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振冲
- 格式:doc
- 大小:372.00 KB
- 文档页数:33
振冲碎石基桩施工工艺
简介
振冲碎石基桩施工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土建工程中的地基改良技术。
该技术利用振冲法将碎石填充在地下,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以适应工程的需求。
工艺流程
以下是振冲碎石基桩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
1. 地面准备:确定施工区域并进行地面清理,确保施工区域平坦无障碍物。
2. 钻孔:使用钻机在施工区域进行钻孔作业,钻孔的深度和直径需根据工程需求确定。
3. 振冲:将振冲器安装在钻孔中,通过施加振动力将碎石逐步填充到钻孔中。
振冲器的振动力会在填充过程中使碎石的颗粒实现紧密堆积。
4. 砂浆灌注:在振冲完成后,钻孔中的碎石会形成一个空隙,
为了提高桩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砂浆灌注。
砂浆中的
水泥会固化并与碎石产生化学反应,增强桩体的抗压能力。
5. 桩顶及连接:将施工完成的基桩顶部修整平整,并根据需要
进行连接处理。
6. 清理及检测:施工完毕后,进行清理,移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并进行相关的检测和测量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工艺优势
振冲碎石基桩施工工艺有以下优势:
- 提升地基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适用于软弱土层地基的加固处理。
- 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适用于项目有限时间限制的情况。
- 施工过程中无土方运输和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和工程成本。
- 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施工质量。
以上是关于振冲碎石基桩施工工艺的简要介绍和基本工艺流程。
该工艺在地基处理和土建工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能够有效改善
地基条件,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方案一、典型施工目的本次典型施工目的是通过选取典型区域进行若干根试验桩,验证初拟参数,确定无填料振冲各项施工工艺参数。
二、概述本工程无填料振冲在场地北部厚层吹砂含薄淤泥质土夹层的A1区和中南部厚层吹砂含薄淤泥质土夹层的A2区。
A1区域典型地质特征为吹填土以厚层砂性土为主,层厚超过15m,局部深层含粉质粘土夹层,上部则较普遍在2m~3m砂层下含2m~4m淤泥质土夹层。
A2区域吹填土也是砂性土为主,浅层含淤泥质土夹层,与北部区域地质的区别在于靠近泥区,吹填砂颗粒较细,粉粒粘粒含量较高,标贯击数较低(部分只有1~3击),其性质较差。
A1、A2区无填料振冲工程数量均为647根,总面积6150m2。
桩点间距2.2m 及2.5m,桩位按正三角形布置。
A1区平均振冲深度16m,A2区平均振冲深度20m。
A1区处理前平均标高为+5.6m,处理底标高-11.0m,A2区处理前平均标高+5.2m,处理底标高-15.0m。
本工程振冲施工采用75kw双点振冲设备施工,在大面积进行无填料振冲施工前,选取12根无填料振冲桩进行无填料振冲典型施工。
三、典型施工时间2013年03月06日~2013年03月07日进行振冲密实典型施工,如遇到恶劣天气影响施工,时间顺延。
四、机械设备选择1、振冲设备选用一台50t履带式起重机配双头75KW振冲器。
2、振冲器功率75 KW,额定电流150A,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80V+10%,额定功率50HZ。
3、2m3/min潜水泵一台。
4、发电机功率200KW。
5、振冲器,最大振冲深度21米,现场要求最大振冲深度20米;6、按正三角形2.5、2.2米间距布置。
7、空载电流≤50A。
五、初拟施工参数;1、振冲施工过程留振时间参数:1)、慢速振冲下沉至桩底,留振60秒;慢速振冲上拔至孔口处,留振120秒;2)、慢速振冲下沉至桩底以上0.5m处,留振30秒;慢速振冲上拔0.5m,留振10秒;3)、依次类推,每段上拔0.5m,每段留振10秒,直至孔口处,再留振60秒;4)、再次振冲下沉至桩底以上1.0m处,留振20秒;.慢速振冲上拔0.5m处,留振10秒;5)、依次类推至孔口,每段上拔0.5m,每段留振10秒;A1区振冲施工顺序及时间表六、典型施工总体方法本次典型施工,按照上述的施工初拟参数,对拟定的6组无填料振冲桩进行施工,记录每组桩的各段施工参数。
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嘿,朋友!今儿咱来聊聊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这可真是个技术活!你想想,就像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振冲碎石桩的施工那也得一步一步稳稳当当。
先说场地准备这一环节,那可得把场地清理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
就好比你要请客吃饭,不得先把家里收拾得敞亮舒适?要是场地坑坑洼洼、杂物乱堆,那后续的工作还怎么顺利进行?然后是测量放线,这就像是给施工场地画个“蓝图”。
得精准测量,确定好桩位,一点都不能马虎。
不然,这桩位偏了,不就像走路走歪了方向,能到达目的地吗?接着是设备就位,振冲器得妥妥地放在该放的位置。
这就好像战士上战场,武器得握在手里,随时准备战斗。
再说说造孔,这可是关键的一步。
振冲器得像个勇敢的探险家,一路往下冲,冲破各种阻碍。
要是这孔造得不好,那后面的碎石能填得踏实吗?填碎石的时候,就像给饥饿的人喂饭,得慢慢填,均匀填,让每一处都能吃饱。
而且,这碎石的质量可不能差,就像你吃饭得选好食材一样。
振密过程呢,要把碎石捣鼓得紧紧实实。
好比你叠被子,得压得平平整整,不能松松垮垮。
施工中,还得时刻注意各种参数,像电流、水压啥的。
这就像开车得盯着仪表盘,一旦有异常,赶紧调整。
还有啊,施工人员得有经验,有技术,还得细心。
这可不像炒菜,随便糊弄一下就行。
最后,质量检测可不能少。
这就好比考试结束后的检查,看看有没有答错的地方,有没有漏洞。
要是检测不过关,那前面的功夫不就白费啦?总之,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每一步都得精心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让咱们的建筑稳稳当当,坚如磐石!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振冲碎石桩试桩施工技术总结摘要:地基土液化是一种特殊的工程地质现象,如何对地基液化进行处理是保证建筑稳定的关键工序。
本文对碎石桩处理液化原理、施工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工程环球影城站项目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本文主要对环球影城站砂土地基加固施工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以后类似工程作一个参考借鉴。
关键词: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试桩;地基液化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06标环球影城站是7号线东延与八通线南延的换乘站,也是两条线路的终点站,位于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度假区。
本工程包括1站4区间,总长约813.35m,东侧紧邻北京东六环,南侧紧贴京哈高速公路。
1.2工程地质、水文情况根据勘察报告,工程场区地面以下52m深度范围内地层按其沉积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及第四纪沉积层三大类。
车站建筑场地所处环境对建筑抗震不利,基底地段以黏性土、粉土与砂土交互层为主,根据地勘资料显示在抗震列防度为8度时存在液化现象,须对其地基进行处理,消除砂土的液化沉陷。
1.3施工工艺的选择1.3.1工艺选择解决地基液化的基本途径是增加土的密实度、改善土的抗液化性能和改善排水条件。
增加土的密度、或者改善土的抗液化特性,使土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发生液化;改善排水条件,可以使土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迅速扩散,减少液化的可能性。
地基处理可采用挖除置换、强夯、振冲等方法。
地基处理方案不能对已建成的下部结构产生较大扰动和振动,且需要处理的土层埋深较深3~4m,不宜采用置换、强夯处理措施,可以考虑对砂土层采用振冲法处理地基液化。
振冲方式主要分高压水冲成桩法和锤击成桩法,针对两种成桩方式的不同进行了对比,见下表。
表1 高压水冲法和锤击法施工对比根据上表所述,振冲碎石桩(高压水冲法)对干法(锤击)碎石桩施工不仅更快,同时挤密能力也比干法碎石桩好,其处理液化能力强。
振冲碎石桩对周围建筑振动较小,但缺点是施工过程中产生泥浆污染环境。
第六章振冲法第一节概述采用振冲机具加密地基土或在地基中建造碎(卵)石桩柱并和周围土体组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抗滑及抗震稳定性的地基处理技术称振冲法。
1 振冲法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振冲法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创于德国,1937年首次用于处理柏林某大楼砂基。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引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火力发电厂、公路、铁路及石油、化工等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
水利水电系统是我国最早引进振冲技术的行业,早在1978年采用振冲法成功地处理了北京官厅水库主坝坝基的中细砂层,使该层砂土达到了9度地震时防止液化的要求。
1982年北京向阳闸闸基处理是我国新建水利工程中最早应用振冲法的。
1985年在四川省铜街子水电站处理左岸副坝深槽地基,采用振冲法穿过8m厚漂卵石夹砂层加密下卧粉细砂层,这是目前国内外已知振冲法贯穿最粗粒径的地层。
1997年、2000年分别在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围堰水下抛填风化砂和黄壁庄水库副坝振冲法处理深度超过30m,表明我国在国产电动型振冲器,振冲技术及处理深度诸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振冲技术在不断发展,早期振冲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振冲器的改进,如国内振冲器从13kW发展到150kW的电动型振冲器。
动力源上由电动机向液压型驱动发展,使振冲器的功率加大、体积减小,具有更大的贯穿地层能力。
近年来国内外技术人员针对振冲法处理地基的缺点,如大量排放泥浆、在软粘土层中碎石桩承载力不高等进行了改进,研究、试验出振冲混凝土桩技术和碎石桩后压浆技术,就是利用振冲设备施工混凝土桩和利用水泥浆固结松散的碎石桩,以提高桩体承载力,减少排浆量,这是建筑地━━━━━━━━━━━━━━━━━━━━━编写:尤立新韦伟审稿:张志良基处理技术的一种新型复合桩基。
振冲法处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处理土石堤坝及其松软地基,可以用于新建水利水电工程,也可用于已建病险堤坝加固,提高堤坝及构筑物的强度和抗滑、抗震稳定性。
2 振冲法的分类及其适用范围振冲法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按施工工艺分类,振冲法施工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类。
干法振冲在施工中不加水冲,常辅以压缩空气以利造孔和加密。
湿法振冲在施工中辅以压力水冲,有利造孔和加密,还能对振冲器起到冷却作用,保证机具正常地运行。
干法振冲不用水、不排出泥浆,成孔时将土挤入周围土体中进行加密,但要求振冲器具有冷却系统,目前国内的潜水电动机型振冲器不适合干法振冲。
干法振冲适用的土类、制桩深度等均受限制,国内很少采用。
本章内容均指湿法振冲或叫振动水冲法,简称振冲法。
(2)按对地基土加密效果分类,振冲可分为振冲加密和振冲置换两大类。
振冲加密是指经过振冲法处理后地基土强度有明显提高。
振冲置换是指经过振冲法处理后地基土强度没有明显提高,主要通过将部分地基土置换出去建造强度高的碎(卵)石桩柱与周围土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
振冲法加固地基施工机具简单、操作方便、加固质量易控制,加固时不需钢材水泥,仅用当地产的碎(卵)石,工程造价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振冲法几乎适用于各类土层,用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抗滑稳定性,减少沉降量。
振冲法是加强砂土抗震、防止液化的有效处理措施。
但是,对不排水抗剪强度Cu小于20kPa 的软粘性土,采用振冲法处理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成桩的可能性及桩体强度。
对卵(碎)石土采用振冲法处理,要通过现场造孔试验,验证选定的振冲器造孔能否达到要求处理的深度。
第二节施工准备1 施工机具1.1振冲器振冲器是一种通过自激振动并辅以压力水冲贯入土中,对土体进行加固(密实)的机具。
振冲器的振动方式有水平振动、水平振动加垂直振动两类,目前国内外振冲器均以单向水平振动为主。
振冲器的振动源有电动机和液压马达两种,国产的振冲器均采用潜水电动机驱动。
液压马达驱动振冲器,转速可以变化,能更广泛适用于不同土类的造孔和加固;液压马达由柴油动力机驱动,因此可在缺乏电源条件下施工。
目前国内还没有厂家生产液压驱动振冲器,有的施工单位已从国外引进了130kW、150 kW型机组,但数量较少。
1.1.1电动振冲器结构图6-2-1为常见潜水电动机30 kW振冲器结构图,主要分四大部分:图6-2-1 30 kW振冲器结构示意图(尺寸单位:cm)1-吊具,2-水管,3-电缆,4-电机,5-联轴器,6-轴,7-轴承,8-偏心块9-壳体,10-叶片,11-轴承,12-头部,13-水管(1)电动机(驱动器)。
振冲器常在地下带水作业,因此用潜水电动机。
(2) 振动器。
内部安装有偏心块的转动轴,用弹性联轴器与电动机连接。
电机带动偏心轴旋转使振冲器产生水平振动。
两侧翼板主要用来防止振冲器作业时发生扭转。
(3) 通水管。
国内30 kW和55 kW振冲器通水管穿过潜水电机及振动器偏心块转动轴。
75 kW以上振冲器水道通过电机保护壳沿振动器侧壁达到下端。
(4)减振器及导管。
减振器的作用是使振冲器实现独立水平振动减少对导管的影响。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橡胶型减震器。
导管是用来起吊振冲器并起到保护电缆、水管的作用。
1.1.2国产振冲器的型号国内外电动型振冲器都以电机的功率确定,常用国产电动机型振冲有30kW型和75kW型振冲器,此外还有55kW型、100kW型和120kW型、150kW型振冲器等。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振冲器制造的统一标准,不同厂家制造的振冲器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别。
现有国产的主要振冲器技术参数列表见表6-2-1,国内现有国外厂商生产的振冲器技术参数见表6-2-2。
表6-2-1 国产电动型振冲器技术参数表6-2-2 国外厂商生产的振冲器技术参数1.1.3振冲器的选择目前振冲器尚没有统一标准,各种振冲器的电动机和振动器结构、构造不同,即使相同功率型号的振冲器,其性能也有较大的差异。
施工中可按下列原则选择振冲器:(1)如已进行现场振冲试验,施工中宜选择试验时使用的振冲器型号;(2)设计确定的振冲器型号;(3)缺乏上述二项条件时,施工单位可根据工程经验选择振冲器型号,并通过试验桩验证。
1.2施工辅助机具振冲法施工主要辅助机具和设施有:起吊机械、填料机械、电气控制设备、供水设备、排泥浆设施及其它配套的电缆、水管等。
1.2.1起吊机械起吊机械是用来吊起振冲器进行施工作业,起吊力和起吊高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常用的起吊机械有汽车吊、履带吊、打桩机架和扒杆等。
汽车吊调遣机动性强,常为施工单位采用。
80kN汽车吊可满足30kW振冲器孔深9m以内施工要求,250~300kN汽车吊可满足75kW振冲器孔深20m以内施工要求。
履带式吊车虽然运进施工场地比较难,但对场地要求比较低,运行方便,机动性强,吊臂长度可根据需要装卸,施工中也很少发生吊臂弯折事故,有条件宜选用。
采用桩机架作为起吊设备是费用低的方法,但桩机架移动不灵活,对施工场地平整度要求较高。
采用扒杆,轻型简易,但起吊力低,移动比较困难,一般用于30kW振冲器施工。
1.2.2填料机械使用填料机械将石料填到振冲孔中,可选用装载机或人力手推车。
采用装载机填料可保证及时供料,以利提高振冲施工效率,缺点是装载机运行需用石料填筑道路,施工中弃料较多。
人力手推车供料速度慢,施工效率较低,优点在于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填料数量,填料损失比较少,在有充足人力资源条件下,30kW振冲器施工可采用人力手推车填料。
75kW大功率振冲器施工要求供料强度大,数量多,宜采用装载机供料,一般选用1.0m3装载机可满足填料要求。
1.2.3电气控制设备电气控制装置除用于施工配电外,还具有控制施工技术指标的功能,即可控制振冲施工中造孔电流、加密电流、留振时间等。
目前常用的有手动式和自动控制式两种。
手动式即在施工中电流和留振时间是人工按键钮控制;自动控制式,可以人工设定加密电流值和留振时间,施工中当电流和留振时间达到设定值,会自动发出信号。
1.2.4供水设备供水设备为振冲施工提供压力水,由储水设备、水泵、分水盘、压力表等组成。
储水设施可用水箱或蓄水池,施工中一般采用水箱,储水体积以大于4m3为宜。
水泵是将储水设施中的水加压送至振冲器供水。
根据施工需要可选用多级泵或单级泵,以满足施工水压和水量为原则。
一般情况下,选择供水压力0.3MPa~1.0MPa,供水量10 m3/h~20m3/h的水泵即可。
分水盘和压力表用来配置水压和水量,分水盘一般为三叉式水管结构。
主管与水泵出口相联,一支叉管与振冲器水管相联,按装压力表调节供水压力,一叉管将多余水量返回水箱。
1.2.5排泥浆设备用于排放施工中的泥浆水,由排泥浆泵和泥浆存储池组成。
当没有储存泥浆场地,可用罐车将泥浆外运。
泥浆泵应根据排泥浆量与排泥浆距离选择。
1.2.6电缆与胶管电缆用于振冲器、水泵、排泥浆泵供电,电缆应与使用的电机功率相匹配。
各类型电动振冲器推荐选择4芯铜线电缆,按电机容量配线,见表6-2-3。
胶管分用于供水管与排泥浆管。
供水管一般选用耐压大于1.0MPa的胶管,管径应与振冲器进水口相配合。
排污管可选择一般的胶管或塑料管、布织管,当排浆量大、距离远也可选择钢管。
表6-2-3 电动机功率与配线表2技术资料施工技术资料主要指场地地质资料和施工技术要求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等,见表6-2-4。
表6-2-4施工前准备的技术资料3施工场地3.1查清地下障碍物施工场地内的地下障碍物,如地下水管、煤气管、电缆、光缆、地下建筑物等,应查清它们的位置、埋置深度,并予以清除、移动或提出避开和保护的措施。
否则在施工中可能造成事故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3.2完成三通一平应当做到路、水、电通和场地平整。
(1)道路应满足施工机械和运料车辆进入施工场地;(2)供水管线宜接到离施工场地50m以内,水量应满足施工要求,一般用水量可按单台机组10m3/h~20m3/h考虑;(3)电源宜接至施工场地50m以内,不宜离施工场地过远,防止电压降过大,影响地基处理质量。
用电量应满足振冲器、供水泵、排污泵、夜间施工照明需要。
一般单台机组用电量30kW振冲器不少于60kW,75kW振冲器不小于120kW。
工作电压应保持在380V±20V。
(4)施工场地布置时,可划分施工作业区、石料堆放区、临时建筑物和机修场地区、泥浆收集和排放区等。
供水管、排泥浆管沟、电缆线的安置应不妨碍施工机械运行。
填料宜堆放在施工场地附近,比较大的工程可以划出部分施工场地堆料,施工后的场地亦可作为堆料场地。
施工场地宜划分若干施工作业区。
各作业区之间应有土垅、地沟相隔。
作业区内也应挖若干沟渠,使泥浆能流入集浆池,用泥浆泵泵送至指定地点或用车辆运走。
振冲施工时应防止泥水漫流,做到文明施工。
(5)振冲桩位应根据主要建筑物轴线或主要桩位按设计图纸测放,放线允许偏差小于3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