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

完整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

完整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GPS和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它

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和短报文通信能力。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达到10米,测速精度为0.2米/秒,授时精度为10纳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

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其中静止轨道卫星主要用于通讯、气象等方面。目前,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20年,仅

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将达到年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

长率达到40%以上。卫星定位原理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它的35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卫星定位技术利用卫星精确位置和导航信息,通过测量卫星信号的到达时间差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为了提高精度,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

卫星信号的发射时间与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之差称为伪距,通过测量伪距来确定用户的三维位置和接收机时钟偏差。每颗卫星上的计算机和导航信息发生器非常精确地了解其轨道位置和系统时间,而全球监测站网保持连续跟踪,确保卫星位置的精确性。为提高定位精度,采用差分定位技术,利用地面基准站进行卫星观测,与已知的基准站精确坐标进行比较,得出一修正数,并对外发布。接收机收到该修正数后,与自身的观测

值进行比较,消去大部分误差,得到一个比较准确的位置。利用差分定位技术,定位精度可提高到米级。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第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效果分析是导航系统性能评估的重要内容。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定位,但由于卫星运行轨道、卫星时钟存在误差,大气对流层、电离层对信号的影响等因素,民用的定位精度只有数十米量级。为了提高精度,采用差分定位技术可以将定位精度提高到米级。

During the 28th XXX 2011-2012.researchers from 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at Wuhan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Antarctic Surveying and Mapping Center。including Du Yujun

and Wang Zemin。collected a large amount of continuous measurement data from both BeiDou and GPS systems along the route from Tianjin。China to the XXX。XXX analysis methods。the researchers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ning accuracy of BeiDou and GPS in different ns。especially in the open sea and

the Antarctic n。from us aspects such as signal-to-noise。multipath。XXX。n factor。XX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gnal quality of BeiDou system was XXX to GPS。In the low and middle latitude ns within 45 degrees。the dynamic ning accuracy of BeiDou was equivalent to GPS。with a horizontal accuracy of about 10 meters and a vertical accuracy of about 20 meters。The horizontal accuracy of BeiDou static ning was at the sub-meter level。which was also equivalent to GPS。while the vertical accuracy was about 10 meters。slightly worse than GPS。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 ns。due to the fewer and poorer n of visible satellites。XXX

According to Professor Wang Zemin。the XXX and Mapping Center at Wuhan University。the XXX BeiDou and GPS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number and n of satellites。as the number of XXX during data n was only 11.

The BeiDou system has several ns。including two-way messaging with 40-60 Chinese characters per message and the ability to send up to 120 Chinese XXX。which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long-distance n。It also has n timing capabilities。providing users with a time n accuracy of 20-100 XXX of the

system is 100 meters (1σ)。which can be improved to 20 meters after setting up a n n (similar to differential mode)。The maximum number of users the system can modate is 540,000 per hour.

In December 27.2012.the XXX system。marking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ependent XXX by a Chinese IC design company with XXX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breaking

the XXX.

卫星导航终端的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在导航基带中,一般采用导航专用ASIC硬件电路结合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来实现。

然而,此前的应用处理器多选用国外公司ARM处理器芯片核,需要向国外支付IP核使用许可费用,同时技术受制于人,无

法彻底解决产业安全和保密安全问题。

通过设立重大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北斗多模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国产化现已实现,中国人自己的应用处理器也在北斗多模导航芯片中得到规模应用。BD/GPS多模基

带芯片解决方案中,卫星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应用处

理器打造出了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该应用处理器为国内

完全自主开发的CPU/DSP核,包括指令集、编译器等软件工

具链以及所有关键技术,均拥有100%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

其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多线程处理器架构,可共享很多硬件资源,并在提供相当多核处理器处理能力的同时,节省芯片成本。

基于该国产处理器卫星导航芯片方案的模块是全球体积最小的BD/GPS双模模块,具有定位精度高、启动时间快及功耗低等特点。与单纯的北斗芯片厂商相比,手机芯片厂商对终端定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包括基站辅助卫星定位技术、多种定位方案的融合、定位芯片与应用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的集成等。积极扶持国内手机芯片厂商进入北斗芯片研发领域,并积极研发综合定位解决方案,壮大完善北斗产业链。鼓励国内手机芯片厂商开展与北斗芯片厂商的多样化合作,共同推进手机终端北斗定位技术的应用。

为确保“北斗”导航系统运行安全,2012年8月3日,

XXX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

议签约仪式。中国将用3年时间建立起一个“法规配套、标准

统一、布局合理、军民结合”的“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以

期全面提升“北斗”导航定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有11颗卫星在轨运行,拥有12

万军民用户。到2020年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卫星数量将

达到30颗,导航定位范围也将由区域拓展到全球,其设计性

能将与美国第三代GPS导航定位系统相当。

随着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北斗导航应用即将迎来“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重大历史机遇,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军地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将在

2015年前完成北斗导航产品标准、民用服务资质等法规体系

建设,形成权威、统一的标准体系。同时,在北京将建设一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在全国按区域建设7个区域级授权检测中心,加快推动北斗导航检测认证进入国家认证认可体系,相关检测标准进入国家标准系列。

建立起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既是北斗系统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具体举措,也对创建北斗品牌,加速推进北斗产品的产业化、标准化起到重要作用。

北斗导航系统的市场应用和国际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例如,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有关北斗系统在巴使用的合作协议。中

国的XXX将斥资数千万美元,在巴基斯坦建立地面站网,强

化北斗系统的定位精确度。此外,中国还将在XXX各国合作

建设北斗系统地面站网,到2015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

务产业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至2020年则将超过4000亿元。

在国内,成都市、绵阳市等城市入选国家首批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区域重大应用示范城市。此外,XXX主办的“2014北

斗技术与应用国际培训班”为XXX及亚洲地区国家提供了以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培训,使XXX加快进

入XXX及亚洲国家。

为了推动北斗导航的发展,中国将建立起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并制订相关标准,以加速北斗产品的产业化、标准化,推动北斗品牌的创建。

制定和修订北斗接收机国际通用数据标准是北斗全球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这些通用数据标准包括与卫星导航接收机密切相关的RTCM差分系列标准、RINEX接收机

交换数据格式、NMEA接收机导航定位数据接口等。这些标

准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卫星导航接收机都必须遵守的通用标准。然而,参与制定这些标准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却寥寥无几。

RTCM和XXX分别成立于1947年和1957年,目前拥有众多成员,但只有少数中国企业成为了成员。对于正式提供服务近两年的北斗系统而言,参与国际标准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4年成立,目前正在制定15项北斗应用基础标准,其中部分关键标准计划在今年底对外发布。这些标准将完成北斗产业链中标准规范关键环节的布局,推动北斗应用进入标准化、规范化以及通用化的快车道。

在国际方面,XXX、XXX、XXX等部门指导下,依托XXX、XXX、XXX、XXX、XXX等科研院所,先后启动了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海事、移动通信、接收机通用数据标准等国际标准工作。经过各方协作和配合,北斗国际标准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民航组织(ICAO)同意北斗系统逐步进入ICAO标准框架;XXX(IMO)批准发布了《船载北斗接收机设备性能标准》,实现了北斗国际标准的突破,完成了北斗系统作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WWRNS)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认可工作,有望在今年底成为第三个被IMO认可的

WWRNS;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GPP)支持北斗定

位业务的技术标准已获得通过。

这些进展表明,北斗已经开始了走向国际民航、国际海事、国际移动通信等高端应用领域的破冰之旅。

2014年9月8日至9日,XXX(RTCM SC-104)在美国

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会议中心召开全体会议。此次会议共有来自全球20多个GNSS高精度知名企业和重要用户单位的30多位专家代表与会,其中包括XXX和XXX组团参加。会议的主

要任务是制修订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DGNSS)系列推荐

标准,以及参与国际通用数据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XXX由全球从事卫星导航设备生产、技术研发和系统服

务的知名企业机构成员组成,下设多个工作组,包括GLONASS、Galileo、RINEX、NMEA、BDS等。XXX为

BDS工作组主席单位,北斗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专家组专

家XXX博士任BDS工作组主席。

在会上,XXX博士代表BDS工作组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汇

报了对BDSNH码的处理方法,并解决了因符号规则理解差异

造成的差分解算失效、接收机无法兼容等问题。此举打消了国际社会对BDS高精度可靠应用的疑虑,对促进北斗高精度全球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另外,BDS工作组还就BDS导航电文数据组识别符文案大全的研究进展向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了汇报,该识别符是BDS实现可靠实时差分应用的重要因素,也是北斗进入RTCM差分标准的关键参数。

最后,BDS工作组提议2015年5月11-12日在中国西安召开RTCMSC104全体会议,并邀请专家参加2015年5月13-15日在中国西安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CSNC2015)。该提议获得委员会成员的通过,标志着以中国企业为主体推动北斗加入RTCM、RINEX、NMEA等国际通用数据标准工作得到国际认可。这将有助于加速北斗进入系列国际通用数据标准工作,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北斗高精度全球应用的期待和信心。

以下是已修改后的文章:

北斗卫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由一系列卫星组成。下面是北斗卫星的发射时间、火箭和卫星编号。

2000年10月31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5)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1A)。

2000年12月21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5)发射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1B)。

2003年5月25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5)发射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1C)。

2007年2月3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3)发射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1D)。

2007年4月14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0)发射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09年4月15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2)发射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0年1月17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1)发射了第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0年6月2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0)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0年8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1)发射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0年11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2)发射了第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0年12月18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0)发射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1年4月10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1)发射了第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1年7月27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2)发射了第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1年12月2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0)发射了第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2年2月25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1)发射了第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2年4月30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0)发射了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2年9月19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1)发射了第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2号)。

2012年10月25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3)发射了第十八和第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年3月30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2)发射了第二十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年7月25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3)发射了第二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5年9月30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27)发射了

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6年2月1日,长征三号火箭(CZ-3A Y15)发射了第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卫星的发射时间和编号表明,中国在过去二十年里不断推进北斗卫星的发展,以提供更加精确的卫星导航系统。

轨道类别、运行状况、停止工作、停止工备注的记录表格中,记录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各个卫星的运行情况和状态变化。其中,包括了卫星编号、发射日期、停止工作日期、轨道类型等信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

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其中,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倾角为55度,而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类

型为地球静止轨道160度E和140度E。此外,还有废弃卫星

轨道和测试星轨道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卫星轨道有着不同的作用和运行状态。例如,中地球轨道的卫星正常运行,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则有失效和停止工作的情况。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如2012年新增了北斗-I4、北斗-I5和北斗-G6等卫星。

总之,了解各个卫星的轨道类型和运行状况,对于保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斗卫星系统的轨道卫星被定位在东经58.75°、80°、110.5°、140°、160°的位置上。中地球轨道卫星在三个轨道面

上运行,这些轨道面均匀分布,相隔120°。截至2012年底,

北斗亚太区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XXX共发射了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这些卫星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以

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

这些卫星的发射日期、火箭运行轨道和状况如下:

1.长征北斗-1,于2010年3月14日发射,使用倾角1.3°

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运行在IGS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

2.长征北斗-2,于2010年4月15日发射,运行在倾角1.6°的地球静止轨道110.5°E上,使用G

3.

3.长征北斗-3,于2010年11月17日发射,运行在倾角

2.2°的地球静止轨道140°E上,使用G1.

4.长征北斗-4,于2012年1月11日发射,运行在倾角

55.9°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使用IGSO。

5.北斗-5,于2009年11月1日发射,运行在倾角5

6.8°的

中地球轨道上,高度为559公里,失控。

6.长征北斗-6,于2013年1月1日发射,运行在倾角54.6°的地球静止轨道160°E上,使用IGSO,高度为公里。

7.长征北斗-7,于2013年2月18日发射,运行在倾角0.6°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使用G4.

8.长征北斗-8,于2014年4月10日发射,运行在倾角54.8°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使用IGSO。

9.长征北斗-9,于2015年7月27日发射,运行在倾角55.9°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使用IGSO。

10.长征北斗-10,于2016年2月2日发射,运行在倾角54.9°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使用IGSO。

11.长征北斗-11,于2010年2月25日发射,运行在倾角54.8°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上,高度为公里,使用G5.

12.北斗-M1,于2011年1月发射,运行在倾角1.4°的中

地球轨道上,高度为公里。

以上是北斗卫星系统的轨道卫星的基本信息。

2012年4月3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导航卫星M3送入了距离地球607公里,倾角55.3°的中地球轨道。同年9月1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又将北斗导航卫星M5、M6送入了中地球轨道,分别距离地球576公里和617公里,倾角分别为55.1°和55.2°。此外,2012年1月25日,长征丙运载火箭将北斗导航卫星G6送入了地球静止轨道,高度公里,倾角1.7°。

文章中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但是有一些格式错误。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如将数字和单位分开,使用标点符号分隔不同的信息等。最终改写后的文章如上所示。

北斗系统简介

北斗系统简介 (一)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二)发展历程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三)建设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不仅要建成系统,更要用好系统,强调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开放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2、自主性。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3、兼容性。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和国际电联(ITU)框架下,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世界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与互操作,使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卫星导航发展的成果。 4、渐进性。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并实现各阶段的无缝衔接。

(完整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常识简介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现状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又称24小时轨道,指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在惯性空间中的自转周期,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故这种轨道又称为静止卫星轨道。一般用作通讯、气象等方面)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2012年左右,“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覆盖全球。中国正在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截止2016年10月已成功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 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导航系统是覆

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140°,北纬5°-55°。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斗产业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到2020年,仅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将达到年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介绍说 二、卫星定位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35颗卫星在离地面2万多千米的高空上,以固定的周期环绕地球运行,使得在任意时刻,在地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 由于卫星的位置精确可知,在接收机对卫星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事实上,接收机往往可以锁住4颗以上的卫星,这时,接收机可按卫星的星座分布分成若干组,每组4颗,然后通过算法挑选出误差最小的一组用作定位,从而提高精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详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和两代系统,是中国研发的。北斗一号是一个已投入使用的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被确认为全球4个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 北斗一号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四颗(两颗工作卫星、2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

20ns。。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 系统工作原理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北斗一号”的覆盖范围是北纬5°一55°,东经70°一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大下小,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000户。 北斗系统三大功能 快速定位:北斗系统可为服务区域内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20—100m; 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1、人造地球卫星特点及种类 用途广、种类繁多,有太空“信使”通信卫星、太空“遥感器”地球资源卫星、太空“气象站”气象卫星、太空“向导”导航卫星、太空“间谍”侦察卫星、太空“广播员”广播卫星、太空“测绘员”测地卫星、太空“千里眼”天文卫星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卫星世家”。 2、人造地球卫星飞 行原理 人造地球卫星能在 地球轨道上运行,首 先是因为它具有第 一宇宙速度(7.9千 米/秒),还有就是 因为地球的引力(向 心力)一直拉着它, 正向细绳子拉着石 子一样。如果卫星飞 行速度快,离心力超 过地球引力时,卫星 聚会脱离地球飞向 远方的太空。 3、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工作原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eiDou(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是中国自行研制开 发的区域性有源三 维卫星定位与通信 系统(CNSS),是除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 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这4项原则。2017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2017年7月27日5时4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九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经卫星转发器向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经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一)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二)发展历程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三)建设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不仅要建成系统,更要用好系统,强调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开放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2、自主性。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3、兼容性。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和国际电联(ITU)框架下,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世界各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兼容与互操作,使所有用户都能享受到卫星导航发展的成果。 4、渐进性。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服务质量,并实现各阶段的无缝衔接。

BDS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

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一)概述[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二)发展历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2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历程我国建设北斗导航检测认证体系 “三步走”计划 第一步即区域性导航系统,已由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完成,这是中国自主研发,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覆盖中国和周边地区的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先后在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发射了3颗“北斗”静止轨道试验导航卫星,组成了“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一号卫星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步,即在“十二五”前期完成发射12颗到14颗卫星任务,组成区域性、可以自主导航的定位系统; 第三步,即在2020年前,有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北斗二号将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为航天用户提供定位和轨道测定手段,满足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等。北斗闪耀星空照亮国人之路——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截至2011年12月27日,中国北斗系统北斗系统已发射10颗卫星,建成了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2012年12月27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区域性正式服务。 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大事记 2007年2月3日,我国在西昌成功发射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卫星准确入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与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与概述 2013年08月17日?北斗导航资讯?共1511字?字号小中大?暂无评论 一、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 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 二、发展历程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 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一)北斗双星定位系统: 2003年5月建成;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36,000km;卫星寿命5年;主动式定位,有源定位 下行S波段,上行L波段;二维定位、授时、短报文服务、广域增强军民两用系统;被动式定位,无源定位。 特点: 具有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多种功能;可用于发布广域差分信息;军民两用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这4项原则。 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2011年7月27日5时4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九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 目录 1简介发展历程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发射时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服务 1导航卫星北斗一代 1北斗二代 1北斗一代卫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 1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 1定位原理: 1定位精度: 1用户容量: 1生存能力: 1实时性: 1自身的特点: 1北斗被破解事件 工作原理 1建设原则开放性 1自主性 1兼容性 1渐进性

1系统特色及优劣势特色 1劣势 与GPS系统比较GPS简介 1覆盖范围 1数量和轨道 1定位原理 1定位精度 1用户容量 1生存能力 1实时性 与伽利略之争 战略意义 实际应用军用功能 民用功能 覆盖全球 未来发展发展进程 面临挑战 “三步走”计划及步骤进展“三步走”计划 北斗系统10月完成全面测试明年覆盖亚太区 其他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导航系统介绍

北斗导航系统介绍 北斗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终端组成。空间段由北斗卫星 组成,这些卫星在轨运行,以提供导航信号。地面段由控制中心、监测站、差分站和用户服务站等组成,负责卫星管理、导航信号的处理和用户服务 等任务。用户终端包括手机、车载设备、船载设备等,可以接收导航信号 并进行导航、定位等操作。 1.全球覆盖:北斗导航系统覆盖全球,包括陆地、海洋和空域,能够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导航和定位服务。 2.独立运行:北斗导航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导航卫星,不依赖其他导 航系统,可以独立运行,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高精度定位: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可达米级,对于需要高 精度定位的应用场景非常适用,如车辆导航、测绘和航空航天等。 4.多种服务:除了导航定位功能外,北斗导航系统还提供增强型导航、速度测量、授时服务等多种功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5.多频多制式:北斗导航系统支持多频多制式的导航信号,能够适应 不同地域和不同需求的用户。 1.车辆导航与交通管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车辆提供实时导航和定 位服务,帮助司机规划最佳行车路线,减少行程时间和燃料消耗,同时可 以通过密集监控和实时交通信息,提高道路交通的管理和安全性。 2.海洋渔业和船舶导航: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渔船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帮助渔民和海航人员准确定位和规划航线,提高渔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3.矿山勘探和测绘:在矿山勘探和测绘领域,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工 程师和测绘人员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使勘探和测绘的结果更准 确和可靠。 4.精准农业和水资源管理: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功能,可 以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作物种植方案,减少土地和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 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5.物流和运输管理: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物流和运输行业提供实时的 物流追踪和定位服务,帮助物流公司和运输企业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可 靠性。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 全球覆盖、独立运行、高精度定位等功能特点,广泛应用于车辆导航、船 舶导航、矿山勘探、精准农业等领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北斗(国产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国产卫星导航系统) 简介 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 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2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定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 4、定位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指标标准为10米,部分维度较高地区可达7米[1],授时精度约100ns。

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5、用户容量: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 是单向测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 6、生存能力:和所有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一样,"北斗一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 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7、实时性:"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其建设与发展则遵循开放性、自主性、兼容性、渐进性这4项原则。 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 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

面站。用户端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 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七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口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LI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 的覆盖全球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目前全世界有4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 洲“伽利略” o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努力探索和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2000年以来,中国已成功发射了7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建成北斗导航试验 系统(第一代系统)。这个系统具备在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报文和,,,广域差分功能,并已在测绘、电信、水利、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 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介

(一)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用户段包括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 (二)发展历程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中国高度重视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2000年,首先建成北斗导航试验系统,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与发展,满足全球应用需求,我国启动实施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三)建设原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以应用推广和产业发展为根本目标,不仅要建成系统,更要用好系统,强调质量、安全、应用、效益,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1、开放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和应用将对全世界开放,为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服务,积极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推动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2、自主性。中国将自主建设和运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北斗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简介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互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既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差分服务和完好性服务特色,是中国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两代导航系统。其中北斗一号用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的区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是类似美国GPS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2] 三步走 按照“质量、安全、应用、效益”的总要求,坚持“自主、开放、兼容、渐进”的发展原则,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具体如下: 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 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3][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系统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北斗一号和北斗二号的2代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用户段三部分组成。 空间段

空间段包括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三十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分别位于东经5 8.75度、80度、110.5度、140度和160度。非静止轨道卫星由27颗中圆轨道卫星和3颗同步轨道卫星组成。 地面站 北斗导航卫星应用战略图 地面段包括主控站、卫星导航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 主控站主要任务是收集各个监测站段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卫星导航电文和差分完好性信息,完成任务规划与调度,实现系统运行管理与控制等。 注入站主要任务是在主控站的统一调度下,完成卫星导航电文、差分完好性信息注入和有效载荷段控制管理。 监测站接收导航卫星信号,发送给主控站,实现对卫星段跟踪、监测,为卫星轨道确定和时间同步提供观测资料。 用户段 用户段包括北斗系统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系统采用卫星无线电测定(RDSS)与卫星无线电导航(RNSS)集成体制,既能像GPS、GLONASS、GALILEO系统一样,为用户提供卫星无线电导航服务,又具有位置报告以及短报文通信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导航信息 系统在L、S频段发播导航信号,L频段B1、B2和B3三个频点上发射开放和授权服务信号。B1:1559.052MHz-1591.788MHz B2:1166.22MHz-1217.37MHz B3:1250.618MHz-1286.423MHz

北斗简介

北斗简介

北斗简介 一、概述 2000年十月和十二月,中国两次成功发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为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北斗”导航系统为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主要为公路、铁路交通及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是由定位于赤道上空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地面中心站、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的。定位可以由用户终端向中心站发出请求,中心站对其进行定位后将位置信息广播出去由该用户获取,也可以由中心站主动进行指定用户的定位,定位后不将位置信息发送给用户,而由中心站保存。 北斗导航系统在国际电信联盟登记的频段为卫星无线电定位业务频段,上行为L频段(频率1610~1626.5MHz),下行为S频段(频率2483.5~2500MHz);登记的卫星位置为赤道面东经80度、140度和110.5度(最后一个为备份星星位)。 二、定位原理 北斗系统由2颗经度上相距60度的地球静止卫星(GEO)对用户双向测距,由1个配有电子高程图的地面中心站定位,另有几十个分布于全国的参考标校站和大量用户机。它的定位原理是:以2颗卫星的已知坐标为圆心,各以测定的本星至用户机距离为半径,形成2个球面,用户机必然位于这2个球面

交线的圆弧上。电子高程地图提供的是一个以地心为球心、以球心至地球表面高度为半径的非均匀球面。求解圆弧线与地球表面交点即可获得用户位置。 如果不附加其它信息,仅凭定位于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的两颗卫星所提供的测距数据是难以有效解算目标位置的三维坐标分量的。经过分析,当下列条件满足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数学运算确定出目标位置: 1)已知目标所处位置的大地纬度; 2)已知目标位置的大地高程,及其在某一给定时刻位于赤道平面的南侧或北侧; 3)目标处于匀速运动状态,且已知其起始位置; 4)目标处于匀变速运动状态,且已知其初始位置的坐标分量; 5)可以建立起目标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并可确定其初态。、 在双星定位系统中,结合数字地面高程,满足条件2),并已知目标在赤道平面北侧,具体的定位过程是:首先由中心发出信号,分别经两颗卫星反射传至接收部分,再由接收部分反射两颗卫星分别传回中心站,中心站计算出两种途径所需时间t1,t2,再经过计算即可完成定位,计算过程如下:c×t1=2(r1+R1)(1) c×t2=2(r2+R2)(2) 由于卫星1、卫星2是地球同步卫星,所以两颗卫星和中心站的地心坐标都是已知的而根据数字地面高程,接收部分的高程也是可知的,因此,(1)、(2)中R1、R2是已知的,C 是光速,这样就只剩下两个未知数r1、r2,可以通过两个方程解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知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知识 中兴恒和卫星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 2007 年,专门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作为“北斗卫星”全国分理服务商之一,并同时拥有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颁发的“北斗导航民用服务分理许可证”和“终端设备生产许可”两项资质,国家二级保密单位。 培训目的:了解北斗卫星监控的技术优势,掌握北斗卫星监控的应用领域,以便市场部寻找客户群,与客户群进行有效沟通。 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 5 颗静止轨道卫星和 30 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 站,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俄罗斯 GLONASS、欧洲 GALILEO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四大功能: (1)快速定位,为服务区域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 度与 GPS相当; (2)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 120 个汉字的信息; (3)精密授时,精度达 20 纳秒。 (4)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 540000 户 / 小时。 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系统、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GPS的空间部分是由 24 颗工作卫星组成,地面控制系统由监测站(Monitor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MonitorStation) 、地面天线 (GroundAntenna) 所组成 , 用户设备部分即GPS信号接收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身特点: (1)“北斗”具有定位和通信双重作用 , 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 GPS所不具备的。

(2)“北斗” " 定位精度 20 米左右。 (3)“北斗”终端价格已经趋于GPS终端价格。 (4)采用接收终端不需铺设地面基站。 (5)灾难中心的船只一秒钟就可以发出信息。二、北斗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