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粪性穿孔的外科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15.49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人直肠粪嵌塞的门诊应急处理标签:直肠粪嵌塞;便秘;门诊老年人直肠粪嵌塞是指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强烈的排便感,如厕又解不出大便,或排出少量稀水样便后排便感仍不消失[1]。
肛门指诊可发现直肠内充满直径大于肛门口的粪便。
因反复转换蹲立体位、增加腹压,老年人往往容易导致心力衰竭。
特别是合并有心肺疾病、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加心肺功能负担,可诱发更严重的疾患。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外科门诊诊治的38例老年粪嵌塞患者的资料,总结治疗经验。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8例患者,男17例,女21例;年龄60~87岁,平均(74.0±8.2)岁;病程2~6 d,平均(3.2±1.7)d。
既往无手术、外伤病史。
均以数天未排出成形便为主要症状,其中9例可排稀水样便,表现为大便清稀、便次增多;伴有纳差、恶心12例;伴有腹痛、腹胀8例;伴有小便不畅,排尿困难4例;伴有肛门异物感或肛门失禁2例;主诉肛门坠胀不适,甚至会阴部疼痛4例。
1.2 方法1.2.1 诊断标准详细询问现病史及既往病史,随后立即肛门指检,若发现直肠内可触及淤积的粪便,诊断即时明确。
结合患者大便数天未解的典型症状,伴腹痛、腹胀,肛门坠胀感,甚则肛门会阴部疼痛,便意频频,里急后重,但无成形粪便排出。
1.2.2 临床处理方法在明确诊断后,医生需要在门诊对患者进行门诊应急处理。
医生需用手推出嵌塞于近肛门口部直肠内的粪便。
具体方法:患者取左侧屈曲卧位,臀略突出于床边,肛周皮肤常规消毒后,取1%利多卡因液20 ml,距肛约1 cm处坐肛周上、下、左、右4点麻醉,每点注药5 ml。
肛门括约肌松弛后,用液状石蜡油充分润滑戴橡胶手套的手指(用右手食指、中指),沿直肠后壁伸入肛门。
触到粪块后,由后向前下方推出粪块,反复这个动作,直到直肠下段空虚。
后向直肠内注入生理盐水100 ml或液状石蜡40 ml,嘱患者去排便。
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的诊治体会发表时间:2011-11-09T09:25:17.0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作者:何奇[导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外科诊治策略。
何奇(四川省成都市誉美医院 610000)【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65-02【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外科诊治策略。
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病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肿瘤所在肠段的一期切除吻合术;3例行一期病灶切除吻合术,近端肠管外置行双管造口术;2例切除肿瘤所在肠段,近端行单腔造口术,远端行封闭术; 2例行单纯性肠造口术。
治愈8例,病死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60%)。
结论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的及早诊断及其选择正确合理的手术方式,均为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并发症肠穿孔外科诊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在临床并非少见,而这些病例中绝大多数为肿瘤晚期的年老体弱患者,一旦发生肠穿孔往往引起严重的腹膜炎,故而诊治棘手,并发症及病死率极高。
我院于2005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结、直肠癌并发肠穿孔10例,现将其诊治策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
年龄36~82岁,平均65岁。
肿瘤原发部位:位于结肠者6例,其中盲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各2例;位于直肠者4例,其中1例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稍下方,位于直肠上段者3例(均于腹膜反折之上)。
穿孔部位:盲肠1例,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
乙状结肠2例,直肠4例(均为腹膜反折以上穿孔),于肿瘤部位发生穿孔者7例,邻近梗阻部位者2例,远离梗阻部位者1例。
就诊时主要表现:本组病例中有8例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其中3例合并感染性休克,另2例仅表现为局限性腹膜炎。
结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这种手术会将结肠和腹壁上的切口连接,以改变消化道废物的排泄通路,从而造成一个新的排泄口(也称人工肛门)。
之后医生会在这个排泄口处固定一个袋子(也叫造瘘袋),这样本来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的粪便、废气就可以通过这个口排到袋子中去。
结肠造口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一般当患者出现结肠及结肠以下的消化道(直肠及肛门)问题的时候,医生就可能需要采用结肠造口术治疗了。
结肠造口术可以使患者体内的排泄废物改道,这样废物和细菌不会经过病变部位,这就给了病变部位足够的时间康复。
这种造口术一般是临时造口,当疾病恢复时,可以行二次手术恢复正常的消化道结构。
有时候因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造成消化道重建困难而无法把断面重新连接,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永久的结肠造口术治疗了。
结肠造口术会被应用在以下的疾病中:结肠直肠及肛门处的肿瘤、克罗恩病、肠憩室炎。
也有些比较少见的情况需要行永久造口来治疗肛门附近的肿瘤,不过一般都是在化疗放疗无效的情况才会选择这种手术方式。
较晚期的阴道癌或者子宫颈癌,肿瘤细胞已经侵犯了盆腔时,医生有时会进行一种手术叫做盆腔脏器切除术,结肠永久造瘘是这个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些其他方法无法治疗的大便失禁,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会选择这项手术。
有时候刀伤、枪伤也会伤及患者的结直肠造成大便外漏,这时候医生就可能需要临时结肠造口来治疗创伤了。
对于一些严重的肠损伤,医生甚至还要采用到永久造瘘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结肠中缺乏必须的神经细胞,所以结肠无法正常舒张收缩,很容易造成大便壅积。
这时候医生往往会选择外科治疗来解决肠梗阻问题。
在这个手术中,缺少神经纤维的结肠会被切除,然后会为患者做一个结肠造口,这样大便就能顺利排出。
采用永久造瘘或临时造瘘取决于结肠切除的长度。
结肠造口术一般有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袢式结肠造口术,这种手术会在结肠上切一个口,然后将这个口与皮肤上的口缝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