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2课时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53.02 KB
- 文档页数:2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1.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2.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3.知道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注意事项:(1)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2)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二、溶解度(符号为S)1.固体物质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对固体物质溶解度概念,要注意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饱和,溶质的质量。
3.涉及到溶解度的相关计算,一定要转化到100g溶剂(通常是水)。
4.气体物质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
三、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1.物质本身的性质2.溶剂的种类3.温度(1)大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明显,如氯化钠。
(3)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如氢氧化钙。
4.对气体来说,还有压强。
(1)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2)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5.固体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分类(20℃)溶解度在10克/100克水以上易溶溶解度在1~10克/100克水可溶溶解度在0.01~1克/100克水微溶溶解度在小于0.01克/100克水难溶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1.注意:(1)此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但也有例外(2)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2.溶液是否饱和的判定: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6章《溶解现象》课堂练习及教学设计第一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一、自主先学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若物质分散到水中后,还是小颗粒(大量分子集合体),则该物质______ (填溶于或不溶于)水,形成浑浊的悬浊液;如______、粉笔灰、碳酸钙等加到水中。
悬浊液静置后会分层,所以它不均一、不稳定。
(2)若物质分散到水中后,还是小液滴(大量分子集合体),则该物质__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形成浑浊的乳浊液;如______加到水中。
乳浊液静置后也会分层,所以它也是不________、不_________。
(3)如果物质分散到水中后,能变成单个的分子或离子,这种物质就能________(填溶于或不溶于)水,并形成透明的溶液;如食盐、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加到水中。
溶液静置后不会分层,所以它______、_______。
二、合作助学乳化在油与水的混合物里加点洗洁精,油珠就会被分的更小,比较均匀地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仍然是乳浊液。
请思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序号)。
(提示:植物油能溶解于汽油)①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②在油污上加点乳化剂,油会被分的更小,这样油污就容易被水冲洗掉③在油水混合物里加点乳化剂后,乳浊液就会变成溶液④洗涤剂刷碗、洗头膏洗头等利用了乳化原理⑤用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这也是利用乳化现象三、拓展导学物质溶于水时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溶液的温度________;硝酸铵(NH4NO3)溶于水,溶液的温度;而食盐(NaCl)、蔗糖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
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1)不断;(2)升高;(3)把固体。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1)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
例如,食盐(属于盐)、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的溶液都能导电,这是因为酸碱盐溶于水时产生了_________的。
蔗糖溶液、酒精溶液不导电,因为蔗糖、酒精溶于水时______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第6章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第3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结晶的原理,熟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适用范围和基本操作;2.能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选择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离混合物;3.会进行粗盐提纯。
【学习重点】根据物质溶解性的变化规律找到适合的结晶方法。
【学习难点】会选择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溶解所需的仪器。
2.过滤所需的仪器。
3.蒸发所需的仪器。
4.物质溶解性随温度改变的变化趋势主要有三种类型:(1),如KNO3;(2),如NaCl;(3),如Ca(OH)2。
【新知导学】:怎样设计实验来鉴别食盐水和蒸馏水?二、合作、研讨与点拨实验1 实验2操作步骤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的NaCl溶液,用酒精灯加热在一只盛有30mL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KNO3,制成KNO3浓溶液。
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实验现象总结:什么叫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反思:如果实验1中用的是KNO3,实验2中用的NaCl,还会有类似的现象吗?为什么?小结:结晶的方法和适用范围(1)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又叫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2)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哪类物质?如__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活动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1)可溶性固体与不可溶性固体混合。
如:将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的二氧化锰提纯出来,用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中提纯硝酸钾,用方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物质。
如:从含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中提纯氯化钠,用方法。
反思:你能说出上述操作的具体步骤和所需仪器吗?活用所学:现有一批混有泥沙的粗盐,如何得到较纯净的食盐晶体?拓展:1.制取精盐过程中将其中可溶性的杂质除去的方法是: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泡。
你能说出其中包含的原理吗?浸泡的盐水能无限次的使用吗?为什么?2.对刚过滤出来的固体,其表面的可溶性的杂质清洗的方法有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总结活动一、二。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课目的:1.知道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要素。
2.知道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互相转变。
教课要点:影响溶解性的要素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教课过程:创建情形: 1. 消毒酒精中酒精的质量分数是多大2.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工业制氯气往常采纳电解食盐水的方法,多,获得的氯气越多,为何工业上只用甚至 50%的食盐水来电解呢我们知道,越浓的食盐水中氯化钠越26%的食盐水溶液,而不用 30%、40%沟通议论:氯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在水中能否都简单溶解呢联想与启迪: P166小结:一、溶解性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活动研究: P166实验 1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盐水好蔗糖水好熟石灰水差结论: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要素( 1)不一样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一样。
[即与溶质的种类(或性质)]相关活动研究: P167实验 2填表:在室温条件下溶质溶剂溶解性食用油水差食用油汽油好结论:(2)同一种物质在不一样溶剂中的溶解性不一[即与溶剂的种类(或性质)]相关活动研究: P167实验 3填表:溶质溶剂溶解性室温硝酸钾水好加热硝酸钾水更好结论:(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相关。
沟通议论: P167阅读:P167过渡:上述实验 3 中在室温下将3g 硝酸钾加到5ml 水中,硝酸钾没有所有溶解,说了然什么呢(不可以无穷制的溶解,也就是不可以无穷制地提升溶液的浓度)那么,你可否解决上课前提出的问题:电解食盐水制氯气时,为何不用50%的食盐水呢沟通议论:那么,除了用加热的方法能够使未溶解的硝酸钾溶解之外,你还有什么方法呢活动研究: P167小结:①大多半固体,在必定量的溶剂内,跟着温度的高升,溶解量增加。
②大多半固体,在必定温度下,跟着溶剂的量增加,溶解量增加。
③在必定温度下,必定量的溶剂中,大多半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二课时)
一、目标定向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2、会绘制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固体物质溶解度表示该物质在 。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表示 。
2、观察表6-9,根据常温下的物质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可以将物质分
为 、 、 、 。
3、绘制溶解度曲线,是以 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
4、观看溶解度曲线表6-13,绝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 ,其
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是 。(后3空填物质化学式)
三、同伴互导
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
1、溶解度定义中注意的地方。
2、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五、练习检测
1、要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措施是 ( )
A.、增加溶剂量 B、.充分振荡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2、为了使熟石灰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固体熟石灰 B、升高温度 C、加入水 D、降低温度
3、物质的溶解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 ( )
A、温度的高低 B、溶剂的多少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_______克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20℃时NaNO3的溶解度为36g表
示 。
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b
(1)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______.
(2) 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c
(3) t3℃时,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 .
(4) t2℃时,a 与c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
由上图你还能获的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___.
六、补充学习
1、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一个小空,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
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的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00g水溶解20g某物质刚好饱和,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100g水中溶解10g某物质,在2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g
C、20℃时,50g水最多可溶解18g食盐,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18g
D、20℃时,31.6g硝酸钾需要100g水才能恰好完全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硝酸钾
的溶解度为31.6g
3、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1)、在20℃时,1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钠_______________.
(2)、在20℃时,20g氯化钠与100g水相混合,所得溶液是_________溶液,(填“饱和”
或“不饱和” )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3)、在20℃时,40g氯化钠与100g水相混合,所得溶液是_________溶液,(填“饱和”
或“不饱和” )所得溶液的质量_________.
(4)、在2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1.6g,在3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45.8g,这说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__有关。
b
c
a