2)对活性物质颗粒间起到粘接作用; (3)将活性物质粘接在集流体上;

(4)保持活性物质间以及和集流体间的粘接作用; (5)有利于在碳材料(石墨)表面上形成SEI膜。 2、对粘接剂的性能要求; (1)在干燥和除水过程中加热到130—180~C情况下能保持热稳定性; (2)能被有机电解液所润湿; (3)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4)不易燃烧; (5)对电解液中的I.iClQ,I.iPP、6等以及副产物I.iOH,㈠2C03等稳定; (6)具有比较高的电子离子导电性; (7)用量少,价格低廉; 以往的镍镉、镍氢电池,使用的电解液是水溶液体系,粘接剂可以使用PVA,CMC等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或PTFE的水分散乳液。锂离子蓄电池电解液是极性大(因此溶解能力和溶胀能力高)的碳酸酯类有机溶剂体系,粘接剂必须能耐碳酸酯(至少是不溶解),而且必须满足上述的几点要求,特别是必须满足在电化学环境中的稳定性,在负极中处于锂的负电位下不被还原,在正极中发生过充电等有氧产生的情况下不发生氧化。 锂离子电池中的特点是伴随充放电过程,锂在活性物质中的嵌入—脱出引起活性物质的膨胀—收缩(如石墨的层间距变化达到10%一11%),要求粘接剂对此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在干燥过程中加热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00℃,粘接剂必须能够耐受这样高的温度。 由此可见,粘接剂性能好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很大,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是采用涂布工艺,一般采用刮刀或辊涂布的方式,通过刀口间隙调节活性物质层的厚度。锂离子电池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很小,因此涂布刀口的间隙也很小,这样就要求在浆料中不能有大的团聚颗粒存在。制作电极需要经过辊压、分

胶粘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胶粘剂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版) 报告编号:163691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9121376.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胶粘剂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版) 报告编号:163691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doczj.com/doc/9121376.html,/R_ShiYouHuaGong/16/JiaoZhanJiFaZhanQuShiYuCeFenXi. 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胶粘剂是以粘料为主剂,配合各种固化剂、增塑剂、填料、溶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偶联剂等助剂配制而成。最早使用的胶粘剂大都是来源于天然物质,如淀粉、糊精、骨胶、鱼胶等。仅用水作溶剂,经加热配制成胶,因其成分单一,适用性差,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需求。随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出现,人们开始研制出合成树脂胶粘剂,供各种粘接场合使用。近年来,随着材料研制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适用性更强的胶粘剂接连问世,大大充实了胶粘剂市场。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胶粘剂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版)显示,2014年全球胶粘剂需求总量达到19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26%;当中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胶粘剂需求区域,区域需求总量从2007年的530.7万吨增长至2 014年的832.2万吨,占同期全球需求总量的43.8%;北美地区胶粘剂需求总量为475万吨,较2013年同期增长2.04%;占同期全球总量的25.0%;西欧地区需求量为372.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滑0.29%。 2014年全球胶粘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3.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08%。当中进口贸易总额为89.36亿美元,同比下降18.29%;出口贸易总金额为94.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9%。 2010-2014年全球胶粘剂进出口贸易金额走势图 近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胶粘剂行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产量、销售额高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胶粘剂与密封

胶粘剂的种类与介绍

胶粘剂的种类与介绍 α-氰基丙烯酸酯胶是单组分、低粘度、透明、常温快速固化胶粘剂。又称为瞬干胶。粘接面广,对绝大多数材料都有良好的粘接能力,是重要的室温固化胶种之一。不足之处是反应速度过快,耐水性较差,脆性大,耐温低(<70℃),保存期短,耐久性不好,故配胶时要加人相应的助剂,多用于临时性粘接。主体材料为特定的氰基丙烯酸酯,再加一些辅助物质如稳定剂、增稠剂、增塑剂、阻聚剂等。配胶时应尽可能隔绝水蒸气,包装容器也应用透气性小或不透气的。国产胶种有501,502,504,661等。 反应型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最常用的基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这种胶的特点是固化快、粘接强度大、粘接面广,胶接物表面不需严格处理,双组分胶的各组分用量也勿需严格要求。缺点是气味不好闻。单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形成的胶固化后较脆,抗冲击性能差,故常加入其他一些化合物以改善胶层韧性,提高胶层的力学性能和耐环境性能。如果加入的化合物在胶液固化时不参与反应,仅存在于其中起增韧剂作用,这类胶称为第一代丙烯酸酯结构胶(FGA)。若加入的化合物在胶液固化时可与单体进行接枝共聚,从分子内进行增改性,这类胶称为第二代丙烯酸酯胶粘剂(SGA)。还有一类在配胶时以光敏剂、增感剂代替过氧化物引发剂与促进剂,则构成了以紫外光或电子束固化的第三代丙烯酸酯胶粘剂(TGA),其固化更快、贮存更稳定,并且是单组分的。 ===合成胶粘剂介绍==== 1.胶粘特点 用胶粘剂把物品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叫胶接,也称粘接。具有以下特点: 1)整个胶接面都能承受载荷,强度较高,避免了应力集中,耐疲劳强度好。 2)可连接不同种类的材料。 3)胶接结构质量轻,表面光滑美观。 4)具有密封作用 5)胶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2.胶粘剂的组成 又称粘接剂、胶合剂或胶水。有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之分,也可分为有机胶粘剂和无机胶粘剂。主要组成基料+固化剂+填料+增塑剂+增韧剂+稀释剂。 3.常用胶粘剂 (1)环氧胶粘剂基料主要使用环氧树脂,我国用于最广的是双酚A型,俗称“万能胶”。 (2)改性酚醛胶粘剂耐热性、耐老化性好,粘接强度也高,但脆性大、固化收缩率大。 (3)聚氨酯胶粘剂柔韧性好,可低温使用,但不耐热、强度低。 (4)α-氰基丙烯酸酯胶常温快速固化胶粘剂,又称“瞬干胶”,但耐热性和耐溶性较差。 (5)厌氧胶这是一种常温下有氧时不能固化,当排掉氧后即能迅速固化的胶。主要成分是甲基丙烯酸的双酯。

浅谈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发展前景

浅谈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发展前景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粘结力及耐腐蚀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环氧树脂以其优良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领先于其他热固性高分子材料,成为现阶段漆类产品发展的趋势和代表,并在国民经济产业构成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技术水平及推广应用的范围已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从对环氧树脂特性与用途的分析入手,综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胶粘剂消费市场及其应用的现状,并重点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技术应用进展情况加以阐述和说明关键词:环氧树脂胶粘剂应用进展 一、引言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在各类环氧树脂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由环氧氯丙烷与二酚基丙烷在碱的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具有线型结构的热塑性的高聚物。作为胶黏剂使用时,一般为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其分子量一般在340-700之间。环氧树脂有极强的粘结力,它对大部分材料如: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皮革、陶瓷、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只对少数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粘结力较差。近年来,环氧树脂总的发展趋势是寻找高耐热性、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能在低温或其他特殊环境下固化的、操作简便的新颖树脂体系。通常情况下,工程上应用的环氧树脂胶粘剂主要是由基料、稀释剂、固化剂等原料配置而成的,由于其低廉的成本,良好的粘接性能和简便的粘结工艺已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及航天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阶段,随着对环氧树脂特性的深入研究,新工艺、新配方得到了不断的使用,具有高性能的环氧树脂胶粘剂陆续出现。因而对于近年来环氧树脂胶粘剂发展状况及相关技术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氧树脂胶粘剂特性与应用分析 环氧树脂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良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2.高度的粘结力; 3.收缩性小; 4.稳定性好; 5.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 6.由于结构中含有环氧基、醚键等,同时结构很紧密,所有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7.因含有稳定的苯环及醚键,因而热稳定性也很好; 8.吸水率低,室温下的吸水率在0.5%以下。 由于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性、绝缘性以及耐化学腐蚀性等优异的特点,所以在许多工业部门,包括造船、化工、电器直至国防、航天飞船等方面都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作胶粘剂、作层压材料、作浇筑等磨具,并可以用作涂料等,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性能优异的新品种相继问世,使环氧树脂的用途越来越广。环氧树脂对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等材料都有很强的粘结力,故而用途广泛的胶粘剂,熟称“万能胶”。用它粘合拖拉机及起重机上的吊件可以承受12吨的载荷。由于环氧树脂可以在室温固化,固化后又可经受高低温作用,这就对一些不能经受高温的精密部件的紧固极为适用,光学仪器,蜂巢结构材料等的的胶粘剂已广泛使用环氧树脂。

胶粘剂种类及应用有哪些

胶粘剂种类及应用有哪些? 胶粘剂在我们日常已经是很常见的了,也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将两种不同的物体,或者相同的物体粘接在一起的一门技术,影响粘接的因素有,重量,密度,温度等等。胶粘剂特别适合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厚度的物体相连接。现在胶粘剂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的胶粘剂种类及应用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6000多种胶粘剂产品问世,由于其品种繁多,组分各异, 热熔胶粘剂: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EVA热熔胶、聚酰胺热熔胶、聚酯热熔胶、聚烯烃热熔胶等。聚烯烃系列胶粘剂主要原料是乙烯系列、SBS、SIS共聚体。 环氧树脂胶粘剂:可对金属与大多数非金属材料之间进行粘接,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及日常家庭用品方面 密封胶粘剂:主要用于门、窗及装配式房屋预制件的连接处。过去用桐油与石灰拌制后作为密封剂,现在规定两层以上楼房必须用合成胶粘剂。高档密封胶粘剂为有机硅及聚氨酯胶粘剂,中档的为氯丁橡胶类胶粘剂、聚丙烯酸等。 电子用胶粘剂:消耗量较少,目前每年不到1万吨,大部分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产品,现主要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胶粘剂。

一、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应用橡胶与金属胶粘剂是为了工艺简便、性能可靠,经济高效。它可用于金属,塑料、织物、玻璃、橡胶等材料自身或相互之间的粘涂,表面的结构连接,固定和密封等。目前,在汽车工业上的结构用胶部位有:车体与车项加固板,双层壳体顶板,车盖内外板、盘式制动器摩擦衬块,玻璃钢车身壁板,散热器水箱。车篷边缘突起,塑料地板和各部分镙纹锁因等。 二、在建筑工业上的应用 在建筑工业上胶粘剂主要用于结构和装饰,制造各种建筑构件,例如软木胶合板、层压木板,层压纸张板等。目前,在建筑工程上,粘接装镙的用胶有:整体衬板,墙面与木框架的粘接。带衬板的地板及天花板与木行条的粘接。各种表面受力在层板、胶合木顶木行架的装配等。 三、在电子、电气工业上的应用 胶粘剂在电子、电气工业上的应用有多种多样,从微电路定位到大电机线圈的粘接。对电气用胶粘剂除要求机械紧固外,还有导电、绝缘、减振、密封和保护基材等特殊性能的要求。 几乎在所有电气设备上,都能找到胶粘剂的应用,例如:雷达天线复合材料的粘接,还有导弹前锥体环的粘接。其典型的应用:舰船防空系统中跟踪照射雷达用的天线反射器,用于外部介雷窗与基体粘接的雷达系统。用导热膜粘接导弹计算机各种电子元件,空中交通指挥雷达中层压件粘接于金属构件上。

国内常用粘合剂

我国合成胶粘剂生产企业比较分散,有2000多家,并有数百家专门生产通用品种如脲醛树脂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聚丙烯酸树脂胶粘剂等。 脲醛树脂、酚醛、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行业,使用后的甲醛释放量高于国际标准。 聚丙烯酸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压敏胶粘剂,也用于纺织和建筑领域。近年来,国内企业从国外引进数条压敏胶粘制品生产流水线,推动了国内聚丙烯酸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 聚氨酯胶粘剂:能粘接多种材料,粘接后在低温或超低温时仍能保持材料理化性质,主要应用于制鞋、包装、汽车、磁性记录材料等领域。近几年,国内聚氨酯胶粘剂年产量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国内现约有170家工厂在生产100多种不同规格的此类胶粘剂。 热熔胶粘剂: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EVA热熔胶、聚酰胺热熔胶、聚酯热熔胶、聚烯烃热熔胶等。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是EVA热熔胶。聚烯烃系列胶粘剂主要原料是乙烯系列、SBS、SIS共聚体。 环氧树脂胶粘剂:可对金属与大多数非金属材料之间进行粘接,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及日常家庭用品方面。国内生产环氧树脂胶粘剂工厂有100多家,分布较分散,年产量约为1万吨。 有机硅胶粘剂:是一种密封胶粘剂,具有耐寒、耐热、耐老化、防水、防潮、伸缩疲劳强度高、永久变形小、无毒等特点。近年来,此类胶粘剂在国内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有机硅胶粘剂的原料部分依靠进口。 合成胶粘剂: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汽车、制鞋、包装、纺织、电子、印刷装订等领域。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合成胶粘剂近20万吨,品种包括热熔胶粘剂、有机硅密封胶粘剂、聚丙烯酸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汽车用聚氯乙烯可塑胶粘剂等。同时,每年出口合成胶粘剂约2万吨,主要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酸缩甲醛及压敏胶粘剂。 木材加工用胶粘剂: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石膏板、胶合板和刨花板等。 建筑用胶粘剂:主要用于建筑工程装饰、密封或结构之间的粘接。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高层建筑、室内装饰的发展需要,建筑用胶粘剂用量急剧增加。2000年我国建筑用胶粘剂消费量约60万吨以上。但专家认为,我国此类胶粘剂的产品结构需调整。在国内,建筑装饰用胶粘剂如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VAE乳液等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建筑用密封胶粘剂、结构胶粘剂还需部分从国外进口。 密封胶粘剂:主要用于门、窗及装配式房屋预制件的连接处。过去用桐油与石灰拌制后作为密封剂,现在规定两层以上楼房必须用合成胶粘剂。高档密封胶粘剂为有机硅及聚氨酯胶粘剂,中档的为氯丁橡胶类胶粘剂、聚丙烯酸等。在我国,建筑用胶粘剂市场上,有机硅胶粘剂、聚氨酯密封胶粘剂应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其占据建筑密封胶粘剂的销售量为30%左右。 建筑结构用胶粘剂:主要用于结构单元之间的联接。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修补,金属补强固定以及建筑现场施工,一般考虑采用环氧树脂系列胶粘剂。 汽车用胶粘剂:分为4种,即车体用、车内装饰用、挡风玻璃用以及车体底盘用胶粘剂。目前我国汽车用胶粘剂年消耗量约为4万吨,其中使用量最大的是聚氯乙烯可塑胶粘剂、氯丁橡胶胶粘剂及沥青系列胶粘剂。 制鞋用胶粘剂:年消费量约为12.5万吨,其中氯丁橡胶类胶粘剂需要11 万吨,聚氨酯胶粘剂约1.5万吨。由于氯丁橡胶类胶粘剂需用苯类作溶剂,而苯

胶粘剂的种类及应用

胶粘剂的种类及应用 胶粘剂在我们生活比较常见,在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胶粘剂有哪些种类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聚丙烯酸树脂: 主要用于生产压敏胶粘剂,也用于纺织和建筑领域。近年来,国内企业从国外引进数条压敏胶粘制品生产流水线,推动了国内聚丙烯酸树脂生产技术的发展。 聚氨酯胶粘剂: 能粘接多种材料,粘接后在低温或超低温时仍能保持材料理化性质,主要应用于制鞋、包装、汽车、磁性记录材料等领域。近几年,国内聚氨酯胶粘剂年产量以平均30%的速度增长。国内现约有170家工厂在生产100多种不同规格的此类胶粘剂。 热熔胶粘剂: 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EVA热熔胶、聚酰胺热熔胶、聚酯热熔胶、聚烯烃热熔胶等。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是EVA热熔胶。聚烯烃系列胶粘剂主要原料是乙烯系列、SBS、SIS共聚体。 环氧树脂胶粘剂: 可对金属与大多数非金属材料之间进行粘接,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及日常家庭用品方面。国内生产环氧树脂胶粘剂工厂有100多家,分布较分散,年产量约为1万吨。 有机硅胶粘剂:

是一种密封胶粘剂,具有耐寒、耐热、耐老化、防水、防潮、伸缩疲劳强度高、永久变形小、无毒等特点。近年来,此类胶粘剂在国内发展迅速,但目前我国有机硅胶粘剂的原料部分依靠进口。 合成胶粘剂: 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建筑、装饰、汽车、制鞋、包装、纺织、电子、印刷装订等领域。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合成胶粘剂近20万吨,品种包括热熔胶粘剂、有机硅密封胶粘剂、聚丙烯酸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汽车用聚氯乙烯可塑胶粘剂等。同时,每年出口合成胶粘剂约2万吨,主要是聚醋酸乙烯、聚乙烯酸缩甲醛及压敏胶粘剂。 木材加工用胶粘剂: 用于中密度纤维板、石膏板、胶合板和刨花板等。 建筑用胶粘剂: 主要用于建筑工程装饰、密封或结构之间的粘接。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高层建筑、室内装饰的发展需要,建筑用胶粘剂用量急剧增加。我国建筑用胶粘剂消费量约60万吨以上。但专家认为,我国此类胶粘剂的产品结构需调整。在国内,建筑装饰用胶粘剂如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VAE乳液等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建筑用密封胶粘剂、结构胶粘剂还需部分从国外进口。 密封胶粘剂: 主要用于门、窗及装配式房屋预制件的连接处。过去用桐油与石灰拌制后作为密封剂,现在规定两层以上楼房必须用合成胶粘剂。高档密封胶粘剂为有机硅及聚氨酯胶粘剂,中档的为氯丁橡胶类胶粘

胶粘剂国内外发展概况

胶粘剂国内外发展概况 查文海 (无锡石油化工总厂 214011) 1、概况 粘接剂是一种使物体与物体粘接成为一体的媒介。它能使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纸质、纤维、橡胶和塑料等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粘接成一体,赋予各物体有各自的应用功能,是精细化工中重要的一类。 据资料报导,粘接剂全球市场极大,1995年世界粘接剂消费量达728万吨,其中:北美地区270万吨、南美13.5万吨、欧洲279.5万吨、亚太地区135万吨、其它地区30万吨。据专家预测2000年全球耗用粘接剂将达到844.5万吨。 据另一专家所写资料数据表明我国粘接剂用量增长迅速:(表1) 预测2000年将达到200万吨以上。与上述资料所示的全球用量稍有出入。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粘接剂的发展速度都是较快的,用量也是可观的。因此该行业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在中国竟有600多家各种各样类型的粘接剂生产厂,数量可谓世界第一。也正因为有众多的粘接剂生产厂,所以在中国粘接剂市场上竞争极其激烈。 2、粘接剂主要品种状况 粘接剂种类很多,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有无机的也有有机的,有水溶、热熔、压敏、溶剂型------。在我国用量较大的为“三醛胶”及“氯丁胶”,常用的还有醋酸乙烯乳液、丙烯酸乳液等。这几种胶的用量占总胶量的80%左右。但环氧胶、改性丙烯酸酯、聚氨酯、有机硅等粘接剂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三醛胶是指以尿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而得的粘接剂,它们和醋酸乙烯乳液组成了粘接剂的主力军。1996年这几种粘接剂在国内的产量为75.8万吨。它们的主要市场是木材工业、建筑装璜、包装、纸管、胶合板和卷烟。这些胶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因而生产厂很多。大部

胶水种类大全

胶水种类大全 在生活中总是能够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胶水,在工业上也是一样,它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常用胶水种类有瞬间胶、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紫外线光固化类)、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 胶水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代号GB/T13553一92。 胶水是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的分类方法。 按胶粘剂被粘物分类: 多类材料代号为A;木材代号为B;纸代号为C;天然纤维代号为D;合成纤维代号为E;聚烯烃纤维(不含E类)代号为F;金属及合金代号为G;难粘金属(金、银、铜等)代号为H;金属纤维代号为I无机纤维代号为J;透明无机材料(玻璃、宝石等)代号为K; 不透明无机材料代号为L;天然橡胶代号为M;合成橡胶代号为N;难粘橡胶(硅橡胶、氟橡胶、丁基橡胶)代号为O,硬质塑料代号为P,塑料薄膜代号为Q;皮革、合成革代号为R,泡沫塑料代号为S; 难粘塑料及薄膜(氟塑料、聚乙烯、聚丙烯等)代号为T;生物体组织骨骼及齿质材料代号为U;其他代号为V。 按胶粘剂主要粘料属性分类: 1动物胶,2植物胶;3无机物及矿物,4合成弹性体;5合成热塑性材料,6合成热固性材料,7热固性、热塑性材料与弹性体复合. 按胶粘剂物理形态分类: 1无溶剂液体代号为1;2有机溶剂液体代号为2;3水基液体代号为3,4膏状、糊状代号为4,5粉状、粒状、块状代号为5;6片状、膜状、网状、带状代号为6;7丝状、条状、棒状代号为7。 按胶粘剂硬化方法分类: 常用胶水种类低温硬化代号为a;常温硬化代号为b;加温硬化代号为c;适合多种温度区域硬化代号为d;与水反应固化代号为e;厌氧固化代号为f;辐射(光、电子束、放射线)固化代号为g;热熔冷硬化代号为h;压敏粘接代号为i;混凝或凝聚代号为j,其他代号为k。

胶粘剂分类材料来源分天然粘合剂它取自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包括

胶粘剂分类 材料来源分 ①天然粘合剂 它取自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包括淀粉、蛋白质、糊精、动物胶、虫胶、皮胶、松香等生物粘合剂;也包括沥青等矿物粘合剂。 ②人工粘合剂 这是用人工制造的物质,包括水玻璃等无机粘合剂,以及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有机粘合剂。 使用特性分 ①水溶型粘合剂 用水作溶剂的粘合剂,主要有淀粉、糊精、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 ②热熔型粘合剂 通过加热使粘合剂熔化后使用,是一种固体粘合剂。一般热塑性树脂均可使用,如聚氨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③溶剂型粘合剂 不溶于水而溶于某种溶剂的粘合剂。如虫胶、丁基橡胶等。 ④乳液型粘合剂 多在水中呈悬浮状,如醋酸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氯化橡胶等。 ⑤无溶剂液体粘合剂 在常温下呈粘稠液体状,如环氧树脂等。 粘合剂是标签材料和粘结基材之间的媒介,起连结作用。按其特性可以分为永久性和可移除性两种。它有多种配方,适合不同的面材和不同的场合。粘合剂是不干胶材料技术中的最重要的成分,是标签应用技术的关键。 按原材料分 1 MS改性硅烷 改性硅烷聚合物末端为甲氧基硅烷,1975 年由美国ANGOG公司合成发现,在此基础之上,比利时诺万科技经过不断的研发创新,生产了一系列应用于建筑、工业、汽车交通、民用等的高品质密封胶和粘黏剂。 2 聚氨酯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3 硅酮

硅酮(Silicones)俗称硅油或二甲基硅油,分子式:(CH3) 3SiO(CH3)2SiOnSi(CH3)3 ,系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是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黏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加。 三者某些性能比较 性能MS 改性硅烷聚氨酯硅酮 不起泡10 9 5 低温下出胶10 6 10 防垂坠性10 10 10 固化速度10 7 10 存放稳定性10 7 9 抗老化性9 6 10 10 5 8 对各种基质的粘黏 性 机械性能10 10 10 耐温性9 8 10 防污性10 10 5 对水性油漆亲和性10 10 3 防渗色性8 8 3

粘合剂介绍

胶粘剂的定义和历史 定义: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简称胶(bonding agent, adhesive),是使物体与另一物体紧密连接为一体的非金属媒介材料。在两个被粘物面之间胶粘剂只占很薄的一层体积,但使用胶粘剂完成胶接施工之后,所得胶接件在机械性能和物理化学性能方面,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各项要求。能有效的将物料粘结在一起。 历史:考古学证据显示粘合剂的应用历史已经超过60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在博物馆里展出的许多物体在经 过3000多年后依然由粘合剂固定在一起。进入20世纪,人类发明了应用高分子化学和石油化学制造的“合成粘结剂”,其种类繁多,粘结力强。产量也有了飞跃发展。 胶粘剂的应用和分类 应用:电子,汽车,工业,化工,建筑业等各个领域都有用到胶粘剂。 分类:胶粘剂种类繁多,组分各异,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 按化学类型分类 无机胶粘剂(sauereisen的高温水泥) 有机胶粘剂:分为天然胶粘剂和合成胶粘剂 合成胶粘剂按化学成分主要分为:Epoxy, PU, Silicone, Acrylic, etc. 2 按物理形态分类 水基型:基料分散于水中形成水溶液或乳液,水挥发而固化。 溶液型: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一定黏度的溶液,靠溶剂挥发而固化。 膏状和糊状:基料在可挥发溶剂中配成高黏度的胶粘剂,用于密封和嵌缝。 固体型:把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粒状或块状,加热熔融,冷却时固化。 膜状:将胶粘剂涂于基材上,呈薄膜状胶带 3 按固化方式分类 热固化:通过加热的方式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产品有很大区别。 湿气固化: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UV固化:光引发剂紫外光照射下,形成自由基或阳离子从而引发粘合剂的聚合反应而固化。 厌氧固化: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空气存在会阻碍聚合反应。 催化固化:在催化剂作用下使粘合剂发生聚合反应达到固化。 4 按工艺分类 粘合剂(Adhesive):特殊有导电胶,导热胶,芯片的粘结。 密封剂(Sealant) 灌封胶(Potting & Encapsulation) 敷形涂敷(Conformal Coating) 底部填充胶(Underfill) 顶部包封(Glob Top) 5 按受力情况 (1)结构胶(2)非结构胶 常见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1 环氧树脂(Epoxy)

结构胶计算实例及说明

结构胶计算 玻璃采用结构胶与铝合金框粘接,主要承受温度和组合荷载。 1、基本参数 胶的短期强度设计值: f1=0.2 N/mm2 胶的长期强度设计值: f2=0.01N/mm2 年温差最大值: △T=80℃ 铝型材线膨胀系数: a1=2.35×10-5 玻璃线膨胀系数: a2=1.0×10-5(以上基本参数可以在计算书第二部分、基本参数及主要材料设计指标里找到)另外根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得到以下参数: 硅酮结构密封胶温差效应变位承受能力δ1=0.125 θ 2 C) S 1 式中C S W a f1 2 式中qE 3、在玻璃永久荷载作用下,粘结宽度C S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G幕墙玻璃单位面积重力荷载设计值(KN/m2); a、b分别为矩形玻璃的短边和长边长度(mm); f2硅酮结构密封胶在永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设计值,取0.01 N/mm2。 4、水平倒挂的隐框、半隐框玻璃和铝框之间硅酮结构密封胶的粘结宽度C S应按下式计算: 非抗震设计时,可取第1、3款计算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可取第2、3款计算的较大值。(根据玻璃幕墙规范 5.6) 3、胶的粘结厚度(胶的粘结厚度包过两种情况1、在温度作用下的粘结厚度2、在地震作用下的粘结厚度,取两者中的较大值。其中玻璃幕墙规范5.6.5中指的就是硅酮结构密封胶在地震作用下的粘结厚度)

玻璃板块在年温差作用下玻璃与铝型材相对位移量: U S1 =b·△T·(a1-a2) =2000×80×(2.35×10-5-1.0×10-5) =2.16m (b 为玻璃面板长边△T 为年温差a1 为铝型材线膨胀系数a2为玻璃线膨胀系数)年温差作用下结构胶粘结厚度: S1 t===4.2mm,取5.0mm。 ( 1 δ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变位承受能力,取对应于其受拉应力为0.14N/mm2时的伸长率,在温度作用下一般取0.125) U S (u θ ( h g S1 t (t s 1 δ0.4)

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一、胶粘剂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3) 二、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 (3) 1、结构胶粘剂市场容量分析 (4) 2、结构胶粘剂下游行业发展情况 (5) 三、国内胶黏剂企业打破国外先进企业垄断,逐步参与细分产品市场竞争 (7) 四、进入高端胶黏剂领域,存在较大壁垒 (8) 五、产业政策支持 (8)

一、胶粘剂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俗称胶,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能使被粘合物结合在一起的材料。现代工业建设和科技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高性能胶粘剂产品,同时新能源、电子电器、精密仪器仪表、汽车、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发展也极大的刺激了国内市场对胶粘剂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胶粘剂及密封剂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胶粘剂消耗量最大的仍然是建筑建材和室内外装饰装修行业,约占我国胶粘剂总产量的28%,其次是包装和标签及木材加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和装配行业对胶粘剂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而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胶粘剂产品,尤其是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 二、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 结构胶粘剂是胶粘剂的高端产品,指用于受力结构件胶接的,能长期承受使用应力、环境作用的胶剂,和其他胶粘剂相比,有强度高、耐疲劳、耐老化等优点。结构胶粘剂的化学类型主要有:环氧树脂胶、

丙烯酸酯胶、厌氧胶、高性能聚氨酯胶、高性能有机硅胶。 目前结构胶胶粘剂需求量和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传统应用领域的稳步发展使得结构胶粘剂的市场需求保持稳步的增加;二是下游新兴应用领域对结构胶粘剂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三是结构胶粘剂产品属于化工新材料,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1、结构胶粘剂市场容量分析 2010年我国结构胶粘剂的产量为32.31万吨,销售额约为97.23亿元,较2009年增长16.22%和20.60%。2015年我国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销售额将分别达到73万吨和230亿元,2010-2015年,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17%和19%。结构胶粘剂产品中产量较大的主要是环氧树脂胶、有机硅胶和聚氨酯胶,2011年其产量分别为11.76万吨、14.75万吨、6.69万吨,分别占结构胶粘剂市场的32.26%、40.47%、18.35%。 环氧树脂胶、高性能有机硅胶和聚氨酯胶作为化工新材料,在传

建筑结构胶种类和使用

建筑结构胶综述 1.胶粘剂的概述 概述:胶粘剂又称粘合剂、粘结剂,是一种具有优良粘合性能的物质。它能在两种物体表面之间形成薄膜,使之粘结在一起,其形态通常为液态和膏状。胶粘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建筑、包装、航天、航空、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医疗卫生、轻纺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发展历史 早在数千年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粘土和淀粉以及松香当作胶粘剂来使用。两千年前的秦朝用糯米浆与石灰作砂浆粘合长城的基石,使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象征之一。

秦俑博物馆中出土的大型彩绘铜车马的制造中,用了磷酸盐无机胶黏剂。 公元前2000年东汉时期用糯米浆糊制成棺木密封胶,配以防腐剂,使马王堆古尸出土时肌肉及关节仍有弹性,足见中国胶结技术之高超。到上世纪初,合成酚醛树脂的发明,开创了胶粘剂的现代发展史。目前,与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产量比较,胶黏剂只占第五位,但年增长速度则居第一。目前,胶黏剂的应用已渗入到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高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汽车结构件粘接

粘结剂在航天领域的使用,由原来的非结构件到结构件再到受力件甚至整个机体运用的越来越广泛。 2. 胶粘剂的组成和分类 胶粘剂的组成

胶粘剂一般多为有机合成材料,通常是由粘结料、固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及填充剂和改性材料等原料经配制而成。 粘结料:粘结料也称粘结物质,是胶粘剂中的主要成分,它对胶粘剂的性能,如胶结强度、耐热性、韧性、耐介质性等起决定作用。 固化剂:固化剂是促使粘结料进行化学反应,加快胶粘剂固化产生胶结强度的一种物质。 增塑剂:增塑剂也称增韧剂,它主要是可以改善胶粘剂的韧性,提高胶结接头的抗剥离、抗冲击能力以及耐寒性等。 稀释剂:稀释剂也称溶剂,主要对胶粘剂起稀释分散、降低粘度的作用,使其便于施工,并能增加胶粘剂与被胶粘材料的浸润能力,以及延长胶粘剂的使用寿命。 填充剂:填充剂也称填料,一般在胶粘剂中不与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作用是增加胶粘剂的稠度,降低膨胀系数,减少收缩性,提高胶结层的抗冲击韧性和机械强度。 改性剂:改性剂一般为了改善胶粘剂某一方面的性能。 按强度特性分类

常见胶粘剂及其作用原理

胶粘剂 胶接(粘合、粘接、胶结、胶粘)是指同质或异质物体表面用胶粘剂连接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应力分布连续,重量轻,或密封,多数工艺温度低等特点。胶接特别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超薄规格和复杂构件的连接。胶接近代发展最快,应用行业极广,并对高新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民日常生活改善有重大影响。因此,研究、开发和生产各类胶粘剂十分重要。 胶粘剂的分类 胶粘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应用方法可分为热固型、热熔型、室温固化型、压敏型等;按应用对象分为结构型、非构型或特种胶;接形态可分为水溶型、水乳型、溶剂型以及各种固态型等。合成化学工作者常喜欢将胶粘剂按粘料的化学成分来分类 热塑性纤维素酯、烯类聚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过氯乙烯、聚异丁烯等)、聚酯、聚醚、聚酰胺、聚丙烯酸酯、a-氰基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类 热固性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甲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聚酰胺、酚醛-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等类 合成橡胶型氯丁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丁钠橡胶、异戊橡胶、聚硫橡胶、聚氨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弹性体、硅橡胶等类 橡胶树脂剂酚醛-丁腈胶、酚醛-氯丁胶、酚醛-聚氨酯胶、环氧-丁腈胶、环氧-聚硫胶等类 胶粘理论 聚合物之间,聚合物与非金属或金属之间,金属与金属和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胶接等都存在聚合物基料与不同材料之间界面胶接问题。粘接是不同材料界面间接触后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界面层的作用是胶粘科学中研究的基本问题。诸如被粘物与粘料的界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官能基团性质、界面间反应等都影响胶接。胶接是综合性强,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类技术,而现有的胶接理论都是从某一方面出发来阐述其原理,所以至今全面唯一的理论是没有的。 吸附理论 人们把固体对胶粘剂的吸附看成是胶接主要原因的理论,称为胶接的吸附理论。理论认为:粘接力的主要来源是粘接体系的分子作用力,即范德化引力和氢键力。胶粘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力与吸附力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胶粘剂分子与被粘物表面分子的作用过程有两个过程:第一阶段是液体胶粘剂分子借助于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扩散,使两界面的极性基团或链节相互靠近,在此过程中,升温、施加接触压力和降低胶粘剂粘度等都有利于布朗运动的加强。第二阶段是吸附力的产生。当胶粘剂与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达到10-5Å时,界

粉末注射成型-粘结剂分类及优缺点

1.蜡基粘结剂 石蜡是固态高级烷烃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的分子式为CnH2n+2,其中n=17~35。主要组分为直链烷烃,还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直链烷烃中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 石蜡又称晶形蜡,通常是白色、无味的蜡状固体,在47°C-64°C熔化,密度约0.9g/cm3,溶于汽油、二硫化碳、二甲苯、乙醚、苯、氯仿、四氯化碳、石脑油等一类非极性溶剂,不溶于水和甲醇等极性溶剂。石蜡也是很好的储热材料,其比热容为2.14–2.9J·g–1·K–1,熔化热为200–220J·g–1。 石蜡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熔点、含油量和安定性。 熔点:石蜡是烃类的混合物,因此它并不像纯化合物那样具有严格的熔点。所谓石蜡的熔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冷却熔化了的石蜡试样,当冷却曲线上第一次出现停滞期的温度。各种蜡制品都对石蜡要求有良好的耐温性能,即在特定温度r.不熔化或软化变形。按照使用条件、使用的地区和季节以及使用环境的差异,要求商品石蜡具有一系列不同的熔点。影响石蜡熔点的主要因素是所选用原料馏分的轻重,从较重馏分脱出的石蜡的熔点较高。此外,含油量对石蜡的熔点也有很大的影响,石蜡中含油越多,则其熔点就越低。 含油量:是指石蜡中所含低熔点烃类的量。含油量过高会影响石蜡的色度和储存的安定性,还会使它的硬度降低。所以从减压馏分中脱出的含油蜡膏,还需用发汗法或溶剂法进行脱油,以降低其含油量。但大部分石蜡制品中需要含有少量的油,这对改善制品的光泽和脱模性能是有利的。 安定性:石蜡制品在造型或涂敷过程中,长期处于热熔状态,并与空气接触,假如安定性不好,就容易氧化变质、颜色变深,甚至发出臭味。此外,使用时处于光照条件下石蜡也会变黄。因此,要求石蜡具有良好的热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和光安定性。影响石蜡安定性的上要因素是其所含有的微量的非烃化合物和稠环芳烃。为提高石蜡的安定性,就需要对石蜡进行深度精制,以脱除这些杂质。 根据加工精制程度不同,可分为全精炼石蜡、半精炼石蜡和粗石蜡3种。每类蜡又按熔点,一般每隔2℃,分成不同的品种,如52,54,56,58等牌号。粗石蜡含油量较高,主要用于制造火柴、纤维板、篷帆布等。 全精炼石蜡是指以含油蜡为原料,经发汗或溶剂脱油,再经白土或加氢精制所得到的产品。全精炼石蜡和半精炼石蜡的主要区别是含油量的多少,全精炼石蜡含油量小于0.8%,半精炼石蜡含油量小于2.0%。 1.1普通石蜡 固体石蜡又称晶形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溶剂精制、溶剂脱蜡或经蜡冷冻结晶、压榨脱蜡制得蜡膏,再经溶剂脱油、精制而得的片状或针状结晶,是碳原子数约为18~30的烃类混合物,主要组分为直链烷烃。可用于制造橡胶制品蜡纸蜡笔食品和药物组分等。 液体石蜡性状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在日光下观察不显荧光。室温下无嗅无味,加热后略有石油臭。密度比重0.86-0.905(25℃)不溶于水、甘油、冷乙醇。溶于苯、乙醚、氯仿、二硫化碳、热乙醇。与除蓖麻油外大多数脂肪油能任意混合、樟脑、薄荷脑及大多数天然或

结构胶黏剂

结构胶黏剂 严如成n121102320 摘要:一类用于受力部件上的胶粘剂。一般要求胶结接头所能承受的应力要和被粘物本身的强度相当,胶粘剂本身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介质、耐大气老化、耐震动疲劳、低的蠕变和高的持久强度。 英文名称:structure adhesive 关键词:结构胶黏剂,性能,应用,市场 发展历史 1978年:法国人马尔嘎带着结构胶(西卡杜尔31#胶)来到中国。 1980年,建设部正式下达了“建筑结构胶粘剂研制及应用技术推广”的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辽宁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攻关,于1983年完成了课题,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实用型——JGN型建筑结构胶粘剂,开创了我国化学法加固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建筑物粘钢加固补强的空白。 1990年: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将粘钢加固技术正式纳入规范并将JGN系列建筑结构胶列为指定使用产品。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城乡环保部科技局印发<<建筑结构胶粘剂与其应用技术>>鉴定证书的通知。 1996年:中国科学院应市场发展要求相继研制成:应用于动荷载构件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混凝土表面修补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灌注式的建筑结构胶等各种结构补强胶粘剂。 1997年:经应用调研及大量实践表明,化学式粘钢加固法在加固技术领域里已成为主导趋势,工艺精良技术曰益成熟,具有施工简便.技术可靠.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低.节省使用空间等优越性,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结构设计者的认可。 2000年:结构胶迅速发展到新旧建筑物的混凝土植筋锚固.化学法粘钢.化学锚栓加固.粘碳纤维布(板).材料抗冲磨、裂缝灌浆防腐防水等加固补强项目中,成为日后建筑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加固补强材料。 国内现状 中国结构胶粘剂市场正处于增长阶段。该公司分析师王昕分析了中国结构胶粘剂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结构胶粘剂出口量将会减少,该市场的增长率也会有所下滑。但另一方面,灾后重建和中国政府大力开发西部和北部的政策为结构胶粘剂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08年,整个中国结构胶粘剂市场营业收入达 1.566亿美元。Frost & Sullivan公司预测,2010年之后,中国胶粘剂市场会逐渐复苏,2015年营业收入将达到2.793亿美元。结构胶粘剂通常是指具有抗剪切、抗冲击、耐高温、抗风化能力强等特性的胶粘剂;也可以从胶粘剂的应用领域来区分,一些用来做结构粘结的胶粘剂,比如用在机械、汽车装配、玻璃幕墙修补中的胶粘剂通常都被划归在结构胶粘剂这一类。主要结构胶粘剂介绍中国市场上的结构胶粘剂主要有:丙烯酸树脂胶粘剂、厌氧胶粘剂、氰基

结构胶结构体系说明

用途优点 非结构胶强度较低、耐久性差,只能由于普通、临时性质的粘接、密封、固定,不能用于结构件粘接。 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可部分代替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传统连接形式。结合面应力分布均匀,对零件无热影响和变形。 在工程中结构胶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构件的加固、锚固、粘接、修补等;如粘钢,粘碳纤维,植筋,裂缝补强、密封,孔洞修补、道钉粘贴、表面防护、混凝土粘接等. 发展历史 1978年:法国人马尔嘎带着结构胶(西卡杜尔31#胶)来到中国. 1980年,建设部正式下达了“建筑结构胶粘剂研制及应用技术推广”的课题,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辽宁建筑科学研究所共同攻关,

于1983年完成了课题,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实用型——JGN型建筑结构胶粘剂,开创了我国化学法加固的先河,填补了国内建筑物粘钢加固补强的空白。 1990年: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将粘钢加固技术正式纳入规范并将JGN系列建筑结构胶列为指定使用产品。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城乡环保部科技局印发<<建筑结构胶粘剂与其应用技术>>鉴定证书的通知, 1996年:中国科学院应市场发展要求相继研制成:应用于动荷载构件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混凝土表面修补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高温条件下的建筑结构胶,应用于灌注式的建筑结构胶等各种结构补强胶粘剂, 1997年:经应用调研及大量实践表明,化学式粘钢加固法在加固技术领域里已成为主导趋势,工艺精良技术曰益成熟,具有施工简便.技术可靠.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低.节省使用空间等优越性,已越来越受到广大结构设计者的认可. 2000年:结构胶迅速发展到新旧建筑物的混凝土植筋锚固.化学法粘钢.化学锚栓加固.粘碳纤维布(板).材料抗冲磨、裂缝灌浆防腐防水等加固补强项目中,成为日后建筑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加固补强材料, 2006年: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实施,这必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使用方法 不同类型的结构胶使用方法不同,但大体一致。 以襄樊联基胶粘剂厂生产的BD811高强度结构胶为例说明其用法。 1. 表面处理:对待修补或需粘接部位进行粗化处理,再用清洗剂进行清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